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篷布覆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59760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汽车篷布覆盖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输抑尘机构,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篷布覆盖装置。
背景技术
据统计,近年来北京市建筑垃圾排放量达4000万吨,平均每日排放11万吨。按北京市常住人口 1800万人口计算,人均排放建筑垃圾约2吨/年,远远超出我国人均排放建筑垃圾O. 5吨/年的平均水平,是发达国家人均排放约O. 3吨/年的7倍。我国建筑垃圾·年排放量为4亿吨,是世界建筑垃圾排放最多的国家,北京又以占全国建筑垃圾9%的份量位居第一,而且近年来北京市建筑垃圾年均排放量一直维持在这种高水平。产生的建筑垃圾主要依靠自卸卡车、渣土车等运输车辆进行运输。近年来,虽然自卸卡车、渣土车等车辆是城市建设中的重要载运工具,但是自卸卡车、渣土车等车辆运输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已引起广大城市居民的强烈反感,其中主要的问题突出显现在安全问题和污染问题上。由于渣土车载重量大,在高速度行驶时,容易造成操控不稳,形成安全隐患。另一方面,由于车厢没有严格覆盖,造成沙石泄漏、粉尘扬起,破坏市容环境,污染空气环境,对城市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据《北京西城报》报道,北京市有I万余辆从事运送洛土的车辆,但真正达标并办证的只有上千辆,其余的多存在违法运输的行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没有准运证、没有渣土消纳证、无密闭覆盖装置、道路遗撒、乱倒乱卸等现象频频出现。国内其它城市也存在类似问题,如上海市拥有28家具有专营资质的建筑渣土运输企业,从事渣土运输的卡车达6500多辆。上海市出台了一系列渣土车管理办法,强化渣土运输车辆的管理。比如渣土车被查出3次未加覆盖,将被清理出运输市场。由此可见,汽车篷布覆盖装置是防止自卸卡车、渣土车等车辆运输中沙石泄漏、粉尘扬起的重要装置。通过在自卸卡车、渣土车等车辆上加装汽车篷布覆盖装置可以有效消除沙石泄漏、粉尘飞扬的现象,既完成了建筑垃圾的运输,又保护了沿途的环境。但是,现阶段北京市篷布覆盖工作主要采用人工覆盖,需要3人攀爬到车厢顶端,覆盖完成后,将篷布和车框边的锁紧钩拴紧,每覆盖和揭开篷布需4人花费约25分钟时间,是一件耗时耗力、效率低下的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效率较高、成本可控、效果明显的车厢篷布覆盖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篷布覆盖装置,所述覆盖装置设置在汽车车厢的一端,所述覆盖装置包括内部设有转轴的壳体,所述转轴上设有绕所述转轴卷收的篷布,所述汽车车厢的两侧设有至少一组驱动所述篷布伸缩的摆臂,所述篷布的端部位置固定在所述摆臂的上端,且在所述壳体的一侧还设有位于篷布上方的第一导向压轴,所述第一导向压轴通过第一导向支架安装在所述的壳体或汽车车厢上。[0010]优选地,所述覆盖装置设置在汽车车厢的前部,所述第一导向压轴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后侧,且所述第一导向支架通过第一摆动轴安装在壳体或汽车车厢上。 更优选地,在所述汽车车厢的后部还通过第二导向支架安装有第二导向压轴,所述第二导向支架通过第二摆动轴安装在汽车车厢的后部。进一步,所述摆臂驱动篷布覆盖在汽车车厢的上部后,所述第一导向压轴和第二导向压轴分别经由第一摆动轴和第二摆动轴的驱动施压在所述篷布的前部和后部,使所述篷布下底面与所述汽车车厢的上部紧密相连。优选地,在所述篷布上纵向的位置设有横向伸缩段。更优选地,所述转轴上设有与所述横向伸缩段的卷收相配合凹部。优选地,所述壳体的开口下方设有与所述篷布下表面相配合的刮板。优选地,所述篷布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汽车车厢的宽度,且所述篷布的边缘上还设有磁力块。例如,在篷布两侧和/或后部可以设置磁力块,以使篷布能够更好地与车厢结合,提高密封效果。优选地,所述篷布的端部位置两侧各设有至少一组活动覆盖片或相应形状的篷布片,汽车车厢的后部具有高出侧壁的凸缘,所述活动覆盖片与所述凸缘配合相连,覆盖住所述汽车车厢的侧壁及后端部。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I.密闭性能好。保证在运输过程中不会造成扬尘或泄露。2.安全性能好。由于本实用新型为柔性覆盖装置,对整车的改动较少,能够保证车辆装载时重心不变。3.使用方便。本实用新型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正常打开和收起,使得货物装卸过程不受影响。4.体积小,自重轻。本实用新型不占用车辆厢体内部空间,自重较小,不影响运输效率。5.可靠性好。本实用新型安装施工简单、操作简单方便,易于维护和维修,能够有效地节省施工单位的人力、物力和财力。6.降低了车体的风阻,达到节油的效果。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I为本实用新型安装于车厢上的侧视图;图2为图I所示结构的立体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篷布结构另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转轴结构另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参见图I 图6,其中示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篷布覆盖装置的各种优选实施例。实施例I :参见图1,其中示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篷布覆盖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覆盖装置I设置在汽车车厢10的一端,本实施例中优选地设置在车厢10的前端,如图I所示,图I中左侧为汽车行驶的方向,在本实用新型中将其定义为车厢的前端或前部;当然,根据不同车型的结构,也可以将本实用新型设置在车厢的后部或侧部。参见图2和图3,所述覆盖装置I包括内部设有转轴2的壳体3,该壳体3可以为棱柱状、圆柱状等各种适于安装在车厢10上的形状,所述转轴2上设有绕所述转轴2卷收的篷布4,如图4所示,所述汽车车厢10的两侧设有至少一组驱动所述篷布4伸缩的摆臂 5,如图I和图2所示,所述篷布4的端部位置固定在所述摆臂5的上端,且在所述壳体3的一侧还设有位于篷布4上方的第一导向压轴6,如图2和图3所不,该第一导向压轴6可将篷布4向下施压,使篷布4能够与汽车车厢10的上壁紧密结合,从而防止车厢内的物料产生遗撒;进一步,所述第一导向压轴6通过第一导向支架61安装在所述的壳体3或汽车车厢10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向压轴6通过第一导向支架61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的壳体3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向压轴6可以固定在篷布4的上方,当篷布4被摆臂5从壳体3中逐渐拉伸出来时,便会从篷布4的下方通过,而不会随着摆臂5的位置逐渐升高而始终处于高于车厢10上沿的位置,并且优选地,第一导向压轴6为可以绕轴心进行转动的导向结构,从而减少其对篷布4的阻尼作用。实施例2 参见图I和图3,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第一导向压轴6通过第一导向支架61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的壳体3上,在工作时,首先,第一导向支架61支撑第一导向压轴6位于篷布4的上方;然后,摆臂5将篷布4从壳体3中拉伸出来,在摆臂5摆动到车厢尾部后,所述第一导向支架61绕其下端的转轴进行转动,将第一导向压轴6压在篷布4上,并继续转动施压,直至使篷布4的下底面与所述汽车车厢10的上沿紧密相连,从而防止车厢内的物料产生遗撒现象。实施例3 参见图4,所述覆盖装置I设置在汽车车厢10的前部,所述第一导向压轴6设置在所述壳体3的后侧,且所述第一导向支架61通过第一摆动轴(该第一摆动轴位于第一导向支架61的底端,如图3所示)安装在壳体3或汽车车厢10上,如图I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在所述汽车车厢10的后部还通过第二导向支架62安装有第二导向压轴60,所述第二导向支架62通过第二摆动轴安装在汽车车厢10的后部(与第一摆动轴的位置相似,该第二摆动轴位于第二导向支架62的底端,如图4所示)。众所周知,通常汽车车厢10的尾部上方均有一突起的凸缘结构,如图I和图4中车厢10尾部上方的虚线部分所示。由于该凸缘结构的存在,所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摆臂5驱动篷布4覆盖在汽车车厢10的上部后,所述第一导向压轴6和第二导向压轴60分别经由第一摆动轴和第二摆动轴的驱动施压在所述篷布4的前部和后部,使所述篷布4下底面与所述汽车车厢10的上部完全地紧密相连,从而防止由于汽车车厢10尾部上方的凸缘结构的存在,使得篷布4与汽车车厢10尾部之间存在有间隙而产生物料遗撒。实施例4:参见图5和图6,其中示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所述的篷布结构,在所述篷布4上纵向的位置设有横向伸缩段7,如图5所示。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纵向”为篷布4的卷收或伸出方向,在图I所示实施例中,所述的“纵向”为车厢10的前进或后退方向;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横向”为与“纵向”水平垂直到方向。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难理解,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横向伸缩段7可以为与篷布4相连接的各种褶皱型伸缩结构或者具有一定伸缩能力的柔性材料,并且本实用新型可以设置多组的横向伸缩段7。进一步,采用所述横向伸缩段7的技术方案时,相应地,所述转轴2上设有与所述横向伸缩段7的卷收相配合凹部21,如图5所示,由此可以有效地防止所述横向伸缩段7在卷收时产生的卡阻现象。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难理解,本实用新型所述凹部21的尺寸与 横向伸缩段7的材质有关。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篷布4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车厢10的宽度。由于上述实施例中描述,本实用新型具有横向伸缩段7,并且可以设置多组的横向伸缩段7。因此,如果篷布4的宽度大于车厢10的宽度(当然,其他实施例中,篷布4的宽度也可以大于车厢10的宽度),则当车厢10内所盛装物料在部分位置略超出了车厢10的高度,可以通过横向伸缩段7将该部分覆盖住,同时,也不会使得靠近车厢10两侧的位置,产生缝隙,造成车厢内物料的二次洒落,更优选地,所述篷布4的边缘上还设有磁力块(图中未示出)。例如,在篷布两侧和/或后部可以设置磁力块,以使篷布4能够更好地与车厢的侧壁或上壁紧密结合,提高密封效果。。另一方面,由于横向伸缩段7的缓冲作用,还可以防止超出车厢10高度的物料对篷布4产生过大的作用力,造成篷布4的损坏。实施例5 参见图3,优选地,所述壳体3的开口下方设有与所述篷布4下表面相配合的刮板8,如图2所示,当本实用新型的篷布4进行卷收运动时,很有可能会将车厢10内的渣土等物料沾粘在蓬布4等下表面,而本实用新型等刮板8则可以对上述沾粘的禮:土等物料进行有效地清除,防止其影响篷布4的卷收操作。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中,所述篷布4的端部位置两侧各设有至少一组活动覆盖片或相应形状的篷布片,图中未示出,由于汽车车厢10的后部具有高出侧壁的凸缘,因此,本实施例的活动覆盖片可以与所述凸缘配合相连,覆盖住所述汽车车厢侧壁和/或车厢后端部与篷布4之间的间隙。显而易见,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篷布覆盖装置,构成各种类型的覆盖装置。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篷布覆盖装置,所述覆盖装置(I)设置在汽车车厢(10)的一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装置(I)包括内部设有转轴(2)的壳体(3),所述转轴(2)上设有绕所述转轴(2)卷收的篷布(4),所述汽车车厢(10)的两侧设有至少一组驱动所述篷布(4)伸缩的摆臂(5),所述篷布(4)的端部位置固定在所述摆臂(5)的上端,且在所述壳体(3)的一侧还设有位于篷布(4)上方的第一导向压轴¢),所述第一导向压轴(6)通过第一导向支架(61)安装在所述的壳体(3)或汽车车厢(10)上。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汽车篷布覆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装置(I)设置在汽车车厢(10)的前部,所述第一导向压轴(6)设置在所述壳体(3)的后侧,且所述第一导向支架¢1)通过第一摆动轴安装在壳体(3)或汽车车厢(10)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篷布覆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汽车车厢(10)的后部还通过第二导向支架¢2)安装有第二导向压轴(60),所述第二导向支架¢2)通过第二摆动轴安装在汽车车厢(10)的后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篷布覆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5)驱动篷布(4)覆盖在汽车车厢(10)的上部后,所述第一导向压轴(6)和第二导向压轴¢0)分别经由第一摆动轴和第二摆动轴的驱动施压在所述篷布(4)的前部和后部,使所述篷布(4)下底面与所述汽车车厢(10)的上部紧密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汽车篷布覆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篷布(4)上纵向的位置设有横向伸缩段(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篷布覆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2)上设有与所述横向伸缩段⑵的卷收相配合凹部(21)。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汽车篷布覆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的开口下方设有与所述篷布(4)下表面相配合的刮板(8)。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汽车篷布覆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篷布(4)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汽车车厢(10)的宽度,且所述篷布(4)的边缘上还设有磁力块。
9.根据权利要求I或3所述的汽车篷布覆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篷布(4)的端部位置两侧各设有至少一组活动覆盖片,汽车车厢(10)的后部具有高出侧壁的凸缘,所述活动覆盖片与所述凸缘配合相连,覆盖住所述汽车车厢的侧壁及后端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篷布覆盖装置,所述覆盖装置设置在汽车车厢的一端,所述覆盖装置包括内部设有转轴的壳体,所述转轴上设有绕所述转轴卷收的篷布,所述汽车车厢的两侧设有至少一组驱动所述篷布伸缩的摆臂,所述篷布的端部位置固定在所述摆臂的上端,且在所述壳体的一侧还设有位于篷布上方的第一导向压轴,所述第一导向压轴通过第一导向支架安装在所述的壳体或汽车车厢上。本实用新型密闭性能好,能保证在运输过程中不会造成扬尘或泄露;使用方便,本实用新型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正常打开和收起,使得货物装卸过程不受影响;体积小,自重轻,本实用新型不占用车辆厢体内部空间,自重较小,不影响运输效率。
文档编号B60P7/04GK202608640SQ20122014394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6日
发明者金忠, 王春雨, 王晓林, 杜志刚, 程兴军, 薛峰, 王薇, 李婷 申请人:北京精诚博桑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