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38494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汽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
背景技术
现有汽车的前车门玻璃一般会粘贴防晒膜,只留出一个观察区来观察后视镜。然而,当遇到下雨、扬尘等各种常见恶劣环境时,由于观察区会被雨水或者沙尘蒙蔽,所以观察区的能见度降低,从而严重影响驾驶员对后视镜的观察,从而给驾驶员的行车、改变车道、倒车、停车等造成不便,甚至造成交通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该汽车能够提高前车门玻璃上的观察区的能见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底盘和安装在所述底盘上的车身,所述车身的内部安装有空调系统,所述汽车的挡风玻璃与前车门玻璃之间设置有空心柱,所述前车门玻璃上设置有观察区,其中,所述空心柱上设置有第一排风孔,该第一排风孔与所述车身的外部空间相通且用于将风朝向所述观察区吹送,该汽车还包括送风组件,该送风组件包括三通管和导气管,所述三通管的入口端与所述空调系统的排风管连接,所述三通管的一个出口端与所述车身的内部空间相通,所述三通管的另一个出口端与所述导气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导气管与所述第一排风孔相通。优选地,所述第一排风孔为多个,该多个第一排风孔与所述前车门玻璃的观察区相邻设置。优选地,所述导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空心柱连接且相通。优选地,所述送风组件还包括导流排风管,该导流排风管的一端与所述导气管的另一端连接且相通,该导流排风管的另一端封闭,所述导气管和导流排风管均伸入所述空心柱中,且所述导流排风管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排风孔相通的第二排风孔。优选地,所述导流排风管与所述空心柱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导流排风管的设置有所述第二排风孔的侧壁与所述空心柱焊接。优选地,所述导气管中设置有气流阀,所述汽车的仪表板上安装有用于控制所述气流阀的开启和关闭的开关。优选地,所述开关能够调节所述气流阀的开度。当遇到下雨、扬尘等恶劣环境时,可以将空调系统打开,空调吹出的风通过排风管送到三通管的入口端,然后风通过三通管的两个出口端分别吹送到车身的内部空间和导气管中,从导气管出来的风通过空心柱上的第一排风孔吹到观察区上,从而沿箭头A所示的方向将观察区的雨水或者沙尘吹下,防止雨水或者沙尘蒙蔽前车门玻璃上的观察区,从而提高观察区的能见度,使驾驶员可以清楚地观察后视镜,从而方便驾驶员行车、改变车道、 倒车、停车等,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3[0013]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
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局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 三通管;2 导气管;3 导流排风管;4 空调系统的排风管;5 空心柱;6 第一排风孔;7 前车门玻璃;8 观察区;9 气流阀;10 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底盘和安装在所述底盘上的车身,所述车身的内部安装有空调系统,所述汽车的挡风玻璃与前车门玻璃7之间设置有空心柱(A柱)5,所述前车门玻璃7上设置有观察区8,其中,所述空心柱5上设置有第一排风孔6,该第一排风孔6与所述车身的外部空间相通且用于将风朝向所述观察区8吹送,该汽车还包括送风组件,该送风组件包括三通管1和导气管2,所述三通管1的入口端与所述空调系统的排风管4连接,所述三通管1的一个出口端与所述车身的内部空间相通,所述三通管1的另一个出口端与所述导气管2的一端连接,所述导气管2与所述第一排风孔 6相通。当遇到下雨、扬尘等恶劣环境时,可以将空调系统打开,空调吹出的风通过排风管 4送到三通管1的入口端,然后风通过三通管1的两个出口端分别吹送到车身的内部空间和导气管2中,从导气管2出来的风通过空心柱5上的第一排风孔6吹到观察区8上,从而沿箭头A所示的方向将观察区8的雨水或者沙尘吹下,防止雨水或者沙尘蒙蔽前车门玻璃 7上的观察区8,从而提高观察区8的能见度,使驾驶员可以清楚地观察后视镜,从而方便驾驶员行车、改变车道、倒车、停车等,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第一排风孔6的设置方式需要满足能够将风吹到观察区8上,以将观察区8的雨水或沙尘除去,例如第一排风孔6的轴线方向可以与观察区8的表面平行或者成10度-30 度的夹角。所述第一排风孔6通常为多个。优选地,所述多个第一排风孔6与所述前车门玻璃7的观察区8相邻设置,这样,从第一排风孔6吹出的风直接吹到观察区8上,可以提高风的力度,从而改善除雨、除尘效果。所述第一排风孔6的形状、大小和数量根据具体情况设定。所述三通管1的入口端可以通过各种适当的方式与所述空调系统的排风管4连接,例如焊接或者通过快装接头连接。此外,三通管1也可以与排风管4 一体成形。三通管1的另一个出口端可以通过各种适当的方式与导气管2的一端连接,例如焊接或者通过快装接头连接。此外,三通管1也可以与导气管2 —体成形。[0027]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导气管2的另一端与所述空心柱5连接且相通。这样,从导气管2流出的气流直接进入空心柱5内,通过第一排风孔6排出。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在空心柱5上开设一个孔(未显示),从而使导气管2通过所述孔与空心柱5连通。导气管2可以通过焊接或者插装的方式与空心柱5连接。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送风组件还包括导流排风管3,该导流排风管3的一端与所述导气管2的另一端连接且相通,该导流排风管3的另一端封闭,所述导气管2和导流排风管3均伸入所述空心柱5中,且所述导流排风管3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排风孔6相通的第二排风孔(未显示)。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在空心柱 5上设置开口(未显示),使导气管2和导流排风管3通过该开口伸入空心柱5中。这样, 风首先通过导气管2送入导流排风管3中,然后通过第二排风孔和第一排风孔6吹到观察区8。所述导气管2的另一端可以通过各种适当的方式与导流排风管3的一端连接,例如焊接或者通过快装接头连接。作为选择,导气管2也可以与导流排风管3 —体成形。所述第二排风孔用于使气流通过第一排风孔6排出。对第二排风孔的形状和尺寸没有特别的要求,例如所述第二排风孔可以与第一排风孔6对应地设置。作为选择,第二排风孔也可以整体地形成为一个长条形的孔。通常,所述导流排风管3与所述空心柱5固定连接。连接方式可以为焊接或者紧固连接。为了使第二排风孔与第一排风孔6紧邻,从而使风顺畅地流通,优选地,所述导流排风管3的设置有所述第二排风孔的侧壁与所述空心柱5焊接。为了方便控制,优选地,所述导气管2中设置有气流阀9,所述汽车的仪表板上安装有用于控制所述气流阀9的开启和关闭的开关10。这样,当需要对观察区8的雨水或者沙尘进行清理时,则将气流阀9开启;反之,当不需要对观察区8的雨水或者沙尘进行清理时,则将气流阀9关闭,从而不影响空调的正常使用。所述气流阀9的设置方式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在此不再赘述。优选地,所述开关10能够调节所述气流阀9的开度,从而可以根据对风量的需要来对气流阀9的开度进行调节。所述观察区8的设置位置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在此不再赘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的其它部分(例如车身和底盘)的结构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在此不再赘述。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送风组件可以设置在汽车的一侧,也可以设置在汽车的两侧。通常情况下,所述送风组件设置在汽车的两侧,从而对汽车两侧的前车门玻璃7上的观察区8进行清理。下面结合图1和图2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当遇到下雨、扬尘等恶劣环境时,将空调系统打开,同时将气流阀9打开,这样,从空调吹出的风可以通过排风管4送到三通管1的入口端,然后风通过三通管1的两个出口端分别吹送到车身的内部空间和导气管2中,从导气管2出来的风通过空心柱5上的第一排风孔6吹到观察区8上,从而沿箭头A所示的方向将观察区8的雨水或者沙尘吹下,防止雨水或者沙尘蒙蔽前车门玻璃7上的观察区8,从而提高观察区8的能见度,使驾驶员可以清楚地观察后视镜,从而方便驾驶员行车、改变车道、倒车、停车等,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0038]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
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底盘和安装在所述底盘上的车身,所述车身的内部安装有空调系统,所述汽车的挡风玻璃与前车门玻璃(7)之间设置有空心柱(5),所述前车门玻璃 (7)上设置有观察区(8),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柱( 上设置有第一排风孔(6),该第一排风孔(6)与所述车身的外部空间相通且用于将风朝向所述观察区(8)吹送,该汽车还包括送风组件,该送风组件包括三通管(1)和导气管O),所述三通管(1)的入口端与所述空调系统的排风管⑷连接,所述三通管⑴的一个出口端与所述车身的内部空间相通,所述三通管(1)的另一个出口端与所述导气管O)的一端连接,所述导气管O)与所述第一排风孔(6)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风孔(6)为多个,该多个第一排风孔(6)与所述前车门玻璃(7)的观察区⑶相邻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管O)的另一端与所述空心柱 (5)连接且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组件还包括导流排风管(3),该导流排风管(3)的一端与所述导气管O)的另一端连接且相通,该导流排风管(3)的另一端封闭,所述导气管( 和导流排风管C3)均伸入所述空心柱(5)中,且所述导流排风管 (3)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排风孔(6)相通的第二排风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排风管C3)与所述空心柱(5)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排风管C3)的设置有所述第二排风孔的侧壁与所述空心柱( 焊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管O)中设置有气流阀(9),所述汽车的仪表板上安装有用于控制所述气流阀(9)的开启和关闭的开关(1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10)能够调节所述气流阀(9) 的开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底盘和安装在底盘上的车身,车身的内部安装有空调系统,汽车的挡风玻璃与前车门玻璃(7)之间设置有空心柱(5),前车门玻璃上设置有观察区(8),其中,空心柱上设置有第一排风孔(6),该第一排风孔与车身的外部空间相通且用于将风朝向观察区吹送,该汽车还包括送风组件,该送风组件包括三通管(1)和导气管(2),三通管(1)的入口端与空调系统的排风管(4)连接,三通管(1)的一个出口端与车身的内部空间相通,三通管的另一个出口端与导气管(2)的一端连接,导气管(2)与第一排风孔(6)相通。本实用新型能够防止雨水或者沙尘蒙蔽前车门玻璃上的观察区,从而提高观察区的能见度。
文档编号B60H1/24GK202208240SQ20112024661
公开日2012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3日
发明者尹世嘉, 张燕, 杨辰浩, 田博士, 田泽平, 谢松祥 申请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