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或太阳能公铁两用汽车及其线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23254阅读:5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动或太阳能公铁两用汽车及其线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公铁两用汽车,具体说是一种电动或太阳能电池驱动的公铁 两用汽车,以及供汽车运行的轨道交通系统和为其供电、充电的供电系统和收费系统。
背景技术
公铁两用车使用钢轮在轨道上运行时,可以大大降低汽车运行阻力,目前高效汽 车轨道交通系统,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为2006100675888的《汽车铁路》为双轨系统,汽车 钢轮直接安装在橡胶轮内侧或两轮之间,主要适合大型、重载的货运车辆使用。但是,作为 轿车和其它轻型车辆,由于车身小,底盘低,车轮外径小,可供钢轮安装的空间非常有限,如 果将钢轮安装在小型车的橡胶轮内侧,由于钢轮距离路面较近,可能使车辆在转弯过程中 通过台阶等障碍物时,钢轮下方容易与台阶发生碰撞,给车辆运行造成不便。另外现在使用电池供电采用橡胶轮运行的公路车辆,由于橡胶轮与路面之间的运 行阻力大,加之电池重量体积也较大,存储的电量有限,续驶里程短,所以难以普及;同时目 前采用橡胶轮运行,由车载太阳能板供电的车辆,也由于橡胶轮与路面之间的运行阻力大, 太阳能板(电池)的转化效率较低,单位面积产生的电量有限,加之车辆上可供安装太阳能 板的面积有限,所以目前只能满足轻型车辆试验性的运行,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载人载 物运行。并且,目前汽车充电电站的不足,也制约着电动汽车的发展普及。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有轻型钢轮以及装有轻型钢轮由电池或太阳能供电的公 铁两用车汽车,和供其运行的单轨线路或窄轨线路,以及由太阳能为其供电、充电的轨道线路。电动公铁两用汽车及其线路,由电机驱动带有集电器或受电装置,同时安装有钢 轮的公铁两用汽车,及带有供电轨的单轨轨道线路或窄轨轨道线路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运行在单轨轨道线路中的公铁两用汽车,下方底盘纵向中线的前端或后部安装有一个独 立钢轮,或底盘纵向中线的前端和后部分别安装一个独立钢轮,或底盘纵向中线上分别同 时安装多个独立钢轮;车辆由运行在钢轨上的钢轮导向,并承担部分车辆重量,同时由与钢 轨两侧路面接触运行的橡胶驱动轮驱动。所述的运行在窄轨轨道线路中的公铁两用汽车,下方底盘纵向中线的前端或后部 安装有一对钢轮9,或底盘纵向中线的前端和后部分别同时安装一对钢轮;车辆由钢轮导 向并承担部分车辆重量,同时由与钢轨两侧路面接触运行的橡胶驱动轮驱动,所述的窄轨 钢轨1轨距小于汽车橡胶轮的轮距。太阳能公铁两用汽车及其线路,由电机驱动带有集电器或受电装置同时安装有钢 轮,车上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的公铁两用汽车,及带有供电轨的单轨轨道线路或窄轨轨道 线路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运行在单轨轨道线路中的公铁两用汽车,下方底盘纵向中线的前端或后部安装有一个独立钢轮,或底盘纵向中线的前端和后部分别安装一个独立钢 轮,或底盘纵向中线上分别同时安装多个独立钢轮;车辆由运行在钢轨上的钢轮导向,并承 担部分车辆重量,同时由与钢轨两侧路面接触运行的橡胶驱动轮驱动。所述的运行在窄轨轨道线路中的公铁两用汽车,下方底盘纵向中线的前端或后部 安装有一对钢轮9,或底盘纵向中线的前端和后部分别同时安装一对钢轮;车辆由钢轮导 向并承担部分车辆重量,同时由与钢轨两侧路面接触运行的橡胶驱动轮驱动,所述的窄轨1 钢轨轨距小于汽车橡胶轮的轮距。电动公铁两用汽车及其线路,由电机驱动同时安装有钢轮的公铁两用汽车,及路 面铺设的单轨轨道线路或窄轨轨道线路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运行在单轨轨道线路中 的公铁两用汽车,下方底盘纵向中线的前端或后部安装有一个独立钢轮,或底盘纵向中线 的前端和后部分别安装一个独立钢轮,车辆由钢轮导向并承担部分车辆重量,同时由与钢 轨两侧路面接触运行的橡胶驱动轮驱动。所述的运行在窄轨轨道线路中的公铁两用汽车,下方底盘纵向中线的前端或后部 安装有一对钢轮9,或底盘纵向中线的前端和后部分别同时安装一对钢轮;车辆由钢轮导 向并承担部分车辆重量,同时由与钢轨两侧路面接触运行的橡胶驱动轮驱动,所述的窄轨1 钢轨轨距小于汽车橡胶轮的轮距。所述的轨道线路的上方或侧面或路面上或路面下方沟槽内或轨枕道板19侧面设 有供电轨,同时汽车侧面或上方或下方或前端或后端的集电器仓内设集电器或受电装置, 通过车载集电器或受电装置接触供电轨,为汽车驱动电机供电或为车载蓄电池充电,或同 时为汽车驱动电机供电和车载蓄电池充电;所述的集电器或受电装置通过伸缩装置或收折 装置或转臂装置安装在汽车的集电器仓内,集电器仓仓口上设可开闭的防水仓盖;所述的 供电轨通过电网或线路安装架上设置的太阳能板供电。所述的运行在单轨10上的独立钢轮7两侧都带有导向轮缘;所述的单轨17钢轨轨面中线上设有导向槽,同时独立钢轮8踏面中间设导向轮 缘,导向轮缘插入运行在单轨导向槽中为车辆导向;所述单轨17的导向槽前端开口呈喇叭 状,向两侧扩展;所述的独立钢轮上设有压力装置。所述的单轨或窄轨的前端设小段进路轨,进路轨的后端可转动的安装在单轨前端 或单轨前端路面上;进路轨通过其前方或两侧或路面上设置的传感器16,主动探测汽车钢 轮的横向位置,由伺服装置带动控制进路轨前端横移,使其对正钢轮,从而使钢轮顺利进入 钢轨运行;所述的进路轨18的轨面设导向槽,导向槽的前端开口呈喇叭状,向两侧扩展。所述的单轨或窄轨前端的进路轨下方滑板14与滑座15之间设压力传感器,同时 进路轨滑板下方或侧面设锁闭装置,压力传感器根据上方汽车钢轮进入或驶出进路轨时, 所产生的的压力变化,将检测到的电信号传送到控制装置,由控制装置通过电动或液压或 电磁装置开启或关闭锁闭装置。所述的汽车集电器或受电装置上,装有电流表或电力流量检测装置,电流表或电 力流量检测装置,将汽车在线路中由集电器通过供电轨获取电力的流量信号信息,通过汽 车上安装的电子信号发射装置,发送给线路出口处或线路中分段设置的信号接收装置;再 由信号接收装置将该车辆的电力消耗信息,传送到终端计算机系统,终端计算机系统将车辆用户所消耗的电力计费后,通知车主缴费,或通过银行缴费系统自动扣款。所述的单轨或窄轨的前段设上轨坡面20。所述的太阳能板22位于公铁两用车上方,车辆后部下方或上方设太阳能板仓24 ; 太阳能板两侧或两侧下方设有滚轮,并设有伺服驱动装置;多块太阳能板之间各自独立或 相互链接;车辆顶部或车辆顶部和后部设有滑槽;通过伺服驱动装置将太阳能板由太阳能 板仓内沿滑槽23拉出,固定在车辆顶部的滑槽内发电,或通过伺服驱动装置将太阳能板由 车辆顶部沿滑槽23送回太阳能板仓。综上所述,由于通过钢轮和轨道运行的车辆,其单位能耗和驱动功率不到公路车 辆的十分之一,汽车在钢轨线路上运行可节能百分之四十至百分之七十以上,大大增加由 电池供电的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节能环保。另外,汽车上安装直径约120 150mm的小型 轻合金钢轮,体积小重量轻,所需的安装空间小,可以直接固定安装在车辆底盘上(也可通 过升降装置或压力装置安装在底盘上),安装费用大幅下降;并且钢轨铺设对路面的要求 低,简单方便,成本低。车辆可以通过轨道线路上的供电轨供电,同时车载蓄电池也可以在 运行中充电,不需要进入充电电站等待充电,节约时间成本,方便快捷。大大增加了电动汽 车的续驶里程,解决了目前电动汽车,蓄电池安装空间大,自重增加多,续驶里程短的缺点, 以及充电时间长,充电电站少等制约电动汽车发展的问题,使纯电动汽车、太阳能汽车和双 模式车辆可以得到更广泛大规模的普及应用,也使安装太阳能板的太阳能汽车可以得到实 际应用。并且可以在轨道线路沿线大规模架设太阳能电池板为车辆供电、充电,使太阳能 发电这一现代环保新能源技术,可以迅速在现代交通领域得到广泛现实的大规模普及应 用。安装在线路上的太阳能电池板不占用土地,节约资源,绿色环保。

图1为公铁两用汽车在轨道线路中运行的示意图。图1-1为图1的侧视图。图1-2为公铁两用汽车一侧的集电器仓的位置示意图。图2为轨道线路中太阳能电池板的立体安装示意图。图3为两侧均设有导向轮缘的钢轮,安装在汽车底盘前端中线上的示意图。图4为两侧均设有导向轮缘的钢轮,分别安装在汽车底盘前后两端中线上的示意 图。图5为导向轮缘位于钢轮踏面中心线上的钢轮,安装在汽车底盘前端中线上的示 意图。图6为导向轮缘位于钢轮踏面中心线上的钢轮,分别安装在汽车底盘前后两端中 线上的示意图。图7为汽车底盘前端安装一对钢轮的示意图。图8为汽车底盘前后两端分别安装一对钢轮的示意图。图9为公铁两用汽车即将进入前端为尖角状的单轨钢轨线路的示意图。图10为单轨钢轨前端设进路轨的示意图。图11为公铁两用汽车即将进入钢轨踏面中间设有导向槽的单轨钢轨线路的示意图。图12为踏面中间设导向槽的单轨钢轨前端设进路轨的示意图。图13为公铁两用汽车即将进入窄轨钢轨线路运行的示意图。图13-1为窄轨钢轨线路前端设进路轨的示意图。图14为汽车前钢轮进入钢轨前端的示意图。图14-1为汽车前钢轮通过钢轨前段的上轨坡面抬高车头,使前橡胶轮逐渐脱离 钢轨两侧路面的示意图。图14-2为汽车前钢轮进入线路运行,车头抬高前橡胶轮完全脱离钢轨两侧路面 的示意图。图15为太阳能公铁两用车后部带有太阳能板仓的的示意图。图15-1为图15的俯视图。图16为车辆顶部带有太阳能的公铁两用车的示意图。图16-1为图16中太阳能板收折回太阳能板仓的示意图。图17为带有太阳能板的公铁两用车在钢轨线路上运行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1图1中所示,太阳能板4通过安装架3安装在轨道线路1上方,运行在轨道线路上 的公铁两用汽车通过其一侧的集电器5与安装架3 —侧安装的供电轨2接触,为车辆供电。 轨道线路采用区域分段独立由太阳能电池通过供电轨直接向车辆供电;按照目前一般的太 阳能电池,每平方米面积可产生0. 2kw的功率计算,轨道上方铺设宽度为3m的太阳能板,每 Ikm独立供电区间上方的3000平方米面积的太阳能电池板可产生600kw的电力。在轨运行 的车辆每小时速度100 120km时,每It重量需要3 4kw的驱动功率;在光照充足的条 件下,每km独立供电区间产生的电力,理论上完全可以满足总重200t约100台电动汽车或 双模式汽车,在轨道线路上以每小时IOOkm以上的速度运行。图1-1和1-2中所示,在纯电动车或双模式汽车的一侧设集电器仓6,集电器5通 过伸缩装置或收折装置(伸缩臂或收折臂)或转臂翻转装置安装在集电器仓6内。当汽车 钢轮进入钢轨1运行时,由控制装置自动打开集电器仓的防水仓盖,集电器通过伸缩装置 或收折装置由集电器仓中伸出,或通过转臂装置转动出集电器仓,与安装在安装架3内侧, 和集电器处于同一水平位置的供电轨2接触,为车辆供电,由车载电机驱动车辆前进。同 时,车载蓄电池也可以在车辆行进中,通过集电器获取供电轨上的电力,为蓄电池充电。应用中,在光照条件较差的地区,也可以附设辅助供电线路,需要时由电网对线路 进行供电。应用中,汽车集电器或受电装置上,装有电流表或电力流量检测装置,电流表或电 力流量检测装置,将汽车在线路中通过集电器由供电轨所获取的电力流量信号信息,由汽 车上安装的电子信号发射装置,发送给线路出口处或线路中分段设置的信号接收装置,再 由信号接收装置将该车辆的电力消耗(消费)信息,传送到终端计算机系统,终端计算机系 统将该车辆用户所消耗的电力计费后,通知车主(短信、电子邮件、电话等方式)缴费,或通 过该车主提供的协议银行的银行缴费系统自动扣款。应用中,安装集电器的集电器仓可以位于汽车发动机仓或后备箱内。[0054]应用中,路面钢轨可以作为供电系统的地线;或供电轨上同时设正负两极,同时集 电器上也设正负极两个部分,分别与供电轨上的正负极同时接触,为车辆供电。实施例2图3所示,汽车底盘前端纵向中心线上安装有两侧都带有导向轮缘的独立钢轮7, 通过两侧导向轮缘与路面单轨10(图9所示)两侧的接触,为车辆运行导向并负载汽车12 前端重量,车辆由运行在钢轨两侧路面11上的后橡胶轮驱动在轨道线路上运行。为方便钢 轮进入钢轨,钢轨10前端呈尖角状图4所示,汽车底盘前后两端纵向中心线上同时安装有两侧都带有导向轮缘的独 立钢轮7,当钢轮进入钢轨运行,车辆大部分重量由钢轮承担,同时车辆由钢轮导向,通过仍 然与钢轨两侧路面11接触的橡胶驱动轮驱动,在轨道线路上运行。应用中,当前后两个钢 轮进入钢轨运行时,非驱动橡胶轮可以脱离路面。图5中所示,导向轮缘位于钢轮踏面中线上的钢轮8安装在车辆底盘前端的中心 线上,当钢轮进入设有导向槽的单轨钢轨17运行时(图11所示),钢轮导向轮缘插入钢轨 轨面中线上的钢轨导向槽中为车辆导向,导向轮缘两侧的钢轮踏面同时运行在单轨钢轨中 线导向槽两侧的轨面上时,车辆由钢轮导向和负载汽车前端重量,由运行在钢轨两侧的路 面11上的后橡胶驱动轮驱动车辆12在轨道线路上运行。为方便钢轮导向轮缘进入钢轨导 向槽,钢轨17前端导向槽的开口呈喇叭状,向两侧扩展(图11所示)。图6所示,车辆底盘的前后两端中心线上同时安装钢轮8,当钢轮进入钢轨17运行 (图11所示),车辆大部分重量由钢轮承担,同时车辆12由钢轮导向,通过仍然与钢轨两侧 路面11接触的橡胶驱动轮驱动,在轨道线路上运行。应用中,当钢轮进入钢轨运行时,非驱 动橡胶轮可以脱离路面。图7所示,汽车底盘前端安装一对钢轮9,车辆12由前钢轮导向并负载车辆前半部 重量,由运行在钢轨两侧路面11上的后橡胶驱动轮驱动在线路上运行(图13所示)。图8所示,汽车底盘前后两端分别安装一对钢轮,当钢轮进入钢轨运行,车辆大部 分重量由钢轮承担,同时车辆由钢轮导向,通过仍然与钢轨两侧路面11接触的橡胶驱动轮 驱动,在轨道线路上运行。应用中,当钢轮进入钢轨运行时,非驱动橡胶轮可以脱离路面。由于钢轮和钢轨之间的滚动阻力,不到橡胶轮和公路之间的滚动阻力的十分之 一,汽车使用钢轮进入钢轨线路运行,可大幅降低车辆的驱动功率。应用中,如果车辆底盘前端和后部同时安装钢轮,车辆前端重量全部由前钢轮承 担,后部的百分之六十至八十的重量由后钢轮承载,另外百分之二十至四十的重量由运行 在钢轨两侧路面11上的,后驱动橡胶轮承担,驱动车辆前进;由于车辆所有重量的百分之 八十至九十由前后钢轮承担,使车辆的运行阻力大幅下降百分之七十到八十以上,车辆所 需动力同时大幅下降百分之七十到八十以上,节能环保。应用中,如果车辆是前轮驱动,由前钢轮承担车辆前部百分之六十至百分之八十 的重量,前驱动橡胶轮承担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四十的车辆前部重量,同时车辆后部的重 量完全由后钢轮承担,或由后钢轮和后橡胶轮同时承担。实施例3图10和图12中所示,单轨轨道线路的前端分别设小段进路轨13和18,进路轨13 和18的后端可转动的安装在单轨前端或单轨前端路面上,进路轨前端通过其下方滑板14可横向滑动的安装在滑座15上;进路轨13和18通过其前方或两侧设置的位置传感器或距 离传感器16,主动探测汽车或汽车钢轮的横向位置,由伺服装置(转辙器)带动进路轨前端 横移,使其对正钢轮,从而使汽车钢轮顺利驶上进路轨,通过进路轨进入钢轨线路运行。图 13-1所示为窄轨线路的两条钢轨前端也分别设有进路轨,两条进路轨的下方分别设置滑板 14和滑座15。应用中,单轨和窄轨线路前端进路轨下方的滑板14与滑座15之间均设压力传感 器,同时进路轨滑板下方或侧面设锁闭装置。当钢轮驶上进路轨,进路轨滑板下方的压力传感器,感受到钢轮和车辆的重量压 力,将电信号送入控制装置,由控制装置通过锁闭装置将进路轨固定,使进路轨不会由于钢 轮进入时产生的横向侧压力,发生位移;当钢轮通过进路轨进入线路运行后,进路轨滑板下 方的压力传感器感受失去钢轮和车辆重量的压力变化,将重新检测到的电信号传送到控制 装置,由控制装置释放锁闭装置,进路轨重新可以由路面设置的传感器16通过探测到的后 面钢轮的横向位置,由伺服装置带动进路轨前端横移,使其对正钢轮,从而使汽车的后钢轮 或下一辆汽车的钢轮顺利驶上进路轨,通过进路轨进入钢轨线路运行。应用中,伺服装置可以是液压伺服装置或由电机驱动的机械伺服装置。锁闭装置 可以是液压锁闭装置或电机驱动的机械锁闭装置或电磁锁闭装置等。实施例4图14、图14-1所示,应用中,当汽车钢轮21经钢轨前部的上轨坡面20进入钢轨运 行时,由于钢轨后部高于钢轨前端,汽车前端的橡胶轮被抬高(图14-2所示),从而脱离路 面11,使汽车前部的重量全部由钢轮承载,从而大大降低车辆的运行阻力。应用中升高后的汽车橡胶轮可以完全脱离路面,也可以仍然保持与路面轻微接 触,由钢轮承担大部分车辆重量,橡胶轮承担小部分车辆重量。应用中,钢轮上可以设置压力装置,以调整不同状态下的钢轮与橡胶轮之间的压 力分配,调整钢轮和橡胶轮各自所承载的车辆重量。实施例5图15和图16所示,多块太阳能板22安装在公铁两用车上方,在车辆后部下方或 后部上方设太阳能板仓24。太阳能板两侧或两侧下方设有滚轮23,并设有伺服驱动装置, 多块太阳能板之间相互链接,同时,车辆顶部两侧或车辆顶部和后部两侧设有滑槽。应用 中,通过伺服驱动装置打开太阳能板仓仓盖,同时将太阳能板由太阳能板仓内沿滑槽23拉 出(滚轮23运行在滑槽中),固定在车辆顶部的滑槽内发电。在无阳光的天气或夜晚,通过 伺服驱动装置将太阳能板由车辆顶部沿滑槽23送回太阳能板仓,同时太阳能板仓仓盖自 动关闭。应用中,车辆为双电机驱动。双电机驱动是在车辆的驱动轴或前后驱动轴上同时 或分别设两台驱动电机。当太阳能板供电充足的条件下两台电机均由太阳能板供电;当太 阳能板供电不足的条件下,其中一台驱动电机由太阳能板供电,另一台驱动电机切换成车 载蓄电池供电。当汽车在由供电轨供电的轨道线路上运行时,两台驱动电机均切换成由供电轨供 电,或其中一台驱动电机由供电轨供电,另一台电机的离合器分离,停止工作。当汽车在没有供电轨供电的线路上运行,同时不能使用太阳能发电时,两台驱动电机均切换成由蓄电池供电,或其中一台驱动电机由蓄电池供电,另一台电机的离合器分
离,停止工作。
权利要求电动公铁两用汽车及其线路,由电机驱动带有集电器或受电装置,同时安装有钢轮的公铁两用汽车,及带有供电轨的单轨轨道线路或窄轨轨道线路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运行在单轨轨道线路中的公铁两用汽车,下方底盘纵向中线的前端或后部安装有一个独立钢轮,或底盘纵向中线的前端和后部分别安装一个独立钢轮,或底盘纵向中线上分别同时安装多个独立钢轮;车辆由运行在钢轨上的钢轮导向,并承担部分车辆重量,同时由与钢轨两侧路面接触运行的橡胶驱动轮驱动;所述的运行在窄轨轨道线路中的公铁两用汽车,下方底盘纵向中线的前端或后部安装有一对钢轮(9),或底盘纵向中线的前端和后部分别同时安装一对钢轮;车辆由钢轮导向并承担部分车辆重量,同时由与钢轨两侧路面接触运行的橡胶驱动轮驱动,所述的窄轨钢轨(1)轨距小于汽车橡胶轮的轮距。
2.太阳能公铁两用汽车及其线路,由电机驱动带有集电器或受电装置同时安装有钢 轮,车上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的公铁两用汽车,及带有供电轨的单轨轨道线路或窄轨轨道 线路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运行在单轨轨道线路中的公铁两用汽车,下方底盘纵向中 线的前端或后部安装有一个独立钢轮,或底盘纵向中线的前端和后部分别安装一个独立钢 轮,或底盘纵向中线上分别同时安装多个独立钢轮;车辆由运行在钢轨上的钢轮导向,并承 担部分车辆重量,同时由与钢轨两侧路面接触运行的橡胶驱动轮驱动;所述的运行在窄轨轨道线路中的公铁两用汽车,下方底盘纵向中线的前端或后部安装 有一对钢轮(9),或底盘纵向中线的前端和后部分别同时安装一对钢轮;车辆由钢轮导向 并承担部分车辆重量,同时由与钢轨两侧路面接触运行的橡胶驱动轮驱动,所述的窄轨(1) 钢轨轨距小于汽车橡胶轮的轮距。
3.电动公铁两用汽车及其线路,由电机驱动同时安装有钢轮的公铁两用汽车,及路面 铺设的单轨轨道线路或窄轨轨道线路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运行在单轨轨道线路中的 公铁两用汽车,下方底盘纵向中线的前端或后部安装有一个独立钢轮,或底盘纵向中线的 前端和后部分别安装一个独立钢轮,车辆由钢轮导向并承担部分车辆重量,同时由与钢轨 两侧路面接触运行的橡胶驱动轮驱动;所述的运行在窄轨轨道线路中的公铁两用汽车,下方底盘纵向中线的前端或后部安装 有一对钢轮(9),或底盘纵向中线的前端和后部分别同时安装一对钢轮;车辆由钢轮导向 并承担部分车辆重量,同时由与钢轨两侧路面接触运行的橡胶驱动轮驱动,所述的窄轨(1) 钢轨轨距小于汽车橡胶轮的轮距。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电动或太阳能公铁两用汽车及其线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轨道线路的上方或侧面或路面上或路面下方沟槽内或轨枕道板(19)侧面设有供电 轨,同时汽车侧面或上方或下方或前端或后端的集电器仓内设集电器或受电装置,通过车 载集电器或受电装置接触供电轨,为汽车驱动电机供电或为车载蓄电池充电,或同时为汽 车驱动电机供电和车载蓄电池充电;所述的集电器或受电装置通过伸缩装置或收折装置或 转臂装置安装在汽车的集电器仓内,集电器仓仓口上设可开闭的防水仓盖;所述的供电轨 通过电网或线路安装架上设置的太阳能板供电。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中所述的电动或太阳能公铁两用汽车及其线路,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运行在单轨(10)上的独立钢轮(7)两侧都带有导向轮缘;所述的单轨(17)钢轨轨面中线上设有导向槽,同时独立钢轮⑶踏面中间设导向轮缘,导向轮缘插入运行在单轨导向槽中为车辆导向;所述单轨(17)的导向槽前端开口呈喇 叭状,向两侧扩展;所述的独立钢轮上设有压力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中所述的电动或太阳能公铁两用汽车及其线路,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单轨或窄轨的前端设小段进路轨,进路轨的后端可转动的安装在单轨前端或单 轨前端路面上;进路轨通过其前方或两侧或路面上设置的传感器(16),主动探测汽车钢轮 的横向位置,由伺服装置带动控制进路轨前端横移,使其对正钢轮,从而使钢轮顺利进入 钢轨运行;所述的进路轨(18)的轨面设导向槽,导向槽的前端开口呈喇叭状,向两侧扩展。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中所述的电动或太阳能公铁两用汽车及其线路,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单轨或窄轨前端的进路轨下方滑板(14)与滑座(15)之间设压力传感器,同时进 路轨滑板下方或侧面设锁闭装置,压力传感器根据上方汽车钢轮进入或驶出进路轨时,所 产生的的压力变化,将检测到的电信号传送到控制装置,由控制装置通过电动或液压或电 磁装置开启或关闭锁闭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电动或太阳能公铁两用汽车及其线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汽车集电器或受电装置上,装有电流表或电力流量检测装置,电流表或电力流量检 测装置,将汽车在线路中由集电器通过供电轨获取电力的流量信号信息,通过汽车上安装 的电子信号发射装置,发送给线路出口处或线路中分段设置的信号接收装置;再由信号接 收装置将该车辆的电力消耗信息,传送到终端计算机系统,终端计算机系统将车辆用户所 消耗的电力计费后,通知车主缴费,或通过银行缴费系统自动扣款。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中所述的电动或太阳能公铁两用汽车及其线路,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单轨或窄轨的前段设上轨坡面(20)。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中所述的电动或太阳能公铁两用汽车及其线路,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太阳能板(22)位于公铁两用车上方,车辆后部下方或上方设太阳能板仓(24); 太阳能板两侧或两侧下方设有滚轮,并设有伺服驱动装置;多块太阳能板之间各自独立或 相互链接;车辆顶部或车辆顶部和后部设有滑槽;通过伺服驱动装置将太阳能板由太阳能 板仓内沿滑槽(23)拉出,固定在车辆顶部的滑槽内发电,或通过伺服驱动装置将太阳能板 由车辆顶部沿滑槽(23)送回太阳能板仓。
专利摘要电动或太阳能公铁两用汽车及其线路,由电机驱动带有集电器同时安装有钢轮,车上装有太阳能电池的公铁两用汽车,及带有供电轨的轨道线路组成,其特征在于车辆由运行在钢轨上的钢轮导向,并承担大部分车辆重量,由钢轨两侧路面上运行的橡胶轮驱动。线路由电网和太阳能板供电,并设有自动收费系统。在轨运行车辆单位能耗不到公路车辆的十分之一,大大增加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同时可以在运行中为车载蓄电池充电,方便快捷。解决了电动汽车蓄电池安装空间大,自重增加多,续驶里程短,充电时间长,充电电站少等问题,使纯电动汽车、太阳能汽车可以广泛大规模的普及应用。使太阳能这一现代环保新能源技术,可以迅速在交通领域应用,节能环保。
文档编号B60F1/00GK201646285SQ201020175958
公开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8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9日
发明者李孝龙 申请人:合肥博普高新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