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撞击缓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54281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撞击缓冲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缓冲装置,尤其是能够化解汽车撞击冲击力的缓冲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生活中,汽车越来越多,公路越修越好,车速也越来越快,汽车碰撞的事件经常发生,给生命财产造成极大的伤害和损失。目前,解决碰撞的方案有安全带、汽囊等,在车速慢的情况下确实起到了保护作用,但是在高速行使或两车相撞时,所形成的冲击力还是全部承受了。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汽车碰撞时造成的冲击力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撞击缓冲装置。该汽车撞击缓冲装置不仅能化解汽车碰撞时的冲击力,而且能够自动刹车进一步减少碰撞时的冲击力。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栅栏状档板上固定缓冲弹簧和二次,三次缓冲弹簧,缓冲弹簧套设在导套的外面,导柱在导套里成导柱套配合。撞杆固定在栅栏状档板上,撞杆的另一端铰连在角形铁上。角形铁由复位弹簧控制并可绕轴心O作圆周摆动,角形铁的另一端铰连着顶杆,顶杆上的弹簧盒和刹车皮控制刹车摆杆以制动原汽车上的刹车踏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减少汽车相撞时的冲击力和自动刹车。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缓冲装置的结构示图图2是自动刹车机构的示意图。
图中1,栅栏状挡板;2、缓冲弹簧;3、二次,三次缓冲弹簧 4、导套;5、导柱;6、撞杆;7、角形铁;8、复位弹簧;9、顶杆;10、弹簧盒;11、刹车皮;12、刹车摆杆‘13、原汽车上的刹车踏板。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栅栏状挡板(1)上固定着缓冲弹簧(2)和二次、三次缓冲弹簧(3),缓冲弹簧(2)套设在导套(4)的外面,导柱(5)在导套(4)里成导柱套配合。
在图2中,撞杆(6)固定在栅栏状挡板(1)上,撞杆(6)的另一端铰连在角形铁(7)上,角形铁(7)由复位弹簧(8)控制,当撞击力P大于复位弹簧(8)的弹力时,通过撞杆(6)带动角形铁(7)绕轴心O作圆周摆动,使角形铁(7)的另一端铰连的顶杆(9)在的弹簧盒(10)、刹车皮(11)的缓冲下向前顶压刹车摆杆(12),刹车摆杆(12)绕轴心O摆动,以制动原汽车上的刹车踏板(13)。
上述的栅栏状挡板(1)通过导套(4)、导柱(5)固定在真车头的前面,中间用缓冲弹簧(2)和二次、三次缓冲弹簧(3)经多次缓冲减速化解冲击力。且二次缓冲弹簧(3)比缓冲弹簧(2)短;三次缓冲弹簧又比二次缓冲弹簧短。栅栏状挡板(1)可以是整体的,也可以是二段组合的或三段组合的,且各段均可带动撞杆(6)。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撞击缓冲装置,该装置有一个栅栏状档板(1),其特征在于栅栏状档板(1)上同定着缓冲弹簧(2)和二次、三次缓冲弹簧(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缓冲弹簧(2)套设在导套(4)的外面,导柱(5)在导套(4)里成导柱套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栅栏状档板(1)可以是整体的,也可以是二段或三段组成的,且各段均可带动撞杆(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栅栏状档板(1)上固定有撞杆(6),撞杆(6)的另一端铰连在角形铁(7)上,角形铁(7)的另一端铰着顶杆(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角形铁(7)受复位弹簧(8)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顶杆(9)在弹簧盒(10)和刹车皮(11)的缓冲下向前顶压刹车摆杆(1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缓冲装置,尤其是能够减少汽车撞击冲击力的缓冲装置。在栅栏状挡板上固定缓冲弹簧和二次、三次缓冲弹簧,缓冲弹簧套设在导套的外面,导柱在导套里成导柱套配合。撞杆固定在栅栏状挡板上,撞杆的另一端铰连在角形铁上。角形铁由复位弹簧控制,当撞击力P大于复位弹簧的弹力时,通过撞杆带动角形铁绕轴心O作圆周摆动,使角形铁的另一端铰连的顶杆在的弹簧盒、刹车皮的缓冲下向前顶压刹车摆杆,刹车摆杆绕轴心O摆动,以制动原汽车上的刹车踏板。
文档编号B60R21/02GK2690234SQ03205089
公开日2005年4月6日 申请日期2003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02年7月25日
发明者林振毓 申请人:林振毓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