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车消声余热式独立暖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23488阅读:6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客车消声余热式独立暖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的消声器和供暖装置,特别指将消声的余热转化为暖风的供暖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的供热装置有一种燃油加热器与尾气余热式加热器装置,如北京京威汽车加热器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汽车加热器它是由独立的燃烧室、热交换器、燃料供给系统组成,通过控制系统控制装置的工作状态,这种燃油的装置具有以下缺点1、由于单独设置了燃油装置,增加了设备和燃油的耗量,燃烧对零部件的质量要求较高,制造成本高;2、燃烧部位容易发生故障,维修成本高,燃油燃烧时要排放废气,增加了废气排放量,不利于环保;3、设备部件较多,安装相对困难,购买成本较高。另一种尾气余热式的缺点1、夏天不开暖气主机水温高;2、水管漏水、爆烈对主机寿命影响较大;3、冬天使用暖气对水温过度冷却,使主机机温偏低,影响动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问题加以改进,提供一种利用消声器余热进行采暖的独立暖风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在发动机排气管的未端设有消声加热器,消声加热器连接循环水管道及附属装置,循环水管道之间设有强制散热器,其中排气管与加热器的高温热交换室连通,循环水管道与加热器的加热盘管连通,循环水管道还与散热器的散热翅管连通,位于散热器后端的风机的送风通道与乘客室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与主机水源断开,不怕漏水、爆管,可保证安全,即使水管漏水与主机水温损坏毫无影响。
2、消声器和加热器合二为一,不会增加安装以往余热式的空间位置。
3、降低了客户购买消声器的成本。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加热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2可知,本实用新型在发动机排气管(2)的末端设有消声加热器(1),消声加热器(1)连接循环水管道(8)及附属装置,循环水管道(8)之间设有强制散热器(10),其中排气管(2)与加热器(1)的高温热交换室(15)连通,循环水管道(8)与加热器(1)的加热盘管(11)连通,循环水管道(8)还与散热器(10)的散热翅管连通,位于散热器(10)后端的风机(9)的送风通道与乘客室连通。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加热器(1)由一壳体将加热盘管(11)、排气管(2)封闭在内,其中壳体外设排气管(2)的进出口和加热盘管(11)的进出口(13),壳体内的两端设有固定加热盘管(11)的挡板(14),壳体内空间为高温热交换室(15),壳体内的排气管上设有消音孔(12)。所述的循环水管道的附属装置包括设在管道(8)上的进出水阀(6)、水泵(7)、加水阀(3)和由连通水管(4)连接的膨胀水箱(5)。所述的强制散热器(10)位于加热器(1)的远端,且固定在乘客室的底部或侧部。
本实用新型所述客车用消声供热装置其工作过程如下柴油机工作时,废气排出外,温度高达600~700℃,柴油机冷却循环水与废气在热交换器内交换热量,废气的温度远远高于冷却循环水温度,根据热量传递的原理,废气中的热量迅速传递至冷却循环水中,完成第一次热交换,废气从热交换器出来后温度降为200~300℃,冷却循环水将热量带至强制散热器中,风机产生的送热风从强制热片的表面流过,带走热量完成第二次热交换,风机产生的送热风的温度大致等于环境温度,送热风完成热交换送入车乘座室内前温度达40~50℃,热交换完成后送热风将热量送至车内,冷却循环水温度降低至60~70℃回流到加热器,至此完成一个工作周期,如此不断交换热量,实现为车内连续供热。
本实用新型最大的特点是利用汽车动力柴油机工作时产生的余热,柴油机工作时产生的余热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柴油机运动部件相互磨擦时产生的热量,另一部分是柴油在燃烧后尾气中携带的热量,利用柴油机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可完全满足车内暖气供应,较燃油式的供热装置节约了燃油,同时减少了燃油产生的尾气污染,还可以达到消声代替消声器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热交换器安装在消声器的位置,其结构与排气管消声器加热器合二为一,降低安装时间和改装时间。
本实用新型尾气经热交换器交换热量后,大部分热量被循环冷却水带走,温度有大幅降低,据测安装本装置时前后排气管出口处的温度分别为600~700℃、200~300℃,温度的降低可以减少出口处高温的危害。本实用新型主要靠流体流动传递热量,机械运动部件少,因此设备故障少,减轻维修费用和安装费用。在外界温度为-3℃,车速50km/h的条件下,使用本实用新型运行15~20分钟,测量乘客距底板40cm高位置处的温度为18~20℃,乘客室的走道底板上方1m处的前、中、后位置最大温度不超过5℃,乘员头足部温差为2~5℃。
权利要求1.一种客车消声余热式独立暖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发动机排气管(2)的未端设有消声加热器(1),消声加热器(1)连接循环水管道(8)及附属装置,循环水管道(8)之间设有强制散热器(10),其中排气管(2)与加热器(1)的高温热交换室(15)连通,循环水管道(8)与加热器(1)的加热盘管(11)连通,循环水管道(8)还与散热器(10)的散热翅管连通,位于散热器(10)后端的风机(9)的送风通道与乘客室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消声余热式独立暖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器(1)由一壳体将加热盘管(11)、排气管(2)封闭在内,其中壳体外设排气管(2)的进出口和加热盘管(11)的进出口(13),壳体内的两端设有固定加热盘管(11)的挡板(14),壳体内空间为高温热交换室(15),壳体内的排气管上设有消音孔(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消声余热式独立暖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循环水管道的附属装置包括设在管道(8)上的进出水阀(6)、水泵(7)、加水阀(3)和由连通水管(4)连接的膨胀水箱(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消声余热式独立暖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强制散热器(10)位于加热器(1)的远端,且固定在乘客室的底部或侧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的消声器和供暖装置,特别指将消声的余热转化为暖风的供暖系统。本实用新型在发动机排气管的末端设有消声加热器,消声加热器连接循环水管道及附属装置,循环水管道之间设有强制散热器,其中排气管与加热器的高温热交换室连通,循环水管道与加热器的加热盘管连通,循环水管道还与散热器的散热翅管连通,位于散热器后端的风机的送风通道与乘客室连通。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与主机水源断开,不怕漏水、爆管,可保证安全,即使水管漏水与主机水温损坏毫无影响。消声器和加热器合二为一,不会增加安装以往余热式的空间位置。降低了客户购买消声器的成本。
文档编号B60H1/20GK2830141SQ20052012264
公开日2006年10月25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22日
发明者刘明献 申请人:刘明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