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结构的轮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27922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良结构的轮胎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胎,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应用于自行车轮胎的胎唇结构分改良结构的轮胎。
背景技术
当前业界所采用的轮胎概可分为有内胎(TUBE TYPE,以下简称TT)及无内胎(TUBELESS,以下简称TL)两大类,无论TT或TL轮胎,其主要是藉由轮胎的胎唇与轮圈(RIM)两侧的凸耳相互贴合,方得以防止轮胎行驶时生成滑移或松脱目的,同时,亦可达到较佳气密的特性,所以,不论是TT或TL轮胎其胎唇结构的设计,是关乎驾驶者安全的主要关键因素之一。
请参阅图6和图7所示,图6是现有习知轮胎结构与轮圈组装剖面示意图;图7是现有习知轮胎结构的胎唇剖面示意图。从图中可知,现有习知的轮胎胎唇1默认处形成设有一向内凸伸的贴合部2,该贴合部2之所以较其它胎唇厚,其主要乃在于贴合部2内是包覆有强韧的钢丝束3,藉由钢丝束3的不易拉伸特性,其能与轮圈的凸耳相互卡抵以确保轮胎受压时不致生成松脱的功效。
再者,一般轮圈在开放端皆会形成设有对称状的吊挂式凸耳4,该凸耳4是可供胎唇中包覆有钢丝束的贴合部2卡抵,然而,图式中可知该贴合部2的顶凸圆弧倒角较小,使得胎唇的贴合部整体外观呈一圆锥形。
如图6所示的轮圈5的凸耳4,该凸耳4下端延伸有平直段6,凸耳则可供贴合部内的钢丝束勾卡,而贴合部2恰可与平直段6接触贴合。
仔细观察图6可发现,现有习知胎唇的贴合部是呈较小圆弧的圆锥状外观,虽可令轮胎与轮圈的卡抵关系更紧实,但,也因呈圆锥状的贴合部结构设计,使胎唇上半段壁面厚度呈现较薄状,进而与凸耳间会生成无法完全贴合的微小间隙7,该间隙7则会造成轮胎泄气,现有习知轮胎设计对于TT轮胎而言虽无大碍,相对于TL轮胎使用时,则不可谓不是一项严重的缺失。
上述缺失,虽经业界利用密封剂(SEALANT)涂抹于胎体内部及胎唇部位,以达轮胎的保气性能,同时,亦有助于该间隙7的填补功效。
或许,改采轮圈结构外观配合现有习知轮胎胎唇设计方式,有助于轮胎的气密,然而,特制尺寸的轮圈造价成本原本就较高,尤其造价为内胎轮圈10倍之高的无内胎轮圈,如再采以特制尺寸制造,无疑此一昂贵成本需完全转嫁至消费者身上,不论对消费者或厂商而言,皆是一沉重负担。
现有习知轮胎结构的胎唇表面多呈平滑设计,加上贴合部呈小圆弧的圆锥形外观,令贴合部与凸耳的接触面积相对缩减许多,从图6中已明确得知,现有习知的轮胎结构仅胎唇的顶突部位与凸耳、平直段相交处,以及平直段少许部位有所接触,只是,轮胎与轮圈的卡固结合关系相对缩减,此一缺失,对于竞技用的自行车而言,极易因高速比赛而发生轮胎松脱情事,进而导致危安事件频传。
从而,业界为防止上述缺失的生成,亦有采以胎唇贴合部外表增设间距沟槽,期能强化轮胎与轮圈的磨擦系数,藉以达到较佳防止轮胎与轮圈滑动功效,此种设计虽能达到轮胎与轮圈的滑动目的,但相对地,因间距沟槽设置而使胎唇与凸耳间隙的扩增,对于轮胎的保气性则会呈现反向效果。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轮胎结构仍存在有诸多的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轮胎结构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的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轮胎结构存在的缺陷,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改良结构的轮胎,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轮胎结构,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轮胎结构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的改良结构的轮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加以一般市售的密封材料涂布内壁即可适用于任何式样的轮圈,且具有保气功能,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改良结构的轮胎,主要包括一轮胎本体,该轮胎本体两开放端分别形成设有一胎唇,该胎唇处形成设有一顶突呈大圆弧形的贴合部,该贴合部内并包覆至少一条可固定轮胎本体的钢丝,且胎唇上半部内缘壁另设有可增加轮胎与轮圈气密性的防擦布,该防擦布是使用不燃捻尼龙,且不燃捻尼龙材质的防擦布覆胶厚度介于0.3mm至2.0mm为最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改良结构的轮胎,其中所述的防擦布是藉由10~50*10~50EPI的不燃捻尼龙相互交织而成。
前述的改良结构的轮胎,其中所述的防擦布的单股纱为210DINER~840DINER不燃捻纱。
前述的改良结构的轮胎,其中所述的胎唇为芳香族聚酰胺纤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为了达到前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内容如下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改良结构的轮胎,其主要是藉由轮胎胎唇长宽比例的特别设计,令胎唇的贴合部顶突形成一大圆弧形,同时,令胎唇上半部的壁厚宽度增加,藉由轮胎充气后内部生成的压力,迫使大圆弧形的贴合部得以和轮圈的凸耳呈大面积的紧迫贴合,再配合胎唇上半部的加宽壁面完全与吊挂式凸耳紧密贴合,得以令本实用新型的轮胎加以一般市售的密封材料涂布内壁即可适用于任何式样的轮圈功效包括TT或TL轮圈且具有保气功能。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轮圈与轮圈间的保气性达到最佳化,特别于胎唇上半段表缘增设一不燃捻尼龙防擦布,以达双重保气特性,同时亦能通过高硬度系数的防擦布结构设计,令轮胎与轮圈的结合性更趋完善。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可达到相当的技术进步性及实用性,并具有产业上利用价值,其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兹将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具体说明如下1、本实用新型的轮胎加以一般市售的密封材料涂布内壁即可适用于任何式样的轮圈功效包括TT或TL轮圈且具有保气功能。
2、本实用新型可改善现有习知轮胎结构为达到较佳保气性,特别制造与轮胎相同外观的轮圈,进而衍生制造成本昂贵的缺失,亦能兼具改良此种轮胎结构无法达到轮圈全面适用性的困扰。
3、本实用新型除藉由壁面厚度增加的胎唇上半段与凸耳完全贴合外,亦通过该处表缘所设的防擦布设计,令轮胎与轮圈的保气及结合强度大幅提升,实可改善现有习知轮胎结构保气性不佳及结合强度不足的缺失。
4、本实用新型的改良仅是将胎唇贴合部的结构外观做一圆弧曲率的改良,再于胎唇上半段增设一防擦布,即可令一般轮胎适用不同样式的轮圈再加上一般市售的密封材料及衬带,能达到最佳化的保气功效将轮胎变成具免内胎轮胎的功效,实可谓相当符合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特殊结构的改良结构的轮胎,其能够适用各种轮圈且具有极佳的保气性。其具有上述诸多的优点及实用价值,并在同类产品中未见有类似的结构设计公开发表或使用而确属创新,其不论在结构上或功能上皆有较大的改进,在技术上有较大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且较现有结构的轮胎具有增进的多项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而具有产业的广泛利用价值,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图1是本实用新型改良结构的轮胎的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改良结构的轮胎的胎唇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改良结构的轮胎与轮圈组装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改良结构的轮胎的胎唇不燃捻尼龙防擦布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改良结构的轮胎的无内胎轮胎与轮圈组装剖面示意图。
图6是现有习知轮胎结构与轮圈组装剖面示意图。
图7是现有习知轮胎结构的胎唇剖面示意图。
1轮胎胎唇 2贴合部3钢丝束4凸耳5轮圈 6平直段7间隙 10轮胎本体12胎唇 14贴合部16钢丝束 20防擦布30轮圈 32凸耳34平直段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改良结构的轮胎其具体实施方式
、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改良结构的轮胎,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图1是本实用新型改良结构的轮胎的外观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改良结构的轮胎的胎唇剖面示意图。其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这种改良结构的轮胎其主要包括一轮胎本体10,该轮胎本体10开放端形成设有胎唇12,胎唇12(胎唇主要为芳香族聚酰胺纤维(KEVLAR BEAD))默认处的贴合部14内并包覆有固定轮胎本体10的钢丝束16。
其中,贴合部14是呈一吊挂状的外形,因贴合部14呈吊挂状的姿态,使得贴合部14顶突处呈现大弧圆外形,同时,亦让胎唇12上半段的壁面厚度扩大,并在胎唇12上半段的表缘增设一不燃捻尼龙(MONO NYLON)防擦布20,使轮胎本体10与轮圈30贴合间缝达到最小化,进而提供轮胎最佳的气密性功效。
请参阅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改良结构的轮胎与轮圈组装剖面示意图。本实用新型轮胎本体10欲与轮圈30结合时,则是通过轮胎胎唇12贴合部14内包覆的钢丝束16与凸耳32相互卡抵定位,此时,因本实用新型的贴合部14顶突部位是呈一大圆弧吊挂式设计,而得以大面积与通用的吊挂式凸耳32下端的平直段34接触贴合,可达到轮胎本体10与轮圈30贴合固定最佳化功效。
除此之外,仔细端详图3即可发现本实用新型另一特点,即轮胎本体10可藉由壁面厚度增大的胎唇12上半段,令胎唇12与凸耳32呈完全贴合的紧密状态,完全不会生成轮胎本体10泄气的缺失,另外,更可藉由胎唇12上半段表缘增设的防擦布20设计,令轮胎本体10与轮圈30的保气性达到双重防护优势。
防擦布20除具有保气作用外,因防擦布20具有较大的硬度系数特性,得辅以轮胎本体10与轮圈30的贴合强度,令轮胎本体10与轮圈30结合更为紧密。
另外,本实用新型藉由胎唇12贴合部14顶突呈大圆弧设计,及胎唇12上半段表缘增设胎唇12厚度及气密性的防擦布20,得以适用业界所生成的任何式样轮圈,完全无现有习知结构为防止轮胎泄气而特别制造配合该轮胎胎唇外观的轮圈,以致于衍生轮胎无法普及应用在任意款轮圈的缺失。
请参阅图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改良结构的轮胎的胎唇不燃捻尼龙防擦布局部剖面示意图。本实用新型为令防擦布20与轮胎的保气性更佳化,防擦布20的材质,是采以保气性最佳的不燃捻尼龙(MONO NYLON),且经本实用新型多次试验后发现,不燃捻尼龙防擦布20以10~50*10~50EPI相互交织而成,且交织而成的防擦布20覆胶厚度介于0.3mm至2.0mm为最佳,同时防擦布20的丹尼尔值为210DINER至840DINER单股纱,可将不燃捻尼龙的保气性发挥到极至;接着,利用密封剂(SEALANT)涂布于轮胎的内部及防擦布20表面,一但经由充气动作,得令密封剂均匀填补胎唇12与轮圈30凸耳32间的内部,且胎唇12表缘的防擦布20因受轮胎内部压力挤压,令轮胎本体10与轮圈30的紧密贴合,即可达到最佳的气保功效。
请参阅图5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改良结构的轮胎的无内胎轮胎与轮圈组装剖面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轮胎本体10结构设计,除适用于无内胎(TL)轮胎,亦可应用在如该图所示的有内胎(TT)轮胎,同样可达上述的诸项功效。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改良结构的轮胎,主要包括一轮胎本体,该轮胎本体两开放端分别形成设有一胎唇,该胎唇处形成设有一顶突呈大圆弧形的贴合部,该贴合部内并包覆至少一条可固定轮胎本体的钢丝,且胎唇上半部内缘壁另设有可增加轮胎与轮圈气密性的防擦布,其特征在于该防擦布是使用不燃捻尼龙,且不燃捻尼龙材质的防擦布覆胶厚度介于0.3mm至2.0mm为最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结构的轮胎,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防擦布是藉由10~50*10~50EPI的不燃捻尼龙相互交织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结构的轮胎,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防擦布的单股纱为210DINER~840DINER不燃捻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结构的轮胎,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胎唇为芳香族聚酰胺纤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改良结构的轮胎,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藉由轮胎胎唇长宽比例的特别设计,令胎唇的贴合部顶突形成一大圆弧形,同时,令胎唇上半部的壁厚宽度增加,藉由大圆弧形的贴合部和轮圈的凸耳呈大面积的贴合,再配合胎唇上半部的加宽壁面完全与凸耳紧密贴合,令本实用新型的有内胎(TT)轮胎或无内胎(TL)轮胎应用在任何式样的轮圈功效,以改善现有习知轮胎结构,为达较佳保气性,特别制造的轮圈,进而衍生制造成本昂贵的缺失,亦能改良此种轮胎结构无法达到全面适用性的困扰;同时,再通过胎唇表缘增设一不燃捻尼龙材防擦布,得以令本实用新型的轮胎配合各种式样的轮圈时,达到最佳的保气功效,实为一极具产业利用性的新颖创作。
文档编号B60C15/06GK2752090SQ20042006728
公开日2006年1月18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28日
发明者杨银明 申请人:建大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