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吸收式转向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862676阅读:98来源:国知局
冲击吸收式转向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冲击吸收式转向装置,对于将电气构件的线缆(38)的轴方向两处部分支撑在内柱(9a)侧的能量吸收部件(35)和外柱(10a)侧的线缆支撑托架(52)上的构造,实现一种能够抑制线缆(38)成为相对于方向盘在二次碰撞时向前方位移的阻力的构造。能量吸收部件(35)具有在二次碰撞时其一部分朝向下方位移的支撑板部(46)。而且,在支撑板部(46)上支撑线缆(38)的在轴方向两处部分中的中间部的一部分。在二次碰撞时,线缆(38)的中间部随着支撑板部(46)的变形而向下方位移并折曲。其结果为,在二次碰撞时,线缆(38)在轴方向挺起的情况得到抑制。
【专利说明】冲击吸收式转向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冲击吸收式转向装置,其在二次碰撞时吸收从驾驶者的身体向方向盘施加的冲击能量,且能够向该方向盘的前方位移。
【背景技术】
[0002]图22以及图23是表示以往已知的转向装置的I例。该转向装置具备可以与驾驶者的体格、驾驶姿势等相应地调节方向盘I的上下位置以及前后位置的功能、减轻驾驶者操作方向盘I的力的功能和当在碰撞事故时,产生了驾驶者的身体碰撞于方向盘I的二次碰撞的情况下,允许方向盘I向前方位移的功能。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前后方向、左右方向以及上下方向只要没有特别地事先说明,表示车辆的前后方向、左右方向以及上下方向。
[0003]这样的转向装置具备在后端部固定了方向盘I的转向轴2、将该转向轴2旋转自由地支撑在其内侧的转向柱3、用于付与转向轴2辅助扭矩的转向力辅助装置4、根据转向轴2的旋转用于使左右I对横拉杆5位移(推拉)的转向齿轮单元6。
[0004]转向轴2通过在配置于前侧的内轴7的后端部旋转力传递自由并且可进行轴方向的滑动地外嵌配置在后侧的外轴8的前端部而构成。另外,转向柱3通过在作为配置于前侧的前方侧柱的内柱9的后端部可轴方向滑动地外嵌作为配置在后侧的后方侧柱的外柱10的前端部而构成。内轴7和外轴8在轴方向相对位移,且内柱9和外柱10在轴方向相对位移,据此,除能够调节方向盘I的前后位置外,还能够在碰撞事故时缩短转向轴2的全长。
[0005]内柱9的前端部结合固定在构成转向力辅助装置4的齿轮壳11的后端面。另外,内轴7被插入齿轮壳11内,内轴7的前端部与构成转向力辅助装置4的输入轴结合。另外,经扭力杆与该输入轴连结的构成转向力辅助装置4的输出轴12的前端部从齿轮壳11的前端面突出。
[0006]内柱9在轴方向的位移被阻止的状态下,仅能够以配设在车身13的左右方向(图22的表里方向)的倾转支点轴14为中心摆动地被支撑在车身13上。在图示的例中,倾转支点轴14经前部支撑托架15被支撑在车身13上,且插通于设置在齿轮壳11的前端上部的支撑管16。因此,不存在内柱9在二次碰撞时也向前方位移的情况。
[0007]另一方面,外柱10将其中间部由后部支撑托架17在施加了朝向前方的强的冲击的情况下,可向前方脱离(脱落)地支撑在车身13的一部分上。因此,如图23所示,在构成后部支撑托架17的左右I对侧壁部18的上端部,以向转向柱3的侧方突出的状态设置I对安装板部19,且在各自的安装板部19以在安装板部19的后端缘开口的状态设置切口 20。而且,在切口 20卡定由未图示出的螺栓固定在车身13上的壳构件21。这些壳构件21在中间部具备用于插通螺栓的通孔22。
[0008]在碰撞事故时,若产生驾驶者的身体碰撞于方向盘I的二次碰撞,则经转向轴2向转向柱3施加朝向前方的大的冲击载荷。而且,转向轴2以及转向柱3成为使全长缩短的倾向。即、相对于后部支撑托架17欲与外柱10 —起向前方位移,I对壳构件21与螺栓一起停止在原来的位置。其结果为,壳构件21从切口 20向后方脱出,允许方向盘I向前方位移。
[0009]另外,为了能够调节方向盘I的前后位置以及上下位置,外柱10可前后方向以及上下方向移动地被支撑在后部支撑托架17上。具体地说,在外柱10的中间部下表面焊接固定被支撑托架23,由构成后部支撑托架17的左右I对侧壁部18夹持该被支撑托架23。另外,在被支撑托架23的左右侧壁相互匹配的位置形成前后方向长的前后方向长孔24。另一方面,在侧壁部18的一部分,在相互匹配并且与前后方向长孔24的一部分匹配的位置形成上下方向长的上下方向长孔25。而且,将调节杆26插通于前后方向长孔24以及上下方向长孔25,且在该调节杆26的前端部,在向一方的侧壁部18 (图23的左侧)的外侧突出的阳螺纹部拧合调节螺母27。另外,在该状态下,使存在于调节杆26的基端部的向外的法兰状的头部28仅可升降地卡合于形成在另一方的侧壁部18 (图23的右侧)上的上下方向长孔25。
[0010]调节螺母27通过调节手柄29旋转自由。因此,通过基于调节手柄29的操作使调节螺母27旋转,使调节螺母27和调节杆26的头部28的间隔变化,从而能够使固定了被支撑托架23的转向柱3 (外柱10)相对于后部支撑托架17固定或将固定解除。而且,在将调节螺母27和头部28的间隔扩开的状态下,在调节杆26能够在前后方向长孔24的内侧位移的范围内,能够使转向柱3 (外柱10)在前后方向移动,进行方向盘I的前后位置的调节。另外,在调节杆26能够在上下方向长孔25的内侧位移的范围内,能够使转向柱3在上下方向移动,进行方向盘I的上下位置的调节。此时,转向柱3以倾转支点轴14为中心在上下方向摆动位移。
[0011]在构成转向力辅助装置4的输出轴12的前端部,经自由接头30连结着中间轴31的后端部。在中间轴31的前端部经另外的自由接头32连结着转向齿轮单元6的输入轴33。输入轴33与构成转向齿轮单元6的齿条以及小齿轮(未图示出)中的小齿轮结合。在与该小齿轮哨合的齿条的左右的端部分别连结横拉杆5,通过基于该齿条的轴方向位移推拉处于两侧的横拉杆5,付与左右的转向轮所希望的转向角。另外,转向力辅助装置4通过将作为动力源的电动马达34的旋转经设置在齿轮壳11内的蜗杆减速机向输出轴12传递,在规定的方向以规定的大小将辅助扭矩付与输出轴12。
[0012]在外柱10的后端部安装转向锁定装置、组合开关等电气构件。另外,在这些电气构件上连接电源线、信号线等线缆的后端部,但这些线缆是除其后端部以外被捆扎,由绝缘材包覆的线缆束的形态。这样的线缆沿转向柱3在前后方向配设。因此,以往一般进行在转向柱3、存在于其周边的部件的一部分设置为支撑线缆的中间部而利用的线缆支撑托架。例如,日本特开2010-116008号公报记载了在支撑外柱的后部支撑托架的侧端部设置线缆支撑托架的构造。
[0013]另一方面,以往也已知在二次碰撞时,通过随着方向盘I向前方位移而使能量吸收部件塑性变形,从而吸收从驾驶者的身体施加给方向盘I的冲击能量的构造。例如,日本特开2009-83611号公报记载了使金属板制的能量吸收部件在二次碰撞时以施加给方向盘的冲击载荷为基础塑性变形的构造。在采用这样的构造的情况下,在方向盘I向前方位移时,在应相互相对位移的内柱9或固定在内柱9上的部件和外柱10或固定在外柱10上的部件之间,线缆在轴方向挺起,像支棒那样发挥作用,成为相对于方向盘I向前方位移的阻力。其结果为,存在不能按照希望发挥以使能量吸收部件塑性变形为基础的冲击吸收性能的可能性。
[0014]在先技术文献
[0015]专利文献
[001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16008号公报
[0017]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83611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18]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0019]本发明的目的是鉴于上述那样的情况,在冲击吸收式转向装置中,实现一种能够防止或抑制与被安装在后方侧柱的后端部的电气构件连接的线缆成为相对于方向盘在二次碰撞时向前方位移的阻力的构造。
[0020]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21]本发明的冲击吸收式转向装置具备:转向柱,其在内侧可旋转地支撑能够将方向盘固定在后端部的转向轴;和能量吸收部件,通过前述被按压板部在二次碰撞时被按压,从而使其一部分塑性变形,吸收从前述方向盘施加给前述后方侧柱的冲击能量。
[0022]前述转向柱由以前后方向的移动被限制的状态被配置在前侧的前方侧柱和能在轴方向相对位移地被组合在该前方侧柱的后端部的后方侧柱构成。
[0023]前述能量吸收部件通过一体形成基板部、与该基板部直接或者间接地连接的被按压部和与前述被按压部或前述基板部和前述被按压部的两者间接或者直接地连接的支撑板部而构成。基板部在前述前方侧柱和前述后方侧柱中的一方的柱或者固定在该一方的柱上的部分被固定。前述被按压部被配置在前述前方侧柱和前述后方侧柱中的另一方侧。前述支撑板部沿前述转向柱配置,支撑与被固定在前述后侧柱的后端部的电气构件连接的线缆。前述能量吸收部件被构成为若在二次碰撞时由前述另一方的柱或者固定在该另一方的柱上的部分按压前述被按压板部,则该能量吸收部件的一部分塑性变形,且前述支撑板部的至少支撑前述线缆的部分不会塑性变形而是向下方位移。
[0024]更具体地说,前述能量吸收部件具备:
[0025]基板部,所述基板部被固定于前述前方侧柱和前述后方侧柱中的一方的柱或者被固定于固定在该一方的柱上的部分;
[0026]被按压板部,所述被按压板部在前述转向柱的轴方向分离或者相邻地被配置在该基板部,并且,与该基板部间接或者直接连接,随着前述后方侧柱在二次碰撞时向前方位移,所述被按压板部由前述前方侧柱和前述后方侧柱中的另一方的柱或者固定在该另一方的柱上的部分按压;和
[0027]支撑板部,所述支撑板部沿前述转向柱配置,并且,与前述被按压部或前述基板部和前述被按压部这两者间接或者直接连接,在前述被按压部在二次碰撞时被按压的情况下,至少一部分朝向前述转向柱的径方向外方位移。
[0028]前述能量吸收部件被构成为通过前述被按压板部在二次碰撞时被按压,其一部分塑性变形,吸收从前述方向盘施加给前述后方侧柱的冲击能量。
[0029]本发明的冲击吸收式转向柱被构成为前述支撑板部支撑与被固定在前述后方侧柱的后端部的电气构件连接并沿前述转向柱在前后方向配设的线缆中的在轴方向分离的两处部分中的一方,前述后方侧柱支撑前述两处部分中的另一方。
[0030]优选构成为前述支撑板部通过前述被按压板部在二次碰撞时被按压,使前述支撑板部的与前述基板部相反一侧的端部以该支撑板部的前述基板部侧的端部为中心在朝向前述转向柱的径方向外方的方向上摆动。
[0031]另外,虽然前述能量吸收部件的配置为任意的,但是通常配置成前述支撑板部的上表面与前述转向柱的下表面相向。
[0032]优选在前述支撑板部的一部分设置加强部,提高设置了该加强部的部分的弯折刚性。
[0033]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前述加强部由通过利用平压加工使前述支撑板部的一部分塑性变形而形成的加强用肋构成。
[0034]本发明的冲击吸收式转向装置的第一方式被构成为,还具备从前述基板部的端缘朝向下方折曲的垂下板部,前述支撑板部从该垂下板部的下端缘在与前述基板部相反的方向折曲并伸长,前述被按压部从前述支撑板部的处于与前述基板部相反一侧的端缘的宽度方向上的至少一部分向上方折曲并伸长。
[0035]更具体地说,在第一方式的冲击吸收式转向装置中,前述前方侧柱是内柱,前述后方侧柱是能轴方向滑动地外嵌于该内柱的后端部的外柱,在前述内柱的前端部固定作为固定在前述前方侧柱的部分的构成转向力辅助装置的齿轮壳,前述基板部被固定在前述齿轮壳的后端部下表面,前述被按压板部具有供前述内柱的中间部插通的柱用通孔,前述能量吸收部件通过随着前述外柱在二次碰撞时向前方位移,由前述外柱或者作为固定在前述后方侧柱上的部分的固定在该外柱上的部分向前方按压前述被按压板部,从而使前述支撑板部中的支撑前述线缆的部分朝向下方位移。
[0036]本发明的冲击吸收式转向装置的第二方式被构成为,还具备从前述基板部的端缘朝向下方折曲的垂下板部和被配置在前述支撑板部和前述被按压部之间的摆动板部,前述支撑板部从该垂下板部的下端缘在与前述基板部相反的方向折曲并伸长,前述摆动板部在从前述支撑板部的处于与前述基板部相反一侧的端缘的宽度方向上的至少一部分越去向前述被按压板部越朝向上方的方向上倾斜并伸长,前述被按压板部从前述摆动板部的处于与前述基板部相反一侧的端缘朝向上方折曲并伸长。
[0037]更具体地说,在第二方式的冲击吸收式转向装置中,前述前方侧柱是内柱,前述后方侧柱是能轴方向滑动地外嵌于该内柱的后端部的外柱,在前述内柱的前端部固定作为固定在前述前方侧柱的部分的构成转向力辅助装置的齿轮壳,前述基板部被固定在前述齿轮壳的后端部下表面,前述被按压板部具有供前述内柱的中间部插通的柱用通孔,前述能量吸收部件通过随着前述外柱在二次碰撞时向前方位移,由前述外柱或者作为固定在前述后方侧柱上的部分的固定在该外柱上的部分将前述被按压板部向前方按压,从而使前述支撑板部朝向下方位移。
[0038]在任意一种方式中,均优选前述支撑板部在与将前述基板部和前述被按压板部连结的部分在宽度方向相邻的部分具备在前后方向伸长的延长部,该延长部支撑前述线缆的在轴方向分离的两处部分中的一方。
[0039]在本发明的冲击吸收式转向装置的第三方式中,前述前方侧柱是内柱,前述后方侧柱是能轴方向滑动地外嵌于该内柱的后端部的外柱,在前述内柱的前端部固定作为固定在前述前方侧柱上的部分的构成转向力辅助装置的齿轮壳,前述基板部被固定在前述外柱的前端部下表面,前述被按压板部在从前述基板部的前端缘越去向前方越朝向下方的方向上伸长,通过随着前述外柱在二次碰撞时向前方位移,由前述齿轮壳或固定在该齿轮壳上的部分朝向后方按压前述被按压板部的上侧面,从而使该被按压板部在使该被按压板部的前端部朝向下方位移的方向上摆动,且使该被按压板部中的由前述齿轮壳或者固定在该齿轮壳上的部分按压的部分朝向后方移动。
[0040]在本发明的冲击吸收式转向装置的第四方式中,前述前方侧柱是内柱,前述后方侧柱是能轴方向滑动地外嵌于该内柱的后端部的外柱,在前述内柱的前端部固定作为固定在前述前方侧柱上的部分的构成转向力辅助装置的齿轮壳,前述基板部被固定在前述齿轮壳的后端部下表面,前述被按压板部在从前述基板部的后端缘越去向后方越朝向下方的方向上伸长,通过随着前述外柱在二次碰撞时向前方位移,由前述外柱或者固定在该外柱上的部分向前方按压前述被按压板部的上侧面,从而使该被按压板部在使该被按压板部的后端部朝向下方位移的方向上摆动,且使该被按压板部中的由前述外柱或者固定在该外柱上的部分按压的部分朝向前方移动。
[0041]发明效果
[0042]在本发明的冲击吸收式转向装置的情况下,若随着方向盘以及后方侧柱在二次碰撞时向前方位移,能量吸收部件的一部分塑性变形,且支撑线缆的在轴方向两处部分的部分(支撑板部和后方侧柱)彼此的轴方向间隔缩短,则该线缆的在轴方向两处部分中的一方与前述支撑板部一起朝向转向柱的径方向外方位移(被拉拽)。由此,防止或抑制在二次碰撞时线缆的在轴方向两处部分彼此之间的部分在轴方向挺起。换言之,能够防止或抑制线缆成为相对于方向盘以及后方侧柱在二次碰撞时向前方位移的阻力。其结果为,能够有效地发挥以使能量吸收部件塑性变形为基础的冲击吸收性能。另外,在本发明的情况下,由于将能量吸收部件作为用于支撑线缆的一部分的线缆支撑部件使用,所以,还能够谋求因零件的共用化带来的成本降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43]图1是在通常状态下从后部下方的左侧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一例的立体图。
[0044]图2是在通常状态下从后部下方的右侧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一例的立体图。
[0045]图3是在通常状态下从左方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一例的侧视图。
[0046]图4是在通常状态下从右方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一例的侧视图。
[0047]图5是从图3的下方看的图。
[0048]图6是以将一部分的部件省略的状态来表示的与图3相同的图。
[0049]图7的图7 (A)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一例的能量吸收部件的左侧视图,图7(B)是从图7 (A)的右方看的图,图7 (C)是从图7 (A)的下方看的图。
[0050]图8是图6的放大a-a剖视图。
[0051]图9是以外柱在二次碰撞时向前方位移的状态来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一例的与图6相同的图。
[0052]图10是以省略了一部分的部件的状态从左方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二例的侧视图。[0053]图11是从图10的下方看的图。
[0054]图12的图12 (A)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二例的能量吸收部件的左侧视图,图12 (B)是从图12 (A)的右方看的图,图12 (C)是从图12 (A)的下方看的图。
[0055]图13是图10的放大b-b剖视图。
[0056]图14是以省略了一部分的部件的状态从左方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三例的侧视图。
[0057]图1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三例的能量吸收部件的左侧视图。
[0058]图16是以外柱在二次碰撞时向前方位移的状态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三例的与图14相同的图。
[0059]图17是以省略了一部分的部件的状态从左方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四例的侧视图。
[0060]图18是表示从下方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四例的状态的仰视图。
[0061]图19是以省略了一部分的部件的状态从左方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五例的侧视图。
[0062]图20是表示从下方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五例的状态的仰视图。
[0063]图21是表示可用于本发明的使用夹子将线缆的中间部支撑在能量吸收部件的构造的其它2例的主要部分仰视图。
[0064]图22是以将一部分切断的状态表示以往已知的转向装置的I例的大致侧视图。
[0065]图23是图22的放大c_c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66][实施方式的第一例]
[0067]图1?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一例。另外,本例的特征在于,设置用于在二次碰撞时吸收从驾驶者的身体施加给方向盘I (参见图22)的冲击能量的能量吸收部件35这点以及对与转向锁定装置36、组合开关37 (仅在图3?图4中用假想线图示)连接的线缆(线缆束)38的支撑构造进行了研究这点,上述转向锁定装置36、组合开关37是分别被安装在构成转向柱3a的外柱(后方侧柱)IOa的后端部的电气构件。其它部分的构造以及作用除就方向盘I的位置调节功能而言,仅可进行上下位置的调节,不可进行前后位置的调节这点外,基本上与图22?图23所示的以往构造的情况相同。由此,对相同部分标注同种的符号。
[0068]本例的情况下,就有关方向盘I的位置调节功能的构造而言,将被支撑托架23a焊接固定在外柱IOa的前端部上表面。另外,将形成在被支撑托架23a的左右侧壁的用于使调节杆26a插通的通孔做成不是前后方向长孔,而是做成图6所示那样的单纯的圆孔39。因此,在本例的情况下,不能调节方向盘I的前后位置。再有,虽然存在在调节手柄29a的基端部内侧面和构成后部支撑托架17a的一方的侧壁部18a的外侧面之间设置凸轮装置等若干细微差别,但均为以往已知的构造,并非是本例的特征部分。但是,本发明无论是否具备方向盘的位置调节功能(调节上下位置和前后位置中的至少一方的位置的功能)的影响,均可以应用在各种构造的转向装置。
[0069]能量吸收部件35被装配在跨过构成转向柱3a的内柱(前方侧柱)9a和构成转向力辅助装置4a的齿轮壳Ila的结合部的位置。在本例的情况下,能量吸收部件35由软钢板等可塑性变形的金属板、聚甲醛(POM)、聚酰胺(PA)等热塑性工程塑料或者以这些聚甲醛(POM)、聚酰胺(PA)等为原材料添加了碳素纤维、玻璃纤维等充填剂(填料)的强化塑料一体形成,具备在前后方向相互分离地设置的基板部40和被按压板部41以及将这些基板部40和被按压板部41的端缘彼此连结的连结板部42。其中的基板部40是沿左右方向长的大致矩形的部位。如图7所示,在基板部40的成为大致对角位置的两处形成有供用于将该基板部40支撑固定在齿轮壳Ila上的螺栓43插通的通孔44。另外,连结板部42由从基板部40的宽度方向单个半部(在图示的例的情况下,为宽度方向左半部)的后端缘朝向下方直角折曲的垂下板部45和从该垂下板部45的下端缘朝向后方直角折曲并伸长的支撑板部46构成。对支撑板部46的宽度方向两端部的前后方向中央部分实施平压加工,使该部分与其它的部分相比向下方偏移,存在将该部分包围的台阶,据此,设置矩形的加强肋47,提高支撑板部46的弯折刚性。对这些加强肋47在其形成的同时,实施用于与夹子48的夹持宽度相适合的板厚调整,上述夹子48用于将线缆38支撑于支撑板部46。另外,被按压板部41从支撑板部46的后端缘朝向上方直角折曲并伸长。在被按压板部41的靠上端的部分形成大致圆形的柱用通孔49。
[0070]为了以跨过内柱9a和齿轮壳Ila的结合部的状态装配能量吸收部件35,由插通于通孔44的螺栓43将基板部40结合固定在齿轮壳Ila的后端部下表面,且将内柱9a的靠前端的部分松缓地插通于设置在被按压板部41上的柱用通孔49。另外,在本例中,内柱9a是一方的柱,齿轮壳Ila是固定在该一方的柱上的部分。尤其是,在本例的情况下,将各部的尺寸、装配位置等限制成在该状态下,在上端侧,在柱用通孔49的内周缘和内柱9a的外周面之间形成2?3mm左右的径方向间隙。而且,通过像这样装配能量吸收部件35,将支撑板部46沿内柱9a配置在内柱9a的前端部的下方,且使支撑板部46的上侧面与内柱9a的前端部下表面相向。再有,使被按压板部41的后侧面中的柱用通孔49的周围部分在隔开规定的轴方向间隔的状态下与外柱IOa的前端缘相向。
[0071]另外,线缆38由将多个电源线、信号线等捆扎并由绝缘材料包覆的线缆束构成,将其后端部由未图示出的连接器连接于转向锁定装置36、组合开关37等电气构件。在本例的情况下,将这样的线缆38沿转向柱3a的下表面在前后方向配设,且由能量吸收部件35以及被支撑在外柱IOa上的线缆支撑托架52支撑该线缆38的在轴方向分离的两处部分。
[0072]线缆38的中间部的一部分由夹子48支撑在构成能量吸收部件35的支撑板部46上。夹子48由具有足够的弹簧性的钢板等金属板、热塑性工程塑料一体形成,具备具有规定的长度尺寸的带板状的基部50和从该基部50的长度方向中央部的宽度方向(上下方向)两端缘朝该基部50的厚度方向(宽度方向)单侧折曲的I对夹持板部51。在自由状态下,这些夹持板部51的前端部彼此的间隔比设置在支撑板部46上的I对加强肋47的厚度尺寸小。夹子48的基部50的侧面由基于粘接、绑带的紧固等手段遍及长度方向地固定在线缆38的侧面。在该状态下,如图8所示,在构成夹子48的I对夹持板部51彼此之间,一面将夹持板部51彼此的间隔弹性地扩开,一面将支撑板部46的加强肋47的一方插入。据此,通过以这些夹持板部51的弹力为基础的强的力使加强肋47的上下表面和I对夹持板部51的内侧面摩擦卡合。
[0073]线缆38的后端部的一部分(在图示的例的情况下,为由单一的绝缘材料制的外层汇集成I根的部分(线缆束)的后端部)由同样的夹子48支撑在被固定于外柱IOa的中间部下表面的线缆支撑托架52上。线缆支撑托架52具备为钢板等金属板制,且通过焊接、粘接等固定在外柱IOa的中间部的下部侧面的部分圆筒状的基部53和从基部53的下端缘朝向下方折曲并从外柱IOa的中间部下表面向下方突出的矩形板状的突部54。夹子48的基部50的侧面由基于粘接、绑带的紧固等手段遍及长度方向地固定在线缆38的上表面。而且,在该状态下,在构成夹子48的I对夹持板部51彼此之间,一面将这些夹持板部51彼此的间隔弹性地扩开,一面将突部54插入。据此,通过以这些夹持板部51的弹力为基础的强的力,使突部54的两侧的侧面和I对夹持板部51的内侧面摩擦卡合。另外,也可以采用将线缆支撑托架固定在作为固定在外柱上的部分的后部支撑托架、钥匙锁装置等电气构件的一部分,或与这些电气构件一体地形成的构造。
[0074]另外,将线缆38的中间部中的与支撑在能量吸收部件35的支撑板部46上的部分的前端侧相邻的部分朝向宽度方向单向(在图示的例的情况下,为宽度方向左方)折曲,且将该朝向单向折曲的部分的前端侧部分进一步朝向前方折曲。而且,以钩挂在突出设置在齿轮壳Ila的单侧面(在图示的例的情况下为左侧面)的靠下部后端的部分的另外的线缆支撑托架55上的状态支撑该向前方折曲的部分的基端部(后端部)。
[0075]在本例的冲击吸收式转向装置的情况下,随着方向盘I在二次碰撞时向前方位移,从外柱IOa以及车身脱离了的后部支撑托架17a相对于内柱9a向前方位移。另外,在本例中,外柱IOa是另一方的柱,后部支撑托架17a是固定在另一方的柱上的部分。若外柱IOa以及后部支撑托架17a进行位移,则构成能量吸收部件35的被按压板部41的后侧面中的柱用通孔49的周围部分被外柱IOa的前端缘按压。其结果为,随着被按压板部41沿内柱9a向前方位移,能量吸收部件35塑性变形。在该塑性变形的初期阶段,如图6以及图9按顺序所示,构成能量吸收部件35的支撑板部46折曲成大致U字形或大致V字形地变形,支撑线缆38的加强肋47朝向下方位移。更具体地说,在能量吸收部件35在二次碰撞时塑性变形的初期阶段,随着被按压板部41向前方位移,被按压板部41折曲,或支撑板部46中的从设置了加强肋47的部分脱开的部分折曲,或支撑板部46以及垂下板部45以被按压板部41、支撑板部46、垂下板部45、基板部40的各自的连结部为中心摆动,能量吸收部件35塑性变形。而且,随着该塑性变形,支撑板部46以作为基板部40侧的端部的支撑板部46和垂下板部45的结合部为中心,在作为与基板部40相反一侧的端部的支撑板部46和被按压板部41的结合部朝向转向柱3a的径方向外方即下方的方向摆动,设置在支撑板部46上的加强肋47向下方位移。另外,在本例的情况下,此时,被按压板部41在上端侧,向下方位移存在于柱用通孔49的内周缘和内柱9a的外周面之间的径方向间隙的量。其结果为,助长了加强肋47向下方进行位移。
[0076]另外,在本例的情况下,通过在支撑板部46形成I对加强肋47,由设置了该加强肋47的部分提高支撑板部46的弯折刚性。因此,在塑性变形的初期阶段,支撑板部46中的由夹子48夹持的部分在朝向下方为凸的方向上弯曲的量被抑制。另外,在本例的情况下,将加强肋47相对于支撑板部46左右对称地形成。因此,还防止在支撑板部46以前后轴为中心扭转的方向变形。其结果为,在本例的情况下,在塑性变形的初期阶段,可以平滑地进行设置在支撑板部46的加强肋47向下方的位移。
[0077]总之,在本例的情况下,随着支撑板部46中的由夹子48夹持的加强肋47向下方位移,被支撑在该加强肋47上的线缆38的中间部被加强肋47拉拽,向下方位移。因此,此后,外柱IOa从图9所示的状态进一步向前方位移,据此,即使在支撑线缆38的中间部的能量吸收部件35的支撑板部46和支撑线缆38的后端部的线缆支撑托架52的轴方向间隔缩短的情况下,位于线缆38的中间部和后端部之间的中间的部分在轴方向挺起,像支棒那样发挥作用的情况也得到抑制。换言之,支撑在该部分的线缆成为相对于方向盘I在二次碰撞时向前方位移的阻力的情况得到抑制。其结果为,可以有效地发挥以使能量吸收部件35塑性变形为基础的冲击吸收性能。
[0078]另外,在本例的情况下,虽然随着二次碰撞,支撑板部46以及线缆38的中间部朝向下方位移,但是,由于这些部位就车辆的宽度方向而言,位于驾驶者的两膝彼此之间,所以,不必担心这些部位碰撞到驾驶者的膝。另外,在本例的情况下,由于将能量吸收部件35作为用于支撑线缆38的中间部的线缆支撑部件使用,所以,也能够谋求由零件的共用化带来的成本降低。
[0079]另外,在本例的情况下,在构成能量吸收部件35的被按压板部41和在产生二次碰撞时按压被按压板部41的部位之间,在通常状态下隔开规定的轴方向间隔。但是,也可以做成使被按压板部41和按压该被按压板部41的部位预先接触或者结合的构造。若采用这样的结构,在产生二次碰撞后,能够立即进行能量吸收部件35的塑性变形。其结果为,能够更充分地抑制或防止线缆38的中间部成为相对于方向盘I在二次碰撞时向前方位移的阻力的情况。另外,按压被按压板部41的部位并不限于外柱IOa的端部,也能够做成作为固定在外柱(另一方的柱)上的部分的后部支撑托架17a、被支撑托架23a等的固定在外柱IOa上的部分的端部。此外,也可以与转向柱的构造相应地做成能量吸收部件35的配置的上方或做成侧方。
[0080]再有,在本例的情况下,使前方侧柱为内柱,使后方侧柱为外柱。但是,在将前方侧柱作为外柱,将后方侧柱作为内柱的构造也能够采用本发明。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将构成能量吸收部件的基板部在作为后方侧柱的内柱或者固定在该内柱上的部分上固定,且将构成能量吸收部件的被按压板部配置在与基板部相比的前方侧。而且,在产生二次碰撞时,由作为前方侧柱的外柱或者固定在该外柱上的部分将被按压板部朝向后方按压。
[0081][实施方式的第二例]
[0082]图10?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二例。在本例的情况下,构成能量吸收部件35a的连结板部42a中的支撑板部46a通过将被设置在垂下板部45的下端缘和被按压板部41的下端缘之间的部分的宽度方向单侧(在图示的例的情况下为宽度方向左侧)的矩形的支撑板部主体56和与该支撑板部主体56的宽度方向另一方侧(在图示的例的情况下为宽度方向右侧)相邻地设置的在前后方向长的带板状的延长部57相互连结而构成。在本例的情况下,对支撑板部主体56的中央部分实施平压加工,使该中央部分与其它的部分相比向下方偏移,存在将该中央部分包围的台阶,据此,设置矩形的加强肋47a。另外,延长部57的后端部位于支撑板部主体56的后方。被按压板部41从作为支撑板部46a的宽度方向的至少一部分的后端缘的支撑板部主体56的后端缘朝向上方直角地折曲。
[0083]另外,在本例的情况下,使用夹子48a将作为配设在转向柱3a的下方的线缆38的在轴方向分离的两处部分中的存在于前方侧的一方的线缆38的中间部的一部分支撑在延长部57的后端部。夹子48a是由具有足够的弹簧性的钢板等金属板、热塑性工程塑料一体地形成的部件,具备筒状的握持部58和加压板部59。而且,将握持部58外嵌在线缆38的中间部的一部分。另外,在握持部58的上表面和加压板部59的下表面之间一面将它们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间隔弹性地扩开,一面将延长部57的后端部插入。
[0084]在本例的冲击吸收式转向装置的情况下,也是若随着方向盘I在二次碰撞时向前方位移,能量吸收部件35a塑性变形,则在其初期阶段,支撑板部46a (支撑板部主体56以及延长部57)摆动,一面使其后端部朝向下方倾斜,一面向下方位移。其结果为,被支撑在延长部57的后端部的线缆38的中间部也一面在与延长部57相同的方向倾斜,一面向下方位移。其它的部分的结构以及作用与实施方式的第一例的情况相同。
[0085][实施方式的第三例]
[0086]图14?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三例。在本例的情况下,能量吸收部件35b在支撑板部46的后端缘和被按压板部41a的下端缘之间具备在越去向后方越朝向上方的方向倾斜的平板状的摆动板部60。在本例的情况下,在随着二次碰撞而产生的能量吸收部件35b的塑性变形的初期阶段,如图14以及图16按顺序所示,支撑板部46摆动,使其后端部一面朝向下方倾斜,一面向下方位移。即、在塑性变形的初期阶段,随着被按压板部41a朝向前方位移,基板部40、垂下板部45、支撑板部46、摆动板部60、被按压板部41a的连结部在构成能量吸收部件35b的基板部40的下侧面和垂下板部45的前侧面所成的角度α (图15)、垂下板部45的后侧面和支撑板部46的上侧面所成的角度β (图15)以及支撑板部46的上侧面和摆动板部60的上侧面所成的角度Y (图15)减小,且摆动板部60的上侧面和被按压板部41a的前侧面所成的角度δ (图15)增大的方向上塑性变形。与此相伴,支撑板部46摆动,使其后端部一面朝向下方倾斜,一面向下方位移。其结果为,被支撑在支撑板部46上的线缆38的中间部也一面在与支撑板部46相同的方向倾斜,一面向下方位移。
[0087]尤其是,在本例的情况下,随着在能量吸收部件35b上设置摆动板部60,能量吸收部件35b塑性变形成摆动板部60和支撑板部46被折叠。因此,能够使支撑板部46不是在朝向下方成为凸的方向弯曲,而是平滑地摆动倾斜。另外,在本例的情况下,通常状态下的被按压板部41a的后侧面和外柱IOa的前端缘的轴方向间隔变短设置摆动板部60的量。因此,在产生二次碰撞后,早期地能够使支撑板部46以及线缆38的中间部朝向下方摆动倾斜。因此,线缆38的中间部成为方向盘在二次碰撞时向前方位移的阻力的情况被充分地抑制或防止。其它的部分的结构以及作用与实施方式的第一例的情况相同。
[0088]另外,在实施本例的构造的情况下,也能够在摆动板部60形成加强部。另外,在实施本发明的情况下,对于图10?图13所示的实施方式的第二例的构造,也能够采用在构成能量吸收部件35a的支撑板部主体56的后端缘和被按压板部41的下端缘之间,追加了在越去向后方越朝向上方的方向上倾斜的摆动板部的构造。
[0089][实施方式的第四例]
[0090]图17以及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四例。在本例的情况下,能量吸收部件35c由基板部40a、倾斜板部63和延长部57a构成。其中的基板部40a通过焊接、粘接、螺钉拧紧、铆接等支撑固定在作为后方侧柱的外柱IOa的前端部下表面。另外,倾斜板部63是作为被按压板部发挥功能的部件,以从基板部40a的前端缘延伸的状态被设置在越去向前方越朝向下方的方向。即、在本例中,被按压板部与基板部相邻,并且直接连接。另夕卜,延长部57a是作为支撑板部发挥功能的部件,为在前后方向长的带板状,能够与倾斜板部63同步摆动位移地被设置在与倾斜板部63在宽度方向单侧(在图示的例的情况下为宽度方向右侧)相邻的部分。即、在本例中,支撑板部仅与被按压板部直接连接。延长部57a经夹子48a支撑作为线缆38的在轴方向分离的两处部分中的存在于前方侧的一方的线缆38的中间部的一部分。
[0091]在本例的情况下,若随着二次碰撞,外柱IOa向前方位移,则倾斜板部63的上侧面的前端部和支撑在内柱9a的前端部的齿轮壳Ila的后侧面碰撞。再有,若随着二次碰撞的进行,齿轮壳Ila的后侧面按压倾斜板部63的上侧面的前端部,则使倾斜板部63在倾斜板部63的前侧进一步在朝向下方的方向(图18的逆时针方向)摆动,且倾斜板部63的上侧面(因倾斜的进行而朝着前侧)中由齿轮壳Ila的后侧面按压的部分朝向后方(基板部40a侧)移动。即、随着二次碰撞的进行,倾斜板部63的倾斜角度变大,且以与倾斜板部63相邻的状态设置的延长部57a在延长部57a的前侧朝向下方的方向上摆动并倾斜。其结果为,被支撑在延长部57a的线缆38的中间部也一面在与延长部57a相同的方向上倾斜,一面向下方位移。其它的部分的结构以及作用与实施方式的第一例?第三例的情况相同。
[0092][实施方式的第五例]
[0093]图19以及图2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五例。在本例的情况下,将构成能量吸收部件35d的基板部40支撑固定在被支撑在内柱9a的前端部的齿轮壳Ila的下表面。而且,以从基板部40的后端缘的宽度方向I处位置延伸的状态,设置于在越去向后方越朝向下方的方向上倾斜的倾斜板部63a。另外,在与倾斜板部63a在宽度方向单侧(在图示的例的情况下为宽度方向右侧)相邻的部分,能够与倾斜板部63a同步摆动位移地设置在前后方向长的带板状的延长部57b。即、在本例中,也是相当于被按压板部的倾斜板部63a与基板部40相邻,并且直接连接。另外,相当于支撑板部的延长部57b仅与相当于被按压板部的倾斜板部63a直接连接。
[0094]在本例的情况下,若随着二次碰撞,外柱IOa向前方位移,则倾斜板部63a的上侧面的后端部和被焊接固定在外柱IOa的前端部下表面的支撑托架23b的前侧面碰撞。再有,若随着二次碰撞的进行,支撑托架23b的前侧面按压倾斜板部63a的上侧面的后端部,则使倾斜板部63a在倾斜板部63a的后侧进一步朝向下方的方向(图20顺时针方向)摆动,且倾斜板部63a的上侧面(因倾斜的进行而朝着后侧)中由支撑托架23b的前侧面按压的部分朝向前方(基板部40侧)移动。与此相伴,延长部57b在延长部57b的后侧朝向下方的方向上摆动并倾斜,被延长部57b支撑的线缆38的中间部也一面在与延长部57b相同的方向上倾斜,一面向下方位移。其它的部分的结构以及作用与实施方式的第一例?第四例的情况相同。
[0095]另外,在实施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任意一例的情况下,为将线缆的中间部支撑在构成能量吸收部件的支撑板部而使用的夹子都能够使用包括公知的夹子在内的各种夹子。例如,如图17 (A)以及(B)所示,也能够在构成能量吸收部件35c、35d的支撑板部46b、46c的一部分{在(A)所示的例中,为设置在左右的加强肋47的各中央部,在(B)所示的例中,为设置在中央部的加强肋47a的中央部}形成卡合孔61,且作为夹子48b,使用外嵌于线缆38的中间部并且具备握持该中间部的握持部58a和可相对于卡合孔61卡合脱离的卡合部62的夹子。[0096]附图标记说明
[0097]1:方向盘;2、2a:转向轴;3、3a:转向柱;4、4a:转向力辅助装置;5:横拉杆;6:转向齿轮单元;7:内轴;8、8a:外轴;9、9a:内柱;10、10a:外柱;ll、lla:齿轮壳;12:输出轴;13:车身;14:倾转支点轴;15:前部支撑托架;16:支撑管;17、17a:后部支撑托架;18、18a:侧壁部;19、19a:安装板部;20:切口 ;21:壳构件;22:通孔;23、23a:被支撑托架;24:前后方向长孔;25:上下方向长孔;26、26a:调节杆;27:调节螺母;28:头部;29、29a:调节手柄;30:自由接头;31:中间轴;32:自由接头;33:输入轴;34:电动马达;35、35a?35d:能量吸收部件;36:转向锁定装置;37:组合开关;38:线缆;39:圆孔;40:基板部;41、41a:被按压板部;42:连结部;43:螺栓;44:通孔;45:垂下板部;46、46a?46c:支撑板部;47、47a:加强肋;48、48a、48b:夹子;49:柱用通孔;50:基部;51:夹持板部;52:线缆支撑托架;53:基部;54:突部;55:线缆支撑托架;56:支撑板部主体;57:延长部;58、58a:握持部;59:加压板部;60:摆动板部;61:卡合孔;62:卡合部;63:倾斜板部。
【权利要求】
1.一种冲击吸收式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转向柱和能量吸收部件, 所述转向柱由以前后方向的移动被限制的状态被配置在前侧的前方侧柱和能沿轴方向相对位移地被组合在该前方侧柱的后端部的后方侧柱构成,将能在后端部固定方向盘的转向轴能够旋转地支撑在其内侧, 所述能量吸收部件具备基板部、被按压板部和支撑板部,所述基板部被固定于前述前方侧柱和前述后方侧柱中的一方的柱或者被固定于固定在该一方的柱上的部分;所述被按压板部在前述转向柱的轴方向分离或者相邻地被配置于该基板部,并且,与该基板部间接或者直接连接,随着前述后方侧柱在二次碰撞时向前方位移,所述被按压板部由前述前方侧柱和前述后方侧柱中的另一方的柱或者固定在该另一方的柱上的部分按压;所述支撑板部沿前述转向柱配置,并且,与前述被按压部或前述基板部和前述被按压部这两者间接或者直接连接,在前述被按压部在二次碰撞时被按压的情况下,至少一部分朝向前述转向柱的径方向外方位移,所述能量吸收部件通过前述被按压板部在二次碰撞时被按压,从而所述能量吸收部件的一部分塑性变形,吸收从前述方向盘施加给前述后方侧柱的冲击能量, 前述支撑板部支撑与被固定在前述后方侧柱的后端部的电气构件连接并沿前述转向柱在前后方向配设的线缆中的在轴方向分离的两处部分中的一方,前述后方侧柱支撑前述两处部分中的另一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支撑板部通过前述被按压板部在二次碰撞时被按压,从而使前述支撑板部的与前述基板部相反一侧的端部以该支撑板部的前述基板部侧的端部为中心,在朝向前述转向柱的径方向外方的方向摆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吸收式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能量吸收部件被配置成前述支撑板部的上表面与前述转向柱的下表面相向。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吸收式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前述支撑板部的一部分设置加强部,提高设置了该加强部的部分的弯折刚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冲击吸收式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加强部由通过利用平压加工使前述支撑板部的一部分塑性变形而形成的加强用肋构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吸收式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从前述基板部的端缘朝向下方折曲的垂下板部,前述支撑板部从该垂下板部的下端缘在与前述基板部相反的方向折曲并伸长,前述被按压部从前述支撑板部的处于与前述基板部相反一侧的端缘的宽度方向上的至少一部分向上方折曲并伸长。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冲击吸收式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支撑板部在与将前述基板部和前述被按压板部连结的部分在宽度方向相邻的部分具备在前后方向伸长的延长部,该延长部支撑前述线缆的在轴方向分离的两处部分中的一方。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吸收式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从前述基板部的端缘朝向下方折曲的垂下板部和被配置在前述支撑板部和前述被按压部之间的摆动板部,前述支撑板部从该垂下板部的下端缘在与前述基板部相反的方向折曲并伸长,前述摆动板部在从前述支撑板部的处于与前述基板部相反一侧的端缘的宽度方向上的至少一部分起越去向前述被按压板部越朝向上方的方向上倾斜并伸长,前述被按压板部从前述摆动板部的处于与前述基板部相反一侧的端缘朝向上方折曲并伸长。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冲击吸收式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支撑板部在与将前述基板部和前述被按压板部连结的部分在宽度方向相邻的部分具备在前后方向伸长的延长部,该延长部支撑前述线缆的在轴方向分离的两处部分中的一方。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冲击吸收式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前方侧柱是内柱,前述后方侧柱是能轴方向滑动地外嵌于该内柱的后端部的外柱,在前述内柱的前端部固定作为固定在前述前方侧柱的部分的构成转向力辅助装置的齿轮壳,前述基板部被固定在前述齿轮壳的后端部下表面,前述被按压板部具有供前述内柱的中间部插通的柱用通孔,前述能量吸收部件通过随着前述外柱在二次碰撞时向前方位移,由前述外柱或者作为固定在前述后方侧柱上的部分的固定在该外柱上的部分向前方按压前述被按压板部,从而使前述支撑板部中的支撑前述线缆的部分朝向下方位移。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冲击吸收式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前方侧柱是内柱,前述后方侧柱是能轴方向滑动地外嵌于该内柱的后端部的外柱,在前述内柱的前端部固定作为固定在前述前方侧柱的部分的构成转向力辅助装置的齿轮壳,前述基板部被固定在前述齿轮壳的后端部下表面,前述被按压板部具有供前述内柱的中间部插通的柱用通孔,前述能量吸收部件通过随着前述外柱在二次碰撞时向前方位移,由前述外柱或者作为固定在前述后方侧柱上的部分的固定在该外柱上的部分将前述被按压板部向前方按压,从而使前述支撑板部朝向下方位移。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吸收式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前方侧柱是内柱,前述后方侧柱是能轴方向滑动地外嵌于该内柱的后端部的外柱,在前述内柱的前端部固定作为固定在前述前方侧柱上的部分的构成转向力辅助装置的齿轮壳,前述基板部被固定在前述外柱的前端部下表面,前述被按压板部在从前述基板部的前端缘越去向前方越朝向下方的方向上伸长,通过随着前述外柱在二次碰撞时向前方位移,由前述齿轮壳或固定在该齿轮壳上的部分朝向后方按压前述被按压板部的上侧面,从而使该被按压板部在使该被按压板部的前端部朝向下方位移的方向上摆动,且使该被按压板部中的由前述齿轮壳或者固定在该齿轮壳上的部分按压的部分朝向后方移动。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吸收式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前方侧柱是内柱,前述后方侧柱是能轴方向滑动地外嵌于该内柱的后端部的外柱,在前述内柱的前端部固定作为固定在前述前方侧柱上的部分的构成转向力辅助装置的齿轮壳,前述基板部被固定在前述齿轮壳的后端部下表面,前述被按压板部在从前述基板部的后端缘越去向后方越朝向下方的方向上伸长,通过随着前述外柱在二次碰撞时向前方位移,由前述外柱或者固定在该外柱上的部分向前方按压前述被按压板部的上侧面,从而使该被按压板部在使该被按压板部的后端部朝向下方位移的方向上摆动,且使该被按压板部中的由前述外柱或者固定在该外柱上的部分按压的部分朝向前方移动。
【文档编号】B60R21/05GK103608240SQ201280029710
【公开日】2014年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6日
【发明者】山本恒 申请人: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