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车感卷收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875771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限制车感卷收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限制车感卷收器,包括机架、卷筒、机构罩、棘轮、车感座、钢球、车感臂、主动轮、双联齿轮、从动轮,棘轮和主动轮连接在卷筒上,车感座水平设置在棘轮下方的机架上,钢球设置在车感座内,车感臂设置在钢球上方,车感臂的一端铰接在车感座上,另一端延伸到棘轮下方,双联齿轮的大齿轮与主动轮啮合,双联齿轮的小齿轮与从动轮的内齿啮合,从动轮转动连接在机构罩内侧,从动轮的外形为凸轮状,凸轮大半径大于棘轮的外圆半径。可以让卷收器在一定的范围内解除车感的功能,顺利拉出织带,提高了卷收器的易用性。
【专利说明】限制车感卷收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安全带的卷收器,尤其是一种限制车感卷收器。
【背景技术】
[0002]安全带是一种通过卷收器锁止将驾乘员的身体束缚在车辆座位上从而防止驾乘员由于事故等原因碰撞车辆内壁等上而受伤的情况发生的安全装置。安全带的卷收器上一般设置有车感锁止装置,当车辆发生紧急情况,如倾斜或加速度急剧变化时,此时钢球会在车感座内运动,同时推动车感臂,使得车感臂翘起,与棘轮啮合,卷收器此时锁止,织带无法拉出,从而限制了乘客的前移量,增加乘客的生存空间,降低乘客的伤害程度。
[0003]现有的卷收器,尤其是装配于后排衣帽架钣金上的卷收器,后排座椅靠背翻转后瞬间复位,会产生震动,使得原卷收器装置发生锁止,织带无法拉出,使用不方便。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限制车感卷收器,可以让卷收器在一定的范围内解除车感的功能,顺利拉出织带。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种限制车感卷收器,包括机架、卷筒、发条盒、锁止机构、机构罩,卷筒设置在机架内,发条盒和锁止机构分别设置在机架两侧,机构罩罩在锁止机构外,发条盒和锁止机构分别与卷筒两端连接,锁止机构上设置有棘轮、车感座、钢球、车感臂,棘轮固定连接在锁止机构外侧,车感座水平设置在棘轮下方的机架上,钢球设置在车感座内,车感臂设置在钢球上方,车感臂的一端铰接在车感座上,另一端延伸到棘轮下方,所述锁止机构上还设置有主动轮、双联齿轮、从动轮,主动轮与卷筒连接,双联齿轮的大齿轮与主动轮啮合,双联齿轮的小齿轮与从动轮的内齿啮合,从动轮转动连接在机构罩内侧,从动轮的外形为凸轮状,凸轮大半径大于棘轮的外圆半径。
[0006]本实用新型当织带拉出或回收时,卷筒发生转动,带动主动轮发生转动,主动轮带动双联齿轮转动,双联齿轮带动从动轮转动,即凸轮在转动;此时凸轮的大半径端运动到车感臂与棘轮的啮合处,阻止了车感臂与棘轮的啮合,从而达到限制车感的作用;提高了卷收器的易用性,增强了用户满意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0008]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爆炸图。
[0009]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是一种限制车感卷收器,包括机架1、卷筒2、发条盒3、锁止机构、机构罩4,卷筒2设置在机架I内,发条盒3和锁止机构分别设置在机架I两侧,机构罩4罩在锁止机构外,发条盒3和锁止机构分别与卷筒2两端连接,锁止机构上设置有棘轮5、车感座6、钢球7、车感臂8、主动轮9、双联齿轮10、从动轮11,棘轮5固定连接在锁止机构外侧,车感座6水平设置在棘轮5下方的机架上,车感座6中心形成一个圆形凹槽,钢球7设置在车感座6中心的凹槽内,车感臂8设置在钢球7上方,车感臂8中心为一段球面,车感臂8的一端铰接在车感座6上,另一端延伸到棘轮5下方,主动轮9与卷筒2连接,双联齿轮10的大齿轮与主动轮9啮合,双联齿轮10的小齿轮与从动轮11的内齿啮合,从动轮11转动连接在机构罩4内侧,从动轮11的外形为凸轮状,凸轮大半径大于棘轮5的外圆半径。
【权利要求】
1.一种限制车感卷收器,包括机架、卷筒、发条盒、锁止机构、机构罩,卷筒设置在机架内,发条盒和锁止机构分别设置在机架两侧,机构罩罩在锁止机构外,发条盒和锁止机构分别与卷筒两端连接,锁止机构上设置有棘轮、车感座、钢球、车感臂,棘轮固定连接在锁止机构外侧,车感座水平设置在棘轮下方的机架上,钢球设置在车感座内,车感臂设置在钢球上方,车感臂的一端铰接在车感座上,另一端延伸到棘轮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机构上设置有主动轮、双联齿轮、从动轮,主动轮设置在棘轮外侧与卷筒连接,双联齿轮的大齿轮与主动轮啮合,双联齿轮的小齿轮与从动轮的内齿啮合,从动轮转动连接在机构罩内侧,从动轮的外形为凸轮状,凸轮大半径大于棘轮的外圆半径。
【文档编号】B60R22/34GK203511566SQ201320663719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16日
【发明者】陈奇, 周国柱 申请人:浙江赛凯车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