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碰撞减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28306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辆碰撞减损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车辆发生碰撞时能减轻人员,物品损伤与损失的安全装置,特别涉及到一种车辆碰撞减损装置。
现有技术的车辆,1.因前后保险杠都是固定在车身或与车身连为一体的,当车与车或其他物体,车与人碰撞时无缓冲余地;2.车辆碰撞时不能自动断动力,启动制动,这在司机情急中误将油门当刹车时,产生的后果更加严重;3.现有车辆在发生事故及出现故障时无报警鸣示,当能见度差时前面车辆已发生事故或故障后面的车辆却还不知道,容易发生几辆甚至上百辆车追尾相撞事故.所以尽管目前对由汽车引发的交通事故有许多防范措施,但是每年由此造成人员、财物损失还是触目惊心的。本实用新型将在一定程度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缓解上述现有技术中的各种不足一,当车辆发生前后碰撞时,1.能缓解碰撞强度,2.能自动开启报警声与双跳警示灯,以提醒周围人员和车辆及时采取避让或救援措施.二当车辆发生前方碰撞时,1.启动制动装置2.断动力,以减轻事故程度.(若车后碰撞启动制动及断动力可能增大碰撞强度)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车辆前后保险杠、支撑杆、套在支撑杆上的弹簧、强弱弹簧间的分隔片、支撑杆滑槽、支撑杆挡板报警扬声器以及目前技术中车辆的各种设备与配置。其特征在于车辆的前后保险杠不是固定在车身上或与车身连在一起的,而是通过保险杠内侧的支撑杆(支撑杆上套有弹簧),支撑杆穿入车辆底盘上的滑槽,而与车身发生联系的;保险杠能在一定范围内与车身纵向移动;当保险杠向车身方向移动时,保险杠后的弹簧抵抗力起缓冲碰撞力度作用,同时通过保险杠以及由它带动的支撑杆等部件移位启动报警鸣号、双跳灯警示、断动力、启动制动以减少损失。下面结合实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情况。


图1.为车辆保险杠(水平方向)与二根支撑杆(垂直方向)的俯视图。
图2.为支撑杆的侧面图。
图3.能卡入支撑杆上齿谷的楔子。
图4.为支撑杆滑槽。
图5.为支撑杆挡板。
图6为传动杠杆。
图7为支撑杆碰撞传动杠杆后示意图。
图8为大型车辆支撑杆结构示意图。
图9为大型车辆保险杠示意图。
车辆碰撞减损装置各部件安装次序与使用方法如下图4中的滑槽(滑槽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二个及二个以上),图5中的支撑杆挡板都是固定在车辆底盘或大梁上的;支撑杆先套上弹性较弱的弹簧再套上分隔片(形如普通垫圈)、弹性较强的弹簧,然后将支撑杆插入图4滑槽孔中,再用销子插入支撑杆销子孔(
图1、2中的2),图3中的楔子位于支撑杆带齿(见
图1、2中的1)的那段,当支撑杆向车身方向回缩时楔子利用弹力或重力落入齿谷卡住支撑杆以防保险杠在弱弹簧运动区域内反弹,从而一可保持车辆处于报警鸣号、开启双跳灯警示、断动力、启动制动状态,(当楔子提起,保险杠复位即停止所述状态);二可防止对被撞人员等弱势被撞体的二次伤害。
图5中的支撑杆挡板是为了阻止支撑杆及其所支撑保险杠无止境地回缩,从而确保车身及车内人员,物品少受损失。
图1中的支撑杆粗细要与图6中的滑槽口径相配,否则太紧会阻滞支撑杆移动,太松又容易因车辆行驶中颠簸而引起支撑杆与保险杠的抖动(滑槽长度越长或二个滑槽间距离越长支撑杆与保险杠越不容易抖动)从而影响使用效果。靠弹簧的滑槽的另一功能是因滑槽一端与弹簧相接所以它起弹簧后坐力支撑作用。车辆的保险杠应由强度较大材料制作,否则会因碰撞电杆之类坚硬而撞击面小的物体时容易损伤车身及车内人员,另外这样也可使本装置更可靠。支撑杆靠保险杠的一端用弹性较弱弹簧是为了确保本装置的灵敏度从而更及时地启动上述各项安全装置,另外可减轻对人,自行车等弱势被撞物的损伤,而弹性强的弹簧是车辆自身防护的主力,支撑杆挡板则是本装置中的最后防护手段。
用上述装置因车辆碰撞后支撑杆会向车身内回缩,所以可利用保险杠及支撑杆的移动向上顶住油门或供电,供气等动力踏板,压下制动踏板。具体的方法与原理并不复杂,如通过液力、齿轮、凸轮、曲轴、杠杆传动等方法达到所述要求。下面仅举其中最简单的一种加以说明,其余不再赘述。图6中的圆点1为杠杆支点,当支撑杆撞击杠杆2部分时杠杆转动,其另一端3会反向运动去顶住动力踏板,同理只要将上述杠杆由直变弯也可压下制动踏板。当支撑杆将杠杆顶到所需位置后继续回缩移动也不会无限制地顶动杠杆,如图7所示(其中1为支撑杆,2为杠杆)。至于车辆碰撞后如何启动报警声与双跳灯警示也很简单,同样因为保险杠回缩带动支撑杆乃至图3所示楔子移位可在其中任何一个部件连接所述装置的开关就行。例如,在支撑杆上设一矩形材料,其一段为绝缘材料,另一段为导电的,一般情况下报警器,双跳灯导线二个接头同时接触绝缘体,当支撑杆移位后这二个接头同时接触导电部分从而完成所述功能,只是碰撞后开启与关闭的开关与车内另设的一套开关能各自独立使用,以便在非碰撞情况下,如车辆发生故障而停驶或送修途中使用。
当然保险杠不固定使其有弹性,从而缓冲撞击力度的方法不止使用弹簧一种,其他的方法还有如保险杠内外粘贴或填充橡胶、海绵、气囊等弹性材料或弹性装置,但从材料的体积,重量及使用效果各方面比较可能还是弹簧最佳。
现有技术中的大型车辆的保险杠离地较高发生车祸时极易对车外人员与小型车辆造成灾难性的伤害缓解这一问题可1、降低保险杠高度,以防止先击到后碾压的悲剧再发生;还可防止小型车辆前后方向钻入车底;2、增加保险杠宽度,从而在撞击时减小对被撞部位的压强。大型车采用的碰撞减损装置如下所述图8为大型车碰撞减损装置结构示意图,其中1相当于前面所述中的滑槽,2为支撑杆,3为强弹簧,4为弹簧分隔片,5为弱弹簧,6为连接车底盘孔,7为连接保险杠孔,8为销子孔;图9是保险杠侧面图,其中1为保险杠与车身连接孔,2是保险杠与支撑杆连接孔,滑槽上开一长条形口子供销子移动,同时也限制支撑杆运动。保险杠与车身、支撑杆与保险杠、滑槽与车底盘都如铰链般相连接,当保险杠以1为支点向车内方向转入时,保险杠后的支撑杆及弹簧起缓冲作用,其余功能与使用方法与前面所述类似不再重复。
由于车辆保险杠可后移须留一定的空间,所以保险杠二侧后端必须短缺一段,此外保险杠与车身间也会有缝隙,因而不美观。解决这二个问题的方法是1、保险杠短缺的部分安“保险杠鞘”,其外观、材料、颜色与保险杠要协调,用它遮盖保险杠短缺部分,当保险杠回缩时,保险杠二侧可缩至“保险杠鞘”中;2、在保险杠与车身间的缝隙处设装饰线条,以起遮掩甚至美化作用。
权利要求1.一种车辆碰撞减损装置,它包括车辆保险杠、保险杠支撑杆、及套在支撑杆上的强弱弹簧、弹簧分隔片、支撑杆滑槽、支撑杆挡板、报警扬声器、以及现有技术中车辆的与本装置有关联的设备与配置。其特征是车辆保险杠或相当于保险杠的防护装置不是固定在车身上或与车身连在一起的,而是通过保险杠支撑杆、支撑杆上套有弹簧及弹簧分隔片、支撑杆穿入车身上的支撑杆滑槽而与车身发生联系的,它可向车身方向纵向移动,移动距离为0.1至100c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碰撞减损装置,其特征是车辆保险杠或相当于保险杠功能的其他防护装置与车身铰链状连接,滑槽与支撑杆二端,其中一端与车身铰链状连接,另一端与保险杠也如铰链状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碰撞减损装置,其特征是车辆保险杠或相当于保险杠功能的其他防护装置与车身之间及连接环节中有弹簧、气囊或橡胶及其他弹性构造与其他弹性材料。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碰撞减损装置,其特征是支撑杆等随车辆保险杠移动而运动的构件与车辆制动、报警系统相连。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碰撞减损装置,其特征是车辆保险杠内侧起缓冲作用的弹簧数量为一至一佰个,弹簧强弱级数为一至五级。
专利摘要一种车辆碰撞减损装置,其特征是车辆的前后保险杠不是固定在车身上或直接与车身连在一起的,而是通过保险杠内侧的支撑杆,支撑杆穿入车辆底盘上的滑槽,而与车身发生联系的;保险杠能在一定范围内与车身纵向移动或转动;当车辆发生碰撞时保险杠向车身方向移动,保险杠内侧的弹簧或橡胶、气囊等弹性材料的抵抗力起缓冲碰撞力度作用,同时通过保险杠以及由它带动的支撑杆等部件移位启动报警鸣号、双跳灯警示、断动力、启动制动以减少损失。
文档编号B60R19/24GK2558553SQ0221718
公开日2003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02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2002年4月29日
发明者吴平川 申请人:吴平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