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56211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充气轮胎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轮胎侧壁面安装有安装构件的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大多数情况下,在从胎唇部经过胎侧部到达胎面部的轮胎侧壁面,以可装卸的方式安装有以圆弧状或环状形成的各种安装构件。作为安装构件的一个实例可列举用于保护轮辋凸缘的轮辋保护装置(rimprotector)或用于装饰的装饰构件等。作为轮辋保护装置的安装构件的一个实例,专利文献I公开了如下的轮胎:在作为安装构件的圆弧状的橡胶保护件设有沿着轮胎周向延伸的突起或槽部的任意一个,对应的槽部或突起的另一侧形成于轮胎侧壁面,通过突起和槽部的嵌合结构使橡胶保护件安装于轮胎侧壁面。作为装饰构件的安装构件的一个实例,专利文献2公开了如下的轮胎:颜色不同于轮胎主体的颜色构件嵌合在轮胎侧壁面的槽部。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特开平5-155206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开平11-15191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如果以如上所述的安装构件安装在轮胎侧壁面的状态行驶,存在如下情况:由于轮胎转动的离心力或轮胎侧壁部的伸缩,在安装构件维持与轮胎侧壁面的嵌合状态的同时沿着轮胎周向相对移动的情况。此时,在安装构件和轮胎之间产生摩擦,并产生胶粉而槽部被消磨掉,导致安装构件容易脱落。另外,由摩擦引起的发热导致安装构件和轮胎侧壁面的耐久性显著降低。 本发明着眼于这种课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制安装构件对轮胎的沿着周向的相对移动,从而抑制安装构件的脱落,并提高耐久性的充气轮胎。解决课题的方法本发明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采取了以下方法。S卩,本发明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轮胎具备:一对胎唇部;胎侧部,从各所述胎唇部向轮胎径向外侧延伸;胎面部,其连结所述胎侧部的轮胎径向外侧端之间;安装构件,其呈圆弧状或环状,以通过沿着轮胎周向延伸的槽部和突起的嵌合结构能够安装或拆卸于轮胎侧壁面的方式构成,该轮胎侧壁面从所述胎唇部经过所述胎侧部到达至所述胎面部,在所述槽部和所述突起之间,设有用于使所述槽部和所述突起在轮胎周向上相互干涉的结构。

以这种方式,槽部和突起在轮胎周向相互干涉,因此安装构件对槽部的相对移动(转动)得到抑制,从而使槽部的磨损降低,能够抑制安装构件的脱落,并安装构件和轮胎之间的摩擦得到抑制,从而能够提高耐久性。另外,本发明的充气轮胎具备:一对胎唇部;胎侧部,从各所述胎唇部向轮胎径向外侧延伸;胎面部,其连结所述胎侧部的轮胎径向外侧端之间;安装构件,其呈圆弧状或环状,以通过沿着轮胎周向延伸的槽部和突起的嵌合结构能够安装或拆卸于轮胎侧壁面的方式构成,该轮胎侧壁面从所述胎唇部经过所述胎侧部到达至所述胎面部,在所述槽部中一部分的规定区域、和位于所述规定区域的轮胎周向两侧的邻接区域之间的边界,通过使所述规定区域的槽侧壁处于具有切口状态来设置与轮胎周向交叉或垂直相交的成对的槽侧交叉面;在所述突起中与所述边界对应的部位,通过扩大与所述规定区域对应的区域的突起宽度设置与轮胎周向交叉或垂直相交的成对的突起侧交叉面,在所述槽部和所述突起嵌合的状态下,所述槽侧交叉面和所述突起侧交叉面处于在轮胎周向上相互干涉的位置关系O以这种方式,形成在槽部的槽侧交叉面和形成在突起的突起侧交叉面,在槽部和突起的嵌合状态下处于在轮胎周向上相互干涉的位置关系,因此可抑制安装构件的相对移动(转动)。因此,安装构件的相对移动受到抑制,从而使槽部的磨损降低,可抑制安装构件的脱落,并抑制安装构件和轮胎的摩擦,从而可提高耐久性。为了使安装构件难以脱落,优选地,构成所述槽部的成对的槽侧壁中,其槽口侧部位比槽底侧部位更向槽内侧突出。为了进一步改善安装构件的脱落抑制功能,优选地,所述槽部具有与槽深度方向垂直相交的直线部位且剖面呈大致T字形状。为了适当兼顾安装构件的脱落防止、和安装构件的相对移动的防止,优选地,所述规定区域沿着轮胎周向设有多个,并沿着轮胎周向交替配置仅使轮胎径向内侧的槽侧壁处于具有切口状态的第一规定区域、和仅使轮胎径向外侧的槽侧壁处于具有切口状态的第二规定区域 为了提供可逆的安装构件,优选地,所述安装构件具有所述突起和在安装状态下从所述轮胎侧壁面突出的头部,所述头部具有与所述突起的至少一部分相同的剖面形状,并且作为所述安装构件整体呈突起侧和头部侧对称的剖面形状。为了使安装构件用作轮辋保护装置,优选地,所述安装构件安装于所述轮胎侧壁面中从与轮辋凸缘的接触部分到轮胎径向中央部的区域。另外,本发明的充气轮胎具备:一对胎唇部;胎侧部,从各所述胎唇部向轮胎径向外侧延伸;胎面部,其连结所述胎侧部的轮胎径向外侧端之间;安装构件,其呈圆弧状或环状,以通过沿着轮胎周向延伸的槽部和突起的嵌合结构能够安装或拆卸于轮胎侧壁面的方式构成,该轮胎侧壁面从所述胎唇部经过所述胎侧部到达至所述胎面部,其特征在于,在构成所述槽部的槽面中至少一部分的规定面或与所述安装构件中与所述规定面对置的对置面中的至少任意一个的面上,设有向对方侧的面突出的多个凸部;在所述多个凸部的对方侧的面上,设有在轮胎周向上与所述凸部相互干涉的凹部。根据该结构,在轮胎周向上凸部和凹部相互干涉,因此能够抑制安装构件对轮胎侧壁面的相对移动(转动)。因此,安装构件的相对移动得到抑制,从而使槽部的磨损降低,能够抑制安装构件的脱落,并抑制安装构件和轮胎的摩擦,从而能够提高耐久性。
作为上述具体的结构,可列举如下结构:在所述规定面和所述对置面这两个面排列有多个沿着规定方向延伸的线条凸部,并且在所述线条凸部之间形成有沿着所述规定方向延伸的线条凹部。为了加强突起和槽部的嵌合并进一步抑制安装构件的相对移动,优选所述规定方向相对轮胎周向倾斜。为了兼顾安装构件向轮胎周向的一个方向的转动的防止、和组装性,就所述线条凸部而言,在轮胎周向的一方侧具有与轮胎周向的垂直相交的垂直相交面,并在轮胎周向的另一方侧具有相对轮胎周向倾斜的倾斜面。为了兼顾安装构件向轮胎周向的两个方向的转动防止、和组装性,优选地,沿着轮胎周向将所述规定面和所述对置面划分为多个区域时,在所述多个区域中一部分的第一区域形成的所述线条凸部,在轮胎周向的一方侧具有与轮胎周向垂直相交的垂直相交面,而在所述多个区域中除所述第一区域以外的区域形成的所述线条凸部,在轮胎周向的另一方侧具有与轮胎周向垂直相交的垂直相交面。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案的充气轮胎的一例的轮胎子午线半剖面图。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一实施方案的形成于轮胎侧壁面的环状凸出部的槽部的轮胎侧视图。图3是图2的Al-Al部位的剖面图。图4A是图2的A2-A2部位的剖面图,图4B是图2的A3-A3部位的剖面图。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案的变形例的轮胎侧壁面的槽部和安装构件的突起的图。图6是第一实施方案的上述以外的另一变形例的轮胎侧壁面的槽部和安装构件的突起的图。图7是第一实施方案的上述以外的另一变形例的轮胎侧壁面的槽部和安装构件的突起的图。图8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案的形成于轮胎侧壁面的环状凸出部的槽部的轮胎侧视图。图9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二实施方案的形成在突起和槽部之间的凸部和凹部的图。图9A是图8的A6-A6部位剖面图。图9B是从槽深度方向观察槽底面的俯视图。图9C是9B的A7-A7部位剖面图。图 10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二实施方案的变形例的形成在突起和槽部之间的凸部和凹部的图。图11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二实施方案的上述以外的变形例的安装构件的立体图。图12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二实施方案的上述以外的变形例的槽部和安装构件。图12A是示意性地表示槽部和安装构件的立体图。图12B是表示槽部排列的轮胎示意侧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胎唇部2...胎侧部3...胎面部
10...轮胎侧壁面12...槽部13...槽底面(规定面)14...槽侧壁14s...槽口侧部位14t...槽底侧部位15...槽侧交叉面20...安装构件21...突起21a...对置面22...头部23...突起侧交叉面40...凸部41,43...线条凸部43a...垂直相 交面43b.…倾斜面50...凹部51,53...线条凹部8a...轮辋凸缘Arl...第一规定区域(规定区域)Ar2...第二规定区域(规定区域)Ar3...邻接区域Ar4...第四区域Ar5...第五区域Br...规定区域和邻接区域的边界RC...轮胎径向中央部CD...轮胎周向RD...轮胎径向DD...槽深度方向
具体实施例方式第一实施方案以下,参照

本发明第一实施方案的充气轮胎。如图1所示,充气轮胎具备:一对胎唇部I ;胎侧部2,其从各胎唇部I向轮胎径向RD外侧延伸;胎面部3,其连结胎侧部2的轮胎径向RD外侧端之间。在胎唇部I安装有用橡胶包覆钢线等收束体而构成的环状胎圈芯la、和由硬质橡胶构成的填充胶条lb。胎唇部I安装在轮辋8的胎圈搁板8b,若气压正常(例如,以JATMA(日本汽车轮胎协会)规定的气压)下,则胎唇部I通过轮胎内压适当装配在轮辋凸缘8a,从而使轮胎嵌合于轮辋8。另外,该轮胎具备以搭载于一对胎唇I之间的方式配置并从胎面部3经过胎侧部2到达至胎唇部I的环(toroid)状帘布层4。帘布层4至少由一张帘布层片构成,其端部以经由胎圈芯Ia卷绕的状态卡止。在帘布层4的内周侧配置有用于保持气压的内衬橡胶(未图示)。在胎面部3的帘布层4的外周配置有通过环箍效应加强帘布层4的带束层5。带束层5具有两张带束层片,该带束层片具有相对轮胎周向以规定角度倾斜延伸的帘线,且各带束层片以帘线相互逆向交叉的方式层叠。在带束层5的外周侧配置有带束加强层7,而且其外周侧表面配置有形成胎面花纹的胎面橡胶。作为上述橡胶层等的生胶可以列举天然橡胶、丁苯胶(SBr)、顺丁橡胶(Br)、异戊橡胶(IR)、丁基橡胶(IIR)等,可以将这些单独使用或者混合两种以上而使用。另外,这些橡胶可以用炭黑或硅石(silica)等填充材料加强,并且适当地配合硫化剂、硫化促进剂、增塑剂、防老剂等。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案中,从胎唇部I经过胎侧部2达到胎面部3的轮胎侧壁面10中,在从与轮辋凸缘8a的接触部分到轮胎最大宽度部分Wh的区域ArO,设有比胎唇部I更向轮胎宽度方向WD外侧凸出的环状凸出部U。在本实施方案中,轮胎最大宽度部分Wh也是轮胎径向中央部RC。如图2和图3所示,环状凸出部11,其剖面大致呈梯形形状且沿着轮胎周向CD以环状延伸,并具有:内周侧面11a,其对置于轮辋凸缘8a的外周侧弯曲面;外周侧面11b,其与轮胎最大宽度部分Wh的外侧壁平缓连接;顶面11c,其连结内周侧面Ila和外周侧面lib。另外,如图1所示,在环状凸出部11安装有环状安装构件20。如图3和图2所示,在环状凸出部11的顶面Ilc形成有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开口的槽部12。槽部12沿轮胎周向CD延伸而呈环状。如图3所示,安装构件20具有嵌合于环状凸出部11的槽部12的、以环状延伸的突起21,并通过槽部12和突起21的嵌合结构以可装卸的方式构成。如图3所示,槽部1 2包括:槽底面13 ;成对的第一槽侧壁14a.14a,从槽底面13两侧端沿着槽深度方向DD朝向开口侧;成对的第二槽侧壁14b.14b,从第一槽侧壁14a的开口侧端沿着与槽深度方向DD垂直相交的方向朝向槽内侧;成对的第三槽侧壁14c.14c,从第二槽侧壁14b的槽内侧端沿着槽深度方向DD朝向开口侧。即,构成槽部12的槽侧壁14由第一至第三的槽侧壁14a.14b.14c构成,槽口侧部位14s比槽底侧部位14t更向槽内侧突出。另外,槽部12具有与槽深度方向DD垂直相交的直线部位(第二槽侧壁14b),且剖面呈大致T字形状。就安装构件20而言,如图3所示,具有对应槽部12的剖面大致呈T字形状的突起21和在安装状态下从顶面Ilc (轮胎侧壁面)突出的头部22,头部22形成为其剖面形状与突起21的至少一部分相同,安装构件20整体上具有突起侧和头部侧对称的剖面形状(大致呈H字形状)。优选,安装构件20的硬度等于或大于形成轮胎侧壁面10的橡胶的硬度。安装构件20的材料优选富有弹性,能使用适的当橡胶或树脂。可列举的树脂材料为,例如,热可塑性弹性材料(聚酯弹性材料,聚烯烃弹性材料,聚酰胺弹性材料,聚苯乙烯弹性材料,聚氯乙烯弹性材料,聚亚安酯弹性材料等)或热硬化性弹性材料(聚亚安酯弹性材料等)等。另外,作为安装构件20可采用各种颜色,但若采用不同于轮胎侧壁面10的颜色则可提闻装饰性。然而,在上述结构中,通过轮胎的离心力或轮胎侧壁部的伸缩,在槽部12和突起21嵌合的状态下,安装构件20有可能相对轮胎侧壁面10沿着轮胎周向CD进行相对移动。在此,为了有效防止这种相对移动,提供以下方法。S卩,如图2所示,将槽部12以轮胎周向划分为多个区域Arl_Ar3,当将多个区域的一部分区域作为规定区域Arl (Ar2)时,如图4A和4B所示,在使规定区域Arl (Ar2)的槽侧壁14处于具有切口的状态下,在规定区域Arl (Ar2)的轮胎周向两侧的邻接区域Ar3和规定区域Arl (Ar2)的边界Br设有与轮胎周向CD垂直相交的成对的槽侧交叉面15.15 (参照图2和图4)如图4A和4B所示,另外,在使突起21中与上述规定区域Arl (Ar2)对应的区域的突起宽度扩大的状态下,在对应上述边界Br的部位设有与轮胎周向CD垂直相交的成对的突起侧交叉面23。这些槽侧交叉面15和突起侧交叉面23各自的位置关系规定成,在使槽部12和突起21的嵌合的状态下在轮胎周向CD上相互干涉。如图2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案中,沿着轮胎周向设定多个(8处)上述规定区域Arl (Ar2),且沿着轮胎周向⑶交替配置图4A所示的只有径向内侧RDin的槽侧壁14具有切口的状态的第一规定区域Arl、和图4B所示的只有轮胎径向外侧RDtjut的槽侧壁14具有切口的状态的第二规定区域Ar2。S卩,如图2所示,在第一规定区域Arl和邻接区域Ar3的边界Br的轮胎径向内侧Rdin形成有槽侧交叉面15,在第二规定区域Ar2和邻接区域Ar3的边界Br的轮胎径向外侧RDrat形成有槽侧交叉面15,槽侧交叉面15沿着轮胎周向CD以锯齿状配置。安装构件 20的突起21的剖面形状具有与槽部12的剖面形状对应的形状。槽部12的切口处的规定区域Arl (Ar2)至少为一个即可,但优选如本实施方案设定多处。优选的设定数量为1-16个。在本实施方案中,规定区域Arl、即切口的轮胎周向长度Wl(参照图2)为30_,但可以适当进行变更。根据形成槽部的轮胎侧壁面的弹性,优选设定为5-100mm。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案的充气轮胎中,形成在槽部12的成对的槽侧交叉面15、和形成在突起21的成对的突起侧交叉面23在槽部12和突起21的嵌合状态下处于在轮胎周向CD上相互干涉的位置关系,因此当安装构件20欲沿轮胎周向CD进行相对移动时,槽侧交叉面15和突起侧交叉面23发生干涉,从而可抑制安装构件20的相对移动(转动)。因此,安装构件20的相对移动受到抑制,从而使槽部12的磨损降低,可防止安装构件20的脱落,且安装构件20和轮胎的摩擦受到抑制,从而可提高耐久性。在本实施方案中,构成槽部12的成对的槽侧壁14,其槽口侧部位14s比槽底侧部位14t更向槽内侧突出,因此导致槽侧壁14的槽口侧部位14s被卡在安装构件20的突起21,从而使突起21的宽度方向两侧被卡住,由此可使安装构件20难以脱落。尤其是,在本实施方案中,槽部12具有与槽深度方向DD垂直相交的直线部位(第二槽侧壁14b)、且剖面大致呈T字形状,因此,通过第二槽侧壁14b (与槽深度方向垂直相交的直线部分),安装构件20更加变得难以脱落。而且,在本实施方案中,沿着轮胎周向CD设定有多个规定区域Arl (Ar2),沿着轮胎周向CD交替配置有只在轮胎径向内侧RDin的槽侧壁14具有切口的状态的第一规定区域Arl、和只在轮胎径向外侧RDtjut的槽侧壁14具有切口的状态的第二规定区域Ar2。其与成对的槽侧壁14、14均具有切口的情况相比,使安装构件20难以脱落,可以适当兼顾安装构件20的脱落防止和安装构件20的相对移动防止。
另外,在本实施方案中,安装构件20具有突起21和在安装状态下从轮胎侧壁面10突出的头部22,头部22形成为其剖面形状与突起21的至少一部分相同,安装构件20整体上构成突起侧和头部侧对称的大致呈H字状的剖面形状,因此即使在头部22受损的情况下,在槽部12嵌入头部22,能作为头部使用突起21,可提供可逆的安装构件20。另外,在本实施方案中,安装构件20安装于轮胎侧壁面10中从与轮辋凸缘8a的接触部分到轮胎径向中央部RC的区域,因此,可使安装构件20起到轮辋保护装置的作用。第一实施方案的变形例(I)在本实施方案中,如图4所示,在单一规定区域中,仅使轮胎径向RD中任一侧的槽侧壁14具有切口,由此仅在轮胎径向RD中任一侧形成有槽侧交叉面15,但如图5所示,也可以使轮胎径向RD两侧的槽侧壁14均具有切口,并在轮胎径向RD两侧形成槽侧交叉面15。当然,使安装构件20的突起21的剖面形状与槽部12的剖面形状对应。(2)在上述实施方案中,槽部12的切口宽度在槽底宽度的范围内,但如图6所示,也可以完全切开槽部12的槽侧壁14。此外,在使安装构件20的宽度对应于槽部12的切口宽度时,为了控制安装构件20的质量而抑制安装构件20的脱落和转动,如图6所示,槽部12的切口宽度wo2(剖面宽度)优选限定在槽部12的槽底宽度wol (剖面宽度)的2倍以下。(3)在上述实施方案中,槽侧交叉面15和突起侧交叉面23在轮胎周向⑶上垂直相交,但如图7A和图7B所示,也可以在轮胎周向上交叉。与轮胎周向的倾斜角度优选在45°以上。(4)另外,在上述·实施方案中,安装构件20呈环状,但也可以是圆弧状。当安装构件为圆弧状时,优选沿着轮胎周向设置多个安装构件。槽部12和突起21也可以是沿着轮胎周向的圆弧状。(5)另外,在本实施方案中,突起21位于安装构件侧,槽部12位于轮胎侧壁面侧,但也可以是相反的。(6)另外,安装构件的安装位置若在轮胎侧壁面,则可以在任意处。例如,通过设在胎肩部来提高装饰性也可。如本实施方案,为了使安装构件作为轮辋保护装置而起到作用,优选安装构件位于轮胎侧壁面中从与轮辋边缘8a的接触部分离0-50mm的范围内。实施例为了具体表示本发明的结构和效果,将以下实施例的轮胎安装于实际车辆(日本产3000cc级FR轿车),在乘客为一名的负载条件下,行驶于普通的道路,并对安装构件20(环(ring))的转动(相对移动)和脱落进行了评价。轮胎规格为225/45R18,评价的轮胎数量为24个。如果环(安装构件20)从初期位置向轮胎周向移动5°以上就看作进行了转动,如果环(安装构件20)即使处于初期位置但产生了规定量以上的胶粉,便看作进行了转动。比较例在形成有图3所示的剖面形状的槽部的轮胎侧壁面,安装了形成有该图中的剖面形状的突起的安装构件20。实施例1对于比较例的轮胎,在安装构件的突起和轮胎侧壁面的槽部,沿着轮胎周向设置了四处图6所示的剖面形状的规定区域。切口的轮胎周向长度为30mm。实施例2对于实施例1的轮胎,使规定区域的剖面形状形成为图5所示的剖面形状。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3对于比较例的轮胎,在安装构件的突起和轮胎侧壁面的槽部,沿着轮胎周向CD交替配置了图4A所示的剖面形状的第一规定区域Arl、和图4B所示的剖面形状的第二规定区域Ar2,规定区域一共为八处,切口的轮胎周向长度为30mm。表I
权利要求
1.一种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气轮胎具备 一对胎唇部; 胎侧部,从各所述胎唇部向轮胎径向外侧延伸; 胎面部,其连结所述胎侧部的轮胎径向外侧端之间; 安装构件,其呈圆弧状或环状,以通过沿着轮胎周向延伸的槽部和突起的嵌合结构能够安装或拆卸于轮胎侧壁面的方式构成,该轮胎侧壁面从所述胎唇部经过所述胎侧部到达至所述胎面部, 在所述槽部和所述突起之间,设有用于使所述槽部和所述突起在轮胎周向上相互干涉的结构。
2.权利要求I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在所述槽部中一部分的规定区域、和位于所述规定区域的轮胎周向两侧的邻接区域之间的边界,通过使所述规定区域的槽侧壁具有切口来设置与轮胎周向交叉或垂直相交的成对的槽侧交叉面;在所述突起中与所述边界对应的部位,通过扩大与所述规定区域对应的区域的突起宽度来设置与轮胎周向交叉或垂直相交的成对的突起侧交叉面, 在所述槽部和所述突起嵌合的状态下,所述槽侧交叉面和所述突起侧交叉面处于在轮胎周向上相互干涉的位置关系。
3.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构成所述槽部的成对的槽侧壁中,其槽口侧部位比槽底侧部位更向槽内侧突出。
4.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所述槽部具有与槽深度方向垂直相交的直线部位且剖面呈大致T字形状。
5.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所述规定区域沿着轮胎周向设有多个,并沿着轮胎周向交替配置仅使轮胎径向内侧的槽侧壁具有切口的第一规定区域、和仅使轮胎径向外侧的槽侧壁具有切口的第二规定区域。
6.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所述安装构件具有所述突起和在安装状态下从所述轮胎侧壁面突出的头部,所述头部具有与所述突起的至少一部分相同的剖面形状,并且作为所述安装构件整体呈突起侧和头部侧对称的剖面形状。
7.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所述安装构件安装于所述轮胎侧壁面中从与轮辋凸缘的接触部分到轮胎径向中央部的区域。
8.权利要求I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在构成所述槽部的槽面中至少一部分的规定面或与所述安装构件中与所述规定面对置的对置面中的至少任意一个的面上,设有向对方侧的面突出的多个凸部;在所述多个凸部的对方侧的面上,设有在轮胎周向上与所述凸部相互干涉的凹部。
9.权利要求8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在所述规定面和所述对置面该两个面上排列有多个沿着规定方向延伸的线条凸部,并且在所述线条凸部之间形成有沿着所述规定方向延伸的线条凹部。
10.权利要求9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所述规定方向相对轮胎周向倾斜。
11.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就所述线条凸部而言,在轮胎周向的一方侧具有与轮胎周向的垂直相交的垂直相交面,并在轮胎周向的另一方侧具有相对轮胎周向倾斜的倾斜面。
12.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充气轮胎,沿着轮胎周向将所述规定面和所述对置面划分为多个区域时,在所述多个区域中一部分的第一区域形成的所述线条凸部,在轮胎周向的一方侧具有与轮胎周向垂直相交的垂直相交面,而在所述多个区域中除所述第一区域以外的区域形成的所述线条凸部,在轮胎周向的另一方侧具有与轮胎周向垂直相交的垂直相交面。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抑制安装构件对轮胎的沿周向的相对移动来抑制安装构件的脱落,并提高耐久性的充气轮胎。该充气轮胎中,安装构件(20)通过沿轮胎周向(CD)延伸的槽部(12)和突起(21)的嵌合结构可以安装或拆卸于轮胎侧壁面(10)。在槽部(12)中一部分的规定区域(Ar1(Ar2))和位于该轮胎周向两侧的邻接区域(Ar3)的边界(Br),通过使规定区域的槽侧壁(14)具有切口,设有与轮胎周向垂直相交的成对的槽侧交叉面(15、15);在突起(21)中与边界(Br)对应的部位设有成对的突起侧交叉面(23、23);槽侧交叉面(15)和突起侧交叉面(23)处于以嵌合状态在轮胎周向上相互干涉的位置关系。
文档编号B60C15/00GK103253090SQ20121057475
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5日
发明者安永智一, 桑野慎吾 申请人: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