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拖行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89591阅读:4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摩托车拖行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载运道路车辆的装置,尤其是一种摩托车拖行架。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和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驾车外出旅行游玩不断增加,有时则需外带一辆小型的二轮摩托车,以满足汽车不能到达的小路而方便人们的前行。传统的做法是将摩托车固定在车顶部运载,其存在着装载不方便、不安全的缺点。为此,设计汽车拖带的摩托车拖车是人们研究的重点。例如,2009年5月13日授权公告的CN201235774Y中国实
用新型专利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摩托车拖车",其由车架、承载杆、车轮、联接器构成拖车主体,车架由金属管子或型材围成框架,在车架前端设提手,在车架的左右两侧边框上设有
固定摩托车的保险带扣,在车架的一侧边框前部设有支撑杆,左右两侧边框的后部设有一对车轮,车架后边框的两角设有指示行车的尾灯,其电路与主车电路相通,在车架沿前进方向的中轴线设承载杆,承载杆的前部设置摩托车的前轮搁架,后部设置后轮搁板,前端设有联接器,可与小汽车尾部的拖带挂钩相连接,在承载杆与车架的结合部位设锁定机构,车架与承载杆在后部设有铰链连接,车架脱离后其前端可以上翘,使承载杆的后端着地,车架由支撑杆下垂于地面支撑。其装卸方便、安全,符合交通规范。但是上述公开的摩托车拖车的车架为框架式,其体积大而收藏占用空间大,构件多而成本高,重量重而移动不易,并且摩托车在承载杆上的装载与固定存在操作麻烦的不足。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摩托车拖车体积、成本高、移动不易、摩托车装载与固定操作
麻烦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摩托车拖行架,该摩托车拖行架不仅结构简单、设计合
理、体积小、成本低,而且固定牢靠、操作简便、拖行可靠,收藏时占用空间小。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摩托车拖行架,其包括一
连接架,该连接架可与汽车尾部的拖带挂钩相连接或者与汽车尾部拖带挂钩连接的连接器
件相连接,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的连接架上的施力件; —与连接架相铰接的叉形架,该叉形架的固定端上设有锁定摩托车前轮轴的固定件; —驱动件,该驱动件在连接架上的施力件的作用下可将所述的叉形架从固定摩托车前轮轴时的安装位置至与连接架结合位置间进行驱动转换; —锁定件,该锁定件设置在所述的叉形架与连接架的结合部位,可将叉形架与连接架进行锁定或分离。 所述的设置在连接架上的施力件,其包括一与连接架固定连接的固定套筒、一滑动地套合在固定套筒内的升降套筒、一固定在升降套筒一端部的螺母、一与螺母螺纹配合的螺杆,螺杆的一端部穿过固定套筒顶端筒壁伸入传动箱内与一小伞齿轮配合连接,一施力手柄贯穿装配在传动箱的箱体上,一与小伞齿轮相啮合的大伞齿轮装配在位于箱体内的
施力手柄上,所述的升降套筒的另一端作用于所述的驱动件的施力端上。 所述的设置在叉形架固定端上、锁定摩托车前轮轴的固定件,其包括一对对称设
置、与固定在叉形架固定端上的螺母螺纹配合、带锁定头件的固定杆,该对固定杆与固定的螺母配合相对旋转移动而使其锁定头件锁定摩托车前轮轴。 所述的在连接架上的施力件作用下将叉形架从固定摩托车前轮轴时的安装位置
至与连接架结合位置间进行驱动转换的驱动件,其包括一弧形的驱动杆,该驱动杆的中间支点经一支架与连接架铰接,而作为一驱动支点,其施力端与所述的连接架上的施力件连接,其驱动端与所述的叉形架抵靠作用,将叉形架抬高或放低进行位置转换。 所述的设置在叉形架与连接架结合部位的锁定件,其包括一套装有弹簧的插销,所述的弹簧在插销上由一限位销限位,所述的插销在弹簧的作用力或外力的作用下,在连接架上的锁定板及叉形架上的锁定板间往复移动,使连接架与叉形架锁定或分离,该插销在分离终端位置上偏转由一限位挡杆与其上的限位杆配合限位。 所述的在连接架上的施力件作用下将叉形架从固定摩托车前轮轴时的安装位置至与连接架结合位置间进行驱动转换的驱动件的弧形驱动杆对称设置。 所述的经一支架与连接架铰接的弧形驱动杆,其与所述的与连接架相铰接的叉形架同轴铰接。 本实用新型是由一连接架,一与连接架相铰接的叉形架和一由连接架上的施力件及一由施力件作用可驱动叉形架进行位置转换的驱动件组成,相比现有技术,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体积小、成本低、收藏时占用空间小。其由叉形架固定端上的固定杆将摩托车前轮轴锁定,再由连接架上的施力件施力经驱动件将叉形架提升至与连接架锁定,摩托车前轮提升至空中,后轮着地由汽车拖行,具有固定牢靠、拖行可靠、操作简便,省时省力的优点。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0017]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主视图。[0018] 图2是沿
图1中的A-A线剖视图。[0019]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立体图。 图中1.连接架,2.叉形架,201.固定端,202.铰接端,203.铰接基座,204.铰轴,205.加强筋板,206.铰轴,207.锁定板,3.驱动件,301.驱动杆,302.支架,4.锁定件,401.弹簧,402.插销,403.限位销,404.限位挡杆,405.锁定板座,5.施力件,501.固定套筒,502.升降套筒,503.螺母,504.螺杆,505.传动箱,506.小伞齿轮,507.施力手柄,508.大伞齿轮,509.铰轴,6.固定件,601.固定杆,602.螺母,603.锁定头件。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图3中,一种摩托车拖行架,其包括一连接架1、一与连接架1相铰接的叉形架2、一驱动件3、一锁定件4, 一安装在连接架上的施力件5和装配在叉形架上的固定件6。[0022] 连接架1可与汽车尾部的拖带挂钩相连接或者与汽车尾部拖带挂钩连接的连接器件相连接。 在
图1、图2中,安装在连接架上的一施力件5,其包括一与连接架1固定连接的固定套筒501、一滑动地套合在固定套筒501内的升降套筒502、一固定在升降套筒502 —端部的螺母503、一与螺母503螺纹配合的螺杆504,螺杆504的一端部穿过固定套筒501顶端筒壁伸入一传动箱505内,并与一小伞齿轮506键连接, 一施力手柄507贯穿装配在传动箱505的箱体上, 一与小伞齿轮506相啮合的大伞齿轮508键连接在位于箱体内的施力手柄507上。 该施力件5是转动施力手柄507,经小伞齿轮508、大伞齿轮506带动螺杆504转动,则使与螺杆504螺纹配合的螺母503带动与该螺母503固定连接的升降套筒502在固定套筒501移动。 在
图1、图3中,一与连接架1相铰接的叉形架2,其架体的固定端201对称叉形设
置,其铰接端202相对固定端201收縮经一铰接基座203和一铰轴204与连接架1相铰接。
为了增加叉形架的强度,其架体固定端201、铰接端202内侧均设有加强筋板205。 在叉形架2的固定端201上设有锁定摩托车前轮轴的固定件6。 在
图1、图2、图3中,固定件6包括一对对称设置的固定杆601 ,该固定杆601与固
定在叉形架固定端201上的螺母602螺纹配合,该对固定杆601的端头上设置有锁定头件
603。 锁定头件603—端可与固定杆601相对滑动转动,其另一端为内六角沉孔,该沉孔可与摩托车前轮轴的固定螺母相匹配。 由
图1、图3所示,一对对称设置的固定杆601在叉形架固定端201上的螺母602相对旋转移动,使其端头上的锁定头件603锁定摩托车前轮轴。 在图2、图3中,驱动件3其包括一弧形状驱动杆301,该驱动杆301的中间支点经一支架302与连接架1相铰接,作为一驱动支点。 在
图1、图2、图3中,驱动杆301的施力端与升降套筒502另一端的铰轴509滑动连接,其驱动端与叉形架2上的铰轴206抵靠作用。升降套筒502的上下移动经驱动杆301驱动,将叉形架2放低或抬高进行位置转换。 为了防止驱动杆301的驱动力偏置,如
图1所示,驱动杆301对称设置。 为了装配的紧凑性,如
图1、图3所示,与连接架1相铰接的叉形架2和驱动杆301
同轴铰接。 在
图1、图3中,锁定件4设置在叉形架2与连接架1的结合部位。其包括一套装有弹簧401的插销402,弹簧401在插销402上由一限位销403限位。 如
图1、图3所示,插销402在弹簧401的作用力或外力的作用下,在连接架1上的锁定板座404及叉形架2上的锁定板207间往复移动,使连接架1与叉形架2锁定或分离。[0036] 插销402在分离终端位置上偏转由一限位挡杆404与其上的限位销403配合限位。 本实用新型由叉形架2固定端201上的固定杆601将摩托车前轮轴锁定,再由连接架1上的施力件5施力经驱动件3将叉形架2提升至与连接架1锁定,使摩托车前轮提升至空中,后轮着地由汽车拖行,其固定牢靠、拖行可靠、操作简便、省时省力,并具有结构
5简单、设计合理、体积小、成本低、占用空间小的优点。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 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 修改或等同替换,其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中。
权利要求一种摩托车拖行架,其包括一连接架,该连接架可与汽车尾部的拖带挂钩相连接或者与汽车尾部拖带挂钩连接的连接器件相连接,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一设置在所述的连接架上的施力件;一与连接架相铰接的叉形架,该叉形架的固定端上设有锁定摩托车前轮轴的固定件;一驱动件,该驱动件在连接架上的施力件的作用下可将所述的叉形架从固定摩托车前轮轴时的安装位置至与连接架结合位置间进行驱动转换;一锁定件,该锁定件设置在所述的叉形架与连接架的结合部位,可将叉形架与连接架进行锁定或分离。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拖行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设置在连接架上的施力件,其包括一与连接架固定连接的固定套筒、一滑动地套合在固定套筒内的升降套筒、一固定在升降套筒一端部的螺母、一与螺母螺纹配合的螺杆,螺杆的一端部穿过固定套筒顶端筒壁伸入传动箱内与一小伞齿轮配合连接,一施力手柄贯穿装配在传动箱的箱体上,一与小伞齿轮相啮合的大伞齿轮装配在位于箱体内的施力手柄上,所述的升降套筒的另一端作用于所述的驱动件的施力端上。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拖行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设置在叉形架固定端上、锁定摩托车前轮轴的固定件,其包括一对对称设置、与固定在叉形架固定端上的螺母螺纹配合、带锁定头件的固定杆,该对固定杆与固定的螺母配合相对旋转移动而使其锁定头件锁定摩托车前轮轴。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拖行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在连接架上的施力件作用下将叉形架从固定摩托车前轮轴时的安装位置至与连接架结合位置间进行驱动转换的驱动件,其包括一弧形的驱动杆,该驱动杆的中间支点经一支架与连接架铰接,而作为一驱动支点,其施力端与所述的连接架上的施力件连接,其驱动端与所述的叉形架抵靠作用,将叉形架抬高或放低进行位置转换。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拖行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设置在叉形架与连接架结合部位的锁定件,其包括一套装有弹簧的插销,所述的弹簧在插销上由一限位销限位,所述的插销在弹簧的作用力或外力的作用下,在连接架上的锁定板及叉形架上的锁定板间往复移动,使连接架与叉形架锁定或分离,该插销在分离终端位置上偏转由一限位挡杆与其上的限位杆配合限位。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摩托车拖行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在连接架上的施力件作用下将叉形架从固定摩托车前轮轴时的安装位置至与连接架结合位置间进行驱动转换的驱动件的弧形驱动杆对称设置。
7. 根据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一种摩托车拖行架,其特征在于经一支架与连接架铰接的弧形驱动杆,其与所述的与连接架相铰接的叉形架同轴铰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拖行架,一种摩托车拖行架,其包括一连接架,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一设置在连接架上的施力件;一与连接架相铰接的叉形架,该叉形架的固定端上设有锁定摩托车前轮轴的固定件;一驱动件,该驱动件在连接架上的施力件作用下可将叉形架从固定摩托车前轮轴时的位置至与连接架结合位置间进行驱动转换;一锁定件,该锁定件设置在叉形架与连接架的结合部位,可将叉形架与连接架进行锁定或分离。本实用新型由叉形架上的固定件将摩托车前轮轴锁定,再由施力件施力经驱动件将叉形架提升至与连接架锁定,摩托车前轮升空,后轮着地由汽车拖行,其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固定牢靠、拖行可靠、操作简便。
文档编号B60R9/08GK201494375SQ200920226579
公开日2010年6月2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17日
发明者王历涛 申请人:荣成市龙河金属加工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