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车联轴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43746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挂车联轴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挂车联轴节,包括:一个可在工作位置与静止位置之间移动的球颈,其具有一个设置在第一端上的转盘轴承体和一个设置在第二端上的联轴节球体;一个与汽车固定设置的转盘轴承单元,转盘轴承体通过环绕回转轴的回转运动可在工作位置与静止位置之间回转地容纳在该转盘轴承单元中;和一个可通过传动装置传动的旋转止动装置。
背景技术
这种挂车联轴节从现有技术中公知。
但在这种挂车联轴节中,旋转止动装置的传动装置和旋转止动装置本身结构复杂。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因此在于,对依据分类类型的挂车联轴节这样进行改进,使其结构上可以尽可能高地吸收作用于球颈的负载力矩。
该目的在一种开头所述类型的挂车联轴节上依据本发明由此得以实现,即旋转止动装置具有至少一个旋转止动体,该旋转止动体在引导方向上利用至少一个部件可在径向上向回转轴移动;旋转止动体通过在引导方向上的运动可与容纳处嵌接和脱离;提供一个具有与引导方向垂直分布的压力面并可在操作方向上移动的操作体,通过其在操作方向上的运动,至少一个旋转止动体可在引导方向上被移动和加载;以及传动装置为执行机构,操作体利用该传动装置在操作方向上可以在至少一个旋转止动位置与空程位置之间移动。
依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的优点在于,一方面旋转止动装置结构简单和承受很高的负载力矩,而另一方面旋转止动装置的操作体通过作为执行机构构成的传动装置可以简单方式在其旋转止动位置与其空程位置之间移动。
当传动装置通过自动制动的传动机构作用于操作体时,产生操作体一种特别简单的运动。利用这种自动制动的传动机构可以简单方式使操作体运动到各自的位置内,也就是至少一个旋转止动位置或者空程位置内,并保持在该位置上,而在球颈负荷时不会对传动装置产生反作用。
在此方面依据一种特别是依据目的的解决方案,自动制动的传动机构包括一个具有螺杆的螺杆传动机构。
原则上 ,具有螺杆的螺杆传动机构可以处于任意位置上并通过其他传递件作用于操作体。
依据一种结构特别简单的解决方案,操作体可通过一个与螺杆共同作用的螺母移动。
在此方面结构上特别简单的解决方案是,操作体环绕螺杆设置,从而螺杆穿过操作体的穿孔。
特别是在这种解决方案中,穿孔可以直接具有与螺杆啮合的对应螺纹或者在穿孔上设置一个螺母。
原则上在依据本发明解决方案的框架内可以设想,操作体可在其中移动的操作方向自由选择。例如操作方向可以是旋转方向。
然而结构上特别简单的解决方案是,操作体可在一个与回转轴基本平行的操作方向上移动。
在操作体的构成方面,在与此前介绍的依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的相互联系下无需赘述。依据一种具有优点的解决方案,操作体在其操作方向上依次具有回程容纳处和用于至少一个旋转止动体的压力面。
这种回程容纳处和压力面可以通过操作体在其操作方向上的移动或者使旋转止动体进入其空程位置,即在它沉入回程容纳处的情况下,或者进入其旋转止动位置,即在它受到压力面加载的情况下。
压力面在此方面可以任意构成。对于压力面来说,重要的仅在于它在径向上向回转轴变化。
依据压力面一种具有优点的实施方式,至少一个旋转止动体的压力面为楔形面。
这种楔形面在此方面可以是平面。
然而在多个旋转止动体的情况下特别有益的是,压力面为锥形面,利用其通过简单的线性运动可以使旋转止动体在其引导方向上产生径向运动。
原则上在依据本发明解决方案的框架内可以采用一个压力面和一个回程容纳处工作,其中,操作体在此方面在其旋转止动位置与其空程位置之间往复运动。
但依据一种特别有益的解决方案,操作体可在两个旋转止动位置上移动。这样做的优点是,因此通过操作体运动时的简单运动学可以达到使转盘轴承体在两个转动位置上止动。
例如可以设想,每个旋转止动位置具有本身的旋转止动体。
但特别有益的一种解决方案是,操作体通过在唯一运动方向上的运动可从第一旋转止动位置移动到空程位置内并然后移动到第二旋转止动位置内。
这种解决方案明显简化了操作体的运动学,因为利用分布在唯一方向上的运动可以实现两个旋转止动位置和处于其间的一个空程位置,并通过返回运动可以再经过旋转止动位置、空程位置和后面旋转止动位置的同一顺序。
依据一种结构上特别简单和有益的解决方案,每个旋转止动体的操作体具有两个压力面,其中,利用该压力面可以各自达到旋转止动体的旋转止动位置。
在此方面特别有益的是,压力面在操作体运动在一个方向上运动时不同作用。这种不同作用应这样理解,即在操作体在一个运动方向上运动时一个压力面这样分布,使其减少对旋转止动体的作用,而另一压力面这样分布,使其增加对旋转止动体的作用。
这一点在最简单的情 况下可以由此实现,即压力面具有不同的坡度。
此外在具有两个压力面时有益的是,第一压力面分配给工作位置和第二压力面分配给静止位置,从而为在工作位置上定位第一压力面作用,而为在静止位置上定位第二压力面作用。
为可以在简单情况下实现空程位置,依据目的在两个压力面之间设置各自旋转止动体的回程容纳处,从而通过操作体的移动例如旋转止动体从其通过第一压力面作用的旋转止动位置可通过与回程容纳处的相互作用进入空程位置并在与回程容纳处的连接下可通过与另一压力面的相互作用再进入旋转止动位置。
因此在第一压力面作用时操作体处于第一旋转止动位置上,然后在回程容纳处作用时处于空程位置上并然后在第二压力面作用时处于第二旋转止动位置上。
特别是操作体在一个基本上与回转轴平行的方向上运动时,因此通过在唯一方向上的线性运动,可以实现从转盘轴承体与第一旋转止动位置相应的定位过渡到转盘轴承体与空程位置相应的一个可自由旋转的位置内并然后再通过第二旋转止动位置实现转盘轴承体的定位。
这样构成的操作体可以特别简单的方式通过一个传动装置,特别是一个执行机构运动,将转盘轴承体在两个转动位置,即工作位置和静止位置上定位,并在这两个转动位置之间实现转盘轴承体的自由旋转,因为为从止动位置过渡到转盘轴承体的自由旋转位置并从转盘轴承体的自由旋转位置继续过渡到重新定位位置,仅需在一个旋转方向上运动并因此无需传动装置换向,而通过传感器检测转盘轴承体和操作体的各运动状态并相应进行分析处理则强制性需要这种换向。
在与此前解决方案的相互联系上仅介绍了旋转止动装置的传动,这种传动可以实现旋转止动装置从至少一个旋转止动位置过渡到空程位置并相反。
依据本发明一种特别具有优点的解决方案,还具有一个用于执行转盘轴承体回转运动的电机传动装置。
例如可以设想具有两个电机传动装置,其中,一个电机传动装置传动旋转止动装置和一个电机传动装置用于实施转盘轴承体的回转运动。
特别是因为旋转止动装置的传动始终在以下时间进行,即转盘轴承体不进行回转运动且转盘轴承体的回转运动在无需旋转止动装置传动的情况下进行,所以可以设想提供一个转换装置,该装置将例如由电源输送的传动能交替地从一个传动装置转换到另一个传动装置上,从而由例如汽车方面单独的供电装置提供的传动功率可以或者用于操作旋转止动装置或者用于转盘轴承体的回转。但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通过相应的传感装置检测旋转止动装置何时处于旋转止动位置或者空程位置上以及转盘轴承体何时处于与工作位置相应的位置上或者与静止位置相应的位置上并根据由传感装置检测的位置将传动功率从一个传动装置转换到另一个传动装置。
在旋转止动装置的传动独立于转盘轴承体回转运动的传动情况下存在的问题是, 出现故障时无论是为转盘轴承体的回转运动还是为旋转止动装置均很难找到明确的起始位置。
作为对此前所述解决方案的替代或者补充,因此依据一种具有优点的解决方案, 旋转止动装置的传动和转盘轴承体回转运动的传动通过一个行星齿轮箱耦合。
这种行星齿轮箱·可以使两种运动相互连接。
在这种行星齿轮箱的情况下,可以按照以往那样具有两个单独的电机传动装置, 其传动功率需要时可以通过行星齿轮箱相加。
例如,如果在这种行星齿轮箱上,太阳轮通过一个传动装置传动且行星齿轮的行星齿轮架通过另一个电机传动装置传动,那么在静止的内齿圈情况下,用于太阳轮的旋转运动和用于例如与其连接的旋转止动装置传动装置的传动功率可以相加;而在太阳轮的电机传动装置静止时,行星齿轮架继续作用的电机传动装置然后可以用于传动内齿圈,例如为执行转盘轴承体的回转运动。
太阳轮的电机传动装置一方面在内齿圈静止的情况下可以产生附加传动功率和另一方面在太阳轮的传动静止的情况下可以简单转换到内齿圈的传动。
但特别适用这种行星齿轮箱,其中行星齿轮箱可通过唯一的电机传动装置传动。
在此方面,最好行星齿轮箱可以在旋转止动装置的传动与转盘轴承体回转运动的传动之间这样一体化,使行星齿轮箱可以在旋转止动装置的传动与转盘轴承体的回转运动之间转换。
在此方面,例如行星齿轮箱的行星齿轮架可通过电机传动装置传动。
此外依据目的,行星齿轮箱的太阳轮与旋转止动装置的传动连接。
此外依据目的,行星齿轮箱的内齿圈与回转运动的传动连接。
在此方面有益的是,内齿圈与转盘轴承件抗扭连接。
在最简单的情况下,内齿圈直接设置在转盘轴承件上。
但也存在行星齿轮箱的各传动部件设置的其他可能性。
例如同样可以设想,行星齿轮架与旋转止动装置的执行机构连接或者行星齿轮架与转盘轴承件连接。
为在通过唯一电机传动装置传动的行星齿轮箱中或者传动旋转止动装置或者传动回转运动,具有优点的是根据旋转止动装置或者回转运动传动的制动进行回转运动或者旋转止动装置的传动。
回转运动或者旋转止动装置的这种制动可以不同方式实现。
回转运动的制动以简单方式由此实现,即转盘轴承件可与导向体相对止动,从而在转盘轴承件止动时强制出现回转运动的制动。
旋转止动装置传动的制动可以不同方式实现。
例如-如已经提到的那样-可以设想,为旋转止动装置分配一个附加的电机传动装置,该装置自动制动并通过断开该电机传动装置制动旋转止动装置。
在此方面,例如持续接通旋转止动装置附加的电机传动装置,直至制动回转运动和传动旋转止动装置,但在释放回转运动和制动旋转止动装置传动的时候,断开旋转止动装置的附加传动并与此同时通过行星齿轮箱制动旋转止动装置的传动。
因此在行星齿轮箱继 续传动的情况下强制性进行回转运动的传动。
在此方面一种特别有益的解决方案是,为制动旋转止动装置的传动具有至少一个制动装直。
这种制动装置-如在行星齿轮箱中常见的那样-例如可以是一种减速装置,从而对旋转止动装置的传动进行减速。
在此方面,制动装置例如可以直接在行星齿轮箱上作用。
但也可以设想让制动装置作用于执行机构。依据一种依据目的的解决方案,至少一个制动装置作用于旋转止动装置的操作体。
制动装置可以极其不同的方式控制。依据一种有益的解决方案,至少一个制动装置可在取决于转盘轴承体的转动位置情况下控制。
原则上在旋转止动位置和空程位置上仅需一个制动装置,该装置持续制动从空程位置向旋转止动位置的过渡,直至达到各自的工作位置或者各自的静止位置。
但如果为工作位置分配第一旋转止动位置和为静止位置分配第二旋转止动位置, 那么在考虑到结构简单的解决方案情况下,有益的是具有两个制动装置,其中,各自一个制动装置持续制动从空程位置向各自一个旋转止动位置的过渡,直至达到各自的转动位置, 也就是转盘轴承体的工作位置或者静止位置。
制动装置在此方面可以极其不同的方式构成。
依据一种具有优点的解决方案,制动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可在操作体与转盘轴承体之间作用的制动体。
这种结构的解决方案由此特别有益,即制动体直接在转盘轴承体与操作体之间作用并因此以简单方式进行两种运动以及需要时可以制动操作体的运动。
为检测转盘轴承体和操作体的位置,最好操作体和转盘轴承体各自具有一个与制动体共同作用的滑杆轨。
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具有用于从空程位置过渡到旋转止动位置之一内的制动体。
在此方面,制动体最好这样作用,使其将操作体从空程位置向旋转止动位置之一内的运动持续制动在空程位置上,直至转盘轴承体处于通过该旋转止动位置止动的工作或者静止位置上。
此外,最好具有从空程位置向其他旋转止动位置过渡的制动体。
在这种情况下,制动体这样构成并这样与滑杆轨共同作用,使其将操作体从空程位置向其他旋转止动位置内的运动持续制动在空程位置上,直至转盘轴承体处于通过其他旋转止动位置止动的工作或者静止位置上。
作为选择或者补充,依据一种优选的解决方案,制动体由一个弹性力蓄能器在其施加制动作用位置的方向上加载。
在行星齿轮箱的设置方面到目前尚未详细说明。
原则上行星齿轮箱可以这样设置,使其处于操作体的一个与转盘轴承单元的支承件相对的面上。
但结构上特别紧凑的一种解决方案是,行星齿轮箱设置在操作体与转盘轴承单元的支承件相对的面上。
作为对此前所述解决方案的选择或者补充,依据本发明目的的另一种解决方案, 操作体在工作位置上通过一个保险装置保险。这种保险装置 可以对操作体附加与具有的进给或者执行机构保险并因此提高依据本发明的挂车联轴节特别是在工作位置上的可靠性。
特别具有优点的是,保险装置可通过一个传动件操作,从而保险装置在操作体传动时可以松开。
传动件为此最好这样构成,使其传动保险装置的操作轨。
保险装置可以不同的方式构成。依据一种优选的解决方案,保险装置具有一个保险体,该保险体与一个与操作体运动连接的保险滑杆共同作用。
在此方面,保险体和保险滑杆最好这样构成,使其可以实现形状连接确定操作体的至少一个位置,特别是球颈工作位置上的旋转止动位置。
在最简单的情况下,保险滑杆在此方面这样构成,使其具有至少一个保险体可与其嵌接的容纳处。
作为选择或者补充,开头所提出的目的此外通过一种挂车联轴节得以实现,其中, 依据本发明操作体在与工作位置相应的旋转止动位置上可通过在旋转止动位置的方向上作用的弹性力蓄能器加载。
这种弹性力蓄能器可以使转盘轴承体无间隙定位,其中,操作体在与工作位置相应的旋转止动位置上始终通过一种力加载并因此始终将旋转止动体压入相应的容纳处内并因此基本上消除旋转止动体与容纳处以及导向体与旋转止动体之间的间隙。
此外,操作体利用弹性力蓄能器这种加载的优点是,因此也可以消除由于磨损,例如由于相应容纳处的变宽产生的间隙。
弹性力蓄能器为此最好可通过用于产生弹性力作用的执行机构张紧,也就是说, 力蓄能器不是采用附加的部件张紧,而是弹性力蓄能器的张紧由此进行,即执行机构将操作体运动到与工作位置相应的旋转止动位置内并因此强制性用于张紧弹性力蓄能器。
在此方面,弹性力蓄能器设置在传动系的外面,也就是或者这样设置,例如使弹性力蓄能器始终向操作体施加力,或者这样设置,例如使整个传动系通过弹性力蓄能器加载并可这样移动,使其始终保持与工作位置相应的旋转止动位置。
依据一种特别有益的解决方案,弹性力蓄能器设置在操作体的传动系上。
操作体的传动系在此方面例如从传动装置,例如从发动机一直延续到操作体的线性传动装置。
例如可以设想,在这种情况下传动系上具有一个扭转轴,该轴在达到操作体与工作位置相应的旋转止动位置时构成弹性力作用及其扭转。
作为选择或者补充依据一种具有优点的实施例,弹性力蓄能器在螺母与操作体之间作用。
在这种情况下,弹性力蓄能器例如可以通过单个弹簧或者通过蝶形弹簧组实现。
作为对此前所述实施例的替代或者补充,开头所述目的依据本发明因此得以进一步实现,即至少一个旋转止动体的容纳处具有基本平面的接触区,处于旋转止动位置上的旋转止动体可紧贴在该区域上。
在此方面,接触区最好这样构成,使其在引导方向上通过旋转止动体的一个再调整区延伸。
最好处于旋转止动体相对面上的接触区这样彼此相对定向,使其相互包括一个锐角。
在旋转止动体的各特征方面到目前尚未详细说明。
依据一种具有优点的解决方案,旋转止动装置不仅包括一个旋转止动体,而且还包括至少两个旋转止动体和旋转止动体可通过一个共用的操作体在各自的引导方向上移动。
这种解决方案的优点在 于,由此通过一种简单的可能性达到球颈承受高负荷的旋转止动。
在此方面特别有益的是,旋转止动装置包括至少三个旋转止动体,因为由此可以提闻球颈可承受:的负荷。
依据一种依据目的的解决方案,旋转止动体相对于操作体这样设置,使至少其与回转轴垂直定向且作用于操作体的反作用力至少部分得到补偿。在这种解决方案中因此优点是,如果由旋转止动体作用于操作体的反作用力至少部分取消,则操作体不必为吸收由旋转止动体作用于其的反作用力而必须稳定支承,而是可以非常简单地支承。
更加具有优点的是,旋转止动体相对于操作体这样设置,使至少其与回转轴垂直定向和作用于操作体的反作用力基本取消。
原则上旋转止动体可与操作体以任意方式设置。依据一种实施例,旋转止动体环绕操作体设置。利用这种解决方案一方面可以节省空间设置旋转止动体和另一方面可以简单方式实现至少部分补偿作用于操作体的反作用力。
在此方面有益的是,旋转止动体基本对称与垂直于回转轴分布的平面设置。
为达到转盘轴承体尽可能无间隙的旋转定位,最好至少两个旋转止动体与这些旋转止动体具有的容纳处这样共同作用,使其产生彼此相反作用于转盘轴承体的转矩。
根据这种两个彼此相反作用的转矩,存在转盘轴承体通过转盘轴承单元无间隙定位的可能性。
在旋转止动体的导向方面到目前尚未详细说明,特别是没有说明旋转止动体从它那方面在引导方向上引导的情况。
例如可以设想,至少一个旋转止动体通过转盘轴承体上的一个导向容纳处引导并具有静止容纳处,各自一个旋转止动体可与其嵌接或者分离。
但特别具有优点的是,旋转止动体通过一个径向连接在转盘轴承体上的导向体引导。
在此方面导向体最好这样构成,使其具有一个导向套筒及各自旋转止动体的导向容纳处。
这种导向体也可以特别具有优点地用于与导向体连接操作体的一个导向装置,从而由此操作体可以简单方式和有益地支承。
此外,导向体最好这样设置,使其为与汽车固定设置的转盘轴承单元的部件。
在导向体、转盘轴承体和操作体的设置方面尚未进一步说明。可以设想操作体环绕导向体和转盘轴承体由导向体环绕,也就是嵌入导向体内。
但依据一种有益的解决方案,操作体由导向体环绕和转盘轴承体环绕导向体。
特别是在这种解决方案中,依据目的转盘轴承体形成外部环绕转盘轴承单元的外部体,相对于转盘轴承单元不可移动设置在回转轴的方向上。
在此方面,最好球颈的第一端设置在一个这样的外部体上。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为下面说明以及几个实施例附图的主题。其中:
图1示出依据本发明的挂车联轴节第一实施例的俯视图,以行驶方向观察安装在汽车尾部的挂车联轴节,其中,挂车联轴节处于其工作位置;0122]图2示出与图1相应处于静止位置的挂车联轴节视图;0123]图3示出图1箭头X方向的视图;0124]图4示出沿穿过回转轴以及一个旋转止动体分布的截面平面处于旋转止动件的止动位置和操作件的有效位置的局部剖面;0125]图5示出沿图4中线段5-5的剖面;0126]图6示出处于松开位置的旋转止动体和处于无效位置的操作体与图4类似的视9 ;0127]图7示出图6中旋转止动体和操作体的位置与图5相应的剖面;0128]图8示出转盘轴承体借助旋转止动体抗扭止动时与图5相应的放大剖面;0129]图9示出旋转止动件54b的部分放大视图;0130]图10示出旋转止动件54c的部分放大视图;0131]图11示出旋转止动件54a部分放大视图;0132]图12示出依据本发明的挂车联轴节第二实施例与图4类似的局部剖面,其中操作体和旋转止动体处于第一旋转止动位置;0133]图13示出依据本发明的挂车联轴节第二实施例与图6类似的局部剖面,其中操作体和旋转止动体在转盘轴承体的回转运动之前处于空程位置;0134]图14示出依据本发明的挂车联轴节第二实施例与图13类似的局部剖面,其中转盘轴承体从工作位置回转运动到静止位置之后;0135]图15示出依据本发明的挂车联轴节第二实施例与图4类似的局部剖面,其中操作体和旋转止动体处于第二旋转止动位置;0136]图16示出旋转止动装置区域内和制动装置与图12的状态相应的放大剖面图;0137]图17示出与图13的状态相应类似于图16的剖面图0138]图18示 出与图14的状态相应类似于图16的剖面图0139]图19示出与图15的状态相应类似于图16的剖面图0140]图20示出依据本发明的挂车联轴节第三实施例与图4类似的局部剖面,其中操作体和旋转止动体利用唯一的制动装置处于第一旋转止动位置;0141]图21示出依据本发明的挂车联轴节第二实施例与图6类似的局部剖面,其中操作体和旋转止动体在转盘轴承体在制动装置作用下的回转运动之前处于空程位置;0142]图22示出依据本发明的挂车联轴节第三实施例的局部剖面,其中在回转运动的分布中操作体和旋转止动体处于空程位置和制动装置完全作用;0143]图23示出第三实施例与图13类似的局部剖面,其中转盘轴承体从工作位置回转运动到静止位置之后;0144]图24示出依据本发明的挂车联轴节第三实施例与图4类似的剖面,其中操作体和旋转止动体处于第二旋转止动位置;0145]的剖面0146]0147]0148]图25示出保险装置的区域内,依据本发明的挂车联轴节第三实施例与图20类似图26示出依据图21保险装置的区域内第三实施例的剖面图27示出依据图22保险装置的区域内第三实施例的剖面图28示出依据图23保险装置的区域内第三实施例的剖面
图29示出依据图24保险装置的区域内第三实施例的剖面;
图30示出依据本发明的挂车联轴节第四实施例与图4类似的剖面,其中操作体和旋转止动体处于第一旋转止动位置;
图31示出依据本发明的挂车联轴节第五实施例与图5类似的剖面,但未示出导向体和操作体。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以工作位置A和图2以静止位置R示出依据本发明的挂车联轴节的第一实施例,包括一个整体采用10标注的球颈,该球颈利用第一端12保持在转盘轴承体14上和第二端16上携带整体采用18标注的联轴节球体,在其上面可定位挂车的联轴节球体容纳处。
转盘轴承体14通过一个整体采用20标注的转盘轴承体可环绕回转轴22相对于汽车侧固定的支架24支承,其中,支架24最好具有一个保持转盘轴承单元20的支承板26, 该板最好在一个与回转轴22垂直的平面上延伸,还具有一个汽车侧固定的横梁28,该横梁可以公知方式固定在汽车车身的尾侧,确切地说是这样固定,使转盘轴承单元20和支架24 处于保险杠单元36的底缘30远离车行道路面的一个面上并通过保险杠单元36覆盖(图 3)。
在图1所示的工作位置上,球颈10利用一个连接在第一端12上段32从下面嵌接保险杠单元36的底缘30,从而第二端16和联轴节球体18连同插座容纳处34处于后保险杠单元36远离汽车车身的面上,而在静止位置上,无论是转盘轴承单元20还是整个球颈10 连同联轴节球体18均由后保险杠单元36从后面对视角覆盖。
如图4和5所示,转盘轴承单元20包括一个利用法兰42与支承板26固定连接的导向体40和一个从法兰42出发离开支承板26的导向套筒44,转盘轴承体14可转动地支承在上面。为此导向套筒44包括一个圆柱形外壳面46,转盘轴承体14利用圆柱形内表面 48处于该外壳面上并由此环绕回转轴22进行转向,从而转盘轴承体14可这样相对于导向体40转动,使球颈10从工作位置A回转到静止位置R内或者相反。
导向体40因此通过其与支承板26和支架24的固定连接形成转盘轴承体14的汽车侧固定的转动支承。
为使转盘轴承体14在工作位置A和静止位置R上定位,转盘轴承单元20具有一个整体采用50标注的旋转止动装置,该装置具有一个操作体52、多个可通过操作体52加载的旋转止动体54,它们在导向套筒44的导向容纳处56内可在与回转轴22基本上径向分布的引导方向57上移动引导,以及具有从转盘轴承体14的内表面48出发延伸到该转盘轴承体内的第一容纳处58和第二容纳处60,旋转止动体54与其嵌接处于工作位置A或静止位置R上,其中,容纳处58、60在径向上向回转轴22的壁表面59、61彼此的距离逐渐减小。
如果像联系图4和图5第一实施例中所示那样,例如旋转止动装置50包括一组三个旋转止动体54a、54b和54c,那么导向套筒44具有一组三个导向容纳处56a、56b和56c, 旋转止动体54a、54b和54c在基本上径向于回转轴22分布的引导方向57上在该导向容纳处里可移动地引导,以及转盘轴承体14具有一组第一容纳处58a、58b和58c,旋转止动体 54a,54b和54c在工作位置A上可与其嵌接,并具有一组第二容纳处50a、60b和60c,旋转止动体54a、54b和54c在静止位置R上可与其嵌接。·
为使旋转止动体54在引导方向57上适当运动和定位,操作体52具有回程容纳处62,该容纳处在最简单的情况下通过操作体与导向体40相对向回转轴22径向回缩的圆柱体表面63形成,并具有轴向64上连接在回程容纳处62上的压力面66,该面在最简单的情况下作为从圆柱体表面63出发向回转轴22径向锥形扩展的锥形面67构成。旋转止动体 54在其空程位置或者松开位置上处于回程容纳处62的区域内,也就是操作体52的圆柱体表面63上并因此在与回转轴22的径向上尽可能向导向体40内运动,使其不再高出导向套筒44的外壳面46。
借助压力面66旋转止动体54随着操作体52在轴向64上径向向导向套筒44移动的不断增加尽可能向外移动,直至其处于第一旋转止动位置上,在该位置上旋转止动体54 在其引导方向57上尽可能向外移动,使其或者嵌入转盘轴承体14的容纳处58或者容纳处 60内并因此使其与导向套筒44相对固定。
在所介绍的实施例中,出于简化,压力面66作为锥形面67示出。但取代锥形可以具有逐渐和连续径向地向回转轴22扩展的物体,该物体能够在操作体52在轴向64上移动时使旋转止动体54在其引导方向57上运动。
为使旋转止动体54或者通过向其加载压力面66保持在其旋转止动位置上或者在空程位置上处于回程容纳处62上,操作体52在轴向64上可与回转轴22平行,特别是与其同轴移动,确切地说是这样移动,或者使回程容纳处62靠近各自的旋转止动体54并使该锁止体如图6和7所示在其有效位置上与回转轴22的径向上在回程容纳处62的方向上沉入导向套筒44内并为各自的旋转止动体54提供这种可能性,即第一容纳处58或者第二容纳处60在连同转盘轴承体14环绕回转轴22的转动方面得到释放,从而转盘轴承体14利用球颈10可相对于导向套筒44不受阻碍和自由转动,如图6和7所示,其中,在这种情况下旋转止动体54的延伸不超出导向套筒44的外壳面46。
在旋转止动体54处于各自的回程容纳处62上时,操作体52的移动在方向72上作用于支承板26,使各自的旋转止动体54从回程容纳处62外移并通过压力面66在其引导方向57上相对于回转轴22径向外移,因此达到其第一旋转止动位置和与此同时或者沉入各自第一容纳处58或者沉入各自第二容纳处60内并因此抑制转盘轴承体14的自由转动。
操作体52可以轴向64在方向72上这样移动,使压力面66的起始区68首先作用于旋转止动体54并然后各自压力面66始终继续径向与回转轴22相对的外置区域作用于旋转止动体54并使其因此例如在球颈10的工作位置A上逐渐压入第一容纳处58a、58b和 58c内,这一点如图4和5所示,以因此达到转盘轴承体14相对于导向体40,在这种情况下相对于导向套筒44基本上无间隙的定位。
在旋转止动体54的该旋转止动位置上,操作体52这样处于其有效位置上,使操作体52如图4和5所示几乎处于中间区域76上,该区域处于压力面66的起始区68与具有与回转轴22最大径向距离的结束区70之间。
转盘轴承体14通过处于其旋转止动位置上的旋转止动体54的无间隙定位特别有益的是,旋转止动体54和容纳处58和60可以这样构成,使如果旋转止动体54之一逐渐沉入容纳处58或者60之一内和该旋转止动体54紧贴在该容纳处58和60的一面上,则每个旋转止动体 54与相互作用的容纳处58或者60使转盘轴承体14产生扭转,其中,整体上该组旋转止动体54a - 54c为无间隙定位转盘轴承体14而利用在相反方向上作用的转矩90、92作用于全部容纳处58或者60。
例如图8-11所示那样,旋转止动体54b利用其外壳面84b仅紧贴在导向容纳处 56b的面86b上,例如处于旋转方向65的面上,并利用其外壳面84b的相对区域支承在容纳处58b与旋转方向65相反的面88b上,其中,旋转止动体54在径向上向回转轴22逐渐运动产生与旋转方向65相反作用的转矩90,该转矩作用于转盘轴承体14。
此外,旋转止动体54c利用其外壳面84c紧贴在导向容纳处56c与旋转方向65相反的面86c上并利用外壳面84c的一个相对区域作用于第一容纳处58c的面89c,由此产生在旋转方向65上作用的转矩92,该转矩作用于转盘轴承体14。
因此,如图10所示,通过旋转止动体54b和54c产生的转矩90和92彼此相反,并可以使转盘轴承体14相对于导向体40,特别是相对于其导向套筒44无间隙固定,因为通过旋转止动体54各自的单面接触,在导向容纳处56内和在第一容纳处58内消除导向容纳处56与旋转止动体54以及两个旋转止动体54b和54c的区域内的第一容纳处58之间的间隙。
此外如图11所示在旋转止动体54a上,该锁止体利用其外壳面84a既紧贴在第一容纳处58a处于旋转方向65的面88a上,也紧贴在与该面相反的面89a上,并因此根据导向容纳处56a和相应容纳处58a区域内的加工公差以及根据挂车运行中球颈10的负荷,一般情况下有助于两个转矩90和92之一并因此一般情况下用于与根据球颈10的负荷所负荷的旋转止动体54b或者54c附加再吸收负荷,但也出现旋转止动体54a无助于两个转矩 90和92之一的状态。
为使操作体52能够分别对三个旋转止动体54的每个最佳加载,在该有效位置上操作体52与旋转止动体54的位置相应对中心,从而旋转止动体52相对于回转轴22运动并与旋转止动体54在导向体40的内部通过加工公差产生的位置相应可以自动对中心,其中,操作体52的自动对中心可与几何形状上回转轴22的同轴设置略有不同。
由于自动对中心,旋转止动体54a、54b和54c在各自的引导方向57a、57b和57c 上以几乎相同大的力Ka、Kb和Kc作用于容纳处58a、58b和58c或者60a、60b和60c,从而作用于操作体52的反作用力Rka、RKb和RKc也几乎相同大小。
在依据本发明解决方案的所示实施例中,旋转止动体54在导向容纳处56内以相同的角距环绕回转轴22设置,从而通过自动对中心几乎相同大小的反作用力Rka、RKb、RKc 在与旋转止动体54a、54b、54c相同的部分上作用于其他旋转止动体54b和54c、54a和54c 以及54a和54b并因此整体上取消,从而操作体52处于力平衡下并无需附加的支承。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旋转止动体54如图4、6和8中所示作为球体构成。但也存在旋转止动体例如作为辊子构成的可能性。
为使操作体52在轴向64上运动,该操作体与整体采用100标注的螺杆相配合,该螺杆例如通过轴向/径向轴承102轴向64上不可移动支承在支 承板26上。
该螺杆100利用外螺纹104与操作体54的内螺纹106啮合,操作体因此同时为螺杆100的螺母。存在的可能性是,操作体52的自动对中心通过外螺纹104与内螺纹106之间足够大的间隙实现。
通过螺杆100的转动,因此操作体52可以在轴向64上移动。
轴向/径向轴承102最好这样构成,使其不严格与回转轴22同轴引导螺杆100,而是允许螺杆100与回转轴22垂直偏移运动,以便可以使操作体52在导向套筒44内产生已经介绍的自动对中心。
螺杆100的传动通过处于支承板26与操作体52相对面上的传动轮110进行,该传动轮与定位传动装置114的传动轮112啮合,其中,定位传动装置114例如作为具有变速箱的电动机构成。
为使转盘轴承体14偏转,该轴承体例如具有外啮合齿120,回转传动装置124的传动轮122与该外啮合齿啮合。通过控制装置130,现在可以控制转盘轴承体14的定位和偏转,即一方面通过回转传动装置124使转盘轴承体14在与工作位置A和静止位置R之间相应的回转位置偏转,并然后在达到定位传动装置114的各自回转位置时,通过操作体52在其空程位置与其旋转止动位置之间的移动而使转盘轴承体14相对于导向体40通过旋转止动体54的移动或者松开或者定位,这一点正如已经详细介绍的那样。
在图12所示依据本发明挂车联轴节的第二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那些特征具有相同的附图符号,从而全部内容可以参阅对其的说明。
与第一实施例相反的是,在第二实施例中,操作体52在回程容纳处62的两侧具有径向于回转轴22例如锥形向外扩展的压力面66a和66b,旋转止动体54利用该压力面可以径向外移。因此通过回程容纳处62,空程位置通过压力面66a可实现第一旋转止动位置并通过压力面66b可实现第二旋转止动位置。
存在的可能性是,从图12所示的第一旋转止动位置(在该位置上旋转止动体54通过压力面66径向向外压入容纳处58内)出发,通过操作体52在轴向64上的移动,确切地说是在离开支承板26的方向73上,释放转盘轴承体14通过第一旋转止动位置定位的状态,即如图13所示,通过旋转止动体54可以过渡到回程容纳处62并因此过渡到空程位置内(在该位置上旋转止动体尽可能向导向套筒44内运动),使转盘轴承体14可以在导向套筒44上自由转动。
在转盘轴承体14的这种松开位置上,该轴承体可以环绕回转轴22自由偏转并存在这种可能性,即例如球颈10从图12所示的工作位置A过渡到静止位置R内,在该位置上球颈10几乎在回转轴22与工作位置A相对的面上延伸,如图14所示。
在该静止位置R上,然后容纳处60重新与旋转止动体54相对并存在这种可能性, 即通过操作体52借助压力面66b在方向73上的继续移动,旋转止动体54重新径向外移动到容纳处60内并因此通过达到第二旋转止动位置重新获得转盘轴承体14与导向套筒40 已经介绍的形状合理的定位。
与第一实施例相反,螺杆100的传动不是直接通过定位传动装置114,而是通过行星齿轮箱150进行,该传动机构设置在操作体52远离支承板26的面上。
行星齿轮箱150包括一个太阳轮152,它与螺杆100抗扭连接,最好整体在该螺杆上成型。
太阳轮152在此方面通过可转动支承在行星齿轮架156上的行星齿轮154传动。
行星齿轮154在其径向内置的面上与太阳轮152啮合并在其径向外置的面上与内齿圈158啮合,该内齿圈与转盘轴承体14抗扭连接。`
转盘轴承体14为此最好利用其远离支承板26的面穿过导向套筒44利用一个类似于套筒的段160延伸,该段环绕一个里面设置行星齿轮箱150的内腔162。
在此方面,行星齿轮箱150的内齿圈158直接与转盘轴承体14类似于套筒的段 160的内侧配合并与其抗扭连接。
内腔162此外在支承板26的方向上通过导向体44的一个密封壁164限制,该密封壁携带用于支承螺杆100的轴向/径向轴承166,而另一方面通过一个封闭转盘轴承体 14类似于套筒段160外部开口 168的盖170限制,该盖封闭行星齿轮箱150与密封壁164 相对的面上的内腔162。
行星齿轮箱150的传动通过行星齿轮架156的传动进行,该行星齿轮架与传动轴 180整体连接,该传动轴从行星齿轮架156通过螺杆100的中心孔182并因此同轴穿过其引导,并与此同时从内腔162穿过螺杆100并因此中心穿过操作体52 —直通到支承板26与操作体52相对的面上,并在其设置在支承板与操作体52相对面上的末端184上携带一个传动轮186,该传动轮与总传动机构190的从动轮188啮合。
行星齿轮箱150现在可以在转盘轴承体14的传动通过内齿圈158传动与螺杆100 的传动通过太阳轮152传动之间从行星齿轮154方面进行转换,这些行星齿轮可以通过行星齿轮架156借助总传动装置190的转动环绕回转轴22循环运动。
螺杆100的传动装置与内齿圈158的传动装置之间的转换在此方面-如在行星齿轮箱中常见的那样-与是止动内齿圈158的旋转运动还是止动太阳轮152的旋转运动无关进行。
在图12所示转盘轴承体14的定位位置上,内齿圈158在环绕回转轴22的旋转运动方面止动,因为与内齿圈158抗扭连接的转盘轴承体14通过旋转止动体54抗扭固定在导向体40上,这些锁止体与处于其第一旋转止动位置上的操作体52的压力面66a相配合。
出于这种原因,行星齿轮架156的传动装置使太阳轮152以行星齿轮箱常见的减速进行旋转运动,从而由此可以这样传动螺杆100,使其在方向73上移动操作体52,确切地说是持续移动,直至如图13所示在操作体52的空程位置上旋转止动体54处于回程容纳处 62内。因此旋转止动体54相对于导向体40释放转盘轴承体14的旋转运动和该导向体现在能够环绕回转轴22旋转,结果内齿圈158也不再停转,而是同样旋转。
为使转盘轴承体14可以在操作体52和旋转止动体54的该空程位置上进行确定的回转运动,还有一个整体采用200标注的第一制动装置。
第一制动装置200如图12 - 19所示包括一个制动体202,该制动体在导向套筒44 的导向容纳处204内可在最好与回转轴22径向分布的引导方向206上移动并与操作体52 上具有的一个内部滑杆轨210以及设置在转盘轴承体14上的一个外部滑杆轨212共同作用。
处于操作体52径向外置区域内的内部滑杆轨210部分作为操作体52上的径向间隙构成并包括一个在间隙底部与轴向64平行分布的内置滑动面220、一个与内置滑动面倾斜径向逐渐向外分布的制动面222和一个连接在制动面222上的外置的滑动面224,该滑动面在最简单的情况下通过操作体52的外壳区形成。
外部滑杆轨212包括一个图16和17所示通过转盘轴承体14内表面48的分区形成的滑动面230和一个连接在滑动面230上径向向回转轴22向外分布的凹处23 2,该凹处仅在转盘轴承体14处于一个确定的回转位置,例如静止位置上的情况下与制动体202相对设置。
第一制动装置200的功能如与图12 - 15相应的图16 - 19所示,使制动体202以微小的间隙设置在内部滑杆轨210的内置滑动面220与外部滑杆轨212的滑动面230之间的第一旋转止动位置上。
内置滑动面220现在具有这样的长度,使操作体52可以从图16所示的第一旋转止动位置运动到图17和图18所示的空程位置,而制动体202不达到内部滑杆轨210的制动面222。
制动体202如图17和图18所示在操作体52处于图17和图18所示的空程位置情况下接触内部滑杆轨210的制动面222。
在空程位置上,制动面222与制动体202接触并需要操作体52在方向73上超过空程位置在第二旋转止动位置的方向上继续移动,使制动体202根据与制动面222的相互作用可以在其引导方向206上径向向回转轴22外移运动。但制动体202的这种运动通过外部滑杆轨212的滑动面230持续止动,直至转盘轴承体14尽可能环绕回转轴22偏转,使外部滑杆轨212的凹处232与制动体202相对。
但只要不是这种情况,制动体202就通过与制动面222的共同作用在操作体52从第一旋转止动位置移动到空程位置内时,如图17所示在该空程位置上制动操作体52在方向73上的继续移动运动并由此制止螺杆100的旋转运动以及太阳轮152的旋转运动。
行星齿轮箱150在通过总传动装置190继续传动时,由于太阳轮152止动而使内齿圈158通过旋转的行星齿轮154进行旋转传动和内齿圈158由此可以这样旋转运动,即操作体52并因此还有旋转止动体54处于空程位置上并释放转盘轴承体14的旋转运动。
因此继续运行的总传动装置190在达到空程位置的情况下仅使转盘轴承体14回转运动,例如从工作位置A进入静止位置R内并在该静止位置上然后如图18所示与外部滑杆轨212的凹处232相对。
此时取消与内置滑杆轨210的制动面222共同作用的制动体的制动作用,因为制动体202在其引导方向206上径向向外通过沿制动面222上的滑动运动并可以达到外置滑动面224。这样如图18和19所示可以使操作体52在方向73上继续移动,从而操作体52 可以从空程位置过渡到第二旋转止动位置内,在该位置上压力面66b将旋转止动体54运动到容纳处60内并由此使转盘轴承体14抗扭定位。
第一 制动装置200因此的作用是,在从第一旋转止动体过渡到空程位置内时,在空程位置上持续制动操作体52的移动运动,直至转盘轴承体14从工作位置A回转到静止位置R内并仅在转盘轴承体14从工作位置A到静止位置R内的回转运动结束情况下才重新允许操作体52在方向73上继续移动运动。
如果在静止位置R上现在需要重新松开转盘轴承体14的定位并使转盘轴承体从静止位置R返回工作位置A并在工作位置A上定位,那么转换总传动装置190的旋转方向并使操作体52在方向72上移动。在这种情况下,从将转盘轴承体14定位在静止位置R上的第二旋转止动位置出发,首先达到图18所示的空程位置,在该位置上松开转盘轴承体14 的定位。
现在为防止在该位置上螺杆100将第一旋转止动位置方向上的操作体52在方向 72上继续移动,具有一个第二制动装置240,该装置同样具有一个制动体242,该制动体在导向套筒44的导向容纳处244内引导并在引导方向246上与回转轴径向移动。
第二制动装置也包括一个内部滑杆轨250和一个外部滑杆轨252,其中,内部滑杆轨250与第一制动装置相似具有一个内置的滑动面260、一个制动面262和一个外置的滑动面264,该滑动面同样处于操作体52的一个径向外置区域内,该区域例如以与第一制动装置200 —定的角距,最好与第一制动装置相对地设置在操作体52上。
此外,第二制动装置240的外部滑杆轨252具有一个滑动面270和一个凹处272, 其中,凹处272仅在转盘轴承体14处于其工作位置和此外滑动面270作用的情况下才与制动体242相对设置。
操作体52在方向72上运动时,第二制动装置240现在以与第一制动装置200类似的方式作用,也就是在操作体52从第二旋转止动位置运动到空程位置内后,制动操作体 52在该方向上的继续运动,因此制动螺杆100和太阳轮152的旋转运动,从而继续通过总传动装置190传动的行星齿轮154由于转盘轴承体14如图18所示不再定位在空程位置上而传动内齿圈158并因此使转盘轴承体14从静止位置R偏转到工作位置A内。
在达到转盘轴承体14的工作位置A情况下,凹处272与制动体242相对,从而该制动体在制动面262的作用下现在可以如图17所示在其引导方向246上与回转轴22径向外移。
因此取消操作体52在方向72上的运动制动,且行星齿轮箱150继续通过太阳轮 152传动螺杆100,从而该螺杆可以将方向72上的操作体52继续在其第一旋转止动位置的方向上移动,在该第一旋转止动位置上,旋转止动体54重新过渡到旋转止动位置内并嵌入容纳处58内,以便将转盘轴承体14在工作位置A上定位。
此外,在转盘轴承体14从静止位置R回转运动到工作位置A内时,第一制动装置 200的第一制动体202离开凹处232并重新沿外部滑杆轨212的滑动面230滑动。
制动装置200和240的制动体202和242可以不同的方式构成。例如,制动体202 和242可以如图16 - 19所示为圆柱形销子。但也可以设想制动体202和242与旋转止动体54类似作为球体构成和内部滑杆轨210和250以及外部滑杆轨212和252在其形状和其分布上相应配合。
依据第二实施例,依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因此可以使用一个总传动装置190,且该总传动装置可以通过在唯一的旋转方向上传动行星齿轮箱150而首先松开转盘轴承体14 相对于导向套筒40的定位,将转盘轴承体14从一个转动位置例如工作位置A或者静止位置R偏转到各自另一个转动位置例如静止位置R或者工作位置A,并在该各自另一个转动位置上重新将转盘轴承体14相对于导向套筒40定位。
通过总传动装置旋转方向的简单转换,然后可以重新在其他转动位置例如静止位置R或者工作位置A上松开转盘轴承体14相对于导向体40的定位,将转盘轴承体14从该其他转动位置回转到一个转动位置例如工作位置A或者静止位置R内并在该各自一个转动位置上重新将转盘轴承体14相对于导向体40定位。
在依据本发明解决方案的这种实施例中唯一的连接技术措施因此使总传动装置在各自所要求的转动方向上流动,其中,在接通总传动装置190时选择的转动方向明确与转盘轴承体14所处和定位的各自转动方向相互联系。
在第二实施例中容纳处58和60最好作为锥形容纳处构成,从而如从图16和19 所看到的那样,进入该容纳处内的旋转止动体54通过与锥形容纳 处58或者60的共同作用产生作用于转盘轴承体14的力,这种力在法兰42的方向上作用并因此使其力量合理地紧贴在法兰42上。
在图20 - 24所示的第三实施例中,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相同的那些部件具有相同的附图符号,从而在其说明方面全部内容可以参阅对这些实施例的详细说明。
与第二实施例相反,在第三实施例中具有唯一的制动装置300,该装置将第一制动装置200和第二制动装置240的功能集于一体。
制动装置300在此方面包括一个制动体302,该制动体可在导向套筒44,这种情况下是在导向套筒44法兰42的导向容纳处304内在最好同样与回转轴22径向分布的引导方向306上移动并利用操作体52上的内部滑杆轨310以及设置在转盘轴承体14上的外部滑杆轨312借助辅助体314与辅助滑杆316在制动体302上共同作用。
内部滑杆轨310在此方面处于操作体52的一个径向外置区域内并具有一个径向加深的表面区220以及与表面区220倾斜径向向外逐渐分布的制动面322a和322b,并各自在制动面322a和322b与表面区320相对的面上具有连接在制动面322a和322b上并径向外置的滑动面324a和324b,这些滑动面在最简单的情况下通过操作体52的外壳面形成。
外部滑杆轨312处于转盘轴承体14靠近法兰42的端面326上,并包括一个通过端面326形成的滑动面330以及在方位角方向上处于该滑动面330两侧并离开法兰42向转盘轴承体内延伸的凹处332a和332b。
制动装置300的作用现在如图20 - 24所示,在球颈10处于工作位置上时使制动体302在操作体52的第一旋转止动位置上与滑动面324b相配合并在该位置上辅助滑杆 316使辅助体314沉入外部滑杆轨312的凹处322b内并因此止动转盘轴承体14的旋转运动,这种情况与第二实施例中第二制动装置240的功能方式相同。
如果操作体52现在如图21所示移动到空程位置内,那么其结果是在空程位置上制动体302沉入径向加深的表面区220内并因此通过辅助滑杆316和辅助体314的运动释放转盘轴承体14的转动。
在该位置上,转盘轴承体14现在可以环绕回转轴22转动,因为无论是旋转止动体 54还是辅助体314均未阻止旋转运动。
操作体52在方向73上的继续运动使制动体302与制动面322a接触,该制动面根据其分布使制动体302径向向外移动,确切地说是逆制动弹簧308的力作用,该弹簧在操作体52的方向上向制动体302施加力。
通过制动弹簧308和制动体302因此在操作体52的空程位置上制动其在方向73 上继续运动,这样导致螺杆100的旋转运动出现制动并因此太阳轮152的旋转运动制动,从而由此行星齿轮箱150通过总传动装置190的继续传动由于太阳轮152的制动使内齿圈 158通过旋转的行星齿轮154产生旋转传动。
转盘轴承体14的偏转现在造成凹处332b从其与辅助体314相对的位置外移和现在滑动面330与辅助体314相对,从而辅助体314从它那方面与辅助滑杆316共同作用并由此使制动体302从操作体52外移方向上的运动止动,从而制动体302在操作体52方向 73上运动方面的制动作用通过形状连接,也就是通过辅助体314 与辅助滑杆316的连接在转盘轴承体14的回转运动期间保持并不仅需通过制动弹簧308保持。
图22所示的制动体302的这种状态持续保持,直至达到静止位置R,在该位置上辅助体314与凹处332a相对。
此外,转盘轴承体14在静止位置上的回转运动通过一个图中未示出的止挡结束。
由此,内齿圈158的旋转运动也产生止动,且行星齿轮箱150然后利用这种大转矩作用于螺杆100,从而该螺杆利用这样大的力在方向73上继续移动操作体52,从而可以克服制动体302和制动弹簧308的制动作用且制动体经过制动面322a滑动并径向向外移动, 从而操作体52可以继续在方向73上运动,并最后制动体302如图24所示处于操作体52 的外置滑动面324a上。
因此操作体52在克服制动体302和制动弹簧308的制动作用情况下离开空程位置并过渡到分配给静止位置的旋转止动位置内,在该位置上旋转止动体54重新止动转盘轴承体14的旋转运动。
此外,制动体302径向向外逆制动弹簧308力的移动导致辅助滑杆316将辅助体 314在凹处332a的方向上移动并沉入其中,从而由此仍同时产生转盘轴承体14的附加止动。
制动装置300在旋转止动体54在方向72上运动时以可比较的方式作用,也就是首先旋转止动体54过渡到其空程位置内并在这种状态下制动体302沉入表面区320内,从而辅助体314也可以重新离开凹处332a并整体上转盘轴承体14可以环绕回转轴22偏转。
在方向72上继续运动时,制动体302与制动弹簧308重新取消其作用,从而制动旋转止动体54在方向72上的运动并因此制动螺杆100的旋转运动,这样重新导致通过行星齿轮箱150旋转传动内齿圈158并因此旋转传动转盘轴承体14的回转运动。
在离开静止位置后,制动体302径向向外运动的止动重新通过辅助体314和辅助滑杆316持续进行,直至达到图21所示的工作位置并在该位置上制动体302逆制动弹簧 308的力重新径向向外运动,因为通过转盘轴承体14具有和图中未示出的工作位置上的止挡,转盘轴承体14不能继续偏转并因此由行星齿轮箱150作用于螺杆100的转矩可以尽可能上升,使作用于操作体52的力在方向72上能够逆制动弹簧308的力使制动体302径向向外移动,从而制动体302在工作位置上最后如图20所示那样重新与外置的滑动面324b 相配合。
此外如图25 - 29所示,依据本发明挂车联轴节的第三实施例还包括一个例如整体采用350标注通过保险销352构成的附加保险装置,保险销具有一个帽354以及一个与保险销352的外壳面356相对径向缩进的收缩处358。此外,与保险销352附加还具有一个与外壳面356和收缩处358共同作用的保险体360。
保险销352从它那方面在导向体40上的一个与回转轴22平行分布的孔362内引导并利用其帽354在靠近传动轮186的面上通过导向体40过渡·,从而帽354可与传动轮186 上的操作轨370相互作用,该操作轨如图25所示具有一个第一凹处372,并如图26所示具有一个向帽354加载的操作区374,该操作区将保持销352插入孔362内,使保险体360可以沉入收缩处358内,而在图25所示的保险销352的位置上,保险销的帽354伸入传动轮 186上的凹处372内,保险体360处于保险销352的外壳面356上并因此通过导向孔380向操作体52的方向过渡并因此沉入操作体52的保险滑杆390分配给工作位置的凹处392内并将该操作体52保险在与工作位置A相应的位置上。
如果现在如图25所示为产生操作体52在方向73上的运动对传动轮386进行传动,那么帽354通过图中看不到的斜面从第一凹处372中外移并在导向体40的方向上移动,从而整个保险销352插入孔362内,而且直至帽354处于操作区374上的位置内,并因此保险体360可与保险销352径向沉入收缩处358内。
因此保险体360然后可以从保险滑杆390的凹处392中外移,从而操作体352可以在方向73上移动。
操作轨370在此方面这样构成,使传动轮386为产生操作体52在方向73上的运动很小的旋转角后保险销352就已经与操作区374配合,从而在传动轮186的这种少量扭转后和螺杆100由于减速仍少量相应转动后,操作体52就已经可以在方向73上运动,也就是通过保险体360从保险滑杆390的凹处392可以外移,其中保险体360沉入保险销352的收缩处358内,从而操作体52可以在方向73上运动,其中,保险体360沿保险滑杆390的释放段394上滑动。释放段394在最简单的情况下相当于操作体52的外壳面。
只要保险体360沿释放段394上滑动,保险销352就不能沉入传动轮186上具有的凹处内,而是固定在其插入孔362内的位置上。
这一点特别适用于图26 - 28所示操作体52的空程位置,其中,图26的释放位置相当于处于工作位置A上的转盘轴承体14,在图27中转盘轴承体14环绕回转轴22进行回转且在图28中回转轴承体利用球颈10达到静止位置R,在该位置上然后操作体52通过在方向73上的继续运动过渡到其分配给静止位置的旋转止动位置内,其中,然后保险体360 可以沉入保险滑杆390的凹处396内并因此使保险销352可以从孔362中外移并利用帽 354沉入传动轮186上分配给静止位置R的第二凹处376内,从而保险体360在其嵌入凹处 396的位置上形状接合地止动并因此将旋转止动体54形状接合地阻止在静止位置R上。
第二凹处376以与第一凹处372相同的方式这样构成,使得在传动轮186为产生旋转止动体64在方向72上的运动而少量旋转运动后,帽354也从该方向中外移并将保险体352压入孔362内,从而在传动轮186旋转开始后,操作体52通过保险体360的止动也被取消,以便使操作体52然后可以重新运动到方向72上。
为确保保险销352始终倾向于利用帽354沉入传动轮186上具有的凹处内,保险销352仍利用压力弹簧366在该方向上加载,该弹簧然 后将保险体360在嵌入第一凹处372 或者第二凹处376内的位置上持续保持形状合理的定位,直至通过传动轮186的旋转使保险销352的帽354重新从凹处372或者376之一中外移并因此保险销352压入孔362内。
在图30所示的第四实施例中,与前述实施例相同的那些部件具有相同的附图符号,从而在其说明方面全部内容可以参阅前述实施例的详细说明。
与前述实施例相反,在图30所示的第四实施例中,在螺杆100上作为螺母直接设置一个螺纹套筒400,该套筒作为螺母可在方向72和73上在螺杆上移动。
该螺纹套筒400在其远离螺杆100的面上引导操作体52,但该操作体与螺纹套筒 400相对可在接触件402与404之间有限移动。
此外,在作为法兰构成的接触件402与操作体52靠近其的法兰面406之间具有弹性件,例如蝶形弹簧组410,该弹簧组始终向操作体52这样加载,使其紧贴在接触件404上。
然而,如果操作体52通过螺杆100和螺纹套筒400在方向72上尽可能运动,使旋转止动体54处于其旋转止动位置上并力量合理地压入为使转盘轴承体14在工作位置A上定位所具有的容纳处58内,那么存在的可能性是,通过螺杆100的继续传动使蝶形弹簧组410通过压缩处于张力下并只有在蝶形弹簧组410内存在足够大的张力下才传动螺杆100。
为此操作体52然后必须在法兰402的方向上在接触件404抬起的情况下运动。
因此存在的可能性是,在工作位置上自动再调整加载使旋转止动体54保持在旋转止动位置上,因为即使容纳处58区域内通过旋转止动体54在方向72上的少量运动而少量磨损,但由于始终存在张紧蝶形弹簧组410的力作用仍然可能,而为此无需螺杆100通过总传动装置190的继续运动。
与此相反,如果螺杆100这样受到传动,使螺纹套筒400和旋转止动体54在方向 73上运动,那么蝶形弹簧组410的张力尽可能松开,直至操作体52重新紧贴在接触件404 上,并然后螺纹套筒400和操作体52同步相互运动。
此外,在第四实施例中与前述实施例相同的所有那些部件均具有相同的附图符号,从而在其说明方面全部内容可以参阅对前述实施例的详细说明。
在图31所示的第五实施例中,容纳处58、60这样构成,使其具有壁表面59和61, 这些壁具有直接连接在转盘轴承体14内表面48上基本平面构成的接触区419和421,旋转止动体利用其彼此相对的面89和88从其旋转止动位置上的外壳面84紧贴在这些接触区上,其中,接触区419、421作为基本平面区域构成的优点是,各自的旋转止动体54始终可以相同的接触角与各自的接触区419、421接触,与该接触区是否通过磨损扩展无关,从而各自的旋转止动体54然后在引导方向57上必须通过更大的段沉入各自的容纳处58、60内, 以保证转盘轴承体14的无间隙定位。
因此与容纳处58、60区域内是否磨损无关,各自旋转止动体54在容纳处58、60内接触的条件没有改变。
平面的 接触区419、421最好这样彼此定向,使其相互包括一个锐角S。
此外,第五实施例也以与前述实施例相同的方式构成,从而在其说明方面全部内容可以参阅对前述实施例的详细说明。
权利要求
1.挂车联轴节,包括:一个可在工作位置与静止位置之间移动的球颈(10),其具有一个设置在第一端上的转盘轴承体(14)和一个设置在第二端上的联轴节球体(18); —个与汽车固定的转盘轴承单元(20),所述转盘轴承体(14)容纳在其中并可通过环绕回转轴(22) 的回转运动在工作位置(A)与静止位置(R)之间回转;和一个可通过传动装置(114、190) 传动的旋转止动装置(50),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止动装置(50)具有至少一个旋转止动体(54),该止动体在引导方向上利用至少一个部件可在径向上向所述回转轴(22)移动;所述旋转止动体(54)通过在引导方向(57)上的运动可与容纳处(58、60)嵌接和脱离;提供一个操作体(52),其具有与所述引导方向(57)垂直分布的压力面(66)并可在操作方向(64)上移动,通过该操作体在操作方向(64)上的运动可在所述引导方向(57)上移动和加载所述至少一个旋转止动体(54);以及所述传动装置(114、190)为执行机构,所述操作体(52)利用该执行机构在操作方向(64)上可以在至少一个旋转止动位置与空程位置之间移动。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车联轴节,其中,传动装置(114、190)通过自动制动的传动机构(100、104、106)作用于操作体。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挂车联轴节,其中,自动制动的传动机构(100、104、106)包括一个具有螺杆(100)的螺杆传动机构。
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挂车联轴节,其中,操作体(52)可通过与螺杆(100)共同作用的螺母(52、400)移动。
5.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挂车联轴节,其中,操作体(52)环绕螺杆(100)设置。
6.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挂车联轴节,其中,操作体(52)可在与回转轴(22 )基本平行的操作方向(64)上移动。
7.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挂车联轴节,其中,操作体(52)在其操作方向(64)上依次具有回程容纳处(62)和用于至少一个旋转止动体(54)的压力面(66)。
8.按权利要求7所述的挂车联轴节,其中,用于至少一个旋转止动体(54)的压力面(66)具有楔形面(66)。
9.按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的或者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挂车联轴节,其中, 操作体(52)可在两个旋转止动位置上移动。
10.按权利要求9所述的挂车联轴节,其中,操作体(52)通过在唯一运动方向(72、73) 上的运动可从第一旋转止动位置移动到空程位置内并然后移动到第二旋转止动位置内。
11.按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的或者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挂车联轴节,其中, 用于每个旋转止动体(54)的操作体(52)具有两个压力面(66a、b)。
12.按权利要求11所述的挂车联轴节,其中,在操作体(52)在一个方向上运动时,压力面(66a、b)不同地作用。
13.按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挂车联轴节,其中,第一压力面(66a)分配给工作位置 (A)且第二压力面(66b)分配给静止位置(R)。
14.按权利要求11- 13之一所述的挂车联轴节,其中,在两个压力面(66a、b)之间设置用于各自旋转止动体(54)的回程容纳处(62)。
15.按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 述的或者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挂车联轴节,其中, 具有执行转盘轴承体(14)回转运动的传动装置(124、190)。
16.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挂车联轴节,其中,用于旋转止动装置(50)的传动和用于转盘轴承体(14)的回转运动的传动通过一个行星齿轮箱(150)连接。
17.按权利要求16所述的挂车联轴节,其中,行星齿轮箱(150)能通过唯一的电机传动装置(190)传动。
18.按权利要求17所述的挂车联轴节,其中,行星齿轮箱(150)可以在旋转止动装置(50)的传动与转盘轴承体(14)的回转运动之间转换。
19.按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挂车联轴节,其中,行星齿轮箱(150)的行星齿轮架(156)可通过所述传动装置(190 )传动。
20.按权利要求19所述的挂车联轴节,其中,行星齿轮箱(150)的太阳轮(152)与用于旋转止动装置(50)的传动装置(100)连接。
21.按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挂车联轴节,其中,行星齿轮箱(150)的内齿圈(158) 与用于回转运动的传动连接。
22.按权利要求21所述的挂车联轴节,其中,内齿圈(158)与转盘轴承件(14)抗扭连接。
23.按权利要求16- 22之一所述的挂车联轴节,其中,根据旋转止动装置(50)传动或者回转运动的制动进行回转运动或者旋转止动装置(50)的传动。
24.按权利要求23所述的挂车联轴节,其中,为制动旋转止动装置(50)的传动而具有至少一个制动装置(200、240、300)。
25.按权利要求24所述的挂车联轴节,其中,至少一个制动装置(200、240、300)作用于旋转止动装置(50)的操作体(52)。
26.按权利要求25所述的挂车联轴节,其中,至少一个制动装置(200、240、300)可依赖于转盘轴承体(14)的转动位置而得到控制。
27.按权利要求24- 26之一所述的挂车联轴节,其中,具有两个制动装置(200、240、 300)。
28.按权利要求25- 27之一所述的挂车联轴节,其中,制动装置(200、240、300)具有至少一个可在操作体(52)与转盘轴承体(14)之间作用的制动体(202、242、302)。
29.按权利要求28所述的挂车联轴节,其中,操作体(52)和转盘轴承体(14)各自具有一个与制动体(202、242、302)共同作用的滑杆轨(210、212 ;250、252 ;310、312)。
30.按权利要求28或29所述的挂车联轴节,其中,具有用于从空程位置过渡到旋转止动位置之一内的制动体(202、302 )。
31.按权利要求30所述的挂车联轴节,其中,制动体(202、302)将操作体(52)从空程位置向旋转止动位置之一内的运动持续制动在空程位置上,直至转盘轴承体(14)处于通过该旋转止动位置止动的工作或者静止位置(A、R)上。
32.按权利要求28- 31之一所述的挂车联轴节,其中,具有用于从空程位置向其他旋转止动位置过渡的制动体(242、302 )。
33.按权利要求32所述的挂车联轴节,其中,制动体(242、302)将操作体(52)从空程位置向其他旋转止动位置内的运动持续制动在空程位置上,直至转盘轴承体(14)处于通过其他旋转止动位置止动的工作或者静止位置(A、R)上。
34.按权利要求28- 33之一所述的挂车联轴节,其中,制动体(302)由一个弹性力蓄能器(308)在其施加制动作用位置的方向上加载。
35.按权利要求16- 33之一所述的挂车联轴节,其中,行星齿轮箱(150)设置在操作体 (52)的一个与转盘轴承单元(20)的支承件(26)相对的面上。
36.按权利要求I前序部分所述的或者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挂车联轴节,其中, 操作体(52)在工作位置上由保险装置(350)保险。
37.按权利要求36所述的挂车联轴节,其中,保险装置(350)可由传动件(186)操作。
38.按权利要求37所述的挂车联轴节,其中,传动件(186)传动保险装置(350)的操作轨(370)。
39.按权利要求36- 38之一所述的挂车联轴节,其中,保险装置(350)具有一个保险体 (360),该保险体与一个与操作体(52)运动连接的保险滑杆(390)共同作用。
40.按权利要求39所述的挂车联轴节,其中,保险体(360)和保险滑杆(390)可实现形状接合地确定操作体(52)的至少一个位置。
41.按权利要求40所述的挂车联轴节,其中,保险滑杆(390)具有至少一个容纳处 (392、396),保险体(360)可与其嵌接。
42.按权利要求I前序部分所述的或者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挂车联轴节,其中, 操作体(52)在与工作位置(A)相应的旋转止动位置上可由在旋转止动位置的方向上作用的弹性力蓄能器(410)加载。
43.按权利要求42所述的挂车联轴节,其中,弹性力蓄能器(410)可由用于产生弹性力作用的执行机构(190 )张紧。
44.按权利要求43所述的挂车联轴节,其中,弹性力蓄能器(410)设置在用于操作体 (52)的传动系(190、150、100、400)上。
45.按权利要求44所述的挂车联轴节,其中,弹性力蓄能器(410)在螺母(400)与操作体(52)之间作用。
46.按权利要求I前序部分所述的或者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挂车联轴节,其中, 用于至少一个旋转止动体(54)的容纳处(58、60)具有基本平面的接触区(419、421),处于旋转止动位置上的旋转止动体(54)可紧贴在该区域上。
47.按权利要求46所述的挂车联轴节,其中,接触区(419、421)在引导方向(57)上在旋转止动体(54)的一个再调整区上延伸。
48.按权利要求46或47所述的挂车联轴节,其中,处于旋转止动体(54)相对面上的接触区(419、421)相互包括一个锐角(S)。
49.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挂车联轴节,其中,旋转止动装置(50)包括至少两个旋转止动体(54),并且旋转止动体(54)可通过一个共用的操作体(52)在各自的引导方向(57)上移动。
50.按权利要求49所述的挂车联轴节,其中,旋转止动装置(50)包括至少三个旋转止动体(54)。
51.按权利要求49或50所述的挂车联轴节,其中,旋转止动体(54)相对于操作体(52) 这样设置,使至少其与回转轴(22)垂直定向并作用于操作体(52)的反作用力(RK)得到补\-ΖΧ ο
52.按权利要求49- 51之一所述的挂车联轴节,其中,旋转止动体(54)相对于操作体 (52)这样设置,使至少其与回转轴(22)垂直定向并作用于操作体(52)的反作用力(RK)基本取消。
53.按权利要求49- 52之一所述的挂车联轴节,其中,旋转止动体(54)环绕操作体(52)设置。
54.按权利要求49- 53之一所述的挂车联轴节,其中,旋转止动体(54)基本对称于垂直于回转轴(22)分布的平面。
55.按权利要求49- 54之一所述的挂车联轴节,其中,至少两个旋转止动体(54)与这些旋转止动体具有的容纳处(58、60)这样共同作用,使其产生彼此相反地作用于转盘轴承体(14)的转矩(90、92)。
56.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挂车联轴节,其中,至少一个旋转止动体(54)由一个径向连接在转盘轴承体(14)上的导向体(40)引导。
57.按权利要求56所述的挂车联轴节,其中,导向体(40)具有一个导向套筒(44)及用于各自旋转止动体(54)的导向容纳处(46)。
58.按权利要求56或57所述的挂车联轴节,其中,导向体(40)为与汽车固定设置的转盘轴承单元(20)的部件。
59.按权利要求56- 58之一所述的挂车联轴节,其中,操作体(52)由导向体(40)环绕且转盘轴承体(14)环绕导向体(40)。
60.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挂车联轴节,其中,转盘轴承体(14)形成一个位于转盘轴承单元(20)外部的环绕的外部体,其相对于转盘轴承单元(20)不可移动地设置在回转轴(22)的方向上。
61.按权利要求60所述的挂车联轴节,其中,球颈(10)的第一端处于外部体(14)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挂车联轴节,包括一个可在工作位置与静止位置之间移动的球颈和一个联轴节球体;一个与汽车固定设置的转盘轴承单元,里面容纳可环绕回转轴回转的转盘轴承体;和一个可通过传动装置传动的旋转止动装置,为使该装置结构上可以吸收尽可能高的负载力矩,提出旋转止动装置具有至少一个旋转止动体,旋转止动体可通过引导方向上的运动与一个容纳处嵌接和脱离;提供一个具有压力面的操作体,至少一个旋转止动体可通过该操作体的运动而被移动或加载;以及传动装置为执行机构,操作体可以利用其在至少一个旋转止动位置与空程位置之间移动。
文档编号B60D1/54GK103253097SQ20131012742
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29日
发明者约尔格·里勒, 沃尔夫冈·根特纳, 于尔根·斯蒂 申请人:斯坎比亚工业发展股份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