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驻车拉索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92009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一种驻车拉索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驻车拉索结构,所述驻车拉索结构采用“一拖二”的布置形式,包括前端拉丝和两根后端拉丝,前端拉丝通过旋转器与其中一根后端拉丝连接,在前端软轴护管远离驻车手柄的一端连接联动接头,通过所述联动接头与另一根后端拉丝连接,所述前端软轴护管只在靠近驻车手柄的一端有固定接头。该驻车拉索结构采用旋转器和联动接头分别连接两根后端拉丝,使得整个拉丝的布置更加灵活,有效节省了布置空间。所述驻车拉索结构工作时,由于前端软轴护管的尾端没有固定,因此可利用前端拉丝与前端软轴护管之间的相对运动,分别拖曳两根后端拉丝,达到传递力和位移的目的,拉丝和前端软轴护管互为传递力和导向力的作用,提高了整体传递效率。
【专利说明】一种驻车拉索结构【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驻车制动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驻车拉索结构。
【背景技术】
[0002]驻车制动系统是汽车上一个重要的安全系统,其功能是使已停驶的汽车在原地保持不动。常用的机械式驻车制动系统主要包括控制装置(驻车手柄)、传动装置(拉索)和制动部件,驻车拉索是具有一定弯曲度的技术缆绳,其作用是将手柄和制动器连接起来。
[0003]目前汽车上拉索的设计形式一般采用“一拖二”的结构,即前端用一段拉索与驻车手柄连接,后端用两根拉索分别与左、右制动器连接,同时后端的两根拉索通过连接板等结构与前端拉索连接。
[0004]图1是一种均分式驻车拉索结构。前端拉丝12的一端通过前端接头11与驻车手柄连接,套装在前端拉丝12上的前端软轴护管15由第一固定接头13和第二固定接头14固定,两根后端拉丝分别固定在平衡器112上,并通过连接接头19与前端拉丝12相连,这样前端拉丝12就可以带动通过连接接头19连接的平衡器112,通过平衡器112将驻车手柄端的力和位移平均分配传递给两根后端拉丝UO ;两根后端拉丝110通过固定后端软轴护管16上面的第三固定接头17和第四固定接头18,使得后端拉丝110传递过来的力和位移可以有效传递给与后端接头111连接的驻车制动器。这种结构适用于车底空间相对宽裕的情况,对布置空间有较大的要求,另外,由于驻车手柄端的力和位移平均分配传递给后端的两根拉丝,最前端的输入力要求较大,总体的传递效率较低。
[0005]图2是另一种增 力式驻车拉索结构,前端拉丝22的一端通过前端接头21与驻车手柄连接,另一端与旋转器211相连,旋转器211同时与两根后端拉丝210相连,两根后端拉丝210的另一端连接驻车制动器。通过固定前端的前端软轴护管24上面的第一固定接头23和第二固定接头25,前端拉丝22可以带动旋转器211旋转,进而可以将驻车手柄端的力和位移传递给两根后端拉丝210,旋转器211的杠杆比可根据系统需求设定。两根后端拉丝210通过固定后端软轴护管26上面的第三固定接头27和第四固定接头28,使得后端拉丝210传递过来的力和位移可以有效传递给与后端接头29连接的驻车制动器。这种驻车拉索机构,由于机构结构的限制,拉丝的走向及半径可能受到制约,总体的传递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驻车拉索结构,所述驻车拉索结构能够在现有驻车传动系统的基础上有效地改善力和位移的传递效率,提高拉丝整车布置的灵活性,减少驻车拉索结构布置所需的空间。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8]一种驻车拉索结构,包括前端拉丝和两根后端拉丝,所述前端拉丝的一端通过前端接头与驻车手柄连接,所述后端拉丝通过后端接头与驻车制动器连接,所述前端拉丝上套装有前端软轴护管,两根所述后端拉丝上均套装有后端软轴护管,所述后端软轴护管两端固定有第一固定接头和第二固定接头,所述前端拉丝远离所述驻车手柄的一端通过固定的旋转器连接其中一根所述后端拉丝,所述前端软轴护管远离所述驻车手柄的一端固定联动接头,利用所述联动接头与另一根所述后端拉丝相连,所述软轴护管只在靠近所述驻车手柄的一端固定有第三固定接头。
[0009]优选地,所述联动接头的侧面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有固定所述后端拉丝的固定孔。
[0010]优选地,所述前端拉丝和两根所述后端拉丝在任意连接端均处于水平方向或竖直的方向。
[0011]优选地,所述驻车拉索结构中设置有固定所述前端软轴护管的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安装在车身上。
[0012]优选地,所述固定支架是一体成型的弧形支架。
[0013]优选地,所述前端软轴护管和/或后端软轴护管为耐高温的真空尼龙管。
[00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驻车拉索结构采用“一拖二”的布置形式,包括前端拉丝和两根后端拉丝,前端拉丝一端与驻车手柄连接,另一端通过旋转器与其中一根后端拉丝连接,所述前端拉丝上套装有前端软轴护管,在所述前端软轴护管远离驻车手柄的一端连接联动接头,通过所述联动接头与另一根后端拉丝连接。两根所述后端拉丝均套装有后端软轴护管,在所述后端软轴护管的两端都固定有固定接头,而所述前端软轴护管只在靠近驻车手柄的一端有固定接头,其尾端是可移动的。在上述驻车拉丝结构中,由于采用旋转器和联动接头分别连接两根后端拉丝,使得整个驻车拉索的布置更加灵活,可以有效地节省布置空间。
[0015]驻车手柄带动前端拉丝运动时,所述前端拉丝带动旋转器运动,进而带动与其连接的一根后端拉丝的运动;同时,由于前端拉丝的尾端没有固定,因此前端软轴护管会在前端拉丝运动的反作用力下,相对于初始位置向前运动,固定在前端软轴护管尾端的联动接头则有向后运动的趋势,从而拉动了与联动接头连接的另一根后端拉丝,由驻车手柄传递过来的力和位移再通过后端软轴护管上的两个固定接头有效地传递给驻车制动器。所述驻车拉索结构利用前端拉丝与前端软轴护管之间的相对运动,达到了分别拖曳两根后端拉丝,传递力和位移的目的,所述前端软轴护管的运动是绕着所述旋转器的固定点进行的,因此对力和位移的传递具有导向的作用,改善了力和位移的传递特性,提高了系统的整体传递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均分式”驻车拉索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增力式”驻车拉索机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驻车拉索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说明:
[0021]11-前端接头,12-前端拉丝,13-第一固定接头,14-第二固定接头,15-前端软轴护管,16-后端软轴护管,17第三固定接头,18-第四固定接头。19-连接接头,110-后端拉丝,111-后端接头,112-平衡器;
[0022]21-前端接头,22-前端拉丝,23-第一固定接头,24-前端软轴护管,25-第二固定接头,26-后端软轴护管,27-第三固定接头,28-第四固定接头,29-后端接头,210-后端拉丝,211-旋转器;
[0023]31-前端接头,32前端拉丝,33-第一固定接头,34-前端软轴护管,35-后端软轴护管,36-弟二固定接头,37-后%5接头,38-后2而拉丝,39-固定支架,310-联动接头,311-旋转器,312-第三固定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4]结合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给出的驻车拉索结构包括前端拉丝32和两根后端拉丝38,所述前端拉丝32的一端通过前端接头31与驻车手柄连接,另一端则通过固定的旋转器311与一根所述后端拉丝38连接。所述前端拉丝32上套装有前端软轴护管34,所述前端软轴护管34靠近所述驻车手柄的一端固定有第三固定接头312,远离所述驻车手柄的一端与联动接头310连接,利用所述联动接头310与另一根所述后端拉丝38连接,两根述所述拉丝38的另一端通过后端接头37分别与左、右驻车制动器连接。另外,两根所述后端拉丝38上均套装有后端软轴护管35,所述后端软轴护管35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固定接头33和第二固定接头36。上述驻车拉索结构中分别采用旋转器311和联动接头310连接两根后端拉丝,优化了传统驻车拉索“一拖二”的结构,使得所述驻车拉索结构中拉丝的布置更加灵活,节省了布置空间。
[0025]驻车制动系统工作时,驻车手柄带动前端拉丝32运动,所述前端拉丝32带动旋转器311运动,进而带动与其相连的一根后端拉丝38的运动;同时,由于套装在前端拉丝32上的前端软轴护管34的一端没有固定,因此所述前端软轴护管34会在所述前端拉丝32运动的反作用力下,相对于初始位置向前运动,而固定在所述前端软轴护管34尾端的联动接头310则有向后运动的趋势,从而拉动了与所述联动接头310连接的另一根后端拉丝38运动。通过两根所述后端拉丝38各自后端软轴护管35上的第一固定接头33和第二固定接头36,使得两根所述后端拉丝38传递过来的力和位移可以有效地传递给与后端接头37连接的驻车制动器。
[0026]上述驻车拉索结构利用所述前端拉丝32与所述前端软轴护管34之间的相对运动,达到了分别拖曳两根后端拉丝,传递力和位移的目的,提高了整体的传递效率。同时,所述前端软轴护管34的运动是绕着所述旋转器311的固定点进行的,因此对力和位移的传递起到了导向的作用,改善了力和位移的传递特性。
[0027]为了方便所述联动接头310与所述后端拉丝38的连接,在所述联动接头310的侧面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置了固定所述后端拉丝38的固定孔。
[0028]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根据实际布置空间,适当增大所述驻车拉索结构中的拉丝走向半径,使得所述前端拉丝32和两根所述后端拉丝38在所有连接端都处于水平方向或竖直的方向,以进一步有效保证力和位移的传递方向,提闻传递效率。
[0029]在本实 施例中,由于所述前端软轴护管34的尾端没有固定接头,可能出现晃动的问题,为了有效地避免这一问题,所述驻车拉索结构中还设置了所述前端软轴护管34的固定支架39,所述固定支架39安装在整车上,用以支撑和固定所述前端软轴护管34。[0030]具体地,所述固定支架39可选择一体成型的弧形支架,所述软轴护管放在所述固定支架39的弧形凹槽内,上述固定支架结构简单,加工、使用方便。
[0031 ] 另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前端软轴护管34和后端软轴护管35均可以选择为耐高温的真空尼龙管,可有效地提高使用温度,使得所述驻车拉索结构更适应汽车发动机工作或摩擦导致的高温环境。
[003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驻车拉索结构通过对“一拖二”布置结构的优化,使得拉丝的布置更加灵活,节省了布置所需的空间,并改变了以往通过利用软轴护管两端固定而使中间拉丝传递力和位移的传统,通过利用拉丝与前端软轴护管之间的相对运动,分别拖曳两根后端拉丝,达到传递力和位移的目的,改善了力和位移的传递特性,提高了整体传递效率。
[0033]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权利要求】
1.一种驻车拉索结构,包括前端拉丝(32)和两根后端拉丝(38),所述前端拉丝(32)的一端通过前端接头(31)与驻车手柄连接,所述后端拉丝(38)通过后端接头(37)与驻车制动器连接,所述前端拉丝(32 )上套装有前端软轴护管(34 ),两根所述后端拉丝(38 )上均套装有后端软轴护管(35),所述后端软轴护管(35)两端固定有第一固定接头(33)和第二固定接头(36),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拉丝(32)远离所述驻车手柄的一端通过固定的旋转器(311)连接其中一根所述后端拉丝(38),所述前端软轴护管(34)远离所述驻车手柄的一端固定联动接头(310),所述联动接头(310)与另一根所述后端拉丝(38)相连,所述前端软轴护管(34)只在靠近所述驻车手柄的一端固定有第三固定接头(3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驻车拉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接头(310)的侧面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有固定所述后端拉丝(38 )的固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驻车拉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拉丝(32)和两根所述后端拉丝(38)在任意连接端均处于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驻车拉索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所述前端软轴护管(34)的固定支架(39),所述固定支架(39)安装在车身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驻车拉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39)是一体成型的弧形支架。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驻车拉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软轴护管(34)和/或后端软轴护管(35)为耐高温的真空尼龙管。
【文档编号】B60T11/04GK203753119SQ201420135049
【公开日】2014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24日
【发明者】张超, 高建光, 陈杰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