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置节温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89885阅读:14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外置节温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力总成系统的冷却调节装置,具体属于一种外置节温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活动范围的扩大,配自动变速箱或液力缓速器的客车,以 其操作轻便、换挡平稳、乘坐舒适、过载保护性能好等优势逐渐受到广大用户的喜爱。现在 广泛使用的自动变速箱,或者机械变速箱带缓速器,它们变矩或缓速时产生的热量一般都 是通过液压油传给变速箱冷却器,再由变速箱冷却器通过液压油和冷却液的热量交换传给 发动机的冷却系,最终由发动机的冷却系将热量带走。为了让这些附加装置和热量与发动 机的冷却装置和热量很好地结合匹配,目前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将变速箱冷却器安装在水箱 和水泵入口之间的水箱出口线路上,通过节温器旁通阀到变速箱冷却器入口的管路来消除 调温器关闭时没有流通的不足。旁通管路部件可用于所有发动机模型,并在变速箱冷却器 中提供持续的冷却液流动,而不管发动机的温度如何。这种流通保证了变速箱的持续冷却, 并允许变速箱冷却器加热变速箱机油。在带缓速器的车辆中,因为缓速器和发动机的最大 热负荷并不是同时出现的,旁通管路的流量并不能保证变速器及缓速器的需求。在启动和 长下坡工况时,很容易引起变速器过热,冷却油沸腾而发动机却处于小循环的状态。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外置节温器,其结构简单,可以解决缓速器和发动机 最大热负荷不同步的问题,保证缓速器的可靠冷却,避免缓速器内冷却液的回流。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外置节温器,包括内节温器,内节温器上部设有节 温器盖,下部包有节温器壳,节温器盖上设有出水管路,节温器壳下端开有旁通管道,侧面 开有入水管道。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外置节温器,包括内节温器,内节温器上 部设有节温器盖,下部包有节温器壳,节温器盖上设有出水管路,节温器壳下端开有旁通管 道,侧面开有入水管道;所述内节温器采用蜡式节温器结构;所述内节温器与节温器盖、节 温器壳之间设有密封环。本实用新型优点是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解决了缓速器和发动机最大热负荷不同时出现的问 题,显著改善了变速器的工作环境,充分转移了缓速器的高排热,不会引起冷却液的沸腾, 保证缓速器的可靠冷却。2.本实用新型的管路系统直径增大,使内部压力下降最小,避免了缓速器内冷却 液的回流。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0010]


图1为外置节温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外置节温器的使用冷却管路示意图。其中1为内节温器;2为节温器盖;3为节温器壳;4为出水管路;5为旁通管路;6 为入水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种外置节温器,如
图1所示,包括内节温器1,内节温器1上部设有节温 器盖2,下部包有节温器壳3,节温器盖2上设有出水管路4,节温器壳3下端开有旁通管道 5,侧面开有入水管道6 ;所述内节温器1采用蜡式节温器结构;所述内节温器1与节温器盖 2、节温器壳3之间设有密封环。内节温器的中心杆上端固定于上支架,下端插入橡胶管的中心孔内,橡胶管与外 壳之间的环形内腔装有石蜡。内节温器外壳上端装有主阀门,下端套装有旁通阀,弹簧位于 主阀门与下支架下底之间。装有外置节温器的冷却管路如图2所示。外置节温器的工作过程为当水温低于80°C时,内节温器1的石蜡呈固态,弹簧将主阀门压在阀座上,此时主 阀门完全关闭,而旁通阀完全开启,由发动机出来的冷却水流经缓速器(或液力自动变速 箱冷却器)后通过内节温器的旁通阀、旁通管路5直接进入水泵。至散热器的冷却水通道 被切断,由于冷却水不经过散热器散热,可以使发动机温度迅速升高。当水温达到80°C 90°C时,内节温器1的石蜡逐渐由固态变成液态,体积随之增 大,橡胶管在石蜡的挤压下收缩而对中心杆下部的锥状端头产生向上的推力。由于中心杆 上端固定在支架上不能移动,所以中心杆对橡胶管和感应体产生向下的反推力,外壳压缩 弹簧向下移动使主阀门逐渐打开,旁通阀的开度逐渐变小。这时,内节温器1的主阀门和旁 通阀都处于部分开启状态,只有部分冷却水流经散热器进行散热。当水温高于90°C时,内节温器1的主阀门完全开启,旁通阀完全关闭,冷却水全部 由主阀门通过出水管路4进入散热器散热,水温迅速降低,然后由水泵进入发动机缸体水 套,由于此时冷却水的流动线路长,流量大,所以冷却强度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解决了缓速器和发动机最大热负荷不同时出现的问 题,显著改善了变速器的工作环境,充分转移了缓速器的高排热,不会引起冷却液的沸腾, 保证缓速器的可靠冷却;管路系统直径增大,使内部压力下降最小,避免了缓速器内冷却液 的回流。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 制。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 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一种外置节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节温器(1),内节温器(1)上部设有节温器盖(2),下部包有节温器壳(3),节温器盖(2)上设有出水管路(4),节温器壳(3)下端开有旁通管道(5),侧面开有入水管道(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置节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节温器(1)采用蜡式节温 器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置节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节温器(1)与节温器盖 (2)、节温器壳(3)之间设有密封环。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外置节温器,包括蜡式内节温器,内节温器上部设有节温器盖,下部包有节温器壳,节温器盖上设有出水管路,节温器壳下端开有旁通管道,侧面开有入水管道。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解决了缓速器和发动机最大热负荷不同时出现的问题,显著改善了变速器的工作环境,充分转移了缓速器的高排热,不会引起冷却液的沸腾,保证缓速器的可靠冷却;管路系统直径增大,使内部压力下降最小,避免了缓速器内冷却液的回流。
文档编号B60T5/00GK201646678SQ20092024173
公开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9日
发明者徐勇, 李雪纯, 王善科, 管锦杰 申请人: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