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用车的保险杠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93671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乘用车的保险杠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乘用车的保险杠安装结构,其在使保险杠的设于车宽方向两侧的端部背面与车体的设于车宽方向两侧的保险杠固定面面接触的状态下,将上述保险杠的车宽方向两侧通过螺栓固定于车体。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I中记载有乘用车的保险杠安装结构。在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乘用车中,如图15的示意平面图所示,在左右的前侧架103的前端部分(图中下端部分)以面向斜前方外侧的状态形成有保险杠固定面103s,在左右的保险杠固定面103s上以面接触的状态通过螺栓固定有保险杠加强件101的左右的背面 IOlb0在前侧架103的保险杠固定面103s上,朝前方突出形成有定位销103p,在保险杠加强件101的左右的背面IOlb上形成有供定位销103p穿过的定位孔(未图示)。此外,在左右的前侧架103的定位销103p穿过保险杠加强件101的左右的定位孔的状态下,保险杠加强件101相对于左右的前侧架103定位。在该状态下,保险杠加强件101例如从左侧依次被螺栓固定于前侧架103。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专利特开2007-15316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不过,若保险杠加强件101的左右的背面IOlb与左右的前侧架103的保险杠固定面103s之间存在角度误差等,则例如在将保险杠加强件101的左端部通过螺栓固定于左侧的前侧架103时,由于上述角度误差等,保险杠加强件101的右端部的背面IOlb有时会离开右侧的前侧架103的保险杠固定面103s。这样,右侧的前侧架103的定位销103p会脱离保险杠加强件101的右端的定位孔,不甚理想。为了防止上述情形,需要一边按压保险杠加强件101 —边进行螺栓固定,或是事先对右侧的螺栓进行临时固定之后进行左侧的螺栓固定,作业效率降低。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作,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在将保险杠的车宽方向的一端侧通过螺栓固定于车体时,避免处于定位状态的保险杠的另一端侧脱离车体。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上述技术问题能通过各技术方案的发明得以解决。技术方案I的发明是一种乘用车的保险杠安装结构,其在使保险杠的设于车宽方向两侧的端部背面与车体的设于车宽方向两侧的保险杠固定面面接触的状态下,将上述保险杠的车宽方向两侧通过螺栓固定于车体,其特征是,在上述车体的保险杠固定面和上述保险杠的端部背面上分别形成有供螺栓穿过的螺栓孔,在上述车体的保险杠固定面与上述保险杠的端部背面之间,设有以使上述车体的保险杠固定面和上述保险杠的端部背面彼此的螺栓孔重叠的方式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至少在位于车宽方向一侧的定位机构上设有卡合部,该卡合部用于限制上述车体的保险杠固定面与上述保险杠的端部背面分开能利用螺栓进行固定的距离以上的距离。根据本发明,例如在另一端侧的定位机构包括卡合部的情况下,保险杠的另一端侧的端部背面不会与车体的保险杠固定面分开能利用螺栓进行固定的距离以上的距离。因此,在将保险杠的一端侧的端部背面通过螺栓固定于车体的保险杠固定面时,例如即便因保险杠的端部背面与车体的保险杠固定面之间的角度误差等而造成保险杠的另一端侧离开车体的保险杠固定面,也不会出现保险杠的另一端侧脱离车体这样的不良情形。 此外,由于在保险杠的另一端侧,保险杠的端部背面不会与车体的保险杠固定面分开能利用螺栓进行固定的距离以上的距离,因此在将保险杠的一端侧通过螺栓固定于车体之后,能接着将保险杠的另一端侧通过螺栓固定于车体。因此,不需要事先利用螺栓将保险杠的另一端侧临时固定于车体,提高了作业效率。根据技术方案2的发明,其特征是,定位机构由销构件和孔部构成,上述销构件设于车体的保险杠固定面和保险杠的端部背面中的任意一方,上述孔部设于上述车体的保险杠固定面和保险杠的端部背面中的任意另一方,供上述销构件穿过,上述定位机构的卡合部由设于上述销构件的前端部分的钩部、供该钩部钩住的上述孔部的周缘构成,在上述孔部中设有开口部分和定位孔部,上述开口部分以供设于上述销构件的钩部穿过的方式形成,上述定位孔部与上述开口部分连续地形成,上述销构件能贯穿该定位孔部,且上述钩部能钩住该定位孔部的周缘。S卩,在销构件的钩部穿过孔部的开口部分之后,使保险杠沿车体的保险杠固定面移动,并使销构件相对移动到孔部的定位孔部,就能使上述钩部与孔部的周缘卡合。藉此,在保险杠的另一端侧,上述保险杠的端部背面与车体的保险杠固定面不会分开能利用螺栓进行固定的距离以上的距离。这样,通过在销构件的前端部分形成钩部,保险杠的端部背面不会离开车体的保险杠固定面允许的量以上,因此用于防止离开的成本不会过高。根据技术方案3的发明,其特征是,定位机构由销构件和孔部构成,上述销构件设于车体的保险杠固定面和保险杠的端部背面中的任意一方,上述孔部设于上述车体的保险杠固定面和保险杠的端部背面中的任意另一方,供上述销构件穿过,上述定位机构的卡合部由爪部和上述孔部的周缘构成,上述爪部在上述销构件的周围设置成在弹性力的作用下能扩开且能克服上述弹性力而缩径的状态,上述孔部的周缘供上述爪部钩住,上述销构件的爪部在缩径状态下穿过上述孔部之后扩开,从而能钩住上述孔部的周缘。S卩,通过将销构件压入孔部来使爪部动作,能使孔部与销构件自动地卡合,藉此,保险杠的端部背面不会与车体的保险杠固定面分开能利用螺栓进行固定的距离以上的距离。因此,在使销构件与孔部卡合时,无需使保险杠沿着车体的保险杠固定面移动,销构件与孔部的卡合变得容易。根据技术方案4的发明,其特征是,孔部连续地形成有定位孔部和开口部分,上述定位孔部能供设于销构件的爪部在缩径状态下穿过,上述开口部分能供扩开的爪部穿过。
因此,通过使保险杠沿着车体的保险杠固定面移动,并使设于销构件的爪部相对移动到孔部的开口部分,能将上述销构件的爪部从孔部拆下。根据技术方案5的发明,其特征是,车体的保险杠固定面和保险杠的端部背面中的任意一方设有包括轴部的销支承部,销构件形成筒状,能供上述销支承部的轴部从轴向插入,通过使上述销支承部的轴部从轴向插入上述销构件,能使上述销构件与上述销支承部连结。因此,例如根据不同车型,只需改变销支承部的长度尺寸,而销构件能不受车型影响地实现统一。发明效果根据本发明,在将保险杠的车宽方向的一端侧通过螺栓固定于车体时,能避免处于定位状态的保险杠的另一端侧脱离车体。


图I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I的乘用车的保险杠安装结构的整体立体图。图2是表示乘用车右侧的保险杠安装结构的局部剖立体图。图3是表示乘用车左侧的保险杠安装结构的局部剖立体图。图4是图2的IV - IV向视剖视图。图5 (A)是图2的VA-VA向视图,图5⑶是图3的VB-VB向视图。图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乘用车右侧的保险杠安装结构的局部剖立体图。图7是表示乘用车左侧的保险杠安装结构的局部剖立体图。图8是图6的VIII-VIII向视剖视图。图9 (A)是表示右定位销的整体立体图,图9 (B)是表示右定位销的销主体部的平面图及侧视图,图9(C)是表示右定位销的爪部的平面图及侧视图。图10是图6的X-X向视图。图11是表示变形例的右定位销的整体立体图。图12是表示变形例的右定位销的纵剖图。图13 (A)是表示变形例的右定位销的销主体部的整体立体图,图13⑶是图13 (A)的B-B向视图。图14 (A)是表示变形例的右定位销的销支承部的整体立体图,图14⑶是图14 (A) 的B向视图。图15是表示以往的乘用车的保险杠安装结构的示意平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方式I]以下,参照图I至图5对本发明实施方式I的乘用车的保险杠安装结构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乘用车的保险杠安装结构是用于将前保险杠的保险杠加强件隔着吸能盒安装于前侧架前端的结构,上述前侧架设于乘用车的左右两侧。图中的前后左右及上下对应于乘用车的前后左右及上下。此外,本说明书中的前后左右及上下也对应于乘用车的前后左右及上下。
(关于前侧架及吸能盒)在乘用车的车体前部设有在左右两侧的位置沿车体的前后方向延伸的方筒状的前侧架12 (参照图I)。此外,如图I所示,在左右的前侧架12的前端上部形成有供吸能盒15安装的盒连结面12f。此外,在盒连结面12f的背面侧四个角上固定有供吸能盒15侧的螺栓15b旋入的螺母12b。吸能盒15是当乘用车追尾时通过变形来吸收追尾时的冲击负载的部分,左右的吸能盒15形成为左右对称。吸能盒15由方筒状的盒王体150、形成为将盒王体150的后端侧封闭的后立板151、形成为将盒主体150的前端侧封闭的前端立板155构成。吸能盒15的后立板151是用于将吸能盒15安装到前侧架12的盒连结面12f上的凸缘状的板,在四个角的位置形成有供上述螺栓15b贯穿的螺栓孔151h(参照图2、图3等)。此外,上述螺栓15b在穿过吸能盒15的后立板151的螺栓孔151h的状态下旋入前侧架12的盒连结面12f的螺母12b,从而将吸能盒15固定于前侧架12的前端。
如图I、图2所示,右侧的吸能盒15的前端立板155形成俯视呈大致扁平山形,在上述前端立板155的表面形成有面向乘用车右前方的保险杠固定面157、面向左前方(内侦 的内侧倾斜面159。同样地,如图3所示,在左侧的吸能盒15的前端立板155上形成有面向乘用车左前方的保险杠固定面157、面向右前方(内侧)的内侧倾斜面159。此外,在左右的吸能盒15的保险杠固定面157上以面接触的状态安装有前保险杠的保险杠加强件20的背面20b (参照图4)。如图2所示,在右侧的吸能盒15的保险杠固定面157上,供用于固定保险杠加强件20的螺栓BT (参照图4)贯穿的螺栓孔157h形成于左右上部、左下部(图2中为右下部)这三个部位。此外,在这些螺栓孔157h的背面侧位置分别固定有与上述螺栓BT螺合的螺母NT (参照图4)。此外,如图2所示,在右侧的吸能盒15的保险杠固定面157上,在右下部(图2中为左下部)固定有右侧定位机构40a的钩状的右定位销43。如图3所示,在左侧的吸能盒15的保险杠固定面157上,供用于固定保险杠加强件20的螺栓BT (参照图4)贯穿的螺栓孔157h形成于左右上部、右下部(图3中为左下部)这三个部位。此外,在这些螺栓孔157h的背面侧位置分别固定有与上述螺栓BT螺合的螺母NT (参照图4)。此外,如图3所示,在左侧的吸能盒15的保险杠固定面157上,在左下部(图3中为右下部)固定有左侧定位机构40b的轴状的左定位销44。(关于前保险杠)如图I所示,前保险杠由沿车宽方向延伸的梁状构件即保险杠加强件20、安装于上述保险杠加强件20前表面的缓冲构件即保险杠吸收件(未图示)、从前方覆盖上述保险杠吸收件及保险杠加强件20的保险杠盖(未图示)构成。保险杠加强件20例如由铝合金制成,如图4等所示,该保险杠加强件20由前侧立板部21、后侧立板部22、上侧横板部23及下侧横板部24形成方筒状,并被设定成纵向宽度比前后宽度大。此外,上述保险杠加强件20的内部空间被沿车宽方向延伸的隔板25分隔成上下两部分。如图I所示,保险杠加强件20的车宽方向两侧(左右端部)与左右的吸能盒15的保险杠固定面157的倾斜配合地倾斜。此外,保险杠加强件20的左右端部的背面20b (参照图4)即保险杠加强件20的后侧立板部22的表面20b能与左右的吸能盒15的保险杠固定面157面接触。如图2及图5(A)所示,在保险杠加强件20的后侧立板部22的右端部,在与形成于右侧的吸能盒15的保险杠固定面157的螺栓孔157h对应的位置,形成有车宽方向(左右方向)较长的螺栓长孔22h。此外,螺栓BT贯穿后侧立板部22的上述螺栓长孔22h。此夕卜,在保险杠加强件20的后侧立板部22的右端部,在与吸能盒15的保险杠固定面157的右定位销43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右侧定位机构40a的右孔部53。右侧定位机构40a是用于进行定位以使保险杠加强件20的后侧立板部22的螺栓长孔22h与吸能盒15的保险杠固定面157的螺栓孔157h重叠的机构,其由上述右定位销43和供该右定位销43穿过的右孔部53构成。 右侧的吸能盒15的右定位销43由销主体部43m和钩部43k形成侧视呈L字状,其中,上述销主体部43m从保险杠固定面157朝前方突出,上述钩部43k在上述销主体部43m的前端部分直角地朝上方弯曲。如图2及图5(A)所示,保险杠加强件20的右孔部53由开口部分53w和定位孔部53y构成,其中,上述开口部分53w供右定位销43的钩部43k穿过,上述定位孔部53y与上述开口部分53w连续地形成,供右定位销43的销主体部43m穿过。右孔部53的开口部分53w形成正方形,该正方形具有比右定位销43的钩部43k的高度尺寸大的纵向尺寸。此外,右孔部53的定位孔部53y形成长孔状,其在上边与开口部分53w的上边一致的状态下从开口部分53w沿横向延伸。因此,在吸能盒15的右定位销43的钩部43k穿过保险杠加强件20的右孔部53的开口部分53w之后,使保险杠加强件20下降并朝右方(图2中左方)移动,就能沿右孔部53的上边将右定位销43的销主体部43m从开口部分53w引导至定位孔部53y (参照点划线的E部分)。在该状态下,右定位销43的钩部43k钩住右孔部53的定位孔部53y的周缘。如图3及图5(B)所示,在保险杠加强件20的后侧立板部22的左端部,在与形成于左侧的吸能盒15的保险杠固定面157的螺栓孔157h对应的位置,形成有贯穿孔22e。此夕卜,螺栓BT贯穿后侧立板部22的上述贯穿孔22e。此外,在保险杠加强件20的后侧立板部22的左端部,在与吸能盒15的保险杠固定面157的左定位销44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左侧定位机构40b的左孔部54。左侧定位机构40b是用于进行定位以使保险杠加强件20的后侧立板部22的贯穿孔22e与吸能盒15的保险杠固定面157的螺栓孔157h重叠的机构,其由上述左定位销44和供该左定位销44穿过的左孔部54构成。吸能盒15的左定位销44形成从保险杠固定面157朝前方径直突出的轴状。如图3及图5 (B)所示,保险杠加强件20的左孔部54由横孔54y和纵孔54z形成L字形。保险杠加强件20的左孔部54形成于与右侧定位机构40a的右孔部53相同的高度位置,左孔部54的纵孔54z的高度尺寸被设定成与右孔部53的开口部分53w的高度尺寸相等的值。此外,左孔部54的横孔54y的长度尺寸被设定成比右孔部53的左右方向的长度尺寸稍小。此外,在如图3及图5(B)所示左侧定位机构40b的左定位销44与左孔部54的纵孔54z的上端卡合的状态下(参照点划线的E部分),如图2及图5 (A)所示右侧定位机构40a的右定位销43的销主体部43m配置于右孔部53的定位孔部53y (参照点划线的E部分)。在该状态下,保险杠加强件20的右端部的螺栓长孔22h与右侧的吸能盒15的螺栓孔157h重叠,且保险杠加强件20的左端部的贯穿孔22e与左侧的吸能盒15的螺栓孔157h重叠。如图I、图4等所示,在保险杠加强件20的前侧立板部21上,在与右端部的螺栓长孔22h和左端部的贯穿孔22e对应的位置上,形成有螺栓旋紧作业用的作业孔21h。(关于保险杠加强件20的安装步骤)在此,在将保险杠加强件20安装于左右的吸能盒15时,假定左右的吸能盒15已经被固定于左右的前侧架12。首先,如图2所示,持着保险杠加强件20,使右侧的吸能盒15的右定位销43穿过保险杠加强件20的右孔部53的开口部分53w (参照S部分)。接着,如图3所示,使左侧 的吸能盒15的左定位销44穿过保险杠加强件20的左孔部54的横孔54y (参照S部分)。另外,也可使上述顺序倒过来。接着,使保险杠加强件20的右侧下降,如图2的点划线的U部分所示,使吸能盒15的右定位销43的钩部43k钩住右孔部53的开口部分53w的上端缘(周缘)。接着,使保险杠加强件20朝右方(图2、图3中的左方)移动。藉此,如图2所示,在右侧的吸能盒15的右定位销43的钩部43k钩住右孔部53的上端缘(周缘)的状态下,销主体部43m沿着右孔部53的上边从开口部分53w相对移动到定位孔部53y。此外,如图3所示,左侧的吸能盒15的左定位销44沿着左孔部54的横孔54y朝纵孔54z的方向相对移动。接着,在吸能盒15的左定位销44到达左孔部54的纵孔54z的状态下,保险杠加强件20的左侧因自重而下降,左定位销44与左孔部54的纵孔54z的上端卡合(参照点划线的E部分)。在该状态下,保险杠加强件20的右端部的螺栓长孔22h与右侧的吸能盒15的螺栓孔157h重叠,且保险杠加强件20的左端部的贯穿孔22e与左侧的吸能盒15的螺栓孔157h重叠。此外,由于在保险杠加强件20的右端部,吸能盒15的右定位销43的钩部43k钩住右孔部53的定位孔部53y的周缘,因此保险杠加强件20不会距右侧的吸能盒15规定距离(右定位销43的销主体部43m的突出尺寸)(参照图4的L)以上。接着,使螺栓BT穿过保险杠加强件20的左端部的贯穿孔22e和左侧的吸能盒15的螺栓孔157h,将这些螺栓BT旋入吸能盒15的螺母NT。藉此,保险杠加强件20的左端部的背面20b与左侧的吸能盒15的保险杠固定面157面接触,保险杠加强件20的左端部固定于左侧的吸能盒15。此时,即便保险杠加强件20的右端部的背面20b欲离开右侧的吸能盒15的保险杠固定面157,如上所述,由于右定位销43的钩部43k钩住右孔部53的定位孔部53y的周缘,因此,保险杠加强件20的右端部不会距右侧的吸能盒15距离L以上。接着,使螺栓BT穿过保险杠加强件20的右端部的螺栓长孔22h和右侧的吸能盒15的螺栓孔157h,并将这些螺栓BT旋入吸能盒15的螺母NT,从而将保险杠加强件20的右端部固定于右侧的吸能盒15。在该状态下,保险杠加强件20的安装结束。另外,保险杠加强件20与吸能盒15的距离大小L被设定成螺栓BT能与螺母NT螺合的大小。S卩,保险杠加强件20的左右的背面20b相当于本发明的保险杠的端部背面,左右的吸能盒15的保险杠固定面157相当于本发明的车体的保险杠固定面。此外,右侧定位机构40a的右定位销43的销主体部43m相当于本发明的定位机构的销构件。此外,右定位销43的钩部43k和右孔部53的定位孔部53y的周缘相当于本发明的卡合部。(本实施方式的前保险杠安装结构的优点)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前保险杠安装结构,在右侧定位机构40a的作用下,保险杠加强件20的右端部的背面20b不会与右侧的吸能盒15的保险杠固定面157分开能利用螺栓进行固定的距离L以上的距离。因此,在将保险杠加强件20的左端部的背面20b利用螺栓固定于左侧的吸能盒15的保险杠固定面157时,即便上述保险杠加强件20的右端部的背面20b离开右侧的吸能盒15的保险杠固定面157,也不会出现上述保险杠加强件20的右端侧脱离右侧的吸能盒15这样的不良情形。此外,由于在保险杠加强件20的右端部,保险杠加强件20的背面20b不会与吸能盒15的保险杠固定面157分开能利用螺栓进行固定的距离L以上的距离,因此,在将保险杠加强件20的左端侧利用螺栓固定于吸能盒15之后,能接着将保险杠加强件20的右端侧 利用螺栓固定于吸能盒15。因此,不需要事先利用螺栓将保险杠加强件20的右端部临时固定于吸能盒15,提高了作业效率。此外,通过在右侧定位机构40a的右定位销43形成钩部43k,能防止保险杠加强件20的背面20b离开右侧的吸能盒15的保险杠固定面157允许距离以上(L以上),因此用于防止离开的成本不会过高。[实施方式2]以下,参照图6至图10对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乘用车的保险杠安装结构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保险杠安装结构中,对实施方式I的保险杠安装结构中的右侧定位机构40a的右定位销43、右孔部53的结构等做了变更,其它结构则与实施方式I的保险杠安装结构大致相同。因此,对与实施方式I的保险杠安装结构中说明的构件相同的构件标注相同符号而省略其说明。如图9 (A) 图9 (C)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保险杠安装结构的右定位销60由销主体部61和利用弹簧材形成的筒状的爪部65构成。销主体部61包括销61t、同轴地固定于该销61t的基端部的凸缘板61f。此外,如图6、图9(A)所示,上述销61t从形成在右侧的吸能盒15的保险杠固定面157上的销孔157x朝前方突出,凸缘板61f被固定于保险杠固定面157的背面侧。如图9(B)所示,在销主体部61的销61t的前端附近,浅且宽的槽部61m以沿圆周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此外,在销61t的槽部61m嵌入有筒状的爪部65。如图9(C)所示,爪部65由圆筒部67、在圆筒部67的外周面形成切起状的多个(图中为3个)爪66构成。在爪部65的圆筒部67上,沿轴向延伸的狭缝67s形成于圆周方向上的一处,藉此圆筒部67可克服弹簧材的弹性力而扩开。因此,通过将销主体部61的销61t从轴向压入爪部65的圆筒部67,能使爪部65的圆筒部67克服弹簧材的弹性力而扩开,从而能使爪部65嵌入销主体部61的槽部61m。爪部65的多个爪66在圆周方向等间隔地配置于圆筒部67的外周面。此外,上述爪66在各自的前端与圆筒部67连接,各爪的宽度方向两侧和后端相对于圆筒部67被切起而形成-字形。此外,如图9(A)所示,上述爪66在前端部分的位置相对于圆筒部67折曲,使得后端侧朝半径方向外侧突出地扩开。即,上述爪66保持以规定的外径尺寸扩开的状态,在受到外力的情况下,上述爪66能克服弹簧材的弹性力而缩小直径。如图6、图10所示,保险杠加强件20的右孔部73由长孔状的定位孔部73y和大径孔部73w构成,上述定位孔部73y供设于右侧的吸能盒15的右定位销60穿过,上述大径孔部73w与上述定位孔部73y连续地设于定位孔部73y的右端。右孔部73的定位孔部73y的上下宽度尺寸被设定成右定位销60的爪部65 (爪66)在缩径的状态下能穿过的尺寸。此夕卜,右孔部73的大径孔部73w的直径尺寸被设定成右定位销60的爪部65 (爪66)在因弹性力的作用而扩开的状态下能穿过的尺寸。(关于保险杠加强件20的安装步骤)首先,如图7所示,持着保险杠加强件20,使左侧的吸能盒15的左定位销44穿过保险杠加强件20的左端部的圆形左孔部75。接着,如图6所示,使右侧的吸能盒15的右定位销60穿过保险杠加强件20的右孔部73的定位孔部73y。在使右定位销60穿过右孔部73的定位孔部73y的情况下,在右定位销60、定位孔部73y的位置对齐的状态下,将保险杠 加强件20的背面20b按压于右侧的吸能盒15的保险杠固定面157。藉此,右定位销60的爪部65被右孔部73的定位孔部73y的周缘朝缩径方向按压,右定位销60的爪部65穿过右孔部73的定位孔部73y。此外,当右定位销60的爪部65穿过右孔部73的定位孔部73y时,右定位销60的爪部65在弹性力的作用下扩开,爪66卡住定位孔部73y的周缘,从而能防止脱离(参照图8)。在该状态下,保险杠加强件20的右端部的螺栓长孔22h与右侧的吸能盒15的螺栓孔157h重叠,且保险杠加强件20的左端部的贯穿孔22e与左侧的吸能盒15的螺栓孔157h重叠。此外,如图8所示,在保险杠加强件20的右端部,吸能盒15的右定位销60的爪66卡住右孔部73的定位孔部73y的周缘,能防止脱离,因此,保险杠加强件20的右端部不会距右侧的吸能盒15距离L以上。在该状态下,使螺栓BT穿过保险杠加强件20的左端部的贯穿孔22e和左侧的吸能盒15的螺栓孔157h,从而将保险杠加强件20的左端部固定于左侧的吸能盒15。接着,使螺栓BT穿过保险杠加强件20的右端部的螺栓长孔22h和右侧的吸能盒15的螺栓孔157h,从而将保险杠加强件20的右端部固定于右侧的吸能盒15。在该状态下,保险杠加强件20的安装结束。此外,在将保险杠加强件20从左右的吸能盒15拆下的情况下,在将左右的螺栓BT拆下之后,将左侧的吸能盒15的左定位销44从保险杠加强件20的左端部的圆形左孔部75中拉出(参照图7)。接着,使保险杠加强件20朝左方移动,使右侧的吸能盒15的右定位销60相对移动到保险杠加强件20的右孔部73的大径孔部73w。藉此,能将吸能盒15的右定位销60从保险杠加强件20的右孔部73中拉出。S卩,右定位销60的销主体部61相当于本发明的定位机构的销构件。此外,右定位销60的爪部65和右孔部73的定位孔部73y的周缘相当于本发明的卡合部。(本实施方式的前保险杠安装结构的优点)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前保险杠安装结构,将右侧的吸能盒15的右定位销60压入保险杠加强件20的右端部的右孔部73,从而使右孔部73与右定位销60卡合,藉此,保险杠加强件20的右端部不会距右侧的吸能盒15距离L以上。
因此,在使保险杠加强件20的右孔部73与吸能盒15的右定位销60卡合时,无需使保险杠加强件20沿着吸能盒15的保险杠固定面157移动,右定位销60与右孔部73的
卡合变得容易。此外,由于在保险杠加强件20的右孔部73中形成有供吸能盒15的右定位销60的爪部65穿过的大径孔部73w,因此,通过使右定位销60相对移动到右孔部73的大径孔部73w,就能容易地将上述右定位销60从右孔部73拆下。<变形例>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在不脱离本发明思想的范围内进行改变。例如,在实施方式2中,例示了右定位销60由固定于吸能盒15的保险杠固定面157的销主体 部61、安装于该销主体部61的前端部分的弹簧制的爪部65构成的例子。不过,如图11 图14所示,也可采用以下结构右定位销60由铁制的销支承部90 (参照图14)和树脂制的销主体部80构成,上述销支承部90固定于吸能盒15的保险杠固定面157,上述销主体部80与上述销支承部90连结,并一体形成有爪部85 (外侧爪部85)。S卩,如图14(A)所示,在变形例的右定位销60的销支承部90上,从前端侧依次同轴地形成有轴部92、直滚花部96、凸缘部98。销支承部90的轴部92包括同轴设置的前端头部95、环槽部94、轴部主体93,轴部主体93的基端部固定于直滚花部96及凸缘部98。此夕卜,在前端头部95与环槽部94的交界位置形成有环状的台阶94d,在该台阶94d卡住后述销主体部80的内侧爪部82。轴部92的前端头部95以与轴部主体93的外径尺寸相等的外径尺寸形成,上述前端头部95的外周面95r的一部分、即如图14(B)所示的外周面95r的位于隔着中心相对位置的一部分被削成平坦而形成平坦面95f。此外,前端头部95的外周面95r及平坦面95f的前端角部被倒角,该倒角部分形成倾斜面95s。如图11、图12所示,直滚花部96是被压入吸能盒15的保险杠固定面157 (前端立板155)的销孔157x中的部分。直滚花部96的厚度尺寸(轴长尺寸)被设定成与吸能盒15的前端立板155的厚度尺寸大致相等的值,直滚花部96的外径尺寸被设定成比保险杠固定面157 (前端立板155)的销孔157x的内径尺寸大规定尺寸的值。凸缘部98是与吸能盒15的前端立板155的背面面接触的部分,形成大致圆板状,在与轴部92的前端头部95的平坦面95f的圆周方向的位置相同的位置被直线状地切断,从而形成平坦面98f。此外,凸缘部98的外周面中除平坦面98f以外的部分是圆弧面98e。右定位销60的销主体部80是供销支承部90的轴部92插入并连接的筒状体,如图12所示,其外径尺寸被设定成与形成于保险杠加强件20的右孔部73 (参照图6)的定位孔部73y的上下宽度尺寸(直径尺寸)大致相等的值。此外,销主体部80的中央孔SOe的直径尺寸被设定成与销支承部90的轴部92 (轴部主体93、前端头部95)的外径尺寸大致相等的值。如图12、图13(A)所示,在销主体部80的基端部侧形成有一对内侧爪部82,在销主体部80的前端侧形成有一对外侧爪部85。一对内侧爪部82是与插入销主体部80的中央孔80e中的销支承部90的轴部92的台阶94d卡合来实现防止该轴部92脱离的爪。SP,通过使销支承部90的轴部92插入销主体部80的中央孔80e,并使销主体部80的内侧爪部82与轴部92的台阶94d卡合,从而使销支承部90与销主体部80在轴向上连结。
一对内侧爪部82形成于隔着销主体部80的中心相对的位置。如图13(A)所示,内侧爪部82利用一对狭缝80s和开口 80h而从销主体部80的侧壁切起,形成-字形,上述一对狭缝80s以沿轴向延伸的方式形成于销主体部80的侧壁,上述开口 80h以在销主体部80的中央位置将两狭缝80s连接的方式形成。S卩,内侧爪部82的宽度方向两侧和前端部分被从销主体部80的侧壁切起,内侧爪部82的基端部分82m与销主体部80的侧壁连接。藉此,内侧爪部82能以其基端部分82m为中心朝销主体部80的半径方向弯曲,从而能使设于上述内侧爪部82的前端侧的爪主体82k扩开。销主体部80的一对外侧爪部85是穿过保险杠加强件20的右孔部73的定位孔部73y、卡住上述定位孔部73y的周缘的爪,形成从销主体部80的外周面楔状突出的状态。外侧爪部85被定位在与内侧爪部82的圆周方向位置相同的位置,该外侧爪部85利用一对狭缝80s和开口 80h而从销主体部80的侧壁切起,形成-字形,上述一对狭缝80s用于形成上述内侧爪部82,上述开口 80h以在销主体部80的中央位置将两狭缝80s连接的方式形 成。即,外侧爪部85的宽度方向两侧和后端部分被从销主体部80的侧壁切起,外侧爪部85的前端部分85x与销主体部80的侧壁连接。藉此,外侧爪部85能以其前端部分85x为中心朝销主体部80的半径方向弯曲,从而能使设于上述外侧爪部85的基端部侧的卡定部85k缩径到与销主体部80的外周面相同的位置。此外,如图13(B)所示,在销主体部80的中央孔80e中,在从位于外侧爪部85与内侧爪部82之间的开口 80h分别大致转过90°的位置形成有一对肋部84,这一对肋部84从上述中央孔80e的内壁面突出,将圆弧状的内壁面的一部分形成止转平面84f。从中央孔SOe的入口即销主体部80的基端面侧至肋部84的位置的尺寸被设定成与销支承部90的轴部92的轴长尺寸即从直滚花部98的前端面至前端头部95的长度尺寸相等的值。此外,一对止转平面84f隔着中央孔80e的中心相对,两平面84f之间的尺寸被设定成与销支承部90的前端头部95的平坦面95f之间的尺寸大致相等。藉此,在销支承部90的轴部92完全插入销主体部80的中央孔80e的状态下,上述轴部92的前端头部95会与一对肋部84 (止转平面84f)嵌合。其结果是,能实现销主体部80相对于销支承部90的止转。在将上述右定位销60安装于吸能盒15的保险杠固定面(前端立板155)时,首先,使销支承部90的轴部92从背面侧穿过形成于吸能盒15的保险杠固定面157 (前端立板155)的销孔157x。接着,在形成于销支承部90的凸缘部98的平坦面98f和形成于轴部92的前端头部95的平坦面95f变为纵向的状态下,将上述销支承部90的直滚花部96压入保险杠固定面(前端立板155)的销孔157x。在该状态下,销支承部90朝吸能盒15的保险杠固定面157的安装结束,销支承部90的轴部92从保险杠固定面157朝前方突出。接着,如图13(A)所示,在将上述销主体部80定位成销主体部80的外侧爪部85、内部爪部82配置于上侧、下侧的状态下,使销主体部80和销支承部90在轴向上相对移动,从而将销支承部90的轴部92插入销主体部80的中央孔80e。在插入过程中,销支承部90的轴部92的前端头部95使销主体部80的内侧爪部82的爪主体82k克服树脂的弹性力而扩开。接着,在销支承部90的轴部92的前端头部95通过爪主体82k而与销主体部80的一对肋部84 (止转平面84f)嵌合的状态下,爪主体82k在树脂的弹性力的作用下回到原来的位置(外周面的位置),该爪主体82k与设于轴部92的环槽部94的台阶94d卡合。藉此,能防止销主体部80从销支承部90脱离并能防止销主体部80相对于销支承部90旋转,销支承部90与销主体部80被连结。S卩,如图11所示,右定位销60在外侧爪部85上下配置的状态下安装于吸能盒15的保险杠固定面157 (前端立板155)。藉此,与图6的右定位销60的情形同样地,通过将保险杠加强件20的背面20b按压于吸能盒15的保险杠固定面157,并将上述保险杠固定面157的右定位销60压入保险杠加强件20的定位孔部73y,如图12所示,能使右定位销60的上下的外侧爪部85卡住定位孔部73y的周缘。S卩,上述销主体部80相当于本发明的销构件,上述外侧爪部85相当于本发明的爪部。这样,通过采用右定位销60由销支承部90和销主体部80构成的结构,即便在例如要按车型来改变右定位销60的长度尺寸的情况下,仅改变销支承部90的长度尺寸,就能 不受车型影响地使销主体部80统一。此外,在实施方式1、2中,例示了在右侧定位机构40a上设置卡合部(右定位销43,60和右孔部53、73)以使保险杠加强件20的右端部与右侧的吸能盒15不会分开距离L以上的例子,但也可在左侧定位机构40b上设置上述卡合部。此外,在实施方式1、2中,例示了在吸能盒15侧设置右定位销43、60而在保险杠加强件20侧设置右孔部53、73的例子,但也可在保险杠加强件20侧设置右定位销43、60而在吸能盒15侧设置右孔部53、73。此外,在实施方式1、2中,例示了将吸能盒15安装于前侧架12的前端、将保险杠加强件20固定于上述吸能盒15的例子。不过,也可省略左右的吸能盒15,而将保险杠加强件20直接固定于左右的前侧架12的前端。此时,将右定位销43、60设于右侧的前侧架12的前端,将左定位销44设于左侧的前侧架12的前端。此外,在实施方式1、2中,例示了将定位销43、44、60用于保险杠加强件20的定位的例子,但并不限定于保险杠加强件20,也能用于汽车的其它长尺寸构件例如支柱、杆等的定位。(符号说明)15吸能盒(车体)157保险杠固定面157h 螺栓孔20保险杠加强件(保险杠)20b背面(保险杠的端部背面)22h螺栓长孔40a右侧定位机构40b左侧定位机构43右定位销43m销主体部(销构件)4 钩部(卡合部)44左定位销53右孔部
53y定位孔部(卡合部)53w 开口部分54左孔部54y 横孔54z 纵孔60右定位销61销主体部(销构件)65爪部(卡合部) 73右孔部(卡合部)73w大径孔部(开口部分)73y定位孔部75圆形左孔部80销主体部(销构件)90销支承部
权利要求
1.一种乘用车的保险杠安装结构,其在使保险杠的设于车宽方向两侧的端部背面与车体的设于车宽方向两侧的保险杠固定面面接触的状态下,将所述保险杠的车宽方向两侧通过螺栓固定于车体,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车体的保险杠固定面和所述保险杠的端部背面上分别形成有供螺栓穿过的螺栓孔, 在所述车体的保险杠固定面与所述保险杠的端部背面之间,设有以使所述车体的保险杠固定面和所述保险杠的端部背面彼此的螺栓孔重叠的方式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 至少在位于车宽方向一侧的定位机构上设有卡合部,该卡合部用于限制所述车体的保险杠固定面与所述保险杠的端部背面分开能利用螺栓进行固定的距离以上的距离。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乘用车的保险杠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机构由销构件和孔部构成,所述销构件设于所述车体的保险杠固定面和保险杠的端部背面中的任意一方,所述孔部设于所述车体的保险杠固定面和保险杠的端部背面中的任意另一方,供所述销构件穿过, 所述定位机构的卡合部由设于所述销构件的前端部分的钩部、供该钩部钩住的所述孔部的周缘构成, 在所述孔部中设有开口部分和定位孔部,所述开口部分以供设于所述销构件的钩部穿过的方式形成,所述定位孔部与所述开口部分连续地形成,所述销构件能贯穿该定位孔部,且所述钩部能钩住该定位孔部的周缘。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乘用车的保险杠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机构由销构件和孔部构成,所述销构件设于所述车体的保险杠固定面和保险杠的端部背面中的任意一方,所述孔部设于所述车体的保险杠固定面和保险杠的端部背面中的任意另一方,供所述销构件穿过, 所述定位机构的卡合部由爪部和所述孔部的周缘构成,所述爪部在所述销构件的周围设置成在弹性力的作用下能扩开且能克服所述弹性力而缩径的状态,所述孔部的周缘供所述爪部钩住, 所述销构件的爪部在缩径状态下穿过所述孔部之后扩开,从而能钩住所述孔部的周缘。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乘用车的保险杠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孔部连续地形成有定位孔部和开口部分,所述定位孔部能供设于所述销构件的爪部在缩径状态下穿过,所述开口部分能供扩开的爪部穿过。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乘用车的保险杠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体的保险杠固定面和所述保险杠的端部背面中的任意一方设有包括轴部的销支承部, 所述销构件形成筒状,能供所述销支承部的轴部从轴向插入, 通过使所述销支承部的轴部从轴向插入所述销构件,能使所述销构件与所述销支承部连结。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将保险杠的左端侧通过螺栓固定于车体时,能避免处于定位状态的保险杠的右侧脱离车体。在本发明的乘用车的保险杠安装结构中,在车体(15)的保险杠固定面(157)与保险杠(20)的端部背面(20b)上分别形成有供螺栓穿过的螺栓孔(157h、22h),在车体(15)的保险杠固定面(157)与保险杠(20)的端部背面(20b)之间,设有以彼此的螺栓孔(157h、22h)重叠的方式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在位于右侧的定位机构上设有卡合部(43、53),该卡合部(43、53)限制车体(15)的保险杠固定面(157)与保险杠(20)的端部背面(20b)分开能利用螺栓进行固定的距离以上的距离。
文档编号B60R19/24GK102883919SQ20098015998
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11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11日
发明者胁贵史, 村上佳奈 申请人:丰田车体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