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动力作业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51979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混合动力作业车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ー种混合动力作业车辆,尤其涉及在混合动カ用组件的配置结构方面具有特征的混合动力作业车辆。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建筑机械、土木机械、农业机械、搬运用车辆、行驶用车辆等作业车辆 中,逐渐开始使用兼用发动机和发电电动机(也称为电动发电机motor generator)的混合动力作业车辆。在这些混合动力作业车辆中,大多采用在旋转机架的上部平面的后部横向配置发动机的结构。在横向配置发动机的混合动力作业车辆中,提出了将蓄电系统设备配置于旋转机架前侧的建筑机械的设备配置结构(參照专利文献I)等。此外,还提出了ー种混合动カ式建筑机械(參照专利文献2),其中,虽然将蓄电池配置在旋转机架的前侧的结构没有变化,但是对蓄电池的电カ进行转换的逆变器配置于发动机室内的吸气室。专利文献I记载的设备配置结构,作为本发明的现有例1,在附图10中表示其平面图。如图10所示,在上部旋转体机架50的后部,具有收纳发动机56以及发动机系统设备类53等的发动机室52。此外,在上部旋转体机架50的右侧前部,配置有蓄电系统的设备类54,在驾驶室51后方即左侧后部,配置有高压的液压系统设备类55。蓄电系统的设备类54包括发电电动机59,其在电カ再生时作为发电机运转,并且在发动机56的驱动扭矩不足的时候作为电动机运转;蓄电装置60,其蓄存由发电发动机59发电产生的再生能量,此外供给发电电动机59的驱动能量;逆变器61,其用于控制发电电动机59。作为蓄电装置60,使用比如能够反复进行高速充电、放电的高容量电容器或锂离子电池等。专利文献2记载的冷却装置,作为本发明的现有例2,在附图11中表示其平面图。如图11所示,在旋转自如地配置在液压铲车的下部行驶体上的上部旋转体76的下部,设置有作为上部旋转体机架的旋转机架77。旋转机架77上,在前部靠左ー侧安装有驾驶室78,在后部具有由未图示的发动机罩和配重包围的发动机室81。在发动机室81中,从左侧依次配置散热器83,冷却风扇84、发动机71、发电电动机73以及液压泵72。通过沿散热器83延伸设置的隔板82,在散热器83左侧的发动机室81中设置有吸气室81a。在吸气室81a内,配置有用于控制发电电动机73的逆变器79。在上部旋转体76的前部右侧,配置有液压油箱85、燃料箱86以及操作阀87 ;在上部旋转体76的中央部,安装有旋转用电动机75。在上部旋转体76的前部左侧,配置有驾驶室78 ;在驾驶室78的下方的旋转机架77上,设置有蓄电池收纳室89。在蓄电池收纳室89内构成为收纳有蓄电池74,同时,将冷却驾驶室78的空调的冷风吸入蓄电池收纳室89内来冷却蓄电池74的结构。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4-169466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2-227241号公报在混合动力作业车辆中,必须配置用于蓄存发电电动机发电产生的电カ的蓄电装置,及控制混合动力作业车辆的电动部的控制设备等,而他们的设置场所就成为问题。如果重新进行适于混合动力作业车辆的设计,能够获得适于混合动力作业车辆的配置结构。但是,与现有的作业车辆相比,在混合动力作业车辆中,必须配置发电电动机及电动马达,此外,还必须配置控制这些装置的控制设备或用于冷却这些装置的冷却回路等,从而会导致制造成本的增加。 再者,一旦进行新的设计,就不能利用现有作业车辆中使用的机架结构等,不能实现制造成本的降低。因此,为了降低制造成本的増加,希望有效利用目前被使用的作业车辆的结构,实现现有的作业车辆结构与混合动力作业车辆结构的通用化。专利文献1、2中显示的就是利用现有的作业车辆的一部分结构的车辆。但是,因为蓄电装置与发电电动机是被分离配置的,所以必须延长连接蓄电装置和发电电动机的配线的长度。尤其是,在专利文献I中的设备配置结构中,以缩短配线的长度作为目的之一,但是因为蓄电装置是配置干与发动机室不同的室内,所以不能进ー步缩短配线的长度。一旦配线长度变长,就会产生电カ损耗増大的问题,因此优选尽可能缩短配线长度。此外,在专利文献I中,仅仅依靠由配置在护罩57内的风扇的吸引カ而产生的风流对蓄电系统的各个设备54进行风冷。并且,因为从风扇的配置位置到蓄电系统设备类54的配置位置的距离很远,所以很难提高对蓄电系统设备类54的冷却效果。在专利文献2中,因为使用了冷却驾驶室78的空调的冷风,所以能够提高蓄电池74的冷却效率,但是为了冷却蓄电池74,必须一直从空调吹出冷风。

发明内容
在本发明中,其目的在于提供ー种混合动力作业车辆,其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缩短连接蓄电池和发电电动机的配线的长度,提高蓄电装置的冷却效率。本发明的目的能够通过以下记载的各个发明而实现。S卩,在本发明中,在将发动机横向配置的混合动力作业车辆中,其最主要的特征为,具有动カ单元,所述动カ単元由发动机和配置于所述发动机上的发电电动机以及主液压泵构成,在所述动カ単元的发动机一侧或者所述主液压泵ー侧中的至少ー侧,配置有蓄存所述发电电动机产生的电カ的蓄电装置。在本发明中,因为在所述动カ単元的发动机一侧或者动カ单元的主液压泵ー侧中的至少ー侧,配置有蓄存所述发电电动机产生的电カ的蓄电装置,所以能够缩短连接发电电动机和蓄电装置的配线的长度。由此,能够减少配线部的电カ损耗,由于能够在減少了电力损耗的状态下使混合动力作业车辆运转,因此能够提高混合动力作业车辆的运转效率。在动カ单元的发动机ー侧配置有蓄电装置的情况下,能够在由将散热器等冷却的冷却风扇的吸引力而产生的气流附近配置蓄电装置。由此,能够利用风的流动而效果良好地冷却蓄电装置。并且,因为能够在流入散热器等的气流很少发生乱流的场所配置蓄电装置,所以不会降低散热器等的冷却效率。在动カ单元的主液压泵ー侧配置蓄电装置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利用向主液压泵的下方侧扩展的空间部而配置蓄电装置。此外,在动カ单元的发动机一侧和主液压泵ー侧这两侧配置蓄电装置的情况下,能够构成更大容量的蓄电装置。此外,在本发明中,以限定动カ单元的配置结构为主要特征。再者,在本发明中,将蓄电装置和控制混合动力作业车辆的电动部的控制设备作为一体化的电子单元而构成,以限定电子单元配置结构为主要特征。此外,在本发明中,以限定电子单元的冷却结构为主要特征。

此外,在本发明中,以限定将向电子単元供给冷却液的冷却用泵配置在发动机室内的结构为主要特征。再者,在本发明中,以限定构成为经由缓冲部件支承电子单元或将所述电子单元与所述冷却用泵组件化的装置为主要特征。再者,在本发明中,以限定用于冷却电子单元的散热器的配置结构为主要特征。再者,在本发明中,以限定由用于冷却电子单元的散热器和液压回路上的油冷却器等冷却设备而组装的冷却単元的结构为主要特征。此外,在本发明中,以限定动カ单元与电子单元与冷却单元的配置结构为主要特征。再者,在本发明中,以限定上部旋转体机架内的电子单元的配置结构为主要特征。此外,本发明的目的能够通过以下记载的各个发明而实现。S卩,在混合动力作业车辆中,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与沿车辆前后方向的主机架正交的状态被配置的发动机,被配置于所述发动机的所述发电电动机以及主液压泵,由包括所述发动机在内的液压回路中的冷却设备构成的冷却単元,蓄存所述发电电动机产生的电カ的蓄电装置,控制所述混合动力作业车辆的电动部的控制设备,为冷却这些蓄电装置以及控制设备而设置的散热器,产生吹到所述冷却单元以及所述散热器的冷风的冷却风扇;从所述冷风的上游侧,依次配置所述蓄电装置以及所述控制设备、所述散热器、所述冷却単元、所述冷却风扇、所述发动机、所述发电电动机、所述主液压泵。再者,在本发明中,以限定在冷却単元与发动机之间配置有冷却风扇的配置结构为主要特征。


图I是混合动カ液压纟产车的立体图。(实施例)图2是发动机室内以及发动机室附近的简略立体图。(实施例I)图3是安装于上部旋转体机架上的部件的简略平面图。(实施例I)图4是发动机室的简略后侧正视图。(实施例I)图5是从吸气室看冷却单元的侧视图。(实施例I)图6是从液压铲车的前侧观察后侧的立体图。(实施例I)图7是表示液压纟产车的冷却回路的图。
图8是发动机室的简略后侧正视图。(实施例2)图9是发动机室的简略后侧正视图。(实施例3)图10是设备配置结构的平面图。(现有例I)图11是设备配置结构的平面图。(现有例2)附图标记说明I液压铲车、2下部行驶体、6上部旋转体机架、6a侧机架、6b中间机架 、6c后机架、15发动机、16发电电动机、17主液压泵、18冷却単元、19冷却风扇、20护罩、21风道、24冷却用吸热设备、25控制装置、26蓄电装置、27冷却用泵(用于电子单元的冷却)、30主机架、31控制单元用散热器、35发动机室、36吸气室、38电子单元、50上部旋转体机架、52发动机室、56发动机、57护罩、58散热器、59发电电动机、60蓄电装置、61逆变器、71发动机、72液压泵、73发电电动机、74蓄电池、75电动机、76上部旋转体、77旋转机架、79逆变器、81发动机室、81a吸气室、83散热器、89蓄电池收纳室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根据附图具体说明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作为本发明的混合动力作业车辆,下面,以作为一种建筑机械的液压铲车的结构为例进行说明,但是作为本发明的作业车辆,除了液压铲车以外,也可以使用其他的建筑机械、土木机械、农业机械、行驶用车辆、搬运用车辆等混合动力作业车辆。此外,如果是以下所说明的形状、配置结构以外、但也能够解决本发明的课题的形状和配置结构,这些形状和配置结构也可以作为本发明的混合动力作业车辆而被采用。因此,本发明不限于以下说明的实施例,可能有各种变形例。实施例I以下根据附图1,对于作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混合动力作业车辆,以混合动カ规格的液压铲车为例进行说明。液压铲车1,通过旋转环7在下部行驶体2的上部安装有能够旋转的上部旋转体3。通过后述的旋转电动机22 (參照图2、图3)能够旋转地配置有上部旋转体3。上部旋转体3的底部由上部旋转体机架6构成。在上部旋转体机架6上,安装有覆盖发动机室35的外装罩9、与外装罩9 一起形成发动机室35的配重8、驾驶室5、工作机4等。作为外装罩9,具有通过螺栓等直接安装在后述的外部机架11 (參照图5)上的结构。此外,在覆盖发动机室35的部位,作为外装罩9的一部分,构成发动机罩40,在发动机罩40的一部分上,能够开闭地构成有能够检查发动机室35内的门41。此外,在图不例中,覆盖发动机室35的部位作为发动机罩40而构成,是使用与外装罩9的构件不同的构件而形成的,但也可以使用与外装罩9同一构件构成发动机罩40。此外,外部机架11作为用于安装外装罩9的机架(框架)而形成,但是也可以作为支承后述的冷却单元18等的构件而被利用。将外部空气吸入到发动机室35内的吸气ロ 12由在门41上部的发动机罩40的部位上形成的多个吸气孔构成。吸气ロ 12被构成为,为将空气吸入到发动机室35内而具有足够的宽度。此外,未图示的排气ロ形成干与吸气ロ 12形成的面相反一侧的发动机罩40的部位或上部旋转体机架6等。虽然表示了将吸气ロ 12形成于发动机罩40的例,但是也可以将吸气ロ 12形成在门41上。 图2是表示在外装罩9内形成于上部旋转体机架6上的发动机室35内的各个部件的配置结构、混合动カ组件的配置结构等的示意立体图,图3表示配置于上部旋转体机架6上的各部件的简略平面图,图4是简略表不发动机室35内的配置结构的后侧正视图。此外,在图2中,通过双点划线的虚线分别表示配重8、发动机罩40以及外装罩9。在图3中,通过双点划线的虚线表示配重8,同时,在图3、图4中,通过箭头表示吸入到发动机室35内的外部空气的气流。另外,在图2 图4中,省略了配线、配管等的图示。

如图2、图3所示,在发动机室35的两侧中的ー侧,竖直设置于液压铲车I的前侧的隔板10以及油箱29的端面被竖直设置,在另ー侧,配重8的壁部8a被竖直设置。通过隔板10以及油箱29的端面,构成分隔所述混合动力作业车辆的前侧与发动机室的分隔部件。此外,发动机室35内部被作为发动机隔板的冷却单兀18分隔为左右室,图2中,左侧形成有吸气室36,右侧形成有安装发动机等的室。在发动机15中,呈直列状态配置有发电电动机16以及主液压泵17,动カ单元由发动机15与发电电动机16与主液压泵17构成。这样,动カ単元被配置在隔板10以及油箱29的端面29a与配重8的壁部8a之间。关于冷却単元18的结构,虽然在表示平面图的图3中没有被特别详细图示,但是其为使包括发动机在内的液压回路上的作为冷却设备的发动机散热器、油冷却器、外部冷却器、燃料冷却器等横向一列排列的结构,成为与用于冷却后述的电子单元的散热器一体地组装的结构。冷却単元18的前侧构成为吸气室36。用于冷却电子单元的散热器和液压回路上的冷却设备也可以被单独并列配置。此外,在冷却単元18的后方,配置有由双点划线表示的配置于护罩20内的冷却风扇19,在该护罩20上连接有风道21。由冷却风扇19吸引的冷风,通过风道21调整为有序的气流而流动,能够集中供给到配置在风道21下游侧的动カ单元等。此外,代替将发电电动机16以及主液压泵17相对发动机15直列状配置的方式,也可以通过皮带驱动装置等而另外设置或并列配置。从风道21输出的冷风,将发动机15、发电电动机16以及主液压泵17的动カ单元等冷却以后,从配置在图2右侧而未图示的外装罩9的排气ロ或者形成在发动机15、发电电动机16以及主液压泵17等的下部的排气ロ而被排出到外部。如图3、图4以及从吸气室36看冷却单元18的图5的侧视图所示,在吸气室36内偏向外部机架11 ー侧的部位,配置有蓄存由发电电动机16产生的电カ的蓄电装置26、混合动カ用的控制设备25。蓄电装置26蓄存由发电电动机16产生的电力,同时在发动机15的驱动扭矩降低而需要对发动机15的扭矩不足进行补充的情况下,向驱动马达供给电力。作为控制设备25,由逆变器和控制用设备构成,逆变器将由发动电动机16产生的电カ从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将由蓄电装置26存蓄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控制用设备控制混合用电气设备的驱动装置等。此外,在图5中,省略了配线、管路等图示。此外,作为蓄电装置26,可以使用小型化的高容量蓄电器,例如能够反复进行高速充电、放电的小型高容量的电容器、锂离子电池、锂高分子电池等。不能使蓄电装置26在高温下运转,为防止作为蓄电装置26的效率的降低以及使用寿命的降低,蓄电装置26被安装在冷却用吸热设备24的板状部分,利用供给到这个冷却用吸热设备24的冷却液而使之被有效冷却。此外,为防止控制设备25发热,在构成控制设备25的框体内,设置有使从冷却用吸热设备24出来的冷却液通过的未图示的冷却用流路。此外,蓄电装置26以及控制设备25作为电子単元38而被集成化。冷却用吸热设备24可以整体呈板状,但是如图4、5中虚线所表示的那样,只要冷却用吸热设备24边缘的高度位置到达与上部旋转体机架6的侧机架6a的上表面高度大致相等的位置,向上方延伸设置也是可以的。在这种情况下,蓄电装置26被配置成收纳到冷却用吸热设备24内的形式,但是通过不使冷却用吸热设备24的边缘过度地延伸设置,能够使配置在蓄电装置26上部的控制设备25从上部旋转体机架的6的上表面高度位置突出。由此,控制设备25不会被冷却用吸热设备24的边缘遮挡,而由被导入到吸气室36内的外部空气冷却,并且通过将蓄电装置26进ー步小型化,即使将电子单元38配置在冷却単元18的前侧,也不会扰乱向冷却单元18供给的外部空气的气流。 如图2 图5所示,冷却用吸热设备24以及电子单元38被配置在上部旋转体机架6的侧机架6a的内侧,且配置在所述上部旋转体机架6的角部的下罩板13 (參照图6)的上部。图6是从液压铲车I的前侧望向后侧的立体图,表示将配重8安装到上部旋转体机架6的状态,其中,动カ单元、冷却単元、蓄电装置等被省略。如图6所示,下罩板13被安装于构成上部旋转体机架6a的一部分的侧机架6a上,在侧机架6a的内侧被配置于上部旋转体机架6的底面部ー侧。也就是说,在构成上部旋转体机架6的主机架30、侧机架6a、中间机架6b、后机架6c (全部參照图6)内,配置有电子单元38.为了弹性支承冷却用吸热设备24,冷却用吸热设备24经由缓冲部件42而被支承固定于下罩板13上。通过弹性支承冷却用吸热设备24,能够减少被一体设置于冷却用吸热设备24的电子单元38受到来自液压铲车I的振动的影响。能够向冷却用吸热设备24供给配置于吸气室36内的冷却用泵27输出的冷却液。可以将冷却用泵27和电子单元38组件化,也可以与电子単元38分开而另外配置。图7是表示冷却回路的图。利用从冷却用泵27输出而供给到冷却用吸热设备24的冷却液,首先冷却蓄电装置26。其次,冷却液通过设置于控制设备25的框体的流路,冷却该控制设备25以后,冷却使上部旋转体3 (參照图I)相对于下部行驶体2 (參照图I)旋转驱动的旋转电动机22内的冷却油。旋转电动机22通过来自蓄电装置26的电カ而被驱动。将旋转电动机22内的冷却油冷却的冷却液通过散热器31来冷却,散热器31设置于作为液压回路上的冷却设备的发动机散热器18a、油冷却器18b、外部冷却器18c、燃料冷却器18d等的前侧。由散热器31冷却的冷却液直接被冷却用泵27所吸引,从而在上述冷却回路内循环。也可以构成为将由散热器31冷却的冷却液排出到未图示的油箱,并且通过冷却用泵27吸引该油箱内的冷却液的冷却回路。此外,可以将作为液压回路上的冷却设备的一部分的散热器兼用作所述冷却回路中的散热器31。这里,用于冷却旋转电动机22的冷却油构成为由液压泵90供给并进行循环,所述液压泵90由发动机15经由PTO装置来驱动。而另一方面,另外的液压泵91同样通过发动机15来驱动。这个液压泵91构成为供给用于冷却发电电动机16的冷却油,并使之循环。此时,发电电动机16设置有油冷却器16a,在这个油冷却器16a中,冷却油被来自发动机15的发动机冷却液冷却。在图7中,使用实线表示不冻液等冷却液的回路,使用虚线表示冷却油的回路。如图3所示,在上部旋转体机架6的前方右侧,配置有燃料箱28、油箱29以及用于液压铲车I的车体的电池箱、操作阀37等。此外,在上部旋转体机架6的左侧部,配置有空气滤清器34等。配重8的中央部,嵌合于从上部旋转体机架6向后侧延伸设置的主机架30并被固定安装,同时,配重8的两端缘部被上部旋转体机架6或外部机架11等支承固定。这样,根据本发明,冷却単元18以及电子式设备控制用的散热器31能够被集中配置于ー处,因此,可以有效地利用通过配置于护罩20内的冷却风扇19引起的、从吸气ロ 12导入的空气的气流。并且,因为可以通过冷却単元18、隔板10、油箱29的端面29a、作为外装罩9的一部分的发动机罩40以及门41以及配重8的壁部8a来包围吸气室的周围,所以能够有效利用吸入到吸气室36内的外部空气,提高冷却单元18以及吸热设备31的冷却效 率。此外,通过连接于护罩20的风道21,能够对冷却了冷却単元18以及散热器31后的空气进行整流,并冷却发动机15、发电电动机16、主液压泵17等。因此,可以使整流后的冷风沿发动机15、发电电动机16、主液压泵17等的表面无遗漏地流过。此外,发动机15、发电电动机16、主液压泵17等的冷却,除了利用来自风道21的冷风以外,还如目前所进行的那样,可以利用由冷却単元18冷却的冷却液、油等来冷却。集成了蓄电装置26以及控制设备25的电子单元38可以配置于吸气室36内的一侦牝并且吸入到吸气室36的气流可以不被电子单元38阻碍地供给到冷却単元18以及散热器31。并且,因为在集成了蓄电装置26以及控制设备25的电子单元38中,能够将蓄电装置26配置于冷却用吸热设备24,所以可以由冷却液从发热量大的蓄电装置26先开始冷却。因此,可以提高对于蓄电装置26以及控制设备25的电子单元38的冷却效率。再者,通过集成蓄电装置26以及控制设备25作为电子单元38,能够大幅提高将电子単元38配置到上部旋转体机架6上的组装性能。并且,因为能够将电子単元38构成为靠近发电电动机16,所以能够缩短配线的长度,減少配线上的电カ损耗。此外,因为向电子单元38以及旋转电动机22供给冷却用冷却液的冷却用泵27配置于冷空气穿过的吸气室36内,所以也可以对冷却用泵27进行空冷。实施例2图8是简略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发动机室的后侧正视图。在实施例I中,以将电子単元38配置于吸气室36内的结构为特征,而在实施例2中,以将电子単元38配置于动カ単元的主液压泵17—侧的结构为特征。其他的结构可以成为与实施例I同样的结构。因此,关于与实施例I同样的结构,因为使用了与在实施例I中使用的部件符号相同的部件符号,所以省略其说明。如图8所示,将电子単元38配置于内部的冷却用吸热设备24,被配置于下罩板13(參照图6)上,该下罩板13设置在主液压泵17下方的空间部中上部旋转体机架6的侧机架6a的内側。即,在本实施例中,构成上部旋转机架6的主机架30、侧机架6a、中间机架6(图示略)、后机架6c内配置有电子单元38。冷却用吸热设备24的上表面的高度位置,如图8中虚线所表示的那样,位于与上部旋转体机架6的侧机架6a的上表面高度大致相等的位置,蓄电装置26被配置成在冷却用吸热设备24内从上方隐没的形式。通过将蓄电装置26小型化,配置于蓄电装置26上部的控制设备25能够被配置在从上部旋转机架6的上表面高度位置稍微突出的配置位置,且与主液压泵17不抵接的位置。此外,为了弹性支承冷却用吸热设备24,冷却用吸热设备24经由缓冲部件42而被支承固定在下罩板13上。可以将来自与电子单元组件化的未图示的冷却用泵的冷却液供给到冷却用吸热设备24。冷却用泵也可以作为与电子单元分离设置的类型而构成。通过这种构成,电子单元38可以配置在发电电动机16的附近,因此能够缩短连接发电电动机16和电子单元38的配线的长度,减少配线上的电カ损耗。如果采用结合实施例I和实施例2的结构,分别在吸气室36和主液压泵17的下侧配置蓄电装置,作为蓄电装置26可以构成大容量的蓄电装置。实施例3 图9是简略表不本发明其他实施方式的发动机室的后侧正视图。在该实施例3中,由发动机15驱动的冷却风扇19以其一部分(本实施例中为大约1/3的程度)露出到发动机15—侧的状态被配置于风道21内。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有效地吸入冷风,提高各个冷却部分的冷却效率。这样,在本发明中,除在吸气室36内配置蓄电装置26、控制设备25、冷却用泵27以及控制设备用的散热器31的结构,以及作为上部旋转体的旋转马达而设置旋转电动机22的结构以外,可以实现与现有的液压铲车结构的共通化而进行使用。由此,能够将制造混合动カ规格的液压铲车的制造价格的上升抑制为较小。エ业实用性本申请的发明可以适用于能够适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装置等。
权利要求
1.一种混合动力作业车辆,其将发动机横向配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动力单元,所述动力单元由所述发动机和配置于所述发动机上的发电电动机以及主液压泵构成, 所述动力单元设置在分隔部件与面对发动机室一侧的配重的壁部之间,所述分隔部件将所述混合动力作业车辆的前侧与所述发动机室分隔, 在所述动力单元的发动机一侧或所述主液压泵一侧中的至少一侧,配置有蓄存由所述发电电动机产生的电力的蓄电装置。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混合动力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装置和控制所述混合动力作业车辆的电动部的控制设备构成为一体化的电子单元, 所述电子单元配置在所述动力单元的发动机一侧或者所述动力单元的主液压泵一侧中的至少一侧中的侧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动力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单元具有液冷结构,所述液冷结构为以从所述蓄电装置到所述控制设备的顺序由冷却液依次进行冷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动力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向所述电子单元供给冷却液的冷却用泵,在所述冷却结构中,从所述冷却用泵输出的冷却液进行以下循环其通过设置于所述蓄电装置的冷却用吸热设备,接着通过所述控制设备后,通过相对下部行驶体而旋转驱动上部旋转体的旋转电动机,然后返回到散热器,由所述散热器冷却后被所述冷却用泵吸引。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动力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向所述电子单元供给冷却液的冷却用泵被配置在所述发动机室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合动力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经由缓冲部件支承所述电子单元或将所述电子单元与所述冷却用泵组件化的装置。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合动力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冷却所述电子单元的冷却液通过散热器而循环,相对于由冷却设备构成的冷却单元,所述散热器被配置于冷风气流的上游侧,该冷却设备用于包括所述发动机在内的液压回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混合动力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配置在所述电子单元与所述冷却单元之间。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动力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子单元中,连接有用于冷却所述电子单元的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和液压回路上的冷却设备作为冷却单元而被组装成一体结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混合动力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单元与所述电子单元与所述冷却单元被配置成横向一列。
11.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动力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单元被配置在由构成上部旋转机架的主机架、侧机架、中间机架以及后机架所包围的区域内。
12.一种混合动力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以与沿车辆前后方向的主机架正交的状态被配置的发动机; 被配置于所述发动机的所述发电电动机以及主液压泵; 由包括所述发动机在内的液压回路中的冷却设备构成的冷却单元; 蓄存所述发电电动机产生的电力的蓄电装置; 控制所述混合动力作业车辆的电动部的控制设备;为冷却这些蓄电装置以及控制设备而设置的散热器; 产生吹到所述冷却单元以及所述散热器的冷风的冷却风扇; 从所述冷风的上游侧,依次配置所述蓄电装置以及所述控制设备、所述散热器、所述冷却单元、所述冷却风扇、所述发动机、所述发电电动机、所述主液压泵。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混合动力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冷却单元与所述发动机之间,从冷风的上游侧依次配置有护罩、风道, 在所述风道内配置有冷却风扇,所述冷却风扇的一部分露出到所述发动机一侧。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动力作业车辆。发动机室(35)内部被冷却单元(18)划分为左右室,在左侧形成吸气室(36),在右侧形成收纳发动机等的室。在吸气室(36)内一侧配置有冷却用吸热设备(24),在冷却用吸热设备(24)内,按顺序层积有蓄电装置(26)和控制混合动力用电子设备的控制设备(25)。此外,将向冷却用吸热设备(24)供给冷却液的冷却用泵(27)配置在吸气室(36)内,将冷却所述冷却液的散热器(31)配置在冷却单元(18)的前侧。
文档编号B60K11/02GK102765318SQ20121021587
公开日2012年11月7日 申请日期2007年1月30日 优先权日2006年8月2日
发明者平木彦三郎, 西村悟 申请人: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