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轮胎拆卸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27183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大型轮胎拆卸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具,具体地说是一种拆卸重载车辆上安装的大型轮胎用的拆卸器。
背景技术
重载车辆上安装的车轮都是大型无内胎式,例如港口用的运货车辆,由于载重量大,其车轮直径大都在1.5米以上,轮胎内的充气压力也大,轮胎的密封是靠钢圈紧压在轮毂上来实现的。当轮胎需要更换时,现行方法一般是人工将撬杠插入钢圈上设有的开启槽内撬出,拆卸一个轮胎要7—8个人一起工作,有按压轮胎的,有扶撬杠的,更要有人压撬杠的端头一齐用力才可将钢圈拆卸下来。因为拆卸全部是人工操作,劳动量大,工效低,并且不注意还容易使撬杠滑脱伤人。
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全部用人工操作拆卸大型轮胎劳动量大,工效低,容易伤人等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在一“U”型导框的两框边内侧,分别开有导槽;端部带拉钩的拉板,两侧可滑动地安装在导槽内,顺其长度方向开有长槽的螺旋拉顶,其长槽骑在导框的底框上,其端部固定在导框内的拉板上,丝杠的一端拧入螺旋拉顶离拉板端的螺母内;在螺旋拉顶的另一端与拉钩相对的一侧,设有向上的支座,螺栓与丝杠平行的对向拉钩拧在支座上的螺孔内。
使用时,将该拆卸器的拉钩勾在钢圈上的开启槽内,拧动螺栓使其端部顶紧底框顶面,此时拆卸器的位置固定,在螺旋拉顶不动的情况下拧动丝杠将导框外推,使其顶在车轮的轮毂上,当导框不能再动时继续拧丝杠转动,带螺母的螺旋拉顶向反方向运动,带动拉板及其上的拉钩外移,从而将钢圈从轮毂上拉出,即可将轮胎拆卸下来。上述拆卸器结构简单,重量轻,原来7、8个人干的活,现在不论多大的轮胎,使用拆卸器一个人就可完成,劳动强度小,工效高,不易滑脱不伤人。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2为
图1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在横向的“U”型导框2的上下两框边内侧分别开有导槽3,左端部带拉钩1的拉板4,其两侧面可滑动地安装在导槽3内,长型的螺旋拉顶5,其右端设有螺母5.1(参见图2),左端顺其长度方向开有长槽5.2,其长槽5.2骑在导框2的底框2.2上,螺旋拉顶5的左端在导框2内的端部与拉板4固定,可焊接、铆接或用螺钉穿在一起连接,使导框2上的底框2.2被封在长槽5.2内,丝杠8的左端拧入螺旋拉顶5右端部的螺母5.1内,其左端部顶在导框2上的底框2.2顶面,在螺旋拉顶5的左端部与拉钩1的钩方向相对的一侧面,固定设有向上的支座6,螺栓7与丝杠8平行的对向拉钩1拧在支座6上的螺孔内,当拉钩1勾在钢圈10上的开启槽内时(参见图2中的假想线示意部分),拧动螺栓7顶在轮毂11上的一个部位,即可使拆卸器位置固定。转动丝杠8,因丝杠8左右不动,使螺旋拉顶5右移,与其相连接的拉钩1及勾在压轮胎的钢圈10上开启槽内的钢圈10一并拉出。为了转动丝杠8更加容易,在丝杠8的右端设有安装搬杠的插孔9。
权利要求1.一种大型轮胎拆卸器,其特征在于在一“U”型导框的两框边内侧,分别开有导槽;端部带拉钩的拉板,两侧可滑动地安装在导槽内,顺其长度方向开有长槽的螺旋拉顶,其长槽骑在导框的底框上,其端部固定在导框内的拉板上,丝杠的一端拧入螺旋拉顶离拉板端的螺母内;在螺旋拉顶的另一端与拉钩相对的一侧,设有向上的支座,螺栓与丝杠平行的对向拉钩拧在支座上的螺孔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轮胎拆卸器,其特征在于在丝杠的端头设有安装搬杠的插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型轮胎拆卸器,在一“U”型导框的两框边内侧,分别开有导槽;端部带拉钩的拉板,两侧可滑动地安装在导槽内,顺其长度方向开有长槽的螺旋拉顶,其长槽骑在导框的底框上,其端部固定在导框内的拉板上,丝杠的一端拧入螺旋拉顶离拉板端的螺母内,丝杠在导框内的端头顶在导框的底框顶面上;在螺旋拉顶的另一端与拉钩相对的一侧,设有向上的支座,螺栓与丝杠平行的对向拉钩拧在支座上的螺孔内。上述拆卸器结构简单,重量轻,原来7、8个人干的活,现在不论多大的轮胎使用拆卸器一个人就可完成,劳动强度小,工效高,不易滑脱不伤人。
文档编号B60C25/00GK2683420SQ200420039488
公开日2005年3月9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24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24日
发明者尹相栋, 姜华东 申请人: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