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控制车辆的再生制动的方法

文档序号:3870538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用于控制车辆的再生制动的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控制车辆的再生制动的方法,其中在再生制动期间换挡时决定发动机的驱动区域,并且基于所决定的结果来确定再生制动量。该方法包括第一步骤,决定发动机扭矩是否处于恒定功率模式,第二步骤,决定发动机扭矩是否处于恒定扭矩模式,和第三步骤,决定发动机扭矩的模式是否从恒定功率模式转换为恒定扭矩模式。
【专利说明】用于控制车辆的再生制动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控制车辆的再生制动的方法。特别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 控制再生制动的方法,其中在安装有离散变速传动器(discrete variable transmission) 的车辆再生制动期间换挡时,基于驱动发动机的特性来确定再生制动量。

【背景技术】
[0002] 再生制动技术将绿色车辆的燃料效率最大化,该绿色车辆例如混合动力车辆、电 动车辆、燃料电池车辆等。再生制动技术是在制动期间通过向电动发动机施加反向扭矩并 使用所产生的能量以产生电能的技术。因此,所产生的电能被存储在高压电池中以被稍后 使用来为发动机提供动力。再生制动技术主要被应用在绿色车辆上。
[0003] 当施加车辆制动时,由驾驶员的制动请求来确定总制动量。在这种情况下,再生制 动承担总制动量的一部分,并执行除再生制动以外的液压制动。因此,如果传动到车轮的再 生制动扭矩被准确地估计,那么就能够在减速没有任何变化的情形下实施稳定的制动。
[0004] 然而,在安装有离散变速传动器的车辆中,由于在再生制动期间换挡时难以精确 地控制再生制动,因此减速会变化。
[0005] 如图1中所示,在传统的方法中,如果驾驶员的制动意图被输入(S10),那么基于 驾驶员的制动意图来确定总制动量(Sll)。确定总制动量中的再生制动允许量(S12),然后 决定是否能够进行再生制动(S13)。在能够再生制动的情形下,确定再生制动量(S14),补 偿再生制动量(S15),然后确定液压制动量(S16)。在不能再生制动的情形下,立即确定液 压制动量。
[0006] 在这种情形下,决定是否通过变速箱CAN信号进行调挡。在进行调挡的情形下,经 由实际齿轮齿数比来计算再生制动量。基于目标齿轮级和换挡位来补偿再生制动量以具有 近似实际齿轮齿数比的值。
[0007] 然而,在传统的方法中,如图2所示,在基于制动程度和换挡的补偿再生制动量上 会发生故障。可能会由于再生制动量上的突然变化导致液压制动量上的突然变化。此外, 由于减速感觉上的突然变化,所以会使制动线性(linearity)变差。


【发明内容】

[0008]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控制车辆的再生制动的方法,其中在车辆的再生制动期间换 挡时通过考虑发动机的特性来适当地确定再生制动量,因此在减速没有任何变化的情形下 提供稳定的制动。
[0009] 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控制车辆的再生制动的方法,其中在再生制 动期间在车辆中换挡时决定发动机的驱动区域,并确定再生制动量。
[0010] 该方法包括决定发动机扭矩是否处于恒定功率模式,以便决定发动机的驱动区 域。
[0011] 决定发动机扭矩是否处于恒定扭矩模式,以便决定发动机的驱动区域。
[0012] 决定发动机扭矩是否从恒定功率模式转换为恒定扭矩模式,以便决定发动机的驱 动区域。
[0013] 当发动机扭矩处于恒定功率模式时,使用变速箱控制单元(TCU)的扭矩干涉之前 的发动机扭矩和在恒定功率模式下换挡期间的齿轮齿数比来确定再生制动量。
[0014] 当发动机扭矩处于恒定扭矩模式时,使用在变速箱控制单元(TCU)的扭矩干涉之 前的发动机扭矩和在恒定扭矩模式下换挡期间的齿轮齿数比来确定再生制动量。
[0015] 当发动机扭矩的模式从恒定功率模式转换为恒定扭矩模式时,使用被固定于恒定 扭矩模式的虚拟发动机扭矩和在模式转换中换挡期间的齿轮齿数比来确定再生制动量。
[0016] 本发明的另一个示范性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在再生制动期间在车辆中换挡时控 制再生制动执行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决定发动机扭矩是否处于恒定功率模式的第一步骤。 决定发动机扭矩是否处于恒定扭矩模式下的第二步骤。决定发动机扭矩的模式是否从恒定 功率模式转换为恒定扭矩模式的第三步骤,其中基于第一到第三步骤的结果来确定再生制 动量。
[0017] 当发动机扭矩处于恒定功率模式时,可以通过REGENav stadyPOTCT = Tm Μ_ΙιΛ*6ΚΜ?*ΕΓ?·ΤΜ来确定再生制动量,并且在换挡期间的齿轮齿数比可以使用由

【权利要求】
1. 一种用于控制车辆的再生制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再生制动期间在所述车辆中换挡时决定发动机的驱动区域,并且确定再生制动量。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决定发动机扭矩是否处于恒定功率模式,以决定所述发动机的驱动区域。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决定发动机扭矩是否处于恒定扭矩模式,以决定所述发动机的驱动区域。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决定发动机扭矩的模式是否从恒定功率模式转换为恒定扭矩模式,以决定所述发动机 的驱动区域。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发动机扭矩在所述恒定功率模式下时,使用在变速箱控制单元(TCU)的扭矩干 涉之前的发动机扭矩和在所述恒定功率模式下换挡期间的齿轮齿数比来确定所述再生制 动量。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发动机扭矩在所述恒定功率模式下时,通过 REGENAv stadyPower = Tm BeforeInt*GRcal来确定所述再生制动量,并且换挡期间的齿轮齿数比 使用由所计算的值, ajTmOut 其中GRcal是所计算的换挡期间的齿轮齿数比,ωΜη是变速箱输入速度,ωΤπ_是变速 箱输出速度,REGENAv stadyPOTe,是在所述恒定功率模式下的所述再生制动量,Tm BefOTeInt是在扭 矩干涉之前的发动机扭矩。
7.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发动机扭矩在所述恒定功率模式下时,通过 REGENAv stadyPower = Tm BeforeInt*GRcal*EffTM来确定所述再生制动量,并且换挡期间的齿轮 齿数比使用由所计算的值, ujTmOut 其中GRcal是所计算的换挡期间的齿轮齿数比,ωΜη是变速箱输入速度,ωΤπ_是变速 箱输出速度,REGENAv stadyPOTe,是在所述恒定功率模式下的所述再生制动量,Tm BefOTeInt是在扭 矩干涉之前的发动机扭矩,Ε--ΤΜ是变速箱效率。
8.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发动机扭矩在所述恒定扭矩模式下时,使用在变速箱控制单元(TCU)的扭矩干 涉之前的所述发动机扭矩和在所述恒定扭矩模式下换挡期间的齿轮齿数比来确定所述再 生制动量。
9.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发动机扭矩在所述恒定扭矩模式下时,通过 REGENAvstadyTOT(lue = Tm-BefOTeInt*GReal来确定所述再生制动量,并且换挡期间的齿轮齿数比 使用由 -GRfjefore + 所计算的值, 其中GRm1是在所述恒定扭矩模式下的所述换挡期间的齿轮齿数比,GRbrftm是换挡前的 齿轮齿数比,α是在所述恒定扭矩模式下的齿轮齿数比斜率,REGENAV_stadyTmiue;是在所述恒 定扭矩模式下的所述再生制动量,Tm BefOTrfnt是在扭矩干涉之前的所述发动机扭矩,Tshift md 是换挡结束时间。
10.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发动机扭矩在所述恒定扭矩模式下时,通过 REGENAv stadyTOTque = Tm BefOTeInt*GReal*EffTM来确定所述再生制动量,并且换挡期间的齿轮 齿数比使用由^& = 所计算的值, 其中GReal是所计算的换挡期间的齿轮齿数比,REGENav stadyTOTque是在所述恒定扭矩模 式下的所述再生制动量,Tm Brf_Int是在扭矩干涉之前的发动机扭矩,EffTM是变速箱效率, GRbeftm是换挡前的齿轮齿数比,α是在所述恒定扭矩模式下的齿轮齿数比斜率。
11.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α = 来确定在所述恒定扭矩模式下的所述齿轮齿数比斜率,并且差动齿轮 ; 匕 i shift 齿数比使用由GRdiff = GRafte-GRbefOTe所计算的值, 其中GRaftw是换挡后的齿轮齿数比,GRteftm是所述换挡前的齿轮齿数比,ATshift是换挡 时间。
12.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发动机扭矩的模式从所述恒定功率模式转换为所述恒定扭矩模式时,使用被固 定于所述恒定扭矩模式的虚拟发动机扭矩值和在模式转换中的换挡期间的齿轮齿数比来 确定所述再生制动量。
13.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发动机扭矩的模式从所述恒定功率模式转换为所述恒定扭矩模式时,通过 REGENAVJfodeChange = TmVirtual*GRea^确定所述再生制动量,并且换挡期间的齿轮齿数比使用由 + 1Vr所计算的值, 其中REGENavJfodeehange是在模式转换中的所述再生制动量,Tm Virtual是被固定于所述恒定 扭矩模式的虚拟发动机扭矩值,GRm1是在所述模式转换中的所述换挡期间的齿轮齿数比, GRbeftm是换挡前的齿轮齿数比,Y是在模式转换中的齿轮齿数比斜率,Tshift end是换挡结束 时间。
14.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发动机扭矩的模式从所述恒定功率模式转换为所述恒定扭矩模式时,通过 REGENAVJfodeChange = Tm Virtual*GReal*EffTM来确定所述再生制动量,并且换挡期间的齿轮齿数比 使用由= + 所计算的值, 其中REGENavJfodeehange是在模式转换中的所述再生制动量,Tm Virtual是被固定于所述恒定 扭矩模式的虚拟发动机扭矩值,GRm1是在所述模式转换中的所述换挡期间的齿轮齿数比, Effw是变速箱效率,GRbrftm是换挡前的齿轮齿数比,γ是在所述模式转换中的齿轮齿数比 斜率,T shift_md是换挡结束时间。
15.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发动机扭矩在所述恒定扭矩模式下时的齿轮齿数比斜率(α)用作所述模式转 换中的所述齿轮齿数比斜率(Y),并且所述齿轮齿数比斜率(α)由《 =^1来计算, 么1 shift 其中GRdiff是在换挡前后之间的差动齿轮齿数比,ATshift是换挡时间。
16. -种用于在再生制动期间在车辆中换挡时控制再生制动执行的方法,该方法包 括: 第一步骤,决定发动机扭矩是否处于恒定功率模式; 第二步骤,决定发动机扭矩是否处于恒定扭矩模式;和 第三步骤,决定发动机扭矩的模式是否从所述恒定功率模式转换为所述恒定扭矩模 式, 其中基于第一到第三步骤的所决定的结果来确定再生制动量。
17.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发动机扭矩在所述恒定功率模式下时,使用在变速箱控制单元(TCU)的扭矩干 涉之前的发动机扭矩和在所述恒定功率模式下换挡期间的齿轮齿数比来确定所述再生制 动量。
18.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发动机扭矩在所述恒定功率模式下时,通过 REGENAv stadyPower = Tm_BeforeInt*GRcal来确定所述再生制动量,并且换挡期间的齿轮齿数比 使用由@?=所计算的值, wTmOut 其中GRcal是所计算的换挡期间的齿轮齿数比,ωΜη是变速箱输入速度,ωΤπ_是变速 箱输出速度,REGENAv stadyPOTe,是在所述恒定功率模式下的所述再生制动量,Tm BefOTeInt是在扭 矩干涉之前的发动机扭矩。
19.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发动机扭矩在所述恒定功率模式下时,通过 REGENAv stadyPower = Tm BeforeInt*GRcal*EffTM来确定所述再生制动量,并且换挡期间的齿轮 齿数比使用由=^^所计算的值, cuTmOvt 其中GRcal是所计算的换挡期间的齿轮齿数比,ωΜη是变速箱输入速度,ωΤπ_是变速 箱输出速度,REGENAv stadyPOTe,是在所述恒定功率模式下的所述再生制动量,Tm BefOTeInt是在扭 矩干涉之前的发动机扭矩,Ε--ΤΜ是变速箱效率。
20.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动机扭矩在所述恒定扭矩模式下,使用在变速箱控制单元(TCU)的扭矩干涉之 前的发动机扭矩和在所述恒定扭矩模式下换挡期间的齿轮齿数比来确定所述再生制动量。
21.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发动机扭矩在所述恒定扭矩模式下时,通过 REGENav _stadyT_ue = Τπ_Β_Ιη^ΚΜ?来确定所述再生制动量,并且换挡期间的齿轮齿数比 使用由所计算的值, 其中GRm1是在所述恒定扭矩模式下的所述换挡期间的齿轮齿数比,GRbrftm是在换挡前 的齿轮齿数比,α是在所述恒定扭矩模式下的齿轮齿数比斜率,在所述 恒定扭矩模式下的所述再生制动量,Tm BrfOTrfnt是在扭矩干涉之前的发动机扭矩,Tshift md是 换挡结束时间。
22.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发动机扭矩在所述恒定扭矩模式下时,通过 REGENAv stadyTOTque = Tm BefOTeInt*GReal*EffTM来确定所述再生制动量,并且换挡期间的齿轮 齿数比使用由= (7凡_ + 所计算的值, 其中GRm1是在所述恒定扭矩模式下的所述换挡期间的齿轮齿数比,GRbrftm是在换挡前 的齿轮齿数比,α是在所述恒定扭矩模式下的齿轮齿数比斜率,在所述 恒定扭矩模式下的所述再生制动量,Tm BrfOTrfnt是在扭矩干涉之前的发动机扭矩,Tshift md是 换挡结束时间,EffTM是变速箱效率。
23. 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Gi? 通过《来确定在所述恒定扭矩模式下的齿轮齿数比斜率,并且差动齿轮齿数 比使用由 GRdiff GRafter GRbefore 所计算的值, 其中GRafte是换挡后的齿轮齿数比,Λ Tshift是换挡时间。
24.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发动机扭矩的模式从所述恒定功率模式转换为所述恒定扭矩模式时,使用被固 定于所述恒定扭矩模式的虚拟发动机扭矩值和在所述模式转换中换挡期间的齿轮齿数比 来确定所述再生制动量。
25.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发动机扭矩的模式从所述恒定功率模式转换为所述恒定扭矩模式时,通过 REGENAVJfodeChange = TmVirtual*GRea^确定所述再生制动量,并且换挡期间的齿轮齿数比使用由 GRca/ _ + 所计算的值, 其中REGENAVJfodf;c;hange;是在所述模式转换中的所述再生制动量,Tnuvirtual是被固定于所述 恒定扭矩模式的虚拟发动机扭矩值,其,GRcal是在所述模式转换中的换挡期间的齿轮齿数 t匕,GRbeftm是在换挡前的齿轮齿数比,γ是在所述模式转换中的齿轮齿数比斜率,Tshift_ end 是换挡结束时间。
26.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发动机扭矩的模式从所述恒定功率模式转换为所述恒定扭矩模式时,通过 REGENAVJfodeChange = Tm Virtual*GReal*EFfTM来确定所述再生制动量,并且换挡期间的齿轮齿数比 使用由-GRfjefore + 所计算的值, 其中REGENAVJfodf;c;hange;是在所述模式转换中的所述再生制动量,Tnuvirtual是被固定于所述 恒定扭矩模式的虚拟发动机扭矩值,GRm1是在所述模式转换中的换挡期间的齿轮齿数比, Effw是变速箱效率,GRbrftm是换挡前的齿轮齿数比,γ是在所述模式转换中的齿轮齿数比 斜率,T shift_md是换挡结束时间。
27. 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发动机扭矩在所述恒定扭矩模式下时的齿轮齿数比斜率(α)用作所述模式转 G7? 换中的所述齿轮齿数比斜率(γ),并且所述齿轮齿数比斜率(α) = 来计算, 其中GRdiff是换挡前后之间的差动齿轮齿数比,ATshift是换挡时间。
28.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发动机扭矩在所述恒定功率模式下时,通过 REGENav stadyPower = Tm BeforreInt*GRcal来确定所述再生制动量,并且所述换挡期间的齿轮齿 数比使用由= ^^所计算的值, tuTmOut 其中GRcal是所计算的换挡期间的齿轮齿数比,ωΜη是变速箱输入速度,ωΤπ_是变速 箱输出速度,REGENAv stadyPOTe,是在所述恒定功率模式下的所述再生制动量,Tm BefOTeInt是在所 述扭矩干涉之前的所述发动机扭矩。
29.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发动机扭矩在所述恒定功率模式下时,通过 REGENAv stadyPower = Tm BeforeInt*GRcal*EFfTM来确定所述再生制动量,并且所述换挡期间的 所述齿轮齿数比使用由@^ =^l所计算的值, ⑴ TmOut 其中GRcal是所计算的换挡期间的齿轮齿数比,ωΜη是变速箱输入速度,ωΤπ_是变速 箱输出速度,REGENAv stadyPOTe,是在所述恒定功率模式下的所述再生制动量,Tm BefOTeInt是在所 述扭矩干涉之前的所述发动机扭矩,Ε--ΤΜ是变速箱效率。
30.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G/? 通过《 = 来确定在所述恒定扭矩模式下的所述齿轮齿数比斜率,并且差动齿轮 齿数比使用由GRdiff = GRafte-GRbetee所计算的值, 其中GRaftw是换挡后的齿轮齿数比,GRbeftm是所述换挡前的齿轮齿数比,AT shift是换 挡时间。
31.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发动机扭矩在所述恒定扭矩模式下时的齿轮齿数比斜率(α)用作在所述模式 转换中的所述齿轮齿数比斜率(Y),并且所述齿轮齿数比斜率(α)由α = 来计算, 1X1 shift 其中GRdiff是换挡前后之间的差动齿轮齿数比,ATshift是换挡时间。
32.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发动机扭矩在所述恒定功率模式下时,通过 REGENav stadyPower = Tm BeforeInt*GRcal来确定所述再生制动量,并且所述换挡期间的齿轮齿 数比使用由^^ = 所计算的值, ajTmOut 其中GRcal是所计算的换挡期间的齿轮齿数比,ωΜη是变速箱输入速度,ωΤπ_是变速 箱输出速度,REGENAv stadyPOTe,是在所述恒定功率模式下的所述再生制动量,Tm BefOTeInt是在所 述扭矩干涉之前的所述发动机扭矩。
33.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发动机扭矩在所述恒定功率模式下时,通过 REGENav-st呵Power = Tm-BeforeInt*GRcal*EffTM来确定所述再生制动量,并且所述换挡期间的 齿轮齿数比使用由= 所计算的值, ajTmOut 其中GRcal是所计算的换挡期间的齿轮齿数比,ωΤπΙη是变速箱输入速度,ωΤπ_是变速 箱输出速度,REGENAv stadyPOTe,是在所述恒定功率模式下的所述再生制动量,Tm BefOTeInt是在所 述扭矩干涉之前的所述发动机扭矩,Ε--ΤΜ是变速箱效率。
34. 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Gi? 通过《=3^来确定在所述恒定扭矩模式下的所述齿轮齿数比斜率,并且差动齿轮 齿数比使用由GRdiff = GRafte-GRbetee所计算的值, 其中GRafte是换挡后的齿轮齿数比,Λ Tshift是换挡时间。
35. 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发动机扭矩在所述恒定扭矩模式下时的齿轮齿数比斜率(α)用作所述模式转 换中的所述齿轮齿数比斜率(Y ),并且由α = 来计算所述齿轮齿数比斜率(α), 其中GRdiff是换挡前后之间的差动齿轮齿数比,ATshift是换挡时间。
【文档编号】B60L7/18GK104512262SQ201310757136
【公开日】2015年4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30日
【发明者】吴坰澈, 辛德根, 许志旭 申请人: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