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内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57712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内胎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胎,特别涉及一种开放式新型内胎。
背景技术
目前自行车主要采用闭合圆环内胎。拆下内胎时,须松开后轮或前轮及其他固定件;装上内胎后,须调整轮轴的位置及链条的松紧,再紧固。这种内胎的使用、修补很不方便,所以现在市面上出现了一些开放式内胎,使得安装和拆卸都很方便。但是,现有开放式内胎,在内胎充完气后,内胎两端对接并挤压在一起。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内胎受到拉伸变形而使两端产生空隙,行驶过程中产生跳动,在骑乘时会感觉明显的不平衡。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开放式内胎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易装卸、行驶平稳的新型内胎。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新型内胎,包括橡胶圆管和设置于橡胶圆管上的气门嘴,所述橡胶圆管为开放式橡胶圆管,其两端延伸有搭接部,此搭接部用于两端搭接时能贴紧橡胶圆管或调节橡胶圆管的周长。进一步的,所述搭接部为扁平状结构。进一步的,所述搭接部为实心结构。进一步的,所述搭接部长度范围为10cnT20cm。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上技术方案,其有益效果是本新型在橡胶圆管两端延伸有搭接部,使用时两搭接部能贴紧橡胶圆管,装入外胎充气时搭接部与橡胶圆管会紧紧贴在一起,连接处不会产生间隙,因此在行驶过程中不会有跳动的感觉。同时,其生产工艺与普通封闭型内胎相同,易于批量生产。

图I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如图I所示,一种新型内胎,包括橡胶圆管I和设置于橡胶圆管I上的气门嘴2,所述橡胶圆管I为开放式橡胶圆管,其两端延伸有搭接部11,用于两端对接时能贴紧橡胶圆管I或调节橡胶圆管I的周长。其次,所述搭接部11为扁平状结构,所述搭接部11为实心结构。所述搭接部11长度范围为lOcmlOcm。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 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内胎,包括橡胶圆管和设于其上的气门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圆管为开放式橡胶圆管,其两端延伸有搭接部,此搭接部用于两端搭接时能贴紧橡胶圆管或调节橡胶圆管的周长。
2.如权利要求I所述一种新型内胎,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接部为扁平状结构。
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一种新型内胎,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接部为实心结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新型内胎,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接部长度范围为lOcmlOc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内胎,包括橡胶圆管和气门嘴,所述橡胶圆管为开放式橡胶圆管,其两端延伸有搭接部,用于两端对接时能贴紧橡胶圆管或调节橡胶圆管的周长。所述搭接部为实心扁平状结构,其中,搭接部长度范围为10cm~20cm。本实用新型在橡胶圆管两端延伸有搭接部,使用时两端能贴紧胎管,装入外胎充气时搭接部与橡胶圆管会紧紧贴在一起,连接处不会产生间隙,因此在行驶过程中不会有跳动的感觉。
文档编号B60C5/10GK202518037SQ20122005736
公开日2012年11月7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21日
发明者陈秀雄 申请人:厦门正新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