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乘员位隐形式气囊盖板弱化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32818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辆乘员位隐形式气囊盖板弱化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安全装置的设计,具体地说是一种车辆乘员位隐形式气囊盖板弱化结构。
背景技术
车辆乘员位安全气囊的结构目前主要采用两种形式一是气囊盖板与仪表板上盖板分开设计,但单独出来的气囊盖板会显著降低车辆档次;另一种为隐藏式气囊,安装时将气囊挂到气囊座板上,然后座板焊合到仪表板盖板上,这种方式需要在盖板上提前设置弱化线。大部分车型的气囊盖板的弱化方式为线状切割,很容易产生外观缺陷,同时,气囊盖板均为网状胶连结构以保证气囊正常爆破,因此其成型工艺要求较复杂,成本较高,没有得到广泛推广。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辆乘员位隐形式气囊盖板弱化结构,突破了目前一贯线状切割弱化方法的局限性,采用了点状弱化线,进一步地点间距及弱化线的深度具有非均一性,该弱化结构对于实现气囊盖板对爆破切的导向作用更明显,且能够弥补普通线切割弱化线存在的不足,以简单的弱化方式实现气囊正常爆破。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种车辆乘员位隐形式气囊盖板弱化结构,包括顺时针依次连接的上段、右上圆弧、右段、右下圆弧、下段、左下圆弧、左段、左上圆弧,左上圆弧的上端点与上段的左端点相重合,所述弱化结构为圆角过渡的长方形弱化线结构,其特别之处在于所述弱化线结构为“断续的点状线”形结构。以上为本实用新型弱化结构的基本特征,采用了 “断续的点状线”形结构,可以实现气囊盖板对爆破切的导向作用,实现正常爆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化,所述“断续的点状线”形结构的点间距具有非均一性。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点间距具有非均一性是指所述右上圆弧、右下圆弧、左下圆弧、左上圆弧处的点间距相同,为最密段;所述左段、右段的点间距相同,为次密段;所述下段的点间距较次密段的点间距大,为稀疏段;所述上段的点间距较稀疏段密且较次密段稀疏,为次疏段。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弱化结构的点状线的点间距离进行了限定,其目的是保证气囊爆破成功的同时外观效果很好。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化,所述“断续点状线”形结构的切割剩余深度具有非均一性。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切割剩余深度具有非均一性是指所述右上圆弧、右下圆弧、左下圆弧、左上圆弧处的切割剩余深度相同,为最薄段;所述左段、右段的切割剩余深度相同,为次薄段;所述下段的切割剩余深度较最薄段与次薄段的切割剩余深度都厚,为最厚段;所述上段的切割剩余浓度较最厚段薄且较交薄段厚,为次厚段。具体地,最薄段、次薄段、次厚段、最厚段的切割剩余深度分别为0.3mm、0.4mm、 0. 5mm>0. 8mm。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弱化结构的弱化线切割剩余深度进行了限定,其目的是根据爆破的应力点的分布位置,来调整气囊爆破的弱化线切割深度,为保证爆开成功提供基础。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突破了目前一贯的线状切割弱化方法的局限性,采用了点状弱化线,进一步地使点间距及弱化线的深度具有非均一性,该弱化结构以简单的弱化方式实现气囊正常爆破,成型工艺简单,制作成本低廉,有效地对爆破切起到导向作用,并弥补普通线切割弱化线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适合于车辆乘员位隐形式气囊盖板处切割成型,作为弱化结构,以实现气囊的正常爆破。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与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于车辆乘员位隐形式气囊盖板上实际应用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车辆乘员位隐形式气囊盖板弱化结构的具体结构示意图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种车辆乘员位隐形式气囊盖板弱化结构,于车辆乘员位隐形式气囊盖板处切割成型,如图1所示。气囊座板为U型翻转式展开结构(图中未示出),材质为TVP等热塑性弹性共聚物;仪表板盖板6采用较为普通的主体PP材料注塑成型。该弱化结构包括顺时针依次连接的上段1、右上圆弧21、右段3、右下圆弧22、下段4、左下圆弧23、左段5、左上圆弧对,左上圆弧M的上端点与上段1的左端点相重合。如图2所示,该圆角过渡的长方形弱化线结构7为“断续的点状线”形结构,即为“非连续线” 形结构。“断续的点状线”形结构的点间距具有非均一性,即指右上圆弧21、右下圆弧22、 左下圆弧23、左上圆弧M处的点间距相同,为最密段;左段5、右段3的点间距相同,为次密段;下段4的点间距为稀疏段,较最密段与次密段的点间距都大;上段1的点间距较稀疏段密且较次密段稀疏,为次疏段。另外,“断续的点状线”形结构的切割剩余深度也具有非均一性,具体地右上圆弧 21、右下圆弧22、左下圆弧23、左上圆弧M处的切割剩余深度均为0. 3mm,为最薄段;左段 5、右段3的切割剩余深度均为0. 4mm,为次薄段;下段4的切割剩余深度为0. 8mm,为最厚段;上段1的切割剩余深度为0. 5mm,为次厚段。
权利要求1.一种车辆乘员位隐形式气囊盖板弱化结构,包括顺时针依次连接的上段、右上圆弧、 右段、右下圆弧、下段、左下圆弧、左段、左上圆弧,左上圆弧的上端点与上段的左端点相重合,所述弱化结构为圆角过渡的长方形弱化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于所述弱化线结构为 “断续的点状线”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乘员位隐形式气囊盖板弱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断续点状线”形结构的点间距具有非均一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乘员位隐形式气囊盖板弱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点间距具有非均一性是指所述右上圆弧、右下圆弧、左下圆弧、左上圆弧处的点间距相同, 为最密段;所述左段、右段的点间距相同,为次密段;所述下段的点间距较次密段的点间距大,为稀疏段;所述上段的点间距较稀疏段密且较次密段稀疏,为次疏段。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乘员位隐形式气囊盖板弱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断续的点状线”形结构的切割剩余深度具有非均一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乘员位隐形式气囊盖板弱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剩余深度具有非均一性是指所述右上圆弧、右下圆弧、左下圆弧、左上圆弧处的切割剩余深度相同,为最薄段;所述左段、右段的切割剩余深度相同,为次薄段;所述下段的切割剩余深度较最薄段与次薄段的切割剩余深度都厚,为最厚段;所述上段的切割剩余浓度较最厚段薄且较交薄段厚,为次厚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乘员位隐形式气囊盖板弱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最薄段、 次薄段、次厚段、最厚段的切割剩余深度分别为0. 3mm、0. 4mm、0. 5mm、0. 8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乘员位隐形式气囊盖板弱化结构,包括顺时针依次连接的上段、右上圆弧、右段、右下圆弧、下段、左下圆弧、左段、左上圆弧,左上圆弧的上端点与上段的左端点相重合,该弱化结构为圆角过渡的长方形且为“非连续线”形结构,即为“断续的点状线”形结构。本实用新型突破了目前一贯线状切割弱化方法的局限性,采用了点状弱化线,进一步地将点间距及弱化线的深度具有非均一性,该结构成形工艺简单,制作成本低廉。本实用新型适合于车辆乘员位隐形式气囊盖板处切割成形,作为弱化结构,以实现气囊的正常爆破。
文档编号B60R21/205GK201980178SQ201120027559
公开日2011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27日
发明者杨伟奇, 谭健 申请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