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轮汽车离合制动踏臂回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33660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三轮汽车离合制动踏臂回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种三轮汽车离合制动踏臂回位装置。
技术背景目前,现有三轮汽车所使用的离合制动踏臂装置没有自动回位功能,结构 复杂,安装不便。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 便,成本低,安全可靠,离合制动操作后能自动回位的三轮汽车吊装式离合制 动踏臂回位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三轮汽车离合制动踏臂回位装置, 包括离合踏臂、制动踏臂,踏臂支架两端分别与底板、车架横梁固定连接,踏 臂支架的上部设置有前制动轴,前制动轴在踏臂支架两侧面的伸出长度相等,在踏臂支架左侧的前制动轴上依次装有左扭簧、离合踏臂、垫圈、销,左 扭簧的一端插入踏臂支架左侧相应的孔内,另一端装在离合踏臂的下侧,使离 合踏臂绕前制动轴的轴线受力,在踏臂支架右侧的前制动轴上依次装有右扭簧、制动踏臂、垫圈、销,右 扭簧的一端插入踏臂支架右侧相应的孔内,另一端装在制动踏臂的下侧,使制 动踏臂绕前制动轴1的轴线受力。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安全可靠、并使踏臂自动 回位的特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l.前制动轴,2.销,3.垫圈,4.左扭簧,5.右扭簧,6.踏臂支架,7.离合踏臂,8.底板,9.制动踏臂,10.车架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三轮汽车离合制动踏臂回位装置,包括离合踏臂7、制动踏臂 9,踏臂支架6两端分别与底板8、车架横梁10固定连接,踏臂支架6的上部设 置有前制动轴1,前制动轴1在踏臂支架6两侧面的伸出长度相等,在踏臂支架6左侧的前制动轴1上依次装有左扭簧4、离合踏臂7、垫圈3、 销2,左扭簧4的一端插入踏臂支架6左侧相应的孔内,另一端装在离合踏臂7 的下侧,使离合踏臂7绕前制动轴1的轴线受力,在踏臂支架6右侧的前制动轴1上依次装有右扭簧5、制动踏臂9、垫圈3、 销2,右扭簧4的 一端插入踏臂支架6右侧相应的孔内,另一端装在制动踏臂9 的下侧,使制动踏臂9绕前制动轴1的轴线受力。当踩下的离合踏臂7、制动踏臂9时,实现三轮汽车离合器分离与制动,松 开时左扭簧3、右扭簧5分别使离合踏臂7、制动踏臂9自动回位,实现三轮汽 车离合器结合与非制动。
权利要求1、一种三轮汽车离合制动踏臂回位装置,包括离合踏臂(7)、制动踏臂(9),其特征在于a.踏臂支架(6)两端分别与底板(8)、车架横梁(10)固定连接,踏臂支架(6)的上部设置有前制动轴(1),前制动轴(1)在踏臂支架(6)两侧面的伸出长度相等,b.在踏臂支架(6)左侧的前制动轴(1)上依次装有左扭簧(4)、离合踏臂(7)、垫圈(3)、销(2),左扭簧(4)的一端插入踏臂支架(6)左侧相应的孔内,另一端装在离合踏臂(7)的下侧,离合踏臂(7)绕前制动轴(1)的轴线受力,c.在踏臂支架(6)右侧的前制动轴(1)上依次装有右扭簧(5)、制动踏臂(9)、垫圈(3)、销(2),右扭簧(4)的一端插入踏臂支架(6)右侧相应的孔内,另一端装在制动踏臂(9)的下侧,制动踏臂(9)绕前制动轴(1)的轴线受力。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轮汽车离合制动踏臂回位装置,包括离合踏臂、制动踏臂,踏臂支架两端分别与底板、车架横梁固定连接,踏臂支架的上部设有前制动轴,前制动轴在踏臂支架两侧面伸出长度相等,在踏臂支架左侧的前制动轴上依次装有左扭簧、离合踏臂、垫圈、销,左扭簧的一端插入踏臂支架左侧相应的孔内,另一端装在离合踏臂的下侧,使离合踏臂绕前制动轴的轴线受力,在踏臂支架右侧的前制动轴上依次装有右扭簧、制动踏臂、垫圈、销,右扭簧的一端插入踏臂支架右侧相应的孔内,另一端装在制动踏臂的下侧,使制动踏臂绕前制动轴1的轴线受力,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安全可靠,并使踏臂自动回位的特点。
文档编号B60T7/04GK201023419SQ20072008955
公开日2008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07年2月26日 优先权日2007年2月26日
发明者涛 杨, 楚金甫, 肖军伟 申请人:河南奔马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