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脚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57595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脚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脚轮,具体地说是一种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使用寿命长的脚轮。
背景技术
现有普通的脚轮结构包括本体、联接螺栓和滚轮,联接螺栓与本体联接,联接螺栓的外端部伸出到本体外侧,本体内设有金属安装座,安装座呈槽形,联接螺栓的内端部穿过安装座的底部并联接在安装座的底面上,滚轮可转动地联接在安装座上。现有的脚轮本体上的各部件通过铆钉铆接在一起,这种结构使脚轮本体上各部件安装不平稳,导致脚轮的使用寿命短。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使用寿命长的脚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脚轮,包括刹制大壳、轴承、底板与连接件,轴承安装在刹制大壳的中心孔内,连接件穿套在刹制大壳、轴承与底板的中心孔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螺栓,螺栓穿套在刹制大壳、轴承与底板的中心孔内。所述刹制大壳设置在底板顶部,刹制大壳与底板之间设有反扣波盆,反扣波盆内设有滚珠,滚珠位于反扣波盆与底板之间。所述反扣波盆铆接在刹制大壳的突出圆柱上。所述轴承顶部设有刹制齿盆,螺栓中的螺母与刹制齿盆连接,螺栓中的螺丝端部与底板连接。所述螺丝顶部墩有防松卡位。所述底板上设有螺栓防转突点。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中的刹制大壳、轴承与底板通过螺栓进行联接,通过螺栓联接可以使刹制大壳、轴承与底板之间保持相对平稳,从而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同时可以降低产品的废品率。

图I为本实用新型脚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脚轮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脚轮包括刹制大壳I、轴承2、底板3与连接件,轴承安装在刹制大壳的中心孔内,连接件穿套在刹制大壳、轴承与底板的中心孔内,连接件为螺栓4,螺栓穿套在刹制大壳、轴承与底板的中心孔内。刹制大壳设置在底板顶部,刹制大壳与底板之间设有反扣波盆5,反扣波盆内设有滚珠6,滚珠位于反扣波盆与底板之间。反扣波盆铆接在刹制大壳的突出圆柱上。轴承顶部设有刹制齿盆7,螺栓中的螺母与刹制齿盆连接,螺栓中的螺丝端部与底板连接。螺丝顶部墩有防松卡位。底板上设有螺栓防转突点。本实用新型中的刹制大壳、轴承与底板通过螺栓进行联接,通过螺栓联接可以使刹制大壳、 轴承与底板之间保持相对平稳,从而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同时可以降低产品的废品率。
权利要求1.一种脚轮,包括刹制大壳、轴承、底板与连接件,轴承安装在刹制大壳的中心孔内,连接件穿套在刹制大壳、轴承与底板的中心孔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螺栓,螺栓穿套在刹制大壳、轴承与底板的中心孔内。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刹制大壳设置在底板顶部,刹制大壳与底板之间设有反扣波盆,反扣波盆内设有滚珠,滚珠位于反扣波盆与底板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扣波盆铆接在刹制大壳的突出圆柱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顶部设有刹制齿盆,螺栓中的螺母与刹制齿盆连接,螺栓中的螺丝端部与底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丝顶部墩有防松卡位。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有螺栓防转突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脚轮,包括刹制大壳、轴承、底板与连接件,轴承安装在刹制大壳的中心孔内,连接件穿套在刹制大壳、轴承与底板的中心孔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螺栓,螺栓穿套在刹制大壳、轴承与底板的中心孔内。所述刹制大壳设置在底板顶部,刹制大壳与底板之间设有反扣波盆,反扣波盆内设有滚珠,滚珠位于反扣波盆与底板之间。所述反扣波盆铆接在刹制大壳的突出圆柱上。所述轴承顶部设有刹制齿盆,螺栓中的螺母与刹制齿盆连接,螺栓中的螺丝端部与底板连接。所述螺丝顶部墩有防松卡位。所述底板上设有螺栓防转突点。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文档编号B60B33/00GK202498967SQ20122005060
公开日2012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16日
发明者聂丰依 申请人:聂丰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