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碰撞防挤压安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17243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碰撞防挤压安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安全技术,特别是一种在汽车碰撞时保护驾驶员和乘员的防挤压安全装置。
背景技术
交通事故中汽车在迎面瞬间碰撞时,因汽车上的座椅均是固定在车体上,前排驾乘员受车体前部或大梁变形挤压致伤或死亡居多。目前,在有的车体内已设有安全气囊,起到了汽车碰撞时减免人身伤的作用。但这种安全气囊为固定型保安,气囊瞬间打开对人体也有挤压力,故存在憋气压迫,而且使用价格昂贵,不易广泛应用。在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安全座椅”(CN2354807Y),是由活动座椅活动搭扣在固定支架上,活动座椅前端用传动杆连接在汽车仪表盘下,当汽车发生碰撞时,通过传动杆推动活动座椅后移来保护乘座人员不受挤压。但实际中,简单结构的杆连在汽车瞬间强大的撞击力作用下易变形,难以起到有效的保护人身安全,故实用性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意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实用性强、易推广应用的汽车碰撞防挤压安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一种汽车碰撞防挤压安全装置,包括固定在车板上的座椅底架、底架上的座椅上架及控制座椅上架沿座椅下架滑道滑动的控制机构。其控制机构由固定在座椅上架的断电开关、电磁阀开关和固定在汽车大梁内与碰撞接触点相连的启动开关构成,座椅上架两侧架板下有轴连接的四组相同滑轮与座椅下架两侧的滑道成滑动配合,在座椅上架前横梁上固定有由锁芯、挂钩、挂扣构成的锁式连接器,所述挂扣固定在座椅下架的前横梁,所述挂钩与电磁阀开关的动力收缩杆挂接,断电开关的压板固定在座椅上架的前横梁,通过连接器的锁芯和挂扣将座椅底架与座椅上架扣紧为一体。
所述四组滑轮的每一组为承重、侧动、防上下摆动三个滑动轮组成。
所述座椅下架和座椅上架均设有加强板。
所述连接器为汽车门锁。
所述启动开关为刹车灯开关。
所述断电开关、电磁阀开关、启动开关的工作电源由汽车的蓄电池提供。
所述碰撞接触点至少四个。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做的本汽车碰撞防挤压安全装置,安装在驾驶座和前排副座椅的下方。其座椅下架即是安全装置滑道,座椅上架为活动型即是安全装置的滑车架,在座椅上架可安装各类汽车座椅;座椅下架与座椅上架用连接器相连接;在未受碰撞时,座椅上架与座椅下架连接在一起;电磁阀开关用连接器的锁芯相连接;在汽车前部受外来力碰撞变形时,由碰撞接触点产生接触效应,立即打开启动开关,电流通过启动开关打开连接器,使座椅上架与座椅下架分离,安装在座椅上架上的座椅由固定状态改变为活动状态,驾乘人员靠自身力向后移动,减轻了方向盘和变形后车内箱板的挤压,将其受伤程度减至最小,从而有效地保护了驾乘人员的人身安全。
本实用新型成本低(不受汽车座椅形状尺寸大小的影响),任何车型均可安装,是一种极易推广的大众普及的汽车安全装置。本安全装置已做多次模拟实验,其结构合理,安全性可靠,可多次重复使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未包括启动开关和碰撞接触点);图2是图1的座椅底架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座椅上架前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座椅上架背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启动开关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6本实用新型包括座椅底架1、座椅上架6、连接器2和控制座椅上架6沿座椅底架1的滑道9在A向滑动的控制机构。座椅底架1和座椅上架6均由角钢、槽钢及Z字型钢制作的矩形框式结构。在座椅上架6前端横梁一侧固定有由锁芯、挂钩3、挂扣15构成的锁式连接器2(采用汽车门锁),其挂扣15固定在座椅底架1与锁芯位置对应的前横梁,其挂钩3与电磁阀开关4的动力收缩杆挂接,断电开关5(作用是保护电磁阀开关4)的压板10固定在座椅上架6上,通过连接器2的锁芯和挂扣15将座椅底架1与座椅上架6扣紧为一体。座椅底架1的四角用螺杆14紧固在车厢地板上,座椅上架6四角的孔8用于连接座椅。座椅上架6两侧架板下有用轴承连杆12及固定在支板19的四组相同滑轮与座椅底架1两侧的直线滑道9成滑动配合,每一组滑轮由承重滑轮17(Φ2.2cm)、侧动滑轮18(Φ1.8cm)和防上下摆动滑轮16(Φ1.8cm)组成。控制机构由固定在座椅上架6前横梁另一侧的触压式断电开关5、固定在纵向支架7的电磁阀开关4、经钢丝23与碰撞接触点26(金属块、柱等状)、为至少4个,安装在汽车前部内侧)相连的启动开关20(电源开关)构成。启动开关20安装在支架板25上,支架板25固定在汽车大梁内侧,钢丝23和启动开关20的触发端均连接在支架24上,启动开关20的开关阀与固定在支架板25的压板21(该压板连有弹簧22)触接。当本安全装置受挤压时,压板21呈C状态(虚线);当本安全装置无挤压时,压板21呈B状态。断电开关5、电磁阀开关4、启动开关20的工作电源由汽车的蓄电池(可根据车的不同为12V或24V)提供。在座椅底架1和座椅上架6上分别设有加强板11、13。碰撞接触点26至少4个,安装在汽车前部内侧。
上述的汽车门锁、电磁阀开关4、断电开关5及启动开关20均为汽车的现有部件(可市面购买);上述固定连接方式可以是螺栓连接或焊接。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碰撞防挤压安全装置,包括固定在汽车车板上的座椅底架、该底架上的座椅上架及控制座椅上架沿座椅下架滑道滑动的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控制机构由固定在座椅上架的断电开关、电磁阀开关和固定在汽车大梁内与碰撞接触点相连的启动开关构成,座椅上架两侧架板下有轴连接的四组相同滑轮与座椅下架两侧的滑道成滑动配合,在座椅上架前部一侧固定有由锁芯、挂钩、挂扣构成的连接器,所述挂扣固定在座椅下架的前端,所述挂钩与电磁阀开关的动力收缩杆挂接,断电开关的压板固定在座椅上架的前部另一侧,通过连接器的锁芯和挂扣将座椅底架与座椅上架扣紧为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碰撞防挤压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四组滑轮的每一组为承重、侧动、防上下摆动三个滑动轮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碰撞防挤压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断电开关、电磁阀开关、启动开关的工作电源由汽车的蓄电池提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碰撞防挤压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座椅下架和座椅上架均设有加强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碰撞防挤压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器为汽车门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碰撞防挤压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启动开关为刹车灯开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碰撞防挤压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碰撞接触点至少四个。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碰撞防挤压安全装置,其控制机构由断电开关、电磁阀开关、启动开关碰及撞接触点构成,座椅上架两侧有轴连接的四组相同滑轮与座椅下架两侧的滑道成滑动配合,在座椅上架有锁芯、挂钩、挂扣构成的连接器,通过连接器的锁芯和挂扣将座椅底架与座椅上架扣紧为一体。在汽车未受碰撞时,座椅上下架连接在一起,电磁阀开关用连接器的锁芯相接,在汽车前部受外来力碰撞变形时,由撞接触点产生接触效应,立即打开启动开关,电流通过启动开关打开连接器,使座椅上架与座椅下架分离,安装在座椅上架上的座椅由固定状态改变为活动状态,驾乘人员靠自身力向后移动,减轻了方向盘和变形后车内箱板的挤压,有效地保护了驾乘人员的安全。
文档编号B60N2/42GK2511531SQ0125703
公开日2002年9月18日 申请日期2001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1年12月25日
发明者廖校成 申请人:廖校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