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装饰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53613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内部装饰部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车身构件的一种内部装饰部件(Innenverkleidung steil)。
背景技术
从车辆的批量生产中已知要提供多个灯,例如,在装饰部件中用于室内照明系统 的发光二极管或者用于确定的车辆状态(例如,车辆是打开的或者锁闭的)的信号灯。在此 背景中,一个灯泡或二极管部分地穿过该装饰部件中的一个对应开口并且在车辆乘客室的 方向中输出多个对应的光信号。当然,这样的灯是提供有电能的。此处,特别是在可移动的 装饰部件(如折板或盖)的情况中,对应的缆线长度必须是可供使用的。在某些装饰部件(在 这些装饰部件的后面安排一个气囊并且当气囊展开时这些装饰部件被枢转)的情况中,可 能必要的是单独地放置多条缆线以避免防碍气囊展开。这必然会引起额外的费用。发明内容
就此方面而言,本发明的目的是将一个照明系统整合在一个内部装饰部件中,这 是成本有效的。
这个目的是根据下述I的这些特征来实现的。在下述2-8中呈现了多种有利的改进方案。
1. 一种用于车身构件的内部装饰部件,该内部装饰部件具有一个照明系统,该照 明系统至少包括产生光信号的一个第一构件以及在机动车辆的乘客室方向中输出该光信 号的一个第二构件;并且具有一个可移动区域,该可移动区域相对于一个不可移动区域能 够从一个静止的正常位置移动进入一个打开位置,该打开位置相对于所述不可移动区域是 移位的,其中,该照明系统的第一构件在该可移动区域的正常位置中产生一个光信号,该光 信号被耦合到该第二构件中,该第二构件以一个光引导件的方式传递该光信号。
2.如前述I所述的内部装饰部件,其中,该第一构件被附接到该不可移动区域。
3.如前述2所述的内部装饰部件,其中,该第一构件包括朝该第二构件的方向被 定向的一个照明装置。
4.如前述I所述的内部装饰部件,其中,该第二构件是一个光引导件。
5.如前述4所述的内部装饰部件,其中,该光引导件以一种形状配合的形式被保持在一个套管中。
6.如前述5所述的内部装饰部件,其中,该套管被附接到该可移动区域。
7.如前述之一所述的内部装饰部件,其中,该可移动区域以一种铰接件的方式被 连接到该不可移动区域。
8.如前述之一所述的内部装饰部件,其中,该可移动区域的打开位置是通过对安 排在内部装饰部件与车身构件之间的一个气囊进行展开而引起的。
本发明的核心是由两个构件来构建用于内部装饰部件的照明系统。在此情况中, 该第一光生成构件被附接到内部装饰部件的不可移动区域上,而该照明系统的第二照明构件被安排在该内部装饰部件的可移动区域上。该照明系统的这两个构件彼此相互作用,其方式为使得该第一构件产生了被稱合(eingekoppelt)至该第二构件之中的一个光信号。对于该第一构件与该第二构件之间的这种连接而言,不存在对缆线连接的需要,其结果是该第一构件可以被提供在该不可移动区域的一个非临界的区域中,而该可移动区域上的第二构件以一个光引导件的方式来起作用。无论是在此背景中安排在一个装饰部件之后用于确保可移动区域发生移动的气囊还是一个可枢转的折板或盖在此对于本发明是不具有重要意义的。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改进方案中,产生光信号的该第一构件例如是以一种形状配合的形式被附接到不可移动区域上的。该第一构件通过这种附接可以容易地且成本有效地被紧固。
另外,有利的是如果该第二构件被实施成一个光引导件,则该光引导件其自身被保持在一个套管中。在该不可移动区域的静止的正常位置中,在此该光引导件的指向该第一构件的一 端可以延伸直至接近此处的该第一构件。
对该光引导件进行保持的套管于是优选地被附接到该可移动区域。
特别在其后被安排了气囊的一个内部装饰部件的情况中,该可移动区域可以用一种铰接件的方式连接到该不可移动区域。当该气囊展开时,它穿过对应的预定断裂点启动, 其结果是该可移动区域于是围绕该铰接件枢转。



门,


并且
另外的有利方案在接下来的文本中参见附图予以更详细的说明,在附图中图1通过一个来自内部的视图示出了具有一个内部装饰部件的一个机动车辆车图2示出了根据图1的具有一个被部分地截面的内部装饰部件的车门,图3示出了根据图1的具有一个展开的气囊的车门,图4示出了沿图1中的线IV-1V的一个截面,图5示出了沿图3中的线V-V的一个截面,图6示出了根据图4的在照明系统的一个第二构件的预组装位置中的截面展示,图7示出了根据图6的套管的一个单独的展示。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3展示了用于机动车辆车门T的一个车门装饰I。在指向侧窗S的门扶手(Ttobrilstung)〗中,容纳了借助于对应的灯信号来提供关于车门的闭合状态的信息的一个信号灯3,其方式为即使是在车辆外部也能够用眼睛察觉到该灯信号。一个车辆乘员保护系统4是位于门扶手2之下,在此情况中一个气囊7可以展开并且它被附接到一个车身构件5上。车辆乘员保护系统4示出了在侧面碰撞的情况中其作用是借助在壳体6中折叠的气囊7的被突然填充气体的事实来实现的。由于气囊7内的压力和体积增加,所述气囊 7离开其壳体6并且填充车门装饰I的车门结构5与门扶手2之间的空间直到气囊7通过铰接的方式将门扶手2挤压打开,并且作为一个气垫进入该车辆的乘客室以便保护车辆乘员。此处,在扶手2的区域中车门装饰I提供了一个可移动区域200,该可移动区域在侧面 碰撞的情况中可以相对于车门装饰I的不可移动区域300围绕形成于车门装饰I中的一个 铰接件210枢转。此处铰接件210从车门装饰I的可视侧大致是不可见的。这同样适用于 这些预先确定的断裂点(未展示),气囊经过这些预先确定的断裂点启动。
为了确保气囊7展开,在图4至图7中展示的形状被提出用于信号灯。该照明系 统的第一构件是一个照明装置12,该照明装置以一种形状配合的形式被附接,例如,借助于 多个闩锁钩11,并且以一种固定形式独立于车门装饰I的可移动区域200的移动而被定位。 该照明系统的第二构件是由一个作为用于光引导件10的插座的套管9形成的。套管9被 附接到车门装饰I的扶手2上,也就是说附接到可移动区域200上。其结果是,在可移动区 域200的铰接方式的打开的过程中,展开的气囊7确保套管9和光引导件10 二者也都移动。 在一个完好的扶手2的情况中(即在静止的正常位置中),照明装置12的光信号(在图4和 图5中由多条射束线表示)在末端处经由光引导件10与照明装置12之间的空隙被传递到 (即耦合至)光引导件10的盘状凸缘13中。这些光束在光引导件10中传播远至光引导件 10的指向车辆乘客室的末端14。
如果扶手2(也就是说可移动区域200)由于气囊7充气以一个铰接件的方式打开, 套管9和光引导件10跟随扶手2的加速运动,而照明装置12在不可移动区域上保持固定地 定位。这是可实现的,因为套管9和照明装置12由于缺乏连接而可以彼此相对执行一种相 对运动。在气囊7充气的进程中,车门装饰I与车身构件5之间的空间被突然占据。然而, 由于该照明系统的本发明实施方案的所述气囊7不含有任何类型的电源,具有结果是确保 了扶手2的准确打开以及气囊7的气垫的快速形成。
具有这种操作原理的一个优选的安排是套管9和光引导件10在扶手2的打开过 程中不发生分离。由于这个原因,根据本发明该光引导件10不仅执行了在完好的扶手2的 情况中传输光信号的功能而且当扶手2打开时在加速的影响下还执行了通过定位销的方 式有效地紧固套管9的作用。
为此目的,光引导件10配备有一个伸出部15和一个凹陷部16,该光引导件基本上 被实施成一个旋转的对称体,该伸出部邻近于光引导件的套上的凸缘13的截面是矩形或 梯形的,并且该凹陷部是邻近于所述伸出部15安排的并且该凹陷部在光引导件10的套上 的截面是槽状的。此外,光引导件10在其指向车辆乘客室的末端14与槽状凹陷部16之间 具有一个倒角状渐缩部(Verjiingung) 17。
作为这个光引导件几何形状的一个配对件,首先提供套管9,该套管在纵向轴线上 被圆柱形地实施成一个管状体,在朝向车辆乘客室延伸的所述套管9的末端处具有一个盘 状凸缘18,凸缘18的底面停留在扶手2的潜在的弹性的或者可压缩的表面装饰性元件19 上。套管9在背离凸缘18的末端处配备有多个闩锁钩20,这些闩锁钩相对于套管的纵向 轴线垂直地回弹并且其多个闩锁面21 (这些闩锁面平行于凸缘18的底面延伸)在根据图5 的预组装位置中与槽状凹陷部16相接合。
在盘状凸缘18之下,多个钩22被附接到套管9上,这些钩同样相对于套管的纵向 轴线垂直地回弹并且在头部侧上设有一个凸出的弯曲表面23。此处,在钩22的凸出的弯曲 表面23的顶点与套管凸缘18的底面之间的距离略小于扶手2 (包括了应用在此的表面装 饰性元件19)的材料厚度。根据图6,套管9和光引导件10已经在预组装位置中被捕获性地彼此连接。这个预组装的套管-光引导件单元可以通过一种手动操作而插入扶手2的相 关联的开口中。在预组装位置中,这些钩22在套管内部被倾斜到这样一种程度,使得这些 钩的顶端24位于套管的管状体的外径内并且其结果是套管9因此尚未被紧固在车门装饰 I的扶手中。
套管9在扶手2中的这种紧固是由以下事实引起的,光引导件10在凸缘13处在其 纵向方向中被压入该套管中,并且因此到达其紧固的末端位置。位置得到紧固的这种状态 可以在图4中看到。当该光引导件被压入时,光引导件10的倒角状渐缩部17被安装在该 钩的背面25上,并且由于这种几何形状构形的楔形作用这些钩22被向外扩展分开。在这 种扩展分开的过程中,这些钩的顶端24在扶手2之下移动直到扶手2的底面与扩展分开的 钩22的凸出弯曲的表面23的顶点相接合。在此背景下,套管9的凸缘18被拉入有弹性的 弹性表面装饰性元件19中,具有的结果是首先是在扶手的可视侧上沿套管凸缘18的轮廓 产生一个干净地嵌入的结合结构26,并且其次是被一起压下的表面装饰性元件19确保了 在套管的纵向方向中存在一个力分量,该力分量在套管凸缘18与凸出弯曲的表面23之间 具有一个额外的夹紧作用并且其结果是对套管9有一种紧固作用。可实现这些作用,因为 在钩22的凸出弯曲的表面23的顶点与套管凸缘18的底面之间的距离略小于扶手2(包括 应用在此的第一未压下的表面装饰性元件19)的材料厚度。当套管9的这些闩锁钩20的 闩锁面21 (这些闩锁面相对于这些钩的纵向轴线垂直地回弹)与光引导件10的伸出部15 的指向凸缘13的壁相接合(如图4所示)时,达到了以扩展分开用定位销的方式来紧固的该 光引导件的末端位置。这种形状配合的接合(与在光引导件10的倒角状渐缩部17与套管 9的钩的展开的钩的背面25之间的力配合接合一起)确保了光引导件10在最后的组装的 状态中被紧固在套管9中。这种紧固即使在扶手2的铰接件状开口处加速的过程中也得以 保持,具有的结果是在所有车辆保护条件下以及在车辆乘员保护条件下,光引导件10被紧 固在套管9中,并且套管9被紧固在扶手2中。
如以上所说明的照明系统的实施方案还可以用于折板或盖。在此背景中,套管9 可以通过光引导件10定位在该折板(也就是说该可移动区域)上。于是可以想象该光信号 是根据该折板的状态来产生的。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车身构件的内部装饰部件,该内部装饰部件具有一个照明系统,该照明系统至少包括产生光信号的一个第一构件以及在机动车辆的乘客室方向中输出该光信号的一个第二构件;并且具有一个可移动区域(200),该可移动区域相对于一个不可移动区域(300)能够从一个静止的正常位置移动进入一个打开位置,该打开位置相对于所述不可移动区域(300)是移位的,其特征在于,该照明系统的第一构件在该可移动区域(200)的正常位置中产生一个光信号,该光信号被耦合到该第二构件中,该第二构件以一个光引导件的方式传递该光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部装饰部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构件被附接到该不可移动区域(30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部装饰部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构件包括朝该第二构件的方向被定向的一个照明装置(12 )。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部装饰部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构件是一个光引导件(1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部装饰部件,其特征在于,该光引导件(10)以一种形状配合的形式被保持在一个套管(9)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部装饰部件,其特征在于,该套管(9)被附接到该可移动区域(200)。
7.如权利要求1-6之一所述的内部装饰部件,其特征在于,该可移动区域(200)以一种铰接件的方式被连接到该不可移动区域(300)。
8.如权利要求1-6之一所述的内部装饰部件,其特征在于,该可移动区域(200)的打开位置是通过对安排在内部装饰部件与车身构件之间的一个气囊(7)进行展开而引起的。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身构件的内部装饰部件,该内部装饰部件具有一个照明系统,该照明系统至少包括产生光信号的一个第一构件以及在机动车辆的乘客室方向中输出该光信号的一个第二构件;并且具有一个可移动区域(200),该可移动区域相对于一个不可移动区域(300)能够从一个静止的正常位置移动进入一个打开位置,该打开位置相对于所述不可移动区域(300)是移位的,其特征在于,该照明系统的第一构件在该可移动区域(200)的正常位置中产生一个光信号,该光信号被耦合到该第二构件中,该第二构件以一个光引导件的方式传递该光信号。
文档编号B60R13/02GK102991430SQ20121033044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7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9日
发明者S·施密茨 申请人:F·波尔希名誉工学博士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