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安全气囊的气体分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19549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安全气囊的气体分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安全气囊的部件,特别是引导自气体发生装置的气体进入气囊的分流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车辆的安全防护装置,安全气囊由气体发生装置提供气体并充气膨胀,以在乘员和车辆或外界之间形成缓冲的软保护。为了控制气体进入气囊的方向以在充气过程中得到更好的气囊形状进而提供可控的保护,人们采用气体分流装置来实现上述目的。例如已知公开的美国专利US5573270A中在气囊的进气口处采用X或Y型的分流装置实现上述目的。该装置为一块具有较大面积的覆盖于气囊进气口的织物,其边缘部分通过缝纫线固定在气囊上,而边缘的其他部分与气囊间具有空隙,因此形成类似上述的X 型或Y型的固定方式。同时自气体发生器的气体在缝纫处被禁止进入气囊,而气体可以通过上述间隙被引导进入气囊,以此达到调节气囊充气区域和充气过程的目的。很明显,保持缝纫线处的牢固固定是实现调整气流方向的前提。而气体发生器所产生的气体通常为高温、高压气体,分流装置的正面和边缘的固定处都受到较大的冲击,上述专利结构中的缝纫线有被气体破坏而失去其调节作用的可能。因此需要提供一个具有牢固结构的分流装置。同时在多腔气囊中,这种失效所造成的后果更加严重。例如在具有上下气囊腔的侧面气囊中,上下气囊分别保护胸和髋部,其充气过程也多是自下向上充气,或者提供较大压力的气体于下气囊腔中,以达到保护较为重要的髋部。在侧面气囊中,分流装置通常位于下气囊的进气口,将气体向上、向下两个方向分流。向下分流的气体填充下气囊腔,向上分流的气体经过上下气囊腔的分隔上的孔进入上气囊腔。如果分流装置破坏,将影响上述的充气过程,上腔充气量将得不到保障。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工方便的分流装置; 同时该分流装置能够耐受较高的压力而不被破坏;另外该分流装置能够更好的解决多腔气囊的充气过程调节;而该分流装置还应具有同气囊体、气体发生器快速、牢固安装固定的特
点ο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安全气囊的气体分流装置,其内置于所述气囊内,并具有固定在所述气囊上的固定部分和置于所述气囊内的气体引导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装置为桶型体,为所述气囊充气的气体发生装置的出气口位于所述分流装置内部,作为所述分流装置桶型体壁的一部分的所述固定部分与所述气囊在所述分流装置的轴向方向上的两端部处被固定,作为所述分流装置桶型体壁的另一部分的所述气体引导部分同所述固定部分沿所述分流装置的轴向相对。作为改进,所述分流装置是由所述柔性织物的两端部相对中心环绕而形成的桶型体,所述桶型体的体壁至少包含由所述织物在径向方向上重叠而形成的重叠层部分。作为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固定部分全部由重叠层面组成或者部分由重叠层面组成。这种径向重叠的体壁在其本身加工或同气囊固定时,固定的缝合线也将是径向的方向。由于分流装置在引导气体时所受到的冲击力主要沿着径向向外传播,因此其缝合和固定不易被冲击气体所破坏,能够更好的保持分流结构。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汽车安全气囊的气体分流装置,其内置于所述气囊内,并具有固定在所述气囊上的固定部分和置于所述气囊内的气体引导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装置为桶型体,为所述气囊充气的气体发生装置的出气口位于所述分流装置内部,在所述分流装置的轴向方向上的两端部处,所述气体引导部分具有沿轴向方向向内的凹口。上述凹口特征将使在所述气体引导部分的两端部分,受到较小的来自位于所述分流装置内部的气体发生装置的气体的冲击,保障了分流结构的完好。


图1 为本发明的分流装置同汽车安全气囊间的工作示意图;图2 为图1中本发明分流装置的示意图;图3 为本发明的分流装置的制作示意图;图4 为本发明的分流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显示的是本发明的分流装置2同汽车安全气囊1间的工作示意图,图2为图 1中本发明分流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和2所示本发明中的一种汽车安全气囊1的气体分流装置2,其内置于所述气囊内1,并具有固定在所述气囊上的固定部分21和置于所述气囊 1内的气体引导部分22,其中所述分流装置2为桶型体,为所述气囊1充气的气体发生装置(未示出)的出气口位于所述分流装置2内部,以此自出气口所出的气体将经过所述分流装置2,并由所述分流装置2的气体引导部分22引导分流进入气囊中。同时,作为所述分流装置2桶型体壁的一部分的所述固定部分21与所述气囊1在所述分流装置2的轴向方向上的两端部处被固定,作为所述分流装置2桶型体壁的另一部分的所述气体引导部分22 同所述固定部分21沿所述分流装置2的轴向相对。这里的轴向方向是指相对作为桶型体的分流装置2而言,即桶型体的轴向。由于分流装置2位于气囊1中,并具有固定在所述气囊1上的固定部分21和置于所述气囊1内的气体引导部分22 ;本发明中的分流装置2为桶型体,为所述气囊1充气的气体发生装置的出气口位于所述分流装置2内部,其产生的气体将沿着桶型体的内部被分流引导。在本发明中,分流装置2为桶型体形状且气体发生装置位于其中,这便形成了明确的气体分流路径。当充气时,上述结构将有利于气体的分流。这是因为,气体对分流装置2 的冲击是自桶型体的内部沿径向方向向外,多方向的内部冲击使得分流装置2作为整体相对气囊1受力较小,气体拉动分流装置2相对气囊1脱离的力较小,即固定部分21受到压力将抵消其受到的由气体引导部分22所产生的拉力。这样固定部分同气囊1间不易受到破坏,不会出现现有技术中只有气体引导部分受到气体的冲击,并进而拉动固定部分造成固定部分脱离的现象。因此保持了分流装置2和气囊1之间的位置关系,这是实现分流功
4能的首要条件。作为本发明中的分流装置2可以由橡胶等材料一次成型加工而成、或由柔性的织物材料缝合而成。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所述分流装置2是采用柔性织物。参照图3和图4,其图3为本发明的分流装置的制作示意图。本发明中的所述分流装置2是由所述柔性织物的两端部相对中心环绕而形成的桶型体,所述桶型体的体壁至少包含由所述织物在径向方向上重叠而形成的重叠层部分。这种径向重叠的体壁在其本身加工或同气囊固定时,固定的缝合线也将是径向的方向。同时如上所述气体发生装置的主体,包括气体出气口,位于桶型体的分流装置2之中,当气体发生装置自出气口出气时,分流装置在引导气体时所受到的冲击力主要沿着径向向外传播,径向重叠层部分处的径向缝合线受到很小的冲击力,因此其缝合和固定不易被冲击气体所破坏,能够更好的保持分流结构。作为进一步的选择,所述固定部分21全部由重叠层部分组成或者部分由重叠层部分组成。优选的,固定部分21全部为重叠层部分组成,这不仅使得分流装置2本身的加工缝合和与气囊1之间的固定可以通过一个工序完成,同时也使得分流装置2同气囊1之间的固定接触面以及分流装置2同气体发生装置的接触面更加平整,固定更加顺畅,气体阻力小。在上述的柔性织物的分流装置2的实施例中,固定在所述气囊1上的固定部分21 和置于所述气囊1内的气体引导部分22也都是织物材料。这样分流装置2和气囊1之间的固定方式也通常采用缝纫线来缝纫固定,而来自气体发生装置中的气体也沿着引导部分 22进行释放,实现分流。如图1至4所示,在所述分流装置2的轴向方向上的两端部,所述固定部分21通过缝纫线4与所述气囊1缝合固定。这是由于气囊在分流过程中其两端由于处于受力加大的区域,而固定部分21的中间部位将会受到气体所产生的来自径向压力, 因此中间部分相对稳定。本发明中的分流装置2只需要对其两端部进行简单的缝纫固定便可以达到有效的抵抗冲击的效果,同时位于两端的缝纫区域也便于缝纫设备的使用,免于发生缝纫错误的工艺失误。作为本发明的具体改进,所述气囊1内的气体引导部分22的内侧,即面向所述气体发生装置侧为连续面。因为该内侧直接与分流气体相接触,采用连续面后其受到气体的冲击力均勻,有利于保持其桶型体的结构,以实现分流功能。上述结构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气体引导部分上由于具有缝合线而被气体破坏实效的现象。在采用所述分流装置2是采用柔性织物的实施例中,由于所述分流装置2是将柔性织物环绕、并具有径向重合部分的成桶型体,因而所述气体引导部分22可以是一层的所述柔性织物构成,也可以是具有多层的重合层。上述技术特征都增加了气体引导部分22的牢固程度,减小了其被气体冲击破坏的可能性。参照图1至4,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分流装置2的轴向方向上的两端部处,所述气体弓I导部分22具有沿轴向方向向内的凹口 24。更具体的,所述凹口 M正对面向所述缝纫线4,以将所述缝纫线4露出于所述气体引导部分22的外侧。由于两端部的向内的凹口 M将会使得气体发生装置中的气体提前冲出所述气体引导部分22的限制,同时在位于在气体引导部分22相对的固定部分21上的两端部具有固定的缝纫线4,由于端部的气体提前释放,因此对固定处的冲击力也提前减小,固定缝纫线4相依更加牢固。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应用的气囊1为具有上下两个腔体的侧面气囊,同时气体发生装置的主体部分也置于分流装置2的内部。所述分流装置2位于所述下腔体11之中,且所述分流装置2的轴向方向指向所述上腔体12和下腔体 11。此种布置将使得发生装置所产生的气体首先填充下腔体11再填充上腔体12,即自分流装置2分流的气体首先进入下腔11,同时自其上端分流的气体部分通过上下两腔的分膈 13进入上腔12,这种分流方式能够保证气囊对人体的髋部和胸部的保护,特别是优先对髋部提供充分的保护。由于本发明中的分流装置2牢固可靠,在充气时能够抵抗较大压力和温度的气流而保持其形状,因而能够良好的满足多个腔体的不同充气、分流要求。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如图1至4所示,所述气体发生装置沿所述气体分流装置2的轴向被置于所述气体分流装置2之内,在放置所述气体发生装置的所述分流装置 2的进入端处,所述固定部分21的面向所述气体发生装置的内层具有沿轴向向外的凸出条 23,所述凸出条23缝纫固定在所述气囊1上以引导所述气体发生装置进3入所述分流装置内。在安装气体发生装置的时候,由于存在缝纫在气囊1上凸出条23的引导,气体发生装置将沿着凸出条23引入所述气体分流装置2之内,而不会使得气体发生装置置于所述分流装置2之外,形成实质的失效模式。同时作为改进,凸出条23位于固定部分21的两端,即处于固定部分21和气体引导部分22之间的桶型体的上端处。凸出条23的限位作用将保证气体发生装置被安装于气体分流装置2之内,以确保气体分流装置2能够起到分流气体的作用。作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汽车安全气囊的气体分流装置,其内置于所述气囊内,并具有固定在所述气囊上的固定部分和置于所述气囊内的气体引导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装置为桶型体,为所述气囊充气的气体发生装置的出气口位于所述分流装置内部,在所述分流装置的轴向方向上的两端部处,所述气体引导部分具有沿轴向方向向内的凹口。在该实施例中桶型体的分流装置将会收到来自气体发生装置各个方向的气体冲击力,固定部分受到压力将抵消其受到的由气体引导部分所产生的拉力,同时实施例中由于具有沿轴向方向向内的凹口特征,也将分散出气端由气体引导部分所产生的拉力,因此固定部分将有利于保持同气囊之间的固定,同时整个气体分流装置也将保持其整体形状,实现对气体的分流引导。通过上述实施例的介绍,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能够根据上述描述采用相应的技术手段,并获得本发明的所具有的技术特征,以达到本发明目的、解决本领域的技术问题;同时,上述实施例描述只是便于对本发明内容的理解介绍,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将通过权利要求中的内容得到体现和保护;而任何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启发而获得的没有实质创造性的技术方案,也必将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所声明和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汽车安全气囊的气体分流装置,其内置于所述气囊内,并具有固定在所述气囊上的固定部分和置于所述气囊内的气体引导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装置为桶型体,为所述气囊充气的气体发生装置的出气口位于所述分流装置内部,作为所述分流装置桶型体壁的一部分的所述固定部分与所述气囊在所述分流装置的轴向方向上的两端部处被固定, 作为所述分流装置桶型体壁的另一部分的所述气体引导部分同所述固定部分沿所述分流装置的轴向相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安全气囊的气体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装置是采用柔性织物,并由其两端部相对中心环绕以形成所述桶型体,所述桶型体的体壁至少包含由所述织物在径向方向上重叠而形成的重叠层部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安全气囊的气体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分全部由重叠层部分组成或者部分由重叠层部分组成。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安全气囊的气体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分通过缝纫线与所述气囊固定。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所述的汽车安全气囊的气体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分流装置的轴向方向上的两端部处,所述气体引导部分具有沿轴向方向向内的凹口。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安全气囊的气体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口正对面向所述缝纫线,以将所述缝纫线露出于所述气体引导部分的外侧。
7.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所述的汽车安全气囊的气体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面向所述气体发生装置的所述气体引导部分的内侧为连续面。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安全气囊的气体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引导部分由至少一层的所述柔性织物构成。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安全气囊的气体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为具有上下两个腔体的侧面气囊,所述分流装置位于所述下腔体之中,且所述分流装置的轴向方向指向所述上下两腔体。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安全气囊的气体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发生装置沿所述气体分流装置的轴向被置于所述气体分流装置之内,在放置所述气体发生装置的所述分流装置的进入端处,所述固定部分的面向所述气体发生装置的内层具有沿轴向向外的凸出条,所述凸出条缝纫固定在所述气囊上以引导所述气体发生装置进入所述分流装置内。
11.一种汽车安全气囊的气体分流装置,其内置于所述气囊内,并具有固定在所述气囊上的固定部分和置于所述气囊内的气体引导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装置为桶型体,为所述气囊充气的气体发生装置的出气口位于所述分流装置内部,在所述分流装置的轴向方向上的两端部处,所述气体引导部分具有沿轴向方向向内的凹口。
全文摘要
一种汽车安全气囊的气体分流装置,其内置于所述气囊内,并具有固定在所述气囊上的固定部分和置于所述气囊内的气体引导部分,其中所述分流装置为桶型体,为所述气囊充气的气体发生装置的出气口位于所述分流装置内部,作为所述分流装置桶型体壁的一部分的所述固定部分与所述气囊在所述分流装置的轴向方向上的两端部处被固定,作为所述分流装置桶型体壁的另一部分的所述气体引导部分同所述固定部分沿所述分流装置的轴向相对。该气囊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工作时整体牢固能够承受较高温度和压力的气体冲击,保证气体分流过程的实现。
文档编号B60R21/26GK102452373SQ201010517110
公开日2012年5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1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19日
发明者克罗蒂亚·萨格, 陈国梁 申请人:奥托立夫开发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