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靠倾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68337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肘靠倾斜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肘靠倾斜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以通过扶手杆(rest bar)的步进倾斜操作来步进地调整该扶手杆的倾斜度的肘靠倾斜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地,肘靠用于支承就座者或汽车乘客的手臂。传统的汽车座椅肘靠例如布置在汽车座椅上,以便就座者可以将她/他的手臂放在上面,或者,当不使用时,将其向上枢转,使之与汽车座椅靠背平行。
传统的肘靠存在一个问题其倾斜度不能调节,即使就座者希望能够调节以便进行阅读或者采取舒适的姿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用于解决上述问题。因而,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肘靠倾斜装置,该肘靠倾斜装置由齿轮机构和凸轮机构组合而成,其中,为了方便就座者,肘靠可以以预定的角度间隔步进地倾斜。
为了达到上述和其它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肘靠倾斜装置,该装置包括一外壳,该外壳包括具有支承孔的外部面板和具有通孔的内部面板,这两个面板彼此平行地连接在一起并且其间保持一定间隔;一棘齿件,该棘齿件设置在所述平行面板之间,并形成有爪和多个齿;一止挡件(checkmember),该止挡件包括可枢转齿轮和一扭转螺旋弹簧,该可枢转齿轮形成有爪和齿以用于接合棘齿件的爪和齿,该扭转螺旋弹簧弹性地支承在可枢转齿轮上;一转动轴,该转动轴可转动地支承在外壳的外部面板上的支承孔内并穿过外壳的内部面板上的通孔,以便承载棘齿件或可枢转齿轮以及承载固定在该转动轴的一端的肘靠扶手杆;以及一枢转控制装置,该枢转控制装置在外壳的内部面板外侧设置于转动轴上。
该枢转控制装置优选包括一设有通孔的固定凸轮,该固定凸轮的一侧连接在外壳的内部面板上以便两个相邻的通孔彼此对齐,而该固定凸轮的另一侧上形成有两个具有壁和斜面的彼此相对的凹部;一固定在转动轴上的转动凸轮,该转动凸轮上形成有两个突起部以便分别与固定凸轮的凹部相接合;一第二扭转螺旋弹簧,该弹簧卷绕在转动轴上并设置在转动凸轮和转动轴的另一端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棘齿件固定在穿过该棘齿件的固定孔的转动轴上;可枢转齿轮通过枢轴固定在外部面板和内部面板之间;第一扭转螺旋弹簧钩在可枢转齿轮和所述平行面板中的一个的内表面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棘齿件固定在外部面板或内部面板的内表面上;可枢转齿轮经由一支承件固定在转动轴上,该支承件具有一转动轴固定在其内的安装孔;第一扭转螺旋弹簧钩在可枢转齿轮和用于该可枢转齿轮的支承件之间。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肘靠倾斜装置的透视图;图2是图1中的肘靠倾斜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图3a至3c是示出图1中的肘靠倾斜装置的操作的透视图;图4a至4e是示出图1中的肘靠倾斜装置的操作的剖视图;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肘靠倾斜装置的透视图;图6是图5中的肘靠倾斜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图7a至7d是示出图5中的肘靠倾斜装置的操作的剖视图;以及图8是安装有根据本发明的肘靠倾斜装置的座椅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肘靠倾斜装置包括一外壳,该外壳包括具有支承孔10a的外部面板10和具有通孔10a’的内部面板10’,这两个面板彼此平行地连接在一起并且其间保持一定间隔;一棘齿件12,该棘齿件插置在外部面板10和内部面板10’之间,并形成有支承孔12a、多个齿12c和两个爪12b、12c;一止挡件,该止挡件包括可枢转齿轮14以及第一扭转螺旋弹簧16,该可枢转齿轮14具有爪14b和用于与棘齿件12的齿12a相接合的齿14a,该第一扭转螺旋弹簧16插置在外壳的内部面板10’的内表面之间;一转动轴20,该转动轴20可转动地支承在外壳的外部面板10的支承孔内并穿过外壳的内部面板10’的通孔10a’,以便承载固定在该转动轴的一端的肘靠扶手杆18并承载通过安装孔12a固定在该转动轴上的棘齿件12;以及一枢转控制装置,该装置与外壳的内部面板10’相对地设置在转动轴20上,并包括固定凸轮22、转动凸轮24和第二扭转螺旋弹簧32。
外部面板10和内部面板10’形成有支承孔10a和通孔10a’、以及四个分别处于角部的紧固孔10b,所述外部面板和内部面板隔开一定的间隔以便借助于插入并固定在各紧固孔10b内的固定装置(铆钉、螺栓等)将棘齿件12和可枢转齿轮14安置在该间隔中;同时在外部面板10的内表面上设置有挂孔10c,以使第一扭转螺旋弹簧16的另一端钩在其内。
外壳的外部面板10上的支承孔10a可具有球轴承等,以便支承转动轴20。
固定在孔10b内且靠近棘齿件12和可枢转齿轮14的铆钉具有作为止动器28、30的功能,以用于分别防止棘齿件12和可枢转齿轮14过度枢转,所述孔10b位于外部面板10和内部面板10’的上端和下端。
棘齿件12上形成有椭圆形的固定孔12a,以便固定地容纳穿过其中的转动轴18,而所述多个齿12c前进从而接合可枢转齿轮14的齿14a。
可枢转齿轮14上形成有用于容纳枢轴26的孔14b,以使可枢转齿轮14能被可枢转地设置在外部面板10和内部面板10’之间。可枢转齿轮14具有爪14c和用于与棘齿件12的齿12c相接合的齿14a。
第一扭转螺旋弹簧16具有开口环的形状,该弹簧可弹回地将可枢转齿轮14支靠在棘齿件12上,以使棘齿件12的齿12a和可枢转齿轮14的齿14a可以相互接合或脱开。
第一扭转螺旋弹簧16设置在外部面板10和可枢转齿轮14之间,该弹簧16的两端分别钩在面板10和可枢转齿轮14上的挂孔内。当然,第一扭转螺旋弹簧16的一端还可以钩在内部面板10’上,而非外部面板10上。
杆状的转动轴20在其两端具有螺纹孔20a,并可转动地牢固保持在外部面板10的支承孔10a和转动凸轮24的支承孔24b内。
扶手杆18的靠近外部面板10的一端形成有椭圆形固定孔18a,并通过插入在螺纹孔20a内的螺栓36固定在转动轴20的一端;而该扶手杆18的其它部分用作用于枢转肘靠的手柄。扶手杆18优选覆盖有与座椅的材料相同的柔软材料。
在同样用于防止扶手杆18在倾斜肘靠的操作过程中摇摆的枢转控制装置中,连接在内部面板10’上的固定凸轮22设置有用于转动轴20的通孔22d以及位于其外凸轮部的外突圆周上的垂直面22b和台阶部22c。
转动凸轮24的两个相对的突起部24a具有陡峭面或壁和斜面,以便与固定凸轮22的相应凹部22a接合,同时转动凸轮24通过其中容纳转动轴20的支承孔24b固定在该转动轴20上。
第二扭转螺旋弹簧32卷绕在转动轴20上,并设置在转动凸轮24和一通过螺栓36’固定在轴20的另一端的垫圈34之间,以便将转动凸轮24推向固定凸轮22。
应用本发明的肘靠可以如图8所示安装在座椅上。
下面,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肘靠倾斜装置的操作。
当肘靠平行于座椅放置时,可枢转齿轮14的齿14a与棘齿件12的前部齿12a接合,同时,固定凸轮22和转动凸轮24彼此配合,其中转动凸轮24的突起部24a容纳在固定凸轮22的凹部22a内(参见图4a)。
当向上拉扶手杆18时,如图4b所示,转动轴20和棘齿件12同时逆时针转动。
可枢转齿轮14的齿14a前进从而步进地接合棘齿件12的后部齿12a,使得扶手杆18步进地向上倾斜(在图4b中为四步)。转动凸轮24的突起部24a的斜面在固定凸轮24的凹部22a的对应斜面上滑动或攀升,使得第二扭转螺旋弹簧32被压缩(参见图4b)。
在本实施例中,棘齿件12和可枢转齿轮14的齿希望设计成,使得扶手杆18和肘靠作为整体能以每步10°-即四步40°步进地向上倾斜。
当可枢转齿轮14的齿14a接触到棘齿件12的爪12b并与之接合时,爪12b向前推动齿14a,使得可枢转齿轮14顺时针枢转并与棘齿件12脱开接合。然后,可枢转齿轮14在第一扭转螺旋弹簧16的作用下保持在枢转位置。
可枢转齿轮14的进一步顺时针枢转被止动器30阻挡。在这种状态下,固定凸轮22和转动凸轮24彼此接触,如图4c所示。
之后,棘齿件12和扶手杆18在不被具有可枢转齿轮14和第一扭转螺旋弹簧16的止挡件阻挡的情况下转动,直至接触到止动器28(参见图4d)。
在这种状态下,扶手杆18进一步向上枢转,从而转动凸轮24的突起部24a的顶面在固定凸轮22的对应顶面上滑动,直到所述突起部顶面位于形成在固定凸轮22上的相应台阶部22c上—如图4d所示,当扶手杆18到达与座椅靠背平行的位置时,该扶手杆18的枢转被阻止。由于转动凸轮24的顶面被第二扭转螺旋弹簧26挤压在固定凸轮22的台阶部22c上,扶手杆18的自由向下枢转被阻止。
当要使扶手杆18返回到就座者所使用的位置时,必须使转动凸轮24的突起部24a的顶面越过相应台阶部22c的垂直面22b,从而使扶手杆18开始枢转运动的力必须大于第二扭转螺旋弹簧32将转动凸轮24的突起部24a的顶面挤压在固定凸轮22的顶面的力。
当转动凸轮24的突起部24a的顶面已经越过固定凸轮22的相应台阶部22c的垂直面22b后,它们被强制在固定凸轮22的顶面的其余部分上滑动,转动凸轮24的突起部24a容易地进入固定凸轮22的凹部22a,从而棘齿件22顺时针枢转,如图4e所示。
当固定凸轮22继续转动从而该棘齿件12的爪12b接触到可枢转齿轮14的爪14c时,爪12b向后推动爪14c,使得可枢转齿轮14逆时针枢转,以便其齿14c可以与棘齿件12的前部齿12a接合,如图4a所示。
(实施例2)图5和图6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肘靠倾斜装置。在本实施例中,肘靠倾斜装置的结构和上一实施例的相同,除了以下几项外,即具有多个齿12’c和两个相对的爪12’b、12’c的棘齿件12’固定在外壳的外部面板10和内部面板10’之间;一支承件40安装在转动轴20上并可枢转地保持着具有齿14’a和相对的爪14’a、14’b的可枢转齿轮14’;并且第一扭转螺旋弹簧16可弹回地支承在支承件40和可枢转齿轮14’之间。
在图5和图6中,与第一实施例中的部件相同的部件用相同的参考标号和符号表示,对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的部件的说明也适用于第二实施例。
下面,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肘靠倾斜装置的操作。
当肘靠平行于座椅放置时,可枢转地安装在支承件40上的可枢转齿轮14’的齿14’a与棘齿件12’的前部齿12’c接合,同时,固定凸轮22和转动凸轮24以与图4a中所示相同的方式彼此配合,其中转动凸轮24的突起部24a容纳在固定凸轮22的凹部22a内(参见图7a)。
当向上拉扶手杆18时,如图7b所示,转动轴20和可枢转齿轮14’同时逆时针转动。
可枢转齿轮14’的齿14’a前进从而步进地接合棘齿件12’的后部齿12’c,使得扶手杆18步进地向上倾斜(在图7b中为5步)。转动凸轮24的突起部24a的斜面在固定凸轮22的凹部22a的对应斜面上滑动或攀升,使得第二扭转螺旋弹簧32以与图4b中所示方式相同的方式被压缩(见图7b)。
在本实施例中,棘齿件12’和可枢转齿轮14’的齿希望设计成,使扶手杆18和肘靠作为整体以每步10°-即五步50°步进地向上倾斜。
当可枢转齿轮14’的爪14’b接触到棘齿件12’的爪12’a并与之接合时,爪12’a防止爪14’b进一步前进,使得可枢转齿轮14’顺时针枢转并与棘齿件12’脱开接合。然后,可枢转齿轮14’在第一扭转螺旋弹簧16的作用下保持在枢转位置(见图7c)。
之后,可枢转齿轮14’以及扶手杆18在不被任何其它部件阻挡的情况下转动,直到用于可枢转齿轮的支承件40接触到止动器28(见图7d)。
在这种状态下,枢转控制装置以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方式操作,如图4d和4e所示。
当可枢转齿轮14’继续转动从而其爪14’c接触到棘齿件12’的爪12’b时,爪14’c被推回并逆时针枢转,使得齿14’a可以再次与棘齿件12’的前部齿12’c接合,如图7a所示。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此处说明并示出的任一实施例都可以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进行改变和修正。
本发明不限于此处示出并说明的具体实施例,而是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脱离这些具体实施例,这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
工业实用性如上所述,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可以以预定的角度间隔调整肘靠的倾斜角以方便就座者。
权利要求
1.一种肘靠倾斜装置,包括外壳,该外壳包括具有支承孔的外部面板和具有通孔的内部面板,这两个面板彼此平行地连接在一起并且其间保持一定间隔;棘齿件,该棘齿件设置在所述面板之间,并形成有爪和多个齿;止挡件,该止挡件包括可枢转齿轮和第一扭转螺旋弹簧,该可枢转齿轮形成有爪和齿以用于接合所述棘齿件的爪和齿,该第一扭转螺旋弹簧用于可弹回地支承所述可枢转齿轮;转动轴,该转动轴可转动地支承在外壳的外部面板上的支承孔内并穿过外壳的内部面板上的通孔,以便承载棘齿件或可枢转齿轮以及承载固定在该转动轴的一端的肘靠扶手杆;枢转控制装置,该枢转控制装置包括固定凸轮,该固定凸轮具有用于容纳通过其中的所述转动轴的通孔,该固定凸轮的一侧连接在所述外壳的内部面板的外侧,而该固定凸轮的另一侧上形成有两个具有壁和斜面的彼此相对的凹部;固定地安装在所述转动轴上的转动凸轮,该转动凸轮的一侧面向所述固定凸轮的凹部并且形成有两个相对的突起部,该突起部具有壁和斜面以用于与所述固定凸轮的相应凹部接合;第二扭转螺旋弹簧,该第二扭转螺旋弹簧卷绕在所述转动轴上,并设置且支承在所述转动凸轮和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之间,以用于将所述转动凸轮压靠在所述固定凸轮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肘靠倾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借助于所述棘齿件上的安装孔承载固定在该转动轴上的所述棘齿件,所述可枢转齿轮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面板之间,所述第一扭转螺旋弹簧钩在所述可枢转齿轮和其中一个所述面板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肘靠倾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借助于用于所述可枢转齿轮的支承件承载所述可枢转齿轮,该支承件安装在所述转动轴上并且所述可枢转齿轮可枢转地固定在该支承件上,所述棘齿件固定在所述面板的任一个或全部两个的内侧,所述第一扭转螺旋弹簧钩在所述可枢转齿轮和所述用于所述可枢转齿轮的支承件之间。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肘靠倾斜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凸轮的凸轮部的各顶面的一部分上均形成有较低的台阶部,以使所述转动凸轮的突起部的顶面可以保持在其上,所述转动凸轮的突起部可以被所述台阶部的相邻垂直面锁止。
5.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肘靠倾斜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在所述面板上的固定装置提供了止动器,以用于防止所述棘齿件和所述可枢转齿轮中的任一个或全部两个过度枢转。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肘靠倾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是铆钉。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齿轮机构和凸轮机构的组合操作来调整肘靠的倾斜度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外壳、棘齿件(12)、止挡件和枢转控制装置,该枢转控制装置包括固定凸轮(22)、转动凸轮(24)和扭转螺旋弹簧(32)。
文档编号B60N2/46GK1784324SQ200480012286
公开日2006年6月7日 申请日期2004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03年5月7日
发明者丁海一 申请人:株式会社宇宝技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