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热胶带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790267发布日期:2019-05-31 20:05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胶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热胶带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集成技术和微封装技术的发展,电子元器件和电子设备向小型化和微型化方向发展,电子设备所产生的热量迅速积累、增加。为保证电子元器件在使用环境温度下仍能高可靠性地正常工作,需要开发导热绝缘胶带,以便在电子重要部位能够起着既导热又有很好粘性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导热胶带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导热胶带,该胶带包括以下以重量份计的组分:

丁基橡胶70-90份、氯丁橡胶30-40份、松香20-30份、萜烯树脂10-20份、环烷油10-20份、石蜡10-16份、亚磷酸酯10-30份、乙氧基喹啉10-20份、丙烯酸丁酯10-20份、甲基丙烯酸乙酯10-20份、苯乙烯10-20份、丙烯腈10-20份、乙酸乙酯20-40份、碳化硅粉20-40份、钛酸酯偶联剂8-16份、二氧化硅30-50份、氧化铝30-40份、氧化钙20-40份、氧化钠20-30份、三氧化二錋10-20份。

优选地,所述碳化硅粉的粒度为800-1200目。

一种导热胶带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丁基橡胶、氯丁橡胶、松香和萜烯树脂加入双辊筒炼塑机中,然后再依次加入环烷油、石蜡、亚磷酸酯、乙氧基喹啉、丙烯腈、碳化硅粉和钛酸酯偶联剂进行搅拌混炼,控制辊距为3-4mm,温度为20-36℃,混炼20-30次后进行拉片,然后利用粉碎机将胶片粉碎成小块;

s2:将s1中的小块胶片放入搅拌器中,然后加入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乙酯、苯乙烯和丙烯腈进行溶解,搅拌速度60-80r/min,温度30-50℃,得到混合溶液;

s3:向充满氮气的三颈瓶中加入乙酸乙酯,在搅拌的过程中进行水浴加热至55℃,然后将s2中的混合溶液等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加入三颈瓶中进行加热,加热至回流后再将剩余一部分混合溶液加入,并继续搅拌2-3h,转速60-80r/min,既可得到胶浆;

s4:将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钙、氧化钠和三氧化二錋依次加入电炉中加热,使其熔融,熔融指数为10-16g/10min,然后利用拉丝机进行拉丝,直径为6-8μm;

s5:利用织机对s4中玻璃纤维丝进行织布;

s6:利用涂布机在s5中的玻璃纤维织布的两面均匀涂布s3中的胶浆,并在织布的一面张贴离型纸,最后利用卷取机卷成卷进行打包

优选地,所述胶浆的涂抹厚度为2-4μm。

优选地,所述所述电炉温度为1460-150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利用玻璃纤维布作为胶带的基材,具有较好的耐温性能和绝缘性能,而且在外界温度变化时,织布本身不会受到影响,使其经久耐用,同时在压敏胶中混杂碳化硅粉和钛酸酯偶联剂进行混合,压敏胶可提高胶带的粘结性能,碳化硅粉能够提升胶带的导热和散热性能,可增加胶带的使用范围,用于集成技术和微封装技术领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导热胶带,该胶带包括以下以重量份计的组分:

丁基橡胶70份、氯丁橡胶30份、松香20份、萜烯树脂10份、环烷油10份、石蜡10份、亚磷酸酯10份、乙氧基喹啉10份、丙烯酸丁酯10份、甲基丙烯酸乙酯10份、苯乙烯10份、丙烯腈10、乙酸乙酯20份、碳化硅粉20份、钛酸酯偶联剂8份、二氧化硅30份、氧化铝30份、氧化钙20份、氧化钠20份、三氧化二錋10份。

碳化硅粉的粒度为800目。

一种导热胶带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丁基橡胶、氯丁橡胶、松香和萜烯树脂加入双辊筒炼塑机中,然后再依次加入环烷油、石蜡、亚磷酸酯、乙氧基喹啉、丙烯腈、碳化硅粉和钛酸酯偶联剂进行搅拌混炼,控制辊距为3mm,温度为20℃,混炼20次后进行拉片,然后利用粉碎机将胶片粉碎成小块;

s2:将s1中的小块胶片放入搅拌器中,然后加入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乙酯、苯乙烯和丙烯腈进行溶解,搅拌速度60r/min,温度30℃,得到混合溶液;

s3:向充满氮气的三颈瓶中加入乙酸乙酯,在搅拌的过程中进行水浴加热至55℃,然后将s2中的混合溶液等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加入三颈瓶中进行加热,加热至回流后再将剩余一部分混合溶液加入,并继续搅拌2h,转速60r/min,既可得到胶浆;

s4:将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钙、氧化钠和三氧化二錋依次加入电炉中加热,使其熔融,熔融指数为10g/10min,然后利用拉丝机进行拉丝,直径为6μm;

s5:利用织机对s4中玻璃纤维丝进行织布;

s6:利用涂布机在s5中的玻璃纤维织布的两面均匀涂布s3中的胶浆,并在织布的一面张贴离型纸,最后利用卷取机卷成卷进行打包

胶浆的涂抹厚度为2μm。

电炉温度为1460℃。

实施例2

一种导热胶带,该胶带包括以下以重量份计的组分:

丁基橡胶80份、氯丁橡胶35份、松香25份、萜烯树脂15份、环烷油15份、石蜡13份、亚磷酸酯20份、乙氧基喹啉15份、丙烯酸丁酯15份、甲基丙烯酸乙酯15份、苯乙烯15份、丙烯腈15份、乙酸乙酯30份、碳化硅粉30份、钛酸酯偶联剂12份、二氧化硅40份、氧化铝35份、氧化钙30份、氧化钠25份、三氧化二錋15份。

碳化硅粉的粒度为1000目。

一种导热胶带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丁基橡胶、氯丁橡胶、松香和萜烯树脂加入双辊筒炼塑机中,然后再依次加入环烷油、石蜡、亚磷酸酯、乙氧基喹啉、丙烯腈、碳化硅粉和钛酸酯偶联剂进行搅拌混炼,控制辊距为3.5mm,温度为28℃,混炼25次后进行拉片,然后利用粉碎机将胶片粉碎成小块;

s2:将s1中的小块胶片放入搅拌器中,然后加入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乙酯、苯乙烯和丙烯腈进行溶解,搅拌速度70r/min,温度40℃,得到混合溶液;

s3:向充满氮气的三颈瓶中加入乙酸乙酯,在搅拌的过程中进行水浴加热至55℃,然后将s2中的混合溶液等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加入三颈瓶中进行加热,加热至回流后再将剩余一部分混合溶液加入,并继续搅拌2.5h,转速70r/min,既可得到胶浆;

s4:将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钙、氧化钠和三氧化二錋依次加入电炉中加热,使其熔融,熔融指数为13g/10min,然后利用拉丝机进行拉丝,直径为7μm;

s5:利用织机对s4中玻璃纤维丝进行织布;

s6:利用涂布机在s5中的玻璃纤维织布的两面均匀涂布s3中的胶浆,并在织布的一面张贴离型纸,最后利用卷取机卷成卷进行打包

胶浆的涂抹厚度为3μm。

电炉温度为1480℃。

实施例3

一种导热胶带,该胶带包括以下以重量份计的组分:

丁基橡胶90份、氯丁橡胶40份、松香30份、萜烯树脂20份、环烷油20份、石蜡16份、亚磷酸酯30份、乙氧基喹啉20份、丙烯酸丁酯20份、甲基丙烯酸乙酯20份、苯乙烯20份、丙烯腈20份、乙酸乙酯40份、碳化硅粉40份、钛酸酯偶联剂8-16份、二氧化硅50份、氧化铝40份、氧化钙40份、氧化钠30份、三氧化二錋20份。

碳化硅粉的粒度为1200目。

一种导热胶带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丁基橡胶、氯丁橡胶、松香和萜烯树脂加入双辊筒炼塑机中,然后再依次加入环烷油、石蜡、亚磷酸酯、乙氧基喹啉、丙烯腈、碳化硅粉和钛酸酯偶联剂进行搅拌混炼,控制辊距为4mm,温度为36℃,混炼30次后进行拉片,然后利用粉碎机将胶片粉碎成小块;

s2:将s1中的小块胶片放入搅拌器中,然后加入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乙酯、苯乙烯和丙烯腈进行溶解,搅拌速度80r/min,温度50℃,得到混合溶液;

s3:向充满氮气的三颈瓶中加入乙酸乙酯,在搅拌的过程中进行水浴加热至55℃,然后将s2中的混合溶液等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加入三颈瓶中进行加热,加热至回流后再将剩余一部分混合溶液加入,并继续搅拌3h,转速80r/min,既可得到胶浆;

s4:将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钙、氧化钠和三氧化二錋依次加入电炉中加热,使其熔融,熔融指数为16g/10min,然后利用拉丝机进行拉丝,直径为8μm;

s5:利用织机对s4中玻璃纤维丝进行织布;

s6:利用涂布机在s5中的玻璃纤维织布的两面均匀涂布s3中的胶浆,并在织布的一面张贴离型纸,最后利用卷取机卷成卷进行打包

胶浆的涂抹厚度为4μm。

电炉温度为1500℃。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