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动踏板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79872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制动踏板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的制动踏板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制动踏板机构。
背景技术
图I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制动踏板机构的剖面示意图。如图I所示,现有的制动踏板机构包括踏板支架11,其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侧板Ila和lib、以及开设于侧板Ila的通孔IlOa和开设于侧板Ilb的通孔IlOb ;其中,两个通孔IlOa和IlOb的内径相等;踏板旋转轴12,其具有转轴本体12a、以及分别连接在转轴本体12a两端的限位帽12b和螺纹杆12c ;其中,转轴本体12a与螺纹杆12c的外径相同、并均小于等于通孔IlOa·和IlOb的内径,限位帽12b的外径大于通孔IlOa和IlOb的内径;转轴本体12a位于两个侧板IIa和Ilb之间、且其两端分别穿设在通孔IlOa和IlOb内,并且,转轴本体12a穿设在通孔IlOa内的一端所连接的限位帽12b抵接在侧板Ila的外侧,转轴本体12a穿设在通孔IlOb内的另一端所连接的螺纹杆12c伸出在侧板Ilb的外侧;锁紧螺母13,其外径大于通孔IIOa和IlOb的内径,且其在侧板Ilb的外侧与踏板旋转轴12的螺纹杆12c螺纹连接、并抵接在侧板Ilb的外侧;踏板套筒14,其在两个侧板Ila和Ilb之间套设于踏板旋转轴12的转轴本体12a ;制动踏板(图I中未标示),其悬置在踏板套筒14的下方;踏板臂15,其连接在踏板套筒14和制动踏板之间。基于上述结构,当现有的制动踏板机构的制动踏板被踩踏时,制动踏板的移动即可带通踏板臂15的摆动,并通过踏板臂15的摆动而驱使踏板套筒14绕踏板旋转轴12的转轴本体12a转动。然而,在现有的制动踏板机构中,对踏板旋转轴12的锁紧是通过扭紧锁紧螺母13来实现的、并且锁紧程度是通过对锁紧螺母13的扭紧力大小来控制的,因此若锁紧螺母13的扭紧过紧,则锁紧螺母13与踏板旋转轴12的限位帽12b之间的距离就会过小,由此,被锁紧螺母13和限位帽12b夹持的侧板Ila和Ilb之间的间隔就会减小,而且,由于转轴本体12a的内径与螺纹杆12c相同并小于等于通孔110b,因此,当发生侧板Ila和Ilb之间的间隔由于被挤压而缩小时,转轴本体12a会伸出至侧板Ilb的外侦U、而无法通过支撑侧板Ilb来阻止侧板Ila和Ilb之间的间隔缩小的趋势,从而,两个侧板Ila和Ilb之间的间隔缩小就会夹紧踏板套筒14的两个端面、并导致踏板套筒14转动不畅,相应地,踏板臂15在制动踏板被踩踏时的摆动就容易出现卡滞;若锁紧螺母13的扭紧过松,则锁紧螺母13与踏板旋转轴12的限位帽12b之间的距离就会过大,由此,被锁紧螺母13和限位帽12b夹持的侧板Ila和Ilb之间的间隔就有可能增大,从而,两个侧板Ila和Ilb之间的间隔扩大就会导致两个侧板Ila和Ilb对踏板套筒14的约束力不足,相应地,踏板臂15在制动踏板被踩踏时的摆动就容易出现松旷。[0013]由此可见,现有的制动踏板机构需要通过扭紧力大小来控制锁紧螺母13的锁紧程度,但又无法在在踏板旋转轴12轴向方向上实现定位,因而影响制动踏板机构的制动性倉泛。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制动踏板机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制动踏板机构,该制动踏板机构包括踏板支架,其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以及开设于第一侧板的第一通孔和开设于第二侧板的第二通孔;其中,第一通孔的内径大于第二通孔的内径;踏板旋转轴,其具有转轴本体、以及分别连接在转轴本体两端的限位帽和螺纹杆;其中,转轴本体的外径小于等于第一通孔的内径、大于第二通孔的内径,限位帽的外径大于第一通孔的内径,螺纹杆的外径小于等于第二通孔的内径;转轴本体位于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并且,转轴本体连接限位帽的一端穿设在第一通孔内,转轴本体连接螺纹杆的另一端被限制在第二侧板的内侧并形成有阶梯端面;限位帽抵接在第一侧板的外侧,使转轴本体另一端连接的螺纹杆穿过第二通孔伸出至第二侧板的外侧、并使转轴本体另一端形成的阶梯端面抵接在第二侧板的内侧;锁紧螺母,其外径大于第二通孔的内径,且其在第二侧板的外侧与踏板旋转轴的螺纹杆螺纹连接、并抵接在第二侧板的外侧;踏板套筒,其在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套设于踏板旋转轴的转轴本体;制动踏板,其悬置在踏板套筒的下方; 踏板臂,其连接在踏板套筒和制动踏板之间。优选地,踏板套筒与踏板旋转轴的转轴本体间隙配合,且该制动踏板机构进一步包括两个缓冲套,其中一个缓冲套靠近第一侧板的内侧、并于踏板套筒之内套设于转轴本体连接限位帽的一端,另一个缓冲套靠近第二侧板的内侧、并于踏板套筒之内套设于转轴本体连接螺纹杆的另一端。更优地,踏板套筒的轴向长度小于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的间隔,且,靠近第一侧板内侧的一个缓冲套进一步具有贴附在第一侧板内侧的翻边,靠近第二侧板的另一个缓冲套进一步具有贴附在第二侧板内侧的翻边。由此可见,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制动踏板机构中,踏板支架的第一、第二侧板所分别开设的第一、第二通孔的内径不同,并且,踏板旋转轴的转轴本体仅能够穿过内径相对大的第一通孔、并与能够穿过内径相对小的第二通孔的螺纹杆形成阶梯端面。因此,当安装踏板旋转轴时,只要使踏板旋转轴的限位帽抵接在内径相对大的第一通孔所在的第一侧板的外侧,转轴本体与螺纹杆所形成的阶梯端面即可抵接在内径相对小的第二通孔所在的第二侧板的内侧,从而通过阶梯端面在第二侧板内侧的抵接,能够将第一、第二侧板之间的间隔支撑在合理的范围内,以避免踏板套筒由于第一、第二侧板夹持过紧而转动不畅,以及避免踏板套筒无法受到第一、第二侧板所施加的足够的约束力,进而,既能够避免踏板臂在制动踏板被踩踏时的摆动出现卡滞、又能够避免踏板臂在制动踏板被踩踏时的摆动出现松旷。即,本实用新型中的制动踏板机构能够通过扭紧力大小来控制锁紧螺母的锁紧程度,而且还能够在踏板旋转轴的轴向方向上对锁紧程度实现定位控制,因而能够确保制动踏板机构的制动性能。

图I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制动踏板机构的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制动踏板机构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 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制动踏板机构的剖面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制动踏板机构包括踏板支架21、踏板旋转轴22、锁紧螺母23、踏板套筒24、制动踏板(图2中未标示)、踏板臂25。踏板支架21具有相对设置的侧板21a和侧板21b、以及开设于侧板21a的通孔210a和开设于侧板21b的通孔210b ;其中,通孔210a的内径大于通孔210b的内径。踏板旋转轴22具有转轴本体22a、以及分别连接在转轴本体22a两端的限位帽22b和螺纹杆22c ;其中,转轴本体22a的外径小于等于通孔210a的内径、大于通孔210b的内径,限位帽22b的外径大于通孔210a的内径,螺纹杆22c的外径小于等于通孔210b的内径;转轴本体22a位于侧板21a与侧板21b之间,并且由于转轴本体22a的外径小于等于通孔210a的内径,因此,转轴本体22a连接限位帽22b的一端穿设在通孔210a内;由于转轴本体22a的外径大于通孔210b的内径,因此,转轴本体22a连接螺纹杆22c的另一端被限制在侧板21b的内侧、并形成有阶梯端面22d ;由于限位帽22b的外径大于通孔210a的内径、螺纹杆22c的外径小于等于通孔210b的内径,因此,限位帽22c抵接在侧板210a的外侧,使转轴本体22a另一端连接的螺纹杆22c穿过通孔210b伸出至侧板21b的外侧、并使转轴本体22a另一端形成的阶梯端面22d抵接在侧板21b的内侧。锁紧螺母23的外径大于通孔210b的内径,且锁紧螺母23在侧板21b的外侧与踏板旋转轴22的螺纹杆22c螺纹连接、并抵接在侧板21b的外侧。踏板套筒24在侧板21a与侧板21b之间套设于踏板旋转轴22的转轴本体22a。制动踏板悬置在踏板套筒24的下方。踏板臂24连接在踏板套筒25和制动踏板之间。基于上述结构,当本实施例中的制动踏板机构的制动踏板被踩踏时,制动踏板的移动即可带通踏板臂25的摆动,并通过踏板臂25的摆动而驱使踏板套筒24绕踏板旋转轴22的转轴本体22a转动。而且,在本实施例的制动踏板机构中,对踏板旋转轴22的锁紧能够通过扭紧锁紧螺母23来实现、并且锁紧程度能够通过对锁紧螺母23的扭紧力大小来控制,但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踏板支架21的两个侧板21a和21b所分别开设的通孔210a和210b的内径不同,并且,踏板旋转轴22的转轴本体22a仅能够穿过内径相对大的其中一个通孔210a、并与能够穿过内径相对小的另一通孔210b的螺纹杆22c形成阶梯端面22d ;因此,当安装踏板旋转轴22时,只要使踏板旋转轴12的限位帽22抵接在内径相对大的一个通孔210a所在侧板21a的外侧,转轴本体22a与螺纹杆22c所形成的阶梯端面22d即可抵接在内径相对小的另一通孔210b所在侧板21b的内侧,从而通过阶梯端面22d在内径相对小的另一通孔210b所在侧板21b内侧的抵接,能够将两个侧板21a和21b之间的间隔支撑在合理的范围内,以避免踏板套筒14由于两个侧板21a和21b的夹持而转动不畅、以及踏板套筒14无法受到侧板21a和21b所施加的足够的约束力,进而,既能够避免踏板臂25在制动踏板被踩踏时的摆动出现卡滞、又能够避免踏板臂25在制动踏板被踩踏时的摆动出现松旷。S卩,本实施例中的制动踏板机构能够通过扭紧力大小来控制锁紧螺母23的锁紧·程度,而且还能够在踏板旋转轴22的轴向方向上对锁紧程度实现定位控制,因而能够确保制动踏板机构的制动性能。此外,请再参见图2:为了减少踏板套筒24与踏板旋转轴22的转轴本体22a的刚性碰撞,本实施例可以设置踏板套筒24与踏板旋转轴22的转轴本体22a间隙配合,并且,本实施例中的制动踏板机构可以进一步包括两个缓冲套26a和26b,其中一个缓冲套26a靠近侧板21a的内侧、并于踏板套筒24之内套设于转轴本体22a连接限位帽22b的一端,另一个缓冲套26b靠近侧板21b的内侧、并于踏板套筒24之内套设于转轴本体22a连接螺纹杆22c的另一端;为了减少踏板套筒24与两个侧板21a和21b的刚性碰撞,本实施例还可以设置踏板套筒24的轴向长度小于两个侧板21a与21b之间的间隔,并且,靠近侧板21a内侧的一个缓冲套26a可以进一步具有贴附在侧板21a内侧的翻边27a,同样地,靠近侧板21b的另一个缓冲套26b可以进一步具有贴附在侧板21b内侧的翻边。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制动踏板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制动踏板机构包括 踏板支架,其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以及开设于第一侧板的第一通孔和开设于第二侧板的第二通孔;其中,第一通孔的内径大于第二通孔的内径; 踏板旋转轴,其具有转轴本体、以及分别连接在转轴本体两端的限位帽和螺纹杆;其中,转轴本体的外径小于等于第一通孔的内径、大于第二通孔的内径,限位帽的外径大于第一通孔的内径,螺纹杆的外径小于等于第二通孔的内径;转轴本体位于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并且,转轴本体连接限位帽的一端穿设在第一通孔内,转轴本体连接螺纹杆的另一端被限制在第二侧板的内侧并形成有阶梯端面;限位帽抵接在第一侧板的外侧,使转轴本体另一端连接的螺纹杆穿过第二通孔伸出至第二侧板的外侧、并使转轴本体另一端形成的阶梯端面抵接在第二侧板的内侧; 锁紧螺母,其外径大于第二通孔的内径,且其在第二侧板的外侧与踏板旋转轴的螺纹杆螺纹连接、并抵接在第二侧板的外侧; 踏板套筒,其在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套设于踏板旋转轴的转轴本体; 制动踏板,其悬置在踏板套筒的下方; 踏板臂,其连接在踏板套筒和制动踏板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制动踏板机构,其特征在于,踏板套筒与踏板旋转轴的转轴本体间隙配合,且该制动踏板机构进一步包括两个缓冲套,其中一个缓冲套靠近第一侧板的内侧、并于踏板套筒之内套设于转轴本体连接限位帽的一端,另一个缓冲套靠近第二侧板的内侧、并于踏板套筒之内套设于转轴本体连接螺纹杆的另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动踏板机构,其特征在于,踏板套筒的轴向长度小于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的间隔,且,靠近第一侧板内侧的一个缓冲套进一步具有贴附在第一侧板内侧的翻边,靠近第二侧板的另一个缓冲套进一步具有贴附在第二侧板内侧的翻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制动踏板机构。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制动踏板机构中,踏板支架的第一、第二侧板所分别开设的第一、第二通孔的内径不同,并且,踏板旋转轴的转轴本体仅能够穿过内径相对大的第一通孔、并与能够穿过内径相对小的第二通孔的螺纹杆形成阶梯端面。因此,当安装踏板旋转轴时,只要使踏板旋转轴的限位帽抵接在第一通孔所在的第一侧板的外侧,转轴本体与螺纹杆所形成的阶梯端面即可抵接在第二通孔所在的第二侧板的内侧,从而通过阶梯端面在第二侧板内侧的抵接,能够将第一、第二侧板之间的间隔定位支撑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而,既能够避免踏板臂在制动踏板被踩踏时的摆动出现卡滞、又能够避免踏板臂在制动踏板被踩踏时的摆动出现松旷。
文档编号B60T7/06GK202764948SQ20122047374
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7日
发明者汪俊, 徐冬春, 杨晓勇 申请人:海马轿车有限公司, 上海海马汽车研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