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门开启安全监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88879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车门开启安全监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车门开启安全监控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有助于车门安全开启的监控装置。 随着国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在我国特别是在城市,汽车的保有量猛增,我国已经成为一个新兴的汽车消费大国。汽车作为一种便捷的交通工具,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带来了行车安全问题。除了行车过程中的交通安全问题,近年来,人们开始关注另一类行车安全问题,即停车时车内人开车门下车过程中遇到车后方来车追撞引起的人身车辆安全事故。通常,停车后车内人(驾驶人及/或乘客) 一般会仔细观察车外情况,缓慢开门下车,以避免此类事故发生。但也有例外,如人遇急事,未及观察车外情况急忙开车门下车而遭遇车后方来车追撞;通过车窗外后视镜、车窗玻璃未能观察到车后快速行驶而来的车辆而开车门下车被追撞。由于道路交通安全规则的设计,以及汽车驾驶室的设计,此类车辆安全事故更容易发生在驾驶室一侧包括驾驶人及驾驶室后座乘客在停车后下车过程中。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解决停车时车内人开车门下车过程中遇到车后方来车追撞引起的人身车辆安全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性好的车门开启安全监控装置,当车内人手触内把手准备下车之时,甚至还可以做到直至车门开起到一个角度后车内人下车前,该车门开启安全监控装置在工作,以求最大限度避免车内人下车时遭遇后方来车追撞。[0004] 本实用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一种车门开启安全监控装置,它包括触摸开关,该触摸开关与车门锁的内把手连接,当手触内把手开启车门时,该触摸开关闭合,启动车门开启安全监控装置;雷达I,该雷达I有两个,与触摸开关连接,分别设置在汽车后视镜外侧边缘,用于监测车门外特别是车身后物体移动的情况;微处理器,该微处理器接受雷达I发出的信号并予以处理;声音警示器,该声音警示器受微处理器控制,当雷达I监测到车门外特别是车身后设定范围内有物体移动时,发出警示声。 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还可以包括警示灯I,该警示灯I有两个,分别设置在汽车
后视镜外侧边缘,当手触内把手开启车门、触摸开关闭合时,该警示灯I亮。 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还包括车门限位装置,该车门限位装置相对于车门设置,用
于对车门开门限位。 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还包括雷达II,该雷达II相对于车门设置在车门侧边缘,当车门开启后或处在限位处,雷达II用于监测车门外特别是车身后物体移动的情况;该雷达II与微处理器连接,当雷达II监测到车门外特别是车身后设定范围内有物体移动时,声音警示器发出警示声。 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还包括警示灯II,该警示灯II相对于侧车门设置在车门侧边缘,当车门开启后或处在限位处,该警示灯11亮。 本实用新型,一是在车门锁的内把手设计了触摸开关,当车内人手触内把手准备下车之时,该装置随即开始工作;二是在汽车后视镜外侧边缘设计了雷达I,甚至还可以车门侧边缘设计雷达II,这样,从车内人准备下车直至车门开起到一个角度后车内人下车前,雷达I或雷达II始终在监控车后来车情况,车门开启安全监控装置一直在工作,警示下车人注意车后方来车,最大限度地避免车内人下车时遭遇后方来车追撞。[0010]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I雷达1、警示灯I在汽车后视镜外侧边缘安装位置示意 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II雷达1、警示灯I在驾驶室车门边缘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II雷达1、警示灯I在驾驶室一侧车门边缘安装位置示 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II雷达1、警示灯I在汽车两侧车门边缘安装位置示意 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I电路方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II电路方框图之一 ;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II电路方框图之二。
以下结合附图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如
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I的应用实例,在汽车11两侧后视镜12的外侧 边缘均设置有雷达113和警示灯114。 如图2、3、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II的应用实例,除了在汽车11两侧后视镜 的外侧边缘均设置有雷达I和警示灯I (图中未画出)夕卜,在汽车11车门15的铰轴处均安 装有车门限位器(图中未画出),在车门限位器的限制下,图中,已经打开的车门15正处在
限位处,我们可以看到设置在车门15侧边缘的雷达1116和警示灯1117。 如图5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I电路方框图,它包括触摸开关501—504、雷达 1505和506、微处理器507、声音警示器508、警示灯1509和510,其中触摸开关501和502、 雷达1505、警示灯1509设置在汽车一侧的相应位置上,触摸开关503和504、雷达1506、警 示灯1510设置在汽车另一侧的相应位置上。其工作原理如下当行驶中的汽车驻车车内 人准备下车时,手触车门内把手触动触摸开关501与/或502,警示灯I随即闪亮发出警示 信号,告知车后来车此车车内人正准备下车,同时雷达1505开始监测车后来车情况一旦 雷达1505监测到车后方有来车在靠近,则输出信号给微处理器507 ;微处理器507再输出 信号给声音警示器508,驱动声音警示器508发出警示声,警示车内人且慢下车。触摸开关 503和504、雷达1506、警示灯1510以及微处理器507、声音警示器508的工作原理相同。 如图6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II电路方框图之一,它是安装在汽车车门铰轴的 车门限位器601—604、设置在车门侧边缘的雷达11605—608和警示灯II611—614、微处理 器609、声音警示器610构成的雷达II监控电路的方框图,其中车门限位器601—602、雷 达11605—606和警示灯11611—612设置在汽车一侧的相应位置上,车门限位器603—604、 雷达11607—608和警示灯11613—614设置在汽车另一侧的相应位置上。其工作原理如 下当行驶中的汽车驻车车内人打开车门至限位处时(由于车门限位器601与/或602的 作用),设置在车门侧边缘的警示灯II611与/或612随即闪亮发出警示信号,告知车后来 车此车车内人正准备下车,同时雷达II605与/或606开始监测车后方来车情况, 一旦雷达 II605与/或606监测到车后方有来车在靠近,则输出信号给微处理器609 ;微处理器609 再输出信号给声音警示器610,驱动声音警示器610发出警示声,警示车内人且慢下车。车 门限位器603和604、设置在车门侧边缘的雷达II607和608和警示灯II613和614、微处 理器609、声音警示器610的工作原理相同。 如图7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II电路方框图之二,它包括汽车一侧由触摸开关701和702、雷达1703、警示灯1510以及微处理器708、声音警示器1709构成的雷达I监控电路;由车门限位器704和705、雷达II706和707、警示灯II711和712以及微处理器708、声音警示器1709构成的雷达II监控电路。汽车另一侧的雷达I监控电路、雷达II监控电路与此相同,这里不再赘述。其工作原理可从图5、图6的工作原理推知,这里不再赘述。[0023] 如图7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II电路方框图之二,通过对微处理器708的设计,当汽车一侧车门的一扇与/或两扇开启后至处在限位处,雷达II706与/或707在监测车后来车情况时,由于雷达11706、707处在雷达1703的后面,其信号正处在监测范围内,而雷达1703的信号有可能偏离监测范围,因此,微处理器708只接受并处理雷达II706与/或707的信号;汽车另一侧车门的一扇与/或两扇开启后至处在限位处,雷达II在监测车后来车情况,同样地,微处理器708只接受并处理雷达II的信号。
权利要求一种车门开启安全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触摸开关,该触摸开关与车门锁的内把手连接,当手触内把手开启车门时,该触摸开关闭合,启动车门开启安全监控装置;雷达I,该雷达I有两个,与触摸开关连接,分别设置在汽车后视镜外侧边缘,用于监测车身后物体移动的情况;微处理器,该微处理器接受雷达I发出的信号并予以处理;声音警示器,该声音警示器受微处理器控制,当雷达I监测到车身后设定范围内有物体移动时,发出警示声。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门开启安全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警示灯I, 该警示灯I有两个,分别设置在汽车后视镜外侧边缘,当手触内把手开启车门、触摸开关闭 合时,该警示灯I亮。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车门开启安全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车门 限位装置,该车门限位装置相对于车门设置,用于对车门开门限位。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门开启安全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雷达II,该 雷达II相对于车门设置在车门侧边缘,当车门开启后或处在限位处,雷达II用于监测车身 后物体移动的情况;该雷达II与微处理器连接,当雷达II监测到车身后设定范围内有物体 移动时,声音警示器发出警示声。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门开启安全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警示灯II, 该警示灯II相对于侧车门设置在车门侧边缘,当车门开启后或处在限位处,该警示灯II 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有助于车门安全开启的监控装置。它提供的是一种当车内人手触内把手准备下车之时、甚至是还可以做到直至车门开起到一个角度后车内人下车前监控装置都在工作的车门安全开启的监控装置。它包括触摸开关,该触摸开关与车门锁的内把手连接;雷达I,该雷达I有两个,与触摸开关连接,分别设置在汽车后视镜外侧边缘;微处理器,该微处理器接受雷达I发出的信号并予以处理;声音警示器,该声音警示器受微处理器控制。它能在车内人手触内把手准备下车之时以及车门开起到一个角度后车内人下车前两个时段对车后来车情况进行监控,警示下车人注意车后方来车。
文档编号B60Q9/00GK201538279SQ20092019858
公开日2010年8月4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15日
发明者王翰章 申请人:王翰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