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灯式后视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89079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转向灯式后视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动车使用的、不但具有后视镜功能、而且具有转向信号灯功能的转向灯式后视镜。
目前,现有的机动车的转向信号灯与机动车的前照灯安装在一起,而且与地面的距离较近,在机动车开启前照灯的情况下,不能很好地起到转向警示作用,后视镜的使用存在功能单一等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转向灯式后视镜,它在不改变机动车正常使用后视镜的功能的同时,增加了一组机动车的转向信号灯,能够更好地起到机动车转向时的警示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是在已有的机动车的外后视镜,壳体1、镜片总成2、空间角度位置电动调节机构4或空间角度位置机械调节机构3和护套5按结构顺序连接的机动车外后视镜中增加了一套转向信号灯系统。该转向信号灯系统由灯泡8、灯座总成9、灯壳6、灯罩7、转向电源线10组成,灯泡8安装在灯座总成9上,灯座总成9安装在灯壳6上,灯罩7安装在灯壳6上,灯泡8通过灯座总成9与转向电源线10连接,转向电源线10与机动车的左右转向信号灯电源线连接,灯泡8和灯座总成9处于灯罩7与灯壳6所组成的空间内。机动车安装了该转向灯式后视镜后,驾驶员不但能看清机动车的左右侧后方的情况,在机动车转向时,转向灯式后视镜中的转向信号灯系统与机动车的左转向信号灯或右转向信号灯同时闪亮。
由于采取了上述方案,转向灯式后视镜在不改变机动车正常使用后视镜的功能的同时,增加了一组机动车的转向信号灯,能够更好地起到机动车转向时的警示作用。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结构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结构原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结构原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结构原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结构原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以螺纹配合安装方式的灯座总成的结构剖面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发光二极管阵列的电器结构原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电器连接原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镜片总成,3空间角度位置机械调节机构,4空间角度位置电动调节机构,5护套,6灯壳,7灯罩,8灯泡,9灯座总成,10转向电源线,11发光二极管阵列,12底座,13机动车右转向信号灯,14机动车左转向信号灯,15机动车右转向信号灯电源线,16机动车左转向信号灯电源线,17机动车转向信号灯控制器,18灯座,19螺纹电极,20U型弹性电极,21转向电源线接线柱,22本实用新型,23机动车,24镜壳,D发光二极管,R限流电阻。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在已有的机动车的外后视镜,壳体1、镜片总成2、空间角度位置机械调节机构3和护套5按结构顺序连接的机动车外后视镜中增加了一套转向信号灯系统,该转向信号灯系统由灯泡8、灯座总成9、灯壳6、灯罩7、转向电源线10组成。本实用新型分为前后两部份结构,前部份为已有的机动车的外后视镜,后部份为转向信号灯系统,前后两部份结构由壳体1和灯壳6通过粘合剂连接。灯泡8通过与其相配合的安装方式安装在灯座总成9上,灯座总成9通过螺钉安装在灯壳6上,灯罩7通过螺钉安装在灯壳6上,灯泡8通过灯座总成9与转向电源线10连接,灯泡8和灯座总成9处于灯罩7与灯壳6所组成的空间内,形成转向信号灯系统。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是在已有的机动车的外后视镜,壳体1、镜片总成2、空间角度位置机械调节机构3按结构顺序连接的机动车外后视镜中增加了一套转向信号灯系统,该转向信号灯系统由灯泡8、灯座总成9、灯壳6、灯罩7、转向电源线10组成。本实用新型分为前后两部份结构,前部份为已有的机动车的外后视镜,后部份为转向信号灯系统,前后两部份结构由壳体1和灯壳6通过粘合剂连接。灯泡8通过与其相配合的安装方式安装在灯座总成9上,灯座总成9通过螺钉安装在灯壳6上,灯罩7通过螺钉安装在灯壳6上,灯泡8通过灯座总成9与转向电源线10连接,灯泡8和灯座总成9处于灯罩7与灯壳6所组成的空间内,形成转向信号灯系统。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是在已有的机动车的外后视镜,壳体1、镜片总成2和空间角度位置电动调节机构4按结构顺序连接的机动车外后视镜中增加了一套转向信号灯系统,该转向信号灯系统由灯泡8、灯座总成9、灯壳6、灯罩7、转向电源线10组成。本实用新型分为前后两部份结构,前部份为已有的机动车的外后视镜,后部份为转向信号灯系统,前后两部份结构由壳体1和灯壳6通过粘合剂连接。灯泡8通过与其相配合的安装方式安装在灯座总成9上,灯座总成9通过螺钉安装在灯壳6上,灯罩7通过螺钉安装在灯壳6上,灯泡8通过灯座总成9与转向电源线10连接,灯泡8和灯座总成9处于灯罩7与灯壳6所组成的空间内,形成转向信号灯系统。
如图4所示,
图1中的转向信号灯系统中的灯泡8和灯座总成9可以由发光二极管阵列11代替;发光二极管阵列11通过灯壳6上的倒钩安装在灯壳6上,灯罩7通过螺钉安装在灯壳6上,发光二极管阵列11与转向电源线10连接,发光二极管阵列11处于灯罩7与灯壳6所组成的空间内。
如图5所示,
图1中的转向信号灯系统中的灯座总成9和灯壳6可以由一体化结构的底座12代替;灯泡8通过与其相配合的安装方式安装在底座12上,灯罩7通过螺钉安装在底座12上,灯泡8通过底座12与转向电源线10连接,灯泡8处于灯罩7与底座12所组成的空间内。
如图6所示,
图1中的转向信号灯系统中的灯壳6和机动车外后视镜的壳体1可以由一体化结构的镜壳24代替,灯泡8通过与其相配合的安装方式安装在灯座总成9上,灯座总成9通过螺钉安装在镜壳24上,灯罩7通过螺钉安装在镜壳24上,灯泡8通过灯座总成9与转向电源线10连接,灯泡8和灯座总成9处于灯罩7与镜壳24所组成的空间内。
如图7所示,
图1中的转向信号灯系统中的以螺纹配合安装方式的灯座总成9的结构剖面图。该灯座总成9由灯座18、螺纹电极19、U型弹性电极20、转向电源线接线柱21组成。螺纹电极19通过螺纹配合安装在灯座18上,U型弹性电极20通过转向电源线接线柱21的螺钉安装在灯座18上,
如图8所示,
图1中的发光二极管阵列¨的电器结构原理图。该发光二极管阵列11是由n列m个发光二极管D的串联单元组成的并联阵列,被电阻R限流后与转向电源线10连接。
如图9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电器连接原理图。安装在机动车左右两侧的转向灯式后视镜22中的转向信号灯系统的转向电源线10分别与机动车的左右转向信号灯的电源线16、15连接。在机动车转向信号灯控制器17的作用下,转向灯式后视镜22中的转向信号灯系统与机动车的左转向信号灯14或右转向信号灯13同时闪亮,更好地起到机动车转向时的警示作用。

图10、11所示的实施例中,机动车23安装了转向灯式后视镜22后,该转向灯式后视镜22在不改变机动车正常使用后视镜的功能的同时,增加了一组机动车的转向信号灯,驾驶员不但能看清机动车23的左右侧后方的情况,在机动车23转向时,在机动车转向信号灯控制器17的作用下,转向灯式后视镜22中的转向信号灯系统与机动车的左转向信号灯14或右转向信号灯13同时闪亮,更好地起到机动车转向时的警示作用。
权利要求1.一种转向灯式后视镜,它是在已有的机动车的外后视镜,壳体1、镜片总成2、空间角度位置电动调节机构4或空间角度位置机械调节机构3和护套5按结构顺序连接的机动车外后视镜中增加了一套转向信号灯系统,其特征是该转向信号灯系统由灯泡8、灯座总成9、灯壳6、灯罩7、转向电源线10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向灯式后视镜,其特征是灯泡8通过与其相配合的安装方式安装在灯座总成9上,灯座总成9通过螺钉安装在灯壳6上,灯罩7通过螺钉安装在灯壳6上,灯泡8通过灯座总成9与转向电源线10连接,灯泡8和灯座总成9处于灯罩7与灯壳6所组成的空间内,转向电源线10与机动车的左右转向信号灯电源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向灯式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向灯式后视镜分为前后两部份结构,前部份为已有的机动车的外后视镜,后部份为转向信号灯系统,前后两部份结构由壳体1和灯壳6通过粘合剂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向灯式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向信号灯系统中的灯泡8和灯座总成9可以由发光二极管阵列11代替;发光二极管阵列11通过灯壳6上的倒钩安装在灯壳6上,灯罩7通过螺钉安装在灯壳6上,发光二极管阵列11与转向电源线10连接,发光二极管阵列11处于灯罩7与灯壳6所组成的空间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向灯式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灯座总成9和灯壳6可以由一体化结构的底座12代替;灯泡8通过与其相配合的安装方式安装在底座12上,灯罩7通过螺钉安装在底座12上,灯泡8通过底座12与转向电源线10连接,灯泡8处于灯罩7与底座12所组成的空间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向灯式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向信号灯系统中的灯壳6和机动车外后视镜的壳体1可以由一体化结构的镜壳24代替,灯泡8通过与其相配合的安装方式安装在灯座总成9上,灯座总成9通过螺钉安装在镜壳24上,灯罩7通过螺钉安装在镜壳24上,灯泡8通过灯座总成9与转向电源线10连接,灯泡8和灯座总成9处于灯罩7与镜壳24所组成的空间内。
专利摘要一种机动车使用的具有后视镜功能,也具有转向信号灯功能的转向灯式后视镜,它是在已有机动车外后视镜中增加一套由灯泡、灯座总成、灯壳、灯罩和转向电源线组成的转向信号灯系统:该转向灯式后视镜,不但能使驾驶员看清机动车侧后方的情况,在机动车转向时,转向灯式后视镜与机动车的转向信号灯同时闪亮,在不改变机动车正常使用后视镜功能的同时,增加了机动车一组转向信号灯,更好地起到机动车转向时的警示作用。
文档编号B60Q1/34GK2477474SQ01215468
公开日2002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01年3月5日 优先权日2001年3月5日
发明者林永放 申请人:林永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