铰接式多轴驱动双向驾驶电动客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09220阅读:4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铰接式多轴驱动双向驾驶电动客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铰接式多轴驱动双向驾驶电动客车,属于电动客 车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所用的电动客车多采用①单轮驱动;②直流电机带动链条驱动; ③直流电机通过传动轴、减速器、半轴驱动;其结构复杂,噪音大,费 电,转弯处必须降低行驶速度才能避免翻车,安全隐患大。
市场存在的铰接式客车,都为单向驾驶,车厢中部只有一个驱动桥, 由于客车车体较长,在大中城市人口拥挤的地方,存在实现掉头不方便
的现象。
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 铰接式多轴驱动双向驾驶电动客车,该铰接式多轴驱动双向驾驶电动客 车,中部的驱动桥是将差速器电动机固定在车桥上,差速电机、半轴直 接驱动车轮转动, 一个电机可以带动两个车轮转动,减少了中间环节, 使客车起步快,噪音小,转弯灵活,通过性好,适应各城市路况及乘客 乘车需要,并节省电源。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铰接式多轴驱动双向驾驶电动客车,特殊之处在于底盘车架3设有两 个差速驱动桥IO、 13,两个差速驱动转向桥5、 15以及前后两个设有控 制装置的驾驶室,差速驱动桥IO、 13设在车体中部,差速驱动桥IO、 13 的中间分别通过第一差速电机9和第二差速电机12将转矩供给两端车轮 7,两桥之间通过客车通道转盘11铰接在一起,两车桥铰接的车体部分 设有与客车通道转盘11配合使用的通道软连接4,差速驱动转向桥5、 15分别设在车体的前后两侧;
车载能源(电容、电池等)置于安装在整个车体两侧的电容仓8、 14 内部,差速驱动桥、差速驱动转向桥的车桥两端分别设有用于承重及缓 冲的减震弹簧(或气囊)2;
所述差速驱动桥10、 13包括设于中部起支承保护作用的驱动桥连接支架A1,驱动桥连接支架A1连接两端的驱动桥A2,驱动桥连接支架A1 下部设有电动机托架A7,电动机托架A7由电动机托架轴A6固定在驱动 桥连接支架A1上,电动机托架A7上部设有差速电动机A8,差速电动机 A8输出端外接电动机半轴A9,电动机半轴A9通过万向节联轴器A10与 驱动桥半轴A5相连接,驱动桥半轴A5外设有半轴套管A4,驱动桥A2与 驱动轮轮毂之间设有制动用的刹车盘A3;
所述差速转向驱动桥,包括设于中部起支承保护作用的转向桥连接支 架B1,转向桥连接支架B1连接转向桥弹簧底座轴(或气囊座)B13,转 向桥连接支架Bl下部设有电动机托架B9,电动机托架B9由电动机托架 轴B8固定在转向桥连接支架Bl上,电动机托架B9上部设有差速电动机 B14,差速电动机B14输出端外接万向节轴头B10,万向节轴头B10通过 万向节联轴器Bll与外部的转向桥半轴B6相连接,转向桥半轴B6外套 半轴套管B5,转向桥半轴B6的外部设有转向节B3,通过转向节主轴销 B7与转向桥B2连接,转向桥B2通过电动机托架轴B8连接到电动机托架 B9上,转向桥半轴B6的上部设有用于安置减震弹簧(或气囊)2的转向桥 弹簧底座轴(或气囊座)B13,转向桥弹簧底座轴B13的外部设有用于承 受轴向力的推力轴承B12,转向桥转向节B3与车轮轮毂之间设有制动用 的刹车盘B4;
如果城市地形结构为山多,道路不平整时,可以很方便的使前后四桥 都驱动,实现四桥驱动,增加其爬坡性能及驱动性能。在平路时,可以 随意控制使用驱动桥的数量,以节省能源。如果行驶环境路况较好,可 以将前后转向驱动桥的差速电动机去掉,光保留中间两桥的驱动功能。
本实用新型客车车厢中部有两个驱动桥,两个驾驶室,可以双向驾驶, 在大中城市人口拥挤的地方,直接更换驾驶室就可以实现掉头,当一端 作为车头时,作为车尾的那端可以将转向锁定,操作方便,避免了客车 车体长车身掉头不方便的现象。车厢中部的两个驱动桥,可以在更换驾 驶室后使客车均匀受力,避免了单驱动桥时客车更换驾驶室后使通道转
盘受力不均匀的现象。车厢中间部位安装客车通道转盘,方便转弯。车 载能源(电容、电池等)均匀安装在整个车体两侧,使整车载荷分布均匀, 结构合理,传动平稳。本实用新型的铰接式多轴驱动双向驾驶电动客车, 结构简单,便于维修,适应于客流量比较拥挤的大中城市、机场、码头 或旅游区。本车有独特的前侧围结构,并采用低地板设计,容量大,装载质量大。 本车底盘采用半承载或全承载结构,使整车受力均匀,大幅减轻乘客的 震动感。


图1:为本实用新型铰接式多轴驱动双向驾驶电动客车结构示意图; 图2:图l的俯视图3:本实用新型铰接式多轴驱动双向驾驶电动客车差速驱动桥结构 示意图4:本实用新型铰接式多轴驱动双向驾驶电动客车差速驱动转向桥 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用来对本实用新型 的构成进行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铰接式多轴驱动双向驾驶电动客车参考图1-4,铰接式多 轴驱动双向驾驶电动客车,底盘车架3设有两个差速驱动桥10、 13,两 个差速驱动转向桥5、 15以及前后两个设有控制装置的驾驶室,差速驱 动桥10、 13设在车体中部,差速驱动桥10、 13的中间分别通过第一差 速电机9和第二差速电机12将转矩供给两端车轮7,两桥之间通过客车 通道转盘11铰接在一起,两车桥铰接的车体部分设有与客车通道转盘11 配合使用的通道软连接4,差速驱动转向桥5、 15分别设在车体的前后两 侧,车载能源(电容、电池等)置于安装在整个车体两侧的电容仓8、 14 内部,差速驱动桥、差速驱动转向桥的车桥两端分别设有用于承重及缓 冲的减震弹簧(或气囊)2,由驾驶室的控制装置连接控制底盘车架3所设 两个差速驱动桥IO、 13和两个差速驱动转向桥5、 15;
差速驱动桥10、 13包括设于中部起支承保护作用的驱动桥连接支架 Al,驱动桥连接支架A1连接两端的驱动桥A2,驱动桥连接支架A1下部 设有电动机托架A7,电动机托架A7由电动机托架轴A6固定在驱动桥连 接支架A1上,电动机托架A7上部设有差速电动机A8,差速电动机A8输 出端外接电动机半轴A9,电动机半轴A9通过万向节联轴器A10与驱动桥 半轴A5相连接,驱动桥半轴A5外设有半轴套管A4,驱动桥A2与驱动轮 轮毂之间设有制动用的刹车盘A3;差速转向驱动桥,包括设于中部起支承保护作用的转向桥连接支架
Bl,转向桥连接支架Bl连接转向桥弹簧底座轴(或气囊座)B13,转向桥 连接支架Bl下部设有电动机托架B9,电动机托架B9由电动机托架轴B8 固定在转向桥连接支架Bl上,电动机托架B9上部设有差速电动机B14, 差速电动机B14输出端外接万向节轴头BIO,万向节轴头B10通过万向节 联轴器Bll与外部的转向桥半轴B6相连接,转向桥半轴B6外套半轴套 管B5,转向桥半轴B6的外部设有转向节B3,通过转向节主轴销B7与转 向桥B2连接,转向桥B2通过电动机托架轴B8连接到电动机托架B9上, 转向桥半轴B6的上部设有用于安置减震弹簧(或气囊)2的转向桥弹簧底 座轴(或气囊座)B13,转向桥弹簧底座轴(或气囊座)B13的外部设有用于 承受轴向力的推力轴承B12,转向桥转向节B3与车轮轮毂之间设有制动 用的刹车盘B4。
如果城市地形结构为山多,道路不平整时,可以很方便的使前后四桥 都驱动,实现四桥驱动,增加其爬坡性能及驱动性能。在平路时,可以 随意控制使用驱动桥的数量,以节省能源。如果行驶环境路况较好,可 以将前后转向驱动桥的差速电动机去掉,保留中间两桥的驱动功能。
本实用新型铰接式多轴驱动双向驾驶电动客车有如下优点
1、 本实用新型客车车厢中部有两个驱动桥,两个驾驶室,可以双向
驾驶,在大中城市人口拥挤的地方,直接更换驾驶室就可以实现掉头,
当一端作为车头时,作为车尾的那端可以将转向锁定,操作方便,避免 了客车车体长车身掉头不方便的现象。
2、 车厢中部的两个驱动桥,可以在更换驾驶室后使客车均匀受力, 避免了单驱动桥时客车更换驾驶室后使通道转盘受力不均匀的现象。
3、 车厢中间部位安装客车通道转盘,方便转弯。
4、 车载能源(电容、电池等)均匀安装在整个车体两侧,使整车载荷 分布均匀,结构合理,传动平稳。
5、 本客车采用低地板设计,容量大,乘坐率高。本车底盘采用半承 载或全承载结构,使整车受力均匀,大幅减轻乘客的震动感。
6、 本实用新型的铰接式多轴驱动双向驾驶电动客车,结构简单,便 于维修,适应于客流量比较拥挤的大中城市、机场、码头或旅游区。
权利要求1、铰接式多轴驱动双向驾驶电动客车,特征在于底盘车架(3)设有两个差速驱动桥(10)、(13),两个差速驱动转向桥(5)、(15)以及前后两个驾驶室,差速驱动桥(10)、(13)设在车体中部,差速驱动桥(10)、(13)的中间分别通过第一差速电机(9)和第二差速电机(12)将转矩供给两端车轮(7),两桥之间通过客车通道转盘(11)铰接在一起,两车桥铰接的车体部分设有与客车通道转盘(11)配合使用的通道软连接(4),差速驱动转向桥(5)、(15)分别设在车体的前后两侧。
2、 按照权利要求l所述铰接式多轴驱动双向驾驶电动客车,其特征 在于在整个车体两侧设有安置车载能源的电容仓(8)、 (14)。
3、 按照权利要求l所述铰接式多轴驱动双向驾驶电动客车,其特征 在于差速驱动桥、差速驱动转向桥的车桥两端分别设有用于承重及缓冲 的减震弹簧或气囊(2)。
4、 按照权利要求l所述铰接式多轴驱动双向驾驶电动客车,其特征 在于所述差速驱动桥(10)、 (13)包括设于中部起支承保护作用的驱动 桥连接支架(Al),驱动桥连接支架(Al)连接两端的驱动桥(A2),驱 动桥连接支架(Al)下部设有电动机托架(A7),电动机托架(A7)由 电动机托架轴(A6)固定在驱动桥连接支架(Al)上,电动机托架(A7) 上部设有差速电动机(A8),差速电动机(A8)输出端外接电动机半轴(A9), 电动机半轴(A9)通过万向节联轴器(A10)与驱动桥半轴(A5)相连接, 驱动桥半轴(A5)外设有半轴套管(A4),驱动桥(A2)与驱动轮轮毂之 间设有制动用的刹车盘(A3)。
5、 按照权利要求l所述铰接式多轴驱动双向驾驶电动客车,其特征 在于所述差速转向驱动桥,包括设于中部起支承保护作用的转向桥连接 支架(B1),转向桥连接支架(B1)连接转向桥弹簧底座轴或气囊座(B13),转向桥连接支架(Bl)下部设有电动机托架(B9),电动机托架(B9)由 电动机托架轴(B8)固定在转向桥连接支架(Bl)上,电动机托架(B9) 上部设有差速电动机(B14),差速电动机(B14)输出端外接万向节轴头(BIO),万向节轴头(B10)通过万向节联轴器(B11)与外部的转向桥 半轴(B6)相连接,转向桥半轴(B6)外套半轴套管(B5),转向桥半轴(B6)的外部设有转向节(B3),通过转向节主轴销(B7)与转向桥(B2) 连接,转向桥(B2)通过电动机托架轴(B8)连接到电动机托架(B9) 上,转向桥半轴(B6)的上部设有用于安置减震弹簧(2)的转向桥弹簧 底座轴或气囊座(B13),转向桥弹簧底座轴或气囊座(B13)的外部设有 用于承受轴向力的推力轴承(B12),转向桥转向节(B3)与车轮轮毂之 间设有制动用的刹车盘(B4)。
6、按照权利要求l所述铰接式多轴驱动双向驾驶电动客车,其特征 在于前后两桥装上差速电动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铰接式多轴驱动双向驾驶电动客车,属于电动客车结构技术领域。铰接式多轴驱动双向驾驶电动客车,特征在于底盘车架设有两个差速驱动桥、两个差速驱动转向桥及前后两个驾驶室,差速驱动桥设在车体中部,差速驱动桥的中间分别通过第一差速电机和第二差速电机将转矩供给两端车轮,两桥之间通过客车通道转盘铰接在一起,两车桥铰接的车体部分设有与客车通道转盘配合使用的通道软连接,差速驱动转向桥分别设在车体的前后两侧。本实用新型的铰接式多轴驱动双向驾驶电动客车,结构简单,便于维修,实现铰接连结、多轴驱动、双向驾驶。差速驱动桥与差速驱动转向桥的采用,减少中间环节,客车起步快,噪音小,转弯灵活,节省电源。
文档编号B60K17/16GK201257897SQ200820151358
公开日2009年6月17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26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26日
发明者王瑷国, 谢镕安, 隋月梅 申请人:上海中上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