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前行倒车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34692阅读:7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动车前行倒车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车前行倒车控制装置,尤其是一种 由直流电机驱动的三轮车、小型电动四轮车的前行倒车电子控制 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动三轮车、小型四轮电动车领域大多采用电子调 速控制器,其倒车釆用较大功率的倒顺开关,这种结构由于电动 车的电流较大,经常造成开关触点烧毁,给驾驶员维修带来麻烦, 也增加了维修成本。而且,由于其结构特征,致使线路复杂,用 电线较长,增加整车成本、增加线损。由于线路较长,在大电量 情况下,易造成线路烧毁损坏,严重时还会造成线路着火。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程序控制与前行、倒车继 电器有机结合的前行倒车电子控制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动 车前行倒车控制装置,包括蓄电池、驱动电机、霍尔转把、前行 继电器刹车开关、前行倒车转换开关,蓄电池的正极与驱动电机 的励磁线圈D2端连接。它还设有倒车继电器、电子控制模块、 前行功率驱动控制器件、倒车功率驱动控制器件,所述的电子控 制模块通过导线与蓄电池的正、负极连接,电子控制模块还通过 导线分别与倒车继电器的电磁线圈的一端和前行继电器的电磁线圈的一端连接;倒车继电器的电磁线圈的另一端和前行继电器的电磁线圈的另一端通过刹车开关都与蓄电池的正极连接,电子控制模块又分别与前行功率驱动控制器件、倒车功率驱动控制器件连接,前行功率驱动控制器件的输入端与蓄电池的负极相连, 前行功率驱动控制器件的输出端与倒车继电器的一个触点端头连接,前行功率驱动控制器件的输出端还与驱动电机转子线圈的 A3端连接,倒车继电器的另一个触点端头与驱动电机的励磁线 圈的D1端连接,倒车功率驱动控制器件的输入端与蓄电池的负 极连接,倒车功率器件的输出端与前行继电器的一个触点端头连 接,倒车功率驱动控制器件的输出端还与驱动电机的转子线圈的 A4端连接,前行继电器的另一个触点端头与驱动电机的励磁线 圈的D1端连接;霍尔转把通过导线与电子控制模块连接;电子 控制模块通过导线还与前行倒车转换开关连接。上述电动车前行倒车控制装置,所述的电子控制模块包括信 号处理电路、P丽控制发生电路、前行倒车继电器电路、前行功 率驱动电路、倒车功率驱动电路、继电器驱动电路、前行倒车控 制电路、前行倒车转换开关电路电机工作状态检测电路、过流保 护电路,其中,信号处理电路与P歷控制发生器电路连接,继电 器驱动电路与前行倒车控制电路连接,继电器驱动电路与前行倒 车继电器电路连接,前行倒车控制电路分别与P丽控制发生器电 路、信号处理电路连接,信号处理电路分别与前行功率驱动电路、 倒车功率驱动电路连接,前行功率驱动电路、倒车功率驱动电路与前行倒车继电器电路连接,前行倒车继电器电路与驱动电机连 接,前行倒车控制电路与前行倒车转换开关电路连接,电机工作 状态检测电路与前行倒车控制电路连接,过流保护电路与P丽控制发生器电路连接;各部分电路结构为前行倒车继电器电路由二极管D2 、 D3 、 D5、 D6、电阻R47、 R48、 R49,其中,二极管D5、 D6并联,负极端接电源60V,正极 端分别与电阻R49、 R朋串联,电阻R招、R48的另一端与PWM控制 发生器电路中的电阻L连接,二极管D2的正极与继电器驱动电 路的三极管T3的集电极连接、二极管D3的正极与继电器驱动电 路的三极管L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47的一端与驱动电机的"端 连接,电阻R47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e的正极、驱动电机的A3端连 接,二极管D2 、 D3的负极连在一起与P丽控制发生器电路中的 电阻R29连接,二极管D2 、 Ds的负极经钥匙开关K4接电源60V 并与P丽控制发生器电路中的电阻R17连接。前行功率驱动电路由场效应管、电阻IU、 R5。、 R51、 R52、 R53、 R54、 R55、 二极管D8 、三极管T8、 T9、 Ti。组成,其中由场效应管 的源极与前行倒车继电器电路中的二极管的D5正极连接、二极管 D5的正极、驱动电机的A4端连接,场效应管的控制极经电阻Rs。
与三极管T。发射极连接,场效应管的漏极经电阻R46接地,三极 管Tu)集电极分别经电阻R^ R52、 R55与三极管L的基极、三极管 T8的发射极、三极管L的基极连接,三极管T8的集电极分别与三极管T9的基极、电阻R53的一端连接,电阻R53的另一端连接与三极管T9的发射极连接后与12V电源连接,二极管Ds的正极与三 极管T1Q的发射极连接、二极管D8的正负极与三极管T9的集电极 连接,的一端与三极管L的基极连接,另一端与信号处理电路中 的与门IC2A的3脚连接。倒车功率驱动电路由场效应管、电阻&6、 R57、 R58、 R59、 R6。、R39、 二极管D9、三极管Tn、 T12、 T,;组成,其电路结构与前行功 率驱动电路相同,不再描述。继电器驱动电路由二极管D7 、 D1Q、电阻R站、R4Q、 R61、 R62、Rs3、 Rs4、 R65、 Rs6、 R67、 尺68、 尺69、 尺70、 二极* Ti、 丁3、 Tl4、 Tl5、 Tl6、T17、 T18、 Tw组成,其中三极管Ti的集电极与继电器连接,三极 管L的发射极与三极管T3的发射极连接后接地,三极管1\的基 极经电阻R45与三极管TM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T3的集电极与二 极管D2的正极连接,三极管L的基极经电阻R61与三极管T15的发 射极连接,三极管L的集电极分别经电阻R68、 R69与三极管T19 的发射极、基极连接,三极管L的基极经电阻R67与三极管T14 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Tw的集电极与三极管L4的基极连接,三 极管T16的基极与三极管T19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4Q的一端与三极
管T16的基极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T16的发射极连接后接12V电 源,二极管Du)的正极与三极管L的集电极连接,二极管D^的负 极与三极管T14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T15的集电极分别经电阻R63、 R64与三极管L8的发射极、基极连接,三极管Ti5的基极经电阻R62 与三极管T15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T17的集电极与三极管T15的基 极连接,三极管Tn的基极与三极管1\8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胡 的一端与三极管T17的基极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T17的发射极连 接后接12V电源,二极管D7的正极与三极管Ti7的集电极连接, 二极管D1Q的负极与三极管T15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 的一端三极 管T19的基极连接,另一端与信号处理电路与门IC2C的8脚连接, 电阻R65的一端三极管Tj8的基极连接,另一端与信号处理电路与 门IC2D的11脚连接。前行倒车控制电路由电阻R33、 R34、 R35、 R36、 R37、 R38、 R71、 微处理器IC4、电容G" C25、 C26、非门IC3D、晶振Y1组成,其 中电阻R33、 R34、 R35、 R36、 R37、 R38、的一端与电源VCC连接,另 一端分别与微处理器IC4的17脚、16脚、15脚、14脚、13脚、 12脚连接,非门IC3D的8脚与P丽控制发生器电路中的电阻Ik 连接,非门IC3D的9脚与微处理器IC4的17脚连接,电容(:24、 C25的一端分别与微处理器IC4的4脚、5脚连接,电容C24、 C25 的另一端连在一起经电阻Rn、电容C26与电源VCC连接,微处理 器IC4的1脚连接在电阻R71、电容(:26之间,微处理器IC4的12
脚、13脚分别与信号处理电路中的非门IC3E的11脚、非门IC3F 的13脚连接,微处理器IC4的14脚与信号处理电路非门IC3A 的1脚、非门IC3B的3脚连接;晶振Yl连接在微处理器IC4的 5脚、6脚之间。电机工作状态检测电路,由电阻&9、 R"、 R42、 R43、电容(:22、 三极管L。、光电耦合器U4、整流桥组成,其中三极管T2。的集电 极与微处理器IC4的9脚连接,三极管T2。的集电极经电阻&9与 电源VCC连接,三极管T2。的基极接地,三极管T2。的发射极经电 阻R" 、 Rw与电源VCC连接,光电耦合器U4的1脚与整流桥的4 脚连接,光电耦合器U4的2脚经电阻&3与整流桥的2脚连接, 光电耦合器U4的3脚接地,光电耦合器U4的4脚接在电阻R41 、 Rc之间,电容C22的正极与整流桥的2脚连接,负极端与整流桥 的4脚连接,整流桥的1脚与驱动电机的A3端连接,整流桥的 3脚与驱动电机的A4端连接。前行倒车转换开关电路,由电容(:23、电阻&4、转换开关K3 组成,其中电容C23和转换开关K3并联, 一端接地,另一端与微 处理器IC4的2脚连接,电阻R44、的一端接电源VCC,另一端与 微处理器IC4的2脚连接。过流保护电路由电压比较器IC5、电阻&、 R4、电容Ce、 C7 组成,其中电压比较器IC5的2、 3、 4脚接地,电压比较器IC5 的5脚经电阻R4接地,电压比较器IC5的6脚经电容G接地, 电压比较器IC5的6脚与前行功率驱动电路中的场效应管的漏极 连接,电压比较器IC5的7脚与P丽控制发生器电路中的与微处 理器IC1的8脚连接,电压比较器IC5的8脚经电容C6接地, 电压比较器IC5的8脚接电源VCC,电阻R3的一端接电压比较器 IC5的5脚,另一端接电源VCC,并与P丽控制发生器电路的电 阻R" R6、 R7的一端连接。所述的倒车功率驱动控制器件与电子控制模块中前行功率 驱动电路中的电阻Rso连接,所述的前行功率驱动控制器件与电 子控制模块中倒车功率驱动电路中的电阻Rs6连接,所述的前行 继电器的电磁线圈的一端与电子控制模块中继电器驱动电路的 三极管L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的倒车继电器的电磁线圈的一端 与电子控制模块中继电器驱动电路的三极管T3的集电极连接; 所述的前行倒车转换开关的一端接地,另一端与前行倒车控制电 路中的微处理器IC4的2脚连接,所述的霍尔转把与P丽控制发生器电路中的电阻Ri5连接。上述上述电动车前行倒车控制装置所述的前行功率驱动控 制器件、倒车功率驱动控制器件为场效应管。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易操作采用前行、倒车转换开关, 一般情况下,开关 闭合在前行状态,打开钥匙开关,扭动霍尔转把,车即前行,需 倒车时,按动前行、倒车转换开关使其闭合在倒车位置,扭动霍 尔转把,车即倒车。2、 寿命长、成本低采用程序控制的各部分电路,用信号 线即可控制电机的运转,避免了线路及开关触点烧毁损坏的现 象,同时安装位置也可随意选择。不仅大大较少了维修,而且降 低了用线成本,增加了各部件的使用寿命。3、 增加了行驶安全各功能电路有机结合,有效地进行电 动机失控保护、倒车限速、过压、减压保护、过流保护,避免了 事故发生增加了行使安全性能。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 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本实用新型电路图图中标记1-电源电路2-前行倒车继电器电路3-前行功率驱动电路 4-倒车功率驱动电路5-继电器驱动电路6-信号处理电路7-前行倒车控制电路8-前行倒车转换开关电路9-电机工作状态 检测电路 IO-P丽控制发生器电路11-过流保护电路 13、 14-场效应管 15-整流桥16-电子控制模块17-霍尔转把 18-前行功率驱动控制器件19-倒车功率驱动控制器件20-倒 车继电器21-倒车继电器电磁线圈的一端22-触点端头23-
倒车继电器电磁线圈的另 一 端 24 -触点端头2 5 -触点端头 26-前行继电器电磁线圈的另一端27-触点端头28-前行继电 器电磁线圈的一端29-前行继电器30-驱动电机31-蓄电池 32-刹车开关33-前行倒车转换开关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 一种电动车前行倒车控制装置,包括蓄电池 31、驱动电机30、霍尔转把17、前行继电器29、刹车开关32, 蓄电池31的正极与驱动电机30的励磁线圈的D2端连接,其特 征在于它还设有倒车继电器20、电子控制模块16、前行功率 驱动控制器件18、倒车功率驱动控制器件19,所述的电子控制 模块16通过导线与蓄电池31的正、负极连接,电子控制模块 16还通过导线分别与倒车继电器20的电磁线圈的一端21和前 行继电器29的电磁线圈的一端28连接,用于使前行或倒车继电 器的吸合与断开;倒车继电器20的电磁线圈的另一端23和前行 继电器29的电磁线圈的另一端26通过刹车开关32都与蓄电池 31的正极连接,电子控制模块又分别与前行功率驱动控制器件 18、倒车功率驱动控制器件19连接,用于控制前行或倒车功率 器件的导通或闭合从而通过脉宽调整电机的转速;前行功率驱动 控制器件18的输入端与蓄电池的负极相连,前行功率驱动控制 器件18的输出端与倒车继电器20的一个触点端头22连接,前 行功率驱动控制器件18的输出端还与驱动电机30转子线圈的 A3端连接,倒车继电器20的另一个触点端头24与驱动电机30 的励磁线圈Dl端连接,倒车功率驱动控制器件19的输入端与 蓄电池的负极连接,倒车功率器件19的输出端与前行继电器29 的一个触点端头27连接,倒车功率驱动控制器件19的输出端还 与驱动电机的转子线圈的A4端连接,前行继电器29的另一个触 点端头25与驱动电机的励磁线圈的Dl端连接;电子控制模块 16通过导线与霍尔转把17连接,用于采集霍尔转把的电压信号; 电子控制模块16通过导线还与前行倒车转换开关33连接,用于 接收前行倒车转换开关的前行或倒车信号。如图2所示,所述的电子控制模块16包括信号处理电路6、 P丽控制发生电路IO、前行倒车继电器电路2、前行功率驱动电 路3、倒车功率驱动电路4、继电器驱动电路5、前行倒车控制 电路7、前行倒车转换开关电路8电机工作状态检测电路9、过 流保护电路ll,其中,信号处理电路6与P丽控制发生器电路 10连接,继电器驱动电路5与前行倒车控制电路7连接,继电 器驱动电路5与前行倒车继电器电路2连接,前行倒车控制电路 7分别与P丽控制发生器电路10、信号处理电路6连接,信号处 理电路6分别与前行功率驱动电路3、倒车功率驱动电路4连接, 前行功率驱动电路3、倒车功率驱动电路4与前行倒车继电器电 路2连接,前行倒车继电器电路2与驱动电机连接,前行倒车控 制电路7与前行倒车转换开关电路8连接,电机工作状态检测电 路9与前行倒车控制电路7连接,过流保护电路11与P丽 控制发生器电路10连接;各部分电路结构为前行倒车继电器电路2由二极管D2、 D3、 D5、 D6、电阻&7、 R48、 R49,其中,二极管D5、 D6并联,负极端接电源60V,正极 端分别与电阻R49、 R48串联,电阻R沾、R48的另一端与P丽控制 发生器电路10中的电阻R13连接,二极管D2的正极与继电器驱 动电路5的三极管T3的集电极连接、二极管D3的正极与继电器 驱动电路5的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电阻L的一端与驱动电 机的D2端连接,电阻R47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6的正极、驱动电机 的A3端连接,二极管D2 、 D3的负极连在一起与P丽控制发生器 电路10中的电阻R29连接,二极管D2 、 D3的负极经钥匙开关K4 接电源60V并与P丽控制发生器电路10中的电阻Rn连接;前行功率驱动电路3由场效应管13、电阻IU、 R5Q、 R51、 R52、 R53、 R54、 R55、 二极管D8 、三极管T8、 T9、 Tw组成,其中由场效 应管13的源极与前行倒车继电器电路2中的二极管的Ds正极连 接、二极管Ds的正极、驱动电机的A4端连接,场效应管13的控 制极经电阻Rs。与三极管L。发射极连接,场效应管13的漏极经 电阻R46接地,三极管Tu)集电极分别经电阻R^ R52、 Rs5与三极管 1\0的基极、三极管T8的发射极、三极管L的基极连接,三极管T8的集电极分别与三极管T9的基极、电阻R53的一端连接,电阻Rs3的另一端连接与三极管Tg的发射极连接后与12V电源连接,
二极管Ds的正极与三极管L。的发射极连接、二极管Ds的正负极与三极管Tg的集电极连接,的一端与三极管T8的基极连接,另一端与信号处理电路6中的与门IC2A的3脚连接。倒车功率驱动电路4由场效应管14、电阻&6、 R57、 R58、 R59、R60、 R39、 二极管D9、三极管Tu、 T12、 1\3组成,其电路结构与前行功率驱动电路3相同,不再描述。继电器驱动电路5由二极管D7 、 D1Q、电阻R化、R4Q、 R61、 R62、Rs3、 R64、 R65、 R66、 尺67、 1^68、 尺69、 尺70、 二丰及* Ti、 T3、 Tl4、 Ti5、 Ti6、T17、 T18、 T^组成,其中三极管L的集电极与继电器连接,三极 管L的发射极与三极管T3的发射极连接后接地,三极管L的基 极经电阻1与三极管T14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T3的集电极与二 极管D2的正极连接,三极管1\的基极经电阻R61与三极管T15的发 射极连接,三极管Ti4的集电极分别经电阻R68、 Re9与三极管T19 的发射极、基极连接,三极管Ti4的基极经电阻R67与三极管T14 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1\6的集电极与三极管114的基极连接,三 极管Le的基极与三极管Tw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4。的一端与三极 管T16的基极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T16的发射极连接后接12V电 源,二极管Di。的正极与三极管Tw的集电极连接,二极管Dw的负 极与三极管T14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T]5的集电极分别经电阻R63、 R64与三极管K的发射极、基极连接,三极管Ti5的基极经电阻Re2 与三极管T15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T17的集电极与三极管T15的基
极连接,三极管L的基极与三极管Ti8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66的一端与三极管T17的基极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T17的发射极连 接后接12V电源,二极管D7的正极与三极管L的集电极连接, 二极管D1Q的负极与三极管T15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7Q的一端三极 管L9的基极连接,另一端与信号处理电路6与门IC2C的8脚连 接,电阻R65的一端三极管L的基极连接,另一端与信号处理电 路6与门IC2D的ll脚连接。前行倒车控制电路7由电阻&3、 R34、 R35、 R36、 R37、 R38、 R71、 微处理器IC4、电容(:24、 C25、 C26、非门IC3D、晶振Y1组成,其 中电阻R33、 R34、 R35、 R加、R37、 R38、的一端与电源VCC连接,另 一端分别与微处理器IC4的17脚、16脚、15脚、14脚、13脚、 12脚连接,非门IC3D的8脚与P丽控制发生器电路10中的电 阻Rw连接,非门IC3D的9脚与微处理器IC4的17脚连接,电 容C24、 C25的一端分别与微处理器IC4的4脚、5脚连接,电容 C24、 C25的另一端连在一起经电阻Rn、电容C26与电源VCC连接, 微处理器IC4的1脚连接在电阻R71、电容(:26之间,微处理器IC4 的12脚、13脚分别与信号处理电路6中的非门IC3E的11脚、 非门IC3F的13脚连接,微处理器IC4的14脚与信号处理电路 6非门IC3A的1脚、非门IC3B的3脚连接;晶振Yl连接在微 处理器IC4的5脚、6脚之间。电机工作状态检测电路9,由电阻&9、 R41、 R42、 R43、电容C22、三极管T2Q、光电耦合器U4、整流桥15组成,其中三极管 T2。的集电极与微处理器IC4的9脚连接,三极管L的集电极经电阻R:;9与电源VCC连接,三极管T2。的基极接地,三极管T2。的发射极经电阻R 、 Rc与电源VCC连接,光电耦合器U4的1脚与 整流桥15的4脚连接,光电耦合器U4的2脚经电阻l与整流 桥15的2脚连接,光电耦合器U4的3脚接地,光电耦合器U4 的4脚接在电阻R41 、 &2之间,电容(:22的正极与整流桥15的2 脚连接,负极端与整流桥15的4脚连接,整流桥15的1脚与驱 动电机的A3端连接,整流桥15的3脚与驱动电机的A端4连接。前行倒车转换开关电路8,由电容C23、电阻&4、转换开关 K3组成,其中电容C23和转换开关K3并联, 一端接地,另一端与 微处理器IC4的2脚连接,电阻RM、的一端接电源VCC,另一端 与微处理器IC4的2脚连接。过流保护电路ll由电压比较器IC5、电阻Rs、 R4、电容Ce、 C7组成,其中电压比较器IC5的2、3、4脚接地,电压比较器IC5 的5脚经电阻R4接地,电压比较器IC5的6脚经电容C7接地, 电压比较器IC5的6脚与前行功率驱动电路3中的场效应管13 的漏极连接,电压比较器IC5的7脚与P丽控制发生器电路10 中的与微处理器IC1的8脚连接,电压比较器IC5的8脚经电 容C6接地,电压比较器IC5的8脚接电源VCC,电阻R3的一端 接电压比较器IC5的5脚,另一端接电源VCC,并与P丽控制发
生器电路(10)的电阻Rs、 R6、 R7的一端连接。如图1、图2所示所述的倒车功率驱动控制器件19与电子 控制模块16中前行功率驱动电路3中的电阻Rso连接,所述的前 行功率驱动控制器件18与电子控制模块16中倒车功率驱动电路 4中的电阻R56连接,所述的前行继电器29的电磁线圈的一端28 与电子控制模块16中继电器驱动电路5的三极管L的集电极连 接,所述的倒车继电器20的电磁线圈的一端21与电子控制模块 16中继电器驱动电路5的三极管T3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的前行 倒车转换开关33的一端接地,另一端与前行倒车控制电路7中 的微处理器IC4的2脚连接,所述的霍尔转把17与P丽控制发 生器电路10中的电阻Ru连接。工作时,打开电源,转动霍尔转把17后,在电子控制模块 16的协调控制下,若接通功率器件18和前行继电器29时,依 靠蓄电池31的能量使驱动电机30正方向旋转,从而使电动车向 前行驶。若接通功率器件19和倒车继电器20时,依靠蓄电池 31的能量使驱动电机30反方向旋转,从而使电动车向后行驶。 在前行或倒车时若驾驶员踩下刹车踏板后,刹车开关32自动断 开,使继电器失电断开,驱动电机断电,达到紧急停止行车时电 机停止运转的目的。
权利要求1. 一种电动车前行倒车控制装置,包括蓄电池(31)、驱动电机(30)、霍尔转把(17)、前行继电器(29)刹车开关(32)、前行倒车转换开关(33),蓄电池(31)的正极与驱动电机(30)的励磁线圈D2端连接,其特征在于它还设有倒车继电器(20)、电子控制模块(16)、前行功率驱动控制器件(18)、倒车功率驱动控制器件(19),所述的电子控制模块(16)通过导线与蓄电池(31)的正、负极连接,电子控制模块(16)还通过导线分别与倒车继电器(20)的电磁线圈的一端(21)和前行继电器(29)的电磁线圈的一端(28)连接;倒车继电器(20)的电磁线圈的另一端(23)和前行继电器(29)的电磁线圈的另一端(26)通过刹车开关(32)都与蓄电池(31)的正极连接,电子控制模块又分别与前行功率驱动控制器件(18)、倒车功率驱动控制器件(19)连接,前行功率驱动控制器件(18)的输入端与蓄电池的负极相连,前行功率驱动控制器件(18)的输出端与倒车继电器(20)的一个触点端头(22)连接,前行功率驱动控制器件(18)的输出端还与驱动电机(30)转子线圈的A3端连接,倒车继电器(20)的另一个触点端头(24)与驱动电机(30)的励磁线圈的D1端连接,倒车功率驱动控制器件(19)的输入端与蓄电池的负极连接,倒车功率器件(19)的输出端与前行继电器(29)的一个触点端头(27)连接,倒车功率驱动控制器件(19)的输出端还与驱动电机的转子线圈的A4端连接,前行继电器(29)的另一个触点端头(25)与驱动电机的励磁线圈的D1端连接;霍尔转把(17)通过导线与电子控制模块(16)连接;电子控制模块通过导线还与前行倒车转换开关(33)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前行倒车控制装置,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电子控制模块(16)包括信号处理电路(6)、 P丽 控制发生电路(10)、前行倒车继电器电路(2)、前行功率驱动 电路(3)、倒车功率驱动电路(4)、继电器驱动电路(5)、前行 倒车控制电路(7)、前行倒车转换开关电路(8)电机工作状态 检测电路(9)、过流保护电路(11),其中,信号处理电路(6) 与P丽控制发生器电路(10)连接,继电器驱动电路(5)与前 行倒车控制电路(7)连接,继电器驱动电路(5)与前行倒车继 电器电路(2)连接,前行倒车控制电路(7)分别与P丽控制发 生器电路(10)、信号处理电路(6)连接,信号处理电路(6) 分别与前行功率驱动电路(3)、倒车功率驱动电路(4)连接, 前行功率驱动电路(3)、倒车功率驱动电路(4)与前行倒车继 电器电路(2)连接,前行倒车继电器电路(2)与驱动电机连接, 前行倒车控制电路(7)与前行倒车转换开关电路(8)连接,电 机工作状态检测电路(9)与前行倒车控制电路(7)连接,过流 保护电路(11)与P丽控制发生器电路(10)连接;各部分电路 结构为前行倒车继电器电路(2)由二极管D2 、 D3 、 D5、 D6、电阻R47、 R48、 R49,其中,二极管Ds、 De并联,负极端接电源60V, 正极端分别与电阻R49、 R48串联,电阻R49、 R48的另一端与P丽 控制发生器电路(10)中的电阻Ru连接,二极管D2的正极与继 电器驱动电路(5)的三极管T3的集电极连接、二极管D3的正极 与继电器驱动电路(5)的三极管1\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w的一 端与驱动电机的D2端连接,电阻R47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e的正极、驱动电机的A3端连接,二极管D2 、 D3的负极连在一起与P丽控制发生器电路(10)中的电阻R29连接,二极管D2 、 D3的负极经 钥匙开关K4接电源60V并与P碰控制发生器电路(10)中的电 阻Ru连接;前行功率驱动电路(3)由场效应管(13)、电阻R46、 R5。、 R51、 R52、 R53、 R54、 R55、 二极管D8 、三极管T8、 T9、 L。组成,其 中由场效应管(13)的源极与前行倒车继电器电路(2)中的二 极管的Ds正极连接、二极管Ds的正极、驱动电机的A4端连接, 场效应管(13)的控制极经电阻尺5。与三极管1\。发射极连接,场 效应管(13)的漏极经电阻R46接地,三极管Tu)集电极分别经电 阻Rw、 R52、 R55与三极管K的基极、三极管L的发射极、三极管 L的基极连接,三极管T8的集电极分别与三极管T9的基极、电阻 R53的一端连接,电阻R53的另一端连接与三极管T9的发射极连接 后与12V电源连接,二极管D8的正极与三极管L。的发射极连接、 二极管Ds的正负极与三极管T9的集电极连接,的一端与三极管T8的基极连接,另一端与信号处理电路(6)中的与门IC2A的3 脚连接;倒车功率驱动电路(4)由场效应管(14)、电阻R56、 R57、 R58、 R59、 R6Q、 R39、 二极管D9、三极管Tn、 T12、 1\3组成,其电路 结构与前行功率驱动电路(3)相同,不再描述;继电器驱动电路(5)由二极管D7 、 D1Q、电阻&5、 R4Q、 R61、R62 、 尺63 、 Re" R65 、 Rs6 、 尺67 、 尺68 、 尺69 、 尺70 、 二极* T1 、 丁3 、 T14 、 T15 、T16、 T17、 T18、 Ti9组成,其中三极管L的集电极与继电器连接, 三极管L的发射极与三极管T3的发射极连接后接地,三极管1\ 的基极经电阻R45与三极管T14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T3的集电极 与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三极管1\的基极经电阻R^与三极管T15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Tn的集电极分别经电阻R68、 R69与三极管Ti9的发射极、基极连接,三极管Ti4的基极经电阻R67与三极管Ti4 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L6的集电极与三极管Ti4的基极连接,三极管T16的基极与三极管T19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4Q的一端与三极 管T16的基极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T16的发射极连接后接12V电 源,二极管Du)的正极与三极管Tw的集电极连接,二极管Du)的负 极与三极管T14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T15的集电极分别经电阻R63、 R64与三极管Ls的发射极、基极连接,三极管Ls的基极经电阻R62 与三极管T15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T17的集电极与三极管T15的基 极连接,三极管1\7的基极与三极管1\8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e6的一端与三极管T17的基极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T17的发射极连 接后接12V电源,二极管D7的正极与三极管Tn的集电极连接, 二极管Du)的负极与三极管L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7。的一端三极 管T^的基极连接,另一端与信号处理电路(6)与门IC2C的8 脚连接,电阻R65的一端三极管Tw的基极连接,另一端与信号处 理电路(6)与门IC2D的11脚连接;前行倒车控制电路(7)由电阻1 33、 R34、 R35、 R36、 R37、 R38、 Rn、微处理器IC4、电容(:24、 C25、 C26、非门IC3D、晶振Y1组成, 其中电阻R33、 R34、 R35、 R36、 R37、 R38、的一端与电源VCC连接, 另一端分别与微处理器IC4的17脚、16脚、15脚、14脚、13 脚、12脚连接,非门IC3D的8脚与P丽控制发生器电路(10) 中的电阻L连接,非门IC3D的9脚与微处理器IC4的17脚连 接,电容C24、 C25的一端分别与微处理器IC4的4脚、5脚连接, 电容<:24、 C25的另一端连在一起经电阻Rn、电容G6与电源VCC连 接,微处理器IC4的1脚连接在电阻R71、电容(:26之间,微处理 器IC4的12脚、13脚分别与信号处理电路(6)中的非门IC犯 的11脚、非门IC3F的13脚连接,微处理器IC4的14脚与信号 处理电路(6)非门IC3A的1脚、非门IC3B的3脚连接;晶振 Y1连接在微处理器IC4的5脚、6脚之间;电机工作状态检测电路(9),由电阻R39、 R41、 R42、 R43、电 容C22、三极管T加、光电耦合器U4、整流桥(15)组成,其中三极管T2。的集电极与微处理器IC4的9脚连接,三极管T2Q的集电 极经电阻R39与电源VCC连接,三极管T2。的基极接地,三极管T2。 的发射极经电阻R41 、 Rw与电源VCC连接,光电耦合器U4的1 脚与整流桥(15)的4脚连接,光电耦合器U4的2脚经电阻R43 与整流桥(15)的2脚连接,光电耦合器U4的3脚接地,光电 耦合器U4的4脚接在电阻^ 、仏2之间,电容(:22的正极与整流 桥(15)的2脚连接,负极端与整流桥(15)的4脚连接,整流 桥(15)的1脚与驱动电机的A3端连接,整流桥(15)的3脚 与驱动电机的A4端连接;前行倒车转换开关电路(8),由电容C23、电阻R44、转换开 关K3组成,其中电容C23和转换开关K3并联, 一端接地,另一 端与微处理器IC4的2脚连接,电阻&4、的一端接电源VCC,另 一端与微处理器IC4的2脚连接;过流保护电路(11)由电压比较器IC5、电阻R3、 R4、电容 C6、 C7组成,其中电压比较器IC5的2、 3、 4脚接地,电压比较 器IC5的5脚经电阻R4接地,电压比较器IC5的6脚经电容C7 接地,电压比较器IC5的6脚与前行功率驱动电路(3)中的场 效应管(13)的漏极连接,电压比较器IC5的7脚与P丽控制发 生器电路(10)中的与微处理器IC1的8脚连接,电压比较器 IC5的8脚经电容C6接地,电压比较器IC5的8脚接电源VCC, 电阻R3的一端接电压比较器IC5的5脚,另一端接电源VCC,并与P丽控制发生器电路(10)的电阻Rs、 R6、 R7的一端连接;所述的倒车功率驱动控制器件(19)与电子控制模块(16) 中前行功率驱动电路(3)中的电阻R5o连接,所述的前行功率驱 动控制器件(18)与电子控制模块(16)中倒车功率驱动电路(4) 中的电阻Rs6连接,所述的前行继电器(29)的电磁线圈的一端 (28)与电子控制模块(16)中继电器驱动电路(5)的三极管 L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的倒车继电器(20)的电磁线圈的一端(21) 与电子控制模块(16)中继电器驱动电路(5)的三极管T3的集 电极连接;所述的前行倒车转换开关(33)的一端接地,另一端 与前行倒车控制电路(7)中的微处理器IC4的2脚连接,所述 的霍尔转把(17)与P丽控制发生器电路(10)中的电阻R^连 接。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车前行倒车控制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行功率驱动控制器件(18)、倒车功率驱 动控制器件(19)为场效应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车前行倒车电子控制装置。设有电子控制模块、前行、倒车继电器,所述的电子控制模块通过导线与蓄电池的正、负极连接,电子控制模块还通过导线分别与前行继电器、倒车继电器连接;电子控制模块又分别与前行功率驱动控制器件、倒车功率驱动控制器件连接,前行继电器、倒车继电器还与驱动电机连接,前行功率驱动控制器件、倒车功率驱动控制器件还与驱动电机连接,霍尔转把通过导线与电子控制模块连接。本实用新型操作方便、寿命长、成本低避免了线路及开关触点烧毁损坏的现象,有效地进行电动机失控保护、过压、减压保护、过流保护,避免了事故发生,增加了行使安全性能。主要用于电动三轮车及电动小四轮车。
文档编号B60L15/20GK201080141SQ20072009074
公开日2008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11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11日
发明者裴首珠, 韩群山, 马华伟 申请人:韩群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