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的散热涂料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96999阅读:54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散热涂料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的散热涂料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汽车发动机是为汽车提供动力的机器,是汽车的心脏,影响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和环保性。根据动力来源不同,汽车发动机可分为柴油发动机、汽油发动机、电动汽车电动机以及混合动力等。

常见的汽油机和柴油机都属于往复活塞式内燃机,是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活塞运动的机械能并对外输出动力。汽油机转速高,质量小,噪音小,起动容易,制造成本低;柴油机压缩比大,热效率高,经济性能和排放性能都比汽油机好。

除了使用汽油和柴油之外,使用其他新能源的汽车被称为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燃气汽车、生物乙醇/生物柴油汽车和氢发动汽车等。我国市场上在售的新能源汽车多是混合动力汽车,但是目前已把纯电动汽车作为了主攻方向。

汽车发动机在工作时,时刻都会产生热量,而这些热量都是需要从发动机内排出,而现有技术中,都是通过发动机内部自由散出,从而导致发动机散热较慢,若是其长时间处在高温下,则极易容易造成损坏,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的散热涂料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的散热涂料及其制备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的散热涂料,其原料按重量的配方如下:石墨烯25-35份、丙烯酸树脂25-35份、氨基树脂10-15份、聚丙烯酰胺8-12份、聚乙烯醇缩丁醛8-12份、氮化钛颗粒5-8份、导热金属粉5-8份、碳纤维粉5-8份、防沉剂3-6份、活性剂3-6份、分散剂3-6份。

优选的,石墨烯、丙烯酸树脂、氨基树脂的重量比为28-32∶28-32∶12-14。

优选的,聚丙烯酰胺、聚乙烯醇缩丁醛的重量比为9-11∶9-11。

优选的,氮化钛颗粒、导热金属粉、碳纤维粉的重量比为6-7∶6-7∶6-7。

优选的,防沉剂、活性剂、分散剂的重量比为4-5∶4-5∶4-5。

优选的,其原料按重量的配方如下:

石墨烯28-32份、丙烯酸树脂28-32份、氨基树脂12-14份、聚丙烯酰胺9-11份、聚乙烯醇缩丁醛9-11份、氮化钛颗粒6-7份、导热金属粉6-7份、碳纤维粉6-7份、防沉剂4-5份、活性剂4-5份、分散剂4-5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的散热涂料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按比例选取石墨烯、丙烯酸树脂以及氨基树脂置于搅拌器内,并将其混合搅拌后,通过研磨装置对其进行研磨处理,且研磨后的颗粒物直径为20-40μm,从而形成第一混合物,再次向第一混合物添加聚丙烯酰胺、聚乙烯醇缩丁醛、氮化钛颗粒、导热金属粉、碳纤维粉、防沉剂、活性剂以及分散剂,并再次将其进行混合,然后再次移动至精细研磨装置内,进行二次研磨,然后二次研磨所得到的混合物通过过滤装置进行过滤,且过滤装置的过滤孔径为8-16μm,过滤掉混合物内的大颗粒物,即得到散热涂料

优选的,所述导热金属粉具体为钛粉、锌粉、铝粉、镉粉以及镍粉的混合物,且钛粉、锌粉、铝粉、镉粉以及镍粉的摩尔质量比为2∶1∶1∶0.5∶0.5。

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的散热涂料及其制备工艺,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通过多种原料的添加以及合理配比,能够使还涂料具有吸热以及散热的能力,该涂料能够喷涂在汽车发动机表面,并对其内部的热量进行吸附,从而使发动机内部的热量快速排出,从而提高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的散热涂料,其原料按重量的配方如下:石墨烯25份、丙烯酸树脂25份、氨基树脂10份、聚丙烯酰胺8份、聚乙烯醇缩丁醛8份、氮化钛颗粒5份、导热金属粉5份、碳纤维粉5份、防沉剂3份、活性剂3份、分散剂3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的散热涂料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按比例选取石墨烯、丙烯酸树脂以及氨基树脂置于搅拌器内,并将其混合搅拌后,通过研磨装置对其进行研磨处理,且研磨后的颗粒物直径为20-40μm,从而形成第一混合物,再次向第一混合物添加聚丙烯酰胺、聚乙烯醇缩丁醛、氮化钛颗粒、导热金属粉、碳纤维粉、防沉剂、活性剂以及分散剂,并再次将其进行混合,然后再次移动至精细研磨装置内,进行二次研磨,然后二次研磨所得到的混合物通过过滤装置进行过滤,且过滤装置的过滤孔径为8-16μm,过滤掉混合物内的大颗粒物,即得到散热涂料

所述导热金属粉具体为钛粉、锌粉、铝粉、镉粉以及镍粉的混合物,且钛粉、锌粉、铝粉、镉粉以及镍粉的摩尔质量比为2∶1∶1∶0.5∶0.5。

实施例2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的散热涂料,其原料按重量的配方如下:石墨烯28份、丙烯酸树脂28份、氨基树脂12份、聚丙烯酰胺9份、聚乙烯醇缩丁醛9份、氮化钛颗粒6份、导热金属粉6份、碳纤维粉6份、防沉剂4份、活性剂4份、分散剂4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的散热涂料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按比例选取石墨烯、丙烯酸树脂以及氨基树脂置于搅拌器内,并将其混合搅拌后,通过研磨装置对其进行研磨处理,且研磨后的颗粒物直径为20-40μm,从而形成第一混合物,再次向第一混合物添加聚丙烯酰胺、聚乙烯醇缩丁醛、氮化钛颗粒、导热金属粉、碳纤维粉、防沉剂、活性剂以及分散剂,并再次将其进行混合,然后再次移动至精细研磨装置内,进行二次研磨,然后二次研磨所得到的混合物通过过滤装置进行过滤,且过滤装置的过滤孔径为8-16μm,过滤掉混合物内的大颗粒物,即得到散热涂料

所述导热金属粉具体为钛粉、锌粉、铝粉、镉粉以及镍粉的混合物,且钛粉、锌粉、铝粉、镉粉以及镍粉的摩尔质量比为2∶1∶1∶0.5∶0.5。

实施例3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的散热涂料,其原料按重量的配方如下:石墨烯32份、丙烯酸树脂32份、氨基树脂14份、聚丙烯酰胺11份、聚乙烯醇缩丁醛11份、氮化钛颗粒7份、导热金属粉7份、碳纤维粉7份、防沉剂5份、活性剂5份、分散剂5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的散热涂料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按比例选取石墨烯、丙烯酸树脂以及氨基树脂置于搅拌器内,并将其混合搅拌后,通过研磨装置对其进行研磨处理,且研磨后的颗粒物直径为20-40μm,从而形成第一混合物,再次向第一混合物添加聚丙烯酰胺、聚乙烯醇缩丁醛、氮化钛颗粒、导热金属粉、碳纤维粉、防沉剂、活性剂以及分散剂,并再次将其进行混合,然后再次移动至精细研磨装置内,进行二次研磨,然后二次研磨所得到的混合物通过过滤装置进行过滤,且过滤装置的过滤孔径为8-16μm,过滤掉混合物内的大颗粒物,即得到散热涂料

所述导热金属粉具体为钛粉、锌粉、铝粉、镉粉以及镍粉的混合物,且钛粉、锌粉、铝粉、镉粉以及镍粉的摩尔质量比为2∶1∶1∶0.5∶0.5。

实施例4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的散热涂料,其原料按重量的配方如下:石墨烯35份、丙烯酸树脂35份、氨基树脂15份、聚丙烯酰胺12份、聚乙烯醇缩丁醛12份、氮化钛颗粒8份、导热金属粉8份、碳纤维粉8份、防沉剂6份、活性剂6份、分散剂6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的散热涂料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按比例选取石墨烯、丙烯酸树脂以及氨基树脂置于搅拌器内,并将其混合搅拌后,通过研磨装置对其进行研磨处理,且研磨后的颗粒物直径为20-40μm,从而形成第一混合物,再次向第一混合物添加聚丙烯酰胺、聚乙烯醇缩丁醛、氮化钛颗粒、导热金属粉、碳纤维粉、防沉剂、活性剂以及分散剂,并再次将其进行混合,然后再次移动至精细研磨装置内,进行二次研磨,然后二次研磨所得到的混合物通过过滤装置进行过滤,且过滤装置的过滤孔径为8-16μm,过滤掉混合物内的大颗粒物,即得到散热涂料

所述导热金属粉具体为钛粉、锌粉、铝粉、镉粉以及镍粉的混合物,且钛粉、锌粉、铝粉、镉粉以及镍粉的摩尔质量比为2∶1∶1∶0.5∶0.5。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