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用细菌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3913阅读:5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农业用细菌制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在农作物栽培、家畜饲养的农业领域上使用的细菌制剂。更详细的说,本发明是关于为植物栽培的土壤改良细菌制剂,家畜粪尿的除臭剂以及家畜的饲料效率促进剂。
在植物栽培,已有许多种土壤改良剂被用来提高生产率,其中一些是微生物制剂,并且,它们中的许多是需氧制剂。虽然完全发酵的肥料(高质量肥料)可利用这些调节剂生产,但大多数农民对即使用这些需氧微生物制剂生产的混合肥料不积极,其原因有以下几个首先在混合肥料加工中使用它们时,在特殊设施中必需通气和混合;第二,需要较多的设施费用和较多的劳力,与此同时,在肥料加工中会产生恶臭。另外,如将完成发酵的混合肥料用于普通农田中,则每年每10a地需投入几吨这种肥料并连续使用几年才能达到所需结果,即充足的腐殖,形成适当的团粒程度等。因此,这种土壤改良方法仅由小部分典型农民才能做到。
一些用于植物栽培、畜粪消臭目的的厌氧微生物是已知的。但是,这些微生物,总的来说绝大部分是由无性繁殖细胞组成,而且大部分不是从土壤分出的。因此应用在土壤、家畜时,效果的持续性、使用中和保存中的稳定性不够理想。存在着用途不广,使用次数、使用量较多,效果、经济效益差等缺点。
曾经有人应用芽孢杆菌属及假单孢菌属的单一菌株,制成纤维质腐熟促进、土壤改良、粪尿的消臭以及饲料效率促进为目的的细菌制剂,做过试销或试验。但是,均未能在市场上扎根而消失。这因为,土壤、畜粪、家畜消化管道内容物等,各自其组成、酸碱度、水分等条件不一,因此,使用单一菌株来满足各种用途、适应各种条件是不可能的。
近年来,用于许多农作物上的高产品种已上市,并且农民希望通过用这些品种达到高产率。但是,农民很少用混合肥料(或纤维材料),而是过多地使用化学肥料,结果是将土壤中的微生物区转成不正常状态并且由于微生物繁殖很容易引起特殊病害。然后就是使用大量的熏蒸剂和杀菌剂以控制这些微生物,而化肥中的成份逐渐累积在土壤中,连续耕作引起的损害发生了。目前,没有已知措施来完成预防这种损害。
目前,虽然有防止畜舍粪尿恶臭剂,但是,这些制剂,不能根本性的切断恶臭发生的根源。因此,消臭效果、经济效益都不理想。目前,还没见到,从畜舍收集的新鲜粪尿,立刻直接施用农田后,不产生对农作物的根部以及农作物的生长任何危害的,且具有根本性效果的制剂。除此以外,虽然有一些抗菌剂作为饲料添加剂可用来促进饲料效率,但是,目前还没有见到,促进饲料效率的同时能够根本性的防止家畜粪尿恶臭的制剂。
本发明涉及土壤改良用细菌制剂,其包括可产生具有水表面张力降低作用的脂肽,并具有能在厌氧条件下,在植物纤维存在的土壤中繁殖的芽孢杆菌属细菌(以下简称脂肽生产菌),以及生产纤维素酶并具有能在厌氧条件下,在植物纤维材料存在的土壤中繁殖的芽孢杆菌属或梭菌属细菌(以下简称纤维酶素类生产菌)。
本发明还涉及土壤改良用细菌制剂,其包括脂肽生产菌,纤维素酶生产菌,和能固定氮并能在厌氧条件下,在植物纤维素材料存在的土壤中繁殖的芽孢杆菌属或梭菌属细菌。
本发明还涉及由前述脂肽生产菌和前述纤维素类生产菌组成的家畜粪尿消臭剂。
本发明还涉及由前述脂肽生产菌和前述纤维素生类产菌组成的家畜饲料效率促进剂。
脂肽(lipopeptide)亦称肽脂(peptidelipid),一般包括几个环结构的氨基酸和在这些环末端结合的脂肪酸结构的物质,其是一种具有亲水基和疏水基表面活性剂。在本发明中,选择性使用那些脂肽生产菌,其可分泌脂肽,脂肽在其水溶液中可将最小表面张力(MN/m)降低到少于40,优选35(于25℃,由Fisber Autoten-siomat测得的值)。
这些脂肽生产菌的代表例有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环状芽孢杆菌等细菌,它们都是孢子形成菌。
在本发明中所提的纤维素酶类意指,对土壤植物纤维素材料,即,农作物收获后的残余茎叶、秸秆类、落叶、谷壳、锯末、刨花、木削片、树皮等,具有降解作用的纤维素酶(cellulase)、半纤维素酶(hemicellulase)、果胶酶(pectinase)等酶类。
这些纤维酶类生产菌的代表例有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环状芽孢杆菌、多粘芽孢杆菌、凝结芽孢杆菌、浸麻芽孢杆菌以及Clostridium cellulolyticum、Cl.aerotolerans、丙酮丁醇梭菌等细菌。全都是孢子性菌。
本发明中使用的所有的菌是在厌氧条件下,在植物性纤维材料存在下的土壤中能繁殖的菌。由于这些菌是从土壤中分离出的并具有孢子形成能力,因此这些菌在保存中非常稳定,并在土壤、畜粪、饲料中能旺盛繁殖。
在本发明,如果,同一菌株能生产脂肽和纤维素酶时,或同一菌能够生产纤维素酶类的同时,具有固氮能力时,尽可能优选使用不同菌株,以便它们在土壤、畜粪、家畜的消化器官内容物的不同条件下,如它们的组成、酸碱度、温度、水分含量下能繁殖。更具体讲,本发明细菌制剂应把选自脂肽产生菌,纤维素酶产生酶和固氮菌的几种或几株细菌结合起来用于每一目的。
想要有效地降解(腐熟)植物性纤维质时,需要一定范围的碳素率(C/N比)。但是,在本发明中作用的固氮菌,在土壤中能固定空气中氮,因此,不另外补充氮肥也能促进纤维质的降解。
在本发明中的固氮菌的代表例有Bacillus azotofixans、侵麻芽孢杆菌、多粘芽孢杆菌以及丙酮丁醇梭菌、巴氏芽孢梭菌等细菌。它们都是有孢子性菌,而且不会与植物根产生协同生物作用。
在本发明使用的脂肽在其水溶液中能强力地降低水的表面张力。即,降低水的粘性,增加流动性,从而能将水通过生物表面的微小孔隙侵入到细胞内部。在土壤中分泌的脂肽易容于水。含脂肽的水,通过纤维细胞表面的微小孔隙,侵入伴随它们的侵入压力,它们进一步扩大微小孔隙的直径。因此,由其它微生物正常分泌的,能够降解植物细胞壁以及细胞间物质的纤维素酶类,可通过被扩大的孔隙,有效地侵入到细胞内部,促进细胞壁以及细胞内容物的降解。
另外,土壤中分泌的脂肽,溶解水中后,可将通过粘土颗粒表面的微小孔隙将水侵入。因此,它们可微化粘土颗粒、由于团粒是复杂的微化粘土颗粒组成的,且微化纤维素材料是由纤维素酶降解的,因此,脂肽促进了团粒的形成。脂肽,与具有类似作用的脂氨基酸(lipoanino-acid)相比,在土中的稳定性更高。
因为团粒外部通气性良好,成为在土壤中栖居的需氧菌的稳定繁殖场所。另一方面,需氧性菌,在团粒外部繁殖的过程消耗氧气,增进团粒内部的缺氧状态,团粒内部成为厌氧菌的稳定繁殖场所。
在显微状况下,土壤中需氧空间和厌氧空间互相接近存在,这对脂肽生产菌和纤维素酶类生产菌,提供稳定的繁殖场所,是成为长久维持每个细菌共生繁殖的关键因素。
脂肽在土壤中厌氧条件下旺盛分泌,尤其,在纤维降解初期阶段(到达纤维软化以前阶段)更为旺盛。分解进一步进展后,迅速地减少脂肽的分泌,即,完熟堆肥中的脂肽分泌量并不多。因此,完成发酵的混合肥料的田地投入,不一定充分发挥脂肽的团粒形成促进效果。
由于未发酵的纤维材料在降解过程中会产生对农作物根部损害的苯酚和挥发氮物质,因此一般讲未完全发酵的肥料不能使用。但农民如应用本发明选自不分泌有害物质细菌的本发明制剂,则不仅在纤维材料早期阶段可旺盛分泌脂肽而且可防止未发酵纤维的有害物质产生。换句话讲,适当地使用本发明制剂时,可促进团粒的形成,并且即使在纤维材料降解早期阶段也能防止未发酵纤维材料的有害物质产生。
为避免连续耕作中的上述损害问题,提高土壤的生产力、保持长期的稳定高产,必须的要控制特定病源菌的蔓延。为此,高水平的维持在土壤中多种微生物的繁殖是必要的。为微生物提供适应旺盛繁殖的良好环境,就意味着团粒形成的促进和在微生物繁殖的条件下长期维持它们。
因为,脂肽在土壤中缓慢分解,因此,团粒形成也逐渐被破坏。田地耕作亦加速团粒的破坏。想要维持一定水平以上的团粒形成,需要持续供应一定量的新脂肽。为此,继续投入,在土壤中能起长期作用、具有可靠效力的细菌和一定量的未分解纤维质是必要的。
在本发明中,通过下面方法发挥对粪尿的消臭作用。家畜的消化管道内没有发现能生产脂肽的细菌。虽然在内脏中发现了纤维素酶类生产菌,但是,没有脂肽存在的纤维素酶类不能充分发挥强力作用。即,不能降解饲料中的植物细胞的细胞壁、细胞间物质(均由多糖类组成),大多数饲料随着粪便按原状被排出。如果,粪便上撒施本发明的消臭用细菌制剂时,产出脂肽,对粪便中残余的细胞壁和细胞间物质起作用,扩大其表面的微小孔隙。为此,使共存的纤维素酶类生产菌分泌的纤维素酶类提高作用,有效、更细地将细胞壁和细胞间物质降解为更小成份。结果,能大幅度减少家畜大肠内(包括粪内)栖居的恶臭物质发生主因-吲哚(indole)阳性梭菌属菌(4×105→3×103/克),另一方面,大幅度增加不发生恶臭物质的吲哚阴性梭菌属菌(2×103→3×105/克)的栖居。虽然相似的作用通过脂肽生产菌对粪便撒施也可达到,(吲哚阳性梭菌属菌(4×105→2×104/克),但其效果看来不理想,除非其与纤维酶类生产菌共用时,才能增强效果。
本发明的前述细菌具有不产生恶臭原因的挥发性氦成份、硫化氢、吲哚的特性。更具体讲,由于本发明细菌能消耗在粪便中存在的氨、硫化氢、吲哚、正丁酸等恶臭物质,因此,这些细菌能够消除畜舍特有的恶臭。
本发明制剂通过下述方法能促进饲料效率。植物质作为家畜饲料的主要原料,其中的蛋白质、淀粉等成份,被封闭在细胞壁,这些成份通过能侵入细胞壁的各种消化酶被降解。但是,正常情况下,脂肽产生菌不在家畜的肠内繁殖,因此,消化酶穿入细胞壁和细胞间物质的效率并不高,蛋白质、淀粉等的降解不够充分。但由于从细菌分泌的脂肽扩展了细胞壁微小孔隙,因脂肽产生菌能使几种消化酶通过细胞壁很容易侵入细胞内。(脂肽产生菌不能在动物内脏中恒定繁殖当连续口服时它们可作为过渡菌繁殖)。因此,蛋白质和淀粉在细胞中首先降解,它们的分子量被降解到足够小后,降解的物质很易通过微小孔溢出细胞。然后在细胞外面,饲料中蛋白质和淀粉降解被消化酶进一步促进。这就是增强消化或饲料效率的方法。
通过上述方法,口服细菌制剂也可在肠内抑制恶臭物质的产生。结果是大大降低了粪便的恶臭并协助减轻了家畜的生理负担,因此进一步改善饲料的利用率。虽然,在家畜肠内栖居纤维素酶类生产菌,但脂肽生产菌和纤维素酶类生产菌并用时,该作用更显著。
以上所述是对本发明的土壤改良用制剂、消臭用制剂以及饲料效率促进用制剂所起作用的描述。虽然它们基本上由同一样菌组成,但脂肽生产菌和纤维素酶类生产菌联合使用可足够满足每一目的。
使用本发明的土壤改良剂时,作为细菌营养物的纤维质也可掺入到土壤中,根据需要,也可将用于发酵的适量氮源施在其上部。为了保持厌氧条件,必须用土壤充分覆盖它们以避免与空气接触。通常,脂肽生产菌,经过1-2周后,在纤维素和作为营养物的氮源上开始繁殖。与此同时共生关系的纤维素酶类生产菌也开始繁殖,由此增强了纤维素的降解和团粒的形成。
用本发明制剂改善土壤条件的另一方法是该制剂掺入到纤维材质中后将纤维材质短时间堆积,然后将它们用作肥料,这可以应用难发酵的纤维材质如树皮上。还可在本发明制剂施撒到畜舍的铺草上后,把回收的铺草应用于土壤上。另外,口服本发明制剂的动物的粪尿也可应用于土壤上。
更具体讲,本制剂还可以,作为消臭剂撒施畜舍粪尿上,或作为饲料效率促进剂,混入家畜饲料使用。
鸡、猪、牛等的畜舍里,经常使用稻草、锯末等作为地上的辅草。在畜舍中作为粪尿的消臭剂的本发明制剂,在这些铺草上适量撒施本发明制剂时,经过一定时间(通常2-3周)后,通过消耗作为营养物源的铺草和粪中残余的未消化纤维质和氮成份以及该制剂中的脂肽生产菌,与此同时,该制剂中的纤维素酶类生产菌以共生关系也开始繁殖,并开始积极繁殖并抑制粪便中、消化管道中的恶臭发生菌。
因为,家畜粪便中不存在像土壤中的团粒中存在的的用于繁殖细菌的微小孔隙,因此,在家畜粪便中往往缩短该制剂中的细菌寿命。为更经济,采取该制剂和多孔质硅酸质(沸石、硅藻土、绿色凝灰岩等)一起粪上撒施,这样,细菌能稳定繁殖,使它们延长寿命,从而节省使用量和使用次数。
团粒的形成程度、纤维质微小降解物(腐植等)的多少是,判断植物栽培土壤(耕土)是否被改善的主要因素。在本发明,作为判断效果的指标,采用了本领域被认为最适应而广泛应用的离子交换容量(CEC)和电导度(EC)。如充分形成团粒和微小降解纤维材质,则耕地的CEC值增加了,这是因为这些粒子的表面积扩大了而能够吸收整个和更多的肥料成份(阳离子和阴离子)。反而,减少未吸着的肥料成份,引起耕土的EC数值的降低。但是,这些数值,根据耕土的不同会产生差异,因此,应该注意同一试验中的相对值。
饲料效率是饲料摄取量(风干物换算)和家畜生产物重的比率,是表示肉、蛋、奶等畜产物生产时的饲料利用效率的指标。即,此数值越大表明饲料的利用率越高。
在本发明中使用的细菌,在各自细菌适应的培养基和适应条件下进行培养,使它们形成尽可能多的孢子。如果,存在孢子以外的营养细胞时,通常和它们一起烘干,然后,用适应的成型剂,根据目的调整各自细菌的菌数比,而制成无水制剂。
从本发明的培养基收集的孢子可按常规方法进行。本发明使用的培养基可含有用于本发明细菌的任何营养源如各种碳源、氮源、无机金属盐类源。
尤其在培养芽孢杆菌属菌时,最好使用Difco社的Sifco孢子形成培养基(Difco Sporulation Medium)或类似的培养基。培养梭菌属菌的培养时,考虑本属菌在富营养培养基上孢子形成能力较差的特性,最好使用,例如,Long等(Long S.et al;Appl.Environ.Mi-crobio.,45 1389-1393,1983)的无机盐培养基如CAMMClostridium acetobutylicum Sporulaion Minimal Medium或类似的培养基。
对于本发明细菌的繁殖,可采用常用的通气搅拌培养,也可以采取固体培养方法。培养结束后,菌体和培养基的分离,可采取常用的分离方法即,离心分离法、过滤法、膜分离法等,但是,需保持离心条件时,最好采取离心分离法。
需要孢子与营养细胞分离时,根据需要,可采取常用的热处理、溶菌酶(lysozyme)处理、酒精处理等方法来破坏植物细胞。
烘干是制成该制剂前的最后工艺,可采取热风干燥、喷雾干燥、冷冻干燥等方法。
本发明的细菌制剂可通过按照上述取得的干燥细菌与适宜载体混合而制成。载体种类没有特殊限制,硅酸质的粉末,例如,沸石、硅藻土、绿色凝灰石等均可以。
虽然本发明的细菌制剂中的适当总菌数随菌种的不同有差异,但一般范围为104-1010/克,105-108/克为较理想,孢子数为104-108/克的范围,104-106/克为较理想。
本发明的细菌制剂的使用量并不是关键的,并根据对象物、条件等可以灵活决定。土壤改良剂的使用量根据投入纤维质的量而变化,其范围为每10a 50-400kg,100-200kg为较理想。消臭剂的使用量为,隔7-8天施1次时,畜舍每平方米施20-160g、40-80g为较理想。作为饲料效率促进剂,可按饲料中添加0.03-0.3%计,0.05-0.2%为较理想。
以下实施例用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干燥菌制剂的制造生产脂肽的枯草芽孢杆菌ATCC 21332以及地衣芽孢杆菌ATCC 39307、生产纤维素酶类的枯草芽孢杆菌ATCC 6051、地衣芽孢杆菌ATCC 14580以及环状芽孢杆菌ATCC 9500及粘芽孢杆菌ATCC 842等芽孢杆菌属的菌,使用适应孢子形成的Difco孢子形成培养基(Difco Sporulation Medium,Difco社),在以下条件分别进行培养。培养时间,根据各自菌的培养进展,在12-48小时的范围内适当调整。
培养装置2公升 微型发酵罐(Mitsuwa理化制) 培养基1公升培养条件通气量 1升/分钟搅拌 400RPM温度 37℃培养时间 12-48小时培养结束后,进行离心分离(10,000G,20分钟),收集细菌细胞,按照常法进行冷冻干燥,制成干燥制剂。把干燥制剂,在无菌条件下粉碎,其中的一定量悬浮于0.85%生理食盐水中,用普通琼脂培养基(日本制药社制)进行培养后求总菌数。另外,85℃、15分钟热处理后,进行同样培养,测定孢子数。
梭菌属细菌的培养,需要厌氧条件。在生产纤维素酶类的Cl.cellulolyticum A TCC 35319,Cl.aerotorerans ATCC 43524的培养中,使用Long等(CAMMClostridium acetobutylicum Sporula-tion Minimal Mediium),按以下条件分别进行培养。培养时间与上同样。
培养装置2公升 微型发酵罐(Mitsuwa理化制) 培养基 1公升培养条件通气量 1升/分钟搅拌 400RPM温度 37℃培养时间 12-48小时培养结束后,在氮气存在的厌氧条件下,进行离心分离收集细菌细胞。在厌氧条件下进行干燥,之后把干燥制剂氮气下保存。把该制剂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粉碎,然后,除了使用CAM bouillon(日本制药社制),加琼脂平板,及在厌氧条件下进行培养以外,按照上述的同样方法测定总菌数和孢子数。
具有固氮能力的芽孢杆菌属菌以及梭菌属菌的培养,按以下次序进行。属于芽孢杆菌属的Bacillus azotofixans ACTT 35681、浸麻芽孢杆菌ATCC 8244按上述属的方法进行培养、收集和干燥。
培养时必须需要厌氧条件的梭菌属的菌,Clostridium aceto-butylicum ATCC 824、Cl pasteurianum ATCC 6013、按照上述厌氧菌的培养条件进行培养、收集和干燥。在无菌条件下粉碎上述制剂,按上述芽孢杆菌属菌、梭菌属菌的方法测定总菌数和孢子数。
实施例2 细菌制剂的制备在实施例1得到的干燥菌制剂适当混合并与沸石混合得到调整到所望菌数的细菌制剂1-6。1-6细菌制剂的菌组成呈示在表1。

本发明通过下面应用进一步描述。
应用例1土壤改良剂的实施例农作物小麦 品种农林61号栽培时期;10月下旬播种、翌年6月中旬收获(群马县)纤维材质稻草试验区530上市生产区530(kg/10a)发酵用尿素试验区5(kg/10a),上市生产区4(kg/10a)细菌制剂试验区应用例2的细菌制剂1上市生产区使用SU-PER KARUSON NR-C(土壤改良用厌氧菌制剂、ClBA B10发酵KK社制、总菌数3×108/克)。用量试验区10;上市生产区20(kg/10a)。另外设置细菌制剂无施用区。氮磷钾化肥的施肥水平3个区均一致(在以下植物栽培试验,没加注者同一化肥水平)。
施用状况;当年产的稻草撒布之后,均匀地撒施制剂和尿素,埋在10-15cm深的土中,用土壤覆盖。施用1天后播种。无施用区连稻草也没投入。
结果概述;
产量试验区 405,上市生产区 382,无使用区 345(kg/10a)。
千粒重试验区 37.5,上市生产区 36.8,无使用区 36.1(g)。
指标;(以下至试验例7,均从地表15cm深之处采集的土壤的测定值)6月初的测定值。
CEC试验区 13.6,上市生产区 11.2,无施用区 8.9(me/100g)EC试验区 0.2,上市生产区 0.3,无施用区 0.7(ms/cm[15])。
说明试验区和上市生产区的小麦,根部生长良好,扎根紧,因春期拔节较晚,回避了晚霜的危害。两个区均5月以后的生长顺利。上市生产区的小麦,尽管比试验区多施用1倍的制剂,但是,产量比试验区稍差。无施用区,根部的生长差,春期拔节较快,遇到4月下旬的晚霜被害,之后的生长有所推迟,减少了产量。
分析由靠近收获时期的CEC和EC数值,得知土壤改良的程度。制剂的菌虽然过冬,但是,在试验区,从春季到初夏,菌的活动活跃,因此土壤得到了足够改善。表现出小麦的产量和千粒重上。
应用例2 土壤改良的实施例农作物稻 品种KINUHIKARI栽培时期6月初插秧 10月底收获(长野县)纤维材质稻草试验区300上市生产区300(kg/10a)稻谷壳
试验区200上市生产区200(kg/10a)发酵用尿素试验区5上市生产区4(kg/10a)细菌制剂试验区应用例2的细菌制剂2,上市生产区使用应用例1中同样制剂。施用量,试验区、上市生产区均为10(kg/10a),另外设置制剂无施用区。
制剂使用试验区、上市生产区均在插秧3天前的耙田时期,均匀地投入纤维质,然后均匀地撒施制剂和尿素。然后与纤维质一起埋在土中10-15cm之处。无施使用区,连纤维质也没投入。
结果的概述;
每株有效分蘖数试验区 29.3、上市生产区 26.7、无使用区22.3。
糙米产量试验区 684,上市生产区 648,无使用区 633(kg/10a)。
糙米千粒重试验区 20.8.上市生产区 20.6,无使用区 20.6(g)。
指标8月初的数值CEC试验区 31.6,上市生产区 26.4,无施用区 23.6(me/100g)EC试验区 0.05,上市生产区 0.2,无施用区 0.7(ms/cm[15])。
说明从来认为,像这样,插秧期接近初夏的栽培方式时,如果初夏前投入纤维质,随着水温的急剧上升加速厌氧发酵,由于硫化氢、沼气的发生,出现发泡现象,对作物根部产生损害,影响作物的健康生长。但是,在试验区,虽然纤维质材在插秧前3天使用,但没有产生发泡现象。这是由于制剂中的菌,强力地分泌脂肽和纤维素酶类,而迅速地分解纤维质,以及在纤维质分解的过程没产生对根部有害物质的缘故。另一方面,在上市生产区,在初夏出现由厌氧发酵起因的发泡现象。这原因,在于降解纤维质能力较差,而未能迅速地分解纤维质,以及对根部有害物质的产生。由此,推迟了生长,和试验区相比,较大幅度的减少了分蘖数和产量。
分析试验开始2个月后的8月上旬,从各区约1.5cm深的土中采取土壤,各区的100g样品与400ml水一起放进烧杯里,充分搅拌后,放入5×30cm的量筒中。虽然土壤的大粒子迅速地沉淀,但在上部微小粒子继续悬浮。测定上部6cm部分的到达透明的所需时间。到达透明的时间为,无施用区 4.5小时、上市生产区 18小时,在试验区,经过30小时也未得透明。这意味着,在试验区粘土粒子被微细化,形成微小团粒。这一结论,由CEC、EC数值也可以证明。因为,水田土壤粘土含量高,因此,3个区的CEC值均高,但是,试验区的数值突出,说明团粒形成的进展。
应用例3 土壤改良实施例(堆肥化后使用的例子)
作物甜瓜 品种ANDES细菌制剂试验区,应用例2的细菌制剂3,上市生产区,用与应用例1相同制剂。另外设置制剂无施用区。
试验时期;混合肥料堆质开始试验区3月上旬,上市生产区,2月下旬开始,无施用区,9月上旬开始。栽培,3个区都从3月上旬开始。(琦玉县)制剂使用在连锁餐厅的中心厨房收集,主要为蔬菜、水果,部分含有鱼、肉的不可食部位的混合肥料,各收集4吨(C/N比30-35、水分75-80%)。细菌制剂各2kg、4kg,与多孔质(孔的直径3-30μm)沸石粉末各40kg和4吨混合肥料一起充分混合,在水泥地板上堆积成圆锥状,表面以塑料覆盖遮断空气。原状堆放了各4天和8天。无施用区把混合肥料按原状堆积,每2周把全体搅拌通气,堆积了6个月。经这些处理得到的混合肥料,按每10a/4吨的比率,直接施用无加温塑料大棚的耕地上。施后用土壤覆盖10-15cm。直后,移植甜瓜苗。
结果的概述,各区均生长顺利,整枝每株苗上留3颗幼瓜。
6月中旬,收获时的甜瓜每颗平均重量试验区 920、上市生产区 908、无施用区 842(g)。
糖度试验区 14.8%、上市生产区 14.4%、无施用区 13.4%。
试验区的堆积时间只有4天,上市生产区8天,均很短,但是,使用细菌制剂时,鲜混合肥料在土中极短时间内腐熟,加之,在腐熟初期也不产生对根部的有害物质,因此,对甜瓜苗的生长看不出障碍。
指标6月初的数值CEC试验区 10.5,上市生产区 9.1,无施用区 6.8(me/100g)EC试验区 1.8,上市生产区 2.2,无施用区 3.2(ms/cm[1∶5])。
说明虽然,试验区的制剂用量仅为上市生产区的50%,且堆积期间更短,加之,生长前段温度较低的条件下,发挥发充分的效果。这,与这些菌群的,土壤亲和性较强、孢子形成能力强,在低温条件下可稳定、积极地繁殖等性质有关。
分析由收获期前的CEC、EC数值,可判断各区的土壤改良进度。由于,长期的大棚栽培使盐类的积累量较多,因此,3个区的EC值均较高,尽管如此,试验区的数值大幅度低于其他区,但EC和CEC数值反映在甜瓜的产量和糖度上。
应用例4 土壤改良实施例作物;牛蒡 品种MITOYO-SHIROHDA栽培时期;10月中旬播种(有机肥使用3天后)、翌年6月下旬收获(千叶县)纤维质稻草试验区、上市生产区均 300kg/10a、稻谷壳试验区350、上市生产区 350(kg/10a)
发酵用尿素;试验区0,上市生产区4kg/10a、另外设置制剂无施用区。全区均在沙质土壤(粘土质少难以形成团粒)上栽培。
细菌制剂试验区,用应用例2的细菌制剂4,上市生产区,用与应用例1同样制剂。用量试验区10、上市生产区20(kg/10a)制剂使用试验区制剂10kg,与菜籽饼、粗鱼粉、骨粉、大米糠、豆饼的混合物50kg,多孔质(直径3-30μm)绿色凝灰岩粉末100g,细菌群能够繁殖在多孔质凝灰岩的孔隙中。上市生产区,制剂量增加1倍,采取同样措施,但,堆放期间延长到20天。无施用区,把同一有机肥料,随时搅拌堆放了3个月。在本试验,3个区均没施用化肥。上述纤维质和有机肥料,对耕土均匀地撒施后,用土壤覆盖15cm。无施用区,连纤维质也没投入。结果概述上市产量试验区2.46、上市生产区2.34、无施用区2.15(t/10a)。
指标;6月初的数值CEC试验区 6.4,上市生产区 5.2,无施用区 3.6(me/100g)EC试验区 0.06,上市生产区 0.2,无施用区 0.4(ms/cm[1∶53])。
说明该作物,栽培周期长而越冬。上市生产区中的细菌制剂在沙质土中菌群的稳定性不佳,途中死亡了部分细菌群,因此,虽然施用了比试验区多1倍的剂量,但是,成绩低于试验区。
分析由收获期的CEC、EC数值,可判断各区的土壤改良程度。因为沙质土,3个区的CFC数值均低。尽管如此,试验区的数值相当高。该倾向,在牛蒡的产量上也可以看出。
应用例5 土壤改良实施例对象作物稻 品种HANANO-MAI栽培时期;插秧5月上旬、收获10月中旬(山形县)纤维质试验区、上市生产区均为稻草 580kg/10a发酵用尿素;试验区 无、上市生产区4kg/10a。
细菌制剂;试验区,用应用例2的细菌制剂5,上市生产区,用与应用例1同样的制剂。用量试验区10,M.P.(上市生产区)#110(四)月施用;M.P.#220(12月施用)(kg/10a)。
另外,设置制剂无施用区。
制剂使用试验区,稻谷收获后,放弃在田间的稻草,12月初撒施制剂,按原状放置到翌年(12月中旬初雪、12月下旬积雪,3月中旬溶雪)4月上旬。4月下旬耙田时,和稻草一起埋地中10-15cm之处。几乎在同时间,往上市生产区#2中用该制剂,基本上施行同样处理。另外,4kg尿素耙田时施用。在上市生产区#1中,在耙田时同时施用制剂和尿素。无施用区,连稻草也没投入。
结果概述;
每株有效分蘖数试验区22.5、上市生产区#1 22.2、上市生产区#2 22.4、无施用区 21.0。
糙米产量试验区 620、上市生产区#1 612、上市生产区#2615、无施用区 583(kg/10a)糙米千粒重试验区 22.5、上市生产区#1 22.2、上市生产区#2 22.3、无施用区 21.3(g)。
指标;7月初的数值CEC试验区 30.2,上市生产区 28.1,无施用区 23.1(me/100g)EC试验区 0.2,上市生产区 0.3,无施用区 0.5(ms/cm[1∶53])。
说明由于上市生产区#2主要由营养细胞构成,在过冬暴露空气中死灭了部分菌群,因此,过冬前的12月施用20kg/10a制剂也不能保持有效作用。相反,在试验区,细菌群过冬期间几乎没死亡,因此,12月10kg/10a的用量足够,比上市生产区#2的20kg/10a或上市生产区#1的4月初用10kg/10a的施用,发挥了同等以上的效果(农闲期的12月施用,劳动分配上有利)。另外,试验区用的制剂含有固氮菌,因此,与上市生产区相比,不需要投入腐熟用尿素。
分析虽然没测定水田土壤浮悬液的到达透明时间,但是,8月上旬,赤脚走进各试验田时,试验区较软,有溜滑的感觉。上市生产区#2较硬,有粗涩感觉。无施用区更硬,走沙上的感觉。这些感觉和各区的CEC、EC数值表明在试验区充分形成团粒。
应用例6 土壤改良实施例(树皮堆肥利用的例子)作物蕃茄 品种桃太郎试验期混合肥料起始试验区12月上旬上市生产区11月上旬无施用区前年9月上旬耕作起始都在2月中旬细菌制剂;试验区,用应用例2的细菌制剂6,上市生产区,用与应用例1同样制剂。
另外,设置制剂无使用区。
施用状况;堆积期间为试验区从12月初旬、上市生产区从11月初旬、无施用区从前一年的9月初旬开始。3个区均从2月中旬开始栽培(静冈县)收集造纸厂、木才厂中阔叶树、针叶树的树皮(部分混入木削片)10吨,粉碎为几公分长。为了调整C/N比和促进腐熟,添加鸡粪2吨、贝壳化石粉1吨、大米糠1吨、豆腐渣1吨,将它们混合并调节至含水分75%。然后制剂各10kg、20kg与它们分别充分混合,表面用塑料膜覆盖(无施用区按原样不覆盖),各自堆积3个月和4个月。无施用区堆积1年6个月(该区隔1个月用气泵从底面通气)。这些树皮制成的堆肥,按3吨/10a的比例直接投入,11月中旬-3月上旬加温中的塑料大棚耕土上。然后用土覆盖10-15cm,之后立刻移植蕃加苗。
结果的概述;蕃茄,从4月进入了收获期。在试验区,经济合算的水平继续收获到11月下旬、11层果丛,上市生产区为11月初旬、10层果丛,无施用区,采取同样的栽培形式和时期,连续长期种植了蕃茄。结果,在试验区,经过7年也没降低每年的产量。上市生产区的第6年的产量,比第1-5年的平均产量降低了12%,无施用区,已在第5年的产量降低22%,因此,第6年替换其他作物。
指标;第5年5月中旬的数值CEC试验区 8.7,上市生产区 7.1,无施用区 3.7(me/100g)EC试验区 0.8,上市生产区 1.8,无施用区 3.4(ms/cm[1∶5])。
(第6年5月中旬的数值CEC试验区8.4、上市生产区6.4(me/100g),EC试验区0.9、上市生产区2.0)说明蕃茄等茄科作物,连续耕作时易受损害,一般情况下,即使每年投入大量的堆肥,5年以上的连作是很难办到的。但是,正如试验区,正确使用细菌制剂时,可长期在同块土地上耕作它们且不用更换大棚中土壤。这是非常有利的方法。
试验区制剂的每次使用量仅为上市生产区的一半,而且,树皮的堆积时间很短,冬季也仅仅3个月、加之,在投入土壤后的腐熟过程,不产生对根部有害物质,因此,对植物的生长没有任何危害。这对树皮堆肥生产业者、栽培业者都有利。
分析从连作第5年的CEC、EC值可以看出,无使用区的土壤,改良进度很差,出现蕃茄继续栽培的困难性。对此,在试验区,虽然连续种植6年,但是CEC、EC值表示,土壤很健全、这就是,连作可能的背景。
应用例7 土壤改良实施例(特别是在长年农作物的例子)作物梨 品种幸水栽培时期长年试验区、上市生产区、制剂无施使用区均5年生20棵梨树(茨城县)纤维质梨树干2-2.5米的四周,挖60×70cm的圆筒形坑4处,在试验区,每个坑里放进,切成10-15cm长的整枝剪掉树枝6kg和从牛舍收集的鲜锯末和牛粪混物6kg,和作为氮肥的70gLP氮肥料。上市生产区每坑施100g尿素。
细菌制剂;试验区,用应用例2的细菌制剂4,上市生产区,用与应用例1同样的制剂。另外设置制剂无施用区。用量试验区每坑施用150g(1年用1次),上市生产区150g(1年用2次),一年总用量试验区600g;上市生产区1200g(每棵),使用状况;在试验区,11月下旬投入纤维质的坑里撒施制剂,充分混合后镇压,盖土15cm。上市生产区,于9月中旬和3月中旬以基本上与上述同样方法施用。
(但,用的是稻谷壳6kg而不是树枝)。无施用区,连纤维质也没用。
结果概述;
每20棵第2年上市的产量试验区2.34吨、上市生产区2.24吨、无施用区2.04吨。
平均重量试验区29 3g,上市生产区288g,无施用区274g,糖度试验区13.2%、上市生产区13.0%、无施用区12.3%。
第2年,两个区均错开坑的位置,和前1年同样方法处理。
指标;第2年7月的数值CEC试验区 9.2,上市生产区 8.2,无施用区 5.8(me/100g)EC试验区 0.3,上市生产区 0.4,无施用区 0.8(ms/cm[1∶5])。
说明试验区1年仅施用1次制剂的结果超过了上市生产区1年施用2次制剂的效果。
在上市生产区,作为纤维质树枝的利用有困难,但是,在试验区,利用如树枝难降解也取得了良好效果。这因为,在试验区使用的菌,大量分泌脂肽、纤维素酶类,而强力地降解了难分解的树枝。
分析果树是长年性植物,扎根的范围广,因此,果园的土壤改良,需要较长的岁月。但是,第2年的CEC、EC数值来看,试验区的土壤改良进度比较明显,而这倾向亦表现在梨的产量和糖度上。
应用例8 消臭实施例(粪尿消臭和牛舍排液对牧草无损害的例子)
对象奶牛(荷兰牛) 牧草(车轴草、鸭茅的混播)试验时期;从5月到翌年4月 牧草是多年生(北海道带广)畜舍铺草;试验区、上市生产区、制剂无施用区均用稻草。
细菌制剂;试验区,用应用例2的细菌制剂2、上市生产区是LISAL C-20(总菌数为3×108/g、消臭用厌氧菌制剂,BIO-LISAL研究所KK制品)。试验区、上市生产区,均对制剂添加9倍量的多孔质(直径3-30μm)沸石粉末,充分混合撒施在铺草上。
施用状况;试验区,上述处理的制剂,对畜舍地板每平方米每次撒施400g,隔8天施1次。
上市生产区,把同样处理的制剂,同量隔4天撒施1次。
结果概述;5月份,施用开始2周后,2个区几乎消失了牛舍的恶臭。
20天后,牛舍中央部1m高的位置的氨和正丁酸浓度试验区(3点平均值)各2.5ppm和0.001ppm、上市生产区(3点平均值)3.5ppm和0.003ppm,均闻不出臭味。无施用区(2所平均值)17ppm和0.03ppm。有相当强烈的恶臭(氨浓度5ppm以下时不感觉恶臭)。
在试验区开始10天后,牛舍里见不到苍蝇,在上市生产区,2周以后消失苍蝇。
每1头奶牛平均每年产奶奶量试验区,(奶牛92头)390kg,上市生产区(87头)382kg,无施用区370kg(85头)。
这2个区,比无施用区(85头)多产各5.4%、4.6%。
施用开始3个月后,在试验区从牛舍的排水槽,为排除排液插进软管时观察到,漂在水上的稻草都软化,很容易排除排水、但是,12-3月间上市生产区,感觉排除工作的困难。而对无施用区则非常困难。把这些试验区的排液直接洒施牧草时,对牧草的生长看不出任何坏影响。上市生产区也同样。在上市生产区,12-3月期间,没闻到硫化氢的气味(没检出)。在无施用区,尤其,夏期恶臭很大,加之,排水槽中漂浮的稻草,阻碍了排除排水工作。无施用区的排水直接洒施牧草时,部分牧草变成褐色,迟延生长,经4个月后者恢复正常。这意味着,这种排水若对牧草无害,需要3个月的存放时间。
说明尽管试验区比上市生产区,撒施次数减少一半,但是,出现同等以上的效果。这由于在牛粪中,菌的繁殖力有差异的缘故。试验区,上市生产区均消失了苍蝇,这一点,防止畜产公害的观点上,值得重视。
分析上市生产区,由于在冬期细菌群的活力降低,推迟了排水槽的稻草软化进度,则产生了硫化氢,但是,试验区没观察到这种现象。在试验区的产奶量的增加,与牛舍里的恶臭物质降低,而减轻牛的生理负担有关。
应用例9 消臭实施例(粪便消臭和来自鸡粪的无害堆肥)对象蛋鸡(HICH LINE) 甘兰(中早生2号)试验时期;从10月至翌年5月,甘兰11月中旬种植翌年5月下旬收获(琦玉县)
畜舍铺草;试验区、上市生产区均为锯末,制剂无施用区为稻草。
细菌制剂;试验区、上市生产区均用应用例8同样的制剂。各区均1000只鸡(无窗鸡舍的地上饲养)施用状况;自10月中旬,每8天在试验区和上市生产区的地板上每平米撒施上述制剂500g,在鸡舍撒施开始1个月后,把锯末和鸡粪混合物收集,按2吨/10a比率投入田地,用土壤覆盖10-15cm。4天后种植甘兰苗。在无施用区,把铺料和鸡粪的混合物,水泥地板上园锥状堆积,随时搅拌存放2个月,发酵后,按每30吨/10a的比率投入田地。结果概述从10月中旬,鸡舍开始撒施制剂,过2周之后在鸡舍中央部高1米之处,测验了氨和正丁酸浓度。结果,试验区各2.0ppm、无检出,上市生产区4.3ppm、0.0007ppm,均消失了恶臭。无施用区7.5ppm、0.03ppm,感觉了恶臭,从11月中旬至下年5月中旬6个月间的(7-12个月的蛋鸡)平均产蛋率试验区85.2%、上市生产区84.9%、无施用区83.9%。
平均蛋重;试验区65.2g、上市生产区64.1g、无施用区63.3g。
上市的甘兰产量试验区5.84、上市生产区5.61、无施用区5.12(t/10a)甘兰平均重量试验区1.5、上市生产区1.48、无施用区1.35kg。
说明上市生产区,比试验区撒施多1倍的次数,但是,蛋鸡、甘兰的结果均稍低于试验区。原因是制剂的菌在鸡粪中的繁殖力上存在差异。
分析试验区的平均总蛋重(产蛋率×蛋重)比无施用区增加4.6%,这因为无窗鸡舍结构上换气条件较差,鸡粪产生的氨气等恶臭物质难以排除,由此,在无施用区的鸡,受生理负担(应激)。
应用例10饲料效率促进实施例动物肉牛 品种荷兰去势牛细菌制剂;试验区,用与应用例8同样的制剂。另设置制剂无给与区。
试验时期;从12月下旬至3月下旬。(和歌山县)实施状况;在柑桔果汁厂产生的果皮和其它副产品等下料1吨(水分75%),堆放在水泥地板上,添加制剂3kg和0.7%的磷酸二铵,表面用塑料膜覆盖后,原状堆放3天。之后,按重量该品30%和肉牛用配合饲料70%的比率混合,对平均体重450kg的10头牛,混合的配合饲料及稻草以自由摄取的方法给与。在无给与区,桔皮等采取与上同样措施,堆放了6天。
结果概述;给与开始后,隔30天1次测定两区的牛体重。本试验期间的3个月间,每天每头的增体量为,试验区1.12kg,无给与区1.03kg。给与开始2周以后,在试验区消失了排泄粪便的恶臭,1个月以后,消失整个牛舍的粪尿产生的恶臭(氮浓度4ppm)。无给与区,排泄粪便的恶臭继续存在(氨含量14-18ppm)。
饲料效率;这3个月间的数值(饲料,干物换算)试验区15.6%、无给与区14.3%。
说明在试验区,形成孢子的细菌,在消化管道(尤其在大肠内)通过的同时能旺盛地繁殖,由此,能使粪便消失恶臭。
分析;试验区的饲料效率比无给与区提高了9%。这由于,在试验区,脂肽和纤维素类生产菌在消化管道内起作用,促进粗饲料的消化有关。
应用例11 饲料效率促进实施例(饲料添加和对作物施用粪尿堆肥的例子)对象肥育猪(LAND RACE);洋葱(仙台黄)试验时期;从9月至翌年6月,洋葱 10月下旬种植、6月中旬收获。(宫城县)畜舍铺料;试验区 刨花、制剂无给与区 稻草。
细菌制剂;试验区用与应用例8同样的制剂。
施用状况;对猪给与的肥育用配合饲料,添加制剂0.1%,充分混合后给与。两个区均供用平均体重60kg的猪,肥育2个月后出圈。
在试验区,该饲料给与开始1个月后,把刨花和猪粪的混合物收集,立刻按2吨/10a的比率投入田地,之后,用土壤覆盖10-15cm。4天以后种植洋葱苗。在制剂无给与区,把猪粪堆放水泥地板上,随时进行搅拌,经2个月成为熟堆肥后,按3吨/10a的比率投入田地。
结果概述;从9月开始给与制剂,经2周后几乎消失了试验区的恶臭(1个月后,猪舍的氨浓度4ppm)。
2个月间的每天每头平均增体量试验区739g、无给与区702g。
上市的洋葱产量试验区5.88、无给与区5.27(t/10a)洋葱平均重量试验区395g、无给与区345g。
饲料效率试验区25.7%、无给与区24.4%。
说明在无给与区,虽然投入了3吨/10a的肥,但是,洋葱的产量与试验区相比低14%。试验区的产品,结球很紧,在储存中的发芽率明显降低,表现良好的储存性。在试验区,虽然使用没成熟的、没堆肥化的猪粪,但,不仅是对作物根部无产生损害,而且,促进土壤改良,对作物的生长提供良好影响。
分析试验区的饲料效率比无给与区提高了5.3%。该效果,与猪的消化管道内脂肽和纤维素酶类生产菌的旺盛繁殖引起的消化率提高,以及消失猪舍恶臭减轻猪的生理负担有关。
首先,如下描述作为土壤改良的制剂效果。正如,应用例2及5所看到的,本发明制剂有效地促进团粒的形成。一旦充分形成团粒,粘土颗粒的表面积急剧扩大,由此,肥料成份更易吸收到团粒表面(CEC的增大),减少肥料成份的往下淋滤,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和持续性,结果,能够提高经济效益。同时,能使植物的肥料吸收力增强,益于植物的旺盛生长。
初用本制剂的田地,也能获得,长期连续使用完全发酵肥料田地所产生的效果。这意味着,从来只有少数优秀农户得到的高度团粒形成结果,普通农民也能在短时间内,省力、省费地能获得。可以说,具有推广价值的有用技术。
如应用例1-5和7所示,本发明制剂可克服堆积纤维质材的麻烦并节省时间。代替的是在种植或播种作物前将纤维质材堆积具体设施中直到它们完全发酵,然后将它们掺入土壤中;其对作物生长无损害,则省力又经济。
除此以外,本发明制剂可防止线出造成的对作物根部的损害,这是因为线虫害怕在耕作土壤中的纤维质材降解过程中由本发明细菌分泌的有机酸,如甲酸,乙酸,乳酸。以此观点看,本发明制剂可防止因连续耕作引起的损害。
如果农民将本发明制剂,同纤维质一起连续使用2-3年,在地表下30-40cm的处,明显增加纤维质的微细分解物(腐殖等),同时团粒很易形成。在地下较深处的水,由于毛细管现象,通过团粒之间的间隙扩散,被团粒捕捉后,溜在粒内。换句话说,团粒的形成越多,越提高土壤水分的保水力(这意味着,对细菌提供越稳定的繁殖场所),因此遇到长期干旱也能够维持根周围的水分,能提高抗旱能力。因为,团粒的周围通水性良好,有效地排除过剩的水分(排水良好),因此,遇到大雨也能减轻作物的涝害。本发明制剂,对植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条件。
团粒周围通气性良好,以及增加被团粒吸着的肥料,能降低肥料成份的离子(EC值的降低)。这些状况,有利于植物的根部的水平、垂直方向的旺盛生长,而扩大根圈,促进根毛良好地发达,由于营养物通过土壤根部更易吸收,因此能增大根部的土壤养分吸收力,使植物旺盛生长,随此,叶茎部也良好地发育,上升光合能力,结果,提高生产物的产量和品质。
因为,本发明制剂在土壤中的寿命较长,按照下述方法使用时,可以减少本发明制剂和纤维质的使用次数,一年用一次就可发挥充分效果,尤其在固氮菌并用的前提下。当较难分散的稻谷壳、树枝、锯末、木削片和容易分解的稻草、残余茎叶、落叶等一起投入田地时,在栽培初期,消耗后者作为细菌繁殖的营养源,然后再消耗前者作为细菌繁殖的营养源。在此过程,长期分泌的脂肽和由其产出的纤维素酶类加深纤维质的分解。同时,提供长期、持续地产出脂肽的条件。与此同时,为栽培期间长的,多年生、长年生作物特意设计的LP氮肥的并用,可保持长效(应用例7)。本发明制剂对栽培期长的魔、土当归、笋、果树、茶、桑树等多年生、长年生植物,或宿根草的花卉等作对象,可省力、有效地应用。因此,对于上市制的剂效果不显著,难应用的作物也能作本发明的对象。
由于本发明制剂在土壤中的寿命长,且由稳定性高的孢子形成菌组成,因此,在农闪期的晚秋或初冬,过冬及翌春都能发挥明显效果(应用1、4、5、7)。由于对上市制剂不能充分发挥效果的对象也有好的效果,因此在农村劳力的分配上也很有利。更具体讲,除小麦、甘兰、洋葱、牛蒡以外,过冬露天栽培的主要作物还有,大麦、白菜、罗卜、菠菜、苣莴、大葱、马铃薯、胡罗卜、大蒜、豌豆等作物。对这些作物,在入冬以前,按照一般使用标准,准确使用本发明制剂,从春天到收获期、能够充分发挥效果。
本发明制剂在土壤中容易形成团粒的条件下使用时,能发挥更好效果。但是,在沙质土壤栽培的牛(应用例4)、山芋等,在亚热带或热带红土栽培的冲绳的菠萝、甘蔗等,因为粘土或腐殖的含量不多,难以形成微生物繁殖的适应场所。因此,在这种田地应用本发明制剂时,需预先采取措施把本剂的细菌定居在硅酸等多孔质粉末的孔隙之后,与腐熟较慢的纤维质一起撒施。这样,能够发挥充分效果。
来自食品或食品加工中的垃圾,在腐熟过程产生恶臭,因此,靠近居民生活地区,难以处理。但是,准确使用本发明制剂时,在腐熟过程几乎不发生恶臭,由此产出的堆肥,即使未发酵也不产生对作物根部的有害物质(应用例3)。本发明制剂适当应用时,不产生恶臭,因此,地方政府收集的家庭垃圾,可以在居民生活地区处理。加之,堆积期间不需要通气和搅拌,农民可在短时间内堆积纤维质材,不需要建立特殊的加以处理垃圾或堆肥设施,因此是经济和省劳动力的。
树皮等难腐熟的纤维质作原料生产堆肥时,通常需要两年以上的堆只后才能得不产生有害物质的完熟堆肥。假如使用通常的堆肥化促进微生物制剂,也需要随时通气和搅拌作业,且需至少半年以上的堆积时间,因此,一般难得良质的树皮堆肥。对此,准确使用本发明制剂时,能得到对植物根部无害的堆肥,且堆积3-4个月的时间就可以应用,是很省力,经济效益高的方法(应用例6)。本剂的应用能够排除,目前,尤其在塑料大棚栽培上常见的,使用未完熟树皮堆肥而引起的根部伤害问题。
最近,常见农民用有机肥料(或主要使用有机肥料),进行作物栽培。把有机肥料直接施用田地时,会产生挥发性氮成份等对根部有害物质,受它们的影响会降低生产率。因此,通常采取,像堆肥生产那样,经一定期间堆积,分解到一定程度后投入田间。正如,在应用例4的施用状况处所述,把本发明制剂,与有机肥料一起使用时,即使不堆积也不会对根部有害,因为没有挥发性氮成份。
其他厌氧菌制剂,与空气接触时出现不稳定状况,对此,本发明制剂只由有孢子性菌组成,因此,与空气接触或和其他物质共存之下,也能维持高度的稳定性和保存性。因此,即使在施用前将本发明制剂与有机肥料混合也不会影响效果。包括干燥有机肥料和本发明制剂的产品可在市场上买到且节省了许多劳力。另外,还可采取把本发明制剂溶于水后使用。
下面描述,在畜产上应用本发明制剂的效果。正确使用本剂时,在畜舍里几乎不产生恶臭。可以说,本发明制剂在畜舍和居民生活区附近产生的畜产恶臭公害的防止上,是的确有效且低成本的有用制剂(应用例8、9)。在应用例8中还可看到。如果本发明制剂在牛舍中应用,由于不产生挥发性恶臭物质如氨,因此看不到苍蝇。
如果难以倾倒或分解的畜舍铺草料和粪尿的混合物用本发明制剂适当处理,则可用作混合肥料。目前,农民曾试图将它们用作肥料,但由于它们通常含有未发酵的纤维质材如锯末,木削片等(能产生对作物根部有害的物质如苯酚和挥发性氮源),因此,它们会造成对作物生长的损害。
当然如果,想要把这些原料完全分解成不产生有害物质的地步,在温暖期也需要堆积5-6个月时间,这在实践中比较难做。另一方面,如应用例9所示,本发明制剂不仅不产生有害物质而且可抑制产生有害物质的细菌繁殖,因此,不用堆积就可加入土壤中,由于在作物耕作中得到高质量堆肥是困难的,因此,该制剂是非常有用的。
畜舍、畜产排液中适量投入本发明制剂时,从畜舍收到集的排液即使喷洒到刚耕作的田地上也不会对植物生长损害。这是因为脂肽和纤维素酶在排液中分泌,其快速降解稻草和其它纤维质材。另外排液的流动性增加了且很容易被分解。
尤其是,本发明制剂是由稳定性强的的孢子性菌组成,其能非常稳定地过冬并在产生恶臭或排液问题时于早春产生作用,因此,它们即使从晚秋到早春期间喷洒到畜舍上,也是非常有效的(应用例8)。
最后,本发明制剂作为饲料效果促进剂的作用如下描述。
如应用例10所示,在本发明制剂作为饲料效果促进剂的应用中,当其被加到多纤维质的粗饲料中时,其效果非常显著。另外,由动物粪便产生的恶臭可通过加入该制剂来抑制。如应用例11所示,当其加到配合饲料中时,可看到其效果。其还可降低未消化饲料和粪便粘性。因此,其对于分解粪尿是有用的。
权利要求
1.土壤改良的细菌制剂,其包括可产生能降低水表面张力的脂肽并具有能在厌氧条件下,在植物纤维材料存在的土壤中繁殖的芽孢杆菌属,和可产生纤维素酶并具有能在缺厌氧条件下,在植物纤维材料存在的土壤中繁殖的芽孢杆菌属或梭菌属细菌。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细菌制剂,其中所述能产生脂肽的细菌是选自枯草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的-或多种细菌,所述能产生纤维素酶的细菌是选自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多粘芽孢杆菌,Cl.Cellulolyticum和Cl.aerotolerans的一种或多种细菌。
3.土壤改良的细菌制剂,其包括所述可产生脂肽的细菌,可产生纤维素酶的细菌和可固定氮并具有能在厌氧条件下,在植物纤维材料存在的土壤中繁殖的芽孢杆菌属或梭菌属细菌。
4.根据权利要求3的土壤改良细菌制剂,其中所述可产生脂肽的细菌是选自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环状芽孢杆菌,多粘芽孢杆菌,Cl.Cellulolyticum和Cl.aerotolerans的一种或多种细菌,和所述固氮细菌是选自B.azotofixans,浸麻芽孢杆菌,丙酮丁酸梭菌和巴氏芽孢棱菌的一或多种细菌。
5.动物粪尿的除臭剂,其包括所述可产生脂肽的细菌和所述可产生纤维素酶的细菌。
6.权利要求5的除臭剂,其中所述可产生脂肽细菌是选自枯草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的一或多种细菌,所述可产生纤维素酶的细菌是选自枯草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环状芽孢杆菌,多粘芽孢杆菌,Cl.Cellulolyticum和Cl.aerotolerans的一种或多种细菌,
7.动物饲料的饲料效率促进剂,其包括所述可产生脂肽细菌和所述可产生纤维素酶细菌。
8.根据权利要求7的饲料效率促进剂,其中所述产生脂肽的细菌是选自枯草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的一或多种细菌,所述可产生纤维素酶的细菌是选自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环状芽孢杆菌,多粘芽孢杆菌,Cl.Cellulolyticum和Cl.aerotolerans的一种或多种细菌,
全文摘要
土壤改良用细菌制剂,其包括可产生能降低水表面张力的脂肽并具有能在厌氧条件下,在植物纤维材料存在的土壤中繁殖的芽孢杆菌属细菌,和可产生纤维素酶并具有能在厌氧条件下,在植物纤维材料存在的土壤中繁殖的芽孢杆菌属细菌或梭菌属细菌,优选能固定氮并能在厌氧条件下,在植物纤维材料存在的土壤中繁殖的芽孢杆菌属细菌或梭菌属细菌。
文档编号C09K17/00GK1110708SQ94104959
公开日1995年10月25日 申请日期1994年4月21日 优先权日1994年4月21日
发明者日比野进, 南善朗 申请人:长濑生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日比野进, 丽萨露酵产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