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和越野用的充气轮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33225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公路和越野用的充气轮胎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动车辆的轮胎。具体地,本发明涉及用于具有大发动机排量(例如2000-3000cm3)的机动车辆的轮胎,其胎面在公路和越野行驶时均提供优良的性能。
背景技术
通常,用于越野车辆的轮胎设计成(胎面带、结构和轮廓)用于尤其在极端地形上或在任何情况下在非浙青地形上行驶,例如用于在粗糙地面、土路以及泥浆和/或沙石地面上行驶。近年来,所谓的“全地形”车辆(四轮驱动,简称为4X4),即组合了越野地形和公路 地形上的性能的车辆,已经变得越来越受欢迎,并且其灵活性已经得到市场的极大认可。在“全地形”中考虑的是例如PICK-UP的车辆,但是也考虑SUV (运动型多用途车辆),其结合了通常旅行车具有的宽敞以及在道路上行驶时运动型车辆通常具有的高性能(尤其是在高扭矩和速度方面)。这种类型车辆的驾驶员实际上越来越要求能够在越野和公路路径上都提供优良性能且同时具有良好操纵特征、低噪声和良好里程的轮胎。然而,上述要求的实现是相互矛盾的。US2003/0041939描述了一种轮胎,其具有公路和越野两用的胎面带该胎面带具有提供多个突出凸耳组的至少一对中间肋和一对肩部肋。突出凸耳组形成在轮胎的侧壁上,并且沿着该侧壁从该侧壁想外延伸。每个突出凸耳组优选地包括单个单独的凸耳。每个凸耳基本上具有平的外表面,该外表面处于与其它凸耳的外表面不同的平面中。两个凸耳沿着轮胎的侧壁彼此沿径向对准,并且第三个凸耳处于这两个对准的凸耳之间的中间位置中。US2008/0047642描述了一种用于轻型车辆或汽车的轮胎。胎面带具有多个牵弓I元件,该牵引元件从基部以及从大的周向连续凹槽沿径向向外延伸。大凹槽具有沿周向连续的窗口,该窗口从胎面基部延伸到径向外接触表面。当在胎面带的印迹区域中看时,窗口具有梯形的形状,具有两个侧边和大的径向外基部。大的基部具有的轴向宽度对应于胎面宽度的7%至20%。大的凹槽具有Z字形部分,该Z字形部分从胎面基部以连续周向路线沿径向延伸。窗口的侧边限定了大的凹槽的Z字形部分的最大轴向延伸或宽度。

发明内容
申请人:已经观察到,如现有技术的胎面中,大量极大尺寸的块提高了尤其是在湿和/或泥浆和/或土地面上的牵引,然而过度使用块可能危及在干路面上的性能并且增加轮胎噪声水平。事实上,引起噪声的主因之一是块边缘在道路表面上的连续冲击序列。申请人:还注意到,现有技术中用于越野的轮胎的中心部分中的空隙橡胶比高于道路轮胎中的空隙橡胶比。这种选择通常是由于需要主要改进在湿和/或泥浆地面上的排出,并且确保良好的柔性和该部分的舒适性。然而,申请人已经注意到,关于里程和磨损不均匀性,增大的空隙橡胶比可能危及在干路面上的性能并且增加轮胎噪声水平和磨损。申请人:已经发现,通过具有低空隙橡胶比的胎面花纹解决上述相互矛盾的问题,从而在靠近赤道面的最内侧区域中较大量的橡胶接地,同时确保在印迹区域中形成两个主要的排出通道,一个横向的,另一个倾斜的。这样的排出通道从一个肩部到另一个肩部完全横跨胎面并且防止在泥浆和/或湿地形上行驶时保持水和/或泥浆,同时在沙石地面和/或草地上提供牵弓I和侧向保持。更具体地,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轮胎,其具有胎面,该胎面包括两个肩部部分L2、L3以及跨过赤道面X-X的中心部分LI。肩部部分均具有侧向块的至少一个行。中心部分LI空隙橡胶比低于0. 25,并且中心部分包括具有细长形状的周向中心块的第一行和第二行。周边中心块的第一行的每个块都与第二行的块沿轴向并排,以限定基本上连续的横跨中心部分LI第一基本横向排出通道。这样的第一横向排出通道限定在由沿轴向并排 布置的第一中心行的块和第二中心行的块形成的第一对块与以相似方式形成的沿周向相邻的第一对块之间。此外,中心块的第一行的每个块根据延伸方向进行布置。中心块的第二行的每个块根据与第一行的沿周向在前面的块的延伸方向基本上对准的延伸方向延伸,以限定横跨中心部分LI的倾斜且基本上连续的第二排出通道。这样的第二排出通道限定在由中心块的第二行的块和中心块的第一行的沿周向方向在该第二行的块前面且根据基本共同延伸方向与该第二行的块对准的块形成的第二对块与以相似方式形成的沿周向相邻的第二对块之间。涉及排出通道的表达“基本上连续的”可以被解释为这样的状况,S卩如果限定了通道且沿周向并排布置的两个块的壁是连续的,则延长部分处于通道自身内,或者在任何情况下,至少一个这样的延长部分如果不处于通道内,则至多行进到沿周向方向后续的块的壁中。换言之,在通道内从一个肩部移动到另一个肩部和/或反之亦然,还从未发现限定了通道的块的壁布置成完全堵塞穿过该通道,从而捕集泥浆和/或水。此外,中心行的块的上述“延伸方向”可以总体上对应于具有细长形状的块的较大尺寸延伸所沿着的方向。出于实践的目的,为了识别块的延伸方向,例如可以参考穿过刻画块的理想矩形的短边的中点的直线。就本发明的目的而言,取凹槽自身的径向外边缘的宽度作为基准,可以检测周边和/或横向凹槽的宽度。就本发明的目的而言,还应用以下的定义-轮胎的“赤道面”指的是与轮胎的旋转轴线垂直且将轮胎划分为两个对称相等部分的平面。周向“方向指的是大致指向轮胎旋转方向的方向,或在任何情况下相对于轮胎的旋转方向仅仅稍稍倾斜的方向。-“轴向方向”或“沿轴向”指的是与轮胎的旋转轴线平行的方向,或在任何情况下相对于轮胎的旋转轴线仅仅稍稍倾斜的方向。-“空隙橡胶比”指的是轮胎的胎面花纹的确定部分(可能为整个胎面花纹)的凹部的总表面与胎面花纹的确定部分(可能为整个胎面花纹)的总表面之间的比。在所述方面的上述方面中,本发明可以具有至少一个将在下文描述的优选特征。优选地,中心部分LI的每个块根据适于与赤道面X-X形成在45°至80°之间的角度a I的延伸方向延伸。此外,参考凹槽和/或胎面带中形成的直线相对于轮胎的赤道面的角度布置,这样的角度布置应当是对于凹槽和/或直线的每个点参考由从赤道面开始直到穿过该点的直线的切线方向进行的完整旋转所限定的角度。为了在尤其是具有确定刚度的胎面带的应力区域中提供块,中心行的块可以基本上为多边形,优选地基本上为凸多边形。 就本发明的目的而言,基本凸多边形指的是其侧边中的任意一个侧边的延伸基本上不会与多边形自身的表面相交的多边形。出于实践的目的,上述中心行的块还可以具有小的凹部(至多l_2mm,或按百分比计至多为小于块自身的较大尺寸的5%),从而在任何情况下针对本发明的目的保持足够的刚度。有利地,中心行的块的周边可以包括断裂线(broken line)。优选地,中心部分的每个块可以具有六个侧边。适当地,中心行的块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渐缩部分,例如以形成顶端。优选地,第一中心行的块具有与第二行的块相同的形状和尺寸。有利地,第一行的块布置成相对于第二中心行的块旋转180°。为了在任何类型的表面上提供牵引/制动性能的最佳平衡,第一中心行的块有利地定向成顶端相对于第二中心行的块的顶端指向相反的方向。优选地,第一中心行的块的至少一个第一侧边处于与赤道面基本上垂直的平面中并且与第二中心行的块的至少一个第二侧边基本上对准,以向上界定该第一横向通道。相似地,第一中心行的块的至少一个第二侧边处于与赤道面基本上垂直的平面中并且与第二中心行的块的至少一个第一侧边基本上沿轴向对准,以向下界定该第一横向通道。有利地,根据本发明的轮胎可以包括两个周向凹槽,以用于将中心部分LI与肩部部分L2 ;L3分隔开。优选地,周向凹槽具有波状路线。优选地,肩部部分的块可以通过肩部横向凹槽沿周向彼此分隔开。适当地,周向凹槽的路径可以至少被肩部横向凹槽沿周向间断开。具有波状路线的周向凹槽的宽度可以优选地大于6_。适当地,具有波状路线的周向凹槽的宽度可以小于15mm。有利地,具有波状路线的周向凹槽的深度可以大于12mm,优选地在10至17mm之间。优选地,周向中心块的行可以通过周向凹槽彼此分隔开。优选地,所述周向凹槽可以具有“锯齿状”路线。在本发明中,凹槽的“锯齿状”路线指的是具有循环地重复的且由基本上横向于和垂直于赤道面X-X的至少一个区段以及相对于赤道面X-X倾斜的至少一个区段形成的凹槽的路线。后者布置成且尺寸形成为优选地在其端部处与基本上横向区段相交。
周向凹槽的宽度可以优选地大于5mm。适当地,周向凹槽的宽度可以小于15mm。有利地,周向凹槽的深度可以大于12mm,优选地在10至17mm之间。为了提高在湿地面上的抓地力,中心和/或肩部块的行可以具有多个沟槽。沟槽具有的深度可以在2至IOmm之间,并且其宽度可以小于2mm。这样的沟槽能够同时在笔直路径和/或弯道上对轮胎的任何类型的行驶条件提供最佳的制动/牵引特征。本发明的轮胎在干地面和湿地面上均具有优良的道路行驶性能,并且在这样的条件下还具有低的噪声水平。此外,本发明的轮胎还具有优良的越野操纵特征,特别是涉及水和/或泥浆排出以及同时在土路或沙石地形/草地上的牵引和侧向保持。


现在将参考附图中所示的用于指示和非限制性目的的实施例,来描述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其中-图I为具有根据本发明的实例的胎面的轮胎的透视图;-图2为图I的轮胎的胎面的平面图;-图2a为图2的胎面的变型的放大平面图;-图3为图2的轮胎的胎面的放大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在图l、2、2a中,轮胎I示出为具有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胎面2。该轮胎I的结构本质上为常规的类型,并且包括胎体、覆盖在胎体上的胎面带、一对沿轴向相对的侧壁,该侧壁终止于胎圈中,该胎圈利用钢丝圈和相应的胎圈插入件进行增强。优选地,轮胎还包括插置在胎体和胎面带之间的带束结构。胎体包括锚固到钢丝圈的一个或多个胎体帘布层,而带束结构包括一个沿径向布置在另一个顶部上的两个带束条。带束条由涂有橡胶的织物形成,该织物结合有金属帘线,该帘线在每个条中彼此平行并且相对于相邻的条的帘线具有交叉的定向,优选地相对于赤道面对称地倾斜。优选地,带束结构还包括处于沿径向最外侧位置中的第三带束条,该第三带束条设置有与赤道面基本上平行地定向的帘线。轮胎I具有的正横截面的高度与横截面的最大宽度的比H/C优选地在0.60至0. 90之间。为了确保长的里程并且同时确保在轮胎的整个使用寿命期间的高性能,尤其是直到关注路面上的操纵的程度,胎面2整个具有的空隙橡胶比也将用于越野用途的轮胎小,即小于0. 5,优选地小于0. 47,例如等于大约0. 4。优选地,在任何情况下,空隙橡胶比大于0. 35。胎面2包括中心部分LI和两个肩部部分L2 ;L3。图1、2和2a中所示的胎面带2为对称类型,即其不具有优选的滚动方向,并且不涉及有关轮胎在车辆上的配合侧(内/外)的任何限制。跨过赤道面X-X布置的中心部分LI在视觉上通过两个周向凹槽3、3’与肩部部分L2 ;L3分隔开。根据本发明,周向凹槽3、3’主要用于使胎面2具有纵向柔性,并且同时用于确保在轮胎所运行的任何类型的地面上印迹区域中的水和泥浆排出。更优选地,周向凹槽3、3’具有波状路线,如以下较佳地所述。凹槽3、3’的波状路线增加了轮胎的侧向刚度,提供了更好的“操纵”。具有波状路线的周向凹槽3、3’的宽度可以优选地大于6mm。适当地,具有波状路线的周向凹槽3、3’的宽度可以小于15mm,有利地,具有波状路线的周向凹槽的深度可以大于12臟,优选地在10和17mm之间,例如等于15mm。

中心部分LI具有块32、33的两个周向行9和10,同时肩部部分每个都具有一个块的行,分别为13、14。应当首先描述肩部部分L2、L3,并且应当仅仅接下来详细描述中心部分LI。具体地,肩部部分L2具有肩部块22的行13,该肩部块通过肩部横向凹槽23彼此分隔开。优选地,肩部横向凹槽23至少在其第一区段中可以根据轮胎I的径向平面进行布置。横向凹槽23的宽度基本上是恒定的,甚至更优选地其宽度在14mm至28mm之间,例如等于22mm。此外,凹槽23的深度优选地大于12mm,优选地在IOmm至17mm之间,例如等于1 5mm n根据附图所示的实施例,肩部块22基本上具有矩形形状。在其沿轴向最外侧部分(距赤道面X-X最远的部分)中,肩部块22布置成基本上垂直于赤道面X-X。进一步朝向赤道面X-X移动,肩部横向凹槽23在彼此保持平行的同时倾斜以与赤道面X-X形成角度ci2。优选地,肩部横向凹槽23相对于赤道面X-X倾斜的角度ci2小于120。。肩部横向凹槽23的倾斜也决定了肩部块22的第二区段的倾斜。肩部块22的端部基本上面向中心部分LI,轴向内端部由三个侧边24、25、26形成,其中两个侧边24、26为倾斜连接侧边,一个侧边25基本上平行于赤道面X-X并且包含在两个倾斜连接侧边24、26之间。优选地,两个倾斜连接侧边24、26中的一个(以24表示)具有较小的延伸。关于肩部部分L3的块27的行14,要指出的是,除了块的轴向内端部的定向之外,块27的行14与块22的行13完全类似,可以简单地通过使后者旋转180°而获得。然而,行14的块27并不是布置在与行13的块22沿周向相对应的位置上,相反它们沿周向错开。另外,行14的块27通过与行13的横向凹槽23完全类似的肩部横向凹槽28分隔开。如上所述,要指出的是,相同行的肩部块的轴向内端部沿相同的周向方向定向,同时,根据图1-3的实施例所示,两个不同行(具体为行13和14)的轴向内端部沿相反的周向方向定向。为了立即识别图2和2a中的上述特征,除了上标之外,块27的轴向内侧边的端部具有与块22的轴向内端部的对应侧边相同的附图标记。具体地,考虑例如图2,由侧边24、25、26形成的块22的轴向内端部向下定向,而由侧边24’、25’、26’形成的块27的轴向内端部向上定向。肩部块22、27的端部的侧边24、25、26和24’、25’、26’面向且界定凹槽3、3’。换言之,块22和27的轴向内端部(具体为侧边24、25、26和24’、25’、26’)的沿周向方向的序列分别限定了凹槽3、3’的轴向外侧向壁。如上所述,优选的是,周向凹槽3设置有基本上波状路径,其指的是侧向壁具有基本上波状路径,该波状路径被肩部横向凹槽23间断开。同样,关于凹槽3’,可以看到其波状路径被肩部横向块28间断开。可以注意到的是,根据本发明,肩部块22、27可以设置有沟槽30。

沟槽30通常设置在块22和27的沿轴向最内侧部分中,具有“曲棍”状的路线,棍的柄部沿块的延伸方向布置。换言之,沟槽30具有两个基本上直的区段,该两个区段连接成在它们之间限定小于180°的角度,例如为大约130° -150°。两个基本上直的区段中的一个具有较大的延伸,等于大约2-3倍另一个基本上直的区段的延伸。沟槽30具有的深度可以在2至IOmm之间,例如等于3mm,并且其宽度可以小于2mm o如上所述,周向凹槽3、3’将中心部分LI分别与肩部部分L2、L3分隔开。中心部分LI设计成使得在轮胎I的赤道面X-X附近的最中心部分处具有大量的接地橡胶。为此,中心部分LI的空隙橡胶比低于0. 25,例如等于0. 2。中心部分LI具有中心周向块32、33的两个行9、10。中心周向块32、33的行9、10通过具有“锯齿状”路线的周向凹槽4彼此分隔开。从而,周向凹槽4由基本上横向区段的序列和倾斜区段的序列形成。每个基本上横向区段优选地与倾斜区段交替。适当地,如图1-3的实施例所示,凹槽4的所有倾斜区段沿相同的方向倾斜。凹槽4布置在赤道面X-X处,使得凹槽的基本上横向区段在距其与倾斜区段的交点一段短的距离处跨过该赤道面。周向凹槽4的宽度优选地大于5mm。优选地,在任何情况下,周向凹槽4的宽度小于15mm,例如等于14mm。有利地,周向凹槽4的深度大于12mm,优选地在10至17mm之间,例如等于15mm。在图2和2a的实施例中,中心块32的行9插在周向凹槽3和周向凹槽4之间,而中心块33的行10插在凹槽4和周向凹槽3’之间。有利地,为了提供较大的强度,行9的块32以及行10的块33可以基本上为多边形,优选地为凸多边形。中心块32以及块33至少部分地具有由断裂线限定的周边,例如由规则六边形限定的周边,如图2所示。因为行10的块33在形状和尺寸上与行9的块32完全类似,并且通过该行旋转180°而获得,所以下文中将仅仅描述图1-3中所示的中心块32的形状和布置。为此,在图2和2a中,除了上标之外,块33的侧边具有与块32的对应的侧边相同的附图标记。
优选地,中心块32具有细长形状,并且其延伸方向相对于赤道面X-X倾斜。有利地,每个中心块32的延伸方向限定了延伸直线r,该延伸直线r适于与赤道面X-X形成角度a 1,该角度a I在45°至80°之间,优选地在47°至60°之间,例如等于55。。相同行的中心块32限定的延伸直线彼此平行并且沿周向间隔开。优选地,行10的中心块33也根据例如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由延伸直线r限定的延伸方向进行布置,该延伸直线r适于与赤道面X-X形成角度al,该角度a I在45°至80。之间,优选地在47°至60。之间,例如等于55°。根据本发明的有利方面,第二行10的每个块33与沿周向方向在它之前的块32具有基本上相同的由共同直线r限定的延伸方向。
这意味着,第二行10的每个块33基本上位于由第一行的沿周向方向在前面的块32限定的延伸直线r的延长部分上。换言之,参见图2或2a,在块32的延伸直线r上,块32位于周向展开上的“较低”位置中。事实上,申请人已经发现,形成花纹的中心部分LI的块的这种倾斜,与肩部块22、27的行的布置一起,能够对获得的花纹噪声水平进行显著的改善,尤其是涉及设置有这种块的轮胎的转向操纵期间产生的噪声。此外,块32的不规则形状允许在视觉上识别该块上的由三个侧边34、35、36形成的端部部分32a和同样由三个侧边38、39、40形成的顶端部分32b,该三个侧边38、39、40布置成使块32渐缩,从而形成顶端。在端部部分32a中,如图2所示,两个侧边34、36为倾斜连接侧边,面向周向凹槽3的一个侧边35由两个倾斜连接侧边34、36界定。优选地,两个倾斜连接侧边34、36中的一个(由36表示)具有较小的延伸,由34表示的一个侧边相对于赤道面X-X倾斜,从而形成例如在75°至105。之间的角度。在顶端部分32b中,如图2所示,具有布置成基本上彼此平行的两个连接侧边38、40,以及插在另两个之间且布置成基本上垂直于赤道面X-X的头部侧边39。有利地,顶端部分32b的头部侧边39与倾斜侧边34平行,端部部分32a具有较小的延伸。从而,周向凹槽3向内沿轴向由中心块32的侧边35、36且部分由侧边40界定。换言之,中心块32的侧边35、36和40沿周向方向的序列至少部分地限定了凹槽3的轴向内侧向壁。相似地,周向凹槽3’向内沿轴向由中心块33的侧边35’、36’且部分由侧边40’界定。换言之,中心块33的侧边35’、36’和40’沿周向方向的序列至少部分地限定了凹槽3’的轴向内侧向壁。优选地,中心块32通过横向凹槽43彼此分隔开。这意味着,由于中心部分LI的结构,周向凹槽3、3’的波状路径分别被横向凹槽43间断开。如前所述,块的行10插在凹槽4和周向凹槽3’之间。另外,块的行10的中心块33通过凹槽43彼此分隔开。
根据本发明的重要方面,横向凹槽43不仅将中心块32、33分隔开,而且还完全跨过中心部分LI,以形成基本上连续的横向排出通道70,该横向排出通道70提供了高牵引和制动特征。如图2和2a所示,优选地,第一行9的每个块32的端部部分32a的至少一个侧边34与第二行10的块33的顶端部分33b的至少一个侧边39’基本上对准,以用于向上地界定横向凹槽43。相似地,第一中心行9的每个块32的顶端部分32b的至少一个侧边39处于与赤道面X-X基本上垂直的平面中,并且与第二行10的块33的端部部分33a的至少一个侧边34’基本上对准,以用于向下界定第一横向凹槽43。换言之,块32的侧边34和轴向对准的块33的侧边39’界定了第一排出通道70 的上壁,而块32的侧边39和块33的侧边34’界定了第一排出通道70的下壁,该第一排出通道由横向凹槽43表不。优选地,在图1-3所示的实施例中,横向凹槽43的上壁和下壁被周向凹槽3、3’、4间断开。基本上形成第一排出通道70的横向凹槽43的深度优选地大于12mm,优选地在大约10至17mm之间,例如等于15mm。除了端部区段之外,横向凹槽43沿着其整个延伸可以具有基本上恒定的宽度,其中横向凹槽43在该端部区段处终止于周向凹槽3、3’中。优选地,横向凹槽43的宽度可以大于6mm,例如等于大约9mm。横向凹槽43从凹槽3延伸到凹槽3’。凹槽43没有布置在与肩部横向凹槽23对应的位置中,相反它们相对于肩部横向凹槽23沿周向错开。采用类似的方式,在图2所示的优选实施例中,横向凹槽43也不与肩部部分L3的横向凹槽28沿周向对准,相反它们相对于横向凹槽28沿周向错开。凹槽43优选地分别通过周向凹槽3的区段和周向凹槽3’的区段与肩部横向凹槽23,28连接。根据本发明的重要方面,在中心部分LI中,块32和33布置成总是在印迹区域中形成两个排出通道第一横向通道70,如已经提及的,该第一横向通道70基本上与横向凹槽43 —致;以及第二倾斜通道71。跨过中心部分LI的基本上连续的第二倾斜排出通道71的形成是由于第二行10的每个块33根据共同延伸直线r与第一行9的沿周向在前面的块32对准而获得的。从而,第二倾斜排出通道71优选地布置成与两个块32 ;33的共同延伸直线r基本上平行。如图2、2a中较佳地示出,第二排出通道71限定在由第二行10的块33和第一行9的沿周向方向在该块33前面且根据共同延伸直线r与该块33对准的块32形成的第一对块,与相似地形成且沿周向相邻的第二对块32、33之间。优选地,第一行9的块32的至少一个侧边38处于与延伸直线r基本上平行的平面中,并且与第二行10的块33的至少一个侧边40’基本上对准,以用于向上界定第二排出通道71。
相似地,第一行10的块32的至少一个侧边40处于与所述共同延伸直线基本上平行的平面中,并且与第二行10的块33的至少一个侧边38’基本上对准,以用于向下界定第二排出通道71。换言之,根据共同延伸直线!■对准的块32的侧边40和块33的侧边38’界定了第二排出通道71的下壁。相似地,分别沿周向与上述侧边相邻的且根据共同延伸直线r彼此对准的块32的侧边38和块33的侧边40’界定了排出通道71的上壁。第二排出通道71的下壁和上壁被周向凹槽4的基本上横向区段间断开。优选地,第二排出通道71终止于周向凹槽3'中并且与肩部部分的横向凹槽28连接,以用于提供排出的连续性。有利地,对于同样的目的,排出通道71终止于周向凹槽3中并且与横向凹槽23连 接。尽管在中心部分LI中具有低的空隙橡胶比并且由此具有大量的接地橡胶,但是两个上述排出通道的形成能够避免一个肩部和另一个肩部之间水和/或泥浆排放的堵塞,从而提供优良的排出特征,尤其是当越野行驶时。同时,当参考也将用于越野用途的轮胎时低的空隙橡胶比能够在尤其设计成也用于公路的轮胎上组合优良的驾驶性能、操纵性能和里程特征。如前所述,就本发明的目的而言,涉及排出通道的表达“基本上连续的”可以被解释为这样的状况,即如果限定了通道且基本上沿周向并排布置的两个块的壁是连续的,则延长部分处于通道自身内,或者在任何情况下,至少一个这样的延长部分如果不处于通道内,则至多行进到沿周向方向后续的块的壁中。就本发明的目的而言,不考虑由于布置在两个相邻块之间的刚性元件而导致的凹槽深度突然减小。换言之,在通道内从一个肩部移动到另一个肩部和/或反之亦然,还从未发现限定了通道的块的壁布置成完全堵塞穿过该通道,从而捕集泥浆和/或水。根据有利的实施例,中心行的块可以设置有沟槽53。中心块32、33的沟槽53具有“曲棍”状的路线,棍的柄部沿块的延伸方向布置。换言之,沟槽53具有两个基本上直的区段,该两个区段连接成在它们之间限定小于180°的角度,例如为大约130° -150°。两个基本上直的区段中的一个具有较大的延伸,等于大约2-3倍另一个基本上直的区段的延伸。另外,和此前所述的沟槽30 —样,沟槽53具有的深度可以在2至IOmm之间,并且其宽度可以小于2mm。为了使轮胎I具有更大的结构强度并且防止块的过度移动性,块可以通过刚性元件彼此连系,即通过一定量的橡胶彼此连系,该橡胶减小两个相邻块之间的单独区段中的凹槽深度。在图2a所示的实施例中,为此在中心行9和10的块32、33之间设置刚性元件133,同时在块33和肩部块27之间设置刚性元件134。最后,仍然参考图2a的实施例,在行9的块32和肩部块22之间设置刚性元件135。制造本发明的具有图1-2的胎面2的轮胎的实例,并且与市售的轮胎进行比较测试,该市售的轮胎具有带四个块的行(两个中心行和两个肩部行)的胎面,对于使用者而言是已知为在湿地面和干地面上都具有优良的越野性能特征,并且为具有大发动机排量的机动车辆所认可。两个轮胎的尺寸均为265/76R15,轮辋为8J16’ ’,并且充气压力为2. 3巴。三菱L200机动车辆初始装备四条本发明的轮胎,然后装备四条比较轮胎。测试在具有干地面和湿地面的公路地形上和越野地形(尤其是泥浆、沙石地形以及具有沙砾和鹅卵石的地形)上的行驶性能,并且测试舒适性以及机动车辆内侧和外侧的噪声。

在预定的路径(通常为接近交通运输的道路)上进行具有干地面和湿地面的道路地形上的行驶性能测试。通过模拟在恒定速度下以及在加速和减速期间的某些性能操纵(例如并线、超车、锥形交通路标之间的障碍通过、入弯和出弯),测试驾驶员通过对轮胎在前述操纵期间的性能给出分数而评估轮胎的性能。另外,在接近交通运输的包括不同地形(即泥浆、沙石、鹅卵石等)的预定路径上进行越野地形上的行驶性能测试。另外,在这种情况下,在不同类型的地形上进行某些性能操纵的测试驾驶员通过给出分数而评估轮胎在测试期间的牵引、可操纵性、可控制性和后桥方向性。此外,进行两种不同类型的车辆外噪声测试,一种利用仪器,另一种利用主观感受。在设置有扩音器的笔直的浙青路径路程上利用仪器进行车辆外噪声测试。根据该测试,机动车辆以预定的速度进入路径路程,然后关闭发动机并且测量车辆外噪声,发动机怠速直到车辆停止。在相同类型的路径上采用相同的程序进行主观的车辆外噪声测试,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仅仅由测试驾驶员进行评价。测试结果再现在表I中,其中分数值表达为百分比,设定比较轮胎的值为100。评估分数代表相继地测试设备的测试驾驶员做出的主观评价。表I
riki本发明
100 120 100150
泥衆100120
沙砾和鹅卵石10097
舒适性100HO
噪声100HO
权利要求
1.一种轮胎(1),其具有胎面(2),该胎面包括两个肩部部分(L2、L3)以及跨过赤道面(X-X)的中心部分(LI),其中 肩部部分(LI ;L2)均具有至少ー个行的侧向块(13 ;14); 中心部分(LI)的空隙橡胶比低于O. 25,并且中心部分包括第一行和第二行(9 ;10)的具有细长形状的中心块; 第一中心行(9)的每个块(32)都与第二行的块(33)基本上沿轴向并排布置,以限定基本上连续的横跨中心部分(LI)的第一基本横向排出通道(70); 所述第一基本横向排出通道(70)限定在由沿轴向并排布置的第一行(9)的块(32)和第二行(10)的块(33)形成的第一对块与以相似方式形成的沿周向相邻的第一对块之间;第一行(9)的每个块(32)根据延伸方向进行布置; 第二行(10)的每个块(33)根据与第一行(9)的沿周向在前面的块(32)的延伸方向基本上对准的延伸方向延伸,以限定横跨中心部分(LI)的倾斜且基本上连续的第二排出通道(71); 所述第二排出通道(71)限定在由第二行(10)的块(33)和第一行(9)的沿周向方向在该第ニ行的块前面且根据基本共同延伸方向与该第二行的块对准的块(32)形成的第二对块与以相似方式形成的沿周向相邻的第二对块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干,中心部分(LI)的每个块根据适于与赤道面X-X形成在45°至80°之间的角度α I的延伸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中心行(9;10)的块(32 ;33)包括基本凸多边形。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中心行(9;10)的块(32 ;33)的周边包括断裂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干,每个块具有六个侧边。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中心行(9;10)的块(32 ;33)具有基本上相同的形状和尺寸。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中心行(9;10)的块(32 ;33)具有至少ー个渐缩部分,以形成顶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第一行(9)的块(32)定向成顶端相对于第二行(10)的块(33)的顶端指向相反的方向。
9.根据权利要求5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第一中心行(9)的块(32)的至少ー个第一侧边(34)处于与赤道面(X-X)基本上垂直的平面中并且与第二中心行(10)的块的至少ー个第二侧边(39’ )基本上沿轴向对准,以向上界定该第一横向通道(70)。
10.根据权利要求5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第一中心行(9)的块(32)的至少ー个第二侧边(39)处于与赤道面(X-X)基本上垂直的平面中并且与第二中心行(10)的块的至少ー个第一侧边(34’ )基本上沿轴向对准,以向下界定该第一横向通道(70)。
11.根据权利要求5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第一行(9)的块(32)的至少ー个侧边(40)处于与所述共同延伸方向基本上平行的平面中并且与第二行(10)的块(33)的至少ー个侧边(38’)基本上对准,以向下界定该第二排出通道(71)。
12.根据权利要求5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第一行(9)的块(32)的至少ー个侧边(38)处于与所述共同延伸方向基本上平行的平面中并且与第二行(9)的块(33)的至少ー个侧边(40’)基本上对准,以向上界定该第二排出通道(71)。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肩部部分(LI;L2)的块通过肩部横向凹槽(23 ;28)沿周向分隔开。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两个周向凹槽(3;3’),以用于将所述中心部分LI与肩部部分L2 ;L3分隔开。
1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周向凹槽(3、3’)具有波状路线。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凹槽(3;3’)的路径至少被肩部横向凹槽(23 ;28)间断开。
1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周向中心块(32、33)的行(9,10)通过另ー个周向凹槽(4)彼此分隔开。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该另ー个周向凹槽(4)具有锯齿状路线。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胎(1),其具有胎面(2),该胎面包括两个肩部部分(L2、L3)以及跨过赤道面(X-X)的中心部分(L1),其中肩部部分(L2;L3)均具有通过肩部横向凹槽(23;28)沿周向彼此分隔开的侧向块(13;14)的至少一个行;中心部分(L1)的空隙橡胶比低于0.25,并且中心部分包括中心块的第一行和第二行(9;10);第一中心行(9)的每个块(32)都与第二行的块(33)基本上沿轴向对准,以限定基本上连续的横跨中心部分(L1)的第一横向排出通道(70);第一横向排出通道(70)限定在由沿轴向并排布置的第一行(9)的块(32)和第二行(10)的块(33)形成的第一对块与以相似方式形成的沿周向相邻的第一对块之间;第一中心行(9)的每个块(32)都具有延伸方向,该延伸方向与赤道面(X-X)形成在45°至80°之间的角度α1,并且第二行(10)的每个块(33)处于第一行(9)的沿周向在前面的块(32)的延伸方向上,以限定横跨中心部分(L1)的倾斜且基本上连续的第二排出通道(71)。
文档编号B60C11/11GK102695620SQ201080058377
公开日2012年9月26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28日
发明者G·科隆博, K·马查多, S·蒙泰塞洛 申请人:倍耐力轮胎股份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