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节能增效驱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92837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电动汽车节能增效驱动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具体为一种电动汽车节能增效驱动系统,解决了现有电动汽车的驱动系统由于结构不合理导致能耗较大影响行驶里程的问题。电动机I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主动齿轮I,主动齿轮I上啮合有从动齿轮I,电动机II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主动齿轮II,主动齿轮II上啮合有从动齿轮II;转向盘的输出端与传感器的输入端连接,传感器的输出端与单片机的输入端连接,单片机的输出端与接触器I和接触器II的信号输入端连接,蓄电池、接触器I的常开触点、电阻器I、电动机I依次串接,蓄电池、接触器I的常闭触点、电动机I依次串接;蓄电池、接触器II的常闭触点、电阻器II、电动机II依次串接;蓄电池、接触器II的常开触点、电动机II依次串接。本实用新型降低了电能损耗的同时,节能效果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专利说明】
电动汽车节能增效驱动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用驱动系统,具体为一种电动汽车节能增效驱动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电动汽车的动力结构、驱动结构和差速器等完全照搬传统机械动力汽车的动力结构、驱动结构等,是由一个较大功率的电动机居中,通过左、右两根传动杠杆、万向节、齿轮等驱动汽车左右两个车轮,来驱动汽车的模式。
[0003]这种驱动系统由于电动机与机械发动机在功率方面的巨大差距,造成了电动机在推动汽车时能耗过大,行驶里程较短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电动汽车的驱动系统由于结构不合理导致能耗较大影响行驶里程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节能增效驱动系统。
[0005]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电动汽车节能增效驱动系统,包括位于车架后端左右两侧的电动机1、电动机II和控制系统,电动机I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主动齿轮I,主动齿轮I上啮合有与车架左后轮内侧固定的从动齿轮I,电动机II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主动齿轮II,主动齿轮II上啮合有与车架右后轮内侧固定的从动齿轮II ;控制系统包括转向盘、传感器、蓄电池、单片机、接触器1、接触器I1、电阻器1、电阻器II,转向盘的输出端与传感器的输入端连接,传感器的输出端与单片机的输入端连接,单片机的输出端与接触器I和接触器II的信号输入端连接,蓄电池、接触器I的常开触点、电阻器1、电动机I依次串接,蓄电池、接触器I的常闭触点、电动机I依次串接;蓄电池、接触器II的常闭触点、电阻器I1、电动机II依次串接;蓄电池、接触器II的常开触点、电动机II依次串接。
[0006]电动汽车直行时,转向盘的信号传输给传感器,传感器接收直行信号后,将直行信号传输给单片机通过Small RT0S51软件分析处理后,控制接触器II的常闭触点断开、接触器II的常开触点闭合,进而使得电动机1、电动机II的功率相同,车架的左右后轮同步转动;当电动汽车左转时,转向盘的信号传输给传感器,传感器接收左转信号后,将左转信号传输给单片机通过Small RT0S51软件分析处理后,控制接触器II的常闭触点断开、接触器II的常开触点闭合,控制接触器I的常闭触点断开、接触器I的常开触点闭合,在电阻器I的作用下使得电动机I的功率小于电动机II的功率,车架的左后轮转速低于右后轮的转速,实现左转;当电动汽车右转时,转向盘的信号传输给传感器,传感器接收右转信号后,将右转信号传输给单片机通过Small RT0S51软件分析处理后,保持接触器I和接触器II的常开触点、常闭触点不变,在电阻器II的作用下使得电动机I的功率大于电动机II的功率,车架的左后轮转速高于右后轮的转速,实现右转,克服了现有电动汽车的驱动系统由于结构不合理导致能耗较大影响行驶里程的问题。
[0007]电动机I和电动机II的总功率与电动汽车重量的比值为4:1,能够进一步提高电动机的功效,进而提高电动汽车的行驶里程。
[0008]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可靠,省去了原有传动系统上的多个环节,降低了电能损耗的同时,减轻了车体重量,节能效果得到了显著的提升,而且行驶里程也得到了较大的改观,具有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且成本低的优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图1中控制系统的电路原理图。
[0011]图中:1-电动机I,2-电动机II,3-主动齿轮I,4-左后轮,5-从动齿轮I,6-主动齿轮II,7-右后轮,8-从动齿轮II,9-转向盘,10-蓄电池,11-传感器,12-单片机,13-接触器I,14-接触器II,15-电阻器I,16-电阻器II。

【具体实施方式】
[0012]电动汽车节能增效驱动系统,包括位于车架后端左右两侧的电动机I1、电动机112和控制系统,电动机Il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主动齿轮13,主动齿轮13上啮合有与车架左后轮4内侧固定的从动齿轮15,电动机112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主动齿轮116,主动齿轮116上啮合有与车架右后轮7内侧固定的从动齿轮118 ;控制系统包括转向盘9、传感器11、蓄电池10、单片机12、接触器113、接触器1114、电阻器115、电阻器1116,转向盘9的输出端与传感器11的输入端连接,传感器11的输出端与单片机12的输入端连接,单片机12的输出端与接触器113和接触器1114的信号输入端连接,蓄电池10、接触器113的常开触点、电阻器115、电动机Il依次串接,蓄电池10、接触器113的常闭触点、电动机Il依次串接;蓄电池10、接触器1114的常闭触点、电阻器1116、电动机112依次串接;蓄电池10、接触器1114的常开触点、电动机112依次串接。
[0013]电动机Il和电动机112的总功率与电动汽车重量的比值为4:1。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动汽车节能增效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车架后端左右两侧的电动机I (I)、电动机II (2)和控制系统,电动机I (I)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主动齿轮I (3),主动齿轮I (3)上啮合有与车架左后轮(4)内侧固定的从动齿轮I (5),电动机II (2)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主动齿轮II (6),主动齿轮II (6)上啮合有与车架右后轮(7)内侧固定的从动齿轮II (8);控制系统包括转向盘(9)、传感器(11)、蓄电池(10)、单片机(12)、接触器I(13)、接触器II (14)、电阻器I (15)、电阻器II (16),转向盘(9)的输出端与传感器(11)的输入端连接,传感器(11)的输出端与单片机(12)的输入端连接,单片机(12)的输出端与接触器I (13)和接触器II (14)的信号输入端连接,蓄电池(10)、接触器I (13)的常开触点、电阻器I (15)、电动机I (I)依次串接,蓄电池(10)、接触器I (13)的常闭触点、电动机I (I)依次串接;蓄电池(10)、接触器II (14)的常闭触点、电阻器II (16)、电动机II (2)依次串接;蓄电池(10)、接触器II (14)的常开触点、电动机II (2)依次串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节能增效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电动机I(I)和电动机11(2)的总功率与电动汽车重量的比值为4:1。
【文档编号】B60K17/14GK203995681SQ201420175968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14日
【发明者】武晋平, 武国良 申请人:武晋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