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汽车防撞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防撞装置。
背景技术:
货车后尾部一般都具有较高的高度,而小轿车的前端高度都较低,因此当小轿车发生对货车发生追尾事故时,往往出现小轿车钻入货车低部而直接伤害轿车驾驶人员的恶性事故,不利于保护轿车内人员的安全。
发明内容
针对货车后端不具有保护小轿车人车安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防撞装置,可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所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方案实现的一种汽车防撞装置,包括安装在汽车尾部并与车体铰接的挡板,所述挡板通过连杆控制上下运动,所述连杆通过动力系统控制运动。所述挡板的外表面固定有弹性安全板。所述弹性安全板是胶皮板,或者,由弹簧支撑的板面。所述挡板下端设置有凸出于挡板表面的安全块,所述安全块为塑胶材料制成。所述动力系统是电磁阀或液压/气压系统。所述挡板为可折叠结构,所述挡板底端与L形连杆的长端头连接,L形连杆的短端头与动力系统连接,L形连杆的拐点处通过轴与车架体铰接。所述挡板为两块,两块挡板之间通过转轴铰接。本发明安装在货车后端车厢的下面,可避免小轿车因追尾而冲入货车底部,从而保护了轿车人员的安全。它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性高,利于推广应用。
图1是本发明打开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关合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图4本发明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阐述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实施例一一种汽车防撞装置,包括安装在汽车尾部并与车体铰接的挡板,所述挡板通过连杆控制上下运动,所述连杆通过动力系统控制运动,动力系统可以是图1所示的电磁阀,也可以是图3所示的液压系统或气压系统。
挡板可以是直板,直的挡板底端与连杆连接,通过连杆拉动使其与车体间形成转动,这样即实现挡板的打开或放下。实施例二参照图1和图2,挡板为两块,分别为上挡板1-1和下挡板1-2,两块挡板形成转轴铰接的可折叠结构,上挡板1-1与车体8间通过转轴2铰接;所述挡板底端与L形连杆3的长端头铰接,L形连杆的短端头与电磁阀9铰接,电磁阀与货车的电力系统连接,L形连杆的拐点处通过轴4与车体铰接。在挡板下端设置有凸出于挡板表面的安全块5,所述安全块5为塑胶材料制成,安全块5可对追尾轿车形成第一道缓冲屏障。在挡板的外表面固定有弹性安全板6,弹性安全板6是胶皮板,或者,由弹簧支撑的板面,弹性安全板6形成对轿车的第二道缓冲屏障。当第一道和第二道缓冲屏障都损坏后,L形连杆前端自然落地,从而形成对追尾轿车的第三道缓冲屏障。在L形连杆的底端设置有滑轮7,当汽车行驶在凸凹不平地面而导致L形连杆落地时,滑轮可使L形连杆自然滚动向前,避免L形连杆的损坏。实施例三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区别之处只在于,参照图3,动力系统是液压缸10,液压缸与货车的液压系统连接。上述实施方式只是对本专利的示例性说明而并不限定它的保护范围,本领域人员还可以对其进行局部改变,只要是没有超出本专利的精神实质,都示为对本专利的等同替换,都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汽车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汽车尾部并与车体铰接的挡板,所述挡板通过连杆控制上下运动,所述连杆通过动力系统控制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的外表面固定有弹性安全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安全板是胶皮板,或者,由弹簧支撑的板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下端设置有凸出于挡板表面的安全块,所述安全块为塑胶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系统是电磁阀或液压/气压系统。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汽车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为可折叠结构,所述挡板底端与L形连杆的长端头连接,L形连杆的短端头与动力系统连接,L形连杆的拐点处通过轴与车架体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为两块,两块挡板之间通过转轴铰接。
全文摘要
针对货车后端不具有保护小轿车人车安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防撞装置,可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一种汽车防撞装置,包括安装在汽车尾部并与车体铰接的挡板,所述挡板通过连杆控制上下运动,所述连杆通过动力系统控制运动。本发明安装在货车后端车厢的下面,可避免小轿车因追尾而冲入货车底部,从而保护了轿车人员的安全。它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性高,利于推广应用。
文档编号B60R19/56GK102555964SQ201110366869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8日
发明者肖荣石 申请人:肖荣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