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防滑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25756阅读:7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车用防滑链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用防滑链。
背景技术
在一些纬度较高的地区,冬季车输运输防滑问题一直是沿用防滑链条缠绕在轮胎上解决的。这种防滑措施安装、拆缷费时费力,车辆行驶时颠车明显、运行速度慢、对路面及轮胎伤害很大,而且防滑链不易固定牢固,经常发生脱链、松动乃至掉链情况。2005年7月13日公告的中国专利CN2709222Y即公开一种组合式汽车橡胶防滑链,该防滑链是通过蟹形连接钩把若干片与轮胎外轮廓相适配的防滑舌片铰接成一个防滑链套设于轮胎外围。这种防滑链由于舌片与舌片之间间隙的存在,行车时颠车表现十分明显,在松软的地面上轮胎打滑很容易导致舌片铰接部分失效进而伤害轮胎,而且由于舌片与冰面的接触仍然局限于很小的面积,摩擦力没有得到大的提高,没有根本解决防滑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与地面接触面积大、拆装方便、运行可靠的车用防滑链。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车用防滑链,包括包覆于轮胎外围的防滑带及用于撑开防滑带使其与地面接触为面接触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于轮胎中心轴线以下所述防滑带的内侧。
上述车用防滑链,所述防滑带是由若干防滑片首尾铰接而成的闭环履带。
上述车用防滑链,所述防滑片具有与地面接触的外侧面及与轮胎接触的内侧面,并且所述防滑片的内侧面设有两个用于防止防滑带跑偏的导向凸台。
上述车用防滑链,所述支撑架包括前支架总成、后支架总成及连接前支架总成与后支架总成且分别位于轮胎外侧面与内侧面的两根支撑杆组成。
上述车用防滑链,所述前支架总成包括前支架及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前支架上的前导向轮、可转动地设于前支架上的前定位轮及可转动地设于前支架上的前压轮,并且所述前导向轮、前定位轮及前压轮的轴线与轮胎轴线平行,所述前导向轮轴向两端面位于所述两导向凸台之间,所述前定位轮圆周外侧面与轮胎圆周外侧面接触,所述前压轮与前定位轮同轴设置且分别位于防滑片内侧面两导向凸台的外侧。
上述车用防滑链,所述前支架还设有两个可相对转动的副前压轮,所述副前压轮与前压轮轴线平行且分别与两导向凸台外侧的防滑片内侧面接触。
上述车用防滑链,所述后支架总成包括后支架及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后支架上的后导向轮及可转动地设于后支架上的后定位轮,并且所述后导向轮及后定位轮的轴线与轮胎轴线平行,所述后导向轮轴向两端面位于所述两导向凸台之间,所述后定位轮圆周外侧面与轮胎圆周外侧面接触。
上述车用防滑链,所述后支架还设有两个可相对转动的后压轮,所述后压轮与后定位轮轴线平行且分别与两导向凸台外侧的防滑片内侧面接触。
上述车用防滑链,所述支撑杆包括前支撑杆、后支撑杆及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把所述前支撑杆与后支撑杆可拆缷地连接成一体。
上述车用防滑链,所述前支撑杆与后支撑杆之间设有用于调整防滑带径向张力的张紧装置。
传统防滑链与轮胎由于是静态配合,防滑链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要通过防滑链与轮胎之间的接触传递至轮胎,但防滑链本身与轮胎之间的相对固定性差,这样防滑链本身很容易损坏同时破坏路面与轮胎,本实用新型中防滑带与轮胎是动接触,即在车轮行进过程中,防滑带相对于轮胎是运动的,防滑带与地面是平面接触,这类似于在车轮的运行轨迹上铺设一条不断延伸的履带,该履带与地面之间相对静止且平面接触,只不过本实用新型是不断地把后面不用的履带持续送到前方去进行循环利用而已,从而大辐度提高轮胎与地面之间的摩擦系数与抓地能力,由于防滑带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它不损伤路面和轮胎。另外,为了方便防滑链的安装与拆缷,本实用型在两支撑杆设置有可重复拆缷的连接装置以及张紧装置,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支撑架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支撑架仰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图2、图3,实施例提供一种车用防滑链,包括包覆于轮胎1外围的防滑带2及用于撑开防滑带2使其与地面接触为面接触的支撑架3,所述支撑架3设于轮胎中心轴线以下所述防滑带2的内侧。
其中所述防滑带2是由多个防滑片21首尾通过圆销22铰接而成的闭环履带,其结构类似于坦克的履带,这里所述防滑片21之间的铰接可以是自行车链条那种铰接方式也可以是手表链条那种铰接方式或其它铰接方式,只要该铰接有利于延长防滑带的使用寿命即可。每一个防滑片21具有与地面接触的外侧面211及与轮胎1接触的内侧面212,且所述防滑片21的内侧面212设有两个相隔一定距离用于防止防滑带2跑偏的导向凸台213。
所述支撑架3包括前支架总成4、后支架总成5及连接前支架总成4与后支架总成5且分别位于轮胎轴向两端面的两根支撑杆6组成。这样,上述支撑架的各组成部分其俯视时为一方框结构,支撑杆6把前支撑架总成4及后支撑架总成5向两侧撑开进而绷紧防滑带2。其中,所述前支架总成4包括前支架41,前支架41有两块且分布于轮胎轴向两端面,每个前支架41设有前导向轮主轴定位孔、前定位轮主轴定位孔及前压轮主轴定位孔,相应地,前导向轮42为一空心结构,它通过轴承421与主轴422活动连接,而主轴422轴向两端分别固定于两前支架41上,前导向轮42轴向两个侧端面423位于防滑片21的两个导向凸台213之间。所述前定位轮43以与前导向轮42类似的安装方式可转动地固定于两个前支架41之间,并且所述前定位轮43圆周外侧面与轮胎1圆周外侧面相接触,这样与前定位轮43同轴设置的两个前压轮45圆周外侧面与防滑片21内侧面接触,且分别位于导向凸台213外侧,从而防滑带2在前压轮45的作用下无法进一步向轮胎1圆周外侧边靠近。所述后支架总成5与前支架总成类似,也包括两块后支架51,所述后支架51有两块且分布于轮胎1轴向两端面,每个后支架51设有后导向轮主轴定位孔及后定位轮主轴定位孔、后压轮主轴定位孔,其中,后导向轮52不同于前导向轮42的整体式结构,而是沿轮胎1轴向分为内导向轮521及外导向轮522,内、外导向轮分别通过轴承523可转动地设于后导向轮主轴524上且位于防滑片内侧面212两导向凸台213之间,后述后导向轮52与前导向轮42的目的都是为了与防滑片21上的导向凸台213配合防止防滑带2跑偏。所述后定位轮53以与前定位轮43类似的方式固定于后支架51上,后定位轮53的圆周外侧面与轮胎1的圆周外侧面接触,从而防止支撑杆6向轮胎的中心轴线移动,这样后导向轮52不仅起导向作用,同时具有前压轮45的功能,即使防滑带2远离轮胎1圆周外侧面从而与前压轮45配合提供一个大的地面接触面,该接触面改变以往轮胎1与地面之间线接触或小面积接触的方式,大大提高了抓地能力及摩擦系数。另外,所述前支架41还各设有一个副压轮44,两个副压轮44分别位于防滑片21内侧面212所述导向凸台213外侧,并且其圆周外侧面与防滑片21的内侧面212接触,所述后支架51还各设有一个后压轮54,两个后压轮54分别位于防滑片21内侧面212所述导向凸台213外侧,并且其圆周外侧面与防滑片21的内侧面212接触,从而在前压轮45与后导向轮52之间另外增设两对压轮,保证防滑带2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所述支撑杆6包括前支撑杆61、后支撑杆62,所述前支撑杆61与后支撑杆62相邻部分设有一凹槽,所述后支撑杆62与前支撑杆61相邻部分设有一凸台,通过所述凹槽与凸台的配合,所述前支撑杆61与后支撑杆62被连成一体,所述后支撑杆62另一侧设有螺纹孔621,对应该螺纹孔621的是一调整螺钉63,所述调整螺钉63另一侧设有伞形齿轮631,所述后导向轮主轴524轴向两侧各设有一个伞形齿轮525,该两个伞形齿轮525分别与轮胎1轴向两侧的两个伞形齿轮631配合,所述后导向轮主轴524一端延伸到所述后支架51外侧,并且其端部设有用于张紧支撑杆6的调整螺母526。
当需要安装上述防滑链时,将防滑带2平行放在轮胎1前方的地面上,使车辆向前前进一小段距离,使得轮胎1最低点正好位于防滑带2标有方形标记的上方,将前支架总成4与后支架总成5对接,并用定位销(其目的在于把前支撑杆61与后支撑杆62连接成一体并定位,图中未示出)锁紧,使防滑带2的两端绕过轮胎1圆周外侧并相互搭接后用圆销22锁紧,旋转调整螺母526张紧防滑带2完成安装。
当需要拆除上述防滑链时,旋转调整螺母526,后导向轮主轴524上的两个伞形齿轮525带动两个伞形齿轮631旋转,从而使调整螺钉63向螺纹孔621旋进,后支撑杆62与前支撑杆61的绝对长度减小,防滑带2变得松施,此时只要将防滑带2上标有三角标记的防滑片21之间的圆销22松开,并用板手顶出圆销22,把防滑带2平放在地上,再把轮胎1轴向两侧的两个前支撑杆61与后支撑杆62之间的定位销松开,这样整个支撑架3被分为前支架总成4与后支架总成5并被移走,把轮胎1从防滑带2上驶离,把防滑带2收卷即完成拆缷步骤。
权利要求1.一种车用防滑链,其特征在于包括包覆于轮胎外围的防滑带及用于撑开防滑带使其与地面接触为面接触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于轮胎中心轴线以下所述防滑带的内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防滑链,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带是由若干防滑片首尾铰接而成的闭环履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防滑链,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片具有与地面接触的外侧面及与轮胎接触的内侧面,并且所述防滑片的内侧面设有两个用于防止防滑带跑偏的导向凸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用防滑链,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前支架总成、后支架总成及连接前支架总成与后支架总成且分别位于轮胎外侧面与内侧面的两根支撑杆组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用防滑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架总成包括前支架及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前支架上的前导向轮、可转动地设于前支架上的前定位轮及可转动地设于前支架上的前压轮,并且所述前导向轮、前定位轮及前压轮的轴线与轮胎轴线平行,所述前导向轮轴向两端面位于所述两导向凸台之间,所述前定位轮圆周外侧面与轮胎圆周外侧面接触,所述前压轮与前定位轮同轴设置且分别位于防滑片内侧面两导向凸台的外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用防滑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架还设有两个可相对转动的副前压轮,所述副前压轮与前压轮轴线平行且分别与两导向凸台外侧的防滑片内侧面接触。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用防滑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支架总成包括后支架及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后支架上的后导向轮及可转动地设于后支架上的后定位轮,并且所述后导向轮及后定位轮的轴线与轮胎轴线平行,所述后导向轮轴向两端面位于所述两导向凸台之间,所述后定位轮圆周外侧面与轮胎圆周外侧面接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用防滑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支架还设有两个可相对转动的后压轮,所述后压轮与后定位轮轴线平行且分别与两导向凸台外侧的防滑片内侧面接触。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用防滑链,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包括前支撑杆、后支撑杆及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把所述前支撑杆与后支撑杆可拆卸地连接成一体。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用防滑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撑杆与后支撑杆之间设有用于调整防滑带径向张力的张紧装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冰冻地区使用的车用防滑链,为增加防滑链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从根本上提高车辆的防滑性能,本实用新型包括包覆于轮胎外围的防滑带及用于撑开防滑带使其与地面接触为面接触的支撑架,所述防滑带是由若干片防滑片首尾相互绞接而成的闭环履带,所述支撑架为一框形结构并且其前后端各设有导向轮、定位轮及压轮,在保证防滑带不会跑偏的情况下尽可能增大防滑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另外该防滑链还设置成易于安装与拆卸的形式以方便使用。
文档编号B60C27/00GK2902771SQ200620072610
公开日2007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11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11日
发明者洪志强 申请人:洪志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