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驻车制动装置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80750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驻车制动装置支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电子驻车制动装置支架 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将电子驻车制动装置设置在汽车底盘上的装置,尤其涉及一 种电子驻车制动装置支架,属于汽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电子驻车制动系统(EPB:Electrical parking brake)是指将行车过程中的临时 性制动和停车后的长时性制动功能整合在一起,并且由电子控制方式实现停车制动的装 置。电子驻车制动系统通常包括设置在驾驶室内的控制装置和设置在汽车底盘的电子驻 车装置两部分。目前,由于电子驻车制动装置使用传统的硬连接直接设置在汽车底盘上,所 以,电子驻车制动装置工作时产生的震动基本上全部会传递给车身,这样大大的增加与车 身产生共振的风险,并降低整车NVH(噪声Noise、振动Vibration和声振粗糙度Harshness) 性能。并且,在行车过程中,沙石的冲击可能会导致电子驻车制动装置发生误动作,严重时 会导致电子驻车制动系统损坏而失效,从而引发安全事故,使行车安全存在隐患。实用新型内容[0003]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电子驻车制动装置产生的震动导致整车的NVH性能降 低和在汽车行驶过程中电子驻车制动装置在受到沙石冲击时易发生误动作或损坏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子驻车制动装置支架,该支架通过柔性连接将电子驻车装置固定 在其中,并通过柔性连接将支架固定在汽车底盘上,使电子驻车制动装置在工作时不会对 整车的NVH性能造成影响,也不会将汽车自身运行时的震动传递给电子驻车制动装置,避 免误动等导致电子驻车制动装置失效的情况发生。[0004]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0005]一种电子驻车制动装置支架,用于将电子驻车制动装置固定在汽车底盘上;所述 电子驻车制动装置支架包括[0006]用于容纳电子驻车制动装置的第一支架,所述电子驻车制动装置固设在所述第一 支架中;[0007]固设在汽车底盘上的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一支架固连;[0008]设置在电子驻车制动装置与所述第一支架连接处的,用于避免电子驻车制动装置 将工作时所产生振动传递给所述第一支架的第一缓冲装置;以及,[0009]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连接处的,用于避免在行车过程中汽车车身 将振动经第二支架传递给电子驻车制动装置的第二缓冲装置。[0010]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第一缓冲装置与第二缓冲装置的联合使用,不 仅使车身传递给电子驻车制动装置的震动大大降低,而且使电子驻车制动装置工作时的震 动被不会直接传递给车身,从而提高整车NVH性能。另外,第一支架对电子驻车制动装置的 包覆,保护了电子驻车制动装置在行车过程中避免受到沙石的冲击。[0011]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进行以下进一步改进。[0012]进一步的,所述电子驻车制动装置与所述第一支架通过若干第一螺栓连接,所述 第一缓冲装置为套设在各第一螺栓上的第一缓冲垫。[0013]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使用能够套设在第一螺栓上的第一 缓冲垫作为第一缓冲装置,既安装方便又节省用料。[0014]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进行以下进一步改进。[001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缓冲垫包括设置在第一螺栓的头部与第一支架之间的第一缓 冲部和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与电子驻车制动装置之间的第二缓冲部。[0016]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使用包括设置在第一支架与第一 螺栓的头部之间的第一缓冲部和设置在第一支架与电子驻车制动装置之间的第二缓冲部 两个部分的缓冲垫,将第一螺栓与第一支架的连接,以及第一支架与电子驻车制动装置之 间的连接都变为柔性连接,在工作时,通过两部分缓冲结构对电子驻车制动装置所产生 的震动进行吸收,使电子驻车装置车身NVH (噪声Noise、振动Vibration和声振粗糙度 Harshness)性能的影响降到最低。[0017]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进行以下进一步改进。[001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之间通过若干第二螺栓连接,所述第二 缓冲装置为套设在各所述第二螺栓上的第二缓冲垫。[0019]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使用能够套设在第二螺栓上的第二 缓冲垫作为第二缓冲装置,既安装方便又节省用料。[0020]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进行以下进一步改进。[0021]进一步,所述第二缓冲垫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螺栓的头部与第二支架或第一支架 之间的第三缓冲部和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之间的第四缓冲部。[0022]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使用包括设置在第一支架或第二支 架与螺栓头部之间的第三缓冲部和设置在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之间的第四缓冲部两个部 分的缓冲垫,将第二螺栓与第一支架或第二支架之间的连接,以及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之 间的连接都变为柔性连接,并通过缓冲垫吸收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所产生的震动,大大降低 了汽车车身所产生的振动对电子驻车制动装置的影响。[002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支架将电子驻车制动装置包裹起来,使其免受行 车过程中所产生的砂石的冲击,并通过在电子驻车制动装置与其支架之间的连接处使用第 一缓冲装置,以及与汽车底盘之间设置的第二缓冲装置联合使用,不仅使车身传递给电子 驻车制动装置的震动降到最低,而且使电子驻车制动装置工作时的震动不直接传递给车 身,从而提高整车NVH性能。


[0024]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电子驻车制动装置支架立体结构示意图;[0025]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电子驻车制动装置支架内部结构示意图;[0026]图3表示第一缓冲垫结构示意图;[0027]图4表示第二缓冲垫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 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0029]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电子驻车制动装置支架包括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2、 第一缓冲装置和第二缓冲装置。其中,第一支架I用于容纳电子驻车制动系统中设置在汽 车底盘上的电子驻车制动装置A。第一支架I与电子驻车制动装置A之间通过若干第一螺 栓3可拆卸的连接。第一缓冲装置为套设在各第一螺栓3上的若干第一缓冲垫4。如图2、 3所示,第一缓冲垫4包括两个部分位于第一螺栓3的头部与第一支架I之间的第一缓冲 部41和位于第一支架I与电子驻车制动装置A之间的第二缓冲部42,第一缓冲部41和第 二缓冲部42均为在其轴向方向具有设定高度的环状结构,两者的内孔直径均应大于第一 螺栓3的外径,两者的最大外径或外接圆直径应大于设置在第一支架I和电子驻车制动装 置A上的用于将电子驻车制动装置A设置在第一支架I上的连接孔的直径。装配时,第一 螺栓3由第一缓冲部41和第二缓冲部42中心孔中穿过,将第一缓冲垫4套设在第一螺栓 3上,再使用第一螺栓3对电子驻车制动装置A与第一支架I连接。[0030]第二支架2与第一支架I通过若干第二螺栓5可拆装的连接。第二缓冲装置为套 装在各第二螺栓5上的若干第二缓冲垫6。如图4所示,与第一缓冲垫4相同,为了更好的 起到缓冲作用,第二缓冲垫6包括设置在第二螺栓5的头部与第一支架I之间的第三缓冲 部61和位于第一支架I与第二支架2之间的第四缓冲部62。第三缓冲部61和第四缓冲部 62均为在其轴向方向具有设定高度的环状结构,两者的内孔直径均应大于第二螺栓5的外 径;两者的最大外径或外接圆直径应大于设置在第一支架I和第二支架2上的用于将第一 支架I设置在第二支架I上的安装孔的直径。装配时,第二螺栓5由第三缓冲部61和第四 缓冲部62的中心孔中穿过,将第二缓冲垫6套设在第二螺栓5上,再使用第二螺栓5对第 一支架I和第二支架2进行连接。[0031 ] 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螺栓3、第二螺栓5和第三螺栓8的数量应根据电子驻车制动 装置A、第一支架I和第二支架2的尺寸确定。另外,第一缓冲装置和第二缓冲装置除了上 述分别由套设在第一螺栓3和第二螺栓5上的第一缓冲垫4和第二缓冲垫6外,还可采用 设置在各连接处的弹性垫片或套设在第一螺栓3和第二螺栓5上的弹簧等,其他结构形式 的缓冲装置,在此就不一一例举了。[0032]使用时,首先,如图2所示,将第二支架2通过若干第三螺栓8固定在汽车底盘(图 中未示出)上。再将第一缓冲垫4套装在第一螺栓3上,随后通过第一螺栓3连接第一支架 I与电子驻车制动装置A。然后,将第二缓冲垫6套装在第二螺栓5上,最后,使用第二螺栓 5将第一支架I与第二支架2固连,即完成装配。当需要对电子驻车制动装置A进行零部件 检测或更换时,直接拆下第一支架I即可对电子驻车制动装置A进行维修或更换。[0033]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 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电子驻车制动装置支架,用于将电子驻车制动装置固设在汽车底盘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驻车制动装置支架包括用于容纳电子驻车制动装置的第一支架,所述电子驻车制动装置固设在所述第一支架中;用于固设在汽车底盘上的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一支架固连;设置在电子驻车制动装置与所述第一支架连接处的,用于避免电子驻车制动装置将工作时所产生振动传递给所述第一支架的第一缓冲装置;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连接处的,用于避免在行车过程中汽车车身将振动经所述第二支架传递给电子驻车制动装置的第二缓冲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驻车制动装置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驻车制动装置与所述第一支架通过若干第一螺栓连接,所述第一缓冲装置为套设在各所述第一螺栓上的第一缓冲垫。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驻车制动装置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垫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螺栓的头部与所述第一支架之间的第一缓冲部和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与电子驻车制动装置之间的第二缓冲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电子驻车制动装置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之间通过若干第二螺栓连接,所述第二缓冲装置为套设在各所述第二螺栓上的第二缓冲垫。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驻车制动装置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冲垫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螺栓的头部与所述第二支架或所述第一支架之间的第三缓冲部和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之间的第四缓冲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驻车制动装置支架,包括用于容纳电子驻车制动装置的第一支架;用于将电子驻车制动装置支架固设在汽车底盘上的第二支架,第二支架与汽车底盘和第一支架固连;设置在电子驻车制动装置与第一支架连接处的避免电子驻车制动装置将工作时所产生振动传递给第一支架的第一缓冲装置;以及,设置在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连接处的避免在行车过程中汽车车身将振动经第二支架传递给电子驻车制动装置的第二缓冲装置。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子驻车制动装置支架,通过柔性连接将电子驻车装置固定在其中,并通过柔性连接固定在汽车底板上。使电子驻车制动装置在工作时不会对整车的NVH性能造成影响,也不会因为误动等导致电子驻车制动装置失效。
文档编号B60T17/00GK202827562SQ20122051023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9日
发明者权香妮, 夏基燕, 陈德利 申请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