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汽车上的线束固定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87855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汽车上的线束固定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上的线束固定机构,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动汽车线束有效长度调节不便等技术问题。本线束固定机构包括固定于电动汽车车身上的固定杆,固定杆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滑槽,滑槽内滑动连接有一根用于固定线束的伸缩杆,电动汽车车身上还设置有能够带动伸缩杆沿滑槽长度方向滑动的驱动装置。本发明能够提高电动汽车线束有效长度的调节便捷性,并且可避免线束发生摆动干涉。
【专利说明】一种电动汽车上的线束固定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汽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动汽车上的线束固定机构。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混合动力、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为代表的电动汽车被普遍认为是未来汽车能源动力系统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已经成为世界汽车强国和主要汽车制造商发展重点。其中,纯电动汽车是指由电动机驱动的汽车。电动机的驱动电能来源于车载可充电蓄电池或其他能量储存装置,而高压线束作为汽车中各装置之间的电连接介质,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0003]我国专利⑶20222184即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高压接插件,其包括安装支架、高压电缆、屏蔽层、绝缘体和密封圈,高压电缆固定在安装支架中,安装支架中设置屏蔽层,安装支架朝向接插方向一面上固定绝缘体;高压电缆的高压端子从安装支架中伸出,并露出于绝缘体表面。其还设置有互锁接插件,互锁接插件是一个低压接插件,装在绝缘体上,将短路信号引入后,从互锁接插件的低压接口处引出。该互锁接插件在高压接插件连接正确后,互锁接插件内两根低压线束导通,系统控制器可以通过检测线束的通断判断高压接插件是否正确连接。
[0004]但是,现有的电动汽车很多时候需要对汽车轮距加以改变,轮距越宽,则驾驶舒适性越高,横向稳定性越好;如轮距过宽则会导致汽车总宽增加,容易使汽车方向盘加重,也容易出现汽车车身侧面甩泥的问题,因此,现有电动汽车通常会设计相应的装置以改变汽车的轮距,使汽车的轮距调节至最佳长度。但是,在调节汽车轮距的同时,汽车上的线束相应地会发生伸长或缩短,此时通常是将线束预留一定的长度,当轮距需要加长时,则将安装支架从车身上拆下,将线束的有效长度调节好,然后再将线束安装支架装配好,实现线束的固定。但是,此调节方法较为繁琐,需要将多个安装支架拆下及装配,且装配空间较小,相应的装配难度也很大,进而使线束长度调节不便,操作难度较大。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电动汽车上的线束固定机构,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线束有效长度的调节便捷性。
[0006]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种电动汽车上的线束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固定机构包括固定于电动汽车车身上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一根用于固定线束的伸缩杆,所述电动汽车车身上还设置有能够带动所述伸缩杆沿滑槽长度方向滑动的驱动装置。
[0008]其工作原理如下:本电动汽车中的线束在装配时可以预留一定的长度,然后将线束固定于伸缩杆上,当汽车轮距需要加长时,则线束的有效长度需要相应地加长,此时可通过驱动装置带动伸缩杆伸长,从而增加线束的有效长度,本发明中提到的线束有效长度,是指线束在整车布置时理论上所需的长度,即线束实际长度减去线束预留长度后所得的长度大小;而当汽车轮距缩短时,则相应地通过驱动装置使伸缩杆收缩即可减小线束的有效长度,从而使线束能够满足不同大小的汽车轮距;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需要调节线束有效长度时无需将安装支架拆下及重新装配,操作工序简单且难度小,从而提高本线束有效长度的调节便捷性;此外,将线束固定于伸缩杆上,伸缩杆的伸缩运动能够使线束按预定的轨迹运动,不会因线束过长导致线束偏摆与汽车车身发生干涉摩擦,提高线束的使用寿命。
[0009]在上述的一种电动汽车上的线束固定机构中,作为一种方案,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气缸,所述气缸包括缸体和插接于该缸体内的活塞杆,所述缸体固定于汽车车身上,所述活塞杆与所述伸缩杆相固连且两者的长度方向相同。伸缩杆与活塞杆相固连且两者长度方向相同,可通过活塞杆的伸缩带动伸缩杆的伸缩,操作简单方便,且气缸与油缸相比污染较小。
[0010]在上述的一种电动汽车上的线束固定机构中,作为另一种方案,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固定于汽车车身上的筒体一,所述筒体一内开设有储液腔一,所述筒体一的上端面开设有通孔,所述伸缩杆的内端穿过所述通孔并插接于所述储液腔一内;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固定于汽车车身上的筒体二,所述筒体二内开设有储液腔二和储气腔,所述储液腔二通过一根输液管与所述储液腔一相连通,所述储液腔二与储气腔之间通过一个可移动的隔板相隔开,所述储气腔上设置有进气阀和出气阀。当线束有效长度需要加长时,伸缩杆需要相应地伸长,此时可通过进气阀向储气腔中注入气体使储气腔中的气压增大,隔板相应地移动并压迫储液腔二内的液体通过输液管向储液腔一流动,储液腔内的液压增大推动伸缩杆伸长;当线束有效长度需要减小时,伸缩杆则需要相应地收缩,此时可通过排气阀将储气腔内的空气排出,减小储气腔内的气压,隔板则相应地往储气腔方向移动,储液腔二内的液压减小,储液腔一内的液体通过输液管流至储液腔二中,伸缩杆则相应地发生收缩。
[0011]在上述的一种电动汽车上的线束固定机构中,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一个固定于汽车车身上的空气压缩机,所述进气阀与该空气压缩机相连接。设计有空气压缩机后,提高线束有效长度调节的自动化,除此之外,还可通过打气筒等方案来对储气腔进行充气,与空气压缩机的方案相比,其成本较低,但相应的操作便捷性较差。
[0012]在上述的一种电动汽车上的线束固定机构中,所述储液腔一内设置有拉簧,所述拉簧的一端与所述伸缩杆的内端相固连,所述拉簧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储液腔一的底部上。设计有拉簧后,当伸缩杆需要收缩时,可在拉簧的弹力作用下更加快速流畅地收缩,避免因伸缩杆侧壁与通孔的孔壁之间发生卡滞导致伸缩杆不能及时地回缩。
[0013]在上述的一种电动汽车上的线束固定机构中,所述伸缩杆上套设有密封垫,所述通孔的孔壁上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密封垫嵌接于所述环形凹槽内。设计有密封垫后,避免储液腔一内的油液泄漏造成污染浪费。
[0014]在上述的一种电动汽车上的线束固定机构中,所述线束固定机构还包括至少两个卡接于所述伸缩杆的侧壁上的卡扣,所述卡扣上开设有用于夹持线束的夹口。线束通过卡扣卡接于伸缩杆上,使得线束的装配和拆卸都很方便,提高线束的装配效率;而伸缩杆上至少设计有两个卡扣,则使线束的一段固定于伸缩杆上,而非线束的一个点固定于伸缩杆上,这样设计能够更好地使线束沿伸缩杆伸缩方向运动,即预定的轨迹,避免线束过长导致线束偏摆与车身发生干涉摩擦。
[0015]在上述的一种电动汽车上的线束固定机构中,所述线束固定机构包括固定于汽车车身上的控制开关,所述汽车车身上还固定有与所述控制开关相连接的整车控制器,所述控制开关能够向所述整车控制器输出伸缩杆伸缩信号,所述整车控制器能够吸收伸缩杆伸缩信号并向所述驱动装置发出伸缩杆伸缩指令,所述驱动装置能够接收整车控制器发出的伸缩杆伸缩指令并带动伸缩杆伸长或收缩。当线束有效长度需要加长时,通过控制开关向整车控制器输出伸缩杆伸长信号,整车控制器吸收伸缩杆伸长信号并向驱动装置发生伸缩杆伸长指令,驱动装置接收伸缩杆伸长指令后带动伸缩杆伸长;当线束有效长度需要缩短时,其原理也一样;此方案使得线束的有效长度调节更加便捷。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0017]1、本发明在需要调节线束的有效长度时,可通过驱动装置带动伸缩杆伸长或收缩,从而增加或减小线束的有效长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需要调节线束有效长度时无需将安装支架拆下及重新装配,操作工序简单且难度小,从而提高本线束有效长度的调节便捷性;
[0018]2、本发明可通过进气阀向储气腔中注入气体使储气腔中的气压增大,隔板相应地移动并压迫储液腔二内的液体通过输液管向储液腔一流动,储液腔内的液压增大推动伸缩杆伸长,从而增大线束的有效长度,反之亦然;本调节自动化程度较高,操作方便快捷;
[0019]3、本发明中的伸缩杆上至少设计有两个卡扣,则使线束的一段固定于伸缩杆上,而非线束的一个点固定于伸缩杆上,这样设计能够更好地使线束沿伸缩杆伸缩方向运动,即预定的轨迹,避免线束过长导致线束偏摆与车身发生干涉摩擦;
[0020]4、本发明可通过控制开关向整车控制器输出伸缩杆伸长信号,整车控制器吸收伸缩杆伸长信号并向驱动装置发生伸缩杆伸长指令,驱动装置接收伸缩杆伸长指令后带动伸缩杆伸长;当线束有效长度需要缩短时,其原理也一样;此方案使得线束的有效长度调节的自动化程度更高,降低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实施例中本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实施例中本固定机构的原理图。
[0023]图中,1、固定杆;2、滑槽;3、伸缩杆;4、卡扣;5、线束;6、驱动装置;7、筒体一 ;8、储液腔一 ;9、拉簧;10、筒体二 ;11、储液腔二 ;12、储气腔;13、输液管;14、隔板;15、进气阀;16、出气阀;17、空气压缩机;18、控制开关;19、整车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5]如图1所示,本线束固定机构包括固定于电动汽车车身上的固定杆1,固定杆1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滑槽2,滑槽2内插接有一根用于固定线束5的伸缩杆3,具体来讲,固定机构还包括两个卡接于伸缩杆3的侧壁上的卡扣4,卡扣4上开设有用于夹持线束5的夹口。伸缩杆3上设计有两个卡扣4,则使线束5的一段固定于伸缩杆3上,而非线束5的一个点固定于伸缩杆3上,这样设计能够更好地使线束5沿伸缩杆3伸缩方向运动,即预定的轨迹,避免线束5过长导致线束5偏摆与车身发生干涉摩擦。
[0026]如图1所示,电动汽车车身上还设置有能够带动所述伸缩杆3沿滑槽2长度方向滑动的驱动装置6。驱动装置6包括固定于汽车车身上的筒体一 7,筒体一 7内开设有储液腔一 8,筒体一 7的上端面开设有通孔,伸缩杆3的内端穿过通孔并插接于所述储液腔一 8内,通孔的轴线与伸缩杆3的中心线共线,伸缩杆3上套设有密封垫,通孔的孔壁上开设有环形凹槽,密封垫嵌接于环形凹槽内,储液腔一 8内设置有拉簧9,拉簧9的一端与伸缩杆3的内端相固连,拉簧9的另一端固定于储液腔一 8的底部上,当伸缩杆3处于收缩状态时,拉簧9处于复原状态,当伸缩杆3处于伸长状态时,拉簧9被拉长且对伸缩杆3施加有一个往收缩方向的阻力,以起到复位及限位双重作用,避免伸缩杆3从滑槽2内滑脱;驱动装置6还包括固定于汽车车身上的筒体二 10,筒体二 10内开设有储液腔二 11和储气腔12,储液腔二 11通过一根输液管13与储液腔一 8相连通,储液腔二 11与储气腔12之间通过一个可移动的隔板14相隔开,隔板14可沿筒体的长度方向移动从而使储液腔二 11和储气腔12的容积发生改变,储气腔12上设置有进气阀15和出气阀16。驱动装置6还包括一个固定于汽车车身上的空气压缩机17,进气阀15与该空气压缩机17相连接。作为一种方案,驱动装置6也可包括气缸,气缸包括缸体和插接于该缸体内的活塞杆,缸体固定于汽车车身上,活塞杆与伸缩杆3相固连且两者的长度方向相同。伸缩杆3与活塞杆相固连且两者长度方向相同,可通过活塞杆的伸缩带动伸缩杆3的伸缩,操作简单方便,且气缸与油缸相比污染较小。
[0027]如图2所示,本线束固定机构包括固定于汽车车身上的控制开关18,汽车车身上还固定有与控制开关18相连接的整车控制器19,控制开关18能够向整车控制器19输出伸缩杆3伸缩信号,整车控制器19能够吸收伸缩杆3伸缩信号并向驱动装置6发出伸缩杆3伸缩指令,驱动装置6能够接收整车控制器19发出的伸缩杆3伸缩指令并带动伸缩杆3伸长或收缩。当线束5有效长度需要加长时,通过控制开关18向整车控制器19输出伸缩杆3伸长信号,整车控制器19吸收伸缩杆3伸长信号并向驱动装置6发生伸缩杆3伸长指令,驱动装置6接收伸缩杆3伸长指令后带动伸缩杆3伸长;当线束5有效长度需要缩短时,其原理也一样;此方案使得线束5的有效长度调节更加便捷。
[0028]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当电动汽车轮距发生改变时,线束5的有效长度相应地需要伸长,此时可操作控制开关18对整车控制器19发送伸缩杆3伸长信号,整车控制器19接收信号后向驱动装置6发送伸缩杆3伸长指令,驱动装置6中的进气阀15打开,空气压缩机17往储气腔12中充气,使储气腔12内的气压增大,当储气腔12内的压强大于储液腔二 11内的压强时,隔板14向储液腔二 11的方向移动迫使储液腔二 11内的液体通过输液管13流向储液腔一 8中,进而使伸缩杆3伸长,增大线束5的有效长度;如需要减小线束5的有效长度,其原理与上述方案相似。
[0029]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动汽车上的线束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固定机构包括固定于电动汽车车身上的固定杆(1),所述固定杆(I)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滑槽(2),所述滑槽(2)内滑动连接有一根用于固定线束(5)的伸缩杆(3),所述电动汽车车身上还设置有能够带动所述伸缩杆(3)沿滑槽(2)长度方向滑动的驱动装置(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上的线束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6)包括气缸,所述气缸包括缸体和插接于该缸体内的活塞杆,所述缸体固定于汽车车身上,所述活塞杆与所述伸缩杆(3)相固连且两者的长度方向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上的线束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6)包括固定于汽车车身上的筒体一(7),所述筒体一(7)内开设有储液腔一(8),所述筒体一(7)的上端面开设有通孔,所述伸缩杆(3)的内端穿过所述通孔并插接于所述储液腔一(8)内;所述驱动装置(6)还包括固定于汽车车身上的筒体二(10),所述筒体二(10)内开设有储液腔二(11)和储气腔(12),所述储液腔二(11)通过一根输液管(13)与所述储液腔一(8)相连通,所述储液腔二(11)与储气腔(12)之间通过一个可移动的隔板(14)相隔开,所述储气腔(12)上设置有进气阀(15)和出气阀(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汽车上的线束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6)还包括一个固定于汽车车身上的空气压缩机(17),所述进气阀(15)与该空气压缩机(17)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汽车上的线束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腔一(8)内设置有拉簧(9),所述拉簧(9)的一端与所述伸缩杆(3)的内端相固连,所述拉簧(9)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储液腔一(8)的底部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或5所述的电动汽车上的线束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3)上套设有密封垫,所述通孔的孔壁上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密封垫嵌接于所述环形凹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电动汽车上的线束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固定机构还包括至少两个卡接于所述伸缩杆(3)的侧壁上的卡扣(4),所述卡扣(4)上开设有用于夹持线束(5)的夹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电动汽车上的线束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固定机构包括固定于汽车车身上的控制开关(18),所述汽车车身上还固定有与所述控制开关(18)相连接的整车控制器(19),所述控制开关(18)能够向所述整车控制器(19)输出伸缩杆伸缩信号,所述整车控制器(19)能够吸收伸缩杆伸缩信号并向所述驱动装置(6)发出伸缩杆伸缩指令,所述驱动装置(6)能够接收整车控制器(19)发出的伸缩杆伸缩指令并带动伸缩杆(3)伸长或收缩。
【文档编号】B60R16/02GK104354658SQ201410594342
【公开日】2015年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29日
【发明者】徐晋, 金启前, 由毅, 韦兴民, 李书福, 吴成明, 冯擎峰 申请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