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空腔和切口的轮胎胎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33222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空腔和切口的轮胎胎面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轮胎胎面,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包括设置于所述胎面内部的多个空腔的胎面。
背景技术
文件JP2001063323公开了ー种包括大体上沿周向方向延伸的多个凸肋(凸块)的胎面,每个凸肋大致具有大致平行六面体形式。每个凸肋包括设计成与路面接触的接触面和切割所述接触面的多个侧面。设置在胎面的中心部分中的凸肋包括大体上沿周向方向延伸的空腔。 通过模制元件模制出凸肋中的空腔。该模制元件在所述胎面的模制和硫化期间位于胎面中,然后一旦胎面被硫化则被移除。当被移除时,模制元件在凸肋中留下与空腔对应的空印痕。然而,通过目前使用的制造エ艺,模制元件还在胎面中形成附加的切ロ(刀槽花纹)。该附加的切ロ在凸肋的高度上延伸,并且显现(呈现)于空腔中和凸肋的接触面处。该切ロ大体上沿着与空腔相同的方向、即沿周向方向延伸。因为切ロ显现于凸肋的接触面上,凸肋的总刚度减小。如果凸肋经受非常高的压力,则凸肋可能扭转,其引起与路面的接触面积的减小并且从而引起胎面与路面之间的抓地力的损失。当凸肋具有条带形状时,也就是说,当凸肋具有高长细比时,该现象(也称为翘曲)更显著。在该情况下,“高长细比”是指凸肋具有大的长度和大的高度,并相对于该高度和该宽度具有窄的宽度。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在提供具有ー个或多个内部空腔的至少ー个凸肋的同时限制该凸肋的刚度损失以避免任何翘曲危险的问题。定义“轮胎”是指所有种类的轮胎,而不论当行驶时其内部是否加压。“轮胎胎面”是指由侧表面和两个主表面限定的大量胶料(橡胶混炼物),当轮胎行驶时其中ー个主表面用来接触一表面。“胎面表面”是指由当轮胎行驶时轮胎胎面接触所述表面的点所形成的表面。“凸肋”是指由切ロ限定的隆起元件。“空腔”是指由材料壁限定的中空部分。“周向方向”是指与其中心位于设有胎面的轮胎的旋转轴线上的圆相切的方向。“横向方向”是指平行于所述轮胎的旋转轴线的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ー种轮胎胎面,其包括由切出部限定的多个凸肋,每个凸肋具有ー长度,并且每个凸肋具有在凸肋的第一侧面和凸肋的第二侧面之间的确定宽度,所述宽度小于所述长度。所述多个凸肋中的至少ー个凸肋包括位于所述凸肋内部的至少ー个空腔,所述空腔大体上沿所述凸肋的长度延伸。所述胎面包括大体上沿所述凸肋的长度延伸的切ロ(刀槽花纹),所述切ロ显现于凸肋的第一侧面上,并且所述切ロ显现于空腔中而同时形成开ロ,沿凸肋的长度确定的开ロ的长度至少相当于沿所述凸肋的长度确定的空腔的长度的80%。切口和由在限定空腔的壁上的切ロ形成的开ロ使得更容易从凸肋中移除模制元件,同时限制了在该移除期间撕裂橡胶的风险。在本发明中,切ロ未显现于凸肋的接触面上,而是显现于该凸肋的侧面上。因此,切ロ沿在平行于凸肋的接触面的平面中具有非零分量的方向延伸。当凸肋经受压缩时,限定切ロ的壁接触,并且切ロ闭合。于是在胎面行驶期间维持了凸肋的刚度。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空腔与凸肋的第二侧面之间的材料厚度大于或等于凸肋的宽度的1/3。模制元件安装在硫化模具上。当包含模具的压机打开以允许移除模制和硫化的胎面时,模制元件沿径向方向相对于轮胎的轴线运动并从而相对于凸肋产生相对运动。在模具脱模操作期间,模制元件在位于空腔和第二侧面之间的凸肋的部分上施加高应力。通过維持空腔与该第二侧面之间的橡胶材料的最小厚度,防止了当从胎面处移除所述模制元件时模制元件撕裂ー些或者全部凸肋。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切ロ与垂直于凸肋的所述第一侧面的方向形成在30°和60°之间的角度,并且从空腔处开始,所述切ロ沿具有指向所述接触面的径向分量的方向延伸。因此,进一歩限制了当移除模制元件时撕裂凸肋中的橡胶的风险。在一变型实施例中,空腔包括位于狭槽的延伸部中的坡道形式的部分。模制元件的移除变得更容易。在一变型实施例中,切ロ在第一侧面上具有波状起伏轮廓。切ロ由第一表面和与第一表面相対的第二表面限定。通过该波状起伏轮廓,使得更容易阻止切ロ的第一表面在凸块的长度上相对于切ロ的第二表面的相对运动。优选地,或者在另ー个变型实施例中,切ロ在正交于第一侧面的平面中具有波状起伏轮廓。通过该波状起伏轮廓,使得更容易阻止切ロ的第一表面在凸肋的宽度上相对于切ロ的第二表面的相对运动。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凸肋中的凸肋的所有切ロ显现于相对于所述凸肋的同一侧。因此,本发明可应用于包括优选行驶方向的有方向性轮胎,该优选行驶方向通常被标记在轮胎上。在一变型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凸肋中的凸肋的切ロ交替地显现于相对于所述凸肋的第一侧或者相对于所述凸肋的第二侧。 因此,本发明可应用于无方向性轮胎。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凸肋中的每个凸肋具有确定高度,所述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凸肋的宽度的三倍。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凸肋中的凸肋形成其长度沿横向方向定向的条带。“条帯”是指凸肋具有高的长细比。本发明的另ー主题涉及ー种包括上述胎面的轮胎。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轮胎是雪地轮胎。“雪地轮胎”或者“冬季轮胎”是指标有标记在轮胎侧壁中的至少ー个上的铭文“M+S”或者“M.S. ”或“M&S”的轮胎。该雪地轮胎的特征在于,重要的是,胎面花纹和结构被设计成在泥泞和新鮮或者融化的雪中提供比设计成在无雪表面上行驶的道路型轮胎更佳的性能。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从以下參照附图以举例和非限制性方式给出的说明中显而易见,其中-图I描绘了根据本发明的胎面的胎面表面的局部视图,所述胎面包括多个条带;-图2示意性地描绘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图I的胎面的条带的透视图;-图3a、3b、3c、3d描绘了用于使模制图2的条带中的空腔的模制元件脱模的方法的各个步骤;-图4示意性地描绘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图I的胎面的条带的剖面图;-图5示意性地描绘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图I的胎面的条带的透视图;-图6示意性地描绘了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图I的胎面的条带的透视图;-图7示意性地描绘了多个以第一配置方式设置的条带的透视图;-图8示意性地描绘了多个以第二配置方式设置的条带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此处将本发明描述成用于具有高长细比的大致平行六面体形状的凸肋,也就是说,凸肋具有大的长度和大的高度,相对于该高度和该宽度来说具有窄的宽度。所述特定凸肋在说明书的其余部分中被称为条帯。然而,应当指出,本发明不限于条带,而是可扩展至长度、高度和宽度之间具有完全不同比值的凸肋。在以下说明中,基本上相同或者类似的元件将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图I描绘了包括由切出部5、7、11限定的多个条带9的胎面I的胎面表面的局部视图。切出部5、7、11显现于胎面表面上。图2示意性地描绘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图I的条带9的透视图。条带9包括设计成用于接触路面的接触面13。条带9还包括第一侧面15a、第二侧面15b、第三侧面15c和第四侧面15d。在该情况中,第一侧面15a沿横向方向Y延伸。第二侧面15b平行于第一侧面15a延伸。第三侧面沿垂直于第一侧面15a的周向方向X延伸。第四侧面15d平行于第三侧面15c延伸。侧面15a、15b、15c、15d中的每ー个切割接触面13。条带具有在第一侧面15a和第二侧面15b之间的宽度W。条带还具有在第三侧面15c和第四侧面15d之间的长度L,并且条带的长度L大于条带的宽度W。条带9还具有在接触面13和限定条带的切出部的底部之间确定的高度H。高度H例如等于条带9的宽度W的三倍。条带9包括在该情况中具有大致圆柱形状的空腔17。在一变型实施例中,空腔17具有非圆柱形状,例如,平行六面体形状。空腔17在接触面13下面位于条带9内部。因此,在胎面的崭新状态中,空腔17未显现于条带9的接触面13上。在图2的实例中,空腔17大体上沿条带9的长度L延伸,并且空腔17显现于第三侧面15c和第四侧面15d上,并且空腔的长度Lc对应于条带的长度し作为ー变型,空腔15未显现于所述侧面15c、15d上。在另一变型中,空腔仅显现于所述侧面15c、15d中的一个上。条带9还包括切ロ 21。切ロ 21大体上沿条带9的长度L延伸。切ロ 21显现于凸肋的第一侧面15a上和空腔17中。通过显现于空腔中,切ロ形成图2中以虚线局部地示出的开ロ 23。开ロ的长度Lo至少相当于空腔17的长度Lc的80%。在图2的情况中,开ロ的长度Lo、空腔的长度Lc和条带的长度L相同。应注意,空腔17和第二侧面15b之间的材料的厚度E大于或等于条带9的宽度W的 1/3。还应注意,切ロ 21的宽度、也就是说将限定切ロ的两个壁分开的距离在该情况中小于I毫米。图3a、3b、3c、3d描绘了ー种用于使模制元件从条带9上脱模的方法的各个步骤。模制元件41安装在硫化模具25上。模制元件41包括设计成模制条带9中的切ロ 21的第一部分43。第一部分43固定到硫化模具25上。模制元件还包括与第一部分43相连的第二部分45。第二部分45设计成模制条带9中的空腔17。图3a中所示的第一步骤显示了在胎面硫化后模制元件在条带9中的位置。在该第一步骤中,模制元件41局部地将条带9分离为上部27和下部29。连接部分31将上部27连接至条带9的下部29。在图3b所示的第二步骤中,打开硫化模具25,以允许移除模制并硫化的胎面。于是,模制元件23沿径向方向Z相对于条带9产生相对运动。在该第二步骤中,模制元件23 从空腔17和由所述模制元件形成的狭槽21上脱落下来。在第二步骤期间,在连接部分31上施加强的作用力。为了避免模制元件23撕裂该条带9的一些或者全部,必须适当地设计连接部分31的厚度E的尺寸。在图3c所示的第三步骤中,模制元件23处于其将狭槽21打开很宽的位置。在该位置中,条带9的接触面13压靠在硫化模具25的内部上。在图3d所示的第四步骤中,模制元件23脱离狭槽21。条带9于是处于休止位置。图4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图I的条带9的剖面图。在该实施例中,切ロ 21与垂直于条带9的第一侧面15a的方向X’形成非零角度β。切ロ 21从空腔17开始沿具有朝向条带9的接触面13指向的径向分量的方向U延伸。在优选实施例中,角度β在30°和60°之间。优选地,角度β为45°。这使得在移除该模制元件时更容易的同时,限制了当模制元件移除时撕裂橡胶的风险。
优选地,空腔17包括设置在切ロ 21的延伸部中的坡道33形式的一部分。坡道33形式的该部分进ー步改善了模制元件的脱摸作为ー变型,坡道33形式的该部分可以与处于不同于从30°到60°的范围的范围的角度β结合。例如,角度β为零。图5示意性地描绘了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图I的条带9的透视图。在该实施例中,切ロ 21显现于第一侧面15a上。切ロ 21在该第一侧面上具有波状起伏轮廓。切ロ 21由第一表面35和第二表面37限定。借助于切ロ 21的波状起伏轮廓,在胎面行驶期间切ロ 21可以在条带9的长度L上阻止第一表面35相对于第二表面37的一些或者全部的相对运动。图6示意性地描绘了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图I的条带9的透视图。在该实施例中,切ロ 21在垂直于第一侧面15a的平面(例如,在第三侧面15c的平面)中具有波状起伏轮廓。切ロ 21由第一表面35和第二表面37限定。借助于该波状起伏轮廓,可以在条带9的宽度W上阻止第一表面35相对于第二表面37的一些或者全部的相对运动。图7示意性地显示了以第一配置方式设置的多个条带9的透视图。在该配置方式中,条带9的所有切ロ 21显现于所述条带9的同一侧。在该实施例中,应注意,如图4中所限定的角度β为零度。图8示意性地描绘了以第二配置方式设置的多个条带9的透视图。在该配置方式中,条带9的切ロ 21交替地显现于所述条带的第一侧或所述条带的第二侧。
权利要求
1.轮胎胎面,其包括由切出部(5、7、11)限定的多个凸肋(9),每个凸肋(9)具有大致平行六面体形状并且具有长度(L)和宽度(W),所述宽度(W)在所述凸肋的第一侧面(15a)和所述凸肋的第二侧面(15b)之间确定,所述宽度(W)小于所述长度(L),所述多个凸肋中的至少ー个凸肋(9)包括位于所述凸肋的内部的至少ー个空腔(17),所述空腔大体上沿所述凸肋的长度(L)延伸,其特征在于,所述胎面包括大体上沿所述凸肋的长度(L)延伸的切ロ(21),所述切ロ显现于所述凸肋的第一侧面(15a)上,并且所述切ロ(21)显现于所述空腔(17)中而同时形成开ロ(23),在所述凸肋的长度(L)上确定的所述开ロ的长度(Lo)至少相当于在所述凸肋的长度(L)上确定的所述空腔的长度(Lc)的80%。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胎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与所述凸肋的第二侧面(15b)之间的材料厚度(E)大于或等于所述凸肋的宽度(W)的1/3。
3.根据权利要求I和2中任ー项所述的胎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切ロ与垂直于凸肋的所述第一侧面(15a)的方向(X')形成在30°和60°之间的角度(β ),所述凸肋包括设计成与路面接触的接触面(13),所述第一侧面(15a)和所述第二侧面(15b)切割所述接触面,从所述空腔(17)开始,所述切ロ沿着具有朝向所述接触面(13)指向的径向分量的方向(U)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I至3中任ー项所述的胎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包括位于所述切ロ(21)的延伸部中的坡道(33)形式的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I至4中任ー项所述的胎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切ロ在所述第一侧面(15a)上具有波状起伏轮廓。
6.根据权利要求I至5中任ー项所述的胎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切ロ在正交于所述第一侧面(15a)的平面中具有波状起伏轮廓。
7.根据权利要求I至6中任ー项所述的胎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凸肋中的凸肋的全部切ロ显现于相对于所述凸肋的同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I至6中任ー项所述的胎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凸肋中的凸肋的切ロ交替地显现于相对于所述凸肋的第一侧或相对于所述凸肋的第二侧。
9.根据权利要求I至8中任ー项所述的胎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凸肋中的每个凸肋具有大于或等于所述凸肋的宽度(W)的三倍的高度(H)。
10.根据权利要求I至9中任ー项所述的胎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凸肋中的凸肋形成条带,所述条带中的一些或者全部具有大体上沿横向方向(Y)定向的长度。
11.包括根据权利要求I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胎面的轮胎。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是雪地轮胎。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胎胎面,其包括多个由切口限定的凸肋(9),每个凸肋(9)具有大致平行六面体形状并且具有长度(L)和宽度(W),所述宽度(W)在所述凸肋的第一侧面(15a)和所述凸肋的第二侧面(15b)之间确定,所述宽度(W)小于所述长度(L),所述多个凸肋中的至少一个凸肋(9)包括位于所述凸肋内部的至少一个空腔(17),所述空腔大体上沿所述凸肋的长度(L)延伸。所述胎面包括大体上沿所述凸肋的长度(L)延伸的切口(21),所述切口显现于所述凸肋的第一侧面(15a)上,并且所述切口(21)显现于所述空腔(17)中并形成开口(23),在所述凸肋的长度(L)上确定的所述开口的长度(Lo)至少相当于在所述凸肋的长度(L)上确定的所述空腔的长度(Lc)的80%。
文档编号B60C11/12GK102666140SQ201080058259
公开日2012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17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22日
发明者C·吉雄, E·贝尔热 申请人:米其林企业总公司, 米其林研究和技术股份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