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拉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89592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公交车拉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公交车拉手装置,其包括设置在公交车过道上空的横架杆和
设置在该横架杆上的多个拉手组件。
(二)
背景技术
公知的公交车拉手装置包括设置在公交车过道上空的横架杆和设置在该横架杆 上的多个拉手组件,考虑到人的因素,拉手的个数设置的比较稀疏,但人有高矮胖瘦,这样 可能导致一旦有人占据了不太合适的位置,其他人想拉住拉手就需要把胳膊伸比较远才能 拉到,以至于有些拉手空闲,而有人却没有拉手可拉。

发明内容因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目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在拉手个数一定的
情况下,可以调整拉手的位置,而使拉手可以充分利用的公交车拉手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公交车拉手装置,包括设置在公交车过道上空的横架杆和设置在该横 架杆上的多个拉手组件,在所述横架杆上设有相应于每个拉手组件的长条孔,并在该长条 孔上设有多个锁定部,使拉手组件的被锁定部能够沿所述长条孔移动,并能够为乘客所需 位置的锁定部锁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公交车拉手装置,在拉手数目一定的情况下,设置相
应于每个拉手组件的长条孔,并在该长条孔上设置多个锁定部,那么乘客可以根据自己的
位置调整所述拉手组件到适合自己拉的位置并锁定,其实质上相当于设置了更多的拉手组
件,原则上具有密集设置拉手组件的功能,并避开了设置过多拉手组件造成成本高的问题。 上述公交车拉手装置,所述锁定部为相应于条形孔设置的沉孔,所述被锁定部包
括一小于所述沉孔宽度而大于所述条形孔宽度的刚性的台体和穿过所述条形孔连接该台
体与拉手连接布条相连的连接板。 上述公交车拉手装置,所述沉孔为圆沉孔。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横架杆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公交车拉手装置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拉手组件锁定结构示意图。 图中1、横架杆,2、长条孔,3、中心孔,4、沉孔,5、拉手组件,6、台体,7、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来具体说明一下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 参照说明附图1至3,本实施例公交车拉手装置,包括设置在公交车过道上空的横架杆1和设置在该横架杆上的多个拉手组件5,在所述横架杆上设有相应于每个拉手组件 的长条孔2,并在该长条孔上设有多个锁定部,使拉手组件的被锁定部能够沿所述长条孔移 动,并能够为乘客所需位置的锁定部锁定。 为了简化结构,节约成本,所述锁定部为相应于条形孔设置的沉孔4,所述被锁定 部包括一小于所述沉孔宽度而大于所述条形孔宽度的刚性的台体6和穿过所述条形孔连 接该台体与拉手连接布条相连的连接板7。使用中向上推起所说的连接板,则所述台体所述 沉孔的限位而可以在所述横架杆的中心孔内移动,移动到相应位置,所述台体落到相应沉 孔内便可以锁定,结构简单,且使用方便。 所说的锁定部还可以采用挂钩,甚至设置档块的结构,对应的被锁定部都可以统
一为具有所述台体的结构,这些都可以根据本方案简单的推导出来。 为了便于拉手组件的锁定,所述沉孔为圆沉孔。
权利要求一种公交车拉手装置,包括设置在公交车过道上空的横架杆(1)和设置在该横架杆上的多个拉手组件(5),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横架杆上设有相应于每个拉手组件的长条孔(2),并在该长条孔上设有多个锁定部,使拉手组件的被锁定部能够沿所述长条孔移动,并能够为乘客所需位置的锁定部锁定。
2. 根据权利要1所述的公交车拉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部为相应于条形孔设 置的沉孔(4),所述被锁定部包括一小于所述沉孔宽度而大于所述条形孔宽度的刚性的台体(6)和穿过所述条形孔连接该台体与拉手连接布条相连的连接板(7)。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公交车拉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孔为圆沉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公交车拉手装置。本实用新型公交车拉手装置,包括设置在公交车过道上空的横架杆和设置在该横架杆上的多个拉手组件,在所述横架杆上设有相应于每个拉手组件的长条孔,并在该长条孔上设有多个锁定部,使拉手组件的被锁定部能够沿所述长条孔移动,并能够为乘客所需位置的锁定部锁定,从而起到使用方便,结构简单的效果。
文档编号B60N3/02GK201472207SQ20092022664
公开日2010年5月19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14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14日
发明者孙宝修 申请人:孙宝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