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传导废气余热取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40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体传导废气余热取暖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为大中型客车车厢取暖用装置。利用发动机余热;通过液体传导,并有自动泵半强制加速循环;由强翼散热器在车厢内直接散热。
目前,客车取暖装置基本有独立供热;发动机冷却水取暖;废气余热取暖等几种形式。其中废气余热取暖多为管式直散热,效率低且不安全。还有一种气体交换后电风机吹送虽然效率稍高,但电机耗能较大,并且供热不均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需单独耗能、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客车取暖装置,解决北方客车冬季取暖的问题。
具体结构见附图。1.交换器主体。2.交换器出液管。3.散热器出液管。4.强翼散热器。5.散热器交换支脚。6.交换器进液及加注管。7.液泵。8.驱动泵。9.皱折体。10.交换器尾节。11.交换器中节。
本装置按放在发动机右侧排气岐管下原排气管位置(解放车、东风车同)。
废气排入交换器后,液体(发动机防冻液)受热,通过出液管2由胶管通到散热器4内,再由胶管导入交换器尾节的液泵内。自动泵是由液泵和区动泵组成。驱动泵靠排气余压工作,带动液泵对液体进行半强制加速循环。如自动泵不工作,液体可靠对流自动循环。
交换器是由主体1及皱折体9组成,壳体由三段组合,便于装拆和维修。皱折体的长度可根据不同车型进行调整。
散热器为园管串片式,单排或双排安装在座椅下面,对乘客直接散热。为防止乘客踩踏损坏,散热片设计成特殊形式。
液体加注口用胶管通在驾驶室内,并加装阀门,以便司机随时观察液面。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以下优点1.本身无需耗能,利用废气余热。
2.有自动泵进行半强制循环,散热效率高。
3.强翼散热器不怕踩踏,直接散热,升温快,供热均匀。
4.液体一次加注,无需单独操作,不受车辆存放环境影响,使用方便。
5.结构简单,适用性强,容易普及。
实现本设计的关键是冲压加工。主要是穿管与吸、散热片的配合精度。还有部份拉深件,但要求不严,不渗漏即可,壳体及皱折体可以手工焊制。对号组装。自动泵中的叶片用钢板加工,工艺比较复杂,但精度较低,做简单的静平衡即可。
管路联接部份加焊接头,可利用市售的通用水暖配件。交换器壳体需涂耐高温涂料,或涂敷石棉层。
权利要求
1.液体传导废气余热取暖器,是利用汽车发动机的排气余热对客车车厢进行供热,其特征是利用防冻液,通过交换器1及9将废气余热吸收,并由自动泵7、8半强制加速循环,输入散热器4内。由上述部份组合成一个吸热、供热、散热系统。与发动机同时工作,对客车车厢进行连续加温。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有一个利用废气余压进行工作的自动泵。它是由驱动泵和液泵两部份组成。驱动泵有三个螺旋叶片,螺旋角65°~75°,轴与套间隙可调,有石墨润滑。液泵为轴流式,叶片螺旋角12°~18°。
3.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有一个吸热片长度不同的穿片交换器。一个可变容积的皱折体交换器,它是用钢板折叠而成,保证热交换的气体与液体,平行方向流动。
4.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有一套强翼穿管散热器,散热翼片结构成特殊形式,片与片间有隔套。
5.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利用汽车的防冻液进行传导。
专利摘要
液体传导余热取暖器,是适用于大中型客车的一种无需能耗的半强制循环的取暖装置。它是利用废气的余热与液体交换,并有自动泵加速循环,通过强翼散热器直接供热,具有导热快效率高的特点。该装置结构简单、造价低,而且液体防冻,车辆存放方便,最有利于北方客车冬季取暖的普及。
文档编号B60H1/18GK87208886SQ87208886
公开日1988年3月30日 申请日期1987年6月4日
发明者孟庆生 申请人:孟庆生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