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遮阳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09649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汽车遮阳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化的车篷构筑物,尤其涉及一种汽车遮阳篷。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私家车的普及率也越来越高。 可是绝大多数的车都是露天停放,在炎热的夏天,驾乘者进入车内就像进入烤 炉,同样车辆长时间经受风吹、日晒、雨淋还会加快车辆的老损。目前市场上 常见的普通汽车遮阳篷多具有四根支柱,这种遮阳篷占地较大,而且车辆停放 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操作使用方便,展开时可 罩住车体,收拢时占地小的汽车遮阳篷。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汽车遮阳篷, 包括两个设置在两侧的基座,所述基座内通过主轴铰接有门形主支撑杆和若干 门形副支撑杆,所述主支撑杆与基座之间设有弹簧牵拉装置,所述两个基座后 侧均固接有支架,所述副支撑杆在主支撑杆与支架展开位置之间,所述两个支 架的后侧设有可轴向转动的套管及套管的支座,所述套管由 一转动装置驱动, 所述套管上绕设有主遮阳布,所述主遮阳布一端固定在套管上,所述主遮阳布 另一端与主支撑杆的顶杆相连,在所述主支撑杆和所述相邻的若干副支撑杆以 及支架之间设有连接件。
作为优选,所述支架上设有滑槽,所述主支撑杆的至少一侧杆上铰接有一 气压顶杆,所述气压顶杆的另一端铰接在滑槽内。作为优选,所述主支撑杆的侧杆上设有滑槽,所述至少一支架上铰接有一 气压顶杆,所述气压顶杆的另一端铰接在滑槽内。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件均连接在所述门形主支撑杆和若干门形副支撑杆的 侧杆上以及支架上。所述连接件即可以是可折叠的铰接杆,也可以是拉绳。
作为优选,所述弹簧牵拉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主支撑杆的侧杆内的拉簧, 所述拉簧一端连有拉绳,所述拉绳绕过设置在主轴上的定滑轮与设置在基座上 的扣钉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弹簧牵拉装置还包括设置在主轴上的扭簧,所述扭簧一端 与主支撑杆的侧杆相触,所述扭簧另一端与基座底部相触。
作为优选,所述门形主支撑杆和若干门形副支撑杆与主轴的铰接处呈门形 子母状套置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转动装置为一设置在套管内的管状电机。
作为优选,所述转动装置为一设置在套管内的手摇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副支撑杆为4根。
如上所述,由转动装置驱动的套管用于收拢主遮阳布,由于主遮阳布与主 支撑杆的顶杆相连,主支撑杆和副支撑杆之间设有连接件,副支撑杆可支撑主 遮阳布,当电机正转时,主支撑杆展开装置的拉力较大,因此弹簧牵拉装置拉 动主支撑杆,而主支撑杆又带动副支撑杆,因此遮阳布打开;当电机反转时, 由于电机的拉力大于弹簧牵拉装置的拉力,因此主遮阳布被收拢。
采用本技术方案的实用新型,其有益效果是-
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遮阳篷,由于采用长方形的主遮阳布遮挡 车辆顶部,因此可将车顶罩住,起到较佳的遮阳、防雨、防尘效果。为了使主 遮阳布能被撑起,设置了若干门形副支撑杆,主支撑杆通过连接件与相邻的副支撑杆连接,相邻副支撑杆之间分别通过连接件连接,即由主支撑杆通过连接 件带动副支撑杆运动。
二、 气压顶杆能有效解决弹簧牵拉装置拉力不足的问题。工作时,气压顶
杆推动主支撑杆升起到与地面成90度-100度角左右,随后由弹簧牵拉装置拉动
主支撑杆运动。
三、 所述主支撑杆内设置拉簧,并且与拉簧连接的拉绳从定滑轮的前侧绕 过固定在扣钉上,这种设计使得主支撑杆具有足够的拉力,当电机正转时可以 打开主遮阳布。当然所述弹簧牵拉装置也可以采用将拉簧设置在基座上,拉绳 绕过主轴或定滑轮与主支撑杆连接,其效果是相同的。采用弹簧牵拉装置可以 降低制造成本。
四、 在主轴上设置扭簧,所述扭簧一端与主支撑杆相触,所述扭簧另一端 与基座底部相触,使遮阳篷打开更加容易。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汽车遮阳篷半开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向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套管及电机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主支撑杆、副支撑杆以及基座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B-B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l-6所示, 一种汽车遮阳篷,包括两个设置在两侧的基座5,所述基座5内通过主轴20铰接有门形主支撑杆2和4根门形副支撑杆11,所述门形主支撑杆 2、四根门形副支撑杆11与主轴20的铰接处呈门形子母状套置结构。所述主支撑 杆2与基座5之间设有弹簧牵拉装置,所述弹簧牵拉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主支撑 杆2的侧杆4内的拉簧18,所述拉簧18—端连有拉绳17,所述拉绳17绕过设置在 主轴20上的定滑轮21与设置在基座5上的扣钉19相连。所述弹簧牵拉装置还包括 设置在主轴20 h的扭簧15,所述扭簧15—端与主支撑杆2的侧杆4相触,所述扭 簧15另一端与基座5底部相触。所述两个基座5后侧均固接有支架7,所述副支撑 杆11在主支撑杆2与支架7展开位置之间,所述两个支架7的后侧设有可轴向转动 的套管9及套管的支座8,所述套管9由一转动装置驱动,所述转动装置为一设置 在套管9内的管状电机14。所述套管9上绕设有主遮阳布3,所述主遮阳布3—端 固定在套管9上,所述主遮阳布3另一端与主支撑杆2的顶杆1相连,在所述主支 撑杆2和所述相邻的副支撑杆11以及支架7之间设有连接件10。所述连接件10为 可折叠的铰接杆。所述连接件10均连接在所述门形主支撑杆2和若干门形副支撑 杆11的侧杆上以及支架7上。所述支架7上设有滑槽12,所述主支撑杆2的两根侧 杆4上均铰接有气压顶杆6,所述气压顶杆6的另一端铰接在滑槽12内。 实施例2
一种汽车遮阳篷,包括两个设置在两侧的基座5,所述基座5内通过主轴 20钕接有门形主支撑杆2和4根门形副支撑杆11,所述门形主支撑杆2、四根 门形副支撑杆11与主轴20的铰接处呈门形子母状套置结构。所述主支撑杆2 与基座5之间设有弹簧牵拉装置,所述弹簧牵拉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主支撑杆2 的侧杆4内的拉簧18,所述拉簧18—端连有拉绳17,所述拉绳17绕过设置在 主轴20上的定滑轮21与设置在基座5上的扣钉19相连。所述弹簧牵拉装置还 包括设置在主轴20上的扭簧15,所述扭簧15 —端与主支撑杆2的侧杆4相触,所述扭簧15另一端与基座5底部相触。所述两个基座5后侧均固接有支架7, 所述副支撑杆11在主支撑杆2与支架7展开位置之间,所述两个支架7的后侧 设有可轴向转动的套管9及套管的支座8,所述套管9由一转动装置驱动,所述 转动装置为一设置在套管9内的手摇装置。所述套管9上绕设有主遮阳布3,所 述主遮阳布3 —端固定在套管9上,所述主遮阳布3另一端与主支撑杆2的顶 杆1相连,在所述主支撑杆2和所述相邻的副支撑杆11以及支架7之间设有连 接件10。所述连接件10为拉绳。所述连接件10均连接在所述门形主支撑杆2 和4根门形副支撑杆11的侧杆上以及支架7上。所述支架7上设有滑槽12,所 述主支撑杆2的侧杆4上设有滑槽,所述两侧的支架7上均铰接有气压顶杆6, 所述气压顶杆6的另一端铰接在滑槽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 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1. 一种汽车遮阳篷,包括两个设置在两侧的基座(5),所述基座(5)内通过主轴(20)铰接有门形主支撑杆(2)和若干门形副支撑杆(11),所述主支撑杆(2)与基座(5)之间设有弹簧牵拉装置,所述两个基座(5)后侧均固接有支架(7),所述副支撑杆(11)在主支撑杆(2)与支架(7)展开位置之间,所述两个支架(7)的后侧设有可轴向转动的套管(9)及套管的支座(8),所述套管(9)由一转动装置驱动,所述套管(9)上绕设有主遮阳布(3),所述主遮阳布(3)一端固定在套管(9)上,所述主遮阳布(3)另一端与主支撑杆(2)的顶杆(1)相连,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支撑杆(2)和所述相邻的若干副支撑杆(11)以及支架(7)之间设有连接件(10)。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遮阳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7)上设 有滑槽(12),所述主支撑杆(2)的至少一侧杆(4)上铰接有气压顶杆(6), 所述气压顶杆(6)的另一端铰接在滑槽(12)内。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遮阳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杆(2) 的侧杆(4)上设有滑槽,所述至少一支架(7)上铰接有气压顶杆(6),所述 气压顶杆(6)的另一端铰接在滑槽内。
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汽车遮阳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0)均 连接在所述门形主支撑杆(2)和若干门形副支撑杆(11)的侧杆上以及支架(7) 上。
5.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汽车遮阳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0) 为可折叠的铰接杆。
6.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汽车遮阳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0) 为拉绳。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遮阳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牵拉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主支撑杆(2)的侧杆(4)内的拉簧(18),所述拉簧(18) — 端连有拉绳(17),所述拉绳(17)绕过设置在主轴(20)上的定滑轮(21) 与设置在基座(5)上的扣钉(19)相连。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汽车遮阳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牵拉装置还 包括设置在主轴(20)上的扭簧(15),所述扭簧(15) —端与主支撑杆(2) 的侧杆(4)相触,所述扭簧(15)另一端与基座(5)底部相触。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遮阳篷,其特征在于,所述门形主支撑杆 (2)、若干门形副支撑杆(11)与主轴(20)的铰接处呈门形子母状套置结构。
10.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汽车遮阳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装置为一 设置在套管(9)内的管状电机(14)。
11.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汽车遮阳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装置为一 设置在套管(9)内的手摇装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化的车篷构筑物,尤其涉及一种汽车遮阳篷。包括两个设置在两侧的基座,所述基座内通过主轴铰接有门形主支撑杆和若干门形副支撑杆,所述主支撑杆与基座之间设有弹簧牵拉装置,所述两个基座后侧均固接有支架,所述副支撑杆在主支撑杆与支架展开位置之间,所述两个支架的后侧设有可轴向转动的套管及套管的支座,所述套管由一转动装置驱动,所述套管上绕设有主遮阳布,所述主遮阳布一端固定在套管上,所述主遮阳布另一端与主支撑杆的顶杆相连,在所述主支撑杆和所述相邻的若干副支撑杆以及支架之间设有连接件。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操作使用方便,展开时可罩住车体,收拢时占地小的汽车遮阳篷。
文档编号B60J11/04GK201287622SQ200820166118
公开日2009年8月12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15日
发明者张光华 申请人:张光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