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及其牵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41105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辆及其牵引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工程,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辆的牵引装置以及具有该牵引装置的车辆。
背景技术
道路行驶的车辆一般都设置有牵引装置,以备在燃油耗尽、机电故障、道路陷阻等情况下,救援受困车辆、自救或被其它车辆牵引。中重型车辆及其它行走式工程车辆,由于自身的整备质量较大,所需牵引力较大,牵引装置多为刚性。传统的前牵引装置大多与车架前横梁焊接,有铸钢连接座,用牵引钩或牵引销与牵引钢索连接,受连接形式和所需牵引力的影响,传统的前牵引装置大多为中置,并且大多牵引装置整体安装在车架上。传统的牵引装置结构复杂,大多整体安装在车架上,因而占用空间、影响车辆外观并增加了车辆的重量,牵引装置损毁后无法更换,并且中置式的牵引装置使用起来缺乏灵活性。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及其牵引装置,所述牵引装置中牵引组件可拆卸地连接在连接座上,可以在使用时再安装牵引组件,方便灵活、节省空间、不影响车辆外
观和重量。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的牵引装置,该车辆的牵引装置包括连接座、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连接座上的牵引叉以及连接于所述牵引叉用于连接牵引钢索的牵引销,其中,所述牵引叉包括圆轴部以及位于圆轴部一端的长型的连接部,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长型通孔,所述连接部的长度小于或者等于所述长型通孔的长度并且大于所述长型通孔的宽度,所述圆轴部的外径小于所述长型通孔的宽度。优选地,所述长型通孔的沿长度方向的两个边缘相互对称并分别包括位于中间的一段圆弧段和位于两端的两段直线段,所述长型通孔在所述直线段处的宽度小于所述长型通孔在所述圆弧段处的宽度,并且,所述连接部的外表面与所述长型通孔的内表面相匹配,所述圆轴部的外径与所述圆弧段所在圆的直径相匹配。优选地,所述长型通孔位于所述连接座外侧的边缘设置有倒角,所述连接部的端部边缘设置有倒角。优选地,所述连接座的内侧具有能够使所述连接部绕所述圆轴部旋转的空间,并且所述连接座的内侧表面上设置有能够容纳所述连接部的连接部槽。优选地,所述连接部槽垂直于所述长型通孔设置,并且所述连接部的朝向所述圆轴部的表面为圆弧形表面,所述连接部槽的内表面与所述圆弧形表面相匹配。优选地,所述牵引叉与所述牵引销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牵引叉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圆轴部的另一端的U形叉,所述U形叉的两个叉杆上对应地分别设置有销轴通孔,所述牵弓I销的销轴部依次穿过两个所述销轴通孔以使所述牵引销连接于所述牵引叉。[0011]优选地,所述牵引销还包括位于所述销轴部一端的卡板,该卡板的外径大于所述销轴通孔的内径。优选地,所述牵引销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卡板上的把手以及从所述把手朝向所述销轴部延伸的定位杆,所述叉杆的端部分别设置有与该定位杆相配合的定位槽。优选地,所述连接座的内侧设置有凸出的安装座,该安装座上设置有第一安装通孔,所述车辆的车架上设置有第二安装通孔,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安装通孔和所述第二安装通孔以将所述连接座安装到所述车辆的车架上。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上安装有牵引装置,其中,所述牵引装置为所述的牵引装置,并且所述牵引装置在所述车辆的前端偏置。在本实用新型的牵引装置中,牵引组件可拆卸地连接在连接座上,可以在使用时再安装牵引组件,方便灵活、节省空间、不影响车辆外观和重量。并且本实用新型的牵引装置的连接座上可以设置有与车架上的通孔匹配的安装通孔,通过紧固件将连接座安装在车座上,可以直接利用车架的前横梁侧部的通孔或者是车架的位于侧面的附件上的通孔,因而,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中牵引装置可以为偏置式,可以根据车辆受困情况等从一侧对救援车辆施力,方便灵活。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
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牵引装置的在各部件组装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a至图2d分别是图1中的车辆的牵引装置的连接座的正视图、后视图、俯视图和侧视图;图3a至图3c分别是图1中的车辆的牵引装置的俯视图、侧视图和后视图;图4是图1中的车辆的牵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中的车辆的牵引装置安装在车架的前横梁上的示意图;图6是图1中的车辆的牵引装置安装在车架的附件上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I连接座2牵引叉3牵引销4连接部5圆轴部6U形叉7销轴通孔8定位槽9长型通孔10连接部槽11安装座12销轴部13卡板14把手15定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的牵引装置,该车辆的牵引装置包括连接座I以及连接在该连接座I上用于连接牵引钢索的牵引组件,其中,牵引组件与连接座I可拆卸地连接。在本实用新型的牵引装置中,牵引组件可拆卸地连接在连接座I上,连接座I可以安装在车架上,牵引组件在需要使用时再安装,方便灵活、节省空间,不会因为车辆上一直安装有整个牵引装置而影响车辆外观和重量。其中,所述牵引组件可以设置为任意适合的形式,作为一种简单的结构,牵引组件包括牵引叉2以及可拆卸地连接于该牵引叉2的牵引销3。将牵引销3设置为可拆卸地与牵引叉2连接可以进一步方便操作,通常牵引钢索的端部设置有连接环,使用时牵引销3可以在安装到牵引叉2的过程中穿过连接环,从而实现牵引钢索与牵引组件的连接。牵引叉2与连接座I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可以通过各种适合的形式实现,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牵引叉2包括圆轴部5以及位于圆轴部5 —端的长型的连接部4,连接座I上设置有长型通孔9,连接部4的长度小于或者等于长型通孔9的长度并且大于长型通孔9的宽度,圆轴部5的外径小于长型通孔9的宽度。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先使连接部4的长度方向与长型通孔9的长度方向对应,将连接部4穿过长型通孔9,然后旋转牵引叉2,使得连接部4的长度方向与长型通孔9的宽度方向对应,这样,由于连接部4的长度大于长型通孔9的宽度,连接部4无法以上述的方位从长型通孔9穿出,从而实现了牵引叉2与连接座I的连接。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参见图1至图3c,长型通孔9的沿长度方向的两个边缘相互对称并分别包括位于中间的一段圆弧段和位于两端的两段直线段,长型通孔9在所述直线段处的宽度小于长型通孔9在所述圆弧段处的宽度,并且,连接部4的外表面(相对于连接部4本身的轮廓而言)与长型通孔9的内表面(相对于连接部4本身的轮廓而言)相匹配,圆轴部5的外径与圆弧段所在圆的直径相匹配。在这种情况下,当连接部4穿过长型通孔9后,圆轴部5可以恰好卡在长型通孔9的圆弧段中并且与所述圆弧段发生相对滑动,将连接部4旋转一定角度可以使牵引叉2与连接座I连接,这种连接部4的外表面与长型通孔9的内表面相匹配并且圆轴部5的外径与圆弧段所在圆的直径相匹配的设计,增强了牵引叉2与连接座I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在本实施方式中,长型通孔9设置在连接座I的中心部位,长型通孔9的圆弧段两侧的直线段长度相等。由于连接部4的外表面与长型通孔9的内表面相匹配,因而,为了方便连接部4进入长型通孔9中,优选地,长型通孔9位于连接座I外侧(连接座I朝向车架外的一侧)的边缘设置有倒角,连接部4的端部边缘设置有倒角。此外,连接座I的内侧(连接座I朝向车架内部的一侧)具有能够使连接部4绕圆轴部5旋转的空间,并且连接座I的内侧表面上设置有能够容纳连接部4的连接部槽10。这样,当连接部4穿过长型通孔9后,将连接部4旋转一定角度使其容纳在连接部槽10中,连接部槽10起到对连接部4定位的作用,防止牵引叉2和连接座I连接后连接部4发生滑动,进一步增强牵引叉2和连接座I的连接稳定性。进一步地,连接部槽10垂直于长型通孔9设置,从而当牵引钢索对牵引组件施加拉力时,牵引叉2和连接座I所受到的力相对于长型通孔9是对称的,并且连接部4的朝向圆轴部5的表面为圆弧形表面,连接部槽10的内表面与圆弧形表面相匹配,圆弧形表面有利于连接部4滑到连接部槽10中。[0040]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地,参见图1和图3a至图3c,牵引叉2还包括连接于圆轴部5的另一端的U形叉6,该U形叉6的两个叉杆上对应地分别设置有销轴通孔7,牵引销3的销轴部12依次穿过两个销轴通孔7以使牵引销3连接于牵引叉2。当牵引钢索的端部设置有连接环的情况下,牵引销3可以穿过一个销轴通孔7、接着穿过所述连接环然后在穿过另一个销轴通孔7,从而将牵引钢索与牵引组件连接。并且,牵引销3还可以包括位于销轴部12—端的卡板13,该卡板13的外径大于销轴通孔7的内径,从而当销轴部12到达适合的位置(例如穿过两个销轴通孔7的位置)后,卡板13阻碍销轴部12的进一步运动。牵引销3还包括连接于卡板13上的把手14,以方便操作人员将牵引销3插入销轴通孔7中的操作等,并且作为将牵引销3与牵引叉2固定的一种结构简单的方式,牵引销3还包括从把手14朝向销轴部12延伸的定位杆15,叉杆的端部分别设置有与该定位杆15相配合的定位槽8。这样将定位杆15插入定位槽8后,销轴部12便不能再在销轴通孔7中旋转。参见图1,在本实施方式中,把手14和定位杆15是通过一根金属杆弯折形成。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连接座I的内侧设置有凸出的安装座11,该安装座11上设置有第一安装通孔,车辆的车架上设置有第二安装通孔,紧固件穿过第一安装通孔和第二安装通孔以将连接座I安装到车辆的车架上。参见图5和图6,可以在连接座I的四个角分别设置一个安装座11,安装座11可以设置为具有较厚的厚度,并且整个连接座I可以是铸造形成,增强了连接座I与车架的连接强度,使得所述牵引装置能够承受更大的载荷,并且,第二安装通孔可以利用车架上原有的,例如,在一些车架上,前横梁的两侧或者是车架的附件上设置有通孔。并且,该牵引装置由各个可拆卸的部分连接形成,且可拆卸地安装在车架上,任意一部分损坏后,可以单独更换损坏的部分,灵活方便。另外,本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上安装有牵引装置,牵引装置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牵引装置,并且牵引装置在车辆的前端偏置。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牵引装置节省空间并且通过紧固件与车架连接,因而,可以直接利用前横梁两侧的通孔安装牵引装置,侧面安装的牵引装置可以在车辆的前横梁的一侧设置,从侧面对车辆进行牵引施救。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
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权利要求1.一种车辆的牵引装置,该车辆的牵引装置包括连接座(I)、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连接座(I)上的牵引叉(2)以及连接于所述牵引叉(2)用于连接牵引钢索的牵引销(3),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叉(2)包括圆轴部(5)以及位于圆轴部(5)—端的长型的连接部(4),所述连接座(I)上设置有长型通孔(9),所述连接部(4)的长度小于或者等于所述长型通孔(9)的长度并且大于所述长型通孔(9)的宽度,所述圆轴部(5)的外径小于所述长型通孔(9)的览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型通孔(9)的沿长度方向的两个边缘相互对称并分别包括位于中间的一段圆弧段和位于两端的两段直线段,所述长型通孔(9)在所述直线段处的宽度小于所述长型通孔(9)在所述圆弧段处的宽度,并且,所述连接部(4)的外表面与所述长型通孔(9)的内表面相匹配,所述圆轴部(5)的外径与所述圆弧段所在圆的直径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型通孔(9)位于所述连接座(I)外侧的边缘设置有倒角,所述连接部(4)的端部边缘设置有倒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I)的内侧具有能够使所述连接部(4)绕所述圆轴部(5)旋转的空间,并且所述连接座(I)的内侧表面上设置有能够容纳所述连接部(4)的连接部槽(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的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槽(10)垂直于所述长型通孔(9)设置,并且所述连接部(4)的朝向所述圆轴部(5)的表面为圆弧形表面,所述连接部槽(10)的内表面与所述圆弧形表面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叉(2)与所述牵引销(3)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牵引叉(2)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圆轴部(5)的另一端的U形叉(6),所述U形叉(6)的两个叉杆上对应地分别设置有销轴通孔(7),所述牵引销(3)的销轴部(12)依次穿过两个所述销轴通孔(7)以使所述牵引销(3)连接于所述牵引叉(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的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销(3)还包括位于所述销轴部(12)—端的卡板(13),该卡板(13)的外径大于所述销轴通孔(7)的内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的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销(3)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卡板(13)上的把手(14)以及从所述把手(14)朝向所述销轴部(12)延伸的定位杆(15),所述叉杆的端部分别设置有与该定位杆(15)相配合的定位槽(8)。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的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I)的内侧设置有凸出的安装座(11 ),该安装座(11)上设置有第一安装通孔,所述车辆的车架上设置有第二安装通孔,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安装通孔和所述第二安装通孔以将所述连接座(I)安装到所述车辆的车架上。
10.一种车辆,该车辆上安装有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装置为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牵引装置,并且所述牵引装置在所述车辆的前端偏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的牵引装置,该车辆的牵引装置包括连接座、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连接座上的牵引叉以及连接于所述牵引叉用于连接牵引钢索的牵引销,其中,所述牵引叉包括圆轴部以及位于圆轴部一端的长型的连接部,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长型通孔,所述连接部的长度小于或者等于所述长型通孔的长度并且大于所述长型通孔的宽度,所述圆轴部的外径小于所述长型通孔的宽度。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有所述牵引装置的车辆,并且所述牵引装置在所述车辆的前端偏置。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牵引装置中牵引组件可拆卸地连接在连接座上,可以在使用时再安装牵引组件,方便灵活、节省空间、不影响车辆外观和重量。
文档编号B60D1/14GK203046780SQ20122070646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9日
发明者武郡威, 田孟义, 谭昌毓, 韩潭潭, 郑烨峰, 侯铺云, 郑萍, 丁立燕, 杨瑞梅 申请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