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轮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87994阅读:5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行车轮圈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自行车轮圈结构,尤其是一种制备工艺简化且结构强度
佳的自行车轮圈结构。
背景技术
在环保意识抬头与休闲风的盛行之下,原本属于非主流交通工具的自行车已经今非昔比了。不仅要考虑功能,对于造型更是不能马虎,甚至连折迭自行车这种机能性的考虑也都纷纷问世了。既然在造型与功能的设计皆已呈现饱和,于是便开始有业者逐渐将设计的重点朝向重量轻且强度佳的方向发展。于是便开始有了铝合金与碳纤维的轮圈运用于自行车上。 以碳纤维轮圈为例,其制造流程至少包含了 A、成型一充气空间的初胚;B、于充气空间中置入一气袋;C、于模具中对气袋持续充气并配合加热程序成形;D、依序自模具中取出成胚与气袋;以及E、热烘定型与表面加工。虽然碳纤维轮圈具有重量轻且强度佳的优点,然而,因其加工过程中充气的风压以及模具的加热程序变量多且较不容易掌控,同时其制作程序耗时,约需90分钟才能完成一轮圈,因此,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不容易为一般消费
者所接受。 有以目前铝合金轮圈的制备工艺为例,其不外乎抽拉挤制成型、巻圆机成型、焊接以及表面加工等程序。请参阅如图9与图10所示,其结构主要包含有两侧壁51、52,该两侧壁51、52的内缘是互相连接,而其外缘则由一连接肋53连接以加强其结构强度,两侧壁51、52的外缘与该连接肋53则形成有一供装设车胎的卡槽54,但是在巻圆成型的过程中,由于连接肋53的封闭,使得支撑结构,例如滚轮或模具,无法深入轮圈的内部予以支撑,因此在内缘收縮外缘伸展的应力作用下,容易在加工的过程中于轮圈的侧面产生皱折55,如图9与图10所示,是以公知自行车铝合金钢圈的纵深皆被限制在30-32mm没有办法突破。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升自行车轮圈纵深与强度且制造工时短的自行车轮圈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行车轮圈结构,主要包括一断面成U型的外框,该外框包含有一第一面以及一第二面,且其第一面上形成有一轮胎槽而其两侧则分别形成有一平整的煞车面,该轮胎槽于轮圈成型完毕后供装设车胎,该外框第二面的两侧分别形成有一结合槽,且每一结合槽的外缘斜设有一结合端缘使得结合槽的宽度向内渐縮;以及一同心固设于外框内缘且断面成U型的内框,该内框两端部的内缘分别伸设有一紧密容至于结合槽中的结合凸缘,使得每一结合凸缘的外侧形成有一紧密容置结合端缘的缺槽。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 1)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内框与外框于加工初期系分开加工,且内框的断面又采用U型的设计,因此,在巻圆内框的程序时,可于内框的内外分别设置配合内框断面形状的滚轮与模具,避免巻圆程序时于内框的外表面产生皱褶,如此,即可增加内框的纵深,令自行车轮圈有较佳的结构强度。 2)本实用新型可大幅縮短生产自行车轮圈所需的工时,因此具有产能大同时亦降低生产成本的优点。 3)本实用新型的内框与外框于成型的制备工艺中是分开加工,因此可依使用者不同的需求选择相同或不同金属材质的组合,满足消费者不同的使用需求与消费能力。

图1是本实用新型制造方法的流程图。[0012]图2是本实用新型外框与内框于挤制成型后的剖视图。[0013]图3是本实用新型外框与内框于巻圆制备工艺后的立体外观图。[0014]图4是本实用新型外框与内框组合后的立体外观图。[0015]图5是本实用新型外框与内框组合后的剖视图。[0016]图6是本实用新型外框与内框压合后的剖视图。[0017]图7是实用新型经焊接与修边后的立体外观完成图。[0018]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0019]图9是公知自行车轮圈的剖视图。[0020]图10是公知自行车轮圈的局部立体外观图。[0021]附图中主要组件符号说明[0022]10外框ll轮胎槽12煞车面13结合槽131扩口部132凹槽14结合端缘20内框21结合凸缘211扩大部22缺槽51侧壁52侧壁53连接肋54卡槽55皱折
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它目的与优点,不难从下述所选用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中,获得深入了解。 当然,本实用新型在某些另件上,或另件的安排上容许有所不同,但所选用的实施例,则于本说明书中,予以详细说明,并于附图中展示其构造。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自行车轮圈结构,请参阅如图l所示,其制造方法与结构详述如下 挤制成型将不锈钢或是镁、铝合金等金属材挤制成长条状的外框10与内框20,其中,该外框10与内框20的断面皆为U型,如图2所示。该外框10包含有一第一面以及一第二面,且其第一面上形成有一轮胎槽11而其两侧则分别形成有一平整的煞车面12,该轮胎槽11于轮圈成型完毕后供装设车胎。该外框10第二面的两侧分别形成有一结合槽13,
该结合槽13的封闭端并形成有一扩口部131,且该扩口部131的端面并朝向其相对应的煞
车面12斜设有一凹槽132。又每一结合槽13的外缘斜设有一结合端缘14使得结合槽13
的宽度向内渐縮;该内框20两端部的内缘伸设有一结合凸缘21,使得每一结合凸缘21的
外侧形成有一缺槽22,且每一结合凸缘21的自由端部形成有一扩大部211。 巻圆成型利用巻圆机将长条状的外框10与内框20巻制成C型结构,如图3所
示,并依照所设定的长度予以裁切。 切边由于巻制过程中必须考虑金属本身的分子内聚力以及加工应力的影响,通常所设定的长度会比实际需求略长以避免工件于裁切后收縮而无法利用,而切边程序除将内框20与外框10裁切置精确的长度,同时亦可令内框20与外框10的切口更为平整,方便后续的加工制备工艺。 组合将内框20上所形成的结合凸缘21分别穿设于外框10的结合槽13中,并令扩大部211容置于扩口部131中,如图4与图5所示。 压合将结合端缘14向内压迫,令结合凸缘21与扩大部211分别紧迫于结合槽13与扩口部131中,且结合端缘14则容至于内框20的缺槽22中,使外框10与内框20紧密地结合成一完整的结构,如图6所示。另由于扩口部131中凹槽132的设置,可大幅降低压合时结合端缘14所承受的加工应力,使得外框10与内框20有优良的结合强度。[0038] 焊接利用焊接机将结合后的内、外框20、10的两端以焊接的方式连接,使成一完整的轮圈结构,完成后的内框20可供穿设自行车轮的辐条,而外框10上所形成的轮胎槽11则可供安装车胎;前述焊接方式可为碰焊、氩焊或其它方式。 修边将焊接或其它制备工艺所产生的毛边予以磨平整修,令自轮轮圈有一平整光滑的表面,整修毛边可使用研磨或车刀车削方式,如图7所示。 请再配合参阅如图8所示,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外框10与内框20间具有凹凸配合的连结结构,因此亦可以下述第二实施例所描述的方法加以制造。 挤制成型本制备工艺与前述第一实施例中挤压成型制备工艺完全相同,因此不再赘述。 巻圆成型本制备工艺与前述第一实施例中巻圆成型制备工艺完全相同,因此不再赘述。
切边本制备工艺与前述第一实施例中切边制备工艺完全相同,因此不再赘述。[0044] 内框焊接利用焊接机将内框20的两端以焊接的方式连接,使成为一连续的环状结构;本制成焊接方式可为碰焊、氩焊或其它焊接方式。 组合外框将巻圆成型后的外框10组合于焊接完成的内框20上,并将内框20上所形成的结合凸缘21分别容置于外框10的结合槽13中,同时扩大部211 —容置于扩口部131中。
压合本制备工艺与前述第一实施例中压合制备工艺完全相同,因此不再赘述。[0047] 修边本制备工艺与前述第一实施例中修边制备工艺完全相同,因此不再赘述。[0048] 以上所述实施例是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故举凡数值的变更或等效组件的置换仍应隶属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畴。
权利要求一种自行车轮圈结构,其主要包括一断面成U型的外框以及一同心固设于外框内缘且断面成U型的内框;其特征在于该外框包含有一第一面以及一第二面,且其第一面上形成有一轮胎槽而其两侧则分别形成有一平整的煞车面,该外框第二面的两侧分别形成有一结合槽,且每一结合槽的外缘斜设有一结合端缘使得结合槽的宽度向内渐缩;且该内框两端部的内缘分别伸设有一紧密容置于结合槽中的结合凸缘,使得每一结合凸缘的外侧形成有一紧密容置结合端缘的缺槽。
2. 依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自行车轮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合槽的封闭端并形成有一扩口部,而结合凸缘的端部则形成有一扩大部,当外框与内框结合后,该扩大部紧密结合于扩口部中。
3. 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轮圈结构,其特征在于且该扩口部的端面并朝向其相对应的煞车面斜设有一凹槽。
专利摘要一种自行车轮圈结构,其主要包括一断面成U型的外框,该外框包含有一第一面以及一第二面,且其第一面上形成有一轮胎槽而其两侧则分别形成有一平整的刹车面,该轮胎槽于轮圈成型完毕后供装设车胎,该外框第二面的两侧分别形成有一结合槽,且每一结合槽的外缘斜设有一结合端缘使得结合槽的宽度向内渐缩;以及一同心固设于外框内缘且断面成U型的内框,该内框两端部的内缘分别伸设有一紧密容至于结合槽中的结合凸缘,使得每一结合凸缘的外侧形成有一紧密容置结合端缘的缺槽。
文档编号B60B21/02GK201472058SQ20092016250
公开日2010年5月19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5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5日
发明者罗春勋 申请人:见春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