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舱散热器框立柱与机舱纵梁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80932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机舱散热器框立柱与机舱纵梁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内部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机舱散热器框立柱与机舱纵梁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中机舱散热器框立柱与机舱纵梁是采用螺栓连接,而且是将机舱纵梁的一端端面与机舱散热器框立柱相连。这种连接方式接触面积小,连接强度低,而且受到撞击时容易造成机舱纵梁与机舱散热器框立柱连接处断裂,对机舱内的人员造成伤害。如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01736795U,于2011年2月9日公告的一种汽车散热器框架定位机构,包括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的前横梁总成、散热器框架和纵梁总成,在散热器框架和纵梁总成的安装面之间设有散热器框架预固定板。该专利中的散热器框架预固定板是通过螺栓将散热器框架和纵梁总成固定,而且散热器框架预固定板是安装在纵梁总成的端面处,这种连接方式接触面积小,连接强度低,而且受到撞击时容易造成机舱纵梁与机舱散热器框立柱连接处断裂,对机舱内的人员造成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针对现有机舱散热器框立柱与机舱纵梁的端面连接、接触面积小、连接强度低、受到撞击时容易对机舱的人员造成伤害等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增强机舱散热器框立柱与机舱纵梁的连接强度、减小机舱散热器框立柱与机舱纵梁连接处对机舱内人员的损害的机舱散热器框立柱与机舱纵梁的连接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下述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机舱散热器框立柱与机舱纵梁的连接结构,包括机舱散热器框立柱和机舱纵梁,所述的机舱纵梁的一端的侧面与机舱散热器框立柱垂直且固定连接,机舱纵梁的上表面与机舱散热器框立柱之间设置有上连接板,机舱纵梁的下表面与机舱散热器框立柱之间设置有下连接板,机舱散热器框立柱和机舱纵梁的上表面均与上连接板固定连接,机舱散热器框立柱和机舱纵梁的下表面均与下连接板固定连接。机舱纵梁的一端的侧面与机舱散热器框立柱相连,采用机舱纵梁的侧面与机舱散热器框立柱相连,增大机舱纵梁与机舱散热器框立柱的接触面积。在机舱纵梁上表面和机舱散热器框立柱之间设置上连接板,在机舱纵梁下表面和机舱散热器框立柱之间设置下连接板,利用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进一步增大机舱纵梁与机舱散热器框立柱的接触面积,而且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能够增强机舱纵梁与机舱散热器框立柱之间的连接强度。当汽车发生碰撞时,能够减小机舱纵梁与机舱散热器框立柱连接处断裂的几率,降低对机舱内乘员的损害程度。作为优选,所述的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均呈“L”形。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均呈“L”形,保证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的一端与机舱纵梁相连、另一端与机舱散热器框立柱相连,有效地增大机舱纵梁与机舱散热器框立柱连接处的连接面积。作为优选,所述的机舱散热器框立柱和机舱纵梁的上表面与上连接板的固定连接方式均为焊接,所述的机舱散热器框立柱和机舱纵梁的下表面与下连接板的固定连接方式均为焊接。机舱散热器框立柱和机舱纵梁的上表面与上连接板的固定连接方式均为焊接,所述的机舱散热器框立柱和机舱纵梁的下表面与下连接板的固定连接方式均为焊接,提高了正面碰撞和偏置碰撞安全性。作为优选,所述的上连接板的一个侧面与机舱散热器框立柱外表面贴合、另一个侧面与机舱纵梁的上表面贴合。上连接板的一个侧面与机舱散热器框立柱外表面贴合、另一个侧面与机舱纵梁的上表面贴合,增强上连接板与机舱散热器框立柱和机舱纵梁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强上连接板与机舱散热器框立柱和机舱纵梁的连接强度。作为优选,所述的下连接板的一个侧面与机舱散热器框立柱外表面贴合、另一个侧面与机舱纵梁的下表面贴合。下连接板的一个侧面与机舱散热器框立柱外表面贴合、另一个侧面与机舱纵梁的下表面贴合,增强下连接板与机舱散热器框立柱和机舱纵梁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强下连接板与机舱散热器框立柱和机舱纵梁的连接强度。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机舱散热器框立柱与机舱纵梁的连接结构具备下述优点1、将机舱纵梁的侧面与机舱散热器框立柱相连,而且在机舱纵梁上表面与机舱散热器框立柱之间设置上连接板,在机舱纵梁下表面与机舱散热器框立柱之间设置下连接板,增大机舱纵梁与机舱散热器框立柱之间的连接面积,增强连接强度,降低碰撞时造成机舱纵梁与机舱散热器框立柱连接处断裂对机舱内的乘员造成损害;2、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均呈“L”形,而且上连接板的一侧面与机舱纵梁上表面贴合、另一个侧面与机舱散热器框立柱贴合,下连接板的一侧面与机舱纵梁下表面贴合、另一个侧面与机舱散热器框立柱贴合,保证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与机舱纵梁和机舱散热器框立柱的连接强度;3、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采用焊接的方式与机舱纵梁和机舱散热器框立柱相连,提高了正面碰撞和偏置碰撞安全性。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示说明1_机舱纵梁,2-机舱散热器框立柱,3-上连接板,4-下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机舱散热器框立柱与机舱纵梁的连接结构,包括机舱散热器框立柱2和机舱纵梁1,机舱纵梁I的侧面的一端与机舱散热器框立柱2垂直相连。在机舱纵梁I的上表面与机舱散热器框立柱2之间安装有上连接板3,在机舱纵梁I的下表面与机舱散热器框立柱2之间安装有下连接板4。上连接板3和下连接板4均呈“L”形,上连接板3的一侧面与机舱纵梁I的上表面贴合、另一侧面与机舱散热器框立柱2贴合;下连接板4的一侧面与机舱纵梁I的下表面贴合、另一侧面与机舱散热器框立柱2贴合。上连接板3与机舱纵梁I和机舱散热器框立柱2采用点焊接的方式固定,下连接板4与机舱纵梁I和机舱散热器框立柱2也采用点焊接的方式固定。采用机舱纵梁I的侧面与机舱散热器框立柱2相连,增大机舱纵梁I与机舱散热器框立柱2的接触面积。采用上连接板3和下连接板4增加了机舱纵梁I和机舱散热器框立柱2连接处的连接面、增强了连接强度。降低碰撞时造成机舱纵梁与机舱散热器框立柱连接处断裂对机舱内的乘员造成损害。应理解,该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机舱散热器框立柱与机舱纵梁的连接结构,包括机舱散热器框立柱和机舱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舱纵梁的一端的侧面与机舱散热器框立柱垂直且固定连接,机舱纵梁的上表面与机舱散热器框立柱之间设置有上连接板,机舱纵梁的下表面与机舱散热器框立柱之间设置有下连接板,机舱散热器框立柱和机舱纵梁的上表面均与上连接板固定连接,机舱散热器框立柱和机舱纵梁的下表面均与下连接板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舱散热器框立柱与机舱纵梁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均呈“L”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舱散热器框立柱与机舱纵梁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舱散热器框立柱和机舱纵梁的上表面与上连接板的固定连接方式均为焊接,所述的机舱散热器框立柱和机舱纵梁的下表面与下连接板的固定连接方式均为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机舱散热器框立柱与机舱纵梁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连接板的一个侧面与机舱散热器框立柱外表面贴合、另一个侧面与机舱纵梁的上表面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机舱散热器框立柱与机舱纵梁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连接板的一个侧面与机舱散热器框立柱外表面贴合、另一个侧面与机舱纵梁的下表面贴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内部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机舱散热器框立柱与机舱纵梁的连接结构。该机舱散热器框立柱与机舱纵梁的连接结构,包括机舱散热器框立柱和机舱纵梁,机舱纵梁的一端的侧面与机舱散热器框立柱垂直且固定连接,机舱纵梁的上表面与机舱散热器框立柱之间设置有上连接板,机舱纵梁的下表面与机舱散热器框立柱之间设置有下连接板,机舱散热器框立柱和机舱纵梁的上表面均与上连接板固定连接,机舱散热器框立柱和机舱纵梁的下表面均与下连接板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有效地增强机舱散热器框立柱与机舱纵梁的连接强度、减小机舱散热器框立柱与机舱纵梁连接处对机舱内人员的损害等有益效果。
文档编号B60K11/04GK202863119SQ20122051721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9日
发明者杜文鑫, 范学斌, 金爱君, 李国林, 李宏华, 李功赋, 吴成明, 赵福全 申请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