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散热器和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43239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辆的散热器和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车辆的散热器和冷却系统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辆的散热器和冷却系统。
技术背景[0002]现有的车辆上均会设置冷却系统,用于将受热零件吸收的部分热量及时散发出去,使发动机得到适度的冷却,从而使其保持在最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工作。一般车辆上配置的冷却系统由散热器、风扇、节温器和副水箱7等组成,如图1所示,散热器与副水箱7分开安装,并且通过管路8 (通常为橡胶管)连接,其中,散热器的进水室1和出水室3的容积大致相同,副水箱7在车辆安装的过程中占有一定的机舱空间。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车辆安装的集成化和零部件的小型化,由于车辆的机舱空间的有限,导致没有足够的安装空间设置副水箱7。另外,副水箱7与散热器还需要用橡胶管连接,使得管路8的走向复杂。此外, 副水箱7的制造、安装等会增加车辆的制造成本,并且造成车辆的结构复杂。实用新型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的散热器和冷却系统,该散热器具有副水箱的功能,减少了冷却系统的副水箱的设置,简化了车辆结构,降低了成本。[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的散热器,该散热器包括进水室、散热器芯和出水室,所述进水室和所述出水室分别设置在所述散热器芯的两侧,并且所述进水室、所述散热器芯和所述出水室流体连通,其中,所述出水室的容积是所述进水室的容积的2 5倍。[0005]优选地,所述出水室的顶部设置有排气口,该排气口上设置有泄压阀。[0006]优选地,所述出水室的上部设置有加水口。[0007]优选地,所述进水室设置有进水口,所述出水室设置有出水口。[0008]优选地,所述散热器为管片式散热器。[0009]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的冷却系统,其中,该冷却系统包括上面所述的车辆的散热器。[00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散热器的出水室的容积加大,其容积较大,在使用时,散热器内的水未完全加满,出水室的上部形成一定的空间。当进入散热器的水的温度较高时, 形成一定的水蒸气,这些水蒸气可以容纳在出水室的上部的空间中,以满足车辆的使用需求。因此,该散热器起到了副水箱的作用,冷却系统中可以不设置副水箱,节约了机舱内的安装空间。同时,简化了车辆的结构,降低了成本。[0011]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
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0012]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0013]图1是现有技术的车辆的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以及[001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0015]附图标记说明[0016]1进水室2散热器芯[0017]3出水室4加水口[0018]5进水口6出水口[0019]7副水箱8管路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0021]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的散热器,该散热器包括进水室 1、散热器芯2和出水室3,所述进水室1和所述出水室3分别设置在所述散热器芯2的两侧,并且所述进水室1、所述散热器芯2和所述出水室3流体连通,其中,所述出水室3的容积是所述进水室1的容积的2 5倍。[0022]由于散热器的出水室3的容积加大,其容积较大,在使用时,散热器内的水未完全加满,出水室3的上部形成一定的空间。当进入散热器的水的温度较高时,形成一定的水蒸气,这些水蒸气可以容纳在出水室3的上部的空间中,以满足车辆的使用需求。因此,该散热器起到了副水箱7的作用,冷却系统中可以不设置副水箱7,节约了机舱内的安装空间。 同时,简化了车辆的结构,降低了成本。[0023]冷却系统的冷却液在散热器芯2内流动,空气在散热器芯2外通过。热的冷却液由于向冷空气散热而变冷,冷空气吸收冷却液散出的热量而升温,从而达到散热的目的。[0024]为了将出水室3上部容纳的气体排出,优选地,所述出水室3的顶部设置有排气口,该排气口上设置有泄压阀。随着出水室3上部的水蒸气的增多,系统内的压力不断升高。当系统内压力达到泄压阀的预定压力值时,泄压阀打开,出水室3内的水蒸气通过排气口排出,从而对系统进行泄压,保证冷却系统的工作正常。[0025]冷却系统工作一段时间之后,系统内的水会有所消耗,如图2所示,优选地,所述出水室3的上部设置有加水口 4。当冷却系统内的水量减少时,即散热器的出水室3内的水位下降时,可以通过加水口 4向散热器内加水,以补充冷却系统的水量,保证冷却系统正常运转。[0026]如图2所示,为了方便冷却系统的水的流入和流出,优选地,所述进水室1设置有进水口 5,所述出水室3设置有出水口 6。通过进水口 5进入散热器的水温较高,然后通过散热器芯2散热后的水温降低,最后降温后的水通过出水口 6流出。进水口 5和出水口 6 均与冷却系统的其它管路连接,安装方便。[0027]如图2所示,优选地,所述散热器为管片式散热器。管片式散热器的散热器芯由许多细的冷却管和散热片构成,冷却管大多采用扁圆形截面,散热片的安装方向垂直于空气流动的方向,以尽量减小空气阻力,增加传热面积,提高冷却效率。管片式散热器的结构简单,散热效果较好,实用性较强。[0028]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的冷却系统,其中,该冷却系统包括上面所述的车辆的散热器。该散热器具有副水箱的功能,减少了冷却系统的副水箱的设置,简化了车辆结构,降低了成本。[0029]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0030]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
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0031]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权利要求1.一种车辆的散热器,该散热器包括进水室(1)、散热器芯( 和出水室(3),所述进水室⑴和所述出水室⑶分别设置在所述散热器芯⑵的两侧,并且所述进水室(1)、所述散热器芯( 和所述出水室C3)流体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室C3)的容积是所述进水室(1)的容积的2 5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室C3)的顶部设置有排气口,该排气口上设置有泄压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室C3)的上部设置有加水口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室(1)设置有进水口 (5),所述出水室(3)设置有出水口(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该散热器为管片式散热器。
6.一种车辆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冷却系统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的散热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的散热器,该散热器包括进水室(1)、散热器芯(2)和出水室(3),所述进水室(1)和所述出水室(3)分别设置在所述散热器芯(2)的两侧,并且所述进水室(1)、所述散热器芯(2)和所述出水室(3)流体连通,其中,所述出水室(3)的容积是所述进水室(1)的容积的2~5倍。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的冷却系统。该散热器具有副水箱的功能,减少了冷却系统的副水箱的设置,简化了车辆结构,降低了成本。
文档编号B60K11/04GK202294244SQ20112044440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0日
发明者周定芳, 沈玉凯, 王溪芹 申请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