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的可动地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43499阅读:5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的可动地板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就座于座椅的乘员的脚部位置上下移动可能地设置覆盖车身地板的上表面的底部板的汽车可动地板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如日本专利公开公报昭63-69655号(以下称作“专利文献1”)所示的可动地板装置,包括,沿着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固定地板部;在位于上述固定地板部的上方且位于刹车踏板等脚踏板的下方的区域中所设置的由平坦的板材构成的可动地板部;相对于上述固定地板部升降驱动上述可动地板部的升降驱动机构。
如上述专利文献1所示,对应于乘员的体格等升降移动可动地板部,由此可提高脚踏板的操作性能。但是,如上所述,由于搁放在由平坦的板材构成的可动地板部上的乘员的脚部的搁放位置在较大的范围内进行变化,因此可动地板部的设置面积需充分扩大。若可动地板的设置面积得到扩大,在可动地板部进行升降时,其前方部很难沿着固定地板部移动,由此固定地板部若未设置在非常下方的位置,则可动地板部无法下降至适当位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适当地升降驱动位于就座于座椅的乘员的脚部位置的底部板的汽车可动地板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汽车可动地板装置,包括,设置在就座于座椅的乘员的脚部位于,用于覆盖车身地板的上表面的底部板(floor board);用于升降驱动该底部板的升降驱动机构;上述车身地板,设置有向后下方倾斜的搁脚板部(toe board),以及与该搁脚板部的后端部连接并向车身后方延伸的地板底部,上述底部板,包括对应于车身地板的搁脚板部的搁脚板对应部,对应于上述地板底部的地板底部对应部,该搁脚板对应部与地板底部对应部从侧视方向看构成倒“ヘ”状。
采用上述汽车可动地板装置,在对应于乘员的体格使底部板下降时,可使上述搁脚板对应部及地板底部对应部沿着车身地板的搁脚板部及地板底部移动,由此,即使上述底部板在车身前后方向上的设置范围设定得较大,也可以防止底部板与车身地板之间形成间隙,所以可充分确保搁放在上述底部板上的脚部的移动范围,并可对应于乘员的体格等通过上述升降驱动机构使底部板进行升降位移,同时由于可防止上述底部板与车身地板之间形成间隙,所以无需将车身地板设置在非常下方的位置即可充分确保底部板的下降量。
在上述汽车可动地板装置中,较为理想是的,上述底部板的搁脚板对应部的前端部轴支撑在车身地板的搁脚板部上,上述升降驱动机构抬高地板底部对应部的后部使地板底部对应部向前下方倾斜。
采用上述结构,当身高较低者以膝盖弯成较大的角度且膝盖以下部位以规定角度垂下的状态就座于座椅时,可在搁脚板对应部的前端部轴支撑在车身地板的搁脚板部的状态下,通过上述升降驱动机构使上述地板底部对应部向前下方倾斜,由此当身高较低者向前方踩压上述刹车踏板时,其脚跟部可沿着上述地板底部对应部很顺利地向车身前方移动。
在上述汽车可动地板装置中,较为理想的是,上述底部板,包括具有搁脚板对应部及地板底部对应部的前侧板,以及通过连接部件折曲可能地与前侧板的后端部连接的后侧板,该后侧板的后部,沿着车身地板的地板底部,在车身前后方向上滑动可能地予以支撑。
采用上述结构,上述前侧板与后侧板的连接部在升降时所产生的底部板的前后方向尺寸的变化,可通过延伸至座椅的前下方的上述后侧板的后部予以吸收,由此可防止因底部板的前后方向尺寸的变化而导致乘员脚部产生不适感。
在上述汽车可动地板装置中,较为理想的是,上述升降驱动机构,包括,前端部连接于上述地板底部对应部的后部的驱动联杆,以及通过使上述驱动联杆的基端部沿着车身地板前后移动,由此使驱动联杆上下起伏,从而升降驱动上述底部板的联杆驱动机构。
采用上述结构,可通过驱动联杆支撑前端部支撑在车身地板的搁脚板部上的上述前侧板的后部并以较小的驱动力进行升降驱动,同时可通过上述驱动联杆克服搁放在上述地板底部对应部上的乘员的脚跟部向底部板施加的搁放负荷,并对上述底部板适当地进行升降驱动。
在上述汽车可动地板装置中,较为理想的是,上述驱动联杆及联杆驱动机构设置为左右一对,上述各个联杆驱动机构,经驱动力传递机构,分别输入来自单一驱动源的驱动力。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左右的驱动联杆支撑底部板的左右两侧边部,可使底部板获得稳定的支撑状态,并可通过采用单一驱动源的简单结构容易地升降驱动上述底部板。
在上述汽车可动地板装置中,较为理想的是,还包括,至少可在前后方向上驱动上述座椅的座垫的座椅位置调整机构;将上述座椅位置调整机构的驱动力传递至上述升降驱动机构的驱动力传递机构;上述底部板,与通过上述座椅位置调整机构在前后方向上进行驱动的座椅联动,并通过上述升降驱动机构予以升降驱动。
采用上述结构,可通过单一的驱动源同时驱动座椅位置调整机构与底部板升降机构,因此可通过简单的结构容易地调节上述座椅的前后位置与底部板的设置高度。
在上述汽车可动地板装置中,较为理想的是,上述驱动力传递机构,包括,获取来自上述座椅位置调整机构所设置的驱动源的驱动力,并围绕轴进行转动的动力输入索;对应于该动力索的转动而围绕轴进行转动,将驱动力传递至上述升降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索;将上述动力输入索和动力输出索联动可能地加以连接的齿轮箱。
采用上述结构,由围绕轴进行转动而传递驱动力的动力输入索及动力输出索、以及将上述两条索联动可能地加以连接的齿轮箱构成了上述驱动力传递机构,此时可通过简单的结构将上述座椅位置调整机构的驱动力稳定地传递至上述升降驱动机构。
在上述汽车可动地板装置中,较为理想的是,上述驱动力传递机构的齿轮箱,包括,使上述动力输入索的转速减速的减速齿轮机构;将减速后的驱动力传递至上述动力输出索的动力传递齿轮机构。
这样,上述动力输入索的转速予以减速后,可将减速后的驱动力传递至上述动力输出索,此时可分别以所需的适当冲程,驱动对应于乘员体格需大幅度前后移动的座椅、以及上下移动量小于上述座椅的底部板。另外,随着上述动力输入索的转速减速,驱动力予以增大,并被传递至动力输出索,因此即使在出现一定程度的驱动力传递损失也不必采用大容量的驱动源。因此,可通过小容量的驱动源切实地驱动上述座椅位置调整机构与升降驱动机构。
在上述汽车可动地板装置中,较为理想的是,上述驱动力传递机构的齿轮箱,固定于突设在车身地板的上表面并支撑上述座椅的前端部的横梁,或位于该横梁附近的车身地板。
采用上述结构,由于上述驱动力传递机构的齿轮箱固定于支撑上述座椅的前端部的横梁,或位于该横梁附近的车身地板,所以上述齿轮箱可设置在座椅下方的死角区域(deadspace)中,因此不会产生干扰。
在上述汽车可动地板装置中,较为理想的是,上述升降驱动机构可设置在底部板的下方,上述底部板的上表面可设置撞击吸收部件。
采用上述结构,可通过设置于底部板下方的上述升降驱动机构适当地调节供乘员搁放脚部的底部板的设置高度,将乘员的就座姿势保持在适当的状态,同时可通过设于上述底部板的上表面的撞击吸收部件,在车辆发生碰撞时有效保护乘员的下肢部。
在上述汽车可动地板装置中,较为理想的是,上述底部板的大致整个车宽方向上可设置撞击吸收部件。
采用上述结构,可充分确保吸收上述撞击负荷的撞击吸收部件的设置宽度,以有效地保护乘员下肢部。
在上述汽车可动地板装置中,较为理想的是,上述底部板的前部形成有向下方凹陷的凹陷部,上述撞击吸收部件可位于该凹陷部内。
采用上述结构,当仅在底部板的前部设置具有规定厚度的撞击吸收部件时,可防止底部板的上端面形成较大的台阶,由此该上端面可形成平坦面,同时在车辆发生碰撞而受到将撞击吸收部件压向后方的负荷时,可通过使撞击吸收部件的后端与上述凹陷部的后端部所形成的台阶部抵接,可防止上述撞击吸收部件向后方移动,以稳定其安装状态。
在上述汽车可动地板装置中,较为理想的是,上述车身地板的搁脚板部的上方,设置有可通过驾驶员进行操作且至少包括加速踏板及刹车踏板的操作踏板,该操作踏板的侧部可设置脚蹬,上述底部板的前部可延伸至上述操作踏板的下方,上述底部板的侧部可设有防止底板部与脚蹬产生干涉的干涉防止部。
采用上述结构,可防止底部板的侧部与脚蹬产生干涉,并可充分确保底部板的设置区域。
在上述汽车可动地板装置中,较为理想的是,可设置从地板隧道的侧部,穿过底部板的下方,延伸至车身后方的后导热管,上述底部板的侧部可形成防止底板部与后导热管产生干涉的切口。
采用上述结构,可防止底部板的侧部与后导热管产生干涉,并可在充分确保上述底部板的宽度尺寸,同时可适当地设置导热管。
在上述汽车可动地板装置中,较为理想的是,上述车身地板铺设有覆盖其上表面的车身地板用垫,上述底部板上铺设有独立于上述车身地板用垫的底部板用垫。
采用上述结构,可避免因车身地板用垫的设置而妨碍底部板的升降动作,通过单独覆盖底部板的底部板用垫可上述底部板的升降动作容易进行。由此,通过在车身地板与底部板上铺设垫(车身地板用垫及底部板用垫),可很好地提高地板部外观,同时可提高底部板的升降动作的圆滑性。
在上述汽车可动地板装置中,较为理想的是,上述车身地板用垫,覆盖上述车身地板的上表面中位于上述底部板的下方的区域,并连续覆盖该区域与其他区域。
采用上述结构,可通过车身地板用垫覆盖车身地板的上表面中位于底部板的下方的区域,并连续覆盖该区域与其他区域,由此可防止上述车身地板用垫在上述底部板的下方位置形成较大的开口,从而可有效防止砂砾等异物通过上述开口部进入上述车身地板用垫与车身地板之间的部位。
在上述汽车可动地板装置中,较为理想的是,上述底部板,从正视方向看大致沿着竖直方向予以升降驱动,上述车身地板用垫,沿着靠近上述底部板的车宽方向两端部且大致在大致竖直方向上延伸设置的竖直面部予以铺设。
采用上述结构,由于底部板从正视方向看大致沿着竖直方向予以升降驱动,同时车身地板用垫,沿着靠近上述底部板的车宽方向两端部且大致在竖直方向上延伸设置的竖直面部予以铺设,所以在升降上述底部板的同时,可使上述车身地板用垫与上述底部板的两端部之间的间隙维持在较小值,因此可有效防止垃圾等异物进入上述间隙,并可维持地板部的良好外观。
在上述汽车可动地板装置中,较为理想的是,上述底部板,覆盖位于车身的车宽方向中央部位所设置的地板隧道与车身侧部所设置的纵梁之间的区域,上述竖直面部,通过上述地板隧道及纵梁的侧壁面部予以形成。
采用上述结构,可在升降上述底部板的同时,使位于车身纵梁及地板隧道之间的底部板的两端部与沿着上述纵梁及地板隧道的侧壁面部予以铺设的车身地板用垫之间的间隙维持在较小值。另外,上述底部板可覆盖上述纵梁与地板隧道之间的部位的整个宽度方向,因此可确保更大的供乘员搁放脚部的搁放面。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汽车可动地板装置的整体结构的侧面剖视图。
图2是表示上述可动地板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上述可动地板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上述可动地板装置中的底部板的具体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表示上述可动地板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侧面剖视图。
图6是表示上述底部板的后部的支撑结构的正面剖视图。
图7是表示上述底部板及其周边部件的结构的正面剖视图。
图8是表示上述可动地板装置中的座椅位置调节机构的结构的侧面剖视图。
图9是表示上述可动地板装置中的座椅位置调节机构的结构的正面剖视图。
图10是表示上述底部板位移至上升位置的状态的侧面剖视图。
图11是表示上述可动地板装置中的驱动力传递机构的具体结构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上述可动地板装置中的驱动力传递机构的具体结构的剖视图。
图13是说明上述可动地板装置的组装过程的前半部分的立体图。
图14是说明上述可动地板装置的组装过程的后半部分的立体图。
图15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所涉及的可动地板装置的侧面剖视图。
图16是上述可动地板装置的正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第一实施例)图1~图3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汽车的可动地板装置的第一实施例。上述可动地板装置包括设置于车身的左右两个侧部且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纵梁1;设置于车身的宽度方向中央部位且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地板隧道2;设置在上述地板隧道2与上述纵梁1之间的车身地板3;覆盖位于就座于驾驶席等座椅4的乘员的脚部位置的车身地板3的上表面的底部板5,该底部板5的下方设置有相对于车身地板3升降驱动底部板5的升降驱动机构6。
上述车身地板3,包括,从前围板7的下端部以向后下方倾斜的状态向车身后方延伸的搁脚板部8;与该搁脚板部8的后端部连接并向车身后方延伸且大致平坦的地板底部9。上述搁脚板部8的上方,设置有包括通过驾驶员进行操作的加速踏板11及刹车踏板12等的脚踏板,同时该搁脚板部8的侧部设置有脚蹬(footrest)13。另外,上述车身地板3的上表面设置有由填充材料及背衬材料等构成的未图示的车身地板用垫。
如图4及图5所示,上述底部板5,包括,通过铰链部件14支撑在车身地板3的搁脚板部8的前侧板15;通过铰链部件16折曲可能地连接于上述前侧板15的后端部的后侧板17。上述前侧板15,包括,与车身地板3的搁脚板部8一样,向前上方倾斜的搁脚板对应部18,以及与该搁脚板对应部18的后端部连接并向车身后方延伸的地板底部对应部19,搁脚板对应部18和地板底部对应部19从侧视方向看构成倒“ヘ”状。上述前侧板15的前部,即搁脚板对应部18,延伸至包括上述加速踏板11及刹车踏板12等的脚踏板的下方,同时该前侧板15的侧部设置有切口状的干涉防止部20,以防止前侧板15与上述脚蹬13产生干涉。
另外,上述前侧板15,除其后部外,形成向下方凹陷的凹陷部21,通过将聚氨酯泡沫材料或合成橡胶材等弹性体构成的撞击吸收部件22安装粘贴在上述凹陷部21内,由此撞击吸收部件22可覆盖前侧板15的上述搁脚板对应部18与地板底部对应部19的整个上表面。上述撞击吸收部件22,其宽度尺寸设定成与底部板5大致相同的值,由此可设置在上述底部板5的车宽方向的大致整个区域内,同时上述撞击吸收部件22的厚度设定成与上述凹陷部21的凹陷量大致相同,由此上述撞击吸收部件22的上面部,与凹陷部21所连接的底部板5的上面部(上述前侧板15的后部),大致位于相同的高度。
上述底部板5的上表面,设置有填充材料及背衬材料等构成的底部板用垫23。上述底部板用垫23,具有可连续覆盖上述凹陷部21内所设置的撞击吸收部件22的上面部,以及与该撞击吸收部件22的上面部相连续的底部板5的上面部(上述前侧板15的后部及上述后侧板17)的尺寸。上述底部板5及底部板用垫23的侧部形成有防止底部板5与下述后导热管29产生干涉的切口5a。
上侧底部板5的后侧板17的宽度尺寸,设定成可覆盖上述纵梁1与地板隧道2之间对应于车身地板3的地板底部9的部位的大致整个区域。另外,上述底部板5的设置部位的后方,设置有包括驾驶席等在内的上述座椅4,该座椅4的前端部下方设置有连接地板隧道2与上述纵梁1的横梁24。并且,上述横梁24的前方,设置有左右一对的导轨25,上述后侧板17的后部滑动自如地支撑在该对导轨25上。
如图5及图6所示,上述导轨25,剖面呈“コ”状,通过支架26安装在车身地板3上,并可保持滑块28,该滑块28与上述后侧板17的后部下表面所突设的卡扣27卡脱可能地予以卡止。另外,对应于下述底部板5的升降位移,上述滑块28沿着导轨25进行滑动位移,由此后侧板17的后部在通过导轨25予以支撑的状态下进行前后移动。
另外,如图2及图7所示,上述车身地板3,设置有从地板隧道2的侧部,穿过上述后侧板17的下方,向车身后方延伸的后导热管29。上述后导热管29,将设置在仪表板背部的加热单元(图示略)所导出的暖气设备用空气,从底部板2的上面部,经侧面部,引导至上述后侧板17的下方,然后再引导至车身的后方。并且,上述车身地板3,形成有穿过横梁24的下方并向车身后方延伸的凹槽部30,该凹槽部30与上述后导热管29形成暖气设备用空气的引导通道。
如图5、图7及图11所示,升降驱动上述底部板5的升降驱动机构6,包括,前端部支撑在前侧板15的后端部下方的左右一对驱动联杆31,前后两端部通过轴承部件32a、32b转动自如地支撑在车身地板3的上表面的左右一对螺杆32,与上述螺杆32螺合并可沿着车身地板3的上表面滑动自由地予以支撑的滑块34,上述驱动联杆31的基端部轴支撑在上述滑块34的侧面。
上述升降驱动机构6的螺杆32,其后端部与下述驱动力传递机构10(图11)的动力输出索33相连,并在动力输出索33的转动驱动下,对应于上述动力输出索33的转动力围绕轴进行转动。另外,上述螺杆32被正转驱动,使上述滑块34沿着螺杆32向车身前方移动,由此将驱动联杆31的后端部推向前方,同时对应于此,驱动联杆31的前端部被推向上方。其结果,上述驱动联杆31从倒伏状态转换到立起状态,上述前侧板15的后部通过驱动联杆31被推向上方,由此前侧板15以上述铰链部件14为支点,从图1所示的下降位置转动位移至图5所示的上升位置。
另一方面,上述底部板5的后侧板17,其前部通过铰链部件16与前侧板15的后端部连接,由此后侧板17的前部,对应于该前侧板15的上升动作而被推向上方,同时后侧板17的后端部通过上述导轨25支撑在车身地板3上并可向车身前方移动。由此,上述前侧板15与后侧板17之间的连接部予以上升,底部板5转换成以上述连接部为起点,从侧视方向看呈凸折状态。
另外,上述升降驱动机构6的螺杆32若逆转驱动,则滑块34沿着螺杆32向车身后方移动,由此上述驱动联杆31从立起状态转换到倒伏状态,前侧板15的后部从图5所示的上升位置摇动位移至图1所示的下降位置,同时后侧板17位移至对应于车身地板3的下降位置。
上述座椅4,是分别独立设置在车室前部的驾驶席侧及副驾驶席侧的分离式座椅(separate seat),如图1所示,其包括,构成乘员就座面的座垫35,从该座椅垫35的后端部向上方立起的靠背36,安装于该靠背36的上端部的头枕37。通过设置在车身地板3上的座椅位置调节机构38,可调节座垫35的前后位置和上下位置,以及相对于车身地板3的设置角度。
如图8及图9所示,上述座椅位置调节机构38,包括,以向前上方倾斜的倾斜状态设置在车身地板3上的左右一对导轨39,使座垫35沿着上述导轨39在车身的前后方向上进行滑动位移的滑动驱动装置40,与座垫35的前后移动相联动,使座垫35的后端部进行升降位移的倾斜装置(tilt device)41。
上述座垫35,包括从下方覆盖其主体部(缓冲材料)的座垫架(cushion frame)42,该座垫架42的下方设置有上述导轨39,该导轨39是剖面呈“コ”状的上面开口部件。该导轨39内设置有滑动自如且上表面突设有突片45的滑块44,该突片45的上端部通过连接销46轴支撑在座垫架42的下方。另外,上述滑块44上形成有与滑动驱动装置40的螺杆47螺合的孔。
上述滑动驱动装置40的螺杆47,设置在导轨39内,前后两端部通过轴承部件转动自如地予以支撑,同时后端部通过动力传递索(图示略)连接在驱动马达(驱动源)上。并且,驱动力通过动力传递索,从上述驱动马达传递至螺杆47,使螺杆47受到转动驱动,由此上述滑块44可沿着导轨39进行移动。另外,下述驱动力传递机构10(图11)的动力输入索48,通过联结器(coupling)49与上述螺杆47的前端部连接。
上述座椅位置调节机构38的倾斜装置41,包括,突设在座垫架42的后部下方的支撑架50,固定在导轨25的侧面且沿竖直方向予以立设的导向板51,突设在上述支撑架50上的导销(guide pin)52,上述导向板51形成有具有向前上方倾斜的倾斜部的导向槽53,上述导销52沿着上述导向槽53滑动自由地予以支撑。而且,上述滑块44通过上述滑动驱动装置40的螺杆47可进行移动,由此座垫35的前部沿着导轨25进行前后移动,对应于此上述导销52沿着上述导向板51的导向槽53进行滑动,从而对座垫35的后部进行升降驱动。
上述座垫35通过上述滑动驱动装置40进行滑动位移,从图1及图8所示的后方位置滑动位移至图10所示的前方位置,此时座垫35的前部沿着导轨39滑动位移而徐徐上升,同时上述导销52沿着导向板51的导向槽53向车身前方滑动,由此使座垫35的后端部被推向上方,从而座垫35产生了摇动位移。其结果,对应于座垫35移向前方,其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逐渐变小,由此座垫35接近水平设置状态,并且对应于此靠背36从后倾状态转换到接近直立的状态。
身高较低的乘员A就座于上述座椅4时,通过操作图外的操作开关,启动上述滑动驱动装置40的驱动马达,使座椅4向车身前方滑动位移,则如图10所示,座垫35的前部沿导轨25上升,同时座垫35的后部被推向上方,因此表示乘员相对于座垫35的就座中心的胯点(hip point)对应于上述乘员A的身高而向前上方移动,由此该乘员A的视线与基准线L趋于一致。另外,随着上述座椅4移向前方,座垫35的后端部被推向上方,由此进入设置角度接近水平的状态,从而身矮腿短的身高较低者A,在膝盖弯成较大角度并按规定角度垂下其膝盖以下部位的状态就座于座椅时,可防止出现乘员脚尖离开地板的情况。
另一方面,身高较高的乘员B就座于上述座椅4时,通过上述滑动驱动装置40使座椅4滑动位移至车身后侧,则如图1所示,座垫35的前部沿着导轨25下降,同时座垫35的后方部被压向下方,因此表示乘员相对于座垫35的就座中心的胯点对应于乘员B的身高而移向后下方,从而该乘员B的视线与基准线L趋于一致。另外,随着上述座椅4移向后方,座垫35进入向前上方倾斜的倾斜状态,由此身高腿长的身高较高者B可缩小膝盖弯曲角度,进入向前方伸出其膝盖下方部位的状态,因此可得到稳定的就座姿势。
上述座椅位置调整机构38的滑动驱动装置40与上述底部板5的升降驱动机构6,通过图11所示的驱动力传递机构10予以连接。上述驱动力传递机构10,将上述滑动驱动装置40的驱动力传递至上述升降驱动机构6,通过上述驱动力传递机构10的驱动力传递,上述底部板5通过升降驱动机构6的升降驱动,可与通过滑动驱动装置40在前后方向上予以驱动的座椅4相联动。
上述驱动力传递机构10,包括,与上述滑动驱动装置40的螺杆47连接的动力输入索48;与上述升降驱动机构6的螺杆32连接的动力输出索33,将上述动力输入索48与动力输出索33联动可能地加以连接的齿轮箱60。
上述动力输入索48,通过可传递转动力的索材围绕轴转动可能地保持在具有可挠性的筒状体内部而予以形成,将来自上述座椅位置调节机构38的滑动驱动装置40的转动力传递至上述齿轮箱60。另外,上述动力输出索33,具有与上述动力输入索48相同的结构,将来自上述动力输入索48并通过齿轮箱60予以输入的转动力传递至上述升降驱动机构6的螺杆32。
如图11及图12所示,上述齿轮箱60,包括,使上述动力输入索48的转速减速的减速齿轮箱61,将减速后的驱动力传递至上述动力输出索33的动力传递齿轮箱64。上述减速齿轮箱61与动力传递齿轮箱64拆装可能地连成一体,驱动力传递机构10在该部位可一分为二。即,驱动力传递机构10,包括,上述减速齿轮箱61及动力输入索48所构成的动力输入部74,以及上述动力传递齿轮箱64及动力输出索33所构成的动力输出部75。
如图12所示,上述减速齿轮箱61的箱体161内,设置有与动力输入索48的前端部相连接并与之一体转动的蜗轮传动装置62,由该蜗轮传动装置62转动驱动的蜗轮63。上述蜗轮63形成有卡合孔,位于蜗轮63的下方的动力传递齿轮箱64上所突设的花键轴65可插入该卡合孔并予以卡合。而且,上述动力输入索48的转动力经蜗轮传动装置62传递至蜗轮63,由此该蜗轮63予以转动驱动,同时上述转动力通过上述花键轴65传递至上述动力传递齿轮箱64。
上述动力传递齿轮箱64的箱体164内设置有与花键轴65一体转动的第一锥齿轮66,以及通过第一锥齿轮66予以转动驱动的第二锥齿轮67。与上述升降驱动机构6的螺杆32相连接的动力输出索33,固定在上述第二锥齿轮67上并可一体转动,由此将上述第二锥齿轮67的转动力传递至上述动力输出索33及螺杆32。另外,通过上述蜗轮传动装置62及蜗轮63所构成的减速齿轮机构将转动驱动力从上述动力输入索48传递至动力输出索33时,其转速大约减速到原来的1/10。
上述动力传递齿轮箱64,设置在位于座椅4的前方的上述横梁24的前端部附近,并通过安装螺栓固定在车身地板3上,同时在减速齿轮箱61重叠在其上方的状态下通过连接螺栓连接成一体。另外,上述固定动力传递齿轮箱64与减速齿轮箱61通过螺栓进行固定时,可将上述动力传递齿轮箱64的花键轴65插入上述减速齿轮箱61内的蜗轮63所设置的卡合孔中,由此连成一体。
通过驱动马达转动驱动上述滑动驱动装置40的螺杆47时,上述滑块44进行移动,由此使座垫35沿着导轨25进行前后移动,同时通过上述动力输入索48及齿轮箱60,将上述驱动力传递至动力输出索33。并且,上述动力输出索33转动驱动升降驱动机构6的螺杆32时,上述滑块34可沿着车身前后方向进行移动,由此上述驱动联杆31从倒伏状态转换成立起状态,或从立起状态转换成倒伏状态,从而对上述前侧板15的后部进行升降驱动。
例如,当身高较低者A就座于座椅4时,若座椅4向车身前方移动,则上述驱动联杆31与之联动,从倒伏状态转换成立起状态,由此底部板5的前侧板15的后部位移至图5及图10所示的上升位置。相反,身高较高者B就座于座椅4时,若座椅4向车身后方移动,则上述驱动联杆31与之联动,从立起状态转换成倒伏状态,由此底部板5的前侧板15的后部位移至图1所示的下降位置。因此,供乘员搁放脚跟部的上述底部板5的设置高度,可调节至与乘员A、B的腿长相适应的位置。
以下参照图13及图14,对上述可动地板装置的组装步骤加以说明。
首先,将升降驱动机构6和与之相连的驱动力传递机构10的动力输出部75安装在上述底部板上,由此形成底部板装配件72。同样,将座椅位置调整机构38和与之相连的驱动力传递机构10的动力输入部74安装在座椅4上,由此形成座椅装配件70。上述底部板装配件72及座椅装配件70的合成作业,可预先在其他地方进行。
接着,如图13所示,先将上述两个装配件70、72中的底部板装配件72,从车身的车窗开口部等搬入车室内,将其安装至车身上。具体而言,是将升降驱动机构6的轴承部件32a,32b、动力输出部75的动力传递齿轮64、已安装在底部板5的前侧板15的前端部上的铰链部件14固定至车身地板上。但在此阶段,不执行后侧板17的后端部下面部所突设的卡扣27与固定在车身地板3上的导轨25内的滑块28的嵌合,从而使后侧板17继续保持向车辆前方翘起的状态。
接着,如图14所示,将上述座椅装配件70搬入车室内,将其安装在车身上。具体而言,是将已安装在座椅4的座垫架42的下面部的导轨39的前端部,通过支架固定在车身的横梁24上,同时将上述导轨39的后端部固定在后部横梁68(图8)上。
然后,如图14中的箭头a所示,将与上述地板装配件70同时搬入车室内的驱动力传递机构10的动力输入部74,与固定在车身地板上的上述动力输出部75进行连接。具体而言,是先将动力输入部74的减速齿轮箱61重叠在动力输出部75的动力传递齿轮箱64上,然后利用连接螺栓对上述两个齿轮箱61,64进行连接固定。这时,将动力传递齿轮箱64的花键轴65插入减速齿轮箱61内的蜗轮63上所设置的卡合孔中,可使上述两个齿轮箱61,64内的齿轮机构联动可能地予以连接。最后,如图14中的箭头b所示,将底部板5的后侧板17倒向车辆后方,使上述后侧板17的下面部所突设的卡扣27嵌入已固定在车身地板3上的导轨25内的滑块28中,由此本实施例的可动地板装置的组装即告完成。
上述汽车的可动地板装置,包括设置在就座于座椅4的乘员的脚部位置,用于覆盖车身地板3的上表面的底部板5,用于升降驱动该底部板5的升降驱动机构6,上述车身地板3,设置有向后下方倾斜的搁脚板部8,以及与搁脚板部8的后端部连接并向车身后方延伸的地板底部9,上述底部板5,包括对应于车身地板3的搁脚板部8的搁脚板对应部18,对应于上述地板底部9的地板底部对应部19,该搁脚板对应部18与地板底部对应部19从侧视方向看构成倒“ヘ”状。因此,使用该汽车可动地板装置可适当地驱动升降设置在就座于座椅4的乘员的脚部位置的上述底部板5。
即,由于上述底部板5的搁脚板对应部18及地板底部对应部19从侧视方向看构成倒“ヘ”状,所以底部板5,可对应于位于就座于座椅4的乘员脚部位置的车身地板3,即包括向后下方倾斜的上述搁脚板部8以及与该搁脚板部8的后端部相连续并向车身后方延伸的地板底部9的车身地板3的形状而予以形成,因此在对应于乘员的体格而相应地降下上述底部板5时,可使上述搁脚板对应部18及地板底部对应部19沿着车身地板3的搁脚板部8及地板底部9移动,因此即使上述底部板5在车身前后方向上的设置范围设定得较大,也可防止底部板5与车身地板3之间形成缝隙,所以可充分确保搁放在上述底部板5上的脚部的移动范围,并可对应于乘员的体格等通过上述升降驱动机构6使底部板5进行升降位移,同时可防止上述底部板5与车身地板3之间形成缝隙,因此无需将车身地板3设置在非常下方的位置即可充分确保底部板5的下降量。
另外,上述第一实施例中,身高较低者A以膝盖弯成较大的角度且膝盖以下部位以对顶角度垂的状态就座于座椅4时,可在搁脚板对应部18的前端部轴支撑在车身地板3的搁脚板部8的状态下,如图5及图10所示,通过上述升降驱动机构6使地板底部对应部19向前下方倾斜,由此当身高较低者A向前方踩压上述刹车踏板12时,其脚跟部可沿着上述地板底部对应部19很顺利地向车身前方移动。
特别是如上述第一实施例所示,上述底部板5,包括前端部支撑在车身地板3上的前侧板15,以及通过铰链部件16构成的连接部件折曲可能地与上述前侧板15的后端部连接的后侧板17,同时该后侧板17的后端部可沿着车身地板3的地板底部9进行前后移动,此时通过升降驱动机构6升降驱动上述底部板5的,可抬高前侧板15与后侧板17的连接部,使底部板5从侧视方向看呈凸折状态,由此可对应于乘员的体格容易且适当地改变上述底部板5的设置高度等。
即,通过将上述底部板5,分割成前端部支撑在车身地板3上的前侧板15,以及通过铰链部件16所构成的连接部件折曲可能地与上述前侧板15的后端部连接的后侧板17,并上述两块板15、17的连接部进行升降位移,可调节上述底部板5的设置高度,因此与采用大面积的一整块底部板,以其一端的端部作为支点,并升降驱动其他端部,从而使底部板5整体位移,以调节其设置高度的结构相比,不会出现底部板的前端部或后端部发生大幅度摇动位移而使其与车身地板3之间的间隔大幅度变化,因此可适当地调节上述底部板5的设置高度。而且,与升降驱动整张底部板以调节其设置高度的结构相比,通过较小的驱动力即可容易地升降驱动上述底部板5。并且,前侧板15与后侧板17的连接部通过上述升降驱动机构6进行升降时所产生的底部板5的前后方向尺寸的变化,可通过延伸至座椅4的前下方,即延伸至乘员的膝下部的上述后侧板17的后部予以吸收,因此可防止因底部板5的前后方向尺寸的变化而导致乘员脚部产生不适感。
另外,上述第一实施例中,设置有前端部与地板底部对应部19的后部连接的驱动联杆31,同时设置有通过使上述驱动联杆31的基端部沿着车身地板3前后移动,由此使驱动联杆31上下起伏,从而升降驱动上述底部板5的联杆驱动机构(包括螺杆32及滑块34等的机构),由此构成上述升降驱动机构6,因此可通过驱动联杆31支撑前端部支撑在车身地板3的搁脚板部8上的前侧板15的后部并以较小的驱动力进行升降驱动。同时可通过上述驱动联杆31克服搁放在上述地板底部对应部19上的乘员脚跟部向底部板5施加的搁置负荷,并对上述底部板5适当地进行升降驱动。
并且,如上述第一实施例所示,上述驱动联杆31及联杆驱动机构设置为左右一对,上述左右的联杆驱动机构,经驱动力传递机构10,分别输入来自单一驱动源(座椅位置调节机构38的驱动马达)的驱动力,由此可通过上述两个驱动联杆31支撑底部板5的左右两侧边部,可使底部板5获得稳定的支撑状态,并可通过简单的结构容易地升降驱动上述底部板5。
另外,如上述第一实施例所示,通过在座椅位置调整机构38与升降驱动机构6之间设置驱动力传递机构10,可与通过上述座椅位置调整机构38的滑动驱动装置40而在前后方向上予以驱动的座椅4相联动,在通过升降驱动机构6升降驱动上述底部板5时,通过单一的驱动源同时驱动座椅位置调整机构38与升降驱动机构6,因此可通过简单的结构容易地调节上述座椅4的前后位置与底部板5的设置高度。
另外,如上述第一实施例所示,由围绕轴进行转动而传递驱动力的动力输入索48及动力输出索33,以及将上述两较索48、33联动可能地加以连接的齿轮箱60构成了上述驱动力传递机构10,由此可通过简单的结构将上述座椅位置调整机构38的驱动力稳定地传递至上述升降驱动机构6。
即,上述动力输入索48,可由对应于座垫35的前后移动而沿着轴向滑动的拉伸索构成,同时上述齿轮箱60可由卷绕有上述拉伸索的滚轮(滑轮),以及将该滚轮的转动力传递至上述动力输出索33的齿轮机构等构成,但此时需要设置2根索作为上述动力输入索,即上述座垫35向前方移动时被拉紧的索以及向后方移动时被拉紧的索,因此结构趋于复杂。与此相反,上述第一实施例中,可更简单地构成上述驱动力传递机构10。
另外,如上述第一实施例所述,通过减速齿轮箱61使上述动力输入索48的转速予以减速后,可通过动力传递齿轮箱64将减速后的驱动力传递至动力输出索33,此时可分别以所需的适当冲程,驱动对应于乘员的体格例如需要前后移动100mm左右的座椅4、以及上下移动量小于上述座椅4的底部板5(具体而言,是为了升降上述底部板5而在前后方向上驱动10mm左右的滑块34)。另外,随着上述动力输入索48的转速减速,驱动力予以增大,并被传递至动力输出索33,因此即使在出现一定程度的驱动力传递损失也不必采用大容量的驱动源。因此,可通过小容量的驱动源切实地驱动上述座椅位置调整机构38与升降驱动机构6。
另外,如上述第一实施例所示,上述驱动力传递机构10的齿轮箱60固定于支撑座椅4的前端部的横梁24附近的车身地板3上,此时上述齿轮箱60可设置在座椅4下方的死角区域,因此不会产生干扰。并且,齿轮箱60也可固定在横梁24的前面部等,依次取代上述齿轮箱60固定于横梁24附近的车身地板3上的结构。
另外,如上述第一实施例所示,上述驱动力传递机构10的齿轮箱60,包括2个可连接成一体的齿轮箱,即减速齿轮箱61与动力传递齿轮箱64,依次上述驱动力传递机构10可分为两部分,即包括减速齿轮箱61及动力输入索48的动力输入部74与包括动力传递齿轮箱64及动力输出索33的动力输出部75,因此,可提高可动地板装置的组装性能。即,驱动力传递机构10,采用上述分为2部分的结构时,如上述实施例中提出的组装方法所示,可事先在其他的开阔处完成将上述动力输出部75与升降驱动机构6安装在底部板5上形成底部板装配件72的作业和将上述动力输入部74与座椅位置调整机构38安装在座椅4上形成座椅装配件70的作业,然后将上述分别形成的座椅装配件70与底部板装配件72容易地从车身的车门开口部等搬入车室内并分别安装在车身上,因此可很容易地完成可动地板装置的组装。
并且,上述第一实施例中,驱动力传递机构10的齿轮箱60,包括,具有蜗轮传动装置62及蜗轮63所构成的减速齿轮机构的减速齿轮箱61,具有第一及第二锥齿轮66、67所构成的驱动力传递机构的动力传递齿轮箱64,但上述齿轮箱60的结构并不限于此例。具体而言,减速齿轮箱61只要能使动力输入索48的转速减速即可,例如可通过组合使用齿数不同的多个齿轮等构成上述减速齿轮箱61。但是,如上述第一实施例所示,采用蜗轮传动装置62及蜗轮63,可使减速齿轮箱61的结构更紧凑。另外,动力传递齿轮箱64也不限于上述结构,可适用各种齿轮机构等。
另外,上述第一实施例中,升降驱动机构6设置在底部板5的下方,同时该底部板5的上表面设置有撞击吸收部件22,因此通过设置于底部板5下方的上述升降机构6可适当地调节供乘员搁放脚部的底部板5的设置高度,将乘员的就座姿势保持在适当的状态,同时还可通过设于上述底部板5上表面的撞击吸收部件22,在车辆发生碰撞时有效保护乘员的下肢部。
即,可在对应于乘员体格等调节设置高度的上述底部板5的上表面,设置聚氨酯泡沫材料(urethane foam)或合成橡胶等弹性体构成的撞击吸收部件22,因此在就座于座椅4上的乘员将脚跟部等搁放在上述撞击吸收部件22上的状态下,若车辆发生碰撞事故,可通过上述撞击吸收部件22吸收从上述底部板5施加到乘员的脚跟部等的撞击负荷,从而有效保护乘员下肢部。
另外,上述第一实施例中,上述撞击吸收部件22,相对于底部板5的搁脚板对应部18和地板底部对应部19予以设置,因此在乘员将脚跟部等搁放在上述撞击吸收部件22上的状态下,若车辆发生碰撞事故时,可通过上述撞击吸收部件22有效吸收施加于乘员脚跟部等的撞击负荷,以有效保护乘员的下肢部。
此外,如上述第一实施例所示,底部板5的车宽方向的大致整个区域内设置有撞击吸收部件22,此时可充分确保吸收上述撞击负荷的撞击吸收部件22的设置宽度,以有效地保护乘员的下肢部。
另外,上述第一实施例中,上述底部板5的前部,即前侧板15上形成有向下方凹陷的凹陷部21,上述撞击吸收部件22可位于该凹陷部21内,因此当仅在底部板5的前部设置具有规定厚度的撞击吸收部件22时,可防止底部板5的上端面上形成较大的台阶,由此该上端面可形成平坦面。而且,当车辆发生碰撞而受到将撞击吸收部件22压向后方的负荷时,可通过使撞击吸收部件22的后端与上述凹陷部21的后端部所形成的台阶部抵接,可防止上述撞击吸收部件22向后移动,以稳定其安装状态。
特别是如上述第一实施例所示,设置于凹陷部21内的撞击吸收部件22的上面部,与凹陷部21相连续的底部板5的上面部(上述前侧板15的后部),大致设置在同一高度,此时可充分确保装置吸收部件22的厚度,并抑制搁放在底部板5上的脚部在移动时出现不适感,同时还可有效地提高操作加速踏板11等的操作性能。
另外,上述第一实施例中,设置有连续覆盖凹陷部21内所设置的撞击吸收部件22的上面部,以及与凹陷部21相连续的底部板5的上面部(前侧板15的后部及后侧板17)的底部板用垫23,因此可有效地使底部板5的上端面保持平坦,并有效地抑制搁放在底部板用垫23的上表面的脚部在移动时出现不适感。
另外,如上述第一实施例所示,在座椅4的前部下方设置有沿车宽方向延伸的横梁24的车辆中,若上述后侧板17的后端部延伸至靠近上述横梁24的位置,此时对应于上述前侧板15与后侧板17的连接部的升降而前后移动的上述后侧板17的后部,可隐藏在位于座垫35的前部下方与上述横梁24的前壁面之间的部位。因此,可有效地防止上述后侧板17的后部在醒目处前后移动而给乘员带来不适感。
此外,上述第一实施例中,在底部板5分为前侧板15与后侧板17,且前侧板15的前端部支撑在车身地板3的搁脚板部8上,同时后侧板17的后部支撑在车身地板3的地板底部9上,并可沿着地板底部9在车身前后方向上滑动的车辆中,通过上述底部板5的后侧板17可覆盖位于车身宽度方向中央部位所设置的地板隧道2与车身左右两侧边部所设置的纵梁1之间的大致整个区域,因此可防止升降驱动上述底部板5时的驱动力变大,并可充分确保供乘员搁放脚部的搁脚面。
另外,如上述第一实施例所示,在设置有可通过驾驶员进行操作且至少包括加速踏板11及刹车踏板12的操作踏板,以及与该操作踏板并列设置的脚蹬13的车辆中,上述底部板5的前部(搁脚板对应部18)可延伸至操作踏板的下方,同时上述底部板5的侧部设置有防止底板部5与上述脚蹬13产生干涉的干涉防止部20,此时可防止底部板5的侧部与脚蹬13产生干涉,并可充分确保底部板5的设置区域。
另外,上述第一实施例中,设置有从地板隧道2的侧部,穿过底部板5的下方,延伸至车身后方的后导热管29,同时上述底部板5的侧部形成有防止底部板5与后导热管29产生干涉的切口5a,因此可防止底部板5的侧部与后导热管29产生干涉,并可充分确保上述底部板5的宽度尺寸,同时可适当地设置后导热管29。
(第二实施例)如上述第一实施例所述,车身地板3的上表面设置有车身地板用垫,并且车身地板用垫的上方设置有可升降的底部板5,因此,上述车身地板用垫必须设置成不妨碍上述底部板5的升降动作。根据图15及图16,从上述底部板与车身地板用垫的关系出发,对本第二实施例,即可动地板装置的较为理想的实施方式加以说明。并且,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同的要素赋予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另外,图16中省略了上述图7中的后导热管29与凹槽部30。
如图15及图16所示,车身地板用垫60,经具有隔音及隔热功能等的绝缘板62(melsheet),设置在车身地板3的上表面。上述车身地板用垫60,包括,由填充材料及背衬材料等构成的表层垫材料,以及根据需要贴在表层垫材料背面的辅助材料(例如毛毡、橡胶材料)等。另一方面,设置在上述车身地板用垫60的下侧的上述绝缘板62,通过在毛毡、玻璃绒、聚氨酯泡沫体等多孔材料上重叠无纺布等表皮材料而予以构成。并且,上述车身地板用垫60及绝缘板62,其对应于铰链部件14与导轨25等的设置部位的部位适当地予以切割而形成切口,由此上述铰链部件14与导轨25等部件,不必经过上述车身地板用垫60等,即可直接固定在车身地板3上。
上述车身地板用垫60,大致覆盖整个车身地板3,其中包括车身地板3的上表面中位于上述底部板5下方的区域。另外,如图16所示,上述车身地板用垫60,还覆盖纵梁1及地板隧道2。而且,上述纵梁1及地板隧道2,通过其侧壁面部,形成靠近上述底部板5的车宽方向两端部且大致沿着竖直方向延伸的竖直面部1a、2a,上述车身地板用垫60沿着上述竖直部1a、2a铺设。
另一方面,如上述第一实施例所述,上述底部板5的上表面,设置有填充材料及背衬材料等构成的底部板用垫23。如附图所示,上述底部板用垫23,独立于覆盖在车身地板3的上表面的上述车身地板用垫60。另外,底部板用垫23直接覆盖在底部板5的上表面,与上述车身地板用垫60不同的是底部板用垫23与底部板5之间未设置上述绝缘板。
在上述第二实施例的结构中,底部板5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同,通过升降驱动机构6进行升降驱动,由此从正视方向看可沿着竖直方向上下移动。这时,包括如图16所示的纵梁1及地板隧道2的侧壁面部的竖直面部1a、2a,靠近上述底部板5的车宽方向两端部,因此沿着上述竖直面部1a、2a铺设的车身地板用垫60,与上述底部板5的车宽方向两端部之间,不管上述底部板5的上下位置如何都会形成大致一定的间隙。
根据上述第二实施例的结构,采用独立于覆盖车身地板3的上表面的车身地板用垫60的底部板用垫23,覆盖升降可能地设置在车身地板3上的底部板5的上表面,因此,不会因为车身地板用垫60的存在而妨碍底部板5的升降动作,独立地覆盖底部板5的上述底部板用垫23可使上述底部板5的升降动作容易进行。由此,通过在车身地板3与底部板5上铺设垫(车身地板用垫60及底部板用垫23),可很好地提高地板部的外观,同时可提高底部板5的升降动作的圆滑性。
另外,如上述第二实施例所示,车身地板用垫60,覆盖车身地板3的上表面中位于底部板5的下方的区域,并连续覆盖该区域与其他区域,由此可防止上述车身地板用垫在上述底部板5的下方位置形成较大的开口,从而可有效防止发生砂砾等异物通过上述开口部进入上述车身地板用垫60与车身地板3之间的部位。
另外,如上述第二实施例所述,仅在车身地板用垫60的下面设置绝缘板62,从俯视方向看与上述车身地板用垫60重合的底部板用垫23的下面未设置绝缘板62,由此可充分确保地板部的隔音性能等,同时可防止因设置二层上述绝缘板62而导致底部板用垫23的上表面(乘员脚部的搁放面)的高度过高,因此能将车室内的乘坐性能以及乘坐感觉保持在良好的状态。
另外,如上述第二实施例所示,底部板5从正视方向看大致沿着竖直方向予以升降驱动,同时车身地板用垫60,沿着靠近上述底部板5的车宽方向两端部且大致在竖直方向上延伸设置的竖直面部1a、2a予以铺设,所以在升降上述底部板5的同时,可使上述车身地板用垫60与上述底部板5的两端部之间的间隙维持在较小值,因此可有效地防止垃圾等异物进入上述间隙,并可维持地板部的良好外观。
另外,如上述第二实施例所示,车身的纵梁1及地板隧道2的侧壁大致沿着竖直方向延伸,并通过上述纵梁1及地板隧道2的侧壁面部形成上述竖直面部1a、2a,此时可在升降上述底部板5的同时,使大致覆盖上述纵梁1与地板隧道2之间的整个宽度方向的底部板5的两端部与沿着上述纵梁1及地板隧道2的侧壁面部(竖直面部1a、2a)铺设的车身地板用垫60之间的间隙维持在较小值。即,与以往的车辆一样,若形成下宽上窄状的地板隧道2,则上述地板隧道2的侧壁面部与底部板5之间的间隙会随着底部板5的上升而逐渐增大,由此垃圾等异物进入上述予以增大的间隙的危险性也会增大,并且地板部的外观也受到损害。另外,此时也可采取其他方法解决上述问题,例如随着底部板5的上升使其侧边部向侧方突出,以此扩大底部板5的宽度尺寸。但是,用于扩大底部板5的宽度尺寸的机构比较复杂,由此会使成本上升。与此相反,若采用上述第二实施例,可通过简单且合理的结构,使底部板5的两端部的间隙维持在较小值,从而可防止异物进入该间隙,并可提高外观性。
并且,上述第二实施例中,仅在车身地板用垫60的下面设置绝缘板62,地板用垫23的下面未设置有上述绝缘板62,但只要能确保室内空间等方面不存在较大的问题,可在车身地板用垫60的下面与底部板用垫23的下面均设置上述绝缘板62。另外,也可与上述实施例相反,省略设置在车身地板用垫60的下面的绝缘板62,而在底部板用垫23的下面设置绝缘板62。
权利要求
1.一种汽车的可动地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板,设置在就座于座椅的乘员的脚部位置,用于覆盖车身地板的上表面;升降驱动机构,用于升降驱动上述底部板;上述车身地板,设置有向后下方倾斜的搁脚板部,以及与该搁脚板部的后端部连接并向车身后方延伸的地板底部,上述底部板,包括对应于车身地板的搁脚板部的搁脚板对应部,对应于上述地板底部的地板底部对应部,该搁脚板对应部与地板底部对应部从侧视方向看构成倒“ヘ”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的可动地板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底部板的搁脚板对应部的前端部,轴支撑在车身地板的搁脚板部上,上述升降驱动机构,抬高地板底部对应部的后部,使地板底部对应部向前下方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的可动地板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底部板,包括具有搁脚板对应部及地板底部对应部的前侧板,以及通过连接部件折曲可能地与前侧板的后端部连接的后侧板,上述后侧板的后部,沿着车身地板的地板底部,在车身前后方向上滑动可能地予以支撑。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的可动地板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升降驱动机构,包括,前端部连接于上述地板底部对应部的后部的驱动联杆,以及通过使上述驱动联杆的基端部沿着车身地板前后移动,由此使驱动联杆上下起伏,从而升降驱动上述底部板的联杆驱动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的可动地板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驱动联杆及联杆驱动机构,设置为左右一对,上述各个联杆驱动机构,经驱动力传递机构,分别输入来自单一驱动源的驱动力。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的可动地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可在前后方向上驱动上述座椅的座垫的座椅位置调整机构;将上述座椅位置调整机构的驱动力传递至上述升降驱动机构的驱动力传递机构;上述底部板,与通过上述座椅位置调整机构在前后方向上进行驱动的座椅联动,并通过上述升降驱动机构予以升降驱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的可动地板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驱动力传递机构,包括,获取来自上述座椅位置调整机构所设置的驱动源的驱动力,并围绕轴进行转动的动力输入索;对应于上述动力输入索的转动而围绕轴进行转动,将驱动力传递至上述升降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索;将上述动力输入索和动力输出索联动可能地加以连接的齿轮箱。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的可动地板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驱动力传递机构的齿轮箱,包括,使上述动力输入索的转速减速的减速齿轮机构;将减速后的驱动力传递至上述动力输出索的动力传递齿轮机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的可动地板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驱动力传递机构的齿轮箱,固定于突设在车身地板的上表面并支撑上述座椅的前端部的横梁,或位于该横梁附近的车身地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的可动地板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升降驱动机构,设置在上述底部板的下方,上述底部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撞击吸收部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汽车的可动地板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底部板的大致整个车宽方向上设置有撞击吸收部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汽车的可动地板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底部板的前部形成有向下方凹陷的凹陷部,上述撞击吸收部件,位于该凹陷部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的可动地板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车身地板的搁脚板部的上方,设置有可通过驾驶员进行操作且至少包括加速踏板及刹车踏板的操作踏板,上述操作踏板的侧部,设置有脚蹬,上述底部板的前部延伸至上述操作踏板的下方,上述底部板的侧部,设置有防止底部板与脚蹬产生干涉的干涉防止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的可动地板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车身地板,设置有从地板隧道的侧部,穿过底部板的下方,延伸至车身后方的后导热管,上述底部板的侧部,形成有防止底部板与后导热管产生干涉的切口。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的可动地板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车身地板,铺设有覆盖其上表面的车身地板用垫,上述底部板,铺设有独立于上述车身地板用垫的底部板用垫。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汽车的可动地板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车身地板用垫,覆盖上述车身地板的上表面中位于上述底部板的下方的区域,并连续覆盖上述区域和其他区域。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汽车的可动地板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底部板,从正视方向看大致沿竖直方向予以升降驱动,上述车身地板用垫,沿着靠近上述底部板的车宽方向两端部大致在竖直方向上延伸设置的竖直面部予以铺设。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汽车的可动地板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底部板,覆盖位于车身的车宽方向中央部位所设置的地板隧道与车身侧部所设置的纵梁之间的区域,上述竖直面部,通过上述地板隧道及纵梁的侧壁面部予以形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汽车可动地板装置,包括,设置在就座于座椅(4)的乘员的脚部位置,用于覆盖车身地板(3)的上表面的底部板(5);用于升降驱动底部板(5)的升降驱动机构(6);上述车身地板(3),设有向后下方倾斜的搁脚板部(8),以及与该搁脚板部(8)的后端部连接并向车身后方延伸的地板底部(9),上述底部板(5),包括对应于车身地板(3)的搁脚板部(8)的搁脚板对应部(18),对应于上述地板底部(9)的地板底部对应部(19),该底部板(5)的搁脚板对应部(18)与地板底部对应部(19)从侧视方向看构成倒“ヘ”状。采用本发明,可适当地升降驱动位于就座于座椅的乘员的脚部位置的底部板。
文档编号B60N3/00GK101011982SQ20071000636
公开日2007年8月8日 申请日期2007年2月1日 优先权日2006年2月2日
发明者大坪智范, 上村裕树, 森野敏峰, 松桥和裕, 饭田敬介, 岩山幸生, 吉村英治 申请人: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