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及其制造方法和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645071发布日期:2018-06-08 20:52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及其制造方法和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带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的制造方法和使用方法,该使用方法包括将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粘附到基材诸如车辆部件的粘附表面。



背景技术:

作为粘附在基材的粘附表面上的装饰制品,提出了各种制品。例如,在专利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申请公布(PCT申请的翻译)No.2002-544364中,公开了一种作为装饰车辆部件的装饰制品(例如,油漆)的可延展膜,该可延展膜在其背面上设置有压敏粘合剂层。在定位可延展膜时,这种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经由粘合剂粘附在基材的粘附表面上。此外,在专利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申请公布No.2010-111157中,公开了一种粘附在基材诸如车辆的门框上的由树脂制成的装饰物。该装饰物通过设置在端部上的接合装置诸如双面胶带粘附在门框的粘附表面上。



技术实现要素:

由于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公布(PCT申请的翻译)No.2002-544364中公开的可延展膜较薄、易于起皱且由于其自身重量而下垂,因此当粘附到基材上时,必须相对粘附表面定位膜的端面,并且在将该可延展膜部分固定后,在拉伸可延展膜的同时进行粘附。因此,粘附操作较为费力。此外,由于可延展膜较薄且可延展,有时,在粘附后,基材粘附表面上的污垢或其他不粗糙结构(例如,基材粘附表面上的缺陷)反映在膜表面上,这样会对可延展膜的外观造成问题。

同时,由于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公布No.2010-111157中公开的装饰物为刚体的,在粘附到基材上时通常不会变形,因此可延展膜的粘附操作简单,粘附表面上的微细的粗糙结构不会影响粘附后的外观。然而,由于这些装饰物通常通过注射成型等技术形成,所以制造方法需要诸如基于每个沉积面的形状来制备模具。此外,由于装饰物是具有一定厚度或更大厚度的刚体,所以重量较重,因此寻求一种较轻的物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是用于粘附到基材的粘附表面的制品。该装饰制品具有主体部分,该主体部分具有背面和作为设计面的正面;从主体部分的一侧延伸的端部,该端部具有相对主体部分的正面形成规定角度的正面;以及设置在主体部分的背面侧的至少一部分上的粘合剂部分。主体部分可以基于粘附表面的形状而变形,并且在粘附期间其还可以经由粘合剂部分被粘附并固定到粘附表面而无需对其进行大幅拉伸。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的制造方法是用于制造粘附到基材粘附表面的制品的方法,并且具有用于制备附接有粘合剂的片状构件(具有正面作为设计面)的步骤,以及用于弯曲片状构件的端部并相对于表面形成固定角度的弯曲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的粘附方法将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粘附到基材的粘附表面,并且该方法包括用于制备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的步骤,以及用于基于粘附表面的形状而使主体部分变形,并且经由粘合剂部分将主体部分粘附并固定到粘附表面而无需大幅拉伸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通过提供较不易受粘附表面粗糙度影响的有利设计面,可以容易地进行粘附,并且可以改善可操作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该实施方案的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的主视图。

图2(a)是沿图1中示出的IIa-IIa线截取的剖视图。图2(b)是沿图1中示出的IIb-IIb线截取的剖视图。

图3是示出根据该实施方案的其上粘附有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的B柱的视图。

图4是沿图3中示出的IV-IV线截取的剖视图。

图5是示出端部的变型形式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6是用于描述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的粘附方法的视图。

图7是用于描述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的粘附方法的视图。

图8是示出端部的弯曲步骤的视图。

图9是用于描述弯曲进程的视图。

图10是用于描述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的粘附方法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可以通过提供设计面并将其粘附到各种基材的粘附表面,从而通过设计面来装饰基材。待装饰的基材的类型不受限制;典型地给出车辆部件、电气部件、建筑部件等作为代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具有主体部分,该主体部分具有背面和作为设计面的正面;从主体部分的一侧延伸的端部,该端部具有相对主体部分的正面形成规定角度的正面;以及设置在主体部分的背面侧的至少一部分上的粘合剂部分。主体部分可以基于粘附表面的形状而变形,并且在粘附期间其还可以经由粘合剂部分被粘附并固定到粘附表面而无需对其进行大幅拉伸。具体的结构示例将在后面叙述,但本实施方案的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由粘附在作为汽车部件的门框部件或窗框部件上的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1所表示,如图1至3所示。

注意,在本说明书中,“设计面”是指在其上执行各种设计以装饰基材的表面。该设计基于粘附有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的基材的预期用途而改变。作为典型的设计,给出了由黑色、另一种单色或透明色组成的图案,或者另选地,由多个色调、字符、插图等组成的图案。除此之外,可以在正面上执行微细、粗糙的图案,诸如浮雕。

“基于粘附表面的形状变形”是指当粘附表面弯曲时,沿循弯曲面沿着表面变形。粘附表面的弯曲方向不受限制,但是例如,通常将在纵向上具有500mm至2000mm的半径的曲面作为基材(诸如车门框)的粘附表面。

“具有相对主体部分的正面形成规定角度的正面”意味着端部相对于正面倾斜或弯曲,典型地相对于作为参考的主体部分的正面弯曲0°和180°之间的角度,例如90°。角度的形状不限于一个位置,并且该角度可以在端部上的多个位置逐步改变。另外,角度的形状不限于直线,并且可以由曲面形状形成。

“主体部分可以经由粘合剂部分粘附并固定到粘附表面”是能够保持某种状态的状态,其中在该状态下,在主体单元经由粘合剂层粘附到粘附表面后,主体部分通过粘合剂层的粘合力保持固定到粘附表面。例如,即使主体部分的弯曲刚性高,且由于操作者施加过大压力而被强制固定到粘附表面,由于主体部分的恢复力大于粘合剂层的粘合力,主体部分从粘附表面剥离的状态不包括在能够“经由粘合剂部分粘附并固定到粘附表面”的状态中。

“在粘附期间无需大幅拉伸”是指当操作者对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进行粘附操作时,主体部分的原始长度和宽度不会由于施加到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上的一般力而改变。例如,在粘附操作期间,即使在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上施加50mN至2.5N的力,至少也不会因为弹性或非弹性变形而发生拉伸。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主体部分可以基于粘附表面的形状而变形,并且其还可以经由粘合剂部分被粘附并固定到粘附表面,而无需进行大幅拉伸。换句话讲,主体部分具有一定程度的柔顺性以基于粘附表面的形状而变形,以及一定程度的刚性以在粘附期间不拉伸。借助该刚性,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具有自主性,并且由于在粘附期间不会因为操作者的一般力而发生拉伸,因此难以发生变形、起皱等,并且粘附操作变得简单。此外,借助该刚性,端部可以具有相对于主体单元的正面保持固定角度的正面,并且因此,操作者可以使用先前形成的弯曲部分,而无需在粘附期间弯曲端部,从而更容易调整位置。此外,由于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的设计不易受到粘附表面上的划痕或碎屑引起的微细粗糙结构的影响,因此可以赋予基材具有良好外观且没有粗糙度的设计面。此外,以此方式,与传统装饰物相比,兼具柔顺性和刚性的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较轻,并且可以改善燃料消耗并减轻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对操作者的负担。从外,得益于其柔顺性,成型方法不限于注射成型,并且可以选择包括弯曲过程在内的更简单的成型方法。

在本实施方案中,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的弯曲刚性可以为0.05N至2.5N。换句话讲,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的弯曲刚性可以为0.05N或更大,0.1N或更大,或者0.2N或更大。此外,其也可以是2.5N或更小,2N或更小,或者1.5N或更小。当为0.05N或更大时,在粘附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时,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可以支撑自身,并且不易因其自重而下垂,从而使操作简单。同时,如果为2.5N或更小,则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简单地在粘附表面产生弯曲面后变形,并且主体部分可经由粘合剂部分简单地固定到粘附表面。

在本实施方案中,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在拉伸2%时的拉伸伸长强度可以是40N/10mm或更大。此外,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在拉伸2%时的拉伸伸长强度可以是50N/10mm或更大,或者60N/10mm或更大。如果为40N/10mm或更大,在粘附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时,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将不会简单地通过操作者施加到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上的力而发生拉伸。因此,在操作期间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上将不会出现起皱等现象,并且操作变得简单。

在本实施方案中,带粘合剂背衬的主体部分的厚度可以是0.2至1.2mm。换句话讲,主体部分的厚度可以是0.2mm或更大,0.3mm或更大,或者0.4mm或更大。此外,其也可以是1.2mm或更小,1.0mm或更小,或者0.8mm或更小。通过将其设定为0.2mm或更大,可以为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赋予恒定的刚性。此外,通过将其设定为1.2mm或更小,可以使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更轻。

在本实施方案中,诸如聚碳酸酯树脂、非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树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树脂以及硬质聚氯乙烯(PVC)树脂等各种树脂的单层或层压主体可用作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的主体部分,但特别优选包括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30℃或更高的树脂层。利用这些树脂层,可以形成兼具适当柔顺性和刚性的主体部分。当使用具有耐热性的聚碳酸酯层时,在80℃或更高的温度下,端部的弯曲过程变得特别简单。

在本实施方案中,带粘合剂背衬的主体部分可以设置有正面保护层。优选包括聚氨酯层作为正面保护层。由此,防止损坏设计面,并且可以进一步改善耐气候性。正面保护层优选在80℃以上温度下具有100%或更大的断裂伸长率。通过使用这种材料,主体部分和端部使用一个附接有粘合剂部分的片状构件,并且可以在加热该片状构件的端部的同时弯曲和形成端部。

在本实施方案中,粘合剂部分可以层压在主体部分的整个背面上。通过在主体部分的整个背面上形成粘合剂部分,主体部分可以均匀且可靠地固定到粘附表面。注意,粘合剂部分可以具有微观结构。例如,由微观结构形成的粘合剂部分的粗糙结构提高了粘附时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相对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的粘附表面的滑动性,并且粘附变得更简单。

在本实施方案中,当粘附到粘附表面时,端部可以具有沿着粘附表面的一个端部边缘覆盖一个端部边缘的侧面的至少一部分的形状。通过应用这样的形状,外观可以变得良好。在这种情况下,端部可以具有相对于主体的正面形成大约90°角度的表面。此外,端部能够逐步改变角度,并且具有从与一侧相对的第二侧延伸的第二端部,该第二端部具有相对于主体的正面形成固定角度的表面。也可以存在连接到第二端部的第三端部,其具有与第二端部不同的角度。此外,第三端部可以相对主体部分的正面具有大约0°的角度,或者换句话讲,第三端部可以是与主体部分的正面平行的表面。

在本实施方案中,在将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粘附到基材的粘附表面之前和之后,作为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的设计面的正面的表面粗糙度可以大体上相同。也就是说,由于具有一定量以上的刚性,本实施方案的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不易受到基材粘附表面上的划痕或碎屑引起的微细粗糙结构的影响,粗糙度可以基本上保护均匀。

在本实施方案中,可以通过用于制备附接有粘合剂的片状构件(具有正面作为设计面)的步骤,以及用于弯曲片状构件的端部并相对于表面形成固定角度的弯曲步骤进行制造。例如,弯曲步骤可以具有用于制备一对模具的步骤,用于将片状构件固定到其中一个模具的步骤,以及用于通过相对移动一个模具或另一个模具中的至少一个相对片状构件形成固定角度的步骤。由于本实施方案的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具有柔顺性和刚性,因此可以在这种简单的弯曲步骤中模制端部,而无需传统装饰物的注射成型工艺。注意,通过在弯曲步骤中加热至80℃或更高,能够更简便地执行弯曲步骤。

以下参考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在对附图的说明中,相同或等同的元素用相同的符号标记,并且将省略多余的说明。

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的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被粘附到基材的粘附表面。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在其所粘附的基材的粘附表面侧上形成设计面。只要需要形成设计面,任何基材都可以应用作为粘附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的基材。例如,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可以粘附到作为基材的汽车部件等类似部件上。此外,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可以粘附到作为基材的车辆的门框部件上。例如,汽车的A柱(前侧柱)、C柱(后侧柱)等类似部件被给定作为车辆的门框部件。此外,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可以粘附到作为基材的车辆的窗框部件上。AB柱(车辆前后方向上的中央柱)等类似部件作为车辆的窗框部件。

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的构造

在图1至图4所示的实施方案中,给出了一个描述作为示例,其中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是粘附在作为汽车门框部件的B柱50上的盖构件。B柱50设置有设置在前侧门51A上的B柱50A和设置在后侧门51B上的B柱50B(参照图3)。B柱50在车辆外侧的面形成为粘附表面50a(参照图4)。粘附表面50a在竖直方向上延伸,并且稍微弯曲向车辆外侧突出。如图1和图2所示,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1设置有主体部分2、端部3和粘合剂层(粘合剂部分)4。

主体部分2具有背面2b和将成为设计面的正面2a。在平面视图中,主体部分2具有覆盖车辆B柱的粘附表面50a的至少一部分的形状。在本实施方案中,主体部分2具有几乎覆盖B柱粘附表面50a的整体的形状。具体来讲,主体部分2沿着第一方向(图1所示的纸的竖直方向)延伸,并且具有带状。主体部分2具有沿纵向(第一方向)延伸并彼此相对的一对侧面2c和2c。此外,主体部分2具有沿短方向延伸并彼此相对的一对侧面2e和2f。主体部分2的该对侧面2c和2c倾斜延伸,使得它们之间的距离随着从上端侧2e朝底端侧2f移动而增加。但是,主体部分2的形状可以根据粘附表面50a的形状适当地改变。

端部3从主体部分2的至少一侧延伸,并且具有相对于主体部分2的正面2a形成固定角度的正面3a。在本实施方案中,端部3从主体部分2的侧面2c和2c的每一个延伸。端部3各自从主体部分2的侧面2c和2c延伸,从主体部分2的正面2a侧朝向背面2b侧延伸。注意,侧面2c中的一个与权利要求书中的“一侧”相对应,另一侧2c对应于权利要求书中的“第二侧”,但不特别限定哪一个是“一侧”,哪一个是“第二侧”。也就是说,端部3中的一个对应于权利要求书中的“端部”,而另一个端部3对应于权利要求书中的“第二端部”,但没有特别限定哪一个是“端部”,哪一个是”第二端部”。在本实施方案中,端部3与主体部分2形成大致90°的角度。因此,端部3具有相对于主体部分2的正面形成大约90°角度的正面3a。但是,端部3与主体部分2的角度没有特别限定,端部3的正面3a与主体部分2的正面2a所成的角度也不受限制。端部3在主体部分2的外周侧上具有正面3a,在主体部分2的内周侧上具有背面3b。当主体部分2粘附到B柱50的粘附表面50a时,端部3具有沿着粘附表面50a的一个端部边缘覆盖一个端部边缘的侧面50b的至少一部分的形状(参见图4)。粘附表面50a的一个端部边缘和侧面50b沿B柱50B的纵向延伸。在本实施方案中,端部3沿主体2的侧面2c的几乎整个区域形成,但是例如,端部3也可以不形成在靠近上端和下端的部分上。此外,从端部3的主体部分2突出的量没有特别限制,只要其不与其他基材(例如,车辆部件)干涉即可。例如,从端部3的主体部分2突出的量可以小于B柱50的厚度,或者可以是相同的量。

例如,如图4(a)所示,B柱50B后端的附近(片材右侧上的端部附近)受到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1的端部3以及密封玻璃时接纳的一部分密封条60的保护。B柱50B前端的附近(片材左侧上的端部附近)受到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1的端部3以及密封门间隙的一部分隔离密封61的保护。B柱50A的前端附近受到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1的端部3以及密封玻璃时接纳的一部分密封条60的保护。B柱50A的后端附近受到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1的端部3的保护。注意,如图4(b)所示,隔离密封61的形状可以基于B柱50B的前端的形状而改变。

此外,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1的端部3的形状可以基于B柱的端部的形状适当地改变。例如,如图5(a)所示,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1的一个端部3可不与主体部分2成大约90°角度,而是可以以预定角度(θ)倾斜。如图5(b)所示,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1的一个端部3可以与主体部分2形成大约90°角度,并且可以平行于主体部分2进一步在尖端部分处朝向内侧延伸。如图5(c)所示,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1的一个端部3可以与主体部分2以预定角度(θ)倾斜,并且可以平行于主体部分2进一步在尖端部分处朝向外侧延伸。如图5(d)所示,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1的一个端部3可以与主体部分2以预定角度倾斜,并且可以平行于主体部分2进一步在尖端部分处朝向外侧延伸,并且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1的其他端部3可以与主体部分2成90°角度倾斜,并且可以平行于主体部分2进一步在尖端部分处朝向内侧延伸。如图5(b)、5(c)和5(d)所示,在端部3中,与主体部分2成非直角或以非直角倾斜,并且平行于主体部分的正面延伸的部分对应于权利要求书中的“第三端部”。

如图2所示,粘合剂层4将主体部分2粘附并固定到粘附表面50a。粘合剂层4设置在主体部分2的背面2b侧的至少一部分上。粘合剂层4可以层压在主体部分2的整个背面上。在本实施方案中,粘合剂层4层压在主体部分2的背面2b和端部3的背面3b上。粘合剂层4设置在主体部分2的几乎整个背面2b上。此外,粘合剂层4设置在端部3的几乎整个背面3b上。然而,粘合剂层4可以仅设置在背面2b和3b的一部分上,或者可以完全不设置在端部3的背面3b上。

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的层构造

接下来,将描述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1的层构造。主体部分2包括基材层6和层压在基材层6上的正面保护层7。正面保护层7几乎覆盖整个基材层6。正面保护层7具有背面2b和作为设计面的正面2a。因此,在正面保护层7的背面2b上层压粘合剂层(粘合剂部分)4。端部3包括基材层8和层压在基材层8上的正面保护层9。正面保护层9几乎覆盖整个基材层8。正面保护层9具有背面3b和作为设计面的正面3a。因此,在正面保护层9的背面3b上层压粘合剂层4。可剥离的涂布膜层可以位于正面保护层9的正面侧上。可剥离的衬垫膜层可位于粘合剂层4的背面侧上。可以在以基材层6和正面保护层9之间或在基材层6和粘合剂层4之间提供以下层:设计层诸如通过印刷、涂覆自行车涂料颜色或复制金属外观的金属沉积所形成的图案或标志,用于执行设计层的基底层,用于加强层间粘附的接合层等类似层。

主体部分2和端部3使用附接有粘合剂部分4的片状构件,并且端部3通过弯曲片状构件的端部而形成。在这种情况下,主体部分2的基材层6和端部3的基材层8被构造为连接在一起的一体成形的层。此外,主体部分2的正面保护层7和端部3的正面保护层9被构造为连接在一起的一体成形的层。因此,在本实施方案中,主体部分2的基材层6和端部3的基材层8由均匀的材料构成。主体部分2的正面保护层7和端部3的正面保护层9由均匀的材料构成。然而,主体部分2的基材层6和端部3的基材层8可以由不同的材料构成。主体部分2的正面保护层7和端部3的正面保护层9也可以由不同的材料构成。

注意,也可以使用未层压粘合剂层4的片状构件,并且可以在弯曲后层压粘合剂层4。或者,端部3可以不通过弯曲片状构件的端部而形成。

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的各种特性

主体部分2基于粘附表面50a的形状而变形,并且可以经由粘合剂层4粘附并固定到粘附表面50a,而不会经历大幅的非弹性变形。

当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1粘附到粘附表面50a时,主体部分2变形以沿循粘附表面50a的形状。在本实施方案中,主体部分2沿着纵向(第一方向)延伸并且可以在纵向上弯曲。在这种情况下,操作者可以容易地弯曲主体部分2以沿循粘附表面50a的弯曲形状,而不会对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1施加过大的压力。注意,在本说明书中,当主体部分2(或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1)“弯曲”或“折曲”时,这是指正面2a和背面2b变圆的折曲。

例如,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1可具有0.05至2.5N、0.10至2.0N或0.30至1.0N的弯曲刚性,此处提及的“弯曲刚度”被定义为如JIS L-1096弯曲排斥A方法所述,在使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在纵向上突出规定长度并固定在其基部,并且沿与主平面垂直的方向弯曲顶端部分后所测量的最大负载。当宽度超过25mm时,可通过在宽度方向上将其分割成区段,每个区段小于25mm,测量每个区段的值,并取每个宽度测量值的加权平均值,从而得到该值。通过具有该弯曲刚性的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1,主体部分2能够基于粘附表面50a的形状而变形,并且能够经由粘合剂层4粘附并固定到粘附表面50a。但是,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1的弯曲刚性不限于上述范围。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1在拉伸2%时的拉伸伸长强度可以是20N/10mm宽度或更大,40N/10mm宽度或更大,60N/10mm宽度或更大,或80N/10mm宽度或更大。这里所说的“拉伸伸长强度”定义为沿着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的纵向切割10mm,用拉伸测试机构夹持,并且以300mm/分钟的速度以50mm的间隔持续拉伸9小时之后的负载。通过使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1具有这种拉伸强度,可以使主体部分2基本上不会因拉伸而变形。但是,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1在拉伸2%时的拉伸伸长强度不限于上述范围。

为了使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1的弯曲刚性和拉伸伸长强度符合上述条件,例如,主体部分2的基材层6和端部3的基材层8的材料可以是聚碳酸酯,并且主体部分2的正面保护层7和端部3的正面保护层9可以是聚氨酯。此外,主体部分2和粘合剂层4的组合厚度可以是0.20至1.20mm,或者可以是0.30至1.00mm。端部3和粘合剂层4的组合厚度可以是0.20至1.20mm,或者可以是0.30至1.00mm。更具体地讲,主体部分2的基材层6可以是0.15至1.15mm。主体部分2的正面保护层7可以是0.03至0.10mm。端部3的基材层8可以是0.15至1.15mm。端部3的正面保护层9可以是0.03至0.10mm。但是,只要弯曲刚性和拉伸伸长强度能够遵循上述条件,则可以以任何方式改变每个基材的材料、尺寸等。

主体部分2可以包括具有130℃或更高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树脂层。这可以是其中主体部分2中的至少基材层6和8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30℃或更高的树脂层。通过使用具有上述温度或更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树脂层,可以保持在车辆中使用所需的耐热性。为了满足上述条件,例如,基材层6和8的材料可以是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50℃或更高的聚碳酸酯。例如,当在80℃的大气环境中将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1暴露240小时,并且将聚碳酸酯作为主体部分2的材料时,正面2a不会变形等,并且保持良好的状态。同时,在施加玻璃化转变温度低于130℃的树脂作为主体部分2的材料的情况下,与使用聚碳酸酯的情况相比,进行同样的试验后正面2a的变形较大。例如,当施加玻璃化转变温度为80至125℃的ABS树脂,玻璃化转变温度为90℃的丙烯酸(PMMA)树脂和玻璃化转变温度为87℃的PVC树脂时,正面2a的变形较大。当施加玻璃化转变温度为69℃的PET树脂时,正面2a的变形甚至更大。注意,只要是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30℃或更高的树脂层,则也可以是聚碳酸酯以外的树脂。本段中描述的条件不是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1的必要条件,并且可不满足上述条件。

在将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1粘附到粘附表面50a之前和之后,正面2a的表面粗糙度可以基本相同。“表面粗糙度基本相同”是指由于主体部分不受下方的粘附表面50a的粗糙结构的影响,从而对正面2a的表面粗糙度没有影响。通过使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1的弯曲刚性为0.05至2.5N,0.10至2.0N或0.30至1.0N来实现上述特性。例如,当具有低弯曲刚性的薄膜粘附至粘附表面50a时,由于受到下面的粘附表面50a的不均匀形状的影响,膜的表面粗糙度变得更加粗糙。本段中描述的条件不是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1的必要条件,并且可不满足上述条件。

在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1粘附到粘附表面50a之后,主体部分2的正面2a的锐度可设定为例如0.5或更大,或者0.7或更大。注意,通过将主体部分2粘附到具有0.2锐度的涂覆板上,可以通过便携式总锐度/光泽度PGD-IV(日本色彩研究所制造)测量主体部分2的正面2a的锐度作为粘附到粘附表面前后的锐度,其中涂覆板通过将外板涂层喷涂在平钢板上并烘烤制成。为了使正面2a在粘附到粘附表面50a之后的锐度达到上述值,除了调整构成正面2a本身的材料的条件以外,还有一个条件,即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1的弯曲刚性仅仅足够不受如上所述的粘附表面50a的不均匀形状的影响。例如,当用聚碳酸酯构造主体部分2的基材层6,将厚度设定为0.5mm,并且将聚氨酯用作正面保护层7时,粘附后的正面2a的锐度为0.9。注意,当将高光泽度/遮光膜粘附到粘附表面50a时,锐度为0.2。本段中描述的条件不是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1的必要条件,并且可不满足上述条件。

主体部分2的正面2a可具有高抗划伤性。换句话讲,主体部分2的正面2a可不易被划伤,并且具有恢复力,该恢复力使得即使在用海绵等清洁时发生划伤也能够恢复到原始状态。例如,当主体部分2的基材层6和端部3的基材层8的材料是聚碳酸酯时,可以实现上述抗划伤性,并且主体部分2的正面保护层7和端部3的正面保护层9是聚氨酯。本段中描述的条件不是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1的必要条件,并且可不满足上述条件。

主体部分2的正面2a的铅笔硬度可以较高,并且可以例如是B或更高。铅笔硬度按照JISK5600-5-4测量。例如,当主体部分2的正面保护层7和端部3的正面保护层9的材料是聚氨酯时,当用铅笔描绘时,可以防止变形性传递到下面的基材层。例如,高光泽度/遮光膜的铅笔硬度小于4B。本段中描述的条件不是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1的必要条件,并且可不满足上述条件。

主体部分2的正面2a可具有高耐气候性。例如,当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1在外面暴露两年时,表面光泽度应保持在80%或更高。例如,当主体部分2的正面保护层7和端部3的正面保护层9的材料是聚氨酯时,可以实现高耐气候性,即使暴露在外五年后,表面光泽度依然可以保持在88%。本段中描述的条件不是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1的必要条件,并且可不满足上述条件。

由于形成端部3的弯曲过程的压印,主体部分2可以具有高可变形性。换句话讲,当端部受压印作用弯曲时,不应出现裂缝。例如,当主体部分2的正面保护层7和端部3的正面保护层9的材料是聚氨酯时,不会出现裂缝,但如果是PMMA树脂,则会出现裂缝。此外,正面保护层7和9的材料在80℃的温度条件下可以具有弹性。例如,即使在通过冲压而弯曲的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1在80℃的环境中暴露240小时之后,保护层7和9中也不应出现裂缝。正面保护层7和9在80℃下具有100%或更大的断裂伸长率。

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1在粘附到B柱50之后可具有足够的可裂性。例如,将钩子钩在已粘附到B柱50上的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1的一个端部3的顶端部分上,并且通过沿垂直于主体部分2的正面2a的方向拉动施加拉力。此时,即使施加40N或更大的拉力,仍应保持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1粘附到B柱50的状态。具体来讲,通过调节粘合剂层4的材料或涂布面积来调节粘合强度,可以提高可裂性。在这种情况下,解理强度可以设定为60N或更大,或者80N或更大。或者,如图5(b)和图5(d)所示,当端部3形成为U形以围绕B柱50时,端部3的拉力也可以提高可裂性。本段中描述的条件不是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1的必要条件,并且可不满足上述条件。

当端部3形成为U形以围绕B柱50时,如上述图5(b)和图5(d)所示,粘合剂层4需要在粘附表面50a上滑动,当粘附到B柱50上时,粘合剂层4与粘附表面50a接触。由此,U形的端部可以钩在B柱50的边缘部分上。因此,粘合剂层4可以具有与粘附表面50a充分的滑动性。例如,可以通过具有微结构化表面的粘合剂层4来改善滑动性。具体来讲,在所述微结构化表面上形成的规定图案的凹槽具有在设置于与所述图案对应的任何位置中的半径为500m的圆形区域中至少1x10m的规定体积。根据这种结构,通过减小沿凹槽滑动时粘合剂面4与粘附表面50a之间的接触面积,可以改善滑动性。在完成定位之后,通过将主体部分按压到粘附表面50a,可以确保足够的力以固定。或者,也可以通过在粘合剂层4中混入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诸如玻璃细珠来改善滑动时的滑动性。本段中描述的条件不是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1的必要条件,并且可不满足上述条件。

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的材料

主体部分2的基材层6和端部3的基材层8平滑、硬且厚,其材料可以是热塑性树脂。也就是说,主体部分2和端部3具有包括热塑性树脂的构造。例如,聚碳酸酯、未拉伸的PET、ABS、硬质PVC等或它们的化合物可作为热塑性树脂施加。或者,也可以通过分层堆放上述材料中的多种类型的层构成基材层6和8。特别优选聚碳酸酯和聚碳酸酯与聚碳酸酯以外的其他热塑性树脂的化合物,因为它们具有优异的耐热性。如果基材层过薄,则在经过弯曲过程后保持形状的能力下降,并且在粘附后,当基础材料上出现粗糙结构时丧失表面平滑性。如果基材层过厚,弯曲过程变得困难。此外,只能制造在弯曲部分的外表面侧上具有大曲率的物件,并且失去再现性。此外,难以制成线圈形式,这种形式对于连续加工是有利的。基材层的厚度可为0.2至1.5mm,优选为0.3至1mm,并且更优选为0.4至0.8mm。

主体部分2的正面保护层7和端部3的正面保护层9可包括聚氨酯。换句话说,主体部分包括聚氨酯层作为正面保护层7,并且端部3包括聚氨酯层作为正面保护层9。例如,与不发黄的聚酯多元醇、二醇、聚己内酯多元醇、聚碳酸酯二醇、丙烯酸多元醇中的一者或它们的化合物,以及IPDI(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氢化MDI(4,4'-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氢化XDI(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或其聚合物,或它们的化合物等反应的物体可以作为聚氨酯应用。此外,主体部分2的正面保护层7和端部3的正面保护层9的材料可以具有与不发黄的水基聚碳酸酯交联的聚碳酸酯聚氨基甲酸酯、氮丙啶等。此外,主体部分2的正面保护层7和端部3的正面保护层9可通过将诸如炭黑的着色剂与上述树脂混合而着色。在本实施方案中,正面保护层9着色为黑色,但是颜色没有特别限制。正面保护层7和9可以通过从上述材料中分层堆放多种类型的层而构造。此外,在室外使用时,应该选择正面保护层9的材料以使其具有耐气候性,使得在室外使用多年后,七种颜色变化很小,光泽度变化很小。正面保护层9的材料优选在高温下也具有高断裂伸长率,即使在弯曲拉伸后的高温环境诸如80℃下也不会出现裂缝。作为这种类型的聚氨酯组合物,在JPA H05-155976的工作实施例中,与聚己内酯多元醇和IPDI异氰脲酸酯体的反应而形成的聚氨酯,JPA 2007-297569权利要求1中的聚己内酯二醇、聚碳酸酯二醇和IPDI的聚合物三组分反应生成的聚氨酯,WO 2013/173424的权利要求1中的链长度延长聚碳酸酯二醇后与聚碳二亚胺交联的聚氨酯,含脂肪族二醇的羧基和氢化MD等;所有以上具有以下特性:在汽车外部常见的加速耐候测试(SWOM 2000h,Xenon 750MJ)中,具有100%或更高(原始长度的两倍或更多)的断裂伸长率;或者在户外暴露一年的拉伸测试中,保光率为80%或更高;在80℃或120℃的环境中,色差值为3或更大。如果正面保护层7和9过薄,则保护低层诸如基材层免受划伤、化学物质和紫外光损伤的作用降低。如果正面保护层7和9过厚,则弯曲操作期间的局部力通过变形而被吸收,并且再现性降低。正面保护层的厚度可为0.003至0.2mm,优选为0.01至0.1mm,并且更优选为0.02至0.07mm。

除了正面保护层7和9之外,通过在正面侧上设置可剥离的涂布膜诸如PET膜,可以防止在弯曲过程期间、在构造期间以及在储存和运输期间,防止在正面保护层上出现变形、划伤和粘附污垢。双轴拉伸对于PET膜是优选的。也可以使用易于成型的PET膜,该PET膜可以在常温或高温下轻松拉伸。通过设定与正面保护膜7和9接触的PET膜正面的光泽度,可以设计在有光涂料从高光泽度剥离变为低光泽度后正面保护层的表面光泽度。如果PET膜过薄,则防止弯曲、构造或运输期间正面保护层7和9发生变形诸如凹陷的功能被减弱。如果PET膜过厚,则通过防止弯曲过程中的局部拉伸降低了再现性。PET膜的厚度可为0.006至0.288mm,优选为0.016至0.125mm,并且更优选为0.025至0.075mm。

粘合剂层4可以由粘合剂诸如压敏、热敏、双组分固化、单组分湿固化粘合剂构造而成。注意,粘合剂层4可以由压敏粘合剂(所谓的粘接剂)诸如丙烯酸类、橡胶类、有机硅类、聚烯烃类粘合剂等构成。丙烯酸类或有机硅类粘合剂是优选的,其对产品的可用周期没有限制,其中不需要加热或反应时间的压力敏感度在实用性方面具有优势,并且在户外使用时耐久性优异。在经济效率和市场所期望的各种特性方面,丙烯酸类粘合剂是特别优选的。如果粘合剂层4过薄,则特别是在压敏粘合剂较小的情况下,基础材料面上的粘合剂面积减小,并且粘合剂减少受剥离力作用而变形的体积。如果粘合剂层4过厚,则在弯曲过程期间力会被粘合剂层4所吸收,从而变得难以执行弯曲过程,并且再现性下降。粘合剂层的厚度为0.005至0.4mm,优选为0.01至0.15mm,更优选为0.02至0.075mm。粘合剂层4的接合强度是在变形后,粘附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1时能够保持形状的接合强度。具体来讲,在将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1粘附到车辆外板涂层上,并且在48小时后以300mm/分钟的速度沿90°方向剥离后,粘合力优选地为5N/25mm或更大,更优选地为10N/25mm或更大,并且进一步优选地为15N/25mm或更大。

还可在粘合剂层4的背面侧上设置剥离衬垫。当使用压敏粘合剂时,粘合剂层4对于防止外来物质的粘附特别有用。将诸如日本专利3550096或WO 98/29516的微结构化的粘合剂表面粘附到该剥离衬垫的正面上,并且通过将其转移到粘合剂层4而在粘附期间给出滑动性和通风特性。通过部分地提供如日本专利3820438中的包括玻璃细珠的层并且转移到粘合剂层4,可以给出诸如在粘附期间相对基础材料的滑动性,并且改善定位。如果剥离衬垫过薄,则在弯曲过程中防止由于局部力的作用而使粘合剂层变形的性能被减弱;并且如果剥离衬垫过厚,则在弯曲期间的拉伸收到阻碍,并且变得难以传导热量,在任何一种情况下,重现性都会降低。剥离衬垫的厚度为0.01至0.3mm,优选为0.02至0.2mm,并且更优选为0.05至0.015mm。粘合剂层4可以具有微结构化表面。在微结构化表面上形成的规定图案的凹槽可以在对应于图案的任何位置中具有至少1x103 3m的规定体积。

制造方法

接下来,将描述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1的制造方法的示例。但是,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1的制造方法不限于以下的方法。

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1的制造方法具有如下步骤:制备附接有粘合剂且具有正面2a作为设计面的片状构件100的步骤(片材制备步骤),以及用于弯曲片状构件100的端部3并相对于正面2a形成固定角度的弯曲步骤。

在片材制备步骤中,基材层(与完成的基材层6和8相对应的层)的整个表面被表面保护层(与完成的正面保护层7和9对应的层)覆盖,并且通过在一个面(与完成的背面2b对应的面)上层压粘合剂的方式来制备片状构件100。具体来讲,通过诸如以下方法将粘合剂层以恒定的厚度和尺寸成型:挤压法,其中将某种状态下的热塑性树脂从厚度恒定的间隙之间排出,在该状态下热塑性树脂在高于熔点的温度下处于融化状态;日历法,穿过以恒定间隙调整的两个辊,以及类似方法。当包括溶剂时,在通过条形码、滚动涂布、凹版涂布、喷涂等方法将粘合剂溶液应用到基材层的一个面上之后,通过插入到热空气烘箱中预定时间,涂布除溶剂以外的所有物质。当粘合剂涂层膜具有粘性时,并且特别是当它是压敏粘合剂时,可以防止粘附外来物质,并且可以通过在涂层膜形成之后直接层压剥离衬垫,将粘合剂涂层膜层压成片或者卷绕成卷状。在将粘合剂层施加到剥离衬垫之后,也可以将基材层进行层压。当在与基材层相对的表面上层压正面保护层时,在通过条形码、滚动涂布、凹版涂布、喷涂等方法直接涂布用于正面保护层的溶液之后,如有必要,可以通过执行干燥或固化来完成涂层膜的形成。当溶液是溶剂基双液固化型氨基甲酸酯,并且没有溶剂的情况下聚氨酯不发生反应时,通过在应用之后直接插入热空气烘箱,正面保护层可以被制成固化涂层膜,层压后,反应通过存储在室温下具有粘性的PET膜而继续进行,形成没有粘性的聚氨酯涂层膜,然后可以剥离PET膜。当正面保护层为水基聚氨酯时,首先将其应用在PET膜上,并在干燥并制成涂层膜后,可经由接合层诸如聚氨酯、聚酯或聚酰胺将其层压到基材层上。膜诸如离聚物、EAA(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PVdF和PMMA共聚物、ETFE(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可以经由接合层单独层压,或者与预先层压在其上的PET膜一起进行层压。正面保护层的层压顺序和粘合剂层的层压顺序并不重要。在分层堆放正面保护层或分层堆放粘合剂层之前,可以给出设计,可以在基材层上印刷形状,可以施加着色层,可以粘附着色膜,或者可以粘附金属沉积或包括金属沉积的多层膜。为了提高层间的粘附性和耐久性,可以提供附加层,诸如应用底漆。

弯曲步骤可以通过例如压印来进行。当应用压印时,弯曲步骤提供用于制备一对模具80和81的步骤,用于将片状构件100固定到一个模具80上的步骤,以及用于通相对移动一个模具80或另一个模具81中的至少一者相对片状构件100形成固定角度的步骤,如图8(a)所示。一个模具80具有V形凹槽部分,另一个模具81具有能够进入凹槽部分的形状。因此,另一个模具81进入一个模具80的凹槽部分,并且片状构件100可以沿着凹槽部分弯曲。通过该步骤,端部3形成为具有相对于主体部分2的固定角度。可以通过调整模具80与模具81之间的相对移动量来调整弯曲角度。弯曲步骤可以在80℃或更高的温度下进行。例如,即使片状构件100包括高耐热性的材料以提高成品的耐热性,也可以缓和应力,通过压印,通过在80℃或更高的温度下执行弯曲步骤可以轻松完成弯曲过程。此外,可以防止弯曲端部3回到其初始形状。通过加热模具的一侧或两侧,并且在压印后将其保持一段固定时间,片状构件100可通过传递到片状构件100的热量进行加热。例如,通过使凹槽部分的顶端成为如图9(a)所示的模具85和86中的弯曲面,可以调整片状构件100的弯曲部分的截面形状,以匹配例如待粘附的基础材料的形状。如果在加热模具之后进行弯曲,则具有热量易于传递到片状构件100的优势,前提是图9(a)中的模具86的接触面积比图8中的模具81的接触面积更宽。当在加热模具86后进行压印时,可以在120至150℃的模具温度下进行加热。

此外,在将端部弯曲成近似U形时,可使用图8(b)所示的模具90和模具91。如图8(b)所示,弯曲步骤提供有用于制备所述对模具90和91的步骤,用于将片状构件100固定到一个模具90上的步骤,以及通过使一个模具90或另一个模具91中的至少一者相对移动而相对于片状构件100形成固定角度的步骤。一个模具90具有凹槽部分,该凹槽部分具有彼此平行地相对的侧面,并且另一个模具91具有围绕片状构件100卷绕的形状并且可以进入该凹槽部分。因此,另一个模具91进入一个模具90的凹槽部分,并且片状构件100沿着该凹槽部分以近似U形弯曲。通过该步骤,端部3形成为具有相对于主体部分2的固定角度。当使用图8(b)所示的模具90进行压印时,可在模具91的温度在约120℃至170℃的情况下执行。通过在压印之后通过热空气、红外线、水蒸气等从模具90的开口部分加热片状构件100的弯曲外表面来减轻应力。在将端部弯曲成连接多个面并且这些面之间具有倾斜面的形状时,可使用图9(b)中所示的模具95和模具96。当片状构件100的端部插入模具之间时,模具闭合并且同时执行平行的凸峰褶皱和凹谷褶皱。这可以在模具95和模具96的温度在100℃至135℃下执行。

粘附方法

接下来,将参照图6和图7描述将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1粘附至作为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的B柱50的粘附表面50a的方法。说明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1具有例如图5(a),(c)中所示的端部形状的方法。该方法具有如下步骤:制备设置有主体部分2和端部的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1,该主体部分具有作为设计面的正面2a和背面2b,该端部从主体部分2的一侧延伸并且具有相对于主体部分的正面2a形成固定角度的正面3a,并且该正面设置在主体部分2的背面2b侧的至少一部分上;基于粘附表面50a的形状使主体部分2变形,并且经由粘合剂层4将其粘附并固定到粘附表面,而不会经历基本的非弹性变形。此外,固定步骤包括用于定位粘附表面50a的端部3和端部的步骤。

如图6(a)所示,在固定步骤中,安装夹具70以在B柱50的上端部分上支撑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1。如图6(b)和图7(a)所示,在固定步骤的第一阶段中,将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1的上端部分固定到夹具70上。此时,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1被固定到夹具70上,同时定位端部3和粘附表面50a的端部。注意,当粘合剂层4的正面被衬垫覆盖时,该衬垫能够被剥离。例如,如图6(c)所示,在将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1固定在夹具70上时,可通过将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1的上端装配到夹具70的凹槽部分上来进行定位,然而,夹具70的支撑结构不受特别限制,并且可以在夹具70上形成多个狭缝的情况下应用结构,在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1的上端形成多个突出部分,并且将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1的每个突出部分插入到夹具70的每个狭缝中。

如图6(b)如图7(b)所示,在用夹具70支撑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1的上端之后,操作者可通过用刮板71按压主体部分2的正面2a,在主体部分2被按压到粘附表面50a的同时使刮板71上下移动。由此,主体部分2基于粘附表面50a的形状(在此为弯曲的形状)经由粘合剂层4粘附至粘附表面50a,同时使粘附表面变形。在该步骤中,即使操作者不施加过大的力,主体部分2也能够容易地沿着粘附表面50a变形。如图7(c)所示,通过操作者用刮板71按压正面2a直到其到达主体部分2的下端,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1的整体粘附至粘附表面50a,从而完成固定步骤。

接下来,说明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1具有例如图5(b),(d)中所示的端部形状的方法。在将U形片状构件100的端部弯曲并构造成缠绕在基材的板状粘附主体端部(诸如被称为折边的被弯曲并变平而没有间隙的金属板)周围时,片状构件100的U形端面从基材的端部侧滑动以最终插入,并且该表面被刮板按压并且在碰撞时粘附,如图10(a)所示,如图10(b)所示,当粘附主体如汽车中央柱那样是梯形形状时,还可以使其滑动以从薄侧(上端侧)插入。在任何情况下,当粘合剂层是压敏粘合剂时,通过实现与粘合主体的正面的滑动性,构造变得更简单。通过将已经部分地在剥离衬垫上进行的非粘合剂组分转移到粘合剂层的正面,并且通过防止压敏粘合剂层直接接触粘附主体,实现了滑动性,并且在定位之后,用压力将非粘合剂组分压入压敏粘合剂层,并且将压敏粘合剂层粘附至基材的粘附表面。或者,通过除了弯曲成U形的片材以外,在压敏粘合剂层上放置其表面具有剥离成分的片材或具有微细粗糙结构的片材以减少与表面的接触面积,该片材可以滑动,同时防止与压敏粘合剂层和基材的粘附表面接触,并且在定位完成之后,可通过拉动与U形端部相对的一侧来按压片材。

根据本实施方案的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主体部分2可基于粘附表面50a的形状而变形,并且其还可以经由粘合剂层4被粘附并固定到粘附表面50a而无需进行大幅拉伸。换句话讲,即使当操作者在粘附到粘附表面50a上时拉动主体部分2,主体部分2也不会因拉伸而变形。此外,主体部分2不需要被拉动,使得它不会因其自重而下垂,因为它具有保持其形状的能力。此外,由于主体部分2具有适量的刚性,因此基于粘附表面50a的形状而变形,并且可经由粘合剂层4粘附且固定到粘附表面50a。因此,当操作者基于粘附表面50a的形状使主体部分2变形并且将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1粘附至粘附表面50a上时,不需要通过拉动和拉伸主体部分2来执行位置调整,这与使用常规可延展膜的情况不同。因为端部3具有与主体部分的正面2a形成规定角度的正面3a,所以操作者在粘附时不需要弯曲端部3。此外,与通过诸如注塑成型等方法形成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时相同,不需要预先将主体部分2的形状形成为与粘附表面50a的形状对应的形状,并且无论粘附表面50a的形状如何,都能够将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1粘附至粘附表面50a。由此,能够容易地将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1粘附至粘附表面50a,提高了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1的可操作性。此外,由于粘合剂层至少粘附在基材的整个主要平坦粘附表面上,并且在基材的粘附表面之间没有空间,因为粘合剂层接触整个表面,所以不需要使其变厚并且像常规装饰物一样坚硬,使得薄且轻的构造成为可能,并且不需要在粘附表面侧上形成孔。

此外,对于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1,弯曲刚性可为0.05N至2.5N。在这种情况下,主体部分2基于粘附表面50a的形状而变形,并且可以是可经由粘合剂层4粘附且固定到粘附表面50a的构造。如果弯曲刚性过低,则难以保持端部弯曲过程的形状,并且如果弯曲刚性过高,则不可能沿循粘附表面50a的形状而变形。或者,即使用强力使其沿循粘附表面的形状而弯曲,返回到原始形状的应力也过强,并且由于时间的推移或高温而从基材的粘附表面剥离。根据本实施方案的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1易于粘附,因为它既具有保持弯曲过程形状的能力,又具有保持通过适当的弯曲刚性而不因自重而下垂的形状的能力,并且在粘附时易于变形。

此外,在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1中,在拉伸2%时的拉伸伸长强度可以是20N/100mm宽度或更大。在这种情况下,可将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1制成基本上不拉伸的构造。进行粘合等时手的力最大为约5N×100mm,并且当粘附至宽度为70mm的通用汽车中央柱时对应于5.7N/10mm。相比于在施加最大力的情况下拉伸2%或更多的拉伸强度为5N/100mm的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本实施方案的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1基本上不拉伸,使得即使用手粘附也难以拉伸和离开位置,从而使其易于粘附。

而且,对于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1,主体部分2的宽度可以是0.2至1.0mm。与通过诸如注塑成型等方法形成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相比,更薄、更轻的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是可能的。当安装作为汽车中央柱装饰时,与邻近的前后玻璃窗的高度差可以变小,使其具有均匀性。侧面高度较低时还有可能降低空气阻力,并且使其更轻,因此可期望提高燃料效率。

修改的实施例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案中,通过对片状构件进行压印来弯曲,但只要能够进行弯曲,就可以采用任何方法。例如,可通过真空成型来进行弯曲。真空成型是通过排空模具与片状构件之间的空气而使片状构件成型为与模具对应的形状的方法。通过使用在端部形成弯曲形状的模具,可以使片状构件的端部弯曲。但是,与通过压印进行的弯曲过程相比,在真空成型中不能用作最终的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并且必须被切除和处理的部分变得较大。

此外,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1所粘附的B柱(或A柱或C柱)只是具有粘附表面的基材的一个示例,并且如果需要形成设计面,则可以将任何物体用作基材。例如,可以应用人们希望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被粘附到的车辆的外部部件(保险杠、反光镜)、车辆(仪表板)的内部组件、家具部件、电子器具部件或建筑部件。

工作实施例

下文中,将基于工作实施例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但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的构造不限于这些工作实施例。

工作实施例1

用于根据工作实施例1制造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的方法

通过条形码在购自住友电木株式会社(Sumitomo Bakelight Co.)的一块0.5mm厚的聚碳酸酯板材EC 105的面上涂布已经着为黑色的聚氨酯预溶液(比例见表1),将其插入60℃的热空气烘箱持续5分钟,并且通过辊式层压机层压涂布膜(0.05mm厚的购自东丽株式会社(Toray Ind.Inc.)的双轴拉伸PET膜T 60)。在室温下储存三天后,聚氨酯反应已进行,涂布的聚氨酯溶液变为0.05mm厚的黑色聚氨酯层正面保护层),没有表面粘性,并且PET膜可被剥离。通过条形码将丙烯酸类压敏粘合剂溶液(在40%固体含量的具有90份质量的丙烯酸异辛酯和10份质量的丙烯酸聚合的溶液中添加具有1.25份质量的氮丙啶固化剂的压敏粘合剂溶液)涂布到聚碳酸酯片材(基材层)的相对侧面上,插入80℃热空气烘箱持续10分钟,制成0.06mm厚的涂层膜(粘合剂层),并且通过辊式层压机将厚度为0.025mm的Tohcello Co.SP-PET-01-25-BO防粘处理的PET膜层压。通过以下步骤制备附接有粘合剂的片状构件。根据工作实施例1的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的主体部分和粘合剂层的组合厚度为0.61mm。

表1

聚氨酯预溶液比例

通过钢板压制工艺和外板涂层将汽车的中央柱制备为基材。柱的上端和邻近的玻璃窗的上端被设定为相同的高度,柱的上端的宽度为57mm,下端的宽度为77mm,这两者之间的高度是450mm,并且钢板在宽度方向上的两端以2mm的厚度以直线折回。当从切割于水平方向上伸展的平面的横截面观察时,柱的两端形成为具有约1mm半径的半圆,并且在两端之间大体为平面。当从切割于沿汽车左右方向伸展的平面的横截面观察中央立柱时,在向汽车的外侧突出的方向上具有半径为620mm的圆弧。片状构件被切割成使得片材的长度是基于柱的长度,并且宽度是从柱的宽度的左右各自延伸1.5mm的长度。制备长度为500mm的金属下模和上模,其横截面与图9(a)中所示的模具85和86的横截面相同,各自固定在压机的上下板面上。上模的桨片角度为约20°,桨尖的横截面为半径为约1mm的圆弧。下模腔体的角度比上模稍宽,是一个大圆弧。在上模上附接加热器,将片材放置在上模将击中距片材横向方向的端部约2.5mm的内侧的线的位置,在150℃的实际温度下加热,并且关闭上模和下模,保持10秒,然后再次打开。

以相同的方式处理相对侧的端部。经过处理的片材的所有层都弯曲成横向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均处于约90°,其高度具有约2mm的内部尺寸,并且弯曲线的内表面是从横截面观察时具有约1mm半径的圆弧。确认剥离衬垫剥离时,即使抓握下端保持水平也不会下垂,并且确认其具有保持形状的能力。将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的上端从前侧用刮板定位并压褶在柱部分的上端上。在通过使刮板在向下的方向穿过而依次压褶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之后,将此继续进行以被固定,并且能够容易地粘附,而不会在中途在横向方向上位置出现偏移,其中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沿着柱面的垂直方向的曲率弯曲并且通过粘合剂层的粘合保持其形状。柱的两端与曲率相匹配地被成形片材的两个端部弯曲部分覆盖,并且在剥离正面的PET膜之后,在与柱形相同的表面形状中实现美观、高光泽、黑色的外观。它比柱面稍厚0.6mm,但这种高度差异几乎不能用肉眼识别。应当理解,从正面反射后的周围视野清晰,并且表面光滑度高。即使在直射阳光下看,也呈现全透明黑色,而没有混浊。不包括衬垫和PET膜的片材的重量为24g。

工作实施例2

通过改变工作实施例1的衬垫,制作根据工作实施例2的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工作实施例2的衬垫是经由粘合剂层在0.05mm厚的PET膜的两面上层压0.045mm厚的聚乙烯的衬垫,在其中一个面上涂布硅防粘处理剂,并且通过热压印进行深度为约6μm、水平和垂直为约300μm的时间段的粗糙结构。在工作实施例2中,通过使弯曲过程的模具温度为120℃、保持时间为20秒来制作样品。

在工作实施例2中,如工作实施例1那样,实现了两个端部弯曲成约90°的粘附能力和表面平滑性优异的样品。

工作实施例3

根据工作实施例3的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使得工作实施例1的压敏粘合剂层的厚度为0.03mm,并且将切除的右边缘的长度加宽5mm并且折叠成180°。在工作实施例3中,进行与工作实施例1相同的步骤直到左侧端部的弯曲步骤。当弯曲右侧端部时,将片材放置在上模将击中距片材的横向方向上的端部约7mm的内侧上的线的位置上,其中图8(b)中的模具90和91的模具91侧的横截面被加热至到165°,并且关闭上模和下模,保持10秒,然后再次打开。实现弯曲的样品,使得首先处理的左侧端部以约90°折叠,并且接下来处理的右侧端部以约180°折叠。

在工作实施例3中,确认剥离衬垫剥离时,即使抓握下端保持水平也不会下垂,并且确认其具有保持形状的能力。将模制产品从柱的右端插入,并且该模制产品与柱的垂直方向的曲率相匹配地弯曲,并且当以180°折叠的部分击中柱的右端时,用刮板夹持正面。柱的两端与曲率相匹配地被成形片材的两个端部弯曲部分覆盖,并且特别地,右侧端部以约5mm的宽度被缠绕到背面。在剥离正面的PET膜之后,在与柱形相同的表面形状中实现美观、高光泽、黑色的外观。

工作实施例4

根据工作实施例4的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与工作实施例1的相比,具有不同的基材。通过钢板压制工艺和具有与工作实施例1的外板涂层不同的形状的外板涂层将汽车的中央柱制备为工作实施例4的基材。柱的上端和邻近的玻璃窗的上端被设定为相同的高度,上端的一部分的宽度为85mm,下端的宽度为85mm,这两者之间的高度是445mm,并且当从正面观察时,宽度方向的右端使钢板以2mm的厚度直线折回。当从切割于水平方向上伸展的平面的横截面观察时,柱的右端形成半径为约1mm的半圆。当从正面侧观察时,左端形成半径为10mm的近似四分之一圆,整个宽度从上端向下变小约10mm,并且从那里到下端为直线。在距端部约10mm宽度处是平行于从右端(端部侧平面)延续的主平面部分的平面,但在车身侧低了约2.5mm,在端部侧平面与主平面之间的宽度为约5mm,并且是从主平面向端部侧平面倾斜约30°的倾斜面。该倾斜面与主平面的角度以及倾斜面与端部侧平面之间的角度是从切割于水平方向上伸展的平面的截面观察时的半径为约1mm的圆弧。当从切割于沿汽车左右方向伸展的平面的横截面观察中央立柱时,在向汽车的外侧突出的方向上具有半径为约1500mm的圆弧。

将与工作实施例1相同的片材切割成使得片材的长度为基于柱的长度,并且宽度方向的右端延伸超过基于柱的宽度1.5mm,并且左端是缩短4mm的形状。

当弯曲左端侧的倾斜面的角度时,将上模和具有可进行大的弯曲的表面形状的下模组合在一起来制备压模,同时考虑回弹。然而,上模和下模都是从倾斜面与柱的主平面之间的角度,从5mm的位置到右端仅对应于柱的左端的部分的模具。

在工作实施例4中,在以与工作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执行步骤直到右侧端部的弯曲步骤之后,使用图9(b)的截面模具95和96进行弯曲过程。在该弯曲过程中,将上下模具加热至120℃,片材横向方向上的左侧端部被夹在上下模具之间。这个状态保持三十秒。之后,通过释放模具来执行左侧端部处理。实现样品,其中首先以约90°处理右端部分,然后在距柱的左端约7mm的位置处处理左端部分,从该位置到右侧约3mm,与主平面平行,倾斜面从在车身侧低约2.5mm的端部侧的平面上的该点倾斜约30°,并且具有连接到主平面的形状。

确认剥离衬垫剥离时,即使抓握下端保持水平也不会下垂,并且确认其具有保持形状的能力。将片材的上端从前侧用刮板定位并压褶在柱部分的上端上。在通过使刮板在向下的方向穿过而依次压褶成形片材之后,将此继续进行以被固定,并且能够容易地粘附,而不会在中途在横向方向上位置出现偏移,其中成形片材沿着柱面的垂直方向的曲率弯曲并且通过粘合剂层的粘合保持其形状。柱的两个端部与曲率相匹配地被成形片材的两个端部弯曲部分覆盖,并且特别是左端被装饰并覆盖黑色以匹配三个柱表面(端部侧平面、倾斜表面和主平面)垂直布置,并且因为从柱的端部直到约7mm内被橡胶部件覆盖,所以不需要覆盖片材成型件。剥离PET膜后,在与柱形相同的表面形状中实现美观、高光泽、黑色的外观。它比柱面稍厚0.6mm,但这种高度差异几乎不能用肉眼识别。应当理解,从正面反射后的周围视野清晰,并且表面光滑度高。

工作实施例5、6、7、8和9

根据工作实施例5、6、7、8和9的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是通过产生改变将工作实施例1的基材层分别构成为0.2mm、0.3mm、0.4mm、0.8mm和1mm的聚碳酸酯片材的厚度的片材来产生的,并且以与工作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执行处理。样品被实现为具有直立能力,其中表面光滑并且两端弯曲成约90°。

工作实施例10、11和12

通过将工作实施例2中的聚碳酸酯片材改变为ABS(信越聚合物公司(Shin-Etsu Polymer Co.),975BK1)、未拉伸的PET(住友电木株式会社(Sumitomo Bakelight Co.)、EPG 101WP)和硬质PVC(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Sekisui Chemical Co.),AM-1000),并且以与工作实施例2相同的方式进行处理,形成两端弯曲成约90°的根据工作实施例10、11、12的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

工作实施例13

通过改变正面保护层以匹配以下比例图来形成根据工作实施例13的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

表2

比较例1

使用用于装饰汽车中央柱的本田正版原部件72930-TY2-A01作为根据比较例1的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在注塑成型为黑色的丙烯酸树脂后,通过在垂直方向上分成两排的丙烯酸类压敏粘合剂将宽度为10mm的双面胶粘附至背面。根据比较例1的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的厚度为2.7mm,重量为85g。该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根据相应柱的垂直方向的曲率而弯曲,并且通过按压以与剥离双面胶带的剥离衬垫之后的位置相匹配来容易地进行构造。即使在直射阳光下观看时,表面仍呈全透明黑色没有浑浊,荧光灯的图像看起来平滑清晰。然而,在构造前明显高于柱面,并且与邻近玻璃面的高度差明显。

比较例2

将高光泽度/遮光膜(丰田原装部件75932-28010-F)用作根据比较例2的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该膜具有在黒色软PVC膜的正面上形成的大约0.1mm的聚氨酯涂层膜,并且在其背面上形成通过丙烯酸类压敏粘合剂形成的粘合剂层以及剥离衬垫。该膜的厚度为0.16mm,并且重量为10g。因为其薄且柔性,因此应当理解它不具有直立的能力并且在被抓握一端而保持水平时会下垂。需要通过将两个端部中的每一个保持在纵向方向上来继续维持紧绷的张紧状态,使得压敏粘合剂面不接触基材的粘附表面以外的部分而导致它们粘在一起,尤其是在剥离衬垫被剥离之后会使处理变得困难。有必要制备对应的中央柱,并且即使在按压膜的上端之后通过刮板在向下方向上粘附时,也总是拉动膜的下端;如果该力过强,则存在膜拉伸并且尺寸变化,或者膜变得翘曲并且它突出的方向不合适的缺陷,而如果该力过弱,则存在膜过多并且在粘附膜时出现皱褶或气泡的缺陷。有必要在将平面部分在竖直方向上粘附之后,进行将膜横向方向上的两个端部沿柱的一个端部粘附的附加操作,并且需要总共三种粘附操作。即使被成功地粘附,该膜也不是光滑的,并且由于柱涂层的橘皮状的外皮,荧光灯的图像是模糊的。此外,该膜看起来为缺乏透明度的黒色,其中在直射阳光下观察时PVC树脂的浊度是明显的。

比较例3和4

根据比较例3和4的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通过制备片材形成,其中根据工作实施例1的PC片材的厚度分别被改变为0.075mm和1.5mm,并且按与工作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进行处理。比较例3拉伸并且不具有直立的能力,并且在比较例4中,其难以沿循粘附表面。

评估测试

使用根据工作实施例的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以及根据上述比较例的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或使用在相同条件下形成的测试件)来进行各种评估测试。

粘附评估测试

通过将根据工作实施例1的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根据比较例1的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以及根据比较例2的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粘附到作为目标基材的中央柱的粘附表面,执行对粘附的容易性的评估。在选择不习惯于构造任何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的三个人作为操作者并传授构造方法之后,每个人构造每个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五次,并且评估所花费的时间以及构造后因位置移位或构造操作造成的外观缺陷的存在。

采用根据比较例2的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具有两个向前突出的销的定位夹具通过磁体暂时固定在柱的上端部分上,所述销穿过从膜的上端部分延伸的部分中的开口部分,在该部分中销可被切除,然后将剥离衬垫从上端部分剥离。此时,膜起伏的现象发生两次,并且因为膜不具有直立的能力,所以压敏粘合剂面接触柱。相对侧在始终与销粘附的同时通过刮板自上而下保持并粘附,但由于其具有可延展性,当拉动膜的力过强时整个主体拉伸,并且一部分拉伸、粘附方向改变而且粘附位置偏离目标位置0.5mm或更多的现象发生三次。在弱化拉力之后进行粘附以避免拉伸膜的现象发生三次,但存在过多膜并发生起皱。将其中出现这些缺陷的膜全部丢弃,并且在第一次剥离之后粘附新的膜。此外,即使成功粘附,也有必要在将主体部分粘附到粘附表面之后同时沿着两个端部粘附,因为需要执行总共三种粘附操作并且需要平均70秒来完成粘附,所以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

由于根据比较例1的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具有不可延展的主体部分,并且形状(弯曲形状)已经对应于粘附表面,因此仅需要一种操作来剥离双面胶带的衬垫、定位以及通过将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按压在柱上来粘附,缺陷甚至一次都不会发生,并且只需要平均18秒来完成粘附。

根据工作实施例1的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通过如下方式来粘附:剥离衬垫,将通过磁体暂时固定在柱的上部上的下表面放置到线性壁的定位夹具上来对其定位,并将其通过刮板自上而下粘附。因为它具有直立的能力,易于处理,并且因为它不可延展,因此粘附位置不会偏离目标。此外,粘附是简单的,因为也不需要同时粘附两个端部,缺陷甚至一次都不会发生,并且只需要平均18秒来完成粘附。根据上文,应当理解在与比较例2比较时,在根据工作实施例1的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中粘附是简单的。

表3

*1构造一个制品所花费的平均时间量。当发生因操作造成的位置移位或外观缺陷时,还会增加剥离和重新构造所花费的时间。

*2由于操作不当造成的0.5mm或更大的移位或外观缺陷在15次初始构造内的缺陷发生数

对粘附后厚度、重量影响的评估

将根据工作实施例1的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根据比较例1的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以及根据比较例2的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粘附到柱,并且测量厚度外观和车辆重量的増加。因为根据工作实施例1的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的主体很薄,具有大约0.6mm的总厚度,所以因粘附造成的柱高度变化不能通过视觉观察被识别。此外,当在车辆前后部、左侧和右侧构造四个制品(每个门一个)时,车辆重量的増加保持在96g。

由于根据比较例1的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的主体较厚,具有大约2.9mm的总厚度,所以可通过视觉观察识别出柱由于粘附而明显更高。在寻求前后玻璃窗统一以将中央柱装饰成黑色的设计要求下,优选的是中央柱尽可能地不会从玻璃面突出,并且很大程度上由于这一事实而失去设计。此外,由于在四个左侧门和右侧门中的每一个上构造一个制品时的车辆重量的増加是340g,所以担心对燃料效率等会有较大负面影响。根据比较例2构造的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较薄,每增加40g/车辆,厚度为0.15mm,并且在外观和重量上有优势。

表4

*1是否可以看出中央柱相对于玻璃面的高度在构造之前和之后发生了变化?

*2在前后部、左侧和右侧车门上的中央柱上的四个

此外,将根据工作实施例1的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根据比较例1的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以及根据比较例2的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粘附到具有0.2的锐度的涂层板上,其中将外板涂层材料喷涂在类似于汽车中所用钢板的平钢板上并烘烤制成。之后,使用便携式总锐度/光泽度型PGD-IV(由日本色彩研究所(Japan Color Research Institute)制造)测量粘附到粘附表面前后的锐度。根据工作实施例1的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在粘附前后具有0.9的表面锐度。根据比较例1的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在粘附前后具有0.8的表面锐度。换句话讲,应当理解根据工作实施例1和比较例1的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具有高表面光滑度并且在粘附前后基本上相同。同时,根据比较例2的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在粘附前具有0.7的锐度,在粘附后具有0.2的锐度。换句话讲,下方的粘附表面的粗糙结构在粘附后有影响。由此,应当理解,根据比较例2的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的锐度在粘附前后不是基本上相同的,并且在粘附到具有低光滑度的粘附表面之后,其具有低光滑度的产品质量外观。由于涂层尤其是在竖直方向上(诸如在作为基材的车辆的涂层面中的柱)的松垂,从水平面起逐渐丧失光滑度,并且其通常会变成所谓的橘皮状态。以此方式,根据工作实施例1的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不受粘附表面的质量影响是极为有利的。

表5

*在粘附至0.2锐度的涂层板之后

弯曲刚性

对根据工作实施例1、3、4、5、6、7和8的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根据比较例1的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以及根据比较例2的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的弯曲刚性进行评估。通过形成与构造每个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的主体部分具有相同材料和相同厚度的测试件并且使用该测试件来进行该测试。根据JIS L 1096弯曲排斥A方法并使用Gurley柔性试验机进行该测试。在每个样品的横向方向的左端和右端的每一者上切下40mm宽度和4.5寸(114mm)长度后记录最大负载,将一个端部在竖直方向上固定在试验机上,到达穿过比样品长度短的所确定位置的条,该条突出、翘曲并最终使端部通过。通过对左端和右端的数据进行平均,计算具有80mm宽度的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的弯曲刚性值。

由于根据比较例1的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在与根据工作实施例的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进行比较时具有过大的弯曲刚性,所以应当理解,很难在弯曲时构造以匹配基材的形状。此外,由于根据比较例2的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与根据工作实施例的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相比过小,所以应当理解,它不具有直立的能力并且难以处理。根据工作实施例的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由于其直立的能力而在易于处理方面有优势,并且由于其具有适当的弯曲刚性而在弯曲刚性方面有优势。

表6

*1作为具有在两个端部上有80mm宽度的弯曲形状的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

*2在PET和剥离衬垫被剥离时在纵向方向上抓握一个端部时,其是否可保持水平

*3是否用一只手的力便可使状态容易地沿柱在纵向方向的曲率由直变弯而变形

拉伸伸长强度

对根据工作实施例1、5、6、7和8的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根据比较例1的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以及根据比较例2的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的拉伸伸长强度进行评估。该测试将不包括PET或剥离衬垫的样品切割至10mm的宽度,用拉伸试验机抓住它,并且当以300mm/分钟的拉动速度以50mm的间隔拉动时,计算延伸2%时的负载。基于该值进行了三种情况研究。

·假定限制1;将具有80mm宽度的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延伸2%所需的力(通过宽度转换为实际值的8倍)

·假定限制2;将具有80mm宽度的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延伸1%所需的力(由于低伸长率拉伸负载曲线基本上是一条直线,所以为假定限制1的0.5倍)

·假定限制3:将具有80mm宽度的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一侧的一半延伸1%所需的力(通过宽度转换为假定限制2的值的0.5倍)。这假定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在粘附期间沿倾向于左或右的方向拉动。

同时,在粘附操作期间用手施加的标准负载为20N,并且最大值为40N。当将该值与假定限制值进行比较时,比较例2的假定限制2的值与手动工作负载最大值相同,这表明当在粘附操作期间满足条件时有拉伸1%的可能性。假定限制3的值与手动工作负载标准值相同,并且表明在一般粘附操作期间通常会发生向一侧拉伸1%。这符合上文所述的在粘附评估中发生位置移位的事实。

根据工作实施例1、5、6、7和8的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以及根据比较例1的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显示的值超过了在所有假定情况下的手动工作负载最大值,这表明在粘附操作期间拉伸并造成位置移位的可能性很低。

表7

*1将具有80mm宽度的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拉伸整个宽度的2%所需的力

*2将具有80mm宽度的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拉伸整个宽度的1%所需的力

*3将具有80mm宽度的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局部拉伸仅一半宽度的1%所需的力

铅笔硬度测试

将根据工作实施例1的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根据比较例1的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以及根据比较例2的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粘附到具有上述测得锐度的涂层钢板,并且根据JIS K5600-5-4,用各种中心硬度的铅笔在10mm距离处,以750g负载、45°角度和600mm/分钟的速度刮擦5次后检查刮痕。涂层钢板本身具有HB或更大的硬度。

根据比较例2的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处于甚至用硬度6B也有明显划痕的水平,因此假定在实际使用中它将容易地被人指甲刮擦。根据工作实施例1的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和根据比较例1的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显示出高铅笔硬度,并且显示出在实际使用中它们将不容易被人指甲刮擦的耐刮擦性。

表8

汽车清洗刮擦测试

使用光泽计测量将根据工作实施例1的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根据比较例1的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以及根据比较例2的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粘附到具有上述测得锐度的涂层钢板的样品表面60°处的光泽度。在将污垢施加于表面上并干燥后,用车辆清洗机进行汽车清洗,并且用刷子刮擦表面。然后在重复上述操作三次之后直接用水冲洗掉污垢,在十天后再次测量60°处的光泽度,并且计算保持率。还记录了视觉观察的外观。使用比较例1时,整个表面具有划痕,并且表面的反射水平明显下降。假定划痕在实际使用中容易出现,如在汽车清洗等中被刮出。可通过视觉观察确认使用根据工作实施例1的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和根据比较例2的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时无划痕。这表明光泽度与测试前也几乎相同,并且还表明在实际使用中不会由于汽车清洗等而出现划痕。

表9

雾度评估

对于在上文所述的粘附评估中在柱上构造的根据工作实施例1的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根据比较例1的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以及根据比较例2的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在内部荧光灯和外部直射阳光下视觉上检查黒色雾度。比较例2,其为在软PVC上着色的颜料,在弱荧光灯下不能被识别,但在强的直射阳光下可清楚地看到浑浊。在使用工作实施例1和比较例1中的任一者下不能观察到浑浊。它展示了称为钢琴黒的更好的透明黒。

表10

90°剥离强度

将根据工作实施例1、5、6、7和8的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以及根据比较例1的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切成25mm宽度,粘附在施加有关西涂料公司(Kansai Paint Co.)的AMILAC涂层材料并烘烤制得的涂层板上,并且当沿90°方向以300mm/分钟拉动并剥离一小时时测量平均负载。虽然根据厚度存在差异,但根据所有工作实施例的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显示出比在市场上具有实际的结果的比较例2更高的剥离强度,因此认为已达到市场所需的足够粘合力。

表11

90°可加工性

通过使用90°弯曲模具在上模具温度为150℃、120℃和23℃的条件下将工作实施例1、2、5、6、7、8以及比较例6和8的片材弯曲来形成样品。上模具在120℃或150℃下加热且用PC作为基材层和PUR作为正面保护层的工作实施例样品均能够按计划在表11的“主体厚度”和“剥离衬垫厚度”的范围内在几乎90°弯曲。使用比较例6,保护层的PMMA在弯曲过程期间引起裂纹,并且当用23℃的上模具温度处理具有与工作实施例2相同构造的片材时,角度为145°的角度,远大于计划角度,因而无法得到优质产品。

表12

80℃耐热性

通过使用90°弯曲模具在上模具温度为120℃的条件下用工作实施例2、10、11和12的片材以与工作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形成用于粘附到柱的样品,并且在将剥离衬片剥离并且在80℃下进行24小时的耐热性测试之后检查外观。在工作实施例13中,在表面上出现裂纹。同时,已确认在对工作实施例2、10、11和12的全部的耐热性测试之后,在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表面未出现裂纹。此外,在使用工作实施例2和13的80℃耐热性测试中,未发生基材翘曲。在工作实施例10、11和12的全部中,整个片材很大程度上翘曲。注意在通过将测试件切割成10mm的宽度、以50mm的间隔抓握并以300mm/分钟的速度拉动的测试中测量断裂伸长率。

表13

参考标号的说明

1 带粘合剂背衬的装饰制品,

2 主体部分,

2a 正面,

2b 背面,

3 端部,

3a 正面,

4 粘合剂层(粘合剂部分),

6,8 基材层,

7,9 正面保护层,

50 基材,

50a 粘附表面,

100 片状构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